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阅读之失落了的山村
失落了的山村
你失落了吗?那像露珠在绿叶上闪耀着的万山丛中的小山村?
一位老爷爷千里迢迢来寻找你,在这绵延不绝的群山中,在苍翠欲滴的旷野里.他头顶着白云沿着新开的公路,迈着(稳健稳重稳步)的脚步,一定要走着来看你。
老爷爷已经记不清你的名字了。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他从塘里挑过水,倒进老百姓的水缸;他还记得,在村后石壁上,他们刻下红军长征的标语。
老爷爷不坐车子,也不要人带路,他要(亲自 独自 悄悄)去找你.他说:“看我是否忘记过去……”
前边,山麓的坝子里是新村,那里有着新式的农民住宅,新式的农业机械,崭新的汽车.村前有一口水塘,水塘很大,水很清,绿树环绕,塘中建有彩色凉亭,上面写的“农民公园”四字,跃入了老爷爷的眼帘。怎不见五十年前的景象?小山村,你真的失落了吗?老爷爷不相信,他一定要找到你!
他终于发现石壁上的标语,刚用漆描过,显得那么鲜艳夺目。啊!小山村,原来你还在这里,你并没有失落啊!
不,老爷爷说,你还是失落了。从前的落后、贫穷、愚昧、荒凉已无影无踪。今天你展现的新貌,正是老爷爷多年来一直盼望要见到的呀!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绵延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上横线。
3、用“__________”画出与“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相照应的句子。
4、第四自然段中的“他”,“你”,“我”各指谁?
“他”指()“你”指()“我”指()
A.作者B.读者C.老爷爷D.小山村
5、小山村以前是怎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的?
6、“失落”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问文题“失落了的山村”?
第二篇:浅析山村语文教学
边远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初探
作者: 唐 华
单位: 奉 节 县 幸 福 中 学
时间: 2011年11月
内容提要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三方面的问题。
一、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现状。第
二、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
三、关于如何更好的在农村中、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
浅析山村语文教学基础教育
“新教程,新课改”教学改革在各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开展得风风烈烈之际,如何将这一全新教学理念运用到农村学校教学中,便成了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体验,也就教学实践和工作心得谈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肤浅认识。
一、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现状
(一)以传统注入式教学为主,怯于创新教学
通过对一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采访了解到了语文教学任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一些老师谈到在这些孩子身上换一种教学方式之后,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采用所谓的创新教学之后,学生有些盲目了,不知所措。也有老师谈到要在这些养成依赖之心的学生身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说山区的教师不开展创新教学,而是有一点害怕,怕收不到效果。例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生字词,少许成绩好的能够办到,一半的同学还是要依靠老师,这就设计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的能学到东西吗?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其应该自行掌握的知识吗?这是第一个现状,教师怯于开展创新教学,任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
(二)阅读作文教育不力
众所周知,在语文试卷中,阅读和作文比重相当大,而通过对一些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大部分课程在进行授课讲解。相对而言,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的专题课程开展较少,虽然,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字词句,但活用的能力则
很差(对于段,篇的理解认识能力差),以至于在阅读和作文题中大把丢分。课程少,老师不重视阅读和作文的重要性,给予指导和训练少,使得学生答题技巧,写作技巧得不到提高。而一部分老师则谈到,学生思维僵化,很难激活和开启,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和答题技巧训练,帮助学生运用语言,但学生总是模式化的接受,答卷方式单一。写作方面,能写的也只不过用一些惯用的套话而已,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完成,还有一部分更是苦思冥想,无从下笔。这是山区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生活范围小,写作素材积累少,教师重视不够,指导不得力,使得在作文教育中呈现出“闹荒”的现象。
二、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
(一)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受其害
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字词句的意思用一种固定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学生也就不加怀疑的接受,然后死记硬背,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那也就更不懂如何运用。例如:老师在授讲课文时,讲到生词“恬静”时,说了它的意思是“很安静,平静”,有的同学用“恬静”造句则说:“我们的教室很恬静!”而在另一课中讲到“肇祸”一词时也讲了它的意思是“闯祸”的意思,也有同学造句这样说“我昨天在学校又肇祸了”。这是学生的错吗?显然不是,那是老师的错吗?老师按照教案讲课,似乎也合情合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注入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已经冻结了,僵化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这都应归罪于注入式教学。我还了解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育中采用了更极端的注入式教学,那就是让学生抄作文,背作文然后去应付考试。从有的同学口中了解到,老师让他们背作文,有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他还说到他们被过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奶奶》,在期末的考试中遇到的作文题目正是要求 2 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大部分同学写了《我的奶奶》,结果都取得了高分。试想这样的好成绩有什么用 ?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这是极少见的,也是最极端的。还有的老师给作文一个固定的框架,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也是一种不加思索也极不负责的作文教育方法。结果也只不过是把学生的思维捆住了,对学生一点好处也没有!综上所述即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问题。
(二)农村学生生活单一,外界接触少,知识接受方式单一;
农村学生与外界联系少、空间小、见识的人和事少,除了老师同学便是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而这些人除了老师其他的人也不可能带给学生们什么新的知识,因为大多都是农村人,所讲的也大是些农活杂事,家庭琐事而已,这就局限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从而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农村的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叫网络,也更不知道什么叫上网了,很多国家大事他们也要过很久才知道。生活空间小,思维僵化发散困难,这使得在语文教学中,他们的学习方式单
