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

时间:2019-05-14 23:2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

第一篇: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

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

——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杨重诚

2010年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推广。这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换角色。根据专家的理论研究和阐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走下讲台当老师,就是对老师角色的新体验。

一、走下讲台当老师,摆正了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位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画圆,强调老师的“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教什么”“怎样教”都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管这些知识学生是否感兴趣,也不管这些知识对他们的成长是否有用。学生只能将老师讲的内容划在书上,记在笔记本上,“下去背会”了事。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绝对权威。课堂上,老师凭高视下,发号施令。老师和学生的区别非常明显:高高在上的是老师,正襟危坐的是学生;夸夸其谈的是老师,窃窃私语的是学生。假如师生之间发生了冲突,老师永远是对的。这种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这种教育是不完善的。它忘记了受教育者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意志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总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这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走下讲台当老师,不仅是观念上的更新,更是教师角色的一种转换。它承认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要“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既然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已被证明不是有效的手段,苦守三尺讲台的坚韧也不能换来累累硕果。那么,走下讲台当老师,就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多种多样,学生希望解答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老师拥有的那点专业知识,在今天的学生们面前,已经没有以往的优越感了。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身为老师,我们要敢于承认这种现实并能正确对待。传统教学中“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格局已不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所以我认为,老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当老师。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而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走下讲台当老师,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交流的转变。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以讲台为中心,以黑板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即使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在这种信息交流中,如果说老师对教材研究得深,对学生情况摸得准,设问置疑的角度新的话,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感悟,也能够起到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但是,现实教学中,总有一些老师只是问 “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浅层次问题。这样的信息交流实际上流于形式,只能说是在做“无用功”。走下讲台当老师,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且突出了在老师指导下的生生互动。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点拨思路,指示迷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老师不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合作。老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感情。走下讲台的老师,没有了一本正经的说教,收起了冷冰冰的面孔,课堂气氛因而变得更加活跃。老师的欣赏和赞许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的争论使真理愈辩愈明。这样,就会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三、走下讲台当老师,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改变独立学习的方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开展合作式学习。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式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走下讲台的老师,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他的新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曾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尝试走下讲台,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将学生8人一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民主推选出组长1名。上课时,我先用2分钟时间布置教学任务,然后将事先打印好的讨论题分发给各组组长,再由小组长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组员。小组讨论的时间约为20分钟。最后留下约15分钟,每个组推荐1人,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当众陈述。根据学生的陈述给各小组打分。40分钟之内,人人都有任务,人人都有为本组争光的荣誉感和进取心。所以,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多余人”。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个人只完成一节课内容的一部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通过组内讨论,学生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基本可以掌握。学生讨论的这段时间,我在各小组之间穿梭,倾听学生发言,观察学生表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这样的实验进行了2个月,学生对此热情很高,反响强烈。有学生还建议其它学科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四、走下讲台当老师,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展示其才华,张扬其个性。老师走下讲台,近距离直接面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特短。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双差生”的学生),他们身上都闪动着一种灵光。在学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这节课时,我特意搞了个活动课,出了2道表演题。第一道题:自己设计台词,准备道具和服装,分角色表演有关重庆谈判的一个片断。要求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重要人物必须出场。各小组对此兴趣很高,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演出了“延安送别”,“毛泽东在重庆机场会见中外记者”,“《双十协定》签字仪式”,“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会面”等5个片断。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再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尽管对白不尽恰当,表演也有些粗糙。但是,他们表现出的那种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令我倍受鼓舞。第二道题:设计一段对话,表现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斯特朗会面的情景。有个小组出了3个学生,一位男生饰演毛泽东,讲湖南方言。两位女生分

别饰演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斯特朗和她的翻译。流利的英语对白,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据了解,为了这节活动课,他们小组分头查阅了一些资料,搜集了市面上所有的碟片,基本上“复原”了当时的历史场面。有些对话的翻译还请教了英语老师。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对话、翻译的能力,又展示了学生戏剧表演的特长。这是以往课堂教学根本做不到的。如果老师只把自己定位成知识的传授者。那么,他永远都不会与学生分享到这样的成功与喜悦。

新世纪呼唤新课程,新课程期待新教师。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师必须面对一系列挑战。有新教育观念的挑战,有新学习方式的挑战,有信息技术的挑战,也有知识储备的挑战。这一切必将推动教师角色的转换。走下讲台当老师,同样能够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注:本文发表在《西部教师》2003年第一期

第二篇:老师,请您走下讲台

老师,请您走下讲台

参加一些教研、培训活动,在听课中发现,总有一些老师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一直站在讲台前组织教学,即便是离开讲台,也是在黑板前来回走了几趟,自始至终没有走到学生中间去。尽管这些老师的课上的非常精彩,学生也听得比较认真,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还不错,但我总感觉这样的课堂缺少了什么„„

引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上课,而应站在学生后面。”这句话也许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倒是一致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如果你教师站在讲台上,以一对众,与学生相隔,又怎能亲近学生,与学生沟通呢?

