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就是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所以,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为小组学习法,教师将学生按优中差的等级平均分配后,利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带动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合作学习的现状以及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索;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49
之所以选择小学语文教学来实践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并且小学生正好处于学习的初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地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因此,笔者选择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来分析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事业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笔者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过于形式化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使得合作学习的方式过于形式化。虽然说,语文课堂的氛围比传统教学的课堂氛围要热闹许多,但实际上,学生的兴趣度并不高,所以其参与度也不高,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学习《一株丁香花》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习小组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丁香花在课文中代表着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一般会在什么时候送给什么人等,但讨论后的结果,基本上是一个或者两个左右的学生的答案进行统一。但是教师分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优等生带动中差等学生进行思考,使得中差等学生能够养成自己思考学习的习惯,但是,实际上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优等生在完成任务,而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或者说是参与度非常低。
(二)被动的合作
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就是教师先对知识进行引导后,再抛出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解决,但是,据现状而言,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沟通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基本上都是坚持己见,不赞成其他学生的意见,或者是不进行分享、接纳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推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本就存在差异,教师在分小组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就使得学生之间合作时出现了问题,进而使得成绩的两极分化更严重了。例如教师在分小组的时候为了方便,就依照座位进行小组的划分,但是,现在的学校中基本上都是以成绩排的位置,成绩好的在前面,成绩不好的在后面,就使得成绩好的为一组,成绩不好的为一组,这样又如何能够得到好的结果呢?
(三)教师没有将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
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本身就是引导,在合作学习中更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却更注重学习的结果,使得过程被忽略,合作学习变成形式化。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学习的方向,又怎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呢?尤其是对课程和时间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就更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
二、改善策略
(一)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
因为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所以,每一个小组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团队,之所以会出现部分学生在认真完成任务,而有些学生却几乎不参与的情况。就是因为他们的团队意识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情景剧的编排,然后评判出哪一个小组表演得最好,可以适当地进行奖励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分享的乐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智力等方面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对某一些意思无法用准确的语句表达,就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词不达意等现象时适当地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讲授《酸的还是甜的》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酸的是什么样的,甜的又是什么样的,然后请学生来具体形容一下,比如“酸的就像是柠檬,吃到以后嘴巴里会有很多的口水,牙齿会有打战的感觉,吃完以后会有饿的感觉”等。
(三)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对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小学生的智力等各方面都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再加上语文课本身就是对各类词汇的学习积累,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并且让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合作学习中去。比如《海滨小镇》中,让学生自行学习理解“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中“甚至”一词的意思。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发表意见,所以学生可以将其他人的理解记录下来,最后方便总结。
(四)分组要合理
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优中差三类学生的平均分配,每一个小组内都要有这三类的学生,让优等生带动其他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三、总结
总之,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能够满足现阶段教育改革事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要求的。我通过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后,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其最终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教师们在运用此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2] 宋陈宝云,王静.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的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1):80-82.[3] 陈艳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6):180.[4] 杨凤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45-248.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的重要学科,美育教学指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有一定影响,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本文探究了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具体实践,包括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一、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是语句优美、词语精炼的文章,这些文章经过重重教育者的考核才被选到语文课本中,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解读等方式让学生同样感受到那些词句的美,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掌握句子中的词汇,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词汇的美,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桂林山水》一课时,通篇没有一个“美”字,却描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教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中,与学生一起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漓江水之美的,通过“静得感觉不到流动”描绘出水的静,通过“清得看见江底的沙石”描绘出水的清,通过“绿得像无暇的翡翠”描绘出水的清,让学生感受到水的美。作者又通过奇、险、秀描绘出桂林的山,体现山的美。作者描绘的山与水,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作,美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提升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文章,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验文章中的美,因为小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里进行感受,使他们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才会实现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习《顶碗少年》的时候,文章主要讲了少年在舞台上的三次顶碗,尽管前两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失败了,最后少年还是稳定心神,完成了第三次顶碗,结果他成功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创设情境,少年第一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少年第二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观众斥责少年时少年的心理,老者对少年鼓励后少年的心理变化、少年第三次顶碗成功之后的心情以及少年成功顶住碗之后台下响起暴风雨般掌声的心理活动。虽然经历了失败,被很多人斥责,被观众嘲笑,但是仍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下去,就获得了掌声,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的掌声不仅仅是给顶碗少年杂技表演的掌声,更多的是为他永不言弃的精神鼓掌。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顶碗少年心境的变化,告诉学生坚持不懈的道理,也让学生发现体会到少年的品质美,从而向少年学习这种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感体会。
