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抓好教学工作演讲稿
怎样抓好教学工作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
下面我从四方面谈谈对教学管理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首先,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校委会班子成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我们做了以下两点:
1、每天第一节,校委会听课逐渐成为我校工作的一种习惯。校委会经过讨论,确定:每天第一节课,凡没有课的校委会成员都要听老师推门课。上周,书记听了四节课,主任听了三节课,听课后的交流加深了对老师的了解,督促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校委会班子成员勇于担课,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赵校长担任学前班,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有成熟的经验,为老师解决了不少此方面的困惑;李书记上学年担任三年级数学,成绩获得家长好评,成为老师敬业爱岗的榜样。
实践证明,校委会深入教学第一线,对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要抓好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1、要求老师每天备好第一节课。老师一般每天上课在四节左右,要求老师备好每一节课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求每天必须备好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这节课要仔细推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上课。通过比较,老师发现,多媒体的课堂,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但是课件制作比较麻烦,所以,我校鼓励老师直接从课件网上下载,稍作修改就能用。本学期,我校出台了班班通使用管理制
度。
3、鼓励老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上,娄老师的“创设情景、问题讨论、教师点拨、联系提高”的四步模式,得到老师的认可,普遍认为,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教学效果好。本学期,我们准备成立以娄老师为课题小组长,完善并推广这种模式。
4、每周二公开课、周三教研制度。每周二的第一节为语文、第三节为数学公开课,不但要求老师听,我们还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到校听课,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课堂学习表现,了解教学情况。
5、每月进行常规检查。每月要对作业、教案、听课记录、读书笔记、班会、家访等各项记录进行检查。这些检查是在教务主任的组织下,让老师参与,检查结果公开,年终纳入考核。
再次,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
1、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老师学做三种角色:一是多做学生的律师少做学生的法官,就是要求老师理解尊重学生,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二是多做学生的拉拉队少做学生的裁判,就是要求老师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三是要做学生的镜子不做学生的驯兽师,就是要求老师率先垂范。
2、鼓励老师学习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每年学校要求教师购置书籍,有关教学的,也有关于健康的„„。让教师不仅有书读,而且有好书读。鼓励老师积极参加有关教学技能的培训,如在暑假举行的计算机培训中,我校有八名老师获得资格认证。
最后,尊重理解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化需要。我校原来有水井,但老师反映水浑浊,而
且有异味,于是,在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为每个办公室购置了饮水机。我校的一些教师总是为打字头疼,我们购置了三套书写版,方便了教师文字的输入,解决了老师打字的困难。
2、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我校制度的出台一般都是先经过校委会研究,再提交全体教师讨论,征求教师建议,而后实施。对教师的各项考核,都要让教师参与,公开过程和结果,这样也保障了考核的公正和公平。
3、开好每周的例会,使它成为教师工作的加油站。在每周的例会上,回顾上周工作的不足和长处,安排下周的工作任务,不仅让老师们反思了自己的工作,而且确立了工作的目标。
以上仅是我校的做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指正。最后感谢乡中心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校长精彩的发言,对我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启发、很有帮助。
谢谢大家!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第二篇:如何抓好珠心算教学工作
如何抓好珠心算教学工作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洪江小学:晏薇薇 珠心算俗称:在脑中打算盘,它是以珠算为基础,将算珠和运珠的操作过程“内化”,以“珠算符号映像”不断转换而进行的智力活动。它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平衡左右脑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珠心算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证明了我们的手、眼睛、耳朵、嘴巴不仅需要很好的协调配合,并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在不停的交替运用。这样不但能培养儿童超常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开发儿童智力,平衡左右脑的作用。
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若只是单一的重视珠心算的学习,而不注重激发他们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的话,很容易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乏味,从而不能把珠心算的思维方式很好的传授给孩子。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从激发孩子对珠心算的兴趣开始,为日后孩子学习珠心算做好准备,为孩子终生学习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根据我几年对珠心算教学实践来得出的经验来看,总的有以下几点,来和各位老师一 起讨论,取长补短,争取对以后珠心算教学得到一定的帮助。
一、将珠心算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对珠心算的学习兴趣。
由于我们现在珠心算没有系统的教材,并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求知欲旺,注意力不集中等,那么我们不可能按照以往的固定的上课模式来进行珠心算教学。就像上面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学习模式,当然也是很好的珠心算教育的有效方法。我们不能把对珠心算的学习仅仅当做一个普通的教学,而是要将它多样化,结合该学年的数学知识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进行对珠心算的了解。尤其当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珠心算的神奇的时候,他们会不知不觉的对珠心算产生了兴趣,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较好的孩子给以适当的口头或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的竞争及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愿意去学,享受学习珠心算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不再把珠心算学习当作是一般的学习任务了。
当孩子具有了求知欲望后,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开始了解算盘,了解算珠,从简单的开始让学生慢慢的内化珠心算知识,把珠心算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并把珠心算作为推进
课程改革的有力举措,也就是说珠心算教学连接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激发起孩子的成就感,自信心。这种教学会给孩子不断的创造学习动力,使孩子学习兴趣高涨,主动的接收珠心算知识。
