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子哲学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老子哲学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於松贵
关 键 词老子哲学语文教育借鉴规律方式核心艺术
内容提要本文在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道法自然”:语文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无为而治”:语文教育可采取的最佳方式、“知人善任”: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以柔克刚”:语文教育的一项艺术等四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老子哲学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流传于世。
老子哲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知人善任”、“柔弱胜强”等思想不仅是治国兴邦之谋略,而且对现代语文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语文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为“道”。“道”与“德”是《老子》一书的核心范畴。老子所说的“道”,是论述宇宙以及宇宙间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宇宙间万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他把自然抬到最高的地位,最后总归到自然。老子还有这么几句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神器”二字很可玩味。他活生生的看到,天下是个神妙的东西,要去为他也为不得;一为它反而坏了,一执它反而丢了。你说神妙不神妙?老子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发展的自然规律。人们只可随顺它,决不可用人为力量加以干扰。这,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他强调人们必须循道而行,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讲,“道法自然”仍具有现实意义。要想搞好语文教育教学,就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按规律办事。“道”就是教育教学的规律;“天”就是学校、班级的天时;“地”就是语文学习的空间、地域;“人”就是学生、语文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因此,要实现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即“道法自然”。在今天的发展迅猛的信息化时代,万事万物变化莫测,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这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效能和语文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独具慧眼,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能分析其中的奥妙与规律,也就是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实现
教育教学的创新,及时探索新课程的走向,明确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和价值取向。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战略家的眼光,能站在一个超脱于语文教学的高度上冷静、客观地观察语文教学之“道”,了解语文教学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文教学的发展前景,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规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并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办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内在规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没有个性,没有特性,没有特色的语文教学,将失去其存在的根基、条件。而富有个性、富有特性、富有特色的语文教学,又主要取决于各种客观条件和机遇,如学校的传统、校风、办学条件、教师队伍、领导班子、生源等方面的不同状况和特点等,而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不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概括来说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规律的教学之路。
二、“无为而治”:语文教育可采取的最佳方式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从老子的哲学来看,管理的本质,一言蔽之,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是道家学说的精髓。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规律,必须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有为”即乱为、妄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积极努力。“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就是鼓励人们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而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这是管理的最佳方式。“道法自然”是“无为而治”的前提,“无为而治”是“道法自然”在实践中的应用。
美国开国元老杰佛逊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管得最好的政府。”从这引申,我们也可以说,管得最少的学校,才是管得最好的学校;“管”得最少的语文教学,才是最好的语文教学。笔者几十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也证明这一点。
回想当初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语文教学上对学生也曾经惟恐管得不够细致周到,惟恐出什么乱子。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运用、学习节奏的控制等基本上都是由老师来规定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强迫性、压制性,因而学习情绪也就比较冷淡,进取意识也就比较淡薄。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多,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反思的凝聚,我逐渐改变做法,努力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顺应自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与培
养,不过分地干涉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巧妙地加以点拨、引导,多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近乎自然状态下学习语文,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品位也得到了提升。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真正不作为,而是不乱加干预,给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并保护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知识性讲授与能力养成方面,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尽职尽力,做好工作的,不可以以“无为而治”做借口放松乃至贻误工作。要把握好这个“度”,是需要一定的火候和功力做底子的。
