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溪街道教研活动体会zhufajian
福溪街道教研活动体会
这次滩岭小学的街道教研活动是我工作以来,第三次参加的街道教研活动。
10月14号,也就是街道教研活动那天,早上天还下着点小雨,我冒着小
雨开摩托车来到滩岭小学。
滩岭小学的校园环境很优美,环顾四周令人心旷神怡。我到达的时候第一节
已经开始了。然后我就来到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室,那位老师叫乌丽霞,她上的课
是一年级的数学课,课堂上这位老师激情澎湃,肢体 语言很丰富,语言也很符
合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可带的特点。小朋友们听的专心致志,很认真。
接下去我又听了一堂体育课,感受到了体育课的上课特点,学到了很多。
在第三节的时候,汤瑶雯老师上了一堂数学模拟课,声音清楚,让我学到了
很多。接下去庞华德老师又上了次体育课的模拟上课,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体育的模拟上课,感觉很有新鲜感,庞老师的动作很优美,我们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当时我就在感慨,体育课原来也可以上得那么有趣。最后出场的是许聪老师,她
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堂英语的模拟课,课堂上她面带微笑,英语口语流利,配合她
那独有的声音动作,让在场老师都很惊讶,一些英语听不懂的老师听的也挠有兴
趣,模拟课确实上的很好。
在教研活动的最后时间里,范校长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有关模拟上课的一些
知识,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模拟上课,以及如何才能上好一堂模拟上课,还有模
拟上课的重要性,让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
通过这次街道教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的,对我意义很大的知识,技能技
巧,真的是满载而归,获益匪浅。
朱法健
2011-10-26
第二篇:教研活动体会
2011年10月29日和30日,我校组织我们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参加 “教育新视野·第三届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可谓规模宏大,吸引了来自于上饶市所有县市及其他各省的部分县市近千名小学数学教师前往观摩学习。活动期间我们共领略了六位数学名师的教学风采,分别是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执教的两节不同年级的《找规律》、并做了报告《悦纳“生成”、关注个性》。深圳市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认识百分数》,并作了精彩的报告。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刘松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并作了报告《小学数学情智课堂的构建》。江西省特级教师——吕英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最后压台好戏是由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重复》,并作了精彩的报告。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邃,灵动而扎实”。他们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迥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观摩学习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 “水到渠成”。周卫东老师在执教两个不同年级的《找规律》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周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在四年级的《找规律》上,老师用猜纸牌的魔术,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在五年级的《找规律》中,周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比比记忆力,并以15秒时间限定,优胜组说说获胜原因,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出了课题,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课堂游戏——快乐地学习数学。
全国名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数的大小比较》,整堂课都是在数学游戏中完成的,首先是课前活动:玩相反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新课伊始,黄老师又和孩子们说:“游戏我们继续,按组分成黄河队和长江队。每对各派代表上来抽签。”并且出示游戏规则。同学们个个争先,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游戏活动中,完成了大数的比较,掌握了比较的方法,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有学生的游戏,而且还有师生之间的游戏,老师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导者,游戏的组织者,还是游戏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学生在游戏中思考问题,把新知在愉悦的课堂中充分理解和消化了,这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认为这份枯燥乏味的《大数的比较》,在黄老师的精心组织设计中,能这么有趣,听课老师们都忍不住再三笑起来,并报以阵阵掌声。这掌声是奖励那些在课堂上积极动脑的孩子,也是对特级教师黄老师的精心教学的最好诠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重复》,徐老师用了脑筋急转弯《困惑的理发师》创设情境,初步认识了重复。而后进行游戏“抢椅子”,故意设置障碍:椅子两把,学生两人,学生无法进行游戏。而后又故意多点些学生,游戏还是无法正常进行。怎么办呢?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决了问题,然后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在徐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己解决了“重复”这个很难理解的概念。集合图的诠释真是让我眼睛一亮,这么难理解的集合知识,徐老师用了两个呼啦圈,很形象的进行了解释。新课教学徐老师没有使用任何电教用具,而是用他那人格的魅力,那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延伸拓展题。本课在掌声和笑声中结束了,但是徐老师的精彩课堂教学艺术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三、个性鲜明的大师“语言”
当我听着这些名师的课时,我感受到大师的“语言”不仅是声音,更有逼真的表情,和谐的肢体语言。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瞬间让陌生远离,让共振如音符般美妙;它能如水波般荡漾,一圈圈打开学生的心扉,不经意间深入每一位听课教师的心灵深处„„
如徐长青老师的课前交流对话。师:你们是二年级的学生吧? 生:不——是—— 师:是,别骗我了,(故作我很聪明样)只有二年级的学生才那样说话。三年级的小孩一般回答:是。
„„
这虽然只是简短的课前交流,但可以看出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好的习惯短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就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进行思考的创造,让学生体会到学生思考的美,创造的快乐。
四、圆融无缝的布局谋篇
徐长青老师的课的结构真切的让我突然想起了武侠小说大师——金庸,金庸大师的作品气势恢弘,结构严谨,而徐老师的课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课伊始:
师:我能在一分钟之内记住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信不信? 生:不信。(有一低声慢2秒后传来:写在刚才发的纸上。)
师:噢,对了,那么你们能把你们的名字大大的写在纸条上吗?(分别在两张纸条上各写一次)„„
我正思考,这是作为课前交流的一个好方法,不定这里面的“大大”是不是课题“重复”的关联呀?
