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相关问题的意见调查及建议征集
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教学相关问题的意见调查及建议征集
年级:2008
一、对教学课程的进度的看法;
大四期间都是专业课,大部分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延伸。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之后都能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感觉进度适中。少部分课程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甚少,而且内容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有困难,不过在课下抽时间巩固之后也能慢慢赶上。总体来说,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老师也可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教师授课方法、手段的意见及建议;
老师们基本上都是采用多媒体与课本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采用多媒体对学生们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对于课本上的重点老师会单独列出,使同学们能很快明白所学知识重点,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利用多媒体授课也可以使机械这门较为抽象的课程变得简单易懂,便于同学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在课下老师也通过邮箱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并且通过邮箱对同学们的疑惑进行解答。这样使老师的授课效率和同学们的学习效率都更上一层楼。
三、对教学实验内容、安排的手段方面的建议
实验对于理工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机械。对于实验来说,老师都是十分重视的。在实验前,老师会提前一周甚至更久通知同学们,让他们有充分时间在课下对即将所做的实验做充分准备。在实验时,老师会先给同学们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方法,然后老师先带领学生们完整系统的做完整个实验,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练习。实验结束后,老师会对同学们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让大家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老师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对大家以后的科研工作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其他有关教学的相关问题建议
对于大四,面临着找工作和考研的双重选择。找工作的学生由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及面试导致不能按时上课,而考研学生因考研时间宝贵而放弃一些所学课程,这都直接导致了上课人数的减少。对此现象,老师应起到督促的作用,使缺课的学生回归到课堂上来以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
小学部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科学合理地调整新学年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跟踪服务的重点和方向,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7月上旬,面向全市小学进行了一次征集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的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教学进度、课时课程、检测考练、集体研究、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研究、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培训等教育教学问题。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共有58所,职级校35所,非职级校23所。参与人员有校级教学干部、中层教学干部、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各参与学校认真组织自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寻求破解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就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会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正确处理教学进度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关于教学进度老师们反馈的问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伴随着课程设置的日益规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增多,语数英课时减少,很多老师感觉跟不上教学进度;二是不少教师不按照大纲和进度要求,大幅度提前进度,急于复习;三是反映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没有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不利于教师根据进度调整教学。四是学期长度不一,特殊年份,没能从学年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针对如上建议作如下解读或调整:
1.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只是避免老师们没有计划,过快或过慢影响教学质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老师竟然期中考试前就已经结束整册课程,势必导致学生学不扎实,吃夹生饭,而且复习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疲沓,无论是学新课还是复习学习效果都不会很好。建议学校教研组根据教科院进度安排,结合校情、班情、学情适当调整,制订出本校的教学进度方案,并做好过程性监控。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校可适当加快,也可以加大拓展延伸、整体训练的力度、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思维能力。学生整体接受能力弱的学校可以适当减慢,夯实基础。开学一两个周根据老师们的建议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两个学期的教学时间特别不均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年课程进行统筹调整。
学科教研组在教科院进行的教材研训的基础上,组织好教材的通研,使得教师明确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使得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更加精准、恰当,课堂教学效率更高,高质量地落实好教学计划。
二、正确处理好课时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关系。
从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们重视语数英课程的实施和落实,也能认识到音体美、常识学科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城乡比较集中,一是反映思品课时偏多,英语、数学课时不足,尤其是英语每周两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科学课因综合性较强,无专职教师,无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实验器材,课程实施有难度,音体美农村专职教师少,多为兼职,课程落实不到位。三是地方性课程多,多为兼任,数学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偏大,吃掉地方课程课时现象比较普遍。四是语文课内阅读课,农村学校因书源配备不足,难于开展。
1.关于课时设置的相关问题。
