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时间:2019-05-14 22: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一篇: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虚拟生活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 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高等学校 虚拟性 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更加便利。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因此,网络学习习近平年来在大学生中逐渐流行起来。

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学习的自主性,它通过网络教材,网络课件等资源来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不限使用次数和频率。这就使学生个人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它不需要把所有学员和教师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进行上传教学内容和答疑。

2.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互动性

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调出他想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访问信息源,通过动手收集信息和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内化自己的认知,还可以向其他同学和老师提出问题,并得到帮助和指导。显然这种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导的,这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模式,还利用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手段,传送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动手操作演练的机会。

3.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针对满堂灌、标准化、一刀切等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发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运用音像、影视等教育媒体、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灵活设置专业与课程,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

网络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教学内容按课时或小节划分,明白的可以不听,不明白的可以多听几遍,直到听懂,这样既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服务功能完善

提供课程答疑,服务体贴周到。网上特设各类课程答疑专区,可以随时向老师咨询并得到满意答复。学生的网上学习、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作业和网上考试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课程选择、进度控制、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功能完善,操作更简便。学员能与

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网络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在线主持,及时帮助学员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避免走弯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网络能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搜索空间,给予他们给大的信息度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广纳百川精华,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

通过上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校园文化、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国际风云;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科技的发展动向、历史延革;进行休闲娱乐、感情交流、学术讨论等。所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构筑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信息通道。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各方知识的陶冶和锻炼,了解更多的社会形势,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象牙塔中的社会人。

(三)、改变了大学生的购物方式

曾经,约上三五好友,逛街购物,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网络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行为——网络购物。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具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校园特定环境的特点,使得网购热潮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网络正在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购物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大学生喜欢网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网购价格便宜

网购最能够吸引消费者之处在于便宜,它满足了多数人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网店无需交纳房租、税收、水、电等费用,可以使卖家有效地减少成本。网店一般都还有一些特殊的进货渠道,掌握着一手货源,甚至是厂家直销,剔除了批发零售过程中间商环节的利润。而且网络商店中很多商品一般是在客户下订单后再进行商品调配,不需要很多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的积压,所以所具有的成本就比较低,最终体现到价格上。同样的产品价格比零售店便宜一些非常正常。

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限,于是更多的学生当然会选择把手中有限的钱用到最适当的地方,面对相同的物品不同价格,当然会很好的考虑合理的安排。网购价格实惠、透明成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选择。

2.网购可以“坐享其成”。

用脚逛街的局限性随着商品的多样性逐渐的体现出来,这时候,网购的方便、快捷,送货上门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足不出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特产都可以在电脑面前,浏览浏览页面、点点鼠标,物品就能送至你的家中。想购物的时候就坐在电脑前,鼠标一点,便上了某个购物网站,先浏览一番物品信息,然后把想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用银行交易卡支付,剩下的事便是待在宿舍等着送货上门签字,省去了跑来跑去买东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用讨价还价,少

费口舌。

3.商品种类多,选择多

实体店铺的经营场地是有限的,而网络上的店铺是没有空间大小限制的,因此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比实体店铺要多得多。这样,消费者也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大到家电汽车,小到牙刷图钉,只要在搜索里输入你想购买的商品,立刻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网上的商品还有很多新颖之处,不见得实体店都有卖的。大学校园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淘宝是万能的”,可见网购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

4.可以货比三家,购物环境轻松自由

网上购物你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充分了解你所感兴趣的商品,包括产品的外观、规格、参数、功能及价格等。一般好的网站都会提供这些信息,应该说通过这样的资料,我们就对某个商品有了很深的了解。这在现实购物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同一件商品可以再不同的卖家和店铺进行对比购买。

很多人在传统的现实购物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收到来自营业员的压力。进入一家店铺,就会有有营业员跟着你和你说这好那好。当营业员问你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向你介绍商品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营业员面前有些局促,不自在。也不好意思的问来问去,问东问西,了解商品具体的信息。碰到服务态度好的营业员是运气,但往往消费者的运气是不怎么好的,想想看,你花钱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是什么滋味。不像实体店购物那样,网购的时候可以随意浏览,到处逛,想了解某个产品的时候就看评论。购物环境轻松自由成了很多人喜欢网购的一个原因