三、“知人善任”: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说的是治理国家,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急于翻动,煮出的食物色鲜味美;若火候不对,下锅后经常翻动,最后煮出来一塌糊涂,谈不上色香味美。语文教育要讲究方法、策略,而其核心是“知人善任”,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各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其语文素养也各有差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了解班级学生各自的特长,做到用其所长,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他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擅长写作,有的学生喜欢诗歌,有的学生文言文功底比较扎实。用人先要知人,知人才能用人,在人才的发现和使用上,唐朝的魏征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知人”,即能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长处,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他们的这种长处发挥到极致,而千万不要“一视同仁”。笔者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担当这个方面的“专家”,很好地促进了班级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擅长语音、字形的同学,我就让他担任“活字典”,其他同学遇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就向他请教;擅长成语运用的同学,就充分让他发表成语运用方面的见解,从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使用对象、成语的适用范围、成语的程度轻重、成语的时态特点等不同方面来加以辨析、解答,给同学们很好的启迪;擅长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同学,就让他分门别类地找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句,每个类型设计若干条练习,来加强训练,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在文言文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让他做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等方面的梳理、归拢工作;那些在写作上有特长的学生,则让他们现身说法,将自己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缀文的心得讲出来,作为大家的参考。由于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所以,他们各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一个人的智慧化成了大家的智慧,从而达到了班级语文智慧组合的最佳化。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一个语文教师即使有良好的教学管理计划和正确的目标,有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规章制度,但如果对学生人才使用和学生才能发挥不当,也是徒然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把探讨和研究学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心中有数,在才能发挥上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尽可能地寻找出每一位学生能力、兴趣与学习任务的最佳结合点,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每一分聪明才智都有充分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力出众、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大胆推荐、委以重任。最后还应要着眼群体,互补相济。语文教师发挥学生的长处,不能孤立地看这个学生该怎样用,还要善于从整体上加以考虑,注重优秀学生与相对滞后学生的组合与搭配,善于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并对他们的优缺点做最佳配对,以取长补短。这样一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显现和发挥出来。
四、“以柔克刚”:语文教育的一项艺术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最有力量的非它莫属,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老子认为,如果管理者经常保持“柔”的姿态,就会永远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利于无为而治。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妨把自己放到一个“柔弱”的位置上。柔,既是一种对学生爱的博大深厚、情的和谐融洽,又是对事业的以柔克刚、以曲求直、以退求进。柔往往能起到刚所起不到的作用。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语文教育者并不一不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而温文尔雅、谦逊有加的语文教育者往往会博得众人的喝彩。在内部是这样,在外部也同样如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讲的也是这个管理。须知,柔弱并非软弱,更不是懦弱。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当作“弱者”,更加注重修身积德,为自己的教育对象着想,才能真正的实现语文教育的创新。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贵为身于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拓天下”((老子·十三章))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创新的启示。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于我们现代语文教师而言,重要的是弘扬其现代意义,并运用于现代语文教学之中,活用其智慧,进而使语文教育教学创新从中得到裨益。
(本文获得苏州市2006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第二篇: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中文5142何宁迪
摘要:人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道德经》,故认为老子无教育思想,甚至认为老子思想具有反教育的倾向。事实上,老子的“自然”、“无为”、“行不言之教”、“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等主张皆蕴含了值得珍视的教育思想。关键词:老子;教育;六步教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内容,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深切感悟思想。
一、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转型,动荡不堪,曾经皇权至上、王室独大的局面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以及“周室衰而王道废”的社会局面,“礼乐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伐自诸侯出”所代替。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建立,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态势形成,对老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铁器的发明及推广。春秋初期,我国在冶铁技术上有了突破,制造出了适用于各类用途的铁器,至春秋后期,制铁技术进一步提高,铁器的质量大幅度提升,逐步被用于制造各种农具和手工用具,到了战国后期,铁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铁器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牛耕技术在农作中的应用。同样极大地提高了农耕效率。
农业生产效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商业、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使得当时社会的各类经济活动呈现一片繁荣之景,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被井田制牢牢束缚着的各种力量被逐渐释放出来,个人获得了自我生产的机会,经济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社会大动荡、大转型时期随之到来。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发展状况
第一,地主阶级的兴起及迅速发展壮大,将权利的要求进一步扩展到政治层面。
第二,社会环境黑暗,对政治清明的期盼呼声高涨。(《史记·秦本纪》亦载其事:“缪(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第三,各诸侯国霸主逐渐意识到:要想使自身的统治基础得以巩固,只有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完成。(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嚚享焉。神赐之土田。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
社会环境开放,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春秋战国后期便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现象。加之边境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流,文化不再为官府所控制。
