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的小学教育有公立小学也有私立小学,和国内一样基本为六年制,美国政府并未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而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影响着美国小学教育的方向。这六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强健体格;
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健全人格;
三、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的认识;
四、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五、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
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有上述美国小学教育的六大任务可知:美国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儿童的身体与心里的健康,毕竟拥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学习其他的课程、发展个人的潜能;其次美国教育十分重视民主素养,从小就要教导民主观念,培养具有民主风范的美国公民;第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想法,没有一言堂和标准答案,教育的内容更加活泼多元,教育的成果更加宽广无限。
这是我们参观的一所美国小学,墙面上展示的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
这是学生自己用捡来的瓶盖制作的一幅美国地图,不同颜色的瓶盖代表着不同的州。
美国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有英语、社会、数学、科学、艺术及音乐、健康及体育、外国语等。其中以教导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以英语阅读、写作、文法、拼字以及数学为核心课程,由专人教师担任教学,其他科目则由科任老师担任教学。
美国的小学校规模都不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较大城市可能有的小学校学生人数会超过千人,一般地区的小学校学生人数只有数百人。
老师正在给学生上美术课。
这是一节英语课,老师给学生播放一个动画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动画片的内容。
美国小学一年分4个学期(春夏秋冬),一学年分3个学期(第一学期9月5日----11月29日;第二学期12月1日----3月7日;第三学期3月9日----6月13日),暑假接近3个月。
美国的小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上午7点半上学,下午2点就放学了。美国小学总课时很少,每个教学日只有6.5个小时,每周只有32个小时,每节课只有30分钟,上下午各有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老师很少或几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布置一点点作业也只要求几天后才交。
在学生阅览室,校方为我们准备了午餐:三明治、面包、甜点和可乐。室内除了布置了五星红旗和红灯笼外,还有学生从海边捡来的芦苇和贝壳。。
美国的小学教育和中国的小学教育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大相径庭,以上文字和图片很难介绍的全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我引用了网上的一些文字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儿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2.一年级
能够从1数到100,能数双数或者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会简单的加减法;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懂得衣、食、住之于一个家庭的必要性;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3.二年级
会读、写三位数的数字,从随意取的五个数中,能够从小数到大或从大数到小;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英寸或厘米等度量单位测量长度,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坚持写读书笔记或日记,学会写总结,懂得区别诗、散文、小说、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了解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区别;开始学习独立研究动物,诸如昆虫生态等问题。
4.三年级
学会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会比较1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及加法,熟练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法;能够从周围的环境就地取材,搜集、组织材料,了解人如何保持健康,明白青蛙、蝴蝶、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生命演变过程;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能够明白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书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善于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5.四年级
用计算机运算很大的数字,比较100万以内的数字大小,学习小数和分数,画图表;能通过地图、照片、图表来解释世界上各地区气候的不同;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譬如科幻作品、传记等。
6.五年级
会列、读各种表格,熟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系统和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拟的报告和五段体式的短文;学会写正式、非正式,以及朋友间的书信;懂得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门别类,能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构思、背景、人物塑造、表达方式、语言艺术进行评论。
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也就是“成绩好”的,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女生们的眼睛都盯着班上的学习尖子,成绩排名在班上第一名的就是好,全年级第一的更好„„而眼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如果你恭维某个漂亮的女生,说她可以嫁给一个学习状元,她多会很不屑,甚至觉得受污辱,“什么呀,谁要那些书虫?”学习尖子(如果只会学习,没有其他爱好、专长的话)多被同学孤立。为了避免失去友谊,保持原有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拒绝去荣誉班,怕的就是失去原来普通班的旧朋友,甚至一些学生故意在考试中失手,变得和大家一样普通。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比成绩重要多了。
