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时间:2019-05-13 00:5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特别是在校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网络信息技术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武器——新的空间和载体。本文将结合我校德育实际谈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德育工程,构建起网络德育课、网络学科中的德育、网络文化建设、电子阅览室、网上家长学校等德育网络系统,并随着教育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必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构建网络德育课程。

网络具有开放性、信息丰富性、内容及时性与应用自由性、个体交互性、资源共享性、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等优势,这些正是对传统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德育课程的编写可以充分吸收这些优势,让新的德育课程做到人物有血有肉,情节跌宕起伏,情景生动刺激,描写刻画到位,语言通俗平实,针对性实效性强。网络德育课程应由三类人编写:

1、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的人;

2、有较强的文学功底的人;

3、有较高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的专业人员。让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新型课程在网络上为全体学生共享,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学生读物。例如:在在线视听中加入一些优秀的经典歌曲、革命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或在提供丰富德育资源的网页中做一些关于使用文明用语的宣传标语或FLASH动画等等。建议由信息技术教师协助德育机构(政教处、学校团委)和班主任制作德育多媒体课件,利用每周班会课时间在网络教室或多媒体室上课。学生可以利用学校FTP或学校校园网在网络上调用课件库中的德育课件,有选择性地、自发地感受德育内容。这样,网络德育课就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就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虽然信息技术课被列为高中的必修课程,但是一部分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的 态度是“游戏第一,玩字当头”。要把扭转学生的错误思想,把德育思想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榜样

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上认真挖掘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注意讲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体如下:

1、提高自身德育渗透意识。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习教学理论、德育理论,积累德育教育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素材,为课堂教学提供切实的保证。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网络道德的修养。

2、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把德育纳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每一课时的备课中,德育目标均要具体体现。此外,优化备课活动,了解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德育思想融入课堂。

3、改革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可多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和讨论法等。同时还可采用同伴协作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取长补短,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为目的。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

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我们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机房设备,正确规范的操作意识和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就要求课堂上加强思想教育,教师以身作则,树立道德修养的榜样形象,并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

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严禁侵权行为,提倡作品原创性。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作品时,可参考网上的信息,但不可照搬照抄,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同时逐步增强对自己作品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使学生体 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愉悦。

4、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比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振兴民族产业,报效祖国的理想。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众所周知,网络文化五花八门,网络上充斥着欺骗,淫秽信息,反动言论,病毒木马,黑客技术等等。这些给网络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校校园网上可以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空间,如:学生论坛,个人博客,电子刊物,交友热线,有奖问答等,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网络文化,合理利用网络,增强其自控能力和鉴别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使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建立自己的家园,以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网络观和健康的网络情感。同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网站的网址,使学生在互联网上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四、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功能,拓展学生视野。

学校要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学校购买一些优秀网络图书馆的特殊使用权,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进入阅览室查找和阅读图书资料。在这里,学生不但可以访问各大网校的网络图书馆,还可以漫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优秀文化,吸收外界的营养成份,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五、充分合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

宜兴市网上家长学校(www.xiexiebang.com)内容充实,使用方便,并且教师和家长可以互通短信。学校可以及时的把学生情况报告给家长,使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可以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家长教育情况和学校的工作管理的不足,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家长学校板块,把本校的德育实际,成功的德育方法和经验发布上去,家长在方便的时候可以了解、参考,并可以提出自己在儿童教育上的独到见解,大大加强家校 的联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网上心理咨询指导。

在校园网上建立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BBS、心理邮箱等形式),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有一些问题难以启齿,学习压力巨大,心理波动较大。BBS可以帮助同学们以同龄人和陌生人的身份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心理邮箱可以满足学生在绝对隐私的情况下与心理老师单独交流。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也可以匿名,当然就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求得心理平衡,医治心理疾病。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再落后于传统模式下的教育,而应该注意到网络在德育方面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要搞好网络德育,前提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培养一支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德育队伍,不断拓展德育活动的阵地和渠道。这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和专门德育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总结)

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网络环境的搭建

学校自承担“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以来,我一直担负着网络环境建设这一重任。回顾几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点点滴滴的经验让我不得不启动电脑,把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做一回顾,写一写体会,以激励我继续努力工作。