二、老子教育思想概述
(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崇尚“自然无为”,在教育上也同样如此。在老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或着力点是“辅”而不是“教”。老子指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教育的重点或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辅”,“辅万物之自然”。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从而追求创新,也就是让受教育者的本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帮助受教育者理想与追求得到实现,而即使是受教育者未来有所成就,教育者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在这里,老子对教育之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界定,所提倡的是受教育者占主体地位的一种教育方式,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之主体性和自然性。
(二)、“行不言之教”
老子崇尚平等、博爱、宽容的教育思想,倡导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些教育理念又促使老子提倡启发式教育,反对权威主义教育。老子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在这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行不言之教”并不是不教育,而是要求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不能有思想上的掌控,希望教育者不要以教师或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而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并培养受教育者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思想上,老子希望教育者不应直接地把“思想成衣”交给学生,而需让他们自己学会“思想服装”的裁剪,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老子启发式教育与苏格拉底的启发教育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助产知识,导引知识。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知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真理存在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老师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发现真理。”
(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道”所展现出来的特性既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也是人类遵循的价值观。因此,“道”既是老子哲学体系中最本质的概念,也是老子要求人们去效仿和建立的一种价值观。然而,由于人的欲望等因素,人们的价值观容易出现异化,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即使是教育也不例外。所以,老子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在老子看来,受人的欲望或物质主义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容易产生异化——走上功利主义,成为人们获取利益、功名的工具或手段。老子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历程,而不是实现物质利益的手段,它对于人就是一种充满意义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使人获得生存的工具或手段。在老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有肉体的生命,而在于其肉体的生命中蕴涵着具有无限超越性的精神。所以,教育一方面是当下的、可感的、具体的,适应现实的需要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然而,另一方面,教育作为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工具性存在,教育又必然具有超越性。所以,在老子那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教育要超越知识异化,促进精神性本质的发展,这才是老子所强调的教育之本质。
三、老子教育思想的实践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这些教育经验,用现代的教育理论解释就是:变学生客体为主体,变教师主导为辅导,其实,都不如用老子的思想去解释更为精到:即“为无为,事无事”,“上无为,下自化”,“无为而无不为”,“太上,下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虽然老子思想已离我们久远,但老子的教育思想似乎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失去其现代意义。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道家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做出新的诠释和发展,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1]专著——毛礼税,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424.[2]学位论文——张娟芳.二十世纪西方《老子》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5 [3]期刊论文——沈明明.“无为”,恰是老子的“作为”之道[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 7期.[4]期刊论文——陈静.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J].世纪桥,2012 年第 3 期.
第三篇: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现代教育技术 李峤 2012102438
庄子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庄子“不射之射”是一个“大全”,涵盖着有形技术和无形智能的技术,如“人术”、“心术”、“育人术”,包含着射礼、射艺、射义、射道,蕴藏着如技道、境界、功夫、神气等深厚的哲学意蕴。它是教育技术,更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道”。它是一把标尺、一面镜子、一块试金石,可以衡量、对照、评判当今教育技术,发现教育技术的浅陋、丑陋。它又是一剂良药,能够医治教育技术的沉疴,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不射之射”是古代教育技术
这个寓言是师生之间技艺切磋的教学故事,是典型的“师徒型”教育模式,它把箭术引入到教学中来,巧妙地设计为教学情境,师生互动,既是技艺切磋,又是心灵对话。在学生炫耀、自满之时,老师选择最佳教学时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不射之射”的精彩演示,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也是一次心灵顿悟,他深感自己的不足,因此“御寇伏地,汗流至踵”,说明他心理早已心悦诚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显然是教育,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技术。今天,我们很难将“射术”当作教育技术,但在两千多年前,学校开设的“射术”,却是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亚于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动画电影 “纪昌学箭”即是有利佐证。
(二)“不射之射”是技术哲学
也许人们可能存有疑问,“ 射术”存在哲学吗? 在不少人看来,射箭就是射箭,哪儿存在什么哲学? 可见我们的思维已经“工具理性化”和普遍的西化。在古代的庄子眼中,“射术”大有乾坤,射中有道,道即哲学,不仅是哲学,还是最高哲学,它是宇宙、人类、技术的本源,是宇宙人生最本质、最根本的规律和总则。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射之射”故事由浅入深,由技术到人,由人到教育,由教育到自然,层层递进,直至到“形而上”的奥妙无穷的“道”。庄子是辩证主义大师,在他看来,技术不纯粹是技术,它还是“道”,技即道,“射术”蕴含着大道。这就是庄子对教育技术的总体看法,即教育技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三)借“不射之射”哲学“把脉”当今教育技术
