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

时间:2019-05-14 22:2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

作者:叶英杰工作单位:天津市塘沽区刘庄南窑小学

摘要:美术教育的创新,包括了美术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美术教学内容新颖多样化的创新、美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创新、美术教师主导角色定位的创新和美术教学评价的创新。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懂得美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的一门学科,为了让教育创新能够很好的进入美术课堂,为了让美术基础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高尚情操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学校开展了特色课程—沙画。通过我校沙画的特色课程来浅谈一下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创新。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沙画;美术教学;瓶子沙画

《吕氏春秋·尽数》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变化着的东西不易受侵蚀。看得到摸得到东西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呢,当然更是需要这种“动”了!动,即变化,变化即创新!

当代社会的科技、经济、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奇葩朵朵,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归功于人们对创新意识的接受、研究与思考。创新可谓是世界进步的灵魂,是世界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学生是祖国进步的后生力量,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与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繁华,所以教育创新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精神是我的愿望,同时也在为之努力奋斗。

美术教育的创新,包括了美术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美术教学内容新颖多样化的创新、美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创新、美术教师主导角色定位的创新和美术教学评价的创新。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懂得美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的一门学科,为了让教育创新能够很好的进入美术课堂,为了让美术基础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高尚情操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学校开展了特色课程—沙画。下面通过我校沙画的特色课程来浅谈一下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创新。

一、美术教学观念的创新——与时俱进

当今美术大体分为纯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纯美术学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以造型基础为主导的专业,艺术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动画设计等等以服务生活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的专业。当然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讲呢,太过抽象复杂难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讲,沙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

(一)、沙画的传入

沙画,是近一些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以造型基础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最初是由匈牙利沙画家Ferenc Cako所创造,这种沙画艺术是指现场在白色的背景上用沙子来画画,并有音乐相配合,通过投影手段展现在大屏幕上面的一种新兴艺术,沙画艺术的表演过程非常独特新奇,能使在场欣赏的观众进入美轮美奂如爱丽丝仙境般美妙的境界,沙画表演转眼间变化万种,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美术艺术,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沙画的分支—儿童沙画的产生

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一捧黄沙,到了绘画大师的手里,就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高端艺术,于是用沙子来作画就成为了美术界的一种创新学科,沙画现在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景泰蓝嵌丝沙画,主要用于装饰收藏;一种是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儿童沙画,我校特色课程主要就

是由儿童沙画入手来创新研究。

儿童沙画在继承传统意义绘画的精华之外还有很多新的突破。首先、在作画的原料上,中国画、水彩画、油画采用的都是需要用水或者油来稀释的液体颜料,作画方法比较复杂,限制条件多,而沙画用的是固体颜料—沙子,随处可见,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沙画与雕塑又可以完美的结合,它具有雕塑的严谨造型能力要求,与沙雕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点使沙画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再次、沙画的颜色掌握与调色过度方面比国画水彩油画更容易掌握,小孩子比较学习起来入门很快;最后、从研究的经济成本上来说,沙画的教学成本相对于其他美术学科可以说比较低。结合以上这四方面的考虑,儿童沙画并没有脱离本来艺术的范畴,又是美术艺术中小孩子可以学习的一种创新艺术,并且是完全可以与传统绘画相提并论的艺术。

二、美术教学内容新颖多样化的创新—由平面走向立体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杨景芝认为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五方面:

1、培养造型表现的基本能力,2、培养创造能力,3、提高审美文化素质,4、增进美化环境的意识与能力,5、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结合这五方面的思考,还有一年多的沙画教学经验,我跟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努力一起把沙画作品,从平面的二维空间升华为立体的三维空间。

(一)、平面二维沙画的开始

学校本堂课程刚开展的时候,是大家常见的二维平面沙画,制作过程大概分为:先在纸上打稿、确定沙画画稿,然后在纸上刷胶,最后撒沙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跟平时的美术课知识相比,当然比较新奇,又能提高学生细微的动手与创造能力,它不仅仅是把绘画作品简单用沙子来表现的绘画,它还是儿童世界里用一种很独特方式进行表达美术作品的一个过程,并且能让学生在这期间成为美的创造者和美的欣赏者。孩子们在这种艺术创作中充分表达着自己的独特艺术思维,同时作画的表现手法逐渐娴熟,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他们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沙画的教学,让学生的造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也有了一些小创新,比如沙子如何能撒的比较均匀,颜色如何搭配比较漂亮等等,同时着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长租的进步,懂得了从构图、颜色搭配等方面来欣赏评价作品。