(四)、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友方式

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而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有QQ,微博,微信和YY,论坛。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的通畅。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因为网上交友是“点之即来,击之即去”的速成交友方式,可以按大学生的学习闲忙而调度,在网上既可以推心臵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发牢骚,派遣抑郁,达到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大学生可以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五)、网络改变大学生的投职招聘方式

当今的大学生中,很多是通过网络去了解自己的就业单位信息,其中有的会通过网络去投档,或是通过网络去寻求市场的需求,以创就自己的就业生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下的中国,大学生教育已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升学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竣。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网络就可以充当这一“庖丁解牛,以无隙入有间”的角色。

近几年来,网上就业指导由初露端倪日渐兴盛,很多高校毕分办已越来越将网络指导就业作为一个主要渠道来抓。因为网络承载的信息不同于传统的广电新闻,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随时点击浏览、比较总结,同时网络招聘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从网上浏览企事业单位的背景和详细资料及发展演变情况,比现场招聘了解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要全面辩证,因此,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求职,在网上为自己选择单位。网络招聘快捷方便的优势对于兼有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的大学生可以节约资金、时间精力,在较低成本下,提高了学

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对网络的过度迷恋弱化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称之社会化。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

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其成熟。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脱离社会群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个体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由于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再加上现实世界激烈竞争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甚至患上了“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DA)。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之中,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甚至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调查表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大都不适应环境,他们往往学习兴趣不浓、人际关系受挫、情绪内敛、情感压抑、思维受阻、性情孤僻等。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川过度依赖网络不仅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情感渠道,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强化了对现实生活的恐惧,严重弱化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二)、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1.网络言行随意放纵。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了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大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再加之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淡薄,很容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等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现实世界中很少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偷看他人邮件、浏览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一些有违道德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2.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某高校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3%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2%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人格冲突明显。有调查显示,35.6%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他们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上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三)、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中自我迷失

网络既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们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没有约束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学生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网络的自我”。这三个“我”的含义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学生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一方面为性格不同的各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外向或更加内向。性格的错位,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同时会使大学生出现严重的自我迷失,影响了自身的发展。4.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致使部分大学生文化素质低下

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大学生喜欢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的学风,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了浮躁的性格。例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做作业或撰写论文时,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剿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同时,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大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大量时间,对他们的学业有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9省(市、自治区)484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以上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仅有2%。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网上操作技术娴熟,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

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文化素质下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

三、对策建议

网络正在改变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充分认清网络对当前大学生造成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一)、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由于网络社会大学生接受着不同主体经不同的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道德意识,其中既有精华性的内容,也有糟粕性的内容,有的糟粕性的内容还经过了一定的变换、加工,极有欺骗性,使大学生不易辨别。再者由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受变得多角度,信息摄取行为愈加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不再简单按照传统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他们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当中难免良莠不分。针对这种情况,各级组织、学校要用开放的心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互相碰撞、比较中提高识别、选择信息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面对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人们如何恰当地利用网络,使用网络资源?这些都是正确的网络观所要告诉人们的。大学生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开发者,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正确的网络观的教育任务,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及时地解决,才能促进网络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目前高校和一些网络公司、网络经销商,都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所

没有的硬件条件和人力资源,应该经常性地组织有关网络的讲座、竞赛、征文、讨论等活动,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在学生、教师中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真正解决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

(三)、培养网络教育管理队伍

网络的发展,对学生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有所丧失。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却处于信息的劣势。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数远小于学生上网的人数。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育者,多数人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和英语的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所以,教育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他讲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研究并钻研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多种体制下的多种运用,能够在原来传统化、经验化的教育方法基础上,通过多种多样的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施加有益的道德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颖寅 《我国网络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3-15

[2] 徐红彩 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5-06-30

[3] 苏丽丽《大学生网络学习意识的现状分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01-15

第二篇: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10热动1班 姓名:姜晗 学号:2010100847

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摘要:当前,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充分认清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高等学校 虚拟性 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里程碑。当今的互联网己经触及到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对他们严生看日益保刻的影响。

一、互联网—挡不住的诱惑

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 —35岁的人占88.4%,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占86%。由此可见,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之所以迅速赢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其固有的特性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相契合。首先,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即时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效化的个性。其次,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第三,网络的自由性迎合了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互联网上没有国界,没有

