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

时间:2019-05-14 22:0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

第一篇: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

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

当今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尤其是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管理,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1当今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是带着健康目的的,至少初衷是这样的。他们上网学习网络知识,他们查询各种信息和资料以增长学识,他们编辑程序,制作网页网站,开办网络公司,在网_卜开店,进行着许多有创意的健康的活动,甚至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网络对于人的服务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许多青少年已经或正在从中受益。但是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却是为了其他目的。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访问黄色网站,制造信息垃圾,甚至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给社会带来诸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1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硎的丰要目的。为配合网络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上网。住平时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助手和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为学习上网。由十把握住“学习”这个角度,就能起到既引导了学生,又不走极端,不引起学生逆反,同时消除了学生对上网的过于新奇,让学生队识上网上学习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

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办法。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网页制作、动漫画设计比赛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锻炼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让孩子搜集“法制网站”一些内容,特别是注意查阅对孩子行为有帮助的事例,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赏阅“科技网站”的有关内容;或学一点“生活窍门”、“保健常识”等等。通过疏导,不仅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不健康内容的危害,更能借助网上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防线脆弱,易受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2.3让社会共同来关注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共同的关注是人类自身的幸福。自网络问题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媒体不断予以批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伤心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故事,网络道德教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启动网络道德教育毕竞是较迟的,社会上尚缺乏这种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缺乏群众性的关注,许多成人对网络道德问题缺乏认识和对应措施,更谈不上教育。所以,社会舆论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认识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参与网络道

德建设,体现整体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2)加强网络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注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通过网络主管部门合法、高效的监管行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干净、清洁的网络空间。通过对网络准入制度的制定,监管网络主体行为;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开发研究,制造出抵制不良信息的网络屏障,净化网络环境;通过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制裁和打击,对网络犯罪形成心理震慑,约束青少年的网络失范行为。建健全网络法规,使青少年上网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总之,网络社会的到来,给德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只要学校、社会、家庭齐心合力,共同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就能让网络成为真正全面造福人类的工具,让网络道德深入人心,使青少年成为有道德的健康的“网上的一代”,让校园重新纯净,让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形中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挑战。德育管理一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中小学德育管理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小学;德育管理;探讨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带来较大的冲击,也使得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较大的阻碍。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及其共享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浏览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搜索到学习需要的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同时,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沉迷网络,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误入歧途,对学生一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下,加强中小学德育管理刻不容缓。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形成正确有效的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将网络技术与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德育管理的最佳效果。

一中小学网络德育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然而,在实际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网络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

1.网络德育观念滞后

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网络,但是对网络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大多都是简单地使用网络,对网络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对于网络德育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尚未树立网络德育的观念。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生一旦接触网络就会荒废学业,就严厉禁止学生接触网络。德育教育工作者因为抱有这种态度,秉承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自身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高,提高其网络道德素质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把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一些中小学虽然表面上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实质上仍然采取简单的教学方式,德育教育也只是空中楼阁。

2.网络德育资源不整

网络虽然能够快速收集和传播德育资源,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分布散乱。在网络中尚未建立专门的网络德育教育资源库,关于网络德育的信息都凌乱地分散在各种网站上,需要花费时间去收集和筛选,大大增加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其次,基数小,重复率高。由于人们对网络德育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网络中的德育资源十分匮乏,仅有的少数资源一直被重复利用。即使德育教育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搜索,也不能收集到大量有实际价值的德育资源。再次,表现形式单一。在网络中相关的德育信息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种静态式的资源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花费时间仔细去阅读,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久而久之,导致中小学生对网络德育教育失去兴趣。除此之外,网络中的德育资源大多呈现出原生态化。而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原生态化的资源。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德育资源呈现出来。

3.网络德育师资队伍支撑无力

德育教育一直处于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将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必要前提。而德育教育工作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因此,大多数学校普遍都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网络德育工作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延伸,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德育知识,而且还需要切实了解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实际操作能力,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决定了网络德育的成败。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者逐渐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从而在网络德育中逐渐表现得力不从心,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有些德育工作者固守传统思想,对网络了解甚少,加剧了网络德育的实施难度。可见,我国网络德育教育缺乏强大的师资力量,建立强大的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二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

