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研高志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的是听民声、知民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民忧。为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四风”问题仍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
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2、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3、我们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宅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要能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
众解决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及时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逐步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5、转变工作作风,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
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拓宽群众的致富思路,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引导干部带头闯富路,在资金、技术等给予更多的支持;要有亲民、安民、富民的理念和胸怀,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争取来的项目要实施好;大力发展“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为实现富民强县努力奋斗。
第二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华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河南分社到我区调研采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绵绵春雨沐鹰城。4月25日,鹰城迎来了今春的第二场雨,给久旱的城市带来了甘霖,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新华社河南分社常务副总编林嵬。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国典、区委书记董汉生、区组织部长陈晓和区政法委书记李钢成陪同下,到新华区光明路街道新程街社区调研采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月份以来,新华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给百姓带来了“甘霖”。正值“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该区通过张向东、刘克清等一批身边先进典型教育身边人,创新了学习形式;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瞄准“靶心”立行立改,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林嵬到达新程街社区时,恰好遇到了在这里蹲点调研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富兴。
王书记非常热情地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调研采访的客人,谈了自己在社区蹲点调研中的感受,并充分肯定了新华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效。他说道,教育实践活动在社区中能否扎实开展,能否真正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关键在社区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作用是否发挥的好。通过蹲点调研,更充分体会到社区基层干部的不容易。就拿社区
书记这个职位来说,官不大、责任却很大,新程街社区之所以能成为居民“学习的场所、活动的乐园、维权的阵地、排忧解难的娘家”,靠的是社区班子的踏实工作、靠的是社区书记陈传胜的积极作为。
接着,林嵬认真察看了社区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福寿雅苑日间照料中心,详细询问了服务项目、服务程序,并与在照料中心活动的社区居民深入交谈。社区书记陈传胜汇报说,“养老难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区委的领导下,社区于2013年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在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林嵬与大家热情座谈。区委书记董汉生汇报了全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五查五治五推进”为抓手,深入开展“五项专题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该社区党员干部中开展的“强作风、访民生、送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情况,通过“ 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设岗定责’(设置绿化美化岗、义务巡逻岗、家庭维修保洁等岗位),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大改善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林嵬一直耐心地聆听,仔细记录,并不时地对新华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表示赞许。
林嵬说,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活动大都在社区内进行,同时,社区与基层群众也最易发生矛盾,是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教育实践
活动要落实到最基层,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的关键作用,全力建成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班子,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好队伍。要扎实践行群众路线,丰富党群中心的服务内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社区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基层组织。
时间到了中午12:45,蒙蒙细雨还在下个不停,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继续着。林嵬最后说,社区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新华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真精神。他表示回去后会认真总结这次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充分利用新华社河南分社的平台,宣传新华区教育实践活动中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好做法、好经验。
第三篇: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1
发挥“神经末梢”作用切实解决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按照区委统一部署,中心召开了多次富有成效的的专题研讨会,每位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交流心得深刻认识到了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充分领会到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参与的层级更多、领域更广、对象更复杂,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首先要在把握群众工作上下功夫。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忘记了这一点,就是丢了根、忘了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最终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心中没群众,就很可能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我们实际情况来看,莲湖区政府投入资金设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推行“大城管”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精细化、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四位一体”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目的在于使辖区市容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际意义在于更好的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例如,中心接到群众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举报,依托数字化平台,便能迅速告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做到发现问题,迅速反应,果断处理,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城市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都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一旦处理不好,直接伤及群众利益,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上下功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上行下效。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很难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当前,全区正在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解难题”活动,以服务社区群众、服务社区建设为重点,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针对党员干部不同岗位特点和自身特点,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各项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贴心式、一站式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作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区委、区政府的这一举措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每位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心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的战斗堡垒,更要积极主动落实区委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解难题”活动,中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主动走进社区,串门入户、“真”求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听取群众的难事、烦心事,为民排忧解难,只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党员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我认为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