(二)、从平面走向立体—瓶子沙画的诞生

随着沙画课程的进展,学生学习的进步,我发现平面沙画似乎对这些学习一年的学生来说逐渐趋于简单平淡,教学内容也有些单一化的倾向,通过一次在跟本区吴晓晨(美术教研员)的教研交流活动过程中,吴老师说可以试着把这些平面沙画往立体沙画方向改进。一句惊醒梦中人,吴老师的一句话,让苦苦思索为了沙画教学该如何改进的我,豁然开朗。杨景芝教授也曾经在美术课程标准上说过,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要增进学生美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两位教育长辈的指导,我在学校发起了让学生搜集用过的玻璃瓶子,我决定跟学生一起把沙画做到玻璃瓶子上。经历了一年多的努力与研究,瓶子沙画在我校基本成型。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幻想同时又特别单纯的,他们收集的瓶子形状各异,这让作画时候的造型选择也比较丰富,瓶子沙画的做法大体为,首先:清洗瓶子晾干,根据瓶子的形状来设计不同的造型图案;其次:在瓶子上面上胶(这里的胶用的是双面胶,因为液体胶水如果涂抹到瓶子上面会流动,不好把握。);再次:用粗一些彩色丝线勾出作品的轮廓线;第四:仔细的给各个不同的轮廓内撒上彩色的沙子,不要撒出轮廓线;最后:用水把胶水用水稀释,放进喷壶中,给做好的瓶子沙画均匀的喷上一层薄薄的胶水,之后晾干。这样一个瓶子沙画就做完了,美观实用并且环保,细长型的瓶子沙画可以作为花瓶,大一些粗一些的瓶子可以作为置物瓶或者笔筒。

瓶子沙画的研究制作成功,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同时积极地开发了他们艺术思维,让他们用更加形象更加饱含情感的去做瓶子沙画,不仅充分利用了一些废弃的瓶子,也让孩子对美术

校本课程更加感兴趣,并且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证明了这次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沙画变革还是非常有成效的。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创新—孩子对艺术大师们初步认识

近20多年来,美术教育工作者从各个角度去研究美术的教学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对美术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一)、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研究探讨出来的产物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个输入的过程,它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起研究、探索与发现,教育者主要起着主导者的作用,启发受教育者潜在思维,同时当这些新奇的思维开始萌芽出现的时候,让二者又可以共同的思考研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有了新的成果。

通常我们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引导法、观察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但学生个个都是思维活跃的个体,课堂各种新奇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可以说教无定法,在美术课上要充分恰当的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并把这些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做到以学定教。

(二)、各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引出沙画作品与大师的缘分

美术的各个领域都是想通的。小学美术课程已经开始接触一些艺术大师,比如卢梭、毕加索、梵高等人,孩子对这些大师的作品也是非常的感兴趣,那么如何让这些大师作品与我校的瓶子沙画紧密结合呢?大师的作品比较高深复杂,通过在课堂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把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充分结合,让孩子给大师的作品分类,最后与学生一起共同给大师的作品分为三类:几何图形类、具象图形类、抽象图形类。这样三个类别的提出,不仅使教学方法达到融会贯通,还为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让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不断创新,同时也和教学观念的创新完美的结合,给美术沙画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让美术沙画课程上了一新的历史台阶!

四、教学主导角色定位与美术教学评价的创新

(一)、教师应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共同学习的好朋友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教”是教师的职责,“学”是学生的义务,“做”就成了教与学的结合点,老师要做,学生也要做,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美术课程把教师为主要角色,其实当代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美,学习美,创造美。同时一起做,又让教师成为了学生朋友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感受其中,这样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大胆思考与创新。

(二)、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

新课标评价理念中要求美术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堂评价对孩子教育创新发展的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的评价过程变成孩子主动学习与创新发展的鼓励者,让学生在与教师一切学习制作沙画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想法,为美术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通过“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角色定位的与美术教学评价的创新”四个方面论述了本校特色课程“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的创新研究过程。通过这些实践可以发现,创新教学对美术学科是非常必要的,美术创新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乐于思考,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实了教学内容,也满足了学生创新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学老套、不合理的“死角”,让创新教学合理充分的贯穿于美术课堂,让创新理念与美术课堂同行,让创新展现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2]鲁道夫,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3

作者简介:

叶英杰: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美术教学

第二篇: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天津市河北区增产道小学张晶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被动写作——教师统一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成为了纯粹的应试的文章,缺乏鲜明的个性;成为了满足教师、家长的附庸,失去了自我的空间,再也难以反映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成长的经历。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习作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上述弊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应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

一、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课文中的空白点,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其写作训练形式有:

1、情节扩展。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情节简缩。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等文。

3、文尾续写。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二十年后的桑娜一家》;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局,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这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多向改写。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5、图文转换。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图画,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比如上《桂林山水》、《鸟的天堂》、《林海》后,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文,写出导游词。

6、读后感想。对学生有现实的思想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如上完《古井》、《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可以指导学生写写读后感想。

二、努力创设兴趣情境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写作的一切外部条件。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是保证学生写一篇较高水平作文的前提。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怎样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自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三、指导写好生活中的“两记”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不会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练习,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语言。