„„
疑问间,摆下,因为课太精彩了。
流程至这:
把刚才的游戏中的两个呼拉圈画在了黑板上(成集合图式样)
师:谁是在红色的圈圈里的?谁是在黄色的圈圈里的?请你们进去。生:哄然大笑,继而发言,不能进去。(数名学生低语:把纸条上的名字贴上去。)
我大悟,继而惊,徐老师的构思真巧妙呀,原来纸条不仅仅是个交流,还是个伏笔呀。
同时玩两个游戏的学生贴了两张上去,我想:“这是不是要拿张下来呢?刚才这个学生怎么不会只拿一张,把自己的名字贴在中间呢?”正在为徐老师担心时。
徐老师:数一数,怎么又是7个了呢?看来我原来还是对的。生:贴错了,两张应该只贴一张,贴在中间。玩了两个游戏的学生上台,把纸条移一张到中间。
徐老师:噢,原来这两张纸条是同一个人,他玩了两个游戏,这个玩猜拳的,这个玩抢椅子的,是角色不同。(继而示意把两张贴在一起)
徐老师:原来这两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重复了。(掌声一片)
听到这里,我惊叹不已,继而心悦诚服,这哪里是两张小纸条,这简直是个魔术,它竟然串起了课前交流;化现实中的具体的学生为符号,进入集合;现在又点出了课题——重复。徐老师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高手,竟然就两张小纸片埋伏这么深,在绝对意外,绝对合理,绝对准确的时候出现。
两天的耳濡目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教十年书”,大家都表示要把对大师的赞叹化为反思,化为实践,化为探索,化为学生的成长。我会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第三篇:教研活动体会
教研活动体会
寿县三义初中:尹英华 本人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参加在合肥市举办的安徽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全省15个市的中小学音乐精英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合肥市教育局协办,包河区教体局承办,并取得圆满成功。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下面就此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做以下总结:
一、此次活动主要关注点:
1、体现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3、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开发、科学、平等、对话、些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实际。新知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5、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行,展示课堂创新特点。
6、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境。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7、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8、体现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
9、教师素养(语言、板书、教态、多媒体、弹唱、指挥、教学突发时间的应急处理等。)
二、课例分析:
1、歌唱教学活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道路。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而已。如今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就要求唱歌课有了新的标准。在此次活动过程中,有位教师的歌唱课《踏雪寻梅》让我印象深刻,首先她在介绍作品与作者的时候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冬天”、“踏雪”、“寻梅”等活动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绪。其次,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位教师就采取了师生共同合作的方法,在上课的时候,及时的找出学生的毛病加以修正,并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她很注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充分体现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境。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这位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音乐要素塑造音乐形象方面。
2、欣赏教学方面。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作品。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光凭唱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必然会大大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在我们的欣赏课中,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然后进行初步欣赏;接下去就是分析曲子、乐器、表现手法,再度欣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于是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甚至根本不想听。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有一位教师的欣赏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令我叹为观止,她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且把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放在第一位,在作品主题模唱这一环节更是非常精彩。她用很形象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将《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三个乐段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第一乐段她用“愉快的奔跑玩耍”来形容;第二乐段她用“高贵的贵妇”来形容;第三乐段的颤音用手势来形象描绘。将整个乐曲表现得活灵活现。整节课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兴趣也很弄厚,同时她还采用对比法,用力度等音乐要素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学生来分辩,可以说,整节课非常成功。中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已经不象幼儿园和小学时,音乐课上喜欢唱唱跳跳,他们变的安静了。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懂音乐了,很好的引导他们就可以喜欢欣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中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对我们下一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教学。
3、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教学是普通学校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以音乐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是它的基本特征。它的基础知识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 基本乐科,不属于工具学科。首先,它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达到喜爱音乐的目的。但是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个别专家也给了恰当的意见,基础知识教学在当今的音乐教学中不是特别重要,只需要一带而过,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涵义,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懂得如何去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目的。有一节课我印象深刻,这位教师在教授《桑塔露琪亚》时,在升记号“#”的讲解中一带而过,没有过多的解释其原理,而是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分辨弹奏原来的音和带有升记号的音,让学生从听觉感官上分辨升记号所带来的音乐感受,这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了升记号的意义所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热情、独立意识及强烈的表现创造欲望。设计教学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的方向发展,从成功的经验和失 败的教训中促进自身教育思想的转变,尽快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音乐教育的愉悦中,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