1.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合理渗透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有限的德育课堂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将德育教育合理融入各科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备课时,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学科知识并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熏陶。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将纯文字的知识以图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示,既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学中不仅带领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的独特优势,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合理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校专门的德育网站

德育课堂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学到的德育知识十分有限。因此,学校应该开通线上教育,让学生随时都能接受到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大力宣传德育知识。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在网站内设置不同专栏,展示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网页中浏览各种德育信息,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历程,从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学校网页中设置“德育在线”栏目,每周定时更新学校德育动态、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让学生意识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心理课堂”栏目是提供学生心理咨询的平台,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线与教师沟通,及时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德育网站成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这个有效的平台进行咨询与交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网络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制定严谨的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在完善的网络监管制度下,不断规范网络德育工作,切实发挥网络德育的积极作用。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只有将具体任务下放到每个岗位中,发挥管理职能,在网络信息中合理融入德育要求,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将德育教育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同时,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另外,在校园网站中设置过滤系统,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网络内容直接过滤掉,只有健康积极的内容才会被保留下来。因此,有效确保了学生接触到的网站内容都是有利无害的,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学校作为网络的直接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安全屏障,从根源上阻断不良网络信息的传入,确保学校网站中信息的质量,尽全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尚未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加上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误导,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利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给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优势,在网络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积极创设出良好的网络氛围,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丹青、牟映雪.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对五位中小学生的个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2]余易文.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教师素质[J].群文天地,2011(14)

[3]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0(5)

第三篇:德育管理网络组织及职责

德育管理网络组织及职责

为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建立以校长为组长、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处在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德育的科学化、条例化、制度化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校长室、党支部

校长按教育方针政策及上级党政领导部门的指示、要求,主要通过与教学质量紧密相结合的渠道和德育工作管理的行政渠道,全面组织学校德育工作,对上级、家长、社会、学生负责,履行职责,完成德育。

党支部监督保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监督、保证德育的方向性、教育性,更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

德育处

1.根据新学期特点和学生思想情况,及时制订德育计划,组织班主任订好班级工作计划,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心教育活动。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指导班级工作,期末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

3.定期举行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4.学校对深长的奖惩工作及学期、学年末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评。

5.安排学校值周管理工作。

少先大队

1.定时发展新队员(团员)。

2.加强队员(团员)思想教育,使(队员)团员在全体同学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协助校长室搞好各类活动。

4.协助德育处落实好竞赛活动。

班主任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6.临时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课任教师

1.在各学科中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配合学校以主人翁意识管理学生,及时处理或上报各类偶发事件。

第四篇:进口件采购管理

进口件采购发票管理流程(试行)

采购发票是供应商开给购货单位,据以付款、记账、纳税的依据。它具有业务和财务双重性质,是金蝶业务系统的核心单据之一。发票处理是企业采购业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发票以有形的单据流代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形的资金流动轨迹,并与反映物流的外购入库单一起相互钩稽,实现资金流和业务流的双轨并行,从而将整个物流业务流程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采购发票是供需链的重要信息中心之一,是联系财务、业务系统的重要桥梁。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目前进口件采购发票与应付账款、采购订单、外购入库单等存在着采购价格差异、采购数量差异、外币汇率差异等情形。

金蝶采购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采购合同、采购申请、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外购入库、采购发票、费用发票、退料通知、委外加工管理、库存查询、报表分析、查询分析、流程设计、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估、核算参数等功能模块。

现阶段公司只启用了上述模块中的部分功能,故此本流程只针对采购订单、外购入库、采购发票、费用发票等功能模块,并结合上述差异的解决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请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限定单价管理

1、限定单价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所必须遵照执行的一项管理制度,考虑到汇率的经常性变动,进口件的限定单价=外币原币×汇率(公司设定的外币汇率)。

2、限定单价的变动:当汇率变化超过10%时,由财务部根据进出口部提供的采购信息,提出变更限定单价的数据,技术中心负责修改限定单价。(个人认为可操作性不强,具体操作有待讨论)

3、限定单价依据的原币价格发生变动的,应依据公司有关规定进行价格审批流程。(进出口部应将原材料采购原币单价表提交财务备案)

二、采购订单

1、单据信息及录入方法、录入人与国内采购订单大致相同;

2、主要区别:

2.1、币别:选择与采购付款相同的币别。2.2、汇率:公司设定的外币汇率。

2.3、金额:原币金额应与采购付款原币金额保持一致。

三、外购入库单

1、单据信息及录入方法、录入人与国内采购外购入库单大致相同;

2、注意外购入库单中的单价栏应与限定单价栏的数据保持一致。并且入库数量应与实际收货数量保持一致。

四、采购发票

1、单据信息及录入方法、录入人与国内采购发票大致相同;

2、纸质采购发票的原币金额与付款原币金额、采购数量与外购入库单数量应当保持一致。(短、溢装另行规定)

3、主要区别:

3.1、币别:选择与采购付款、采购订单相同的币别。3.2、汇率:公司设定的外币汇率。

4、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1、外币汇率差异:原材料入库的金额是按公司设定的汇率计算的,而实际付款时是按付款日的汇率计算的,两者有一定的差异,造成应付账款总账借方、贷方本位币不一致以及高估或低估原材料成本。总账借方、贷方本位币的不一致通过月末汇兑损益科目进行处理;原材料成本的差异通过第一项的第二款所述方法加以解决。

4.2、采购数量差异:由于原材料的采购存在短装、溢装的现象,实际到货数量与采购发票数量不一致,造成电子采购发票的原币金额与付款原币金额的差异。进出口部按正常方法制作电子发票,此差异由财务部在记账时调整处理。(调整凭证如下)借:原材料

按实际入库数量、金额

制造费用—短溢装

±调整科目

贷:应付账款

按纸质采购发票数量、原币金额

5、采购发票、外购入库单、进料验收单、采购合同、调差申请单、供应商送货清单等相关资料一并提供财务部审核、记账。

第五篇:网络背景下对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网络背景下对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张婧譞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网络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网络的双刃剑是造福于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取决于我们的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它是我们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必要工具,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网络的特殊性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信息网络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部门、企业、个人的知识成果连接起来,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大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大创新。这些新的人类文化成果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新的德育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有着远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授课教师等条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控制权,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主体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网络教育也该如此。但网络并非仅是纯净、健康的推进器,带给人类福音,其虚拟世界里,某些信息及其主体的不纯动机和行为,会对青少年学生特别是涉世尚浅、可塑性特强的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并逐步诱使这些学生陷人不可自拔的罪恶泥潭,从而显出教育的无力,失去其原本的目的意义。网络对传统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主要是指网络给德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学生出现一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一)学生上网成瘾

这是最显著的的一个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玩游戏、聊天,浏览不健康的信息。中小学生具有不成熟、喜好新奇、追求刺激等心理特征,所以上网可谓是他们最合口味、最感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据2000年初的调查,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占21%。据一项对中小学生上网时间频率的调查,中学生在课余和节休假日都上网的占71%,小学生占85%。他们上网的内容更是令人担优。据另一项调查显示,34.6%承认浏览过色情,经常浏览的占4.9%,其中好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成了“电子海洛因”吸食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他们中90%以上是因为缺少外界有力的约束力和自控能力较弱。一项对中小学生上校园网的调查情况是:有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对政治时事、国家大事关心甚少。中小学生上网时间过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学习成绩下降、伤及眼睛,引起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生理疾病,严重者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和平衡,极易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是比较薄弱的,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网络犯罪

一些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蓄意制造、传播恶意程序,散播虚假消息,窃取别人隐私,建立黄色网站等,这些网络犯罪行为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尤其是对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毒害。而许多网络游戏中的血腥暴力场面,使长期沉迷于其间的青少年,慢慢地变得习惯了暴力,会觉得通过伤害别人达到目的是合理的。而网络世界实施暴力行为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结果会冲淡他们对实际生活中使用暴力后果的恐惧。一旦与他人发生争执、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首当其冲地选择使用暴力,逐渐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网络对传统道德、法律意识的冲击

主要表现为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盛行,以及人情间的冷漠,淡化法律观念。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全球性、无中心和互动性等特点,再加上没有有效的网络监控系统,使很多青少年感觉到自己在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必担心后果。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无约束的、所谓“真正”的“自由”。因此,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这会给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期的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

(四)网络对传统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冲击

传统的德育主要靠老师硬性的灌输道德知识,容易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目前,中小学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又具有德育答理经验的人才还不太多。