四、坚持写作命题的开放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逼向死角,学生没有话可说,写作文成了“挤牙膏”。在新课标下要求作文训练命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就作文题而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无命题要灵活结合在一起:就命题者而言,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有机结合。具体说就是:教材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自由命题“优化组合”,即教师出宽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出题。如写“我与暑假生活”,让学生根据各自生活体验拟题。这样,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皱眉、而困窘了,不再起胡编乱造之心。学生笔下的暑假生活,既有写一二件事的,也有倾诉自己对暑假的感受的。把部分命题权放给学生。我曾做过尝试,让中年级学生自由出题特别受到欢迎,学生完全能拟出新颖的、合适的题目,用学生喜欢的,有话可说的题目写作,不言而喻,学生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潮。

五、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教师可以采用写想象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想象作文最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驰骋的了。相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会为学生的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非常重视综合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也尝试用综合性学习,这综合性学习体现在“沟通”上。

1、沟通作文训练与各科教学。如自然课中的小论文写作,音乐课中的歌曲欣赏。劳技课中的手工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诉诸笔端。

2、沟通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校外、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热点话题”论坛,如“话说环保”、“我看上网”、“二十年后的畅想”、“我自立我自强”写作话题等,促使学生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3、沟通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师要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办文学小报,诵读比赛、读书会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与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4、沟通师生心弦,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写作心理场,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的评判者自居,写什么。该怎样写,尽可能启发学生自由讨论,促进自我感悟和个性发挥。

七、合作学习提高作文质量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应体现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的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不容学生越雷池半步,在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写作时,特别是写学生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比如写环保、信息方面题材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间互评作文,学生间可以交换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事实证明,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同时,学生互评互改,扩大交流范围,同学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不熟悉的题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

八、以“下水”文激发写作的主动性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教师也应“下水”写作。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为什么我的老师不写?也不知道老师拿到这样的题目会写出怎样的文章?难道作文只是我们学生的专利?久而久之,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记得,听杨学军老师作报告时讲到,他会把作文作为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把“下水”文作为礼物送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的兴致高了,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及时加以鼓励:“大家如果要写的话,一定会比老师写得更好,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都齐呼要与老师比一比高低。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总之,创造性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依赖于新的思维方式,依赖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我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不拘形式的抒写自己的感知体验,用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抒写自己的情感思想。让他们用自己天真、稚拙、自然的语言,写出童心、童趣,使内在的真实感情与外在自然的语言表达一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希望他们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在习作个性化的熏陶下,得到有益的发展,使习作水平能有显著的提高。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开拓,创造出一片更美、更蓝的习作天空,让我们一起翱翔。

第三篇:在小学美术选修课中开展儿童故事画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在小学美术选修课中开展儿童故事画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2010-03-22 09:01:08)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论文

杂谈

【摘要】

本文根据自己在小学低年级美术选修课中开展儿童故事画教学的一些实践,从儿童心理、儿童故事画教学内容的选材和整合、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教学辅导和评价等方面简单阐述了自己在美术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

美术选修课 儿童故事画教学

探索和尝试

“儿童故事画”教学,是儿童通过听、讲、看故事后经过大脑思考产生构思、想象、创造再现出来的一种儿童绘画语言符号。运用夸张的、自主的审美观点进行构图的艺术创造,其特点是故事内容连贯,有情节、有趣味、有感染力。湘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中的“儿童故事画”《小鸟找家》、《蚂蚁搬家》;二年级美术教材中的接故事想象画《小蝌蚪》、《帽子回来了》等内容,由于故事浅显易懂,容易激发想象,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联系,深受孩子的喜欢。受教材内容的启发,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儿童故事画教学运用到美术选修的课堂上。美术选修课是常规美术课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个性发展;造就特殊人才,实现美术教育再表现,再实践,再创造的有效手段。较之常规美术课堂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系统化。在中低年级的美术选修课中系统地开展儿童故事画教学可以更加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唤起孩子的情感和童趣。

一、儿童故事画教学内容的搜集和整理

选修课属于校本课程,没有具体的教材,全靠教师自行确定教授的内容。所以在学期开始前就要制定儿童故事画的教学计划,确定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目标和内容确定后,就要开始根据主题搜集相应的儿童故事了。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我通过上网搜集、进图书馆翻阅、听别人讲述等多种途径搜到了很多故事并记录下来。搜到的故事要进行分门别类,有的是以动物为主题的故事,有的是以人物为主题的故事,还有生活物品类的故事。搜到的故事要进行整理,看看哪些故事适合绘画,哪些不适合。适合儿童画的故事也要经过仔细的揣摩和推敲,看看故事情节是否有趣,是否能够激发起孩子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借鉴故事主题自编一些更有趣的故事。这是一项很辛苦但又充满童趣的工作,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童心。

二、对儿童故事画教学方法的的探究和尝试

儿童故事画教学具有系统化和针对性强的特点,但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每节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那我们的课堂也会慢慢失去色彩,学生的激情也会逐渐归于平淡。所以我们美术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下些功夫。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孩子的想象