美国小学生作业的“难度”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的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闸述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
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年,却足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大门。
技工和总裁的区别
这位父亲还记得,他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的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询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一次,父子俩因为对狮子和豹的觅食性发生争议,第二天儿子从图书馆借回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有关动物的录像片,父子俩一边看一边讨论。美国小学生这时候已经学会了有疑问去哪里找答案的方法。
除了图书馆,美国中小学生做作业和一些研究报告,很多时候是靠查询有关网站。
中国留学生来美读博士,从入学到毕业,拿下博士学位需要5年。在研究生院,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触,凭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留学生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的课题,中国人往往不如美国人机灵,没有他们那么富有创造性。等到大家手里都捏着博士毕业证书找工作时,在写简历上中国人又落后了一大步,不会“吹”。这里我说的不会“吹”,不是指没有吹的本钱,而是没有吹的本事。当然,这和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和训练不同有关。中国人只习惯于在一个规定的框架里去施展本领,一旦没有了规矩,失去了指导,不见了原有的常规参照系统,对美国人来说是获得了自由,而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丧失方向感、无所适从的恐慌与茫然。
再后来,等到了工作岗位,工作个五年十年就更见分晓了。中国人都只能做技术,最多升到技术部门的总管,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大公司的总裁。这些让中国人瞧不起、不服气,具体技术不过硬的总裁们,他们的本事到底在哪里?他们的本事是,了解公司里员工们的特长,并让他们把各种特长发挥到极致;员工和部门之间谐调配合;把自己公司的价值所在,展示给投资商和客户,不断地拿到投资,不断地销售产品„„要知道,这是典型总裁的活儿,而不是技工的。
第二篇: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
浅谈美国教育
美国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基本用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则靠个人、教会、或有关团体捐赠兴办和维持,当然还包括每年的学费收入。美国 宾州最好的私立学校米尔顿·荷西学校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1909年,米尔顿·荷西巧克力厂的老板捐出遗产中的6千万创办了这所学校。学 校基金会以6千万为本,用其利息作为教育经费的支出。九十二年以来,基金越滚越大,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教育财富。再如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第一流的私立大学,学校资本雄厚,其原始资本也是捐赠而来,经年积 累已达90个亿,光一年的利息就是9个亿,利息的17%作为教育经费 投入,其余83%再投入本金。另外,个人或团体的捐赠原先只局限于私立学校,现在则扩大到公 立学校,以此作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又一良好渠道。政府则出台有关 政策,鼓励人们这么做。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凡捐赠教育资金,都可以 抵税。而人们的捐赠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或现金、或股息、或保险金学校教育以培养人为中心,培养目标就是学校人才培 养的指南,而课程设置则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在美国考察期间,我深感美国人对培养目标的重视。各州、各学区、各 学校都有明确而规范的教育目标。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对美国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注重学校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和个人发展的机会,使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和家庭模式.在美国,85%的中小学为公立学校,15%的中小学为私立学校,相 对而言,私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要远远大于公立学校。但无论 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呈现出不同的办学风格,私立学校尤为明 显。以我参观过的几所学校为例,艾非尔德高中是一所公立学校,其教 学活动很规范,设施设备很完善。凯色力克高中是一所教会学校,宗教 气氛浓郁,艺术教育相当成功。海尔高中是一所私立学校,校园文化为 学院派风格,设备先进,是一个相当典型的贵族学校,强调培养准大学 生。林顿豪高中是一所女子私立学校,学生除美国本地人外,还有部分 来自其它12个国家和地区,校园充满温馨的家庭味。而米尔顿·荷西学 校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好学校。学生来自全国33个州,均为单亲家 庭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个性、品德、全面成长,教 育学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课程设置全面多样,教学设备超级先进,并且学校提供住房,每8—10个学生组成一个家庭,有志愿者担任他们的 父母,生活完全家庭化。学生在学校不仅接受知识,学会做人,而且充 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学校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至 关重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为青少年的 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美国社会错综复杂,教育环境问题不少。
然而,同时我也看到其有 利的一面,政府、社会团体、有识之士、家长等对教育的重视、关心、支持和相助,出乎意料,令人赞赏和羡慕。
在美国有许多国家公园,如费城的独立会堂,哥德斯堡的南北战争 战场,都是重大历史的遗址,是历史的见证,美国人对其保护得很好; 免费开放。华盛顿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有许多纪念馆,如林肯纪 念馆,杰佛逊纪念馆,华盛顿纪念碑、艺术馆、太空馆、邮票博物馆等,对对外开放,一律免费。学校会组织学生去那里活动,家长会带了孩子 去那里参观。每个城镇的公立图书馆,甚至大学图书馆都向公众开放,中小学生可以去那里查资料,做作业。兰卡斯特县警察署专门编写了《反 对毒品和暴力》的教材,派人到小学去为5—6年级的学生上课,对他们 进行反毒品和反暴力的专题教育。