(五)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的冲击

纵观网络中传递的信息,英语占90%,法语占5%,汉语不足1%,这样西方国家就对信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西方敌对势力在网上无声无息的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

在网络带给德育工作的极大挑战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德育,让德育主动涉足中小学生现代信息网络领域,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和长期影响作用,用德育的利器扬网络之利,除网络之弊,使之成为社会和教育良性发展的有力推进器。

二、网络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新策略

(一)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

从封闭式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学校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强网络德育意识才能强化对学生的政治方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在社会信息化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流,闭的德育环境已不存在。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富有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因而,建立一种“学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德育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学校应当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明确的网络道德观。同时还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整体性德育观是指将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校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调整网络时代的德育内容

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网络技术竞争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既能发挥德育宣传教育功能,又能监控有害信息传播的全国校园德育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应成为学校德育传播的信息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德育网络体系的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接受到生动形象的德育教育,接受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此外还有科学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等一系列的内容也应成为新时期德育的内容。

(三)优化网络时代的德育环境

在校园内开展一些网络知识图片展览,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标语、广播等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健康的网络知识文化氛围。教师是德育的主力,要注意发现并分析学生在网络中的问题,积极疏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明确上网原则,科学利用网络,吸取人类“精华”,促进自我发展。同时要指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具有的危害性,运用自我控制能力去抵制侵害,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另外,要积极向学生及家长推荐健康、优秀的网站,引导家长恰当指导孩子的上网。

(四)拓展网络时代的德育模式

“变堵为疏”应该是我们正确引导网络一代的最好方式。除了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也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比如,让网络成为学生文化学习的“良师益友”。设置网上学校、网上图书馆等等;网上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网络难题攻擂、在线答疑等。再如,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与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行的目的。此外,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网德”的讨论活动,或者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人其中活动。如“知法守法”、“毒品罪行”、“地球的危机”、“金钱与道德”、“早恋的苦果”、“时间隧道”等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某种做人的道理,使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得到解决。

(五)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者的培养

学校应着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学校的网络德育教育者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具体地说,一个成功的德育教育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较强的心理素质,较高语言表达能力;2.相当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4.缜密的逻缉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组织能力;5.虚心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6.较强的情感体验能力;7.快速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能熟练地运用网络、驾驭网络;能熟练使用电子邮件、BBS、留言薄等现代交流方式和工具;能熟练地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web网页制作工具等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以进行信息集成;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检索等信息获取方法。

此外,学校还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防护,对上网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可在服务器上和学生电脑上安装防护软件。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网络游戏的仿真性,如果将网络游戏的效果迁移到德育管理中,那就是仿真。

尽管在网络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仍有重重困难,但我们必须看到,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面对生话全球化和网络化,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融入信息时代,并借助网络进行德育教育是当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学校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德育中内容及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及时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引导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熏陶学生,用新鲜、有趣、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学校教育虽然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由于网络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仅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教育力量,共同营造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才能消除网络危害,发挥网络优势,使中小学生们真正成为网络文化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郑友训.网络传播带给中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教学与管理,2000(6):20-22.[2] 张谦.网络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现状诊断与创新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6):66-67.[3] 张宋琳.德育要在中小学生现代信息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J].文教资料,2005(21):85-86.[4] 刘键.浅谈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2(11):71-72.

下载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网络计划

    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德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德育教育网络,由为重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位,一个学校管理的好坏,成绩高低重在德育,,我校校长长期以来,......

    占领网络阵地 推进德育管理现代化

    占领网络阵地 推进德育管理现代化 据统计,随着计算机、宽带在家庭中的普及,我国中小学生网民占了全社会网民的近三成。而中小学学生尚处于是非辨别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阶段。作......

    2011—2012学年度(下)期德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下)期 苏坡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育......

    网络环境下

    以网络的名义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

    计算机网络知识:常见网络管理协议(下)

    计算机网络知识:常见网络管理协议(下) 3.CMOT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CMOT)是在TCP/IP协议簇上实现CMIS服务,这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直到OSI网络管理协议被广泛采用。 CMIS......

    复杂网络下供应链风险的管理

    基于复杂网络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 摘要: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在面临各种风险时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损害,因此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普遍的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的......

    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总结)

    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网络环境的搭建 学校自承担“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以来,我一直担负着网络环境建设这一重任。回顾几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点点......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