反映思品课时设置多的问题比较普遍(低中年级3课时,高年级2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省教育厅课时设置的原因,就是为了凸显小学学段品德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一下老师们认为课时多的原因何在,是落实好这个课程课时有余,还是课程落实不到位,挪作他用,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2.关于教材内容多,难度大的问题。
数学、英语两个学科2014年起教材重新做了修订,老师们反映修订后的教材课程内容相比增多,新添加部分难度较大。语文一二年级的教材的识字量也偏大。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是紧扣课标进行的,体现着教材编写组的智慧,我们一般情况不能对教材做大的调整或者增删。加课时,减内容固然能减轻课程实施压力,但治标不治本,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教材培训,尤其是做好修订添加内容的教学研究,重教法和学法的探究,减少无效环节,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3.关于考查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落实的问题。
考查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和落实要结合校情,讲究策略,不能以安排下去为原则,更不能成为调节教师工作量的小砝码。选择任课教师要考虑教师专长,重视学科教学与地方课程的关联度,做好课程的联姻等因素。比如,安全教育课、健康教育等课程内容可以让班主任兼任并跟班队会做好整合;思品、传统文化、国学等课程内容可以有语文老师兼任,跟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这样对学科教学和地方课程的落实都相互促进,不无裨益。
调研发现我们的老师不否认常识学科课程实施的价值和意义,但作为考查学科,内心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上不足,课程上不完现象普遍存在。但这些学科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不应被忽略。各学校应加强非考查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不足可以跟共同体学校、教学管理区学校联谊教研,加大过程的监控和考查力度。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切实保证考查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关于语文阅读课实施问题。
语文质量检测题加大了对课外阅读和诵读的考查力度,低年级4-6分,中高年级6-8分。考查内容比较简单,一般选择连线或选作的形式,读读背背一定能得着分。我们开展大阅读,将阅读诵读纳入质量检测,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命题方向引导教学方向。我们考试的内容完全合乎课标的要求,从试卷分析来看,部分薄弱学校的诵读内容落实还是不够扎实,课内阅读课难以落实,课外阅读难以保障。阅读关乎的不只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积蓄的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后劲。无论是城区校还是农村校都要加大图书储备,努力形成大阅读的格局,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加强阅读积累和知识储备。农村校大阅读的开展存在困难,但我们要优先为孩子配备图书,利用家长会做好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支持,至少做到保底——保证课本上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的阅读。城区校要加大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力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保证语文学科学习的后劲。
三、处理好课标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关系。
对于我们的质量检测,学校的意见建议不一,部分学校建议降低试题难度,认为试题难度大孩子成绩不高跟家长都没法交代。也有部分学校认为试题过简单,不能检测出教师教和孩子学的真实水平,好的差的差距不大,对优秀孩子和教师不公平,也不能引起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质量检测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迎合家长、学生考试,而是通过检测发现我们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指导任课教师反思前段时间的教学,整理后阶段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考试只是学科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它决不是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考——为了更好地教;考——为了更好地学。
我们应该改变考什么教什么的观点,强化学什么考什么的意识。考试命题依标据本,注重“四性”。“标”,就是语文新课标;“本”,就是课本。试题的难易程度我们依据的是课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一套符合课标的试题,如果觉着难,我们调整的应该是我们的教学,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整体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希望各单位引导学科教师用好课标和《学科质量标准与教学指南》,指导好教学,把握好深浅。当然我们的命题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四、处理好教辅资料不足与过程监测有效落实的关系。
在“检测练习”一项调研中,老师们反馈的问题如下:一是单元达标题下发滞后,这一问题我们已做调整,开学后两周单元达标题发放到位。二是一二年级无配套练习册,其他年级教辅用书也不多。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强教材研读,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教研组分好工,命制部分课时练习题,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学情适当调整即可使用,利用多媒体进行当堂检测,非常便捷,也推进了堂堂清、课课清。二是建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教研组命制的试题,分学科做好保存,形成序列,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优化,循环使用,只要坚持一两个学年,后续使用就非常方便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对教师实施激励,购买老师的资源。三是教学共同体也可以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五、厘清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
教师的群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发展需要环境,跟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外出培训学习以及自身的成长期待和努力息息相关。通过调研发现如下问题:
教学研究方面一是有的学科缺少骨干教师及带头人,制约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二是非教学工作太多,上交材料繁多,挤占了教学研究的时间。三是教学研究的方向、目标不明确,缺少调研,随意性大,为了研究而研究,问题大而空,不具体,实效性差。四是缺少统筹安排,不能将各级安排的工作与学校工作合理整合,教学研究无序、无法,实效性不大。