社会上有很多团体机构举办各种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活动,如联合国 总部支持高中学生开展“小型联合国”活动,并参加全美国“联合国评 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地球村”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了解复杂的 国际问题。很多慈善机构接纳中小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劳动。许多社团 和企业甚至拿出钱来设立各种名目的奖学金,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六 万多种奖学金。
学生家长十分支持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此外,家长们还乐意担任志 愿者,参与学校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如感恩节期间我们去艾非尔
德学校 参观,在学前班里我看见家长们正分成几组带领孩子做各类游戏和制作 手工作品以庆祝感恩节。家长们也常常会带孩子去有关单位参加志愿者 服务劳动。有些学生足球队的教练也由家长担任,双休日学生足球队举 行足球赛,由家长任裁判。
美国人习惯以法办事,在美国期间,我也看到许多保护青少年成长 的法纪法规被严格执行。如中小学生都能享受校车接送的优惠便利条件,黄色的校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所有的车辆须让道并绝对不可超越它。再比如法律规定不到12岁的儿童,不允许没有成人陪伴:不到18岁的学 生不能接触含有色情内容的图像:不到21岁的学生不允许给其含酒精的 饮料„„ 从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场馆的免费开放,到社会团体机构的鼎 力相助,从家长的积极支持到法纪法规的明文规定,都体现了美国社会 重视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教育环境的意识。
近几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青 少年的成长。学校教育的确也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可借鉴美 国的做法,进一步倡导社会各界为青少年的成长出力。如鼓励校外团体 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便利;鼓励家长配合学校 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子女参加社会活动等等,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 持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我对美国教育感受最深的几点认识。同时我也清醒地看到,美国教育并非十全十美。就美国中学教育而言,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较 为严重的问题。如:中学生知识质量与学历水平偏低,学生精神与道德 问题令人担忧,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等。所以90年代美国提出建立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是安全的、有纪律的 和没有毒品的,并建立了教师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王丽萍)
第三篇:律师真实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律师真实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拿到这张红色的律师执业证,实习律师们需要忍受一年的“零工资实习期”。
因为收入微薄,律师们不得不在法律和生存之间艰难选择。
律师,这个昔日和风光、尊重、高薪等词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如今却让从业者们感到了几乎无法承受生存的压力。日前,国内首次针对律师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律师已成为城市中的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但与其他低收入群体不同的是,这也是一个全部拥有高学历、并通过了“中国第一考”的“精英”阶层。他们一面肩负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忍饥挨饿地在行业中打拼。
“中国第一考”
成为一名律师并不容易,第一关就要面对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司法考试以难度大、通过率低而闻名全国,几乎没有人能一次通过,绝大多数人要考三五年,甚至有人考三五年都考不过。
2006年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再次开考,28万多名考生迈进了“中国第一考”的考场。这是考生卢宇参加的第四次司法考试,4年前,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的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如今,卢宇已经是某国家机关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他说:“我有很多同学考了两三次后就放弃了,但我还想试试,毕竟通过了司法考试才能有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卢宇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多次参考的经历。
稍微研究一下司法考试的人员构成就会发现,什么年龄段、什么学历的考生都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在律师事务所打工实习多年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每个人谈到司法考试都觉得是“巨大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2002年司法考试的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但与其他考试相比,通过率仍然低得惊人。
而且,即使能够通过这样严酷的选拔,也并不能成为一名律师。这只是取得了律师资格,后面还有更艰辛的第二关、第三关……
“零工资实习期”
成为一名律师的第二关,是历时一年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期,期满合格后,可以拿到红色的律师执业证。
在这一年的实习期中,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们,马上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在实习期间,实习律师们的收入是由律师事务所“看着给”的。而对于这份收入,实习律师们往往有苦难言。
小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她的实习期是在父亲朋友的事务所里度过的。“很少听说实习律师能拿到高薪的,除非,他运气好,或者就是有其他的因素。”小闫告诉记者,“能够进入事务所实习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是找熟人才有实习单位,否则连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一位网名是“新小律师”的网友公布了自己实习期间的真实经历:“司法考试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前台接待,每月工资250元。难道我们实习律师不是人,而是植物吗!”
