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宝军情系农业服务农民先进典型
情系农业服务农民
----肖金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王宝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肖金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宝军带领本部门干部立足本职抓落实,转变作风促发展,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全镇春季农业生产开了好头。
一、转作风,强服务。肖金镇农业服务中心作为全镇农业工作的窗口,承担着退耕还林、农机具购置补贴、地膜玉米保险等十多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前来窗口咨询和办理业务的群众多,如何优化服务质量,让办事群众满意,作为部门的“一把手”,他认真思考,组织干部进行讨论,严格按照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摆“四风”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意见,制定了即知即改方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干部学习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通过整改,提高了干部素质,规范了办事程序,不论是前来咨询政策或办理业务的群众,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满意答复。
二、调矛盾,解民忧。信念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是培养对群众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三不同村位于西峰、宁县交界
处,地域偏远,人口众多,村情复杂、群众矛盾突出。作为该村的联村干部,他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调处纠纷。三不同村郭正涛与姚兴虎借款纠纷一事长期得不到解决,姚兴虎多次上访到区信访局。他接到信访案件后,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了约谈,经过几次耐心细致的引导劝说,郭正涛归还了姚兴虎1500元欠款,案结事了。三不同村李国连与葛维宏雇佣意外死亡一事,双方无法就死亡赔偿达成协议,由于事发地位于四川达州,本地公安机关未介入调查,加之扣留了第三方的货物,矛盾很快被激化,李国连的家人多次到葛维宏家闹事,昔日的亲戚变成了仇人。作为联村干部,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了解周边同类案例的处理方式,多次到当事人家中协调,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双方以27万元达成死亡补偿协议,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
三、抓产业,促增收。基层领导干部既是带头人,又是服务员。带头人就是要带领大家苦干实干,脱贫致富,无私奉献;服务员就是为群众搞好服务,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最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群众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会一门心思搞发展;富裕了,群众才会打心眼里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肖金作为一个农业重镇,农业应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何培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他这
个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首要任务。经过认真的调研,并结合镇情实际,他提出了“东菜西果,塬边咀梢畜牧养殖”的发展思路,主抓瓜菜、林果、草畜三大产业。在产业培育上,他招引商家,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建办标准化示范园区。今年全镇招引农业投资企业6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流转土地4500亩,建成瓜菜示范基地2处,新建钢架大棚1000座,推广优质马铃薯540亩,建成果树示范园6处,栽植苹果550亩,桃、核桃850亩。建成千亩绿化苗木基地1处、千亩造林点1处、500亩苗林结合示范点1处,规划万只、千只养羊小区各1处,种植紫花苜蓿1000亩,为全镇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送温暖,解民困。让干部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缩短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他坚持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谈心,与群众交朋友。当他了解到三不同村庙庄组郑书堂妻子残疾,儿子、儿媳患有乙肝和丙肝,生活困难时,他与镇民政站衔接对其家中进行了慰问,送去300元的慰问金。春季农业生产开始后,郑书堂计划种植的4.5亩地膜玉米,由于没钱投资,无法耕种。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为其解决地膜3卷,并垫付
了地膜玉米保险费。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王宝军主任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没有忘记群众的冷暖和疾苦,更没有忘记党的宗旨,他正是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用行动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形象,用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4月17日
第二篇:我省农业信息化先进典型
我省农业信息化先进典型
(二)——大连: 推进百万农民上网工程深
入实施
发布时间:2006-7-31 13:03:00 来源:辽宁金农网
辽宁省政府实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以来,大连市以此为契机,以市政府名义实施了大连市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制定《实施意见》,下拨专项经费。几年来,在辽宁省农委的指导下,在大连市信息产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农民上网培训等措施,大连市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实施顺利,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以上网工程为抓手,推进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
一、基本情况
经过历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民上网工程的推进,全市的市县乡(村)多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日趋深化。
1、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为实施农民上网工程提供组织保障
全市各级政府对上网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条件,强化保障。市级成立大连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分别设立了服务机构,确定了分管领导,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共50余人。市级还在各直属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设立信息点,聘请涉农行业权威专家20余人,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起涵盖信息网络、政策法规、农事生产等多专业、多学科的权威专家服务队伍。