二、珠心算教学要时刻抓,通过对珠心算的学习,鼓励学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珠心算是一个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对学生珠心算教学以及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随时抓好珠心算教学工作,使得他们获得对自己正确的认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些教师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不管珠心算,课余时间才去补一点;平时不认真进行研究,要比赛了才去拼命训练;珠心算教学的进度与数学教学的进度不同步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与珠心算教学相违背的,不能充分发挥珠心算教学的功能,弄不好还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课程改革理念、素质教育观念背道而驰,这样不好,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中要时时渗透珠心算教学工作,并且在学生学习珠心算的过程中,我们在遇到了学生的一些比较独特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的和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学生的说服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其体会到珠心算的神奇。适当的加以鼓励,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从而大大的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珠心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课程改革本身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就高,再把珠心算的教学加进去,这无疑给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学法增加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外加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要突破珠心算教学中珠算的四大难关(凑五加、破五减、进位加、退位减),所以部分教师感觉压力大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很正常,因为刚开始还没有感受到珠心算教学的后劲。如何越过这个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珠心算的优越?办法就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节数学课只要与珠心算教学有连接点的教学内容,都要有珠心算教学的明确目标,教师都要及时、有机地进行与珠心算有关的珠算、数珠互译、空拨、想拨等内容的训练,每节课如此,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珠心算的训练。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拿点耐心出来,在一年级(上)时把珠算的四大难关突破了,脑子里的珠象初步建立了,经历一年级(下)的100以内加减法的反复运用,二年级(上)的表内乘法的“拨珠背口诀”时加减法就能非
常娴熟的运用了。以后只是结合教材实际不断提高要求,并逐步引导学生借助珠心算的方法进行较好的正迁移,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珠心算教学。我们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自由发挥,一起讨论,达到对珠心算的真正的认识,让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也乐于创新。
四、通过珠心算教学,教会孩子理论方法,提高孩子实践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举一反三的,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珠心算的教学的时候,是有必要教授一些珠心算题目的创造方法,提供其理论依据。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进行记数,数译珠,珠译数等一系列训练,在课堂上的时候也可以给足孩子充足的时间,做到自己出题,出对题,出好题,出新题,从而让孩子对珠心算理论知识的真正认知,达到实践操作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只要经常对孩子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训练,让孩子对珠心算的知识得到一个很好的认识,而且还让孩子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同做到很好的融合,从而提高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把握珠心算教学的“练习点”,利用珠心算教学,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为创新思维、实践操作提供个性心理保证
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必须在做好定向指导和准确示范的前提下,组织并督促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练习才能实现。珠心算要作为一种方法转化为技能,不仅要快速计算,而且还要有利于儿童潜在能力的开发,使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提高,肯定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当练习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用珠心算来替代数学中的计算,达到启智的目的与效果,而不是只要教了珠心算,与珠心算沾边了就能启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珠心算的教学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体现人的潜能,经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珠心算要在瞬间得出结果,不经过练习是无法实现的。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一节与珠心算教学有连接点的数学课堂而言,应把握好三个练习点:一是开课时要有两、三分钟的基本练习。练指法的全盘练、数珠双面卡片练数珠互译、定数连加连减、打百子、珠算趣味练习、听珠算、听心算等多种形式,要注意并不是每节课都要把这些练习形式统统
演练一遍,而是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1-2种练习形式。二是新课探索中的同步练习。对这节课新学的一个或几个算式探究算理算法后,要进行珠算的拨珠练习、模拟拨珠、想象拨珠,此时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珠过程,帮助学生内化拨珠动作,没条件的就加强模拟拨珠和闭眼空拨来达成。三是课堂练习时的巩固深化。进行笔算后再用珠算或珠心算进行检验、听珠算和听心算来练习或是看珠算或看心算练习,以此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消化吸收本节课新学的珠心算方法,逐步形成技能。但在珠心算教与练的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把握好四点:① 要有明确的珠心算练习目标;②要有正确的练习方法(准字当头);③要正确掌握练习的速度(准中求快);④合理分配练习时间(珠算和珠心算练习相结合)。只有经历科学合理的练习,才能把实际拨珠内化为意念拨珠,真正达到珠心算神奇的境界。在教学联系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但要及时 改正自己的错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继续向前寻找解决方法。使得不断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不怕失败,坚持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创新。
以上是我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得到的一些体会,在珠心算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孩子的理论操作,而且要教会孩子的实践操作,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把孩子的思维能力进行不断地训练,要不断地引导孩子的创造能力,使他们不被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所困扰。
第三篇:如何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如何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抓好教学工作,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优良。如何抓好教学工作呢?我根据多年管理教学的经验,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兼顾,教学为主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作为校长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坚持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培养人,需要做很多工作,诸如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工作等,这些工作对于办好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心工作只能是教学,而其他工作都是为其服务的。教学工作是学校里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工作。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就健康发展,否则就要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二)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培养人主要是依靠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全面贯彻“五育”,实现整体育人。(三)坚持以教学为主,也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教学上,校长不重视抓教学,就如同厂长不抓生产。校长怎样坚持以教学为主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真正认识到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手段。二是在工作岗位上,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抓教学,力排各种干扰,克服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三是在具体抓法上,领
