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

时间:2019-05-14 23:2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

第一篇: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

初识杨霖老师,是在学校的一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研讨会上,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那时的自己刚到北新不久,所以并不知道坐在自己对面的是杨霖老师,只是打心底觉得这位老师和蔼可亲、端庄优雅。校园文化建设草案展示完毕后,领导们让杨老师给予一些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没有据此长篇大论,而是和在座的所有老师分享她珍藏的照片,照片里是她考察世界各地学校拍下的创意设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供孩子们放学用的彩色滑梯”的照片,照片中各个班级都有通向教室口的彩色滑梯,孩子们放学后便从滑梯上“滑”下来,这是一个考虑了孩子们热爱游戏,不循规蹈矩心理特点的设计,这张照片一经展示,大家便赞叹连连,也有老师说:我肯定想不出这样的设计!杨霖老师听后马上“反驳”道:不是你想不到,而是你没有去想,是你的眼睛里没有儿童。杨霖老师的这句话似乎提醒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做为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老师,我们真正读懂童心了吗?我们真正走进儿童了吗?

无疑,杨霖老师的“照片分享”环节给予了领导和老师们很多的思考,为了能让更多的老师分享到杨霖老师的教育思想,学校的领导们便安排了周日的讲座,主题是“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这也使我有幸更深入一步了解杨霖老师的教育理念。

周日下午的讲座我再次看到杨霖老师,还是一贯的和蔼可亲、端庄优雅。讲座共分为三个大的板块,即站在教育的角度认识儿童、学生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教育是有立场的。整个讲座的内容丰富紧凑,却不显得散乱,这主要是因为杨霖老师始终围绕“儿童视角”来和大家分享她的教育理念。而讲座中不时穿插的小故事也让台下的老师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这次讲座的一些内容是我在上次的讨论会中听到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场讲座的期待,相反的,我觉得这次讲座让我获得许多新鲜有益的收获。更引发了我关于儿童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为什么要解读童心,走进儿童?

“教育要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的观点,并不是从古至今都在我国流行的教育观念,事实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才开始提倡育人为本。杨霖老师认为:育人为本呼唤教育真正回到“人”,强调教育者应遵道而行,教育的道,就在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正本清源。我很赞同她的这一观点。每一个生命来到地球上都是上帝的恩赐,每个孩子应该被告之珍惜他们有限的一生,老师也应该在孩子的童年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兴趣所在,鼓励他们激发自己的潜能,帮助他们保持童心。

杨霖在讲座中讲到,她的同事有一位极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但她的同事却迟迟不肯把孩子送去正规学校接受系统训练,因为她害怕系统的教育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此就再也画不出富有情感和个性的作品。我想我能够理解她的同事的担心,虽然现在的教育大力提倡“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个体”,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把孩子禁锢在一种固定模式下培养的教育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作为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尽个人的最大努力尊重孩子的天性,尽一切可能理解他们、相信他们,并帮助他们保护童心,保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把他们培养成个性迥异却又健康丰富的个体。我也认为,对于人来说,他的一生从事什么,获得多大财富并不是目的,更不是意义,关键在于,他必须明白他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必须做他自己的主人,他有权利拥有丰富高贵的灵魂,他更应该乘着人生的风帆,朝着心灵指引的方向,去体验生活的百般滋味和万般色彩,只有这个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提高他的综合素质,这不是漂亮的成绩单和金光闪闪的奖杯能够替代的,读后感《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杨霖老师认为教育是有立场的,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儿童,这也许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位老师,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成就儿童,成就一个完整的人,其他的任何因素不能动摇这个根基。

因而,只有读懂童心,走进儿童,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顺着他们的个性特点健康的发展。

思考二:如何解读童心,走进儿童?

讲座中,杨霖老师讲诉的一个小故事让我觉得很受启发,一场雨之后,路面上常常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洼,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用脚踏水花玩,但是孩子们的快乐却不被妈妈们认可,他们大多数都会斥责孩子弄脏了鞋子,并禁止他们再踏水坑,然而,杨霖老师却产生了疑问,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踩水?一经询问,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却让人吃惊。他们仅仅是想知道雨后水坑的深浅,仅仅好奇水花能被溅起多高,他们完全没有故意把鞋子弄脏的动机,对他们来说,踏水坑的过程是快乐的探索过程。看来,如果一位老师在和儿童相处时缺乏“儿童视角”,那儿童的很多探索行为都会被误读为“调皮捣蛋”。这正和杨霖老师“儿童本意上就是自由者和探索者”的看法不谋而合。