三、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通过文章能够了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优秀的文章能够抓住读者的内心,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掌握文章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平分生命》的时候,小男孩与自己的亲生妹妹平分生命,描写了亲情的伟大,感人至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小男孩是否害怕抽血,抽血的时候小男孩为什么要微笑,小男孩说要与妹妹平分生命时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等问题,学生在一起朗读课文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小男孩对妹妹的爱以及理解亲情的伟大之处,将藏在文字后的感情挖掘出来,了解主人公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美,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通过渗透美育,使学生的美感体会增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情商、智商,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文学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审美奠定基础。美育与语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智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教育艺术,2011(10).[2]韩春枝.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3]侯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编辑 孙玲娟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2013年..小学语文
学科教学论文评选
参选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余
小学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让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本文介绍作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解读,以及从三个方面运用教材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尝试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亮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新课标将“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针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纵览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套语文教科书的体系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它以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向学生的生活开放。除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外,还鼓励学生学习观察,体验生活。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鼓励他们写观察日记;学习《长城》一文后,提醒
学生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长城的知识„„其次,向其他学科开放,充分体现学科间的沟通。教材安排了引导学生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的内容。例如: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后来演一演、编一编这个故事„„这些活动,不仅能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如何运用这套教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就成了我们现在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面对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
一、根据教材,逐步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教版教材中年级段中,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是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衔接,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课余生活──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收获、感受)和第五单元(传统文化──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关于童话──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和第五单元(成长的故事──了解伟人、名人、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四个“综合性学习” 的内容来看,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训练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适时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也能够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如四年级《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课本剧的表演体现了学生对童话内容的理解,是一种思维的外化、思维的表达;学生制作头饰、道具、请柬,是在用美术的形式表达自己思维的成果;有的学生为童话剧配上了动听的音乐,还有的学生把童话中公鸡的语
言“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编上曲调唱了出来„„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整合,为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支持与帮助。
三、语文课延伸,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叶圣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更进一步揭示了语文与生活实践的深层联系。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大语文环境,找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书本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1、利用文本,适度拓展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给出三个问题:(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2)人类的哪些行为是对地球毁灭性的破坏?
(3)怎样保护地球?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与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加工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汇总,再全班交流。学习《七律 长征》后,开展“走进长征”的系列活动:了解长征历史、说长征故事、读长征诗、唱长征歌„„从活动中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文本出发,有效地挖掘文本的资源,使拓展训练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个兴致盎然的生长点、发展点。
2、专题活动的加工
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亲身经历的大量的教育活动,经过合理的“二度开发”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课余生活为选题,请学生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收获和感受,学生不仅关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书法、美术、科技等兴趣活动,班级召开的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学校开展的“关爱他人”的“爱心教育”活动、“奥运知识知多少”的“奥运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都成为了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切入点。