07年冬季我接到本课题组任务,经过认真分析,我在163上开通了课题组博客,即http://blog.163.com/sixiao16@126。我主要负责课题组活动内容及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资料的上传工作及本博客的维护工作。同时,为了方便课题组成员,我在领导的要求下分别给课题组的每位成员也申请了本课题组的博客,同时也开通了各位的邮箱,例如:sixiao16@126.com。并且及时安排课题组教师学习了博客的应用,同时我也在网络中找到关于博客的相关内容发到博客上,让课题组教师浏览学习用,并以我申请的课题组博客为范向大家介绍博客的应用及使用。

我于次年开春,又把德育教育基地开辟到了QQ上。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教师,有一个群体在逐步地用到了QQ。QQ不仅是聊天的工具,还可以书写个人空间,QQ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阵地,如何发挥好QQ,是摆在学校德育教育面前的又一新问题。为此,我在08年3月5日,用自己的QQ号建立了一个群,即“沟通从Q开始”群号为“57279710”。本群服务的宗旨是“这是一个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的纽带,这里更是学生快乐成长 的天地。”,并开通了群空间。这一做法,证明我们不再一味地强调禁止上网,禁止聊天。这是一大进步,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网络离我们太近了,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QQ。我想,在我的这个群里,要把学生集中起来,把关注我们学校发展的家长联系起来,让我们共同来教育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愉悦的网络环境。本群自建立至今,以达到最高上限100人。为些,前些时间,我和其他管理员商定把在群里不说话的先踢出,待学校领导认可时再进行管理。本群管理员教师两名,学生两名,并且对于学生,我们这个群采用实名制进行聊天,这样更进一步进行了管理和监督,让学生文明上网,文明聊天。同时还有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的问题进行实时帮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德育教育,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基本构建,不过仍有需多问题存在,需要领导的重视与关心。

“沟通从Q开始”这个群,在学生德育中只起到了实时教育的平台,对学生完整的德育教育还不够全面。德育教育要扎实,要全面,由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开展更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个交流的平台。为此,经过对163博客的深思,我发现163博客,并不能很好地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的图片新闻展示给学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展,也结合实际,我又偿试地在好看簿中开通了德育教育的阵地,即开通HTTP://SCSX.HAOKANBU.COM以图片为主的博客,在上传图片的过程中,对图片加以解说,学生和家长能很好的了解,大家也喜欢,并且访问量也上来,大大激发了我校小网友对网络的认识,其中也影响部分学生开通了自己的Q空间,有一位教师也在好看簿中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这就是进步,这就是网络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平台正在建立,德育建设环境正在搭建。

几年来,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搭建德育教育平台,我又在一个网友的介绍下在HTTP://www.xiexiebang.com网中开通了“沙城第四小专区”论坛,让学生和社会有识人士关注四小,关爱学生。把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社会化,网络化。把学校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为课题组成员建立环境,为学生在网络中搭建平台。

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时间允许,申请一个UC视频房间,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实时可视的德育教育平台,交流平台。

工作是认真的,态度是严肃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我时刻在深思着。经过几年的运作,我也发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一、网络环境的选择很重要,163博客是个很广泛、很开放的环境,是全国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的人都能关注的网络环境。这给博客的访问量的提高带来了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各方的留言的维护便成了难点,工作量加大了,留言的内容层次不穷,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有些说不过去。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曾忧郁过,也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又结识了新的网络朋友,即万鹏教育,数字教育环境。我如获至宝,赶快开通了学校的博客,网址 为http://blog.winupon.com/scsx,也邀请了部分班级开通了班级博客,还带动部分教师开通了教师博客和学生博客。到目前,我个人觉得找到了适合德育教育开展的一个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主要原因如下:

1、万鹏教育博客的用户,百分百的是一些关注教育发展的用户。

2、这一博客环境下的用户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校、班级、学生和家长。

二、德育教育的关注度更为重要。评价德育教育开展如何,关键还要看参与进来的这些用户,不管是学校、班级、还是个人(教师、学生、家长)对这一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关注度。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访问量,再一个是留言或评语。我个人觉得这两方面数字都上来,说明我们的德育教育是见成效的。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创新方法研究,是本课题组所探究的问题,也是社会各届有识之士所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我的努力,领导的关爱,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会取得硕大成果。相信我的努力,领导会认可,社会会认可。

论文

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研究什么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目的意义

网络环境下的内容使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流连忘返,影响学业,进而影响身心发展,有的甚至误入歧途;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减弱,随之而来的是责任感和责任能力减弱。

