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时间:2019-05-14 22:1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第一篇: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互联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传播性,特别是随着论坛、博客等的不断兴起,更多网民可以在网上发表自由言论,表达对事件和人物的看法。特别是一些网络论坛,因为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近年来其影响力和覆盖面也不断攀升。但是,也有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平台,但是并不意味着网民可以随心所欲,更不能恶意攻击,随意诽谤。

近段时间来,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倾向,有一些网民为了获得关注,也为了出名,乱发一些没有经过核实的帖子,给当事人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甚至左右了事件的发展。有关论坛版主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强对版面的管理,对一些恶意诽谤的帖子,建议直接做删帖处理。

有网民认为,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仇富”、“仇官”现象,再加上一些噱头的标题,往往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导致公众的误读,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但不存在着所谓的绝对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网络作为一个公共舆论空间,负有对言论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特别是一种针对人身攻击、恶意诽谤和破坏社会稳定、攻击党和政府的言行,一定要加强管控。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媒体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建立网络舆论安全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二是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扶持重点网络媒体成为主流网络媒体,使其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成为反映民情的主渠道、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建立健全网络媒体管理体制,提升新闻宣传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大网络素质教育,增强民众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理性把握网络舆论。

总的来说,党和政府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网络媒体强化社会责任,正确引导舆论,普通民众增强自律行为,合情、合理、合法地运用网络舆论,相信在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政府行为将更为阳光,网络舆论环境将更为和谐!

第二篇:网络舆情分析监管人员情况汇报

网络舆情分析监管人员情况汇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被称作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作为双刃剑的网络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舆情危机,而网络舆情分析监管员正在不断随着网络日益增长积累经验,红星街道作为城乡结合部,不仅要监管城市社区的城镇居民问题还要监管分析乡村农民建设,所以我街道成立网络舆情监管小组,街道办事处主任殷洪涛为组长,副主任范美艳为副组长,于婧为网络监管工作人员。

网络舆情分析监管人员职责,就是上网浏览红星公众号等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响应上级网信办下派的工作任务以及约稿,监管本单位舆情信息导向,今年引导排除一篇舆论偏颇的文章积极予以回应事情始末,解除公众误会。截止本月上报网络舆情信息15篇采用6篇,转帖跟帖10余篇。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街道党工委

2019年10月15日

第三篇:网络舆情监管员工作办法

网络舆情监管员

1、监控范围:

1.1、网络媒体:校园论坛、百度贴吧、搜索引擎等。

1.2、微博(新浪、腾讯)

2、监控要求:

2.1 全面性

a)上述所有监控范围都要监控到,不留死角。

b)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监控,不遗漏任何一个时间点。

2.2 及时性

对于监控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一般要求从舆情信息发现起,不超过1小时。影响重大的舆情信息要求更高,从舆情信息出现起到系统预警处理完毕,中间需要经过及时发现、分析确认、上报、预警通知等许多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发现,高效准确的分析判断,以便为后续的处理赢取时间。

2.3 准确性

需要系统能够提供尽可能准确地定位和判断,能够提供准确的舆情信息源、源地址、信息内容、事件发生时间、事件证据等。事件内容必须是和集美区相关。

3、潜在负面舆情媒介和舆情发送人群收集

在监管员工作期间,能够不断自动收集潜在的负面发生媒介和发送人群,作为后续的重点监控源。

4、去重

同一负面舆情信息只需要监控和记录一次,避免重复报告。

5、分类

对监控的结果需要进行一定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a)、舆情信息来源:网站、微博、SNS、论坛

b)、舆情产生类型:机构、个人 等

c)、影响程度:包括转载数、评论数、网站影响力等综合指数评定。

6、实时预警

对于影响重大的负面舆情信息等,一旦发现,监管员需要立即发出预警,以便监控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7、定时报告