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按照美国最经典的 94 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来对照的话,我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正常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的。如果“不射之射”哲学观点看,我国的教育技术就露出许多“马脚”,存在诸多问题,有些还是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过去根本意识不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因就在于置身其中。现在我们可以跳出原来的框框,参照庄子“不射之射”哲学,诊断其“病因何在”、“病根何处”、“病机何样”,逐步认清其“庐山真面目”。
(四)庄子“不射之射”哲学之启迪
“不射之射”是庄子哲学的一个折射点,包含着庄子哲学的全部精髓。它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是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有哪些、中国的教育技术哲学特色在什么地方、中国教育技术特殊品味或美学意味是什么。“不射之射”的技术世界理念和把握技术世界的方法是鲜明的,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迪。
(五)教育技术之需———顿悟
面对西方文化强势传播的世界背景,西方学者对庄子思想有极大兴趣,且成果不少;面对一大批西东方科学家、哲学家在关注庄子,最为著名的如英国科学家卡普拉、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和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的世界潮流;面对我们对内对外采取的冰火两重天的态度,文化霸权、技术霸权横行的教育技术现实;面对庄子“不射之射”的强烈感召,能否像列御寇那样惊出一身冷汗? 鉴于我们教育技术界对外的“崇拜固执”和对内的“孤陋寡闻”,缺少反思,我想大概不会。正由于此,本人认为中国教育技术界当务之急,就是急需反思,急需顿悟,急需转向,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本国自身,尽快担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尽快进入历史赋予我们的角色,开辟出一块广阔的、中国风味的教育技术哲学天地,这里大有作为。只有顿悟,才能质变,才有飞跃。总之,庄子“不射之射”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绝对不亚于欧美教育技术哲学,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可为我国教育技术及其哲学创新提高指明前进方向,鼓起前进勇气,值得深入研究。
第四篇: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
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
通过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心灵很是触动,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让我受益匪浅,感悟“德”之理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老子主张做“上德”之人,他认为“上德”之人应该具有虚怀若谷、致虚守静、崇俭节欲等品性.针对当前师德建设所处的困境,这些对于当今教师雅量客人、平等爱生、勤俭节约等师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老子的道,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道”,“道”是它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客观规律的,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和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的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老子的思想和内容在今天看来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躬身而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宁静”“少于寡欢”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让我们正确看待得失,净化人的心灵。
《道德经》中让我们知道,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二、教师应该有水一样的包容、仁义
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平时,我经常听别人说得最多是“上善若水”,可对其真正的理解,相信很多人对其含义是含糊不清。我常听长辈教导晚辈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为什么有人却在追求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水有什么可以学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善人如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水是不争,它用自己去净化世间的污物,那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我们世人为人处事应该像水一样有渗透性,包容性,学习水的宽容一视同仁,水所过之处接纳所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见解,做事方法,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当自己的某些东西与周围人发生冲突时,要适当退让,自己的棱角与周围人的棱角有无结合之处.碰撞之处,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棱角变平进而消除矛盾;学习水的清净:无论所过之环境加注了多少影响,一路荡涤污垢,化归本色,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人或多或少的影响自己,这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习惯做法要学习,不好的习惯做法要向对方指出,大家携手共同进步;学习水的柔软:能适应周围的一切环境,水看似有形却无形,把水放在容器里,容器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当今世界,适者生存,要变的像水一样,让自己能够快速进入各种容器,适应周围的各种环境,努力调整自己,以最快最好的状态进入新环境;学习水的流动,要有谦虚精神,如果固步不前,只能成为一潭死水,做到凡事戒骄戒躁,不断向周围人虚心请教,有水一样的弘扬精神,才能使自己逐步进步。
三、教师的心中应该存有爱
在从事小学教育的时候,“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一往贯之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对待学生要以慈爱之心,同时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质朴,教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的道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黑格尔对老子的评价很高,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世界哲学的故乡在中国!老子说:“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道家的“绝学无忧”的意思就是,放弃学习孔子的“礼乐仁义”就可以没有忧虑了。实质上是反对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是比较早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王炳照先生认为,道家老子所主张的`为学' , 并非是指追求现实的知识的学习, 而是指进行减损私欲、邪念、妄见, 返朴归真, 复归于自然。” 老子还反对孔子在六艺中所提出的“技巧”的训练,老子说“绝巧弃利”实质是反对人为了利益巧取豪夺的手段。没有了这些,人的欲望就会降到最低,过简单而质朴的生活。现代人越来越认识到老子思想的大智慧,很多人开始反思欲壑难平、争名逐利最后的结果。
而我们现代存在很严重的“应试”教育,这个“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渗透了。香港文化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担忧:“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教育只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忽略了内心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在孩子的启蒙时段带给孩子最本真最质朴的教育。
从老子的这个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这一说法也应该变成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但如此,我们也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要给孩子施加很多负担,让孩子自由发展。