记者了解到,即使在江浙等发达地区,实习律师们的月收入也只有900元左右。小闫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律师事务所明确规定:“实习律师没有报酬。”即便如此,她和同学们还是会去实习。因为“如果不去实习,就永远没有机会上手,更谈不上积累经验了。”
孙先生是北京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他说:“每年到事务所来实习的学生不下三五十人,而且基本都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事务所只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参与实践的机会。如果支付报酬,事务所自身的运作就要受到影响。”
很多实习律师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而开始寻找其他工作机会。实习律师的“不安稳”,让事务所更加不轻易对实习律师委以重任。这就在实习律师和事务所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两者的矛盾也越积越深。
“初入行没有案源”
熬过艰难的实习期后,就成为一名新律师,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实习期更漫长的“案源匮乏期”。
小林已经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了3年,在这3年中,他接到的案子只有十几件。“当事人都愿意找老律师办案子,因为他们社会阅历丰富,关系广泛。我们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所以很难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因此,“只要有了案子,我们就累死累活地找材料、搜集证据、准备辩词。但是新律师的代理费很低,而且还要交给律师事务所费用和税费,真正拿到手的,还不够辛苦钱。”小林说,“谁能想到律师舍不得打车,还经常为房租发愁呢?可是,我们确确实实感到连房租都是压力。”
国内首次针对律师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显示,42%的律师一年办理诉讼案件的数量不足10件,62%的律师一年办理的非诉讼案件的数量不足5件;从业3年左右的律师平均年工资在三四万元左右,除去办案成本后,收入只够“糊口”。而且,还有一些“新律师”由于找不到案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专家:律师不是商人
广东明境律师事务所主任胡福传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律师应该被视为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他展示了律师们的工资单,记者看到,多个律师因为没有接到案件而又要向律所交纳保险和管理费等,工资竟为负数。胡福传说:“律师的收入是呈金字塔式的,高收入者处于顶端,为极少数,有70%以上的律师生活艰难。”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凡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
律师行业的起步艰难,使不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做律师。中山大学法学院对本科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5%的人志愿成为律师,而到毕业时,真正去律所工作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中大法学院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有200人,只有一人与律所正式签约。中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莫华对此表示:“法学院学生出去做律师的正在逐年递减。”
一些学生则表示,他们不会选择律师作为第一职业,而是会考虑先做公务员,等到积累一定社会关系之后,才会考虑是否做律师。而那些步入律师行业的人中,很多人不久便转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方面的专家陈女士对记者表示,律师一面肩负着法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又忍受着饥饿在行业中打拼,这两方面的极端失衡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弊病。做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还是干脆把律师做成商人?就现在律师的生存状况而言,无疑会把他们逼成商人。能够做到律师这一行的都是具有相当深的教育背景和高素质的人,让他们丢弃法制理想,由天使变成魔鬼,改变无疑是残酷的。中国律师行业因贫富不均而存在着青黄不接的断层。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是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与痛苦也是沉重的,社会应该关注律师的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要给他们更多指导和关怀,用心解决他们的困惑和忧虑。
第四篇:美国学生学习状况
美国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每每想到的总是8点上课3点放学的各种轻松欢乐,却往往忽视了美国中学生在这背后的种种付出,当留学日益普遍的今天,主页君觉得,小伙伴们很有必要了解下美国学生为了上名校过着多么拼的生活,才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韦福根、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小小年纪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下去,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奖、大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和她的母亲聊足整整4个小时后,记者发现,田田的故事不只说给琴童听。当留学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田田在美国的求学和成长经历,真实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为了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 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2008年,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优秀琴童设立的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田的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入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目睹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竞争,始于开学第一天。
2010年,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自幼成绩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的,倒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相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有一次,田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因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奴隶制”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的?”
中学生写论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的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比如,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600多页。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着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压力巨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到了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近„„”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题,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
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
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单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拼教育,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年,田田11年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项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成为“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看得很重。
当然,协会不只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的谈资。
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田是老二,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民敏感地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大家教培训班。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
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
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资格选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美国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也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生通过“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求“亮点”,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
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
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
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
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微博)指挥棒”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
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
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的美国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就算能进哈佛、耶鲁,赴美留学根本不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
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作者手记
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
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写手、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宠。”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2001年秋季开始,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
