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情感人,德育永恒的魅力
以情感人,德育永恒的魅力
在《中国教育报》上,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令人揪心的真实故事:一日,某校高中生一男一女二人携手走进教室,恰被班主任老师撞见,在被老师批评之后,二人相拥卧轨自杀,结束了鲜活年轻的生命。
中学生“早恋”早已不是羞羞答答的神秘话题,你否定也好,愤怒也罢,它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摆在我们
面前,成为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当然也遇到或看到、听到林林总总的“早恋”故事,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总结直接和间接经验之余,我有一点非常强烈的体会,那就是——以情感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以我班刚刚毕业的一位学生为例。我们估且把该生称为A吧。
A是我从高一就很喜欢的一个男生,他聪明、有才气,而且懂事、善解人意,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都很突出,高二开始,A与邻班一女孩“恋”了起来,致使学习成绩一再下降。
当我收到了这一“情报”后,我和A作了一次朋友式的长谈。在一阵推心置腹之后,A红着眼睛告诉我:“教师我真的很喜欢她!”
毫不隐晦地说,当时,我被感动了。单就感情而言,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他是真诚而单纯的。可是,他毕竟是学生,毕竟还小。
于是,我敞开心扉和A说了如下一番话:
“老师尊重并理解你纯洁的感情,不管它是不是可以称作爱情。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即使在发生了这件事之后。可是,你毕竟只有十六岁,十六岁的日子经不起感情和风吹雨打,你情绪的波动自然而然地会影响求学的脚步。你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全力拚搏,才能为未来支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老师想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珍视自己的出色才华和青春年华,奋发努力;第二,把你俩各自的小船儿调整为平行线,等到你将来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时,你如果再告诉老师你真的依然很喜欢她,那时,老师会很高兴地为你们祝福!”
之后,我们又从肖复兴的《早恋》谈到当代流行乐坛,从如何与父母沟通谈到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我觉得我成功了。
如今,A已是大一的学生,今年元旦,我收到了A来自远方的祝福,他在贺卡中写到:“岳老师,你教会了我许多东西,那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想,老师和学生总会共同走过一段生命历程和心灵历程,在这段不算漫长但十分珍贵的日子里,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积极面对,以平等的灵魂,与学生沟通。只要真心地爱孩子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二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 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施策略案例分析
崇东中学陈俭
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是学校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加强对学校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策略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情”“理”相融策略是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施策略之一,“情”和“理”是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要素。具体地讲,在党员教育管理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同样,在形成学校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同时,正确运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需要情理相融。一是对党员教育管理要做到以情感人。我们这里所说的情,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同志情感”,而不是拉拉扯扯的“哥儿们义气”,在实施策略的运行过程中,党组织要考虑党员的工学矛盾,合理解决各种关系,使党员心情舒畅的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就会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对党员教育管理要做到以理服人。我们这里所说的理,主要是指学校党组织形成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制度是党员在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准则,这样才能确保党员教育管理顺利进行。实践证明,要使党员教育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如果无情,即使道理讲得再多,也不可能打动人心,达不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案例】 崇东中学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积极采用“‘情’‘理’相融”策略,积极开展“党员访谈”活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推行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的“三先”管理机制,坚持学校重大事项让党员先知晓、先讨论,如:《崇东中学绩效工资方案》、《崇东中学教育教学奖励方案》等,通过“党员访谈”活动先让党员讨论、提出建议。党支部则善于倾听、真情交流、以理服人。他们不仅对事物提出客观公正的意见,而且能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对学校协调各方、化解矛盾、整合资源、正确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分析】 崇东中学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积极采用“‘情’‘理’相融”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面对面积极开展“党员访谈”活动,党员教育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知道,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党员也得融情道理,不是铁板一块,因而基层党组织在实施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时合理运用“‘情’‘理’相融”策略,确保党员教育管理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
第三篇:地域的永恒魅力 教案
教案
北京四合院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安徽黟县宏村民居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
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
云南竹楼
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生活用途
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
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
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样的竹楼 一防潮湿 二散热通风 三可避虫兽侵袭 四可避洪水冲击
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由于经济上的悬殊差别,村里百姓的住房本来在大小和质量上无法与头人相比,但还在建房上作了许多规定,如劳动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准做雕刻装饰,廊子不许作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甚至楼梯也不许分作两段,楼上楼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长的木料,还不得用石头柱础等等。这种种限制的确也影响了民居建筑在技术上的发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长的寿命。
土楼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维吾尔族民居
维吾尔族人的民居一般都自成院落。院墙内外遍植花草果木,居室往往为花木所环绕。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房屋。除顶棚使用少量木材外,四壁多用土坯砌成,房顶留有天窗,住房多由兼作居室的客厅、餐厅、后室和廊檐下一般都筑有炕台,廊檐下都搭有葡萄和南瓜等爬藤类植物的棚架,每当夏季绿叶果实爬满藤架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人们纳凉休息的场所。