一、写作素材单
一、思维路线单一,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的现象。
(三)山区中、小学硬件设施差;
山区中、小学条件差,硬件设施差也是阻碍创新教学的又一个问题,这里没有供学生大量阅读书籍的书籍,没有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所查阅的资料,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这里也没有供学生查询资料要用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条件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有限、词汇量小、写作水平低等问题。
三、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系列设想
(一)针对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学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转轨;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根除注入式教学的错误模式,转向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思维方式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转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错误的把自己当作了教与学的主体,认为只有学生以老师为中心才是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正是老师这样的错误认识让学生陷入了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是教学主体的转移,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之中,我大胆的运用“新课改”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少说、少写、少做”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写、多做”。如在讲解《白杨》一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见过白杨吗?想了解白杨吗?
生:想啊,还想种白杨树呢!师:那好!我就来认识一下白杨吧!那你们说学习新课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
师:老师想考验一下你们解决问题的本事究竟有多大,谁敢说我能做!而且还能做得很好啊?(同学纷纷举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很好!那老师给你们几分钟,看看谁又快又好?(同学拿出工具书进行学习)生:(几分钟过后)我处理好了!
师:好,那你说说!其他同学找找不足的地方!(开始读,说)生:老师,我比他读得更准,意思查得更详细!(老师示意让他说)生:老师,我还能组词,造句!(示意,让他读写)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呈现出一片互相比拼学习气氛,而在这之中老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子,协调的作用,学生便成了主体。他们通过交流也学到了更多的词句,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二)合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字、词、句、篇;
合理运用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的,准确的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并能通过课文学习,3 提高阅读解题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写作的方法、技巧,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因为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与该年级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同步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最好范文。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更牢固的掌握生字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面去看课文,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我在讲《乌塔》一课时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主人公乌搭才十四岁,和你们一样大小,她独自去旅行到底对还是不对呢?”开始时都说是对的也说了一些理由,但不等我开口又有同学说不对,也说了一些理由,就这样同学们又陷入了争议和沉思,同学的思维也就调动了起来。进一步引导,使他们在对生活的认识也能从多面去看,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为写作作准备。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针对学生阅读量有限的问题,那就是希望学校尽可能的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图书,开设图书馆。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以弥补课外知识的空缺,弥补山区语文知识学习单靠教材的不足之处。
(四)运用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运用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这种思维训练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向性,独特性,新颖性的思维创造力。例如,我在讲古诗《游园不值》时,便提出了如果诗人当时进了园,看了满园春色又会怎样?如果诗人进园看不到满园春色又会怎样?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将思维发散开来。所谓求同思维是指采用已知的最佳方法,有方向,有范围的思维模式。用哲学的理论说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即在复杂多变的事物之中找出那个相对不变的东西。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写哈尔威船长从驾船到失事再倒旧人救人完成的过程,就是为了表现哈尔威船长的一些品质,这也就我们学习课文所要求的“同”。
(五)以情感动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以情感动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师生零距离教学,消除师生心理鸿沟。在实习期间,我从各种途径走进同学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生打成一片,和我的学生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我们共同讨论读书学习的心得和体会,让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之中便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指出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大胆的把他们的优点展现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言笑间便指出他们的缺点,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加以改正。例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学生抄作文,但我也没证据证明,下课以后我找到他并和他聊天。聊一些写作文的技巧方法等,顺便谈了一下抄作文的危害和培养自己独立写作的重要性。我并没有提到他抄作文的事,他却主动承认了错误。接下来的一次作文他自己能写了,我又给予鼓励,第三次就写得更好了,他对作文有了信心和兴趣,怎么会不进步呢?