2、开发建设内外双重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为上网工程提供资源和技术双重保障
2000年,大连市建立起全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大连农业信息网,并依托该平台,相继开发建设了农业网上展厅、农业数据库、投诉、建议、咨询等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系统、畜禽资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和农业工作平台的双重功能,显著提高了农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增进了信息资源共享,扩充了信息资源总量。2004年市机关建立起办公局域网,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档案管系统和农委信息采集上报系统等应用软件,建设了内网门户网站,与省市党政内网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步伐。
3、健全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上网工程提供渠道保障
根据省农委和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民上网工程的具体要求,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支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推进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几年来市级财力投入300万元,县级财力投入400万元用于信息网络建设。全市已建起由1个市级服务平台,7个县级农业信息网站,99个乡级、161个村级、280个多个农业示范带动户组成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4、宣传扶持农村信息致富典型,为上网工程提供引导示范
配合全省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的实施,大连市政府实施了“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出台实施意见,制定培训计划,编印培训教材。近两年来已累计开展培训200余次,培训农村信息员和信息意识较强的农民共计1.3万人,同时对重点培训对象提供信息、技术等跟踪服务。在2005年初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阶段总结表彰大会”上,大连市有9位信息致富典型农民被评为“辽宁省农民信息致富先进个人”,受到省政府表奖。经过典型的引导、示范和带动,目前全市农户拥有电脑数量达到1万台以上,拥有电脑可上网村数达到300个,可以享受互联网络信息服务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具备接入互联网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15家。全市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历年累计已达6亿元。
5、创新拓展信息服务模式,为信息进村入户提供途径
随着网络培训工作的逐步开展,农民群众的信息意识显著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积极性日益增强。针对电脑和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仍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下,在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中,我市拓展思路,实施创新,丰富手段,广开渠道。一是以大连农业信息网为窗口,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政务、农事、市场、农业数据等信息查询发布服务;二是在市电视台开设《辽南大地》农业专题电视栏目,结合农事季节对农民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点评,每天播出2次,每次半小时;三是开设农业专刊《农家富》,每月1期,印数1万册,广泛收集发布政策、科技、供求、生活指南等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信息;四是开办《垄亩文章》、《乡村大地》、《走进乡村》、《绿色田野》等各类县级农业电视、广播栏目,建立多元化农业信息传播和服务渠道。五是大力宣传推广金农热线16808080,引导农民群众以电话为手段,获得信息服务。同时还开设了“农技120”服务专车,常年为农民提供现场答疑指导。
二、几点体会
回顾几年来推进农民上网工程,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领导支持是关键
近年来在农业部门的努力工作和积极争取下,大连市委、市政府对万名农民上网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2002年末,省政府启动“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之后,我市将该项工程的实施作为开展农业信息工作的契机,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制定了《大连市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实施意见》。经过紧张周密的前期筹备工作,2003年10月,市政府召开了“大连市万名农民上网工程启动仪式”,刘俊文副市长到会并代夏德仁市长做了重要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关注。2004年,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被列入《建设“数字大大连”规划纲要》中,成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各县(市、区)政府部门对农民上网工程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庄河市制定了《千名农民上网工程计划》,金州区实施了 “121农业信息工程”,瓦房店市制定了《农民上网工程培训规划》。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推进农民上网工程,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2、建章立制是基础
为规范工作,提高县乡两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和信息联络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市农委及时出台制度,广泛开展培训,双管齐下,加强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制定《大连市农业信息采集制度》和《大连市信息员考核制度》两项规章制度,对信息采集工作的范畴、种类、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认真抓好信息员培训工作。2年来,市农委共举办了5次县乡农业信息联络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采集发布方法和要求、县级网站管理维护等,还邀请大工电脑信息技术学院对电脑组装维修、故障排除等内容进行了专业培训。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县乡两级信息员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3、因地制宜有抓手