二楼廊道多作通道。屋顶周围围以木栏,作休息或堆放、晾晒瓜果、粮食和杂物用。室内地面或为土地,或用砖和木板铺砌。室内有用土坯砌墙,中间填充泥土而筑成的约1尺多高、三面连墙的土炕。炕的面积一般很大,可睡一二十人。炕上一般铺设苇席、毛毡或地毯,墙上挂着色彩艳丽的围布或壁毯。土炕一侧多放木箱,上面叠放着被子、褥子、枕头。
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
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巴黎圣母院
【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亦译“巴黎圣母大堂”。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世界著名的教堂。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院内摆置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从钟楼可以俯瞰巴黎如诗画般的美景,有欧洲古典及现代感的建筑物,欣赏塞纳河上风光,一艘艘观光船载著游客穿梭游驶于塞纳河。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侵略过俄罗斯,1552年俄罗斯攻下了蒙古侵略者的最后一个据点——喀山汗国,从而结束了俄罗斯三百年的奴役屈辱历史,为了庆祝俄罗斯民族的独立解放,伊凡雷帝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它是俄罗斯民族获得独立精神象征。
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对面则是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
教堂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首都拜占庭的建筑风格此前影响了俄罗斯二百多年,建筑风格多为希腊式的。俄罗斯实现了民族独立后,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带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华西里教堂开始,俄罗斯建筑开始摆脱了对拜占庭文化的追摹,更多的民间传统建筑被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泰姬陵
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丈夫库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
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沙·贾汗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
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0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来到泰姬陵,一座高三十米、用红沙岩落成、顶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气派的拱门展现在眼前,其大理石结构十分突出,上面镶嵌有美丽的花朵,配以优美的书法。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浙派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至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中国明代绘画流派。因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故名之。其主要成员还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中国明代前期绘画派别。因其开创人戴进是浙江人,故名。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关系十分密切。在宣德(1426 ~1435)至正德(1506~1521)年间,浙派与院体同时雄踞画坛,代表了绘画的主要倾向。浙派的宗师戴进、吴伟,与院体绘画有着相同的传统渊源,都宗法南宋院体画风,他们两人也曾一度进入宫廷,后来流落社会,成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浙派其他画家也有很多入宫供奉者。基于在成员上两派彼此交叉和在画风上非常接近,浙派与院体几乎很难分别,因此,亦有画史将戴进、吴伟合归院派。浙派
浙派与院体,在对继承传统的态度上和艺术追求上仍有所不同。院体继承南宋山水画传统,比较谨守旧规,仿效几能乱真,风格雄健仍不失严整。浙派虽有明显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痕迹,但用笔更加粗简放纵,墨色也显得淋漓酣畅,画面动感强烈,气势豪放,具有 较多的新意。在人物和花鸟方面,两派也各呈异趣,故而浙派能自成一系。
浙派诸家中,各人风格亦有区别。开派画家戴进,以取法南宋画院画家马远、夏圭为主,上溯北宋及元人,笔墨劲健精微,稍增壮阔的气势。吴伟则变为简括纵逸,格调更加豪放激荡。继起者张路、蒋嵩、汪肇等人,则趋于简率狂放。戴进和吴伟以其精湛的功力和创新的面貌,使浙派一时崛起和持续兴盛,学者蔚然成风,左右画坛100余年。后期浙派日渐出现末流之弊,缺乏新意,一味草率,遂使此派趋于衰微,其地位终被明代中期新兴的“吴门画派”所取代。
吴门画派
明宣德(1426~1435)年间,苏州诞生了吴门派开宗大师沈周,继起者有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历时150多年。
画史将沈、文、唐、仇并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为吴门派的代表画家。这4位画家虽同时崛起于苏州,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
沈周因家学渊源,并受杜琼等前辈熏陶,主要承元代文人画衣钵,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
文徵明从学沈周,并吸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他们两人主要发展了元代文人画传统,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其画风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
唐寅是位落魄文人,与文徵明同为沈周学生,但也从学于周臣;他的山水画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
仇英出身工匠,初学周臣,后悉心临摹历代名迹,尤着力于刘松年、赵伯驹,善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唐、仇两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吴门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 吴门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形成“吴门画派”,标志文人画走向极盛的阶段。
《庐山高图》是沈周41岁时为老师陈宽祝寿之作。陈宽祖籍江西,沈周用庐山象征老师的崇高人格,实际是画家思想境界的体现。画家采用王蒙的笔法,以高度的想象与技巧,集中表现出了这一雄伟瑰丽的名山形象。近景的坡头上有一人迎瀑布而立,比例极小,却引人注目。画上题诗气势豪宕,思潮驰骋,感情奔放,把老师的人品学识与宏伟的自然景象结合,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题诗充分表现画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四篇:德育且看数学魅力
内容摘要:
摘要:根据时代的特点、要求,和 现代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出发,根据数学学科及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 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摘要:根据时代的特点、要求,和 现代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出发,根据数学学科及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 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关键,是学校全面 发展 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人认为现在学生升学压力太大,课上教学还很紧张,哪有时间搞说教,要想说教那也是班主任的事,是教导人员的专职,是语文、政治、历史 等文科教师的手头小事,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概括的 自然 科学 ,晦涩难懂,不适合说教。本来课程难懂,再来长篇大论,学生会更缺乏兴趣,望而却步。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没必要也不可行。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大处以德治国是根本,小处以德治校就是我们的指南针,从古至今,它不分学科,不分你我。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有它独特的风格,结合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数学有着非凡的魅力。