儿童故事画的每个内容都有情境和故事形象,教师可以根据课例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丰富的素材,打开孩子的思路。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孩子观察、分析、想象、尝试、发现、„„例如:在为童话故事《鞋子舞会》制作美术课件时,我设计了一个家庭舞会现场的Flash课件,请大家猜一猜谁将要在这里举行舞会,引出故事的主角——各种各样的鞋子,然后根据故事请几个同学上来画一画各种鞋子,并展示各种鞋子(高跟鞋、靴子、溜冰鞋)的图片,直观感受不同鞋子的特点。老师再引导孩子们想象会说话、会跳舞的鞋子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跳舞的。在老师的引导和课件的帮助下,孩子们想象的闸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2、利用情境教学法营造童话故事的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李吉林老师开创了情境教学法,我们一般认为创设游戏情境仅仅是激趣,但同时潜在的与所描绘事物内容有关的动作将会传递给学生,这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表演、欣赏、交流体验着他们所要创作的内容,体验越深,经验越强,表现的欲望就越大。例如:在上《狮子的故事》这一课时,讲完故事并引导孩子分析了故事中狮子、兔子、猴子、大象的特征后,我就请几个孩子戴着头饰上来表演。上来的孩子把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特点表演得夸张生动,下面的“小观众”在老师的提示下观察得认真仔细。孩子们在下面的创作中也得心应手,构思构图出奇制胜。情境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3、改编故事内容,重组动画形象的尝试

孩子们对看过的故事和动画形象了然于心。若是让他们说一下最近看过的动画片和有彩图的故事画,画一下记忆中的场面,可使孩子养成再现画面设计与形象设计的自学习惯。学生在作画时,常会对内容加以修改,可能是对原内容的记忆混淆了,也可能要着重表达自己认为美的某一情节。他们有时还采用原动画形象,联系自身的生活、游戏来创作“自己的画”。如学生画的《西游记》就与原情节不同,形象头大身子小,色彩丰富了,场面也变化了,很有儿童特点;还新增了不少孙悟空与现代人的故事,比如比武功,游太空,逛街等。引导孩子从无意识地改变原作,到有意识地进行故事改编;引导学生把原形象安排在新内容中,进行动画形象重组。让童话故事和动画形象符合孩子的思维逻辑,并赋有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去收获劳动成果。

4、自编(或续编)故事,画成组画的尝试

孩子常会在大人的启发下,自编(或续编)故事。每个孩子都爱编故事,而且自编的故事都极富想象力,只是我们没有足够注意,并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孩子用画来记录他们自编(或续编)的故事,将是非常有趣的。在儿童故事画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故事续编画的内容。例如故事画《骄傲的小老虎》的故事开头是这样的:老虎人称山中之王。有一只小老虎十分骄傲,到处炫耀自己的威武,小动物们都想征服它。有一天,小老虎遇上了„„遇上谁了呢?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是比本领还是„„请孩子们根据这个开头来编下面的故事并画成故事画。孩子们编的故事各不相同,画的也各有各的想象。有的画老虎和刺猬比收果子的故事,有的画老虎和猴子比爬树的故事,有的画老虎和猫比抓老鼠的故事。凡是他们能想到的有本领的动物都会成为他们故事中和老虎比本领的对象。很多孩子还没画完就迫不及待地要给你讲他编画的故事。可见,让孩子们画自编的故事和续编故事是最让他们自信的事了。除了各画各的故事,有时也调动大家进行故事接龙(即一个故事由多人合作创作),再分段作画。进行此类创作画,能激起孩子对文学和美术的学习兴趣。

三、对儿童故事画的辅导和评价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孩子绘画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佳年龄是6至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画画时是无拘无束的,思维基本处于平面的二维空间知觉,造型表现的特点是图式化、装饰化。教师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如果不了解这些特点,过早地去强调构图知识,以画得象与不象来评价孩子的画,那一部分孩子就会慢慢对画画失去信心。特别是对儿童故事画的辅导更是如此。在辅导孩子画故事时,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倾听他们画中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讲自己画的故事时是那么的陶醉、开心和自信,教师这时应给予及时鼓励。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画中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口气说:“老师可以给你提点建议吗?我觉得如如果„„会更好一些。”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亲切,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对儿童故事画的评价应该以多鼓励、多表扬、多展示为主,尽量不要去批评孩子画得不好,讲话要讲究方法。当然,坚持做好这些需要教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童心。

儿童故事画是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能融合他们生活、展示他们想象空间的一个绘画内容。他们在此绘画创作过程中充分体验角色,童心和童真得到释放的满足,并品到了学习、创作的乐趣。在儿童故事画教学中,我感悟到“教学相长”的深意:学生与我在故事画创作这个平台上,平等地进行着教学对话,他们的才智似明媚的阳光,铺洒在这方艺术空间。我迎着这片朝阳,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四篇: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拓展的探索与实施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本拓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语文阅读课堂,笔者意识到了它的极大优势:能使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然而,由于观念的偏差、研究的匮乏,声势浩荡的“拓展”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融于阅读教材的学习,这无疑会导致阅读课的浮夸和低效。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新课程背景下一路走来的“拓展”,努力把它融入到文本学习的主干线上来。