第三,要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体,其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向书本学,深入学习讲话、文件、著作,坚持每周召开学习心得会、专题讨论会,把学习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向实践学,问题在基层,办法在实践。领导干部如果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下指示,所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差距,如果深入实地去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弄清具体情况,所做出的决策会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要俯下身子,倾听民意,多到群众中去,在深入群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第四 要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中心党员干部要时刻查找自身不足,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四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中心成为全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使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于群众工作中,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
总之,面对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身肩重任,践行群众路线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要强化党员干部的预见意识,防患于未然。一名好的医生不但能治病救人,更在于他能提前防范,作为一名好干部,也应当时刻绷紧为民的弦,提高对问题的预防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但要认识到他的重要性,更需要干部常怀为民的热情,坚持依法行政,勇挑重任,立足本职,做一名人民爱戴和喜欢的“良医”。
第四篇: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印发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知》指出,要继续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前段摸底排查、集中整顿的基础上,巩固扩大整顿成果。派出专门工作力量,跟踪帮扶、巩固提高,防止反弹“回潮”;虽已整顿但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的,要找准症结、限期“补课”。整顿不彻底、不到位的不能放过,联系领导和帮扶单位不能脱钩,派驻干部和工作组不能撤离。
《通知》要求,以村、社区为重点选好、用好、管好基层组织带头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认真落实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基层带头人队伍的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健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离任审计
等制度。
《通知》明确,全面推行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制度。地方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至少结对帮扶1个村,重点联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发展滞后、困难多、情况复杂的村。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通知》要求,推动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深入了解群众服务需求,列出服务项目清单,设定服务岗位。机关党组织要做好供需对接,组织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和服务事项。在职党员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也要鼓励引导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
《通知》要求,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引导党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搞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对党员组织关系开展一次梳理排查,全面推行党员目标管理、评星定级、记实管理等办法,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知》要求,健全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党务公
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切实解决优亲厚友、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社区党组织要完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推广社区事务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党群议事会等做法,全面推进党务、居务公开。
《通知》要求,加大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力度。切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紧扭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出重拳、下猛药集中整治。开展整治村、社区等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专项行动,特别要集中力量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案件。全面清理上级机关和有关方面在基层组织设立的临时工作机构、加挂的各种牌子,集中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面向基层开展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活动,大力压缩面向基层的各类会议、台账、材料、报表,切实为基层减负减压。
《通知》要求,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对基层党组织“一定三有”、“三有一化”等政策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排查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基础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改善乡镇
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妥善解决乡镇干部就餐、居住等问题。
《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健全市、县、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普遍开展一次述职评议考核。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履行责任不到位的,要及时约谈提醒;对有关政策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喊空口号、摆花架子甚至弄虚作假的,要严肃批评、严格追责。
第五篇: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强调: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切实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清廉、一切为民,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呢?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按照要求,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在一线融洽干部群众的感情。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要解决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的问题。所以,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根本是思想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是服务意识不够的问题,是服务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是工作责任心不够的问题。
自2018年6月开始,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我多次与单位扶贫驻村队员下乡开展扶贫工作。
与贫困户深切交谈,“看病花了多少钱?报销后自己还要掏多少?”“帮扶责任人是不是经常过来?”“现在收入主要靠什么?”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与贫困户深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和现实需求,认真记录贫困户反映的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贫困户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通过走访,与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群众还有哪些需要,帮扶工作还有哪些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帮扶措施,并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其中有两位特困户使我印象深刻,一位是精神不正常的梁挑子,我与驻村干部为其购买了水壶、床、柜子,安装了自来水并安排专人做饭。还有一位刘继松,双目失明,只剩下侄子,但和侄子关系不好,侄子端去饭也不吃。我们的驻村干部就多次到他家中送饭、帮忙打扫卫生。经过无数次的谈心,同意到福利院,这将对他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2019年10月份,我单位开展贫困户募捐动员大会,为贫困户募捐衣物、被褥等过冬必需品。我们做到了多渠道多方位筹集物资,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更全面地开展帮扶对接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肩负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责任,坚持走近群众,坚持做实事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备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