老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提高当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第五篇:个人教育哲学思想提要
教育哲学思想提要
——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成果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正是要凭借着自身独有的先天优势去实现“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的哥白尼式革命。然而,在当前我们发现,无论是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物化现象”。“唯成绩决定论”盛行,仅仅将小班化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和工具,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遭到排斥。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物化现象把小班化教学当作与人毫不相干的外在的客观事物来对待,遵循着冷冰冰的“物的逻辑”。这样一来的严重后果便是,精神已经被贬低到只是为实用功能而认识事实和进行训练。
鉴于此,为了突破小班化教学中现存的物化现象,推翻工具理性的桎梏,深入推进小班化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变革则成为必然。由此,本人在自己所管理、工作的学校——XX中学,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小班整体改革,在深入批判小班化教学中存在的“物的逻辑”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小班化教学何为、源何、为何等深层次问题,并以“变革课程”、“改革课堂”、“创新评价”为抓手,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人生规划、人格完善等创建了全新的育人环境。
(一)聚焦微型课堂,筑构学生自主探索之“真”
XX中学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主要聚焦于小班课堂,并以小班课堂为物质载体,充分关注并以实现小班教学中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这是大班化教学远远不及的。学生作为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的中心,其主体性的彰显,以及其主体性的充分调动是整个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的“魂”之所在。学生主体性的彰显过程也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围绕着“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反馈检测”三环节的运行过程,实质是学生在认知系统中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过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需要学习者真正的理解,并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知识的再加工和创造,进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身的知识经验。而选择倾向性法则认为,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思维性价值事物,也即某一思维性事物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它便是“真”。因而,整个自主学习的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理念导向,其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过程实质就是“真”的不断实现过程。
(二)探究师生教与学,导引师生交互发展之“善”
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实质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探究尝试。首先,对于教师来说,进行小班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大班课堂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这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教师要将这种新的探究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来,并合理运用、有效驾驭,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挑战。而这一新的挑战又无限促使着教师专业知识的跟进、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情意的更新。其次,对于学生来说,进行小班化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探索。通过“问题导引”式的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真正落到了学生身上。在问题的导引下,小规模的教学模式实施更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搜集、分析并判断信息、并在与小组的合作与研讨的人际协作对话情境中,逐渐形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进而获得知识,使得学生“学会”。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了解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同时也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途径,从而达到“会学”。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交往的快乐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实现“乐学”。
实践哲学强调,实践活动本身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考虑着对人的整个生活有益的事,便是德性之“善”。而小班化教学的探索,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其践行本身便是其目的,且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互发展,因而,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本身就是“善”的彰显过程。
(三)创生合作学习,实现师生生命交汇之“美”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学最大的失职与不幸。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其实是生命性教学之路的探索过程,这是生命哲学对教育的本职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良性发展的一种趋势。首先,生生合作学习:促进生命的共同在场。小班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使小组成员以合作学习为方法,通过小组间互相帮扶,为同一学习目标——“解答问题”而进行分工协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显性问题得以归结,隐性问题也渐为明晰;还促进了学生之间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缩小了小组成员间的习得性差异,通过互帮互助,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合作能力和互相关爱、虚心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此一来,便有效打破了传统大班灌输式教学的生命性缺失的状态,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生命的共同在场。其次,师生合作教学:实现生命交汇之美。小班化教学并没有一套通用的模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也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情境共同生成教与学方法的课堂创生。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以师生的共同努力重燃充满生命性的课堂,以此验证师生生命的活力及由此带来的共同的幸福和荣耀。
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正是通过生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合作,以生动的方式将小班所有学生带入并使其融入共同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促成学生生命的共同在场。通过师生之间在教上的合作,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创生生动的课堂,从而最终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命交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