讲座中那个“偷老师的500元钱去买鱿鱼吃”的故事也告诉我,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孩子一方面是纯洁可爱的,一方面似乎又会做出让大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坏事”,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像,很多成年人尚且有自己的“灰色地带”,更何况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们呢。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做为老师要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加以体察,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对特定情境的正常反应,不用过度反应,更用不着又体罚孩子又请家长的,更不该视为道德品质问题。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把某些“灰色地带”转化为“白色地带”。

然而解读童心,走进儿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走进儿童并不意味我们要对孩子的一切行为视而不见,任其发展。也不意味着仅仅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够了。想要真正走进儿童,对儿童的认识就不能单凭想象,而要善于观察孩子们那些看似普通的行为,思考孩子们作出这些行为的动机,并在不确定的地方和孩子们坦诚的对话,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变成他们,从他们的视角,用他们的思维去与他们游戏、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勤做笔记,记录下我们的每一个新发现,新体会,新思考。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像杨霖老师一样,坚持关注孩子,长期与孩子对话,相信我们也会有新的发现与收获。然而想要做到完全了解孩子的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都是独立、完全、丰富的个体。做为老师,不可能完全熟悉每一个孩子,理解他们的每一种行为。而且只要我们与她们深入交流,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实在太多,孩子的智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孩子的潜力更不可估量。(这一点,我觉得在周国平的《宝贝 宝贝》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描写,通过他细致入微的刻画,我发现,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具备关注周围世界、思考终极哲学问题、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解读孩子们一句不经意的自言自语或一个看似自然地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常常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繁杂琐事而将关注孩子的行为抛之脑后,我们也会因为孩子们各种不守纪律的行为而心烦恼怒,从而遗忘或放弃了睁开心灵的关注之眼。

其实杨霖老师的讲座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东西。比如她讲到的“两位老师评学生《斑羚飞渡》读后感”的案例,就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给我以后的教学生涯提供了方法与借鉴。再比如她讲到的以“与女儿沟通交流时间最大化”为原则的择校观就让我很是震撼,在我身边我觉得大多数父母为子女择校都是把“学校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所以杨霖老师的这种做法让我觉得他真正是位教育家,她知道什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总之,我的收获在这里是写不完的,杨霖老师的教育思想精髓我也许只触到了一点皮毛,但如果下一次还有机会听杨霖老师详细地阐述她的教育理念,我想我的那一点关于教育的想法将会更成熟更完整。

2011.7.4

第二篇:改变环境从改变认识开始

改变环境从改变认识开始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一版要闻 十年看转变实现新跨越 ——迎接党的十八大系列报道之十一 改变环境从改变认识开始

图为北京市环保局开展“践行北京精神播撒绿色希望”活动。中国环境报记者李军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军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态危机,也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危机。”环境文学作家郭雪波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离不开环境宣传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引导媒体报道、组织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动员公众参与、推进环境教育立法、建立体制机制、繁荣环境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探索环保新道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成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挖掘亮点,找准切入点,营造环保事业发展良好舆论氛围

“环保卫士”孟祥民的感人事迹,经过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行业内外掀起了一股学习孟祥民先进事迹的热潮。

这是近年来环境宣教部门挖掘环保工作亮点和先进典型、开展新闻宣传较为成功的范例。自从中国环境报率先刊登反映孟祥民先进事迹的文章以后,各类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孟祥民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从行业媒体到综合类媒体,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型媒体,从自主渐续报道到组团集中报道,一浪高过一浪,在社会上树立了环保的良好形象。

环境保护,舆论先行。环境保护靠宣教起家,也靠宣教推动发展。10年来,环境宣传教育部门在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从2010年起,环境保护部与新华社联合建立了电视新闻栏目《环境》。各地也利用各种资源,打造宣传平台。河北省环保厅与省电视台合办了《绿色家园》栏目,广东省开办了《绿色广东》栏目,在广泛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绿色理念,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做好日常新闻宣传和环境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环境宣教部门积利来国际娱乐城 http://sztianto.com t6c编辑极做好环保专项行动、全国污染源调查等重大活动以及“6·5”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环境节日的新闻报道工作,不断扩大环境宣传影响。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守住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环境宣教不断开疆扩土,开辟新的战场。

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公众思想言论、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各级环境宣教部门利用这些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建立起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机制,为环境保护服务。

北京、重庆、江苏等地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利用微博,发布空气质量等环保内容。重庆市40个区、县环保局集体开通官方微博,广纳民意民智。江苏省在2011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联合省电视台编辑播出特别节目,同时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微博、网络、电话、短信实时互动,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直播期间,网络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