文本拓展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文本为立足点,实实在在为学生的精神打底。课文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语文阅读课来说,开展适当的拓展,从文本界面上发生开去,让拓展的内容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实现“拓展——活化文本思维,拓展——内化文本语言,拓展——链接文本资源,拓展——升华文本主题。”

一、文本拓展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文本为载体,注重实效地进行文本拓展的信息链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界,拓展文本的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考虑人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搜索、课中交流、课后拓展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真正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真正感染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

1、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由于编写教材的某些局限,现有教材离学生生活经历较远,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不甚理解,这时,最基本、最有效的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促使个体的生活经验、文本材料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促进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阅读教学一旦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把学生的人生体验与切身感受付诸于文本解读,就会产生一种“超原型”阅读——使其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深入化、系统化;使文本的符号语言,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使文本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交付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使文本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2、让课外读物、网络信息成为文本的延伸

抓住文本中的阅读材料,加强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同时加强对课外补充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读与文本相关的书籍,使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大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网络无界、信息无限”,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极大地宽泛学习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

3、让教师对文本的立体开掘为文本的拓展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底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老师绝不能放弃引领的责任,否则无论是学生的认知还是精神的发展都只能是原地打圈的“陀螺”,错失学生成长的大好时机。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的价值引领,其价值引领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的高度,同时教者解读的视觉和深度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深度。教师从贴近学生可接受能力的文化高度,全面而深刻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延拓教学主题,从而实现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价值引领。

二、文本拓展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拓展

文本是彼时彼此的产物,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导致与文本存在着一定的甚至很大的距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背景、课文的相关知识等,为了学生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故课前做好预览文本,搜集信息工作,它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另外,课前搜集信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1、其基本流程为:信息搜集导向——广泛搜集资料——集中汇报交流

信息搜集导向表现为学生自觉学习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完成任务,摘抄在“课外资料卡”中。

集中汇报交流是对资料的整合归类,便于同学之间信息交流,扩大交流面和信息容量。

2、搜集的导向点

①人物信息的搜集,如教学《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理解为什么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搜集有关周恩来的生平、故事以及他少年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当这些资料汇成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比较完整地认识了周恩来的伟大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学生就会产生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②事件信息的搜集,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组织学生搜集这次台湾地震状况、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由此走进文本。

③事物信息的搜集,如教学《长城》,课前布置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在交流中容易激发对长城的情感,学习课文时体验就更深。

(二)课中拓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文本。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课中如何让有效拓展既服务于文本,又反哺文本呢?关键是找准文本拓展点。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笔者精心钻研这个例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材特点,选出有价值的拓展点,将课文知识引向纵深,将语文课堂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1、在重点句段处拓展——降低理解难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揭示哲理的文章,由于受到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的限制,学生理解那些哲理特别困难。所以课文中的哲理句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哲理”,必须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从而降低理解难度,进而透过语句,读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读出与自己相通的情感。

师:让我们记住杏林子以及这许许多多的人,用行动书写生命的真谛——?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教后记:对于刚刚开始生命历程的小学生来说,谈珍惜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真谛,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好好地使用生命,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这些生命的“哲理句”,作了“介绍杏林子生平的相关文字、珍视生命的正面事例、糟蹋生命的反面例子”的扩展与延伸,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2、在文本空白处拓展——厚实文本内容

文本中有许多地方留有“空白”,这些“空白”令人遐想,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空白点展开拓展,进行训练,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又可引发学生共鸣,激情达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后记:一般来说,文本语言比较简约,但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往往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此进行拓展,能极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课教学中,通过想象父亲挖掘的样子,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文本中,使文本内容厚实起来,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片断二的小练笔,通过想象写下大家的肺腑之言,提升了父亲的形象,这是无法用教师语言概括的所达到的效果。

3、在认识不全时拓展——建构文本意义

文本所提及的内容,有些与学生有着巨大的时空差距,教学时,当学生无法理解文本的内涵只是“浅尝”时,教师要及时补充相关的材料,为深入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保证。

4、学生的疑惑消除了

教后记:教学时不回避学生的质疑,组织学生解疑,在争讨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自觉地深入到文本深层,作为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介绍海伦·凯勒生平,特别是出示她说的这句话,学生心头的疑云一下散了:原来用心也能看世界。这一疑点的解决又为下一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理解服务。

5、在悟情体验时拓展——感悟文本意蕴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此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阅读感悟。

教后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是很难表现出真切的体验,如果有,也是“无病呻吟”。在这个故事中,李博士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可学生对他不了解,单凭文章语句体验不会深刻,而拓展了他的一日工作表和有关事迹后,形象的感知帮助他们树立起李博士的伟大形象,对文本的感悟就更深。

6、在宣泄情感时拓展——激发学生情感

文以载道,文以抒情,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负载着作者深沉的情感。有些情感由于带有共性,就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但是,有些文章抒发的是作者特殊经历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沉浸其中,与作者同悲同喜、同怒同欢,则要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