对于网络教育的接受者来说,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特性,决定了网络学生要具备更强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持之以恒的精神。然而,未必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上述素质,特别是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如何帮助学生在长期自主学习的状态和过程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问题都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加以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讲,网络环境的搭建更为重要。而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实施来说,工作上要符合网络教育的特点,特别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一思想要贯彻到德育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以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学习环境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育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技术超乎预想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使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业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合理的存在”(存在即合理——黑格尔语)。与此同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互联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福音。有统计表明,学生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观看不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由于网络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学生在网络交际中所表现出的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格,容易使其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脱节,并引发了大量的道德失范、行为失规现象;网上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影响到青少年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此外,由于有了网络作为感情依托,学生与师长的交流相对减少,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家长难以体察和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轨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德育应敝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 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这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

三、我们研究的方法和采取的形动。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即给小网民们搭建一个交流、德育教育的平台,相互沟通的渠道,建立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阵地。

那作为课题组成员研究什么?除了研究如何通过网络环境把德育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还要研究的就是以下几方面:

1、不管学生写的如何,要看学生小文章的访问量,访问量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大家关注你,在关注你写的内容,关注你文章的题目,你的文章是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的。或者说,你的人缘不错,大家都很关心你。

2、评论,评论的多少,评论的多少能说明大家对你写的文章的一种肯定,或批语性的建议,那怕一个小小的表情,也能说明大家是支持或批评你的。

3、修改,访问量上来,评论多了,你改了吗,进步了?经过修改,你的小文章被班主任,或被大家推荐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你有了新的成就感了吗?这是研究的主题,或研究可以量化的。这样通过大家来评论你的小文章,可以给作者以更多的鼓励,避免常规课常中一个人说了算,语文教师要是认为你的文章不好,那就是不好了。可以让更多的教师来评论,来指导,让更多的家长、学生来欣赏你的文章,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创新方法研究,是本课题组所探究的问题,也是社会各届有识之士所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我的努力,领导的关爱,网络环境下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会取得硕大成果。相信我的努力,领导会认可,社会会认可。

第三篇: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发挥网络优势,探索教学新路

石首市东升第一中学 沈朝刚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信息技术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校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教学 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评价激励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更好的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我校建立了设施配置完备的校园网。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任教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究竟应该怎样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怎样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更优化?怎样在网络环境中突出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针对这几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应用基于局域网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室组织教学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已经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基于此,我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教室的教学环境,开展了信息技术交互式网络教学。

例如在讲演示文稿制作中插入菜单使用一节时,我首先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教室的广播教学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文稿的形式把本节的知识点展示给全体同学们,包括如何插入文本框,如何插入新幻灯片,如何插入外部图片,如何插入艺术字,如何插入剪贴画,如何插入影片和声音等。通过基于局域网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快速实时的接受到教师机屏幕上的信息。讲完知识点以后,接下来布置任务,我让学生自己练习做一张简单的演示文稿,要求使用课上讲到的几个命令,最大限度的掌握好插入菜单的使用,起码要用到文本框的插入、图片的插入、剪贴画的插入、艺术字、声音以及影片的插入,并且通过对各个对象的编辑,力求文稿做到美观、和谐。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我利用教学转播的功能,把出现问题的学生的屏幕进行转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课堂分析。我有时利用动态监控的功能,实时监视和控制每个学生的上机操作过程,对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总之作为老师,通过该系统就可以完成以前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完全的控制和管理。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可以明显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工作向高素质数字化迈进。

二、采取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二十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更新快,特别是实用性很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乏味,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我将任务驱动法与现有的网络环境结合起来,美其名曰为“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该教学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如我在讲《网页制作》第一节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网页的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讲课之前,我就从因特网上有针对性的搜集了一些好的个人网页给学生展示。这样的网页一经演示,学生立即表现出兴趣。一个一个跃跃欲试,急着想知道怎样才能设计出如此精美的网页。学生有兴趣学习后,我就开始讲课,介绍FrontPage在网页制作中的基本功能。快速的讲完以后,我就安排具体这一章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制作一个简单网页。并且我把预先搜集好的大量的图片、声音等素材在教师机硬盘上共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各取所需。在网页制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由于我创设了基于网络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感性认识,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知识,下课时仍然意犹未尽,无疑为下节课进行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觉得通过应用“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综合应用计算机能力和自我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创设了基于网络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好多问题可以借助于网络去解决,这样使得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今后更好地运用网络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服务打好较为扎实的基础,达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构建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网站

信息技术知识网站是指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为线索的、与本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在广度和深度超过学科学习内容的知识集合,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交互学习的网站。这是在网络环境下,目的主要是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他们由“学会”变成“会学”,在非线型的学习中学到系统的本学科知识。