政府,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交流。这样一个自由的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和才华的新舞台,使他们强烈追求个性的特点在互联网上得以充分体现。第四,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网络为大学生创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黄金距离:既可以直接交流,又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既实现了交流的需要,又克服了种种困难,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的真实情感。第五,上网的时尚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作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更应该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新的事物和信息的杰出载体,一个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然而,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丰富、快捷的资源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致使许多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了包括网络犯罪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1.对网络的过度迷恋弱化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称之社会化。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

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其成熟。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脱离社会群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个体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由于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再加上现实世界激烈竞争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甚至患上了“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DA)。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之中,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甚至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调查表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大都不适应环境,他们往往学习兴趣不浓、人际关系受挫、情绪内敛、情感压抑、思维受阻、性情孤僻等。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川过度依赖网络不仅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情感渠道,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强化了对现实生活的恐惧,严重弱化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2.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第一,网络言行随意放纵。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了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大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再加之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淡薄,很容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等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现实世界中很少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偷看他人邮件、浏览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一些有违道德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第二,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某高校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3%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2%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第三,人格冲突明显。有调查显示,35.6%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他们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上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3.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中自我迷失

网络既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们展示

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没有约束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学生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网络的自我”。这三个“我”的含义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学生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一方面为性格不同的各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外向或更加内向。性格的错位,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同时会使大学生出现严重的自我迷失,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4.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致使部分大学生文化素质低下

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大学生喜欢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的学风,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了浮躁的性格。例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做作业或撰写论文时,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剿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同时,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大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大量时间,对他们的学业有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9省(市、自治区)484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以上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仅有2%。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网上操作技术娴熟,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

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文化素质下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

网络正在改变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充分认清网络对当前大学生造成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三篇: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虚拟生活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 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高等学校 虚拟性 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更加便利。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因此,网络学习习近平年来在大学生中逐渐流行起来。

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学习的自主性,它通过网络教材,网络课件等资源来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不限使用次数和频率。这就使学生个人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它不需要把所有学员和教师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进行上传教学内容和答疑。

2.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互动性

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调出他想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访问信息源,通过动手收集信息和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内化自己的认知,还可以向其他同学和老师提出问题,并得到帮助和指导。显然这种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导的,这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模式,还利用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手段,传送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动手操作演练的机会。

3.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针对满堂灌、标准化、一刀切等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发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运用音像、影视等教育媒体、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灵活设置专业与课程,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

网络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教学内容按课时或小节划分,明白的可以不听,不明白的可以多听几遍,直到听懂,这样既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服务功能完善

提供课程答疑,服务体贴周到。网上特设各类课程答疑专区,可以随时向老师咨询并得到满意答复。学生的网上学习、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作业和网上考试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课程选择、进度控制、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功能完善,操作更简便。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网络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在线主持,及时帮助学员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避免走弯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网络能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搜索空间,给予他们给大的信息度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广纳百川精华,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

通过上网,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校园文化、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国际风云;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科技的发展动向、历史延革;进行休闲娱乐、感情交流、学术讨论等。所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构筑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信息通道。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各方知识的陶冶和锻炼,了解更多的社会形势,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象牙塔中的社会人。

(三)、改变了大学生的购物方式

曾经,约上三五好友,逛街购物,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网络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行为——网络购物。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具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校园特定环境的特点,使得网购热潮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网络正在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购物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大学生喜欢网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网购价格便宜

网购最能够吸引消费者之处在于便宜,它满足了多数人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网店无需交纳房租、税收、水、电等费用,可以使卖家有效地减少成本。网店一般都还有一些特殊的进货渠道,掌握着一手货源,甚至是厂家直销,剔除了批发零售过程中间商环节的利润。而且网络商店中很多商品一般是在客户下订单后再进行商品调配,不需要很多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的积压,所以所具有的成本就比较低,最终体现到价格上。同样的产品价格比零售店便宜一些非常正常。

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限,于是更多的学生当然会选择把手中有限的钱用到最适当的地方,面对相同的物品不同价格,当然会很好的考虑合理的安排。网购价格实惠、透明成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选择。

2.网购可以“坐享其成”。

用脚逛街的局限性随着商品的多样性逐渐的体现出来,这时候,网购的方便、快捷,送货上门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足不出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特产都可以在电脑面前,浏览浏览页面、点点鼠标,物品就能送至你的家中。想购物的时候就坐在电脑前,鼠标一点,便上了某个购物网站,先浏览一番物品信息,然后把想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用银行交易卡支付,剩下的事便是待在宿舍等着送货上门签字,省去了跑来跑去买东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用讨价还价,少费口舌。