监管员按照指定的时间报告最新监控结果,上报内容包括:媒介、地址、内容、发生时间、原始信息等。

8、舆情处理

1.1、要结合宣传部的指示,尽量消除舆论影响。

1.2、遇到突发事件,要遵守宣传部的通告,控制舆论的进一步传播

1.3、要有组织的顶贴和刷帖、尽量在贴吧,论坛,评论中站取头条。

第四篇:企业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意义

企业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络舆情的繁荣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影响力更大、凝聚力更强、传播更便捷,已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这个平台上,公众深度搜索欲望强烈,关注问题广泛,参与社会事件监督热情高,信息的正向效应或负向效应容易放大,极易引发成公共热点事件。而与之相反的是很多企业在网络舆情工作上监测滞后,品牌口碑、产品市场反馈、消费者行为态度、行业信息、竞争情报等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舆情应对能力不足,造成舆情危机处置困难重重,市场决策缺少数据支撑。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企业形象破坏、品牌价值受损、市场决策失误等,极易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西盈网络舆情系统,专注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网络舆情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保持良好声誉形象、维护品牌价值、市场精准营销等提供有力决策支持。

一、为什么需要采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目前很多企业采取传统的人工监测的方法开展舆情工作。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监测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对舆情工作的需求。

人工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不足:  舆情信息收集不全面  舆情信息反馈不及时  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  舆情信息利用不便利

 高投入、低产出,效果不理想

因此,经常出现涉及与己相关的重要舆情信息已经在网上传播,而不能及早发现、准确应对,导致一些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信息传播开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者通过其他部门得到反馈,甚至上级领导都知道了,但是负责舆情监测的人员却毫不知情,失去了第一时间获取和掌握舆情,进而及时处理的时机。舆情事件发生以后,也缺乏有效的舆情分析手段,无法提供定性定量的数据用于舆情分析研判。完全靠靠人工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费时费力效果不好,也无法提供更加有用的舆情统计分析数据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受到如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媒体等公众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对企业的形象声誉、品牌口碑、市场业绩、股价等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对网络信息实施有效监测、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成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保持企业健康良好形象、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企业适用人群

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使用者可以包括企业的以下人员类型:

公司管理者:管理者及时掌握关键的信息,是整个企业制胜的关键。管理者能够轻松方便地定义、跟踪和获得自己关注的信息。

市场人员:市场人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动向进行紧密跟踪。市场人员不但需要时刻紧盯各个媒体,洞察每天每个市场行为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还要不停访问竞争对手网站,寻找一些最新动向的蛛丝马迹。现在,有了西盈舆情监测,一切竞争对手的行为都立即尽收眼底,可以集中力量去进行及时的反击。

公关人员:对于自身的市场形象、潜在的危机、竞争对手的公关活动、以及自身公关活动的效果,公关人员需要及时、完整和准确地跟踪。这些跟踪,目前主要通过传统的剪报完成,或者一些公司提供了人工的网上信息监测服务,但是,这些结果的提供往往要比事件本身滞后几天甚至一周,信息很不及时,监控的范围也不够完整。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供的网上公关监测方案,使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全面的监测结果,支持进行最快的市场反应。

销售人员:及时掌握自身动态、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动态和客户动态,对于销售工作者的帮助很大。

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跟踪,是研究和调研工作的基础。调研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整理和不停追踪分散与无序的信息,而实际最有意义的高级分析工作,却往往被挤压到时间的狭缝中。西盈舆情监测系统助力调研人员做名副其实的“调研”工作,而不是埋没在无穷无尽的、繁琐的信息查找、归类和跟踪工作中。

信息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中心,已经上升为企业“信息情报”中心的角色,从而直接为企业的决策、市场、销售等经营活动服务。

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服务方向与意义 最新舆情监测:

对全网信息进行抓取和搜集,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上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信息数据统计分析,为品牌传播、产品研发、市场定位、竞品分析、行业竞争、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企业优化产品与服务以及快速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负面信息监测:

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进行重点监测、准确研判、实时跟踪、及时预警,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负面舆情的传播内容、传播主客体、传播时间、传播载体、传播路径、传播趋势等,有效支持舆情处置,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领导信息监测:

作为知名公众人物,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形象声誉也会对企业品牌与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领导信息也是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部分,第一时间掌握网络上与领导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及时应对,有助于维护领导与企业良好形象。

下属部门舆情监测:

企业价值由各部门协作合力实现,各部门各司其职,职能分工明确。对下属各部门的相关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各部门工作状态与成果,有助观察企业动态、员工管理、绩效考核、业务架构调整等内部管理工作。

重点企业监测:

对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重要媒体机构等进行舆情信息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各监测对象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最新信息,助力企业经营决策参考。

专题事件监测:

对与本企业相关的重大活动事件,如新品发布、周年庆典、营销活动、危机事件等,建立专题进行重点全面监测,全面掌握事件活动的市场反馈与执行效果,为企业进行公关处理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舆情监测:

企业产品与业务多元化,舆情监测系统支持对不同产品业务线进行分类监测。自行设定的其他关注舆情:

系统使用者可以对自己所关注的舆情信息进行自行设定,如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等。

境内外重点舆情参考:

系统自动采集境内外发生的相关重点热点舆情信息,供用户阅读参考。

第五篇:网络舆情

[摘 要]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将成为各级劳教机关和场所执政能力的一个体现。掌握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将成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形成过程、传播特点的分析,探讨劳教机关和场所如何应对和处置好网络舆情。

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和不断拓展的网络新闻,使网络舆论成为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而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处理不当,就会激化舆情,招来网民铺天盖地的批评,形成火力甚猛的监督攻势,常常置政府于被动局面。如2008年的“俯卧撑”,2009年的“躲猫猫”,2010年的“咆哮哥”等网络热点事件。

劳教监管场所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日常执法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国际人权组织和“三股势力”和“民运”等不法分子进行炒作,传播虚假信息,扩大事件本身,用以恶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歪曲法律政策、抹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恶意破坏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如2009年“广东韶关群殴事件”发生后,被境外三股势力在网上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群众上街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引发了“乌鲁木齐7.5事件”。学习和把握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发展和应对规律,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劳教(戒毒)工作的发展,已是摆在了我们劳教场所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与挑战。

一、认清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与变化的复杂性

博客、论坛、社区、微博等Web2.O标志性应用的诞生,使网民不再仅是传统互联网中的信息接收方,也是网络信息编辑、生成、发布的重要主体,网民意志得以更自由的表达,并形成具有普遍影响的网络舆论。网络表达形式的快捷、信息的多元、便于互动交流,使其具备了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57亿,手机网民3.03亿人,博客用户规模2.95亿人,域名总数866万,网站总数191万。如此庞大的人

群规模,决定了网络舆论主体的复杂化,不同网络舆论主体在不同动机下对待同一事件所表达的网络言论不同,使网络舆论质疑力量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常常不但不能代表民意,且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常网络舆论秩序。加之网络舆情在发生机制上的突发性、传播途径上的扩散性、后果控制上的难控性等特点,使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变化更加复杂化。

二、深化对网络舆情的认识

1.网络舆情的含义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则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而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1]

2.网络舆情的形成网络舆情形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公共事件发生,随后公众在网络论坛、博客或者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上对该事件进行描述、议论、揣测、分析。如四川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浙江杭州“飙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等事件;第二种,针对政府提出的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讨论,如上海市“户籍新政”、北京市房地产“限购令”;第三种:由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引起的,如河南郑州市副局长“替谁说话”事件和“安徽马鞍山局长打人”事件。

网络舆情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种因素:首先,事件本身往往具有突发性与公共性的特点。比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辆公交车突然燃烧,现场惨不忍睹,该事件已经超出了社会新闻。其次,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尤其在Web2.0时代,网络活动的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更加方便和频繁,这些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造成了热门话题的高跟帖率、高转载率,从而导致了议题迅速扩展为网络舆情;第三,政府的处理不当,会激化舆情,最典型的是湖北石首市骚乱,警方对于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未能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答案,在新闻发布会上语焉不详,这样暧昧的态度激怒了网民,从而引爆网络,最后舆情扩大到骚乱这样的群体性事件。