在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中,面对资金紧张、任务量大的客观情况,基层县乡农业部门开拓思路,因地制宜,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培训任务。一是加强行业部门横向协作,扩大培训范围。各县农业部门积极与妇联等群团组织协调,将“农民上网工程”与“巾帼网上行活动”结合在一起,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同时农业部门还广泛与电脑公司、农业学校开展合作。如旅顺口区与华仁电脑公司合作,金州区七顶山乡与大连市121中学合作,瓦房店市将网络培训与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二是实现培训师资深入基层,保障培训效果。在开展市级培训过程中,改变传统召集基层人员上行到市参加培训模式,由市里聘请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农村,分赴5个县(市、区)对500余名乡村农业信息骨干、农业生产大户和经纪人手把手进行网络知识技能培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4、典型示范有动力
各县(市、区)在组织培训和配发电脑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信息辐射带动效应的原则,重点面向具备产业发展优势、带动农户能力较强的产业大户和合作组织,开展培训,给予扶持,传授技能,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信息意识较强,辐射范围较广,能够在农资供应、科技指导、市场流通等领域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免费为其提供技术资料,在开展信息富民活动,提供省市配套资金补贴过程中予以优先安排考虑。在典型的辐射带动下,农民信息需求日益迫切,农村网络用户日渐增多,信息致富事例层出不穷,参加网络培训农民络绎不绝,在农村形成了学信息、找信息、用信息的良好局面。
5、方法创新有活力
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民上网工程,全市建立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各项工作做到年初有布置、有规划,年中有检查、有督促、有交流,年底有评比、有考核。年初召开县市区主管科长和信息员工作会议,下达工作计划和目标,将任务进行落实分解;年中利用培训会、协调会、沟通会等方式及时进行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利用下乡机会,对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督促;年底根据两个制度,结合日常工作予以通报和表奖,充分调动系统工作者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下步工作重点
以引导带动农民上网为主线,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培育信息致富典型,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夯实大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巩固和加强队伍建设。对现有《农村信息员制度》和《信息上报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巩固现有机构和信息工作员,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信息员队伍,使总数达到700个,并对所有信息员按照农业部规定程序予以注册登记,下发信息员证书,培训指导信息员面向农民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开发建设“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国家农业部和省农委部署,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具体技术要求,建设“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入户,实现农业信息覆盖率达到70%的工作目标。
继续实施农民上网工程,面向基层农业信息员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网络操作知识和信息应用技能培训工作,每年培训3000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连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使农业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篇:关于乡镇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王红宝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调查报告
青城镇人民政府王红宝
今年9月上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走访村委会成员种养大户,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反季节蔬菜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08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日光温室规模扩大,种殖面积扩大到4000亩左右;二是冷棚西瓜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3800亩;三是小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四是庭院经济蓬勃发展。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农民增收重要工作来抓,专人负责,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创业致富缺乏积极的内在动因。目前,我镇面临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从调查的情况看,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技能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对现阶段村干部的职责认识模糊,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认识不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很少想到在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群众怕苦怕出门。有的认为只要有几亩田就不怕没粮吃,只要有几亩水面就不怕没有钱用,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得过去就行了;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遇到一点苦就受不了。
行为方式上,一些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整天忙于开开会、理理帐、学学文件、忙忙事务,很少外出跑市场、找项目;农民群众还习惯于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的图享受,一稻一麦,舒舒服服;有的混日子,一天到晚,打打牌消磨时间;有的生性懒惰,指望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生活。自身技能上,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农民群众大多数文化偏低,更无一技之长,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怕学习,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很多农民只靠卖苦力,吃的是青春饭。
2、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粮食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三年内,化肥、农药等农资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断攀升,每年都有大的上升幅度。
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民经济人队伍,让我们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逐步完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标。围绕市场的价格和需求,扩大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的种植。