因为信息技术知识网站是面向学生学习的网站,所以在建站之初我首先通过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最想学什么,最需要学习什么,特别是哪些是在课本上无法学习到而学生又有强烈学习愿望的知识。这样网站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在建成的信息技术知识网站上,网站栏目既有知识性强的纯文字介绍,又有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既有供学生浏览的静态内容,又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动态栏目:如随堂练习、单元测验、BBS、电子邮件等,非常方便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课后,学生可以随时到该网站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练习,通过网站提供的习题及参考答案,进行诊断学习。在整个学习单元结束时,学生又可以利用单元测验的功能检测自己是否达到了要求,如果未达到,可再次进行练习,重复巩固,并可在讨论区查询自己还未能理解的问题的相关解答,进一步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在网站的BBS上,我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提出讨论主题,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讨论区,阐明自己的观点,浏览、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可提出新的问题,讨论中我加以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的讨论符合教学要求。另外,在BBS上我还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这样一来,网上信息调整了课堂教学,网上练习巩固了课堂教学,网络BBS促进网上练习,网上练习拓宽BBS讨论层面。

当然在学生利用网站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己探索学习,逐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虽远比教学生一些纯粹的知识更困难,但是它却比前者更有意义,对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起到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知识网站的应用改变了以前的课堂教学结构,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四、建立了基于网络的评价激励机制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作为该科的教师,只能自己通过课堂实践去摸索。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希望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可以说学生的成就感是维持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一直在想:如何去营造一种信息技术教育的激励氛围,创造一个有信息技术特色的学生可以自我表现的舞台呢?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和实践,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基于目前的网络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1)作品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适用于上机操作并且有成品的章节(比如Word、Excel、网页制作等)。就是教师提出大致的教学要求,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自主完成作业,然后上传到专门给学生建立的作品展示站点上,比如用Word设计的班级板报、个人名片,用EXCEL制作的精美课程表,用PowerPoint做的幻灯片,用FrontPage制作的个人主页等。上传以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很多课我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评价的。比如讲完网页制作,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大作业,要求学生做一个人网站,要求用到课上所讲的文字、图片、超级链接、滚动字幕、背景、悬停按钮、表格等,制作的时候加入学生的自主创新成分。该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是纯粹的作品评价,在网络上,我从技术性和美观性综合考虑给出学生评价。另外,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网络上的学生作品对所有人是透明的,除了教师,学生对学生的无意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

(2)理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针对理论课的学习,采取的方法多以电子试卷形式进行。比如在讲完网络一章以后,因为该章节理论知识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呢?我就是通过基于网络的测试来进行的。比如在讲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部分理论知识以后我就是通过理论评价来进行的。

这样的网络评价措施采取以后,学生都学的比以前认真多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达到了自我争取成功的境界,进而转化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更勤奋地主动的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今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发挥、去探索,把这种教学模式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全必才《基于网络,构造充分共享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

[2]徐委峰《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3]王平《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

第四篇: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内容摘要】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和协作式学习模式”进行高效教学。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协作学习

随着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在中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已是摆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学理念需更新

计算机是一门前沿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发展更新快。作为教师更应响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做现代教师,树现代意识,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进一步转变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教师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围绕这个目的去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确保教学评价的实施。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① 体现学生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其他课程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程有更大的主动发挥的余地;再有,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② 实践性,即教学上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注重操作训练,在课程设计时应加强“做中学”“学中做”等实践环节。③ 课程的整合性,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求与其他学科整合;④ 信息化和网络化,学习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学习者是信息的处理者,那么学习者就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就是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的另一个挑战: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恰当地选择信息工具,主动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和处理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⑤ 创造性,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反映。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一定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包含着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网络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1.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就是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在营造的模拟情景中提出任务,散布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它由教师活动到学生活动,由学生活动延伸到学生心理变化活动,直到任务的完成。

任务的分解、分组应要恰当,情景要适中。要兼顾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控制好分解成的数量并留有伸缩余地,把握好任务分量的质量,不能不分主次,喧宾夺主;不能分得过细,避难趋易。语言表述要准确,减少理解障碍。问题情景真实,有趣味,在具体情景中提出任务,不能简单地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作为任务提出。

任务驱动法的六个教学过程:①确立任务;②提出任务;③分析任务;④完成任务;⑤评价任务;⑥提出发展性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六点作用: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③能有效地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⑤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它是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任务驱动法,把原来的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得到了乐趣。因此,任务驱动法是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教学法中有效的一种。2.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和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束,培养了学生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掌握了解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多纬度、综合性强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它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解决实