4、音乐要素塑造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人们通过聆听具体音乐作品或通过阅读、分析乐谱等方式,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不断体会音乐的情感、形象,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欣赏中,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支离破碎地讲授。音乐欣赏中情景变化要渗透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要素变化。比如在一位教师的《当兵的人》中,她将歌曲意境讲解完毕,根据学生脑海中军队的形象,展开联想,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歌曲应该以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进行,才能塑造军人威严的形象。这样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了大大的提高,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音乐要素来塑造音乐形象与音乐情感,这样是一个很成功的教学方法。
总之,作为一名新教师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音乐教师的庞大队伍,在教育路上,我会以这些教师位榜样,努力钻研音乐教学,勇往直前,踏踏实实的工作,自信的表现自我,虚心请教,不断在风雨中历练,磨砺个人的精神意志,爱岗敬业,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2011年11月
第四篇:参加教研活动体会
参加教研活动体会
程敏 六一班 寿县双庙集小学
自2015年秋到2016年春,我参加了七八次教研活动,每一次活动结束我都感受非常深,也给我留下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财富。当了教师之后,才知道年轻教师还要经常准备公开课活动,那时很不明白,为什么要举办公开课呢?公开课开的再好,也不代表你平时上课就这么认真,准备这么充分啊?这不是毫无意义的吗?直到后来我去六安市参加小学语文专家授课和名师授课,让我大开眼界,才醒悟过来,原来一堂课可以上的这么好,这么深入人心。举办公开课和名师讲座对于刚上岗的年轻教师真的不可或缺,对我们的教学上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
公开课是目前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一项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研活动。是一种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的形式。一节好的公开课,一是应该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应是一堂有教育意义的课;三是应该是真实的,能客观反映师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让人有真实感、亲近感、亲切感;四是应该具有研究的价值,公开课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讨论的领域,从而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舞台,公开课是精心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集中精力学习教育理论、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公开课不是平常上课,它要展示执教者的最高水平,要对日常教学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应该是日常教学追求的一种极致,所以没有哪一个教师对待公开课不是认真的,不是不辞辛苦的,可以说公开课是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
二、开展教研活动应准备哪些
学校组织听课或公开课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带动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无论是听课、评课还是上课我们都应准备充分。在听课前,一要了解上课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二要认真研读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三要形成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备而去地听课才会有的放失地提出评点和建议,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同事、同行、领导等进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进行剖析。要想全面地评点执教者的课堂,在听课时就要边听边作记录,并随时写出评点和建议。这样老师们有条理地进行评点,对执教者有一定的启发,当然自己提出新的意见也会被其他老师所讨论,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有利于教师们的成长。
当然对自己成长最快的就是亲自上公开课。可我刚开始对于领导安排的公开课很是烦恼,也很紧张,后来想一想不就是用多媒体上课吗,应该不难。就上网查了一篇制作较完整的教学课件,然后对照着参考书以及教案加以整理教学流程和内容,然后就直接去上课了,那时我上完还感觉良好,毕竟我把一堂课的内容上完了,对多媒体课件也操作自如。现在想来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第一,我不应该首先制作课件,而应写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才真正反映出你的整个教学环节和内容,再根据教学设计来制作课件。第二,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应只是把大的框架摆出来,而应写详案,也就是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详细的写出来,细到教师和学生说的每一句话。作为刚上任不久的年轻教师写详案真的很有必要,可以掌控整个课堂的内容以及流畅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运用。之前我上公开课时,一些老师就指出我的教学语言不够流畅,环节之间的过渡也不够流畅,我经过反思,应该是我在准备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学生回答以及教师的提问。第三,制作简单大方,与教学设计同步的课件。如果课件与教师说的内容大体一致,那课件显得就多余了,课件应是辅助教师的口头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课件内容也不可同时呈现,应符合教师的教学策略,层层深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注重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
刚上岗时,我教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总认为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写字,如何用字典或词典去查阅意思,如果课堂上教学生认字、写字、查意思,岂不是很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从课文中得到感悟。这样的想法通过后来参加教研活动才得以纠正。小学生还处于认字习字阶段,不应放弃最基本的练字和理解词义上。尤其是第一课时,重点应让学生熟悉课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生字,会读,读准确,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写的工整。然后还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把字、词都解决了,接下来应是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长短不一,为节约时间,有的学生干脆就默读课文了,以致于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降。在公开课中让学生起来朗读,出现齐读、读不通顺的问题。可想而知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是多么重要。