制定活动的方案,记录活动的历程,回顾活动的收获,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和“语文学习”都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3、热点问题的关注
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后,学生们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提供的大量资讯都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汶川地震”、“限塑令”的实施、“奶粉事件”“H7N9禽流感”等新闻头条、街头巷议、热点追踪都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广泛关注收集信息,深度思考处理信息,联系实际运用信息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受益无穷。
4、地方资源的挖掘
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都是非常宝贵的地方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从中挖掘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学生对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开辟了语文学习的一片新天地,让我们看见了语文的生动鲜活灵气的一面。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使其不断获取源头活水的重要途径。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与探讨的内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晓力《何愁没处下“金钩”——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生成》 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1期
第四篇:尝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言稿
2015-10-13 尝 试 教 学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洛阳镇张畈小学 周立波
一、我与尝试教学法的结缘
2013年4月份,我和几个同事到区教研室征询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教研员邹斌老师向我们力推了尝试教学法,希望我们以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作为课题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出自己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关于“尝试教学法”,我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也不是初次听到相关理论,触动我的是邹老师的话:尝试教学法模式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很容易复制,普适性很强,不需要教师个人具有高超的功底和过人的表现力。
邹老师的力荐让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尝试教学法”了,这也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教学“法宝”吗?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自认为是一个表情僵硬、不幽默、不会煽动学生情绪、缺乏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人,但学校领导、中心学校领导总抬举我,总认为我“有能力”,不断推荐我参加各类赛课活动。每次参赛前我总要搜看大量的国家级、省级大奖获奖教师和名师专家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是如何实现课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他们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可结果是越学越觉得自己似是而非、信心渐逝,自己在教学过程总中感觉如芒刺在背、力不从心。尽管我很努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收效不佳。
回到学校后,我立刻买了邱学华先生写的《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书,(ppt展示2,“了解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途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ppt展示3,“网址”),认真研读邱学华和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是江苏常州人,1935年出生,当过小学教师、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校长和教科所教研员,兼任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1984年就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2年由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编著了250多本图书,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600多篇文章,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邱学华现在仍继续在研究尝试教学。应用尝试教学法的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台,全国已有2300多所实验基地学校,70多万教师参与,受教学生达3000万。给教师做讲座700多场,听众约50万人次。这些初步的了解,让我不仅对邱学华先生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领会尝试教学法的精髓。这一次,同样的文字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ppt展示4,“什么是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尔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使我真切感受到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模式确实明晰具体、操作性强(ppt展示5,“明晰具体的课堂”),轻松改变了“注入式”教学,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ppt展示6,“为什么选择”——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 2015-10-13 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同学间的合作、教师的帮助,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二、我和我的学生是如何喜欢上尝试教学法的 有了以上认识,我终于决定用尝试教学法上课了。课前,我精心设计了教案、学案,反复推演了每个环节的实施方案,并且对学生做了充分的“适应性培训”——我想培养学生几种必备的能力和习惯。首先,对学生发动了宣传和动员:向学生介绍尝试教学法,征求学生意愿——想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上课。而后,顺势向学生提要求:
1、自学的要求;
2、提出敢于“质疑”的要求,3、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4、“合作学习”的要求及方法。(ppt展示7,“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准备就绪,我耐下心、静下心,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上了我的第一节尝试教学课,内容是六年级的<<圆的周长>>。学生很兴奋,他们摆脱了老师对他们枯燥乏味的灌输,体会到了初次尝试的挑战、阅读课本的神奇、合作交流的愉悦和尝试成功的喜悦,从发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到解决问题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尽管花了2课时的时间完成了1课时的任务。这节课中我没有了青筋暴起的反复讲述,也没有了担忧学生不听讲的满心焦虑,自然实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我把空出来的精力用到了课堂巡视上,用到了有针对性的课堂辅导上,我们师生都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轻松、愉快。(ppt展示8,“展望”)
尝试教学法成为了我的常规教学方法。有意思的是,当偶尔遇到初步概念引入课,而需要用到讲授法时,学生反而能自觉的认真听讲了,可能学生感觉到“听讲”原来比“看书”更轻松吧。我的教学成绩也没落后,作为一个乡镇办事处村级学校,在全镇六年级四个班四项综合指数排名上占位第二,比第一仅仅少1.5个百分点。很多学生的性格也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学生爱阅读了,善于沟通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2014年10月份,我参加了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执教《笔算除法》一课,引起了现场一场小小的轰动,得到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这节课获得了全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第一名。之后区教研室邹老师还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练习等资源上传到“曾都中小学教师之家”qq群,供大家交流学习。
三、尝试教学法在我的《笔算除法》这一节课中的应用
1、展示教材内容(ppt展示9,“教材内容”)一是我们共同熟悉一下教材内容,二是感受一下教材的编排,非常适合学生自学:设计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留下填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理解边练习;安排有同学、小精灵的话题框,对要点进行了思考提示;规范的示例供学生模仿。展示教学目标(ppt展示10,“教学目标”)
2、以《笔算除法》示例展示尝试教学法的七步操作 第一步是准备练习
是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为新课服务。3分钟左右为宜。(课件展示准备练习,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1、我首先出示准备练习,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独立完成‘准备练习’部分1、2、3题,为我们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时间2分钟,比一比,谁最快;想一想,你有什么困难和疑问?”