我们偶尔也有机会聆听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上课,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的,这样给人的感觉是:老师融入了学生群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亲近的威严之师了,而真正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成了学生的朋友了。

所以,在高谈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老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这样,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益处:

一、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如果老师一直站在讲台前上课,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高高在上,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即使知道了答案或者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反过来,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他们做个亲切的眼神交流,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就像一位大朋友一样,这样就会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身体疲劳也会得到有效缓解。课堂环境愈宽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愈充分。当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就会促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状态。所以,老师融入学生中间,师生便可开展平等的对话和互动,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了。

二、减少课堂上学生的违纪现象。

如果老师一直站在讲台前,可能会给一些调皮的学生随意说话、做小动作的机会,有的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经常不专心,可能他就是发现你老师站在讲台前管不了他,所以屡教不改。然而当你走下讲台之后,你也许会意外地发现,那些平日里爱违纪的学生们开始有所收敛,不敢再那么放肆了,而且,也渐渐地加入课堂上师生互动学习的队伍中去了。所以,为了促进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专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们老师应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三、帮助学困生找到原因。

在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平时沉默寡言,似乎总是漠然地对待着学习,正是这样的性格决定着他们在学习上的遮遮掩掩,最终导致学习上的越来越差。而我们老师在讲台前忙着讲课的时候,也往往会忽略这样的学生,但如果我们老师走下讲台,经常地走向这些学生,也许,你会找到他们学困的原因,然后耐心地辅导他们、帮助他们,这些学困生或许就会获得新生,重新燃起对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倡导我们蹲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那么,就请我们的老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缩短与学生的间距,增加面对面的机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轻松、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新课程,呼唤着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教师,请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吧!

第三篇:走下讲台

轻轻地、轻轻地、走下讲台

双洞子中心小学宁飞龙

在你范读课文时

轻轻地、轻轻地

走下讲台

接近你的那些小孩

那样亲切、那样温情

他们的心和你的紧贴在一起

在那些孩子读书时

你轻轻地、轻轻地

走下讲台

慢慢地、慢慢地在他们中间徘徊

彼此的心境是澄明清澈

此时无语亦关切

在孩子们写作业时

你轻轻地、轻轻地

走下讲台

静静地静静地来到他们身边

帮他抬抬脑袋、正正坐姿;

移移尺子、点点错字;

拾起地下的钢笔也许是橡皮

心中流淌的是亲情,是关爱

小小教室天蓝草绿

常常走下讲台

轻轻地、轻轻地

走进花的海洋

徜徉爱的国度

花香醉人——

醉了我们的灵魂

鱼水情深

解放军是水

那老百姓就是鱼

有水那鱼才得以生存

有了水那鱼才可以游来游去

老百姓是水

那解放军就是鱼

水是鱼的生命之源

水让鱼儿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那个人是谁

城东小学宁飞龙

没有枪没有炮

冒着枪林弹雨

手拿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的那个人是谁

穿草鞋,吃草根

红薯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棉花就雪抗战七天七夜

忍饥挨饿,无怨无悔的那个人是谁

为保存战斗的力量而纵身跳崖 为掩护大部队突围而投江

为守秘密受刑一个月

将生死置之度外,慷慨就义的那个人是谁

南京路上抛过头颅洒过热血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越战越勇 度过大江乘胜追击

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为中华崛起的那个人是谁

三九严寒跳入冰窟

大火烧身纹丝不动

负伤前行身堵机枪口

身死他乡,大爱无疆的那个人是谁

不怕余震掀起残砖碎瓦

为救同胞彻夜不眠

敢搏巨浪勇斗冰雪

不顾生死抗灾抢险的那个人是谁

民族兴亡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是谁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那个人又是谁 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那个人又是谁 扶危救难有求必应的那个人又是谁

那个人就是人民的脊梁

那个人就是社会的精英

那个人就是民族的灵魂

那个人就是最可爱的人——军人

第四篇:《老师请走下讲台》读后感

《老师请走下讲台》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想让课堂有着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而这种阳光的语言应该是温暖的,是和煦的,却又必须能够提供生长的能量,能给予生长拔节、蜕变茁壮必要的滋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课堂语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课堂语言?在运用课堂语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避免“一言堂”和“独角戏”

在课堂上切忌搞“一言堂”和“独角戏”,你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或云里雾里或思想走神。这样的课堂是最没有效果的,也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师生平等,实现双向交流。双向交流不是简单地你问我答,最终结果还是老师说了算。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另类”声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平等参与课堂交流。教师要换一换口吻,多用尊重性语言,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要杜绝侮辱之声,要摒弃蔑视之声,要多用商讨之声,在特殊事件上应更显尊重。

二、准确把握沟通的切入点

准确把握沟通的切入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寻找切入点呢?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在引起学生共鸣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闪光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疑惑的地方寻找切入点,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的地方寻找切入点。在沟通中教师应时刻保持倾听状态,要洗耳恭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流露真情,以求达成共识,在倾听的时候要摒弃说教,通过心灵沟通解决敏感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代替说教。