各级环境宣教部门还围绕当地环保工作重点,主动策划重大宣传活动,在宣教形式创新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为新时期进一步创新环境宣教工作提供了示范。

10年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有效增强了大众的环境意识,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等逐渐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为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繁体版 首頁>新聞中心>綜合新聞>一版要聞 十年看轉變實現新跨越 ——迎接黨的十八大系列報道之十一 改變環境從改變認識開始

圖為北京市環保局開展“踐行北京精神播撒綠色希望”活動。中國環境報記者李軍攝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李軍

“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生態危機,也是人類思想和文化的危機。”環境文學作傢郭雪波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鞭辟入裡,一針見血。解決環境問題,首先要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離不開環境宣傳教育。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緊緊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努力創新工作方式和手段,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在引導媒體報道、組織宣傳活動、開展環境教育、動員公眾參與、推進環境教育立法、建立體制機制、繁榮環境文化等方面取得瞭較大進展,為推進環保歷史性轉變、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營造瞭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成為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挖掘亮點,找準切入點,營造環保事業發展良好輿論氛圍

“環保衛士”孟祥民的感人事跡,經過各大媒體廣泛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瞭廣泛關註,在行業內外掀起瞭一股學習孟祥民先進事跡的熱潮。

這是近年來環境宣教部門挖掘環保工作亮點和先進典型、開展新聞宣傳較為成功的范例。自從中國環境報率先刊登反映孟祥民先進事跡的文章以後,各類媒體從不同角度對孟祥民的先進事跡進行瞭報道。從行業媒體到綜合類媒體,從地方媒體到中央媒體,從傳統媒體到新型媒體,從自主漸續報道到組團集中報道,一浪高過一浪,在社會上樹立瞭環保的良好形象。

環境保護,輿論先行。環境保護靠宣教起傢,也靠宣教推動發展。10年來,環境宣傳教育部門在發動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方面,做瞭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動瞭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從2010年起,環境保護部與新華社聯合建立瞭電視新聞欄目《環境》。各地也利用各種資源,打造宣傳平臺。河北省環保廳與省電視臺合辦瞭《綠色傢園》欄目,廣東省開辦瞭《綠色廣東》欄目,在廣泛普及環保知識、傳播綠色理念,提

高公眾環境意識方面發揮瞭積極作用。

在做好日常新聞宣傳和環境教育工作的基礎上,環境宣教部門積極做好環保專項行動、全國污染源調查等重大活動以及“6·5”世界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等重要環境節日的新聞報道工作,不斷擴大環境宣傳影響。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在堅守住傳統宣傳陣地的同時,環境宣教不斷開疆擴土,開辟新的戰場。

當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平臺和公眾思想言論、利益訴求的集散地。各級環境宣教部門利用這些新興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特點,建立起瞭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互動機制,為環境保護服務。

北京、重慶、江蘇等地在這方面已進行瞭有益的探索。北京利用微博,發佈空氣質量等環保內容。重慶市40個區、縣環保局集體開通官方微博,廣納民意民智。江蘇省在2011年“6·5”世界環境日期間聯合省電視臺編輯播出特別節目,同時網絡視頻同步直播,微博、網絡、電話、短信實時互動,實現瞭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互動融合。直播期間,網絡點擊量超過200萬人(次)。

各級環境宣教部門還圍繞當地環保工作重點,主動策劃重大宣傳活動,在宣教形式創新方面湧現出瞭一批典型,為新時期進一步創新環境宣教工作提供瞭示范。

10年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有效增強瞭大眾的環境意識,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等逐漸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為全社會共同推進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營造瞭良好氛圍。

第三篇:听三角形的认识有感

听《三角形的认识》有感

今天,我参加了网络优质课展播的数学教研活动,两位老师展示了她们独特的教学风采,使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特别是赵研老师上的《认识三角形》一课,给我的启发很大,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1、创设情境,走进生活空间

通过展示课前用四根小棒摆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且用课件演示出来,然后抛出问题: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什么样的三角形?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的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环节中赵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从而体会到三角形三条边确定时,它的形状也就确定,领悟三角形边与形的一致性。赵老师还拿出了一个四边形框架和一个三角形框架,让学生动手拉一拉,亲自体验,并让学生说说他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自己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而所有这些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到的,在活动中自己感悟出来的,这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印象深刻。只有在学生们充分地自己动手操作中才能让学生把自我发现的规律记得更牢。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画三角形的高时,往往出现这样的错误:高不垂直于底边。赵老师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时,先让学生画一画,再引导学生说说画高的方法,然后转动图形再问:学生现在这条线还是不是“高”为什么?学生在说的同时思维更加清晰,明白了三角形画高的方法是通过顶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从而明白三角形还可以再画2条高,学生再画出来,展示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三角形有3条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也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要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这节课赵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又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王占春小学 叶秀美 2014.1.2

第四篇:听感恩教育有感

听《感恩教育》有感!