一、教师在德育教学时所有的策论性与可行性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的策略性与可行性表现在:数学课时多,师生接触多,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 规律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近,潜移默化,平时点滴积累,日深月久,就可水滴石穿,水到渠成,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形式,庞大复杂的内容,花花架子起不到实际作用,数学教学正好是最踏实最严谨的,也是最完美的,而且具有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精神。德育并不都是大爱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正确的审美观,都可从数学教学入手。可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成就感。实际上这也是学生自我培养顽强意志的过程。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长期的“渗”与“透”。
教书就要育人,不是我们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机会,而是你的头脑中到底有没有这种意识,这种观念,我们只要在教学中丰富灵活的穿插,既讲授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二、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学习是为了应用,教师教书育人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人才不仅具有高超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被社会所用,服务社会,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时代要求。这些素材我们不用东拼西找,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注意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途径的多样性。我给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先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他老先生的成就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多么了不起;讲立体几何中的等体积应用时告诉学生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在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 出著名的 “等积原理”。(等积原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一家父子,两代数学史上的英雄。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第五篇:以情感人,以美动人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音乐课上的情感培育
滨城区市东办事处第一小学 李欣欣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在感受美中体验情感,表现美中深化情感,创造美中升华情感。
关键词:音乐审美情感审美育人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在感受美中体验情感,表现美中深化情感,创造美中升华情感。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作为新任教师,笔者认真研读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贯彻“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美育于音乐教育教学中。笔者从三方面将教学中的粗浅认识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注重学生从感受美中体验情感。
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调虽简单,但要真正唱出西藏民族曲调的风格却很难,这时,可以利用一些描绘西藏风光的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西藏的辽阔,然后体会这首歌的长音该怎样唱。这样学生就能发自内心地唱好这首歌,并把歌曲的广阔表达出来,而不是“依葫芦画瓢”,数着拍子唱歌曲中长音。如此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情感得到了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同时,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感知,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准确地范唱,以情动人,将有助于学生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乐曲的情感。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我在上音乐课《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时,精心绘制了图片,太阳,小鸟,美丽的农场和各种动物头饰,在美妙音乐伴奏下,我以生动而赋予情感的语言音调并配上
滑稽有趣的动作,唱着歌曲。老师的一切语言 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有情感的动作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的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其次,强调学生从表现美中深化情感。
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积极地展开想象,有的学生把美妙的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有的同学,把美妙的音乐编成优美的舞蹈,有的学生把美妙的音乐汇成动听的诗歌。学生们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情感得到了深化。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学生们主动地扮演起蜗牛、黄鹂鸟和大树的角色,并随着音乐进行表演,蜗牛坚韧不拔、乐观积极的态度被学生们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表现音乐中的美,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深化。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师生可共同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体裁风格、流传区域,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是赞美的还是鞭苔的,是催人奋进的还是引人深思的,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我的妈妈叫中华》是赞美祖国山河壮美的,应用优美、充满激情的语速演唱,表现对祖**亲的热爱之情;《稻草里的火鸡》是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宜用轻快活泼的语速演唱。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音乐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情趣,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三、鼓励学生从创造美中升华情感。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感受美、表现美,情感得到体验深化,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想像与表现。创造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挥他们创造美的潜能。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可通过即兴动作、绘画等创造活动表现歌、乐曲,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在学习《春天来了》这一课时,我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彩笔表达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用绿色表现了广阔田野的勃勃生机,用红色表现鲜花开放的美丽场面……一幅幅五彩缤纷、显得有些稚气又不失大胆创造力的画从他们手中随着歌声与音乐流淌出来,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高年级同学可通过创编歌词、创编小品等活动,亲身体验与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创造美,升华情感,达到美育的圣境。学生在学完台湾童谣《卖汤圆》之后,自己编排了一场小二哥卖汤圆的情景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颜色的纸揉成圆圆的代表不同种类的汤圆,通过创造性的表演,学生们感受到热闹喜庆的气氛,祖国大陆与台湾团团圆圆亲如一家的真切情感得到体现。
总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使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真正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为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1、《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2、论文《激发儿童音乐创造潜能》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东关小学 窦雅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