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一是日常、学习大部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安排工作难,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淡薄;二是教科院组织的教研活动安排在工作日内,参加人员太多会影响正常教学;三是部分弱势课程的任课教师培训不够,有一部分兼任教师根本不胜任所兼任学科的教学,只是应付而已,急需基本的培训。四是教师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较多,但是培训结束之后的传达和再培训落实不到位,只是谁学了谁受益。四是部分学校主要领导不支持出县学习。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做实业务干部的培训。如何让老师的培训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学校业务干部的业务水平提高是首要的,只有领导干部熟悉业务,研究业务,才能对教师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业务干部职能培训。落实好干部培养培训制度,实施不同层面的业务干部锻造工程,提升课程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的执行力,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有法、有效。教科院连续两个学期召开的教学工作会主要面向的群体就是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学校也要出台并执行好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注重学习之后的传达和再培训。
二是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发现并培养能干事、肯干事的学科负责人,提供外出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重点提升其学科素养以及课程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等业务能力,使其成为学科发展的领头雁,有能力组织引领学科教师发展。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倡导教师读书、学习、研究、思考、写作,不断提高专业阅读能力、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以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点燃教师的成长热情,鼓励教师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发现并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学科,带动薄弱学科,把握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及整体水平提高的相互关系,实现特色发展,促进整体发展。
三是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教师培训要分层实施。根据任教年限对教师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地实施培训,既要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又要满足骨干教师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需求。挖掘老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典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四星级教师和特色教师参与到其他梯队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活动中,发光、发热,走出发展高原期。
四是深入推进预约教研促进学校共同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县、镇、校三级联动双向预约活动。教科院分类预约,分层跟踪服务,发现薄弱,预约帮扶;发现典型,推广带动。各教研中心充分整合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发现常规落实、学科建设、质量监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向教科院、共同体学校、联谊镇街、名校长工作室、优质学校、中心校发出预约。进一步丰富预约教研形式,借助课堂观摩、报告讲座、现场学习、活动体验,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六、正确认识课堂课程与学生学科素养的关系。
影响学生学科能力提升的因素老师们的意见比较集中,一是非考试课程的实施,二是课堂教学的质量。三是学校考核评价的导向。
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重视常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考试科目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体育、音乐、美术、实验等科目要实施质量监测,建议采取“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达标与考试结合”的三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以校为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科教研组要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认真研究学习《学科质量标准与教学指南》,加强学科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升途径、监测方式方法的测量和研究力度。教师要明确本学段本学科应重点培养的学科习惯、学科能力、学科素养以及应掌握并能运用的学科学习方法等。将相应的学科能力根据学段、年龄特征形成各年级的具体目标细则。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要以目标细则为指导,以学生能力素养提升为目标,让课堂成为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学校也要开发优化学科校本课程,科学组建优质学科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素养展评及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科素养的提升延伸到闲暇教育。
第三篇:问题、建议、教学案例等征集表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问题、建议、教学案例等征集表
填好后请您发至邮箱yanjiaochu@126.com,题目注明:“***的征集表”,表格格式可根据字数进行调整。
截止日期:2012年3月1日。
第四篇:征集意见和建议汇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征集意见和建议汇总
自 2014年2月25日上午11时许,派出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派出所民警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广泛深入群众,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和收集意见建议,现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如下:
1.在接处警时存在态度生硬,没有耐心解释的现象;
2.办理户籍业务存在久办不决的问题;
3.辖区丢包诈骗高发,但是相应的破案率较低;
4.街面巡逻的见警率低;
5.街存在无证驾驶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6.街面扒窃现象较为严重;
7.窗口单位服务意识较弱;
8.对老百姓进行法律宣传的力度不够;
9.对无赖和酒疯子惹事的打击力度不够;
第五篇: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情况
按照区委教育工委的统一安排,近日,通过民主评议、座谈约谈、深入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向学生家长、社区群众、本单位职工等,深入开展“六征集”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一是进行民主评议,面对家长代表、社区群众、党员代表、教师代表,征求“四风”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发放调查问卷,从整治“四风”、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本单位实践教育活动等多个方面,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三是以信函的方式面向家长和社区征集意见。四是深入谈心交流。先后召开2次座谈会,召集部分家长和领导班子、党员代表和教师代表等集中座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中听取意见。五是深入调研。每位领导承包一个年级组,跟本组师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并带回老师们对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六是开展大走访活动。每位党员和干部深入社区,走访社区群众,了解社区居民对学校的需求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