3.网络舆情的特点

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网络传播具有无限性,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一旦发生,网友就会很快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论坛发帖,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在网络世界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比较模糊,这种特点就造成了网络传播的传受同时性,这种特点加速了网络传播。在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

具有易变性和非稳定性的特点。李普曼在《舆论》中指出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了“在现实政治世界的基础上,政治家或煽动家的巧妙的符号操作和宣传活动下,大众传媒通过定型的政治印象制造模拟环境,并形成大众定型的心理认知,再形成意志”的几个环节。而舆情作为公共情绪,它既有感情又有思想,具有很大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地方政府更应该掌握舆论的“制高点”,起到“灯塔”导航作用。

三、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

(一)科学分析,掌握舆情发展方向。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舆情分析是对事件中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梳理,将各类大众舆论信源进行有效排查,去伪存真,从中得出事件处理的依据,并迅速做出科学决策的过程。由于劳教场所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征,通过舆情分析,把大量零散的网络信息贯穿起来,找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通过判断舆情信息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其态势,预测其走向,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可以找出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为正确的引导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抢占舆情主动权。目前我区劳教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按照内外有别的原则,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内、外网站,但在外网网站的建设上注重于单向的信息发布和宣传,信息内容相对单

一、互动机制还没有建立,使网站对大多数网民的吸引力不够。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一方面要重视自身外部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应诉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在收集网络舆情上发挥自身平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

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为平时工作提供参考。此外,我们的各级劳教场所负责人和业务部门还可以采取开放博客、公布电子邮箱等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和监督议题,畅通网民访求渠道和网络监督通道,提升公共治理水平。2010年2月起,广东肇庆市公安局率先在微博上建立了全国首个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此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公安局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到5月11日,全部完成认证并在网上建立起了微博群,挂上了闪亮的“V”字符号,大受网民追捧。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公开微博与广大网民交流,征集民情,密切了与网民的交流,就引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要求我们把网络舆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同各种网上错误言论作斗争,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多发表正面的言论,正确引导,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就是失去市场,败下阵来。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的高素质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各种论坛里面针对政各种热点话题,发出主流声音,有效消除公众非理性民主、情绪式民主带来的消极后果。

积极构建“红客” 队伍,主动引导舆论。由于长期以来,公众在传统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很难找到负面信息,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网络往往成为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的趋向性选择。但是面对网络上关于新闻事件的海量报道,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告诉我们,“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意见领袖往往是网络世界中的舆论主宰和引导者,在网络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关注网上的“舆论领袖”,培养网络红客,发动网络红客来引导网络舆论,是劳教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网络红客们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或论坛的突出位置后,对于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做好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回应网民关切。网络舆论的威力巨大:“炒谁谁死,捧谁谁红。”而互联网上的涉警信息永远是热点和焦点。劳教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程序规范公开”和“形象”等问题往往都成为了负面炒作的主要对象。一旦出现网上涉警负面舆情,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可能成为危机突发事件的加速器和推动力。为此我们必须对一些敏感度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如执法过错、脱逃、非正常死亡、所内案件和公共卫生等,更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炒作,因而应当按照其脆弱性和敏感度,详细制定受网络舆论冲击的相应预案,以免事后的被动反应。