(六)写作方面,为学生作范文、引导学生写作、加强写作指导;
写作方面,为学生提供范文,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加强写作技巧指导,老师与学生同步创作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山区语文教育中作文更是一个难点,由于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生活单一,信息闭塞,阅读少,词汇量小等原因导致了作文水平偏低的现象。所以在作文教育之中要加强对指导,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课文学习之后,摘抄精美的词句,以供写作时参考。课外,找一些好作文念给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学生同步创作,以便把握每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体会写作的难度,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四、关于如何更好的在山区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
通过对山区基础教育之语文教学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讨论后,作为一名年轻教 4 师又将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语文教学呢?言简意赅的说,第一: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轨;第二:合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增加学生课外知识拓展;第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五:以情感动人,增进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第六:写作方面,加强指导。综上所述,是我对山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一个肤浅陈述过程。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将我大部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使我对山区语文教学有了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准确的认识,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绍山.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今日教育》2005年8月122期 [2]饶杰.试析农村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三峡教育》2004年8月152期 [3]张标.谈山区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J].《三峡教育》2004年8月152期 [4]王兴.让小学作文走向生活[J].《人民教育》2003年5月152期
第三篇:语文山村小学
《山村小学》教学设计
萨其仍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校、着、国、声、中、又”6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山村小学》是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本课讲的是在大山中的山村小学里孩子们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情形。教学本课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立志好好学习的思想情感。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上下文,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合作、交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
1、学习“校、着、国、声、中、又”6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星期一我们都会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大家想一想,这个仪式是?非常好,是升国旗仪式。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升国旗的视频,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1、揭示课题: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会很骄傲,很激动。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走进我们今天的课文《山村小学》。设计意图:由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2、板书课题:同学们举行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下课题。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过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这所学校在举行什么仪式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去读课文,把课文读熟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课文读熟练呢?那首先要认识课文里面的生字词。1 标出生字词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课,拿出笔,快速地把生字词标出来。巡视指导
刚才老师看到大家都标的非常认真,现在呢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都请到了黑板上,看一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小黑板)2 学习生字词 A 指名读
哪位同学能勇敢的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读的真好,字音准确,声音洪亮,谁愿意来跟他比一比? B 男女生赛读 以上两位同学都读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要举行一场比赛,愿意参加吗?
有同学一听到有比赛就鼓气了一身的劲。老师把咱班同学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在每一组内老师随意抽出三名同学来进行比赛。男同学发扬风格让女同学先来。C 齐读
我们班的男女生水平不相上下,都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生词读一遍。3 理解词语
过渡语:生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好了,那这些词语你理解吗?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你还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A 理解词语“大山的怀抱” B 理解词语“徐徐升起”
三 熟读课文
过渡语:生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如果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吗? 1 自由练读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读准里面的生字词。2 分组开火车逐段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功,来举行一个小小的赛读会,还是我们刚才的男女生小组,这次我们要在小组内开火车读。3 宣布比赛规则:
小组内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最多只能读两段,如果中间出现错误就换下一个同学接着读,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用的人最少。在比赛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做好评委工作,要做到以下要求: A 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B 听有没有添字漏字 C 听有没有读破的句子 4 开始赛读
指导学生读错的地方 自由练读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读准里面的生字词。4 分组开火车逐段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功,来举行一个小小的赛读会,还是我们刚才的男女生小组,这次我们要在小组内开火车读。5 宣布比赛规则:
小组内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最多只能读两段,如果中间出现错误就换下一个同学接着读,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用的人最少。在比赛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做好评委工作,要做到以下要求: A 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B 听有没有添字漏字 C 听有没有读破的句子 4 开始赛读 指导学生读错的地方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补充填空(出示小黑板)
在大山的怀抱有一所(),有几间(地上立着()。孩子们唱起了(),升起了()。
3、小组讨论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这几个空该怎么填?