在小学阶段,写字和读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能力,第一课时以认字写字为主,而后面第二或第三课时以读书时少不了,以读为主,读中悟。我以往的教学并没有重视学生的读,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出来,找的正确,那就完成目标。有时也让学生读,但没有提出朗读的要求,可见没有指导和要求的朗读是多么不成功,也说明我的教学经验是很不足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六安市小学语文课堂观摩赛中,一位教师他用“三读”的方法,让学生以读为主,自读自悟,结果学生既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又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轻松而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原来这位老师为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提出了正确、合理的阅读要求: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读:学生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默读课文,找出答案,边读边勾画,并通过分析关键词的方法,理解重要语段。(既提出了阅读任务,又有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三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合理分工,抓角色神态、表情、动作,注意角色语气。或是讲解完重要段落,再指名学生读出感情。(在理解了课文后,再次朗读,既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心思想,又教给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技巧)。三次阅读带着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层层递进。有了老师的正确引领,学生们才能在短时间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
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平时上课时,也会表扬朗读地好,或者回答问题精彩的同学。可是对于那些站起来不说话,有时对于老师的问题答非所问,这让我有点发狂,脸色立马黑了下来,生气说让学生坐下。但是在名师课堂上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很会发现”、“真会观察”、“真细心”、“找的很准确”、“要是在朗读时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让每一个参与学习的孩子都能等到准确的称赞。正因为如此,在名师课堂上孩子们总是那么踊跃的发言,课堂气氛总是那么的活跃。可见,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可真不小!
教师及时、准确的激励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也将会一点一点的改变。对于学生回答的不够准备或不够完整的情况,提示学生,让其回答完毕,或者对其进行补充,“你想说的是这样的吗?”、“回答的真好”、“你理解地很正确”等。对于有些走神的学生,让其回答问题时,可以把问题再向其复述一遍,让其注意力回到问题上来,“你能为大家解答一下吗”、“我相信你可以回答的很好”、“你上课听的可真仔细”等。相信通过这样的鼓励性评价能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提高教学效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惨教研活动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的优点指导着我今后的教学,他们的不足之处也提醒着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改之。在参加教研活动以来,我的教学思想在一点一点改变,教学方法也在一点一点改进。以后有这样的教研活动,我一定积极踊跃报名。认真筹备,精心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并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请教。相信我一定会在教学这条路上慢慢成长。
第五篇:跨学科教研活动体会
跨学科教研活动体会
本学期,学校进行了跨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参加的老师很踊跃。每次观课,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几大排。尤其是体育老师,他们在我面前笑着说,我给他们的压力太多了,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或许真因为如此,所以执教的老师,所在学科的教研组组长,教导处都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准备(音乐组由于敲击乐器的缺乏,甚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进入课堂),教案的印刷(尽量做到人手一份),人员的分工(有时候由教导处派发教案,有时候由教研组长派发,有时候由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负责,感觉很团结,和谐)。在前两天的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了有部分老师几乎比我还积极参与观课活动。看来,教研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那么,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也为老师们提示一下观课议课的重点吧。
一、参与者要对课堂教学有不满意的态度。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要致力于发现缺陷和不完美,知道不完美后,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去实现完美。如:谢老师的《街心花园》,罗老师,陈老师执教四年级的Unit 5 Where are you going?黄老师的《陈嘉庚办学》他们一次次地解读教材,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从自身角度找原因。结果课例得到老师们的赏识,体现了教师们不断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追求。
二、参与者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倾向于保护自己、掩盖自己、美化自己,喜欢听好话是人之常情,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也是倡导赏识教育吗?但是,对于教研活动,我们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新课的导入是否恰当?引导学生是否有序?练习设计能否有梯度?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之类的问题,我们不妨问问自己,问问执教的老师,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应该如何改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三、参与者要有坦诚对话的精神。
议课不是一言堂,不是教研组长起个头,其他老师符合一番,等着铃声响起,就完成了议课任务。执教的老师应坦诚地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流畅,不成熟的地方,提出来让大家想办法解决;观课的老师也要积极介入,在互动中实现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引起自身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自我对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此外,作为教研组的领头人,必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实践理念,以身示范。在议课时,我们要向全体老师渗透课程理念,做新课程理念的身体力行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以学生发展为本)观课议课中如何体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新课程主张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
二是引领反思,善于提问。要学会探询和了解参与教师更深层次的观念和思想,促进教师的自我对话,以便对症下药地进行专业引领;要紧扣课堂教学细节,帮助教师建立行为与效果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积累经验,引发教师对深层次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实现观念更新和行为转变的有机统一。
三是揭示可能,理论引导。在对话的过程中,组织者要不断引导教师认识教学活动和变化可能,拓宽参与教师视野,引导教师运用和借鉴议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