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2003年出版,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有人说,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所有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但是,田田母亲左贞女士一直对我强调:“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在误读美国的中学生活、美国的中学生。事实上,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追求卓越。
中国卓越在分数上,美国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
政府也十分重视,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50年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大国的计
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农村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农
村小学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二、调查对象:**村村民,**小学师生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8月11日
四、调查内容:
1.选题: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
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发现农村教
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了、**村的教育情况。
2.调查总体:**村村民,**小学师生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教育事业大步发展这
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1.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小学目前仅有在校生145人,较之十年之前的400左右,明显感觉生源不
足。究其原因,首先,新安村紧邻县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县级重点
小学。其次,现在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家家都是独生子女,使得适龄儿童人数明
显减少。最后,近年来,一部分村民收入增多,在县城买房,随之小孩转校。
2.农村小学师资存在较大的问题。
(1)年龄老化,许多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布局调整合班后,这个
问题越来越得到凸显,经常有教师因为身体状况,请短期甚至长期病假,影响了
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因为少有年轻教师充实进来,致使农村青年骨干教师严重
缺乏,前几年培养起来的年轻教师也都被重用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学研究的精
力得到分散,或因关系转至其他小学,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观念陈旧,多数教师仍用传统经验进行教育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
步推进,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后,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教学
质量的提高。多数教师仍然坚持水多浸倒墙的观念,用时间加揉搓的方法,用题
海战术进行教学,仍然是课内不足课外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在2008年规范课程管理和作息时间后有的教师
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多数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手操作
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知识落后,部分教师连基本的教正确讲明白的要求也做不到。因为农村
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转正的教师组成,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教育,同
时也由于平时也不愿学习积累,也不注重平时的反思,部分教师知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实施后,教材体系的更新换代,这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4)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参与培训学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师年龄大离内退年龄越来越近,他们总是在盼望早一天到达内退年龄,离开教学一线,自己不准备晋级评职称,更不准备评优选模,因此对镇、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习工作要求,处于抵触应付状态,不去主动学习,就是按照要求参加也是人到心不到,甚至对备课、批改作业这些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也不能做到,并对学校管理人员说:“我能给你们上课就不错了!”,学校管理难,教研室组织活动难。
3.教学设备陈旧、资金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学校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陈旧。各类仪器、器材的欠缺使一些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新时期必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不齐全。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行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差事,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更做不到去主动的学习了。
这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双基”工程的实施 “普九”工作的全面展开,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多,学校教学设备逐步提高,各类仪器、电化教学手段走进了我校校园,装上了微机,接通了远程教育网,开足开齐了大纲要求的各类课程和实验教学,虽然调动起了一大批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学质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
4.学生家庭环境影响
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作为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接受的思想文化方面素质都不很高,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不足。家长对其子女受教育的目的也只局限于现在的时间,眼前的空间,不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而且随着农村独生子女逐渐的普及,家长们也越来越溺爱自己的子女,使现在的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只感受到生活上的优裕,没有受到过逆境的锻炼,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足,缺乏远大报负和顽强的毅力,学生从小学习基础不扎实,厌学情绪严重,辍学情况严峻。
一些家庭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带孩子不仅管不了他的学习,而且有部分老人对老师的教育还存在抵触情绪,如果是学习上面的他就说他不识字,没办法,如果是思想道德方面的他帮着孩子百般狡赖,说他的孩子在家如何如何听话。即使是有家长在家的孩子,家庭教育也不一定跟的上,大家都忙于生计、休闲(搓麻将)。在家的孩子家长分为三类,一是做小生意的,较忙。二是在附近工厂做工的,更忙,连孩子的一日三餐都不能很好解决。我们班有个孩子妈妈在镇上的一个小厂里上班,孩子有一天中午就只吃了一包辣条,试想这样孩子下午能上好课吗?还有的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在送孩子以后
接孩子以前就在麻将场上度过,试想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
六、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的建议
1.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教育落后不公平主要是其投资不足造成的(虽然它不是唯一的)。农村教育本来是先天不足,投资不够,欠账太多,后天发展畸形,必须下大力气投资。投资来源应该有两个,政府和社会,当然前者是最稳定的、主要的。政府投资在财政体制改革中感到很吃力,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这是将来教育发展趋势。那么对于政府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力度,逐渐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同时调控完善教育政策,国家政府政策的倾斜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投资方式,扩大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2.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统筹城乡教育就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城乡教育的整合发展就要使城乡两者教育之间有同等的办学条件和思想文化素质,至少是能够相互认同的。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城乡中小学教育教材、课程的编制和选择标准要统一合理。
3.积极开展农村成年人教育,以农业科技教育为主。
我国有一半人口在农村,教育问题也很严重,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应该为成人提供农业科技教育,一方面,为农业自身发展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农民的素质提高不仅对农村发展有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建立农村教育保障体系机制,包括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经费机制和教育福利保障机制,对困难生活者补助、资助的保障制度,以及农村教育法制保障。
总而言之,面对以上教育现状,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建设一去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使教师的观念彻底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根本,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七、本次调查的体会和感悟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到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建设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刻不容缓!
感谢学校及学院给了我一个了解农村小学的教育状况机会,感谢家乡新安小学的配合,感谢新安村民的积极配合,才使我的调查完成的比较顺利,使我对家乡小学教育有了一个深层的了解,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抓紧解决资金问题和提高师资水平,这样,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农村教育才会走上素质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