7、在主题升华时拓展——提升文本主题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每篇课文都表达着一定的主题,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课文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给学生更多的精神滋养和情感熏陶,提供语言练习机会。

个案例举:《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片断

总结深化

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感动于保罗思想的升华,我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为这样一句话:

出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交流升华

师: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这种爱的无私,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帮助„„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同学们,此时爱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爱的理解。

学生写后收集成篇

教后记:对于主题突出的文章,如果带领学生只沉在文章内涵的感悟是很不够的。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不但让学生从课文中归纳“爱”,还利用激情导语以及音乐创设高潮,提示学生回顾生活中体现的“爱”,这样拓展了爱的内容,丰富了爱的内涵。在学生交流写“爱”的句子后,加以收集整理,组成了集体创作的“爱”的诗篇。这些扩展和延伸,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三)课后拓展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延伸拓展,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课外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1、续写情节

有些文章结尾耐人寻味,可通过续写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如学了《中彩那天》,安排小练笔: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怎样?互相之间又说些什么?请继续编写下去。

2、相同主题的作品拓展

新课程下的教材编排分组都有明确的主题,在教完一组后,对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课文进行归纳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这不仅是学生对文本的整合和深化,更是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如学完五上第二组关于思乡为主题的课文后,课外组织搜集诗词、典故以及思乡文章,以朗诵会形式开展活动。

三、文本拓展的教学影响

文本拓展的信息链接是一种前延后伸、内部互动、目标整合、多元发展的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

1、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同时性和双向性。既有教师向学生发送信息,又有学生向教师、向同学发送信息,师生不断转换着信源角色。

2、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多渠道的流通过程。

教学信息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信道的容量,实行多形式、多信号、多感受的多路通信。在此基础上,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流通量,提高教学效益。

3、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师准确把握拓展点,适当引进相关资料,学生间交流信息,交流感悟,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不再是“教案剧”,而是一部“创造剧”,即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在互动中即兴创造。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探索以及教学实践,实现阅读教学应具有的“链接”功能,让拓展成为与学生“情感”的链接,成为与文本“语言”的链接,成为与文本“作者”的链接,成为与学生“生活”的链接;实现文本解读成为学生主体精神自由生长的土壤,完成学生的生命旅程。因此,笔者乐此不疲地实践,“立足”于文本,追求“拓展”与文本学习相融无痕的境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1234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尝试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尝试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直接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如果把企业目标理解为生存目标、盈利目标、发展目标,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所侧重的则是在企业已有基础上,着眼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性追求。在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崭新追求。

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包括装修企业,一方面急需快速地成长,以避免大起大落,很快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不利,企业物质基础单薄脆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从业队伍综合素质欠缺等等。就装修企业而言,根据我们的体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以下情形:

1、行业历史相对年轻,积累不够,超过二十年装修企业凤毛麟角,大量为近年来随市场需求而注册的企业,多数是有啥做啥,定位不清,发展目标模糊,生存仍是第一要务,无暇顾及战略目标。

2、行业性质相对感性(与土建相比较而言),设计风格、建材选择等主观成分大,近年来各种规范陆续出台,但执行标准不够严格,主观随意普遍存在。3、行业起点低。一为装修行业对土建、建材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有相当的依附性;二为整个社会到目前为止仍有重土建、重材料而轻装修的倾向;三为门槛低,大量受教育、受培训不充分的人员涌入本行业,大量游击队伍游离于行业管理的边沿;四为不少企业仍然资质与现实力量有较大的差异。4、由于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公司与项目之间有众多的力量和关系介入,使有效管理和利益分配趋于复杂和分散,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许多不明朗的因素和不可预见的成本。5、项目与项目之间的非关联性,即做好一个项目与得到另一个项目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因项目而组建的管理机构及施工队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流动性,这给企业管理的边续性和企业积累的有效性产生相当的影响,容易产生投机意识和短期行为。