导要通过自己的管理艺术,使各项工作都能主动的、有条不紊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服从于育人目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校长抓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行政办法,即通过下指示、作规定以规范教学;用教学规章制度进行调控等等。在教学管理中最常用的就是实行教学常规管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运用教学规章制度,控制和引导教学管理人员及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或教学活动,有利于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有利于克服和纠正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校长要指导教导处制定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一)制定各种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校长要根据上级颁发的文件及本校的实际,制定出诸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科教师、教务员等的岗位职责,促使他们按规定的职责条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二)建立教学规章制度。就是对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提出工作范围和质量要求。
1、教务工作常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其中包括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对不同层次的计划,要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教务工作常规。这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教务工作常规主要包括:编班工作;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各项活动表和校历;检查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性教研和观摩教学活动;安排复习考试;教学工作总结等。
3、教学制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保证。制定的教学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和教导处例会制度;教导处、教研组的教学工作条例;各学科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图书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规章制度;师生评优评先及奖励办法。
4、教学研究常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包括传达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学习教育理论;组织各种专题讨论、讲座,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教学评优活动等。二是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研究。
5、教学质量管理常规。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
管理的核心,应抓好形成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提出基本要求;二是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提出基本要求;三是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及全面的总结,不断提高管理质量。针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特别需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错误作法,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增减课时;二是要抓好教学内容要求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不得偏离或擅自增删教学内容;三是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抓好备课、上课、辅导等基本教学环节,要改变那种管得过死,或各取所需,没有要求的状况;四是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长要通过管理出效益、出质量,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采取具体措施。比较有效的作法是:一是端正教育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作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二是依靠师生员工参与管理,自觉地按教学常规办事;三是依据教育政策、法规要求,依法执教;四是实施规章制度,要在严、细、实上下功夫,务求实效;五是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逐渐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发展。
三、遵循规律,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教学规律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校长在抓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教师按教学规律组织教学。主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有四条:一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规律;二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三是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四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协调一致的规律。
四、深入实际,指导教学校长是教师的教师,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到课堂里去,到师生中间去,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问题,做出决策,指导工作。(一)要参与制定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具有导向作用。校长要亲自制定
全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和各年级的分项目标。要具体制定教学目标任务,定出不同部门和年级的教学工作质量程度规格要求。经过充分论证后,要使计划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性。制定教学计划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校长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切不可草率从事,随意责成某个下属领导拟出完事。(二)要坚持兼课和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校长和主任要兼课,其他领导有条件的要尽力而为。校长上课的目的不是要取代教师,弥补教学人员不足,而是要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搞好教学,探索改革路子。同时,与教师同甘共苦,有共同语言,了解实际情况,便于取得教学管理的发言权和指挥权。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这是了解教学、指导教学的有效途径。听课一般要做到:一是要有准备,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了解教师水平情况;二是要目的明确,不是灵机一动,随便听听,而是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一点问题;三是要做好听课记录,多掌握教与学的信息;四是要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认真评课。听课类型通常有检查课、评优课、研究课、观摩课、考察课、随堂课等。采用哪种方式听课好,领导者可根据需要选定。(三)要组织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上好课,除了重视实践外,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光上课,不研究,是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研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改实验等。校长参与教研工作,不仅仅是在教研组活动时,到各组听一听,看一看,讲一讲,更重要的是围绕学校的主要研究课题,把教研活动搞起来。特别是主要领导,每学期至少要亲自组织搞一两次大型研究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情知教学专题研究,校长组织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列研究,分几步进行:第一步普遍看课,分析教学现状,找准问题,确定主攻方向;第二步,各科推荐学科带头人上情知教学研究课,总结经验教训;第三步,在实践基础上,领导者进行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与教师一起设计情知教学模式,再让教师广泛试验探索。像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把实践、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反复进行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四)要亲自抓一两个教学改
革项目,以点带面