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不管何时、何处、何事都对看见爱与感恩,听完梁老师的演讲后,大家纷纷落泪,我也受益匪浅,懂得了感恩。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无论是谁都十分关心我,我不得不感恩。感恩向天边的彩虹那样缤纷,像红红的晚霞那样艳丽,想火红的太阳那样热情。

梁老师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真实故事,一个母亲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吃上喜爱的年糕,在一个雨夜里出了车祸,女儿在家里没有等到母亲,就出去寻找,在雨里跌跌撞撞的在路边看见自己等待已久的妈妈,妈妈躺在路边,看到快要不行的母亲,不停地叫妈妈但是妈妈已经没有啦知觉,眼不肯闭上······听完这个故事,大家纷纷都落啦眼泪。

每当父母叨唠:作业写完啦吗?“快去洗澡”第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老说:写的马马虎虎的、不可以养成这样的坏习惯。”当同学说:“哼!为什么听你们的。”现在我错了吗?那时同学都在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这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是春蚕、是蜡烛,使我们的恩人。父母像夏天的冰块,同学更是学习中的好伙伴,好帮手。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得来的本性,是不可磨灭的良知,假如一个人不懂得感恩,那么他必定拥有一颗零酷而又无情的心。

王方圆~七.二班

第五篇:听感恩教育有感

听感恩教育有感

王桂英

星期五下午,中华慈善总会父母学堂感恩教育的特聘讲师叶航驿先生来我校演讲。演讲的内容是感恩教育,他讲的感人肺腑,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当叶老师讲到感恩老师,让学生们对老师说出心里话时,看着一个个学生泣不成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歉意之时,我心中涌起了感动和欣慰,因为叶老师的演讲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同时我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那一刻他们都很懂事。

随着活动的进行,八年级的几个学生走到我面前,对我说对不起,我落泪了。我感到自己平时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虽然没有看到成绩进步,最起码我知道了他们都是些渴望进步、懂得感恩的人,是内心善良的孩子,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的思想进步更然人感到欣慰的呢? 在欣慰的同时,我感到了内心的压力,我想我可以让他们学更多的东西。或许在平时我太想着让他们进步了,以至于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水平,以后我一定要多研究教法,让他们的英语进步。

叶老师的演讲是很成功的。他让学生意识到了他们应该知恩,将来有能力了报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明白了也要感恩现在的一切,珍惜现在的一切,努力工作,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将来才会更好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进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爱的接力棒传下去。

下载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改变教育由认识儿童开始》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三生教育有感

    听三生教育有感 四(3)班董祺 今天上午8时学校举行了“学习改变命运,感恩成就人生”这个活动主题。 老师先是交给我们一个能又快又对记住单词的方法,接着又讲了几个孝顺父母的故......

    读《教育,由美而生》有感

    教育,遇见美好——读《教育,由美而生》有感麓谷第二小学周慧读一本书,最先入眼的总是它的封面,以大师本人做封面的书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一线表扬学》如此,《教育,向美而生》亦......

    听李镇西教育讲座有感

    忽如一夜 春暖花开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望岛小学王晓琳 李镇西——这个如雷贯顶的名字,自我大学起就经常从老师口提及,他对教育的理解及实践让我钦佩不已,但百闻不如一见,这......

    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感

    听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有感 3月29日山东省教研室心理学博士张玲玲围绕《从心理科学的角度认识和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专家报告声情并茂,幽默风......

    听法律教育讲座有感

    听法律教育讲座有感 最近几天G20的消息席卷了杭州的各个角落,最热闹的还应该是网络上的传播关于安全教育的视频在各个网站的站面都被法律教育视频占满了。 我一时去兴,进去了......

    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 公文 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xx号下午xx中学邀请了北京华夏感恩教育演讲团为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

    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

    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 听了杨老师一场精彩的感恩教育演讲,感想颇多,采撷二三,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一,久违的泪水。杨老师感人至深的演讲让学生和家长都流下眼泪,我想这眼泪代表的......

    听“感恩励志教育”有感

    听“感恩励志教育”有感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以及各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感恩励志教育报答会”。在会上。专家说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场的听众们都纷纷流下了眼泪。 专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