上述种种,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指望市场环境和行业规范迅速改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而迷茫。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也是非常危险的。众多同行的起起落落就是最好的说明。辉煌公司十九年的历炼,让我们自己深切地体会到,装饰装修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尤其在我国,基本还是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虽然现实中比较混乱,但前景广阔,行业成长的速度也特别快,走向规范、有序势所必然。关键是,在其中,企业如何在上述的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途径,尽可能摆脱恶性竞争,实现有效积累和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实现永续经营。以此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固然,企业因资本、因组织机构、因经营范围和相应的活动而存在。但更重要的,企业是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而存在,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在这点上,它和自然人没什么两样。因此,不能只有健全的肢体及其相应的活动,更重要的,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必然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即首先做到合法经营,用辛勤诚实的劳动来实现生存的目标和赢利的目标;二是在市场中发展自己,在成长中认识自己,逐步寻求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早些年,我们以“靠质量闯市场、靠管理创效益”赢得了口碑,近些年,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重新提出“专业奠定实力、实力创造辉煌”来激励自身;三是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企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厦门第一家装修企业,“辉煌人”认为自己在行业中必须有属于自己的重要位置,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本地、本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惠及社会、回报股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装饰装修当作事业来追求,不光为盈利而盈利,企业与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灵魂的统帅。第二,我们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活力内在源泉。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做足“人”的文章,才是抓住了关键,项目的成功与企业的兴衰,关键就是人,因此我们反复强调“治企在人”。装修行业,就业队伍有别于“产业工人”,受教育不充分,技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组织状态松散而随意,所有这些,给企业的管理和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及服务水平等带来挑战。这些问题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如何对待和解决,出发点不同,途径和办法也就大有分别。企业文化的基本立场就是人本管理。我们的理解是,权力可以支配人,制度可以约束人,名利可以诱惑人,但只要仍然缺乏对员工的本来意义上的真诚理解和尊重,那么员工从其中就难以产生尊严和精神性满足,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企业不仅需要盈利,更需要发展,员工也一样,不仅需要工作、报酬和物质性的肯定,更需要尊重、成长和精神的提升。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要让企业的愿景与员工的愿景相一致。首先经营管理者要有明确的人本管理意识,其次是让员工获得合理报酬,提供充分培训和成长空间。这样企业和员工才能在人本的轨道上获得共同的动力,把人才成本变成人才资源,把被动服从变为长期的主动投入。

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当作是理念更新与认同的良好土壤。在装修行业,行为与行为规范之间,承诺与结果之间,常常存在很大差距。这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而是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观念落差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认为从理念更新与认同入手不啻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因此,我们在理念培植与更新方面有些耕耘。

1、诚信的理念:辉煌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诚信为本,要求员工诚以待人、信以敬业。我们努力使诚信成为一种自觉、一种理念,为此,我们倡导内养道德,外示信用。我们于2002年的ISO9001质量体系升级换版时,经上下反复讨论,把“质量加服务,诚信日月长”作为公司的质量方针。

2、主动性市场行为与快速应变理念:把市场作为自己经营活动的中心,站在市场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经营策略,用快速的应变适应行业规范的变化、客户要求的变化、竞争形态的变化,还有技术、材料和工艺等变化。

3、自觉性法律理念与能动性创新理念:自觉守法经营,防范各种风险与形形色色的虚假工程。同时,鼓励经营创新,用灵活的经营措施扩大经营的成果。4、全方位经营理念与多层次品牌理念:在拓展新业务的同时,做好全方位的经营,我们在盘活资产,解决俩权俩务,增加现金流量方面进行全方位谋划,促进了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提高管理效益。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增值,在树立形象、创立品牌方面加大投入。我们十九年一脉相承,以优异的质量骄人的安全记录,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用,加上近年来的推广,“辉煌装修”的品牌已日渐丰满。

5、理性化的双赢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双赢就是要变恶性竞争为理性竞争,变各求所需为互得互惠,不光考虑自己盈利,还考虑客户及相关方的盈利,不光要注意当前的利益,还要注意长远的利益,这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投机与短期行为,珍惜荣誉与品牌,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使经营管理的路越走越宽。

6、团队学习与开放性拓展理念:在快速变化的态势面前,主动总比被动强,因此我们不仅强调个人的培训与学习,更强调团队学习。我们始终警醒每一个员工;辉煌公司属于努力实现同一奋斗目标的集体。必须不断学习并发挥团队优势。7、有效竞争与较优势理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法则,竞争力却只能是企业相对的优势。竞争可以是良性竞争或友好合作,但是面临竞争时,我们必须拥有优势才能有力量参与。比较优势强调的是特点与差异,这种特点与差异又不可能是长久的,因此,我们不时反问自己,我们的核心专长是什么,它能长期管理吗? 第四,我们从企业文化中获得了企业制度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人本管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开放性,因此它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也是不断进行的。我们宣导企业文化及其一整套基本理念,自然而然的为企业的制度创新带来需求与动力,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几年来,我们在缺席创新方面的尝试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建立企业人格化制度。人才是万策源,变化的快速化和复杂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使得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战略资源。辉煌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A、根据岗位任务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公司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选聘优秀人才充实职工队伍;按照减员增效的原则,压缩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经营效益;没有合适岗位和经考核不予聘任的人员,待聘、分流、淘汰。B、不拘一格用人才。在用人机制上,公司领导层大胆创新,以竞争为法则,不排资论辈,强调能者上,许多年轻的骨干力量都充实到中层领导的队伍中来,为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C、公司实施岗位任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干部管理新机制。实行干部聘任制的核心是打破终身制,摆脱用人上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定势,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并发挥价值的活性酵母。D、公司实施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为前提的奖励制度改革,实现了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的创新,有力地改变“大锅饭”的状况,建立了一套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稳定队伍,吸引人才。公司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内部管理评审活动,进行职务、岗位与管理效能的考核,不断优化,实现动态管理。