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创业,确立“外出打工光荣、争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
4、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快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布点加工,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
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拓展增收空间。三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农份额,促进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编报项目上争国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农业种植先进典型材料(农村干部)
心系村民创先进
情牵百姓促和谐
——记布隆吉乡双塔村甘草种植带头人曹立红
曹立红,现年45岁,中共党员,家庭4口人,现任双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种植甘草16亩,养羊160只,养牛6头。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带头人,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2006年,他率先尝试甘草种植,通过6年的努力,带动全村发展甘草产业取得很大的成绩,目前,双塔村种植甘草2212多亩,占到该村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成为了有名的甘草种植专业村,实现了全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为布隆吉乡甘草产业发展竖起来了一面大旗。
大胆尝试谋发展
2005年以前,双塔村主要靠种棉花和小麦过日子。由于受临近双塔水库的影响,这里的耕地潮气重、盐碱大。双塔村农民种植粮棉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近几年也尝试种植红花等特色作物,但都因为市场销路或种植技术等原因以失败告终,农户增收困难,致富路在那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曹立红进行了深深的思考。这时,恰逢县、乡两级通过市场考察、调研,针对双塔村畜牧养殖上的传统优势以及
甘草丰富的秸杆又是牲畜优质饲料的实际,乡村两级在双塔的发展上决定走种养结合的路子,提出了发展甘草产业的思路。面对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农户心存顾虑,对甘草种植犹豫不决,但曹立红依然身先士卒的种植了5亩地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由于是新农作物种植,曹立红是既没技术又没经验,自己心里也没谱,就买了大量的甘草种植指导用书,边学边实践边总结,三年下来,没想到甘草种植每亩地年纯收入竟达到2200多元,这样的结果曹立红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种植甘草的信心。于是,他开始逐年扩大甘草种植面积,至今种植甘草16亩地,年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
充分带动促增收
实践出真知。双塔村的村民亲眼看到甘草带来的经济效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曹立红就主动找到他们打消他们的疑虑,并利用农闲时间到现场指导他们田间管理方法、实用技术。对求助的村民,他随叫随到,毫不犹豫的拿出多年种植甘草的经验。2008年,同村村民康建贵有意发展甘草,曹立红就主动的帮他联系草种,提供技术指导,还经常去他家地头实地指导田间管理技术等,今年康建贵种植甘草20多亩,在他的帮助下,康建贵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村民田建民说:“曹书记真是个好书记,心里处处想着咱们群众,去年,我想种甘草,草籽买不上,曹书记就给我找门路联系草籽,多亏了他,我才种上甘草,听说,今年的甘草行情也很好,我真得谢谢曹书记啊!”。曹立红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乡亲们的事都要尽心尽力的办好,因此,他在乡亲们中威信也最高,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双塔村甘草种植面积达2212亩以上;占总耕地面积的85%,甘草秸秆又是优秀饲草,双塔村畜牧业也迅猛发展,至2011年双塔村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830头、42300只,一组组令人刮目相看的数据,昭示着双塔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已驶入快车道。
广开思路谋福祉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带头发展产业,积极创业,率先走向了致富路,做为一名村支书,他殚精竭虑,凝心聚力,为的就是要让全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几年来,曹立红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负重望,为双塔村的新农村建设谱写着新的篇章。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但是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谋福祉的心永不变。曹立红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身为党员、身为干部的一颗赤子之心,在今后双塔村的致富路上曹立红一定会一如既往的带好头、领好队,在甘草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做文章,找思路,谋发展。
第五篇:王阎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管理制度(范文模版)
王阎镇农科教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王阎镇农科教服务中心工作效能、规范工作职能、加强工作纪律,调动中心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做好中心各项工作,为全镇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加强学习:按照镇上安排部署,定为每周星期一上午9:00为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由中心分管领导安排,要求中心全体干部做好学习记录。分散学习时间自行安排,但要求必须有学习笔记,学校内容可分为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笔记按照镇上统一要求,每月月底前上交办公室批阅。学习作为月平原干部主要依据。
二、工作安排:每周一上午9:00学习结束后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工作完成好的进行表扬,完成差的进行批评,并作为月评议干部重要依据。同时对本周工作由分管领导和中心主任进行安排部署,能定量的尽可能定量。
三、工作纪律:实行请销假制度,按照镇上统一安排,每天上、下午到党政综合办签到;有事有病者必须填写请假条,由中心主任和分管领导同意后上报书记或镇长审批。请假到期后若需续假,首先要电话告知中心主任或中心分管领导,上班后及时销假,下村或到区上未能签到,必须在下周星期一上午补签到,未及时补签到者视为旷工。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防汛等特殊时期,要做到随叫随到,同时要按时值班和做好值班记录。在特殊时期工作表现差者,年终评议干部作为一般或较差。
四、加强档案管理:中心每个岗位平时所做工作必须要求有记录和原始档案材料,如免疫档案和土地承包合同等重要原始档案,每季度或每半年必须归到中心办公室由专人管理。调看本单位必须有档案交接手续,避免档案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