三、营造气氛,加强课堂互动

教师说话要营造快乐的气氛,要提高课堂的快乐指数。着名特级教师桂贤娣就拥有这样的语言魅力,她说她能保证学生上她的课每5分钟就能笑一次。反观自己的课堂,学生可能一节课都没有露出笑脸。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的修炼,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要学会使用快乐亲切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智慧的语言、激励性语言、委婉的提醒性语言、礼貌用语等,以此提高课堂的快乐指数。教师还要及时察言观色,适时调整应对策略,把学生的疑惑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应有一双捕捉细节的慧眼,读懂学生的表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因此要精心巧妙设问,加强提问语的修炼。重视课堂提问语的运用,提问要有力度,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导向性、强化性、调控性。提问要提到点子上,层层深入,渐次设疑,善于把握提问的时机,注重设计发散性问题,创设情境。

第五篇:老师,请走下讲台读后感

《老师请走下讲台》读后感

林红梅

放假前,学校领导给我们每人订阅了一本书——《老师,请走下讲台》,看到这本书感觉很奇怪:讲台,是教师最熟悉的地方。在这,我们激扬文字;在这,我们思绪流淌。那为什么让我们走下讲台呢。读了之后才发现,书上说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老师,走下讲台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课堂的需求。老师,走下讲台,不是说老师就不讲话了,是构造一个和谐平台,以便于和学生沟通。看完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避免“一言堂”和“独角戏” 在课堂上切忌搞“一言堂”和“独角戏”,往往我们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但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或思想走神。这样的课堂是典型独角戏,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这样的课堂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另类”声音,不要怕学生说错,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平等参与课堂交流。教师要换一换口吻,多用尊重性语言,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和学生平等交流,要杜绝侮辱、蔑视学生,要多用商讨之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特殊事件上应更显尊重。

二、准确把握沟通的切入点 课堂上准确把握沟通的要点,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寻找沟通的切入点呢?书上介绍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在引起学生共鸣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容易闪光的方面寻找切入点,在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寻找切入点,在学生思维容易出现障碍的地方寻找切入点。在沟通中教师应时刻保持倾听状态,放下教师的架子,要洗耳恭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要跟学生朋友一样流露出真情,以求达成共识,在倾听的时候要摒弃说、批评,通过心灵沟通解决敏感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代替说教。

三、营造气氛,增强课堂互动 教师说话要营造快乐的气氛,要提高课堂的快乐指数。著名特级教师桂贤娣就拥有这样的语言魅力,她说她能保证学生上她的课每5分钟就能笑一次。反观自己的课堂,学生可能一节课都没有露出笑脸。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的修炼,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要学会使用快乐亲切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智慧的语言、激励性语言、委婉的提醒性语言、礼貌用语等,以此提高课堂的快乐指数。教师还要及时察言观色,适时调整应对策略,把学生的疑惑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应有一双捕捉细节的慧眼,读懂学生的表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欧美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因此平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加强提问语的修炼。重视课堂提问语的运用,提问要有力度,有宽度,有针对性,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导向性、强化性、调控性。话要问到点子上,层层深入,渐次设疑,善于把握提问的时机。

为了更好地播种新绿、收获希望,老师,请走下讲台,赏识学生、沟通学生、亲近学生,师生共同进步!

2017/8/29

《老师,请走下讲台》

读后感

林 红 梅

下载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 下 讲 台 当 老 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下心中的讲台

    走下心中的讲台 ——有感于情感教育 摘要:教育者只有走下心中的讲台,不以为师者自居,才能更多地了解、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教师要用人格魅力的熏陶,激起学生的尊敬......

    教师要走下讲台[五篇范文]

    教师要走下讲台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丁维升2012年11月15日 16:23浏览:1评论:0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充满诗意般的语言,激情挥洒的举止,多愁善感的情怀以及翩翩潇洒的......

    走下讲台迈好每一步范文合集

    问题一、教师走下讲台该干些什么? 以往,教师在学生读课文、写作业、亦或思考问题时走下讲台轻轻地转一圈,在我们看来,走下讲台是为了亲近学生,但其实有时候没有任何“亲近之举”......

    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五篇范例]

    我的教育故事 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李艳桃 本周一我班一学生由某很让我头痛,他本人学习刻苦但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同学沟通,家是外地的,一个15岁的孩子独自到这学习很不容易,母......

    读《走下讲台做教师》读后感1(精选5篇)

    读《走下讲台做教师》读后感孔祥艳 《走下讲台做教师是北京十一学校曹书德老师的最新力作。作者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记述了学校转型后师生的变化,每一篇文字都饱含浓厚的教育情......

    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向讲台李先玉五篇

    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向讲台 高高的三尺讲台,既是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沃土,更是教师神圣与威严的象征。千百年来,它一直被教师占据着,控制着,是学生不可冒犯的圣地。俨然一道天......

    当老师真好

    当老师真好 春花遍地,甘做园丁勤浇灌,雪领摩手,领马志士苦登攀。这是我人生的坐标! 1990年,当我从师范毕业走上三尺讲台之后,才真正体味了粉笔生涯的艰辛,也品尝了心灵劳作的甘美,......

    当老师心得体会

    第一次当老师心得体会 当自己像一个老师一样站在讲台前面对众多的学生时,第一次我有了当老师的感觉,那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真真切切的成就感。虽让只是一个短短的介绍,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