4、指名回答 五 指导写字 1 自由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页自由读一下本课的10个生字。2 观察生字
在写字之前我们要先观察生字:),空A 看字形 B看笔画 3师范写 4生描红
板书设计:
山村小学
生字:
校:声母x 介音i 韵母ao 着:声母zh 韵母e 翘舌音 国:声母g 介音u 声母u 声:声母sh 后鼻韵母eng 中:声母zh 后鼻韵母ong 后鼻音又:声母y 韵母ou 生词:
大山的怀抱:四周环绕着大山
徐徐升起:缓慢的上升
第四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读后感
在那个消逝的村庄里,曾经有过潺潺的流水,嫩绿的草原,闲适的山羊和少女那纤细的双手缝制出来的一片天空。
——题记
没有人给时间一个定义,因为时间是那样的抽象,那样的飘渺;就像没有人给生命一种定义,因为他看似随时流动在我们血液里,跳动我们的胸膛;可我们始终不能知道他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但我们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时,我们看到了在时间的流逝中,生命如何凋谢的过程,一个健硕的小伙子,一根二尺的拐棍;我们也感觉到了当生命远去的同时,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给你的生命敲下一根铁钉,直到钻入那三尺的黄土。时间与生命仿佛永远是成正比的,而且时间总是大于生命。像宗璞在《紫藤萝瀑布》里说的“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在冯志的文章《一个消逝的山村》里,我同样看到了一个感觉历史的人,一个感受生命的人,一个让时间与生命完美融合的人。这行云流水的文字中,作者将自己置身与两个不同的历史空间中,现在与过去。一切都起始于一条“没有历史负担”的石路上,作者由此引出了一段关于在这条石路上,以及这条石路通往那个消逝的村落的故事。
全文的结构是相似,总是将思绪徘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段首首先描绘出真实的山村形态,段尾又牵引出自己对这个消逝山村的联想。使整篇文章显得层次清晰,同时又形成了这个村庄现在与过去鲜明的对比,不仅也流露出了作者的一个疑问:“消逝的村庄,那么没有消逝的什么呢?”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句话给了我们答案。这句出自李之仪《卜算子》的诗词,本指恋人两地相恋,这中间巨大的空间距离;此处却被暗喻为这历史长河间的时间距离。还是那澎湃的长江水,还是那片青山翠林,还是那我们看到那条石路。东西还依然在,只是看到人不同了,看到这优美景致时的心情也不同了。在第七段时,作者还运用“菌子”作为连接这两个时代的媒介,用“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的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又一次论证了历史空间观。
如此的美景美致,被作者一段插叙所打断,“战争”是这村落消逝的真正原因。人口骤减,房屋倒塌,成堆的尸骨,现在早已不能寻见,连“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正是这巧妙的描述,又一次论证了作者的想法:人类文明史中必定充满了杀戮与野蛮,但大自然会用其最大的宽厚与仁慈来化解这一切。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有过存在的痕迹,也许你会在人类的文明中留名青史,但在大自然看来,所有的人都享受这同样的待遇。
最后作者明白了自己于生命与时间以及大自然的关系。那就是像“鼠曲草”一样谦虚,像那“村女”一样恬静,像“山村”一样质朴。让大自然带这你去领略这生命的含义,平静与安详;让大自然带你去感受这时间的定义,白驹过隙,但每分每秒都的留念,即使你会永远消逝在这无尽的生命长河中。
第五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教案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课前预习)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堂体悟)
(3)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
二、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教法、学法
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学法上,可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用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语
(设计该导语的目的是触及人与自然的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
(老师引导)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了解作者,积累文学知识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三)内容分析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老师引导)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2)“疑”:(提出问题:展示在投影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文)
(老师引导)本文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结合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进而理清文章思路,为探究文本的精髓作铺垫。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二、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三、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3)“谈”:学生就读后所感交流、质疑
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根据文本的写作旨趣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备用。
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
(这是该课教学的重心,采用教师示范鉴赏与个性鉴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
(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3)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达到师生互动目的。
(明确: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4)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探究: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3、研读文章,升华认识
(1)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2)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4.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冯至散文的特色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的冯至,他的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篇现代文,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
投影展示: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语言,然后组织研讨交流。
(引领学生研讨时,突出“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这一特点)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
(老师引导)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2、作业 [表达与交流] 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