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了解练习进度。1分钟左右,师:“做好的同学请举手。(对已做完的同学)你们的基本功真扎实,请做好的同学帮帮你身边的同 2015-10-13 学。”(2分钟)
2、组织对准备练习的评价(3分钟)(1)学生完成练习后:“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练习,参照屏幕上的答案互相批改。”
(2)接下来“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错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讨论改错。”(3)“还有疑问的同学请说一说你的疑问。”我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点拨。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
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尝试题,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1、我是这样引导的:“好,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你有什么困难和疑问?”(1分钟)
2、生举手发言,列出算式,我板书算式“81÷20”,追问:你会用竖式笔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老师先不讲,同学们自己先试试。”(1分钟)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初步尝试,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好奇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
(课件展示自学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我是这么引导的:“一个会学习的人,首先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并引导说:“好,怀疑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学课本73页例题1,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这些疑问。5分钟以后,老师来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效果。”(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自学进度、个别指导。)
第四步是尝试练习
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可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展示,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一般3分钟左右)。(课件展示尝试练习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
我是这样引导的:“好,现在我们来收获我们的自学成果。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同学在学案上继续完成这道题。”(1分钟)
第五步: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板演的情况、巡视发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这个时间可以安排充足一些,一般5分钟左右。
(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引导的:“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三个同学的‘作品’。对于这个同学的作业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说的?”根据三类学生的板演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尝试讲解算理、交流方法。可以穿插安排“教师巡视中发现的有典型错误的同学展示自己的错题,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环节,以便更有效的剖析学生中存在的疑点。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你犯了 3 2015-10-13 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错误,同学们都会在内心感谢你的。”以培养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第六步是教师讲解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2至5分钟左右为宜,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教师讲解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做的:“好,同学们都明白了笔算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来看,笔算时从哪儿除?我们再来看,笔算时商写在哪儿?”教师边讲述,边板书笔算过程。
第七步是再次尝试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课件展示再次尝试环节,说明课堂实施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觉得自己现在能不能正确、熟练的笔算?好,我们再试试?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完成这道题,比一比,谁最快。”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组织学生用1分钟时间互相批改练习并且互相讨论改错。”
四、展望(课件择要展示)
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有其局限性(ppt),但我们灵活的应用、整合的应用、借鉴的应用(ppt)对改变老师、学生都吃力的传统注入式教学现状,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摘 要: 当前,合作学习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等优点,备受推崇。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地区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模式。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科目来说相对枯燥,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不到乐趣,从而产生厌倦心理。新时期,如何一改照本宣科、读死书的教学方式成了课改重要任务,很多教师瞄向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具有更好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该如何倡导合作学习呢?
一、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
现在社会注重合作共赢,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大,国家领导人频频访问周边国家及捷克等国家,可见合作是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有效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合作学习就体现了整合资源这一理念,通过小组式讨论,成员相互交流看法,从而对阅读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是一个绽放思想、交流意见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聊天式交流,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老师通过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以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创造最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该如何倡导合作学习
既然合作学习有这么好的效果,那么要怎样倡导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盲目地开展小组讨论可能给不爱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偷懒和破坏学习氛围的机会。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合作学习,一定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程任务、保证讨论效果、不断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1.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在语文阅读中开展合作学习,看似轻松,实际上在课程设计中相比照本宣科,更需要老师用心设计教学。首先老师要合理设计讨论小组,不能成绩好的全在一组、成绩差的全在一组,否则会造成各组在知识认知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分组的问题,怎样分才可以更均衡,此外还要精心安排设计探讨的任务。合作学习和你讲我听的模式大不相同,老师难以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哪些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要充分准备,尽可能地深入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学习。
2.合理安排课程任务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合理安排课程任务,因为学生个体是不同的,有的人思维比较活跃,通俗点讲就是聪明,老师给的任务对他来说没有挑战,会造成他们失去讨论激情,自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和大家讨论呢?任务安排的太难,小组成员都完成不了,即使有个别人深入理解了,但是其他学生不会理解、不会认同,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老师要合理安排课程任务,既要让学生觉得合作学习收获颇丰,又要让学生对更深层的含义有探索的激情。
3.保证讨论效果
讨论效果是合作学习成果的体现,每个老师都想得到最好的讨论效果。笔者所说的保证讨论效果是与以往的基础相比,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比传统方式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大致估摸到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后收获是什么样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老师要在讨论过程中走进去,旁听一些小组的讨论,并在必要时参与进去,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避免认知错误。
4.不断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老师创造的一种环境,老师以增强教学成果为目标,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肯定有不足,笔者前面提到,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如果应用不科学,就很容易给学生提供偷懒的机会,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让学生草草应付,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比各个班级的情况,与学生细心沟通等方面,共同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三、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例谈合作学习的应用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具体流程为: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首先是增加基础知识,认识陌生字、理解相关成语;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会文中运用数据表述的好处、感受谈迁治学坚定的信念,树立不畏艰难、刻苦治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充分准备好相关教案,对谈迁进行详细的了解,尽可能地提供延伸的知识点,比如当时的历史环境、这篇巨著对后世的影响等,同时搜集类似的古典,在课堂上简要提一下,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并交流。提前规划各小组的讨论任务,预判讨论结果,并做好相关评价、奖励方案。
开展课堂教学。老师在详细准备好的基础上,要采取自然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比如应该着重探讨哪些。提出一些深度思考的要求,如为什么谈迁可以写出如此巨著,谈迁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品质,等等。
最后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考量评价,通过过程旁听哪些小组对谈迁治学理解得比较深入、哪些小组对谈迁治学有新颖的理解。最后可以进行考察,让每组派出一个人总结合作学习讨论成果。最后老师要结合课本,综合各位学生的发言,与学生交流意见,并拟定最终的学习成果。
总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地方已经比较成熟,教师可通过交流学习,因地制宜地创造适合自己班级的合作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范雪娇.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9):190-190.[2]易小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