3.商品种类多,选择多

实体店铺的经营场地是有限的,而网络上的店铺是没有空间大小限制的,因此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比实体店铺要多得多。这样,消费者也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大到家电汽车,小到牙刷图钉,只要在搜索里输入你想购买的商品,立刻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网上的商品还有很多新颖之处,不见得实体店都有卖的。大学校园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淘宝是万能的”,可见网购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

4.可以货比三家,购物环境轻松自由

网上购物你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充分了解你所感兴趣的商品,包括产品的外观、规格、参数、功能及价格等。一般好的网站都会提供这些信息,应该说通过这样的资料,我们就对某个商品有了很深的了解。这在现实购物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同一件商品可以再不同的卖家和店铺进行对比购买。

很多人在传统的现实购物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收到来自营业员的压力。进入一家店铺,就会有有营业员跟着你和你说这好那好。当营业员问你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向你介绍商品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营业员面前有些局促,不自在。也不好意思的问来问去,问东问西,了解商品具体的信息。碰到服务态度好的营业员是运气,但往往消费者的运气是不怎么好的,想想看,你花钱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是什么滋味。不像实体店购物那样,网购的时候可以随意浏览,到处逛,想了解某个产品的时候就看评论。购物环境轻松自由成了很多人喜欢网购的一个原因

(四)、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友方式

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而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有QQ,微博,微信和YY,论坛。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的通畅。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因为网上交友是“点之即来,击之即去”的速成交友方式,可以按大学生的学习闲忙而调度,在网上既可以推心臵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发牢骚,派遣抑郁,达到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大学生可以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五)、网络改变大学生的投职招聘方式 当今的大学生中,很多是通过网络去了解自己的就业单位信息,其中有的会通过网络去投档,或是通过网络去寻求市场的需求,以创就自己的就业生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下的中国,大学生教育已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升学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竣。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网络就可以充当这一“庖丁解牛,以无隙入有间”的角色。

近几年来,网上就业指导由初露端倪日渐兴盛,很多高校毕分办已越来越将网络指导就业作为一个主要渠道来抓。因为网络承载的信息不同于传统的广电新闻,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随时点击浏览、比较总结,同时网络招聘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从网上浏览企事业单位的背景和详细资料及发展演变情况,比现场招聘了解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要全面辩证,因此,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求职,在网上为自己选择单位。网络招聘快捷方便的优势对于兼有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的大学生可以节约资金、时间精力,在较低成本下,提高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对网络的过度迷恋弱化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称之社会化。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

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其成熟。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脱离社会群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个体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由于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再加上现实世界激烈竞争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甚至患上了“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DA)。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之中,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甚至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调查表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大都不适应环境,他们往往学习兴趣不浓、人际关系受挫、情绪内敛、情感压抑、思维受阻、性情孤僻等。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川过度依赖网络不仅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情感渠道,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强化了对现实生活的恐惧,严重弱化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二)、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1.网络言行随意放纵。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了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大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再加之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淡薄,很容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等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现实世界中很少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偷看他人邮件、浏览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一些有违道德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2.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某高校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3%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2%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人格冲突明显。有调查显示,35.6%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他们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上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三)、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中自我迷失

网络既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们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没有约束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学生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网络的自我”。这三个“我”的含义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学生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一方面为性格不同的各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外向或更加内向。性格的错位,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同时会使大学生出现严重的自我迷失,影响了自身的发展。4.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致使部分大学生文化素质低下

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大学生喜欢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的学风,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了浮躁的性格。例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做作业或撰写论文时,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剿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同时,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大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大量时间,对他们的学业有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9省(市、自治区)484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以上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仅有2%。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网上操作技术娴熟,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

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文化素质下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

三、对策建议

网络正在改变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充分认清网络对当前大学生造成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一)、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由于网络社会大学生接受着不同主体经不同的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道德意识,其中既有精华性的内容,也有糟粕性的内容,有的糟粕性的内容还经过了一定的变换、加工,极有欺骗性,使大学生不易辨别。再者由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受变得多角度,信息摄取行为愈加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不再简单按照传统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他们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当中难免良莠不分。针对这种情况,各级组织、学校要用开放的心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互相碰撞、比较中提高识别、选择信息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面对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人们如何恰当地利用网络,使用网络资源?这些都是正确的网络观所要告诉人们的。大学生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开发者,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正确的网络观的教育任务,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及时地解决,才能促进网络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目前高校和一些网络公司、网络经销商,都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所没有的硬件条件和人力资源,应该经常性地组织有关网络的讲座、竞赛、征文、讨论等活动,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在学生、教师中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真正解决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