E、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多年来,公司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不断增值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针对不同层次职工,科学设计培训内容,灵活调整培训方式,认真抓好企业职工的岗前培训、适应性培训、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F、坚持站在行业的高度培育人才。装修行业的一大特点是流动性强,辉煌公司作为厦门第一家装修企业,从成立到现在,公司不断通过组织的力量培育领导者与创新人才,成为行业精英的培养基地,公司始终坚持以大的视野、高的角度来看待人才的去留,正是这种宽容的态度,公司无私地造就了许多行业人才,不少人离开公司后还坚持与公司合作。2、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作为国有背景的企业,公司针对国有企业常有的难题,采取了一套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既有稳健的作风,又有创新的特色,力求资源整合的最大化。首先,因为公司是联发集团的全资企业,我们借助集团的力量,在财务上形成了二级核算体系,即项目部、工程部单独核算,有利于成本的最小化。资金的投入与流动则进行统一调度与监控。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内部循环和充分利用,在制度上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建立资信等提供保障,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为企业带来损失,减少了经营风险。

其次,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对二级单位(项目部或工程部)进行有效充分的授权,明确了责任,预留了自主拓展的空间,以项目为纽带,以责任为核心,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把二级单位推向市场。

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二级单位,既使二级单位有了权力,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由于二级单位在材料采购、生产经营决策、人员聘免等方面都有了自主决定权,因而都追求以最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新机制,逼迫他们在加强管理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每个工程部、每个项目甚至每个人都自觉地算细帐,职工的积极性都被改革激发出来了。3、形成共同的价值链

A、内部整合。一是装修工程项目区域分布广泛,每个单项工程经营施工都必须分别进行,统一管理;二是“装修人”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团队,哪怕一些管理人员经常也是随机组合的。如何形成高效精悍的队伍,做出优秀项目呢?其中最大的经验就是以制度管理为基础,通过文化认同达到价值共享。我们用诚信对待任何一个合作者、班组、工人,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要求他们遵守辉煌的管理,共同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事实证明,他们都非常珍惜并期望与辉煌的合作。通过机构的划分、职能的分配、程序的设定等来约束和规范,达到实现人怀化的管理。

B、与同行的整合。装饰装修行业分项众多,一家企业想包打天下根本不可能,我们认为各装修企业各有所长,虽然众多中小企业或“游击队”在实力上无法与大企业抗衡,但其在市场中的角色也不容忽视。要争取装修业的前景,在现阶段,有条件的企业应向做专做强方而努力,通过优势互补,共同把蛋糕做大,同时,应带动中小企业甚至“游击队”共同进步,这是通过联合而走向规模化经营的不二法门。

C、与社会各种力量的整合。这里头,有顾客、有供应商和其他相关各方。哪怕是一次性的合作机会,辉煌都把他当作永久的伙伴加以珍惜,对待顾客,正如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我们始终把顾客作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把满足顾客的价值要求作为我们最大收获。我们还与各级设计单位、各主管部门、各级协会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并得到各路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在一些重大项目的运作上更富自信。如在厦门会展酒店、悦华酒店展鸿阁的装修过程中,邀请各路专家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使质量保证不存暗处,不回避问题。我们能通过合作与共享,以自信和荣誉站在行业的前沿,与时俱进。

因此,辉煌公司在专项资质一级、设计甲级的基础上,注意保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性尽量采取与同行业联合,共求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我们在联合中增强了自己,也能快速接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吸收同行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4、借助信息化手段为经营、管理增效、提速。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信息沟通的程序,包括内部各层次的交流和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以使正面与负面信息及时传达到管理层最高管理者,必要时迅速传达到全体员工,以保证最快地改进和采取相应措施。辉煌公司因此制定了信息沟通制度,将其以文件的形式发布,并在全公司施行。通过有效沟通,增强员工对原有制度的认同感,使员工在秩序面前由自发遵守转变为自觉遵守,从而让公司达到更加有效的管控,并且能够使人相对局限的经济活动在文化经济环境中得到人本价值的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业务量的日益提高,以及向外地拓展的趋势,必须通过加强部门与部门、公司与项目组、外地办事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鉴于此,我公司目前已在内部初步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过计算机,各部门内部信息得到了共享,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但部门与部门信息交流仍不够畅通,存在信息的滞后现象。另外,在实际工作中,ISO质量体系的规范要求时常因各种原因而遭忽视,为此,我公司高层领导具有前瞻性地决定,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自己使用的一整套“辉煌装修公司管理系统”,即将投入试运行。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探索,使信息化的管理程序与制度约束相得益彰,并大大促进管理效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沟通、最高效率的运作,减少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达到便捷有效的过程管理。

辉煌公司能够在该行业发展近二十年,靠的是诚信,是创新,并受惠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尝试,不断“与时俱进、创造辉煌”!

下载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沙画”的尝试、探索与拓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任何一项艺术都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持,由此可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为了满足社会......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的重要学科,美育教学指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2013年..小学语文 学科教学论文评选 参选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余 小学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让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尤其......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教......

    创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探索与实践上海电力学院团委内容摘要我校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工作过程中,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保障体系,梳理构建了“大......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