际问题联系起来。应用这种模式的教学一般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师要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完成的时间。问题解决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包括了五个步骤 ①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②分配小组,确定研究计划 ③分工协作,收集信息资源 ④交流协作,完成问题解决的方案 ④汇报、总结、评价、反思

如:在“制作主题演示文稿”教学设计中,先用学生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引出“改革开放”,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播放作品——《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示范、引领制作,总结出主题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展示网站(作为制作的小助手),通过网站中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丰富的素材,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制作前提出制作要求,分衣、食、住、行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小组作品制作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并上传。教师随机抽取每个主题的一个作品,作品评价采取自评和互评想结合,评价作品时要给作品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感悟。

(1)成果作品化。以作品的形式来体现学习成果。因为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2)作品共享化。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通过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向其他组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倾听、分析、概括、提问、辩论、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3)评价客观化。要想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学生,必须先创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标准或方法,并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自我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对问题的注意力。评价标准可以从研究方法、资料的数量

3基于网络环境的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式教学模式中,常常采用BBS、聊天室或E-mail进行有关特定问题的讨论和解答。结合“帮助”,分组讨论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取得基本成功后,提出新的问题,有无其它的方法?如:用Word2000编辑文档,提出除用菜单编辑外,怎样用工具按钮?怎样用快捷菜单?让学生用程序中的“帮助”探索操作的多样化,最后再集中讨论,取长补短。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又训练了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模式特点:准备教材—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这些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更具有优越性,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关系更容易体现直接、平等、合作关系;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自我构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控制台中断学生操作,将教学内容实时传递给每个学生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问题可向老师电子举手或通过耳麦请教老师,教师可跟不同的学生交流,一对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新型的点对面、点对点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地位作用都发生了变化,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中完成学习任务,真真正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三、鉴于网络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作为教师应很好地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研究学生。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层次,要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特点及规律。对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熟悉过程,让学生的行动跟随课堂节奏。二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材,根据网络环境下的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要研究如何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要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工作服务。

四要注意到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开放性、全球性是一大显著特点,它会给网络环境下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学生上课时随意性很大,学生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不能正确对待网上垃圾信息,以致导致迷恋上网聊天、游戏、交友,分散学习精力。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的学习环境。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五篇:信息技术环境下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方案

新安县正村镇白墙小学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着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要求,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这是应该引起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通过校本教研,我校的教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主动探索、主动反思方面还不是很理想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课题研究来大溜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意识,使每个老师都成为学习型的几哦爱护司,做反思型教师,做合作型教师,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边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生系的策略指导,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亮点所在。

(2)文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教学过程中的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的价值,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注意学生的意义的建构,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全人”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将不断促进“教学策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实践价值

本研究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一线教师提供可供操作的有效策略,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从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2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一套系统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内容 1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

2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3初步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元开放学习模式

(三)主要观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拓展新空间。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创新之处

(1)、利用我校班班通优势,创设符合我校校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的课题教学模式。(2)、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3)、建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思路

1、调查参与研究的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根据调查结果举办计算机知识讲座,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学习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理论修养。

3、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立足课堂主渠道,以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学习为手段,将学习环境转到多媒体教室。

4、以案例研究为主,积累资料,提炼有价值的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需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即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答、个案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方位、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策略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策略。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形成研究报告。

(三)技术路线

1、班班通建设到位-----学校提供研究的软硬件,对广大教师进行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研讨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举办优秀课件、论文、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3、建立校园课题研究网,及时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在校期间,区域间交流推动,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

4、建立档案,重视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四)实施步骤

1、课题申报:2016年5月,制订课题方案,完成课题申报。

2、课题开题:2016年6月,完成课题开题报告,送市、区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3、课题实施: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课题探索、中期研究,预计2017年进行中期研究情况评估汇报。

4、课题总结:2017年3月—6月,完成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与结题。

(五)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论文集

2、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着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3、我校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及语文素养得到增强;参研语文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我校的办学品位得到提升,学校特色得到增强。

下载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心得与体会 宿州十一中 数学组 刘燕舞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的心得体会 宿州十一中......

    网络环境下

    以网络的名义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已是摆......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探究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探究 [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资源,......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形中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挑战。德育管理一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中小......

    浅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研究大全

    浅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研究 【摘要】: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德育改革,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新模式研究中期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新模式研究》中期研究方案 延津县胜利路小学课题组 主持人:李天元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新模式研究》是我校承担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十三五”规划2017......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新城二中 何武娟 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