(三)、培养网络教育管理队伍 网络的发展,对学生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有所丧失。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却处于信息的劣势。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数远小于学生上网的人数。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育者,多数人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和英语的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所以,教育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他讲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研究并钻研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多种体制下的多种运用,能够在原来传统化、经验化的教育方法基础上,通过多种多样的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施加有益的道德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颖寅 《我国网络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3-15 [2] 徐红彩 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6-30 [3] 苏丽丽《大学生网络学习意识的现状分析》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01-15

第四篇: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report

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网络邮件

导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计算机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网络生活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的每个地方。特别作为大学生,除了学习似乎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我们在网络上学习,娱乐,生活。而我就是针对这种越来越宅的生活方式展开的调查。看看大学生们在网络上都干什么呢? 正文:

这次我是将调查问卷以电子稿的形式通过QQ邮箱发给我的高中以及大学同学(共30位)。以下是数据分析:

第1题:0.4%A 0.1%B 0.5%C 大部分都是在高中以前或者大学期间开始上网(经常性的上网)。高中时期太忙了。显然大家是在闲下来的时间里上网的。第2题:0.5%B 0.4%C 0.1%的没选

娱乐和学习各分一半。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

题,我们原先和父母要求买电脑的时候理由都是学习要用,可是等我们有了电脑之后,有多少时间

用来学习了呢? 第3题:0.5%B 0.3%C 0.2%D 大家的选择集中于BCD,既没有基本不上网的也没

有上网上瘾的。

第4题:数据不太好统计但是有0.6%的同学选择E即没

有目的的随便浏览。第5题:0.5%A 0.5%B 这里很好的回答了我第二个问题的遗留问题学习

占用的上网时间真的是不多了。都不过50% 第6题:同样的这题数据不好统计,但是没有人选择A项,大家普遍认为

网上的信息可信度不高,所以大家所谓的上网查资料,所图的就是

方便快捷。

第7题:0.2%B 0.5%C 0.3%D 这题可以看出我们从网络上获取了很大量的信息,我们不再依赖于

报纸杂志来获得信息而是选择了更为方便简洁的网络,尽管我们并

不认为网络上获得的信息由多少可信度。

第8题:有超过5%的同学选择了A项即网络游戏。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电

视电影,但这一目的我们更愿意通过电视来达到,而网络游戏则是

人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第9题:0.1%A 0.1%C 0.8%E 其实大多说学生并没有带有什么目的去玩网络游戏,很少有人说我为了以后能自己开一个网络游戏而去玩它的。只是闲暇的的一种消

遣,可是一旦玩了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第10题:网购渐渐地成为我们购物的主要方式,或是因为它的价格低廉

或是因为它的方便。我们的网络生活因为网购而更加的完美几乎

网络生活就可以代替我们原先的现实生活了。第11题:0.1%C 0.1%D 0.1%E 0.4%F 0.3%G 大多数人是想到要没什么了才会逛逛淘宝,所以选择不定期的也

最多的,这是正常的。第12题:0.2%A 0.6%B 0.2%C 由于我这次采取的是电子调查并且通过QQ邮箱传递的,所有被调

查的人员都是有QQ等的,而大家对于网络上状态的更新并不是相

积极。

第13题:0.9%A 0.1%B 在网络的公共留言区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参与过的。这说明我们的网络生活不是单纯的浏览。第14题:0.3%A 0.7%B 大部分的同学没有上传过自己有的学习资料,我只是在不停取用别

人的劳动成果,现在还没有养成自觉的参与并且为网络生活贡献 第15题:0.2%A 0.2B 0.3%D 0.3%E 因为在互联网上谁都可以发表看法见解,这就造成了我们难以确保

其信息的准确性。如何选择信息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16题:0.2%A 0.4%D 0.4%C 我们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可是,我们并没有养成将出处标示出

来的习惯。这也造就了目前经常出现的论文抄袭的现象。第17题:0.1%A 0.6%B 0.3%C 大家对个人的隐私安全还是很注意的。第18题:0.7%A 0.1%B 0.1%C 0.1%D 其实不是仅仅在网络上大家采取这种不予理睬的态度,就算在现实 生活中大家也是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总结:

互联网在当今的生活中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它正渐渐让你感到举足轻重起来。尤其是在现今的大学校园中,不难发现大学生开始在网络层面上蔓延、聚集。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的积极意义不胜枚举,就简单是对于学习这一个方面而言,从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料,查找答案,还有许多公开可示范课等。通过这些使大学生拓宽眼界、开阔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而QQ等聊天工具等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时期的同学都一直拥有联系就像我这次的的调查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它无疑是提供的很大的便利。

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太过繁杂,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这就严重影响了网上信息的准确性。而我们任意的从网上截取信息,也不认真分析它是不是对的,现今很多人的论文都是直接复制的,雷同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做到正确的使用网上的信息,就会成为这些信息的奴隶,甚至养成很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网上的大量免费优质信息资源可能会使一些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守财奴”,盲目收集大量信息而未能考虑到自己的使用需要和能力,收集信息的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反而耽误了正常地使用这些信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无论网络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我们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它们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向我们所起一些东西作为“报酬”,然而,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从网络中脱离出来,我们要相信我们有把握将它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建议:

从上面的总结我们知道了,网络是有利有弊的,同时我们也不可能从网络上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建设。一方面是自控力,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不要将自己完全的沉溺在其中,控制上网时间,目的明确的上网。再者就是要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一下选择,什么是自己要的,取其精华就可,不要单纯的复制,摘抄。否则就成为了抄写的工具。大学生是这个社会上的很大的一个力量,从我们做起,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上生活,将娱乐,学习,工作调整好。

网络的诞生于椽笔必会与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任何一项技术变革一样,它最终必将成为这一时代整个世界共同回忆之中最值得纪念的一页。同样,大学生网络生活中所有的经历,方式,感情将会融合成一体,新时代就在我们手上。

第五篇:关于自我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感受

关于自我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感受?

A:交通方面,人们出行的方式多种多样样,以前出门可能只有汽车,现在汽车,高铁,动车,飞机等等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但交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堵车,交通事故一系列问题,这些又反而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B:饮食方面,人们的菜篮子不再单一,北方的冬天不再只有萝卜白菜。南北菜系的穿插交流丰富了人们口味。肉类也不再是过年才能吃的新鲜事物,牛奶也成了餐桌上的每日饮品。人们生活方式大幅度提高。

C:教育方面,文盲基本消除,适龄儿童就学得到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也确保了贫困家庭孩子的就学问题。另外图书种类日益丰富,人们可选性比较大!

D:医疗方面,人们不再苦恼“辛辛苦苦五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尴尬局面,基础医疗的实施方便了居民的就医!

E:娱乐方面:娱乐方式不再单一,读书,看报,看电影,野炊郊游。特别是最近两年旅游也成了普通人家放松自我的娱乐方式。

F:科技方面,电脑的普及,数字电视的推广,手机的不断发展都对人们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我对生活的满意度讨论

A: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却赶不到幸福感。出门堵车,雾霾频有,食品问题等等,无一不让人闹心。

B:对现在生活很满意,没事上网,累了泡澡,饿了叫外卖,感觉挺舒服。C:对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感觉一般,新事物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麻烦。

D:如今的生活方式让人感觉压力很大,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加快了步伐,感觉过的很累!没以前的日子过的舒服。

下载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说课稿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说教材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网络文明现状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网络文明现状调研报告 朱波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原创】网络改变大学生生活(英文演讲稿)

    Internet Change Collage life When it comes to internet age, many thing goanna be changed, such as the ways to knowing news, the way to community, the way to sho......

    大学生对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合集五篇]

    《大学生对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如果把我们的学生比作羊,那么高中生活就像圈养而大学生活则是放养。高中时家长、老师限得严,课业又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还......

    “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构建起一个无处不在的虚拟电子空间。大学生是这个空间中最活跃的群体,其通过互联网来学习、交流、购物、娱乐......计......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一、引文二、 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四、调查过程五、调查结果与分析六、对策与建议一、引文 随着当今世界高校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明朗以及国际......

    大学生生活方式对人生影响调研报告提纲[精选合集]

    题目1:现象描述:感性描述当下的大学生活,主要存在的现象,如逃课、上网、谈恋爱、社会兼职、睡觉等,也有少数学习、泡图书馆的人。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后果。3:反思......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专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国商0963 0905601319 陈扬 摘 要: 本文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克服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