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会制度,牢牢掌控话语权。从不敢说,不会说,到说真话。坚持“先入为主”,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给出声音,要成为核心信息源。“宁可说错了,也要自己说。”要让老百姓听到劳教机关和场所发出的声音,哪怕这种声音并不是权威解答。在第一时间发出的声音,至少表明了劳教机关的一种姿态,给公众一个承诺和信心。在已经发生的多起危机事件中,最终导致事件扩大、恶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没有及时作出反应,任由谣言滋生。如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2月13日,《云南信息报》首先报道了玩游戏撞墙致死的“躲猫猫”事件,经网络转载以后,立刻迅速引起了网民强烈关注,而云南省晋宁县公安局却没有任何回应。2月20日,网友组织开始进入看守所调查“躲猫猫”事件,晋宁县公安局仍然不主动配合,还企图敷衍了事,引发了网民潮涌式的批评。造成“躲猫猫”迅速成为2009年开年网络上最为红火的网络词语,成为俯卧撑、打酱油以后,又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戏谑之词。直至2月27日、28日:云南检方公布“躲猫猫”案结论:“牢头狱霸”殴打致死;相关负责人被免职,至此该事件才慢慢平息。同样是2009年,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人民网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我们来回顾事件的处置过程。事件发生仅2小时,成都市政府就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当天连开三场,不断公布伤亡、救治和现场情况,让真相赶在传言前边。6月6日第四场发布会主动回应市民有关疑问,使质疑声音减弱。7日第五场发布会认定“有人带油上

车”,网民转而追查纵火者,民众的思路和情绪与政府逐渐合拍,最终这一突发恶性事件平稳落幕。

(五)细化与媒体沟通协调的科学路径,利用媒体力量应对舆情发展。善待媒体,加强与媒体的协调沟通。劳教场所的特殊性,决定了发生在劳教场所里的新闻,对于媒体来说,往往是吸引眼球的好材料。尤其是舆论热点一旦形成之后,媒体也更加关注和需要劳教场所的权威信息充实报道内容,增加新闻含金量,劳教场所则需要媒体澄清真相,传播主流声音,这时,我们的劳教场所就要充分利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的机会,及时推出事实的真相和分析问题的发生根源,可以很好地利用媒体的放大效应和舆论的热点效应,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处置危机事件过程中,劳教机关和场所的宣传部门要担当起联络员的角色,学会契合媒体、公众的需求。劳教机关和场所缄默不言,或者语言表达上过于偏激,甚至对抗媒体采访,将有可能将媒体逼成一个联盟。信息的供需矛盾始终困扰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一方面,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真相;另一方面,真实信息的供应又跟不上,导致各种“路边社”消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混淆、遮蔽、消解着真相。当媒体无法从劳教机关和场所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时,只能从社会其他层面搜寻信息。可以设想,一旦遭到媒体联盟群起发难,警方陷入孤立境地,丧失了有限的话语权,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媒体打交道,态度决定一切。”要以诚相待,要学会说“感谢”。学会关心与理解,诚恳对待批评意见。要善于倾听,倾听和发言一样重要,它不仅是原则,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此,劳教机关和场所要学会与媒体对话,加强对话能力的培训,以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能利用有限的话语权来引导舆论导向,从而培养驾驭新闻媒体的能力。

总之,应对与处置危机事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归根到底还是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培训工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发挥宣传的作用,学会应对新闻媒体。

下载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舆情

    在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民众政治参与等社会深层问题。能不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利......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范文: 李克强:良好关系是中美创造更大全球化利益空间所在引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六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并座谈。......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的几点认识

    调研文章4: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的几点认识 --以印江自治县为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带给人们方便、快捷地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作者:时间:2011-10-09 来源: 兴化市委宣传部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极速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人们表达......

    贺兰县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经验做法

    贺兰县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经验做法自银川市政民互动平台、短信平台、贺兰县“一把手”信箱、微博开通以来,网民通过这些平台反映的民生诉求也与日俱增,贺兰县委、政府对此高......

    领导干部要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力

    领导干部要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力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

    网络舆情对教育的影响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维护教育稳定发展 新的网络发展,特别是博客和微博的井喷发展给新媒体时代特征带来异军突起之效,并让信息在网络传播出现两个效应:光速化效益和蝴蝶效益。光速......

    为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

    为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县纪委建立廉政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联动、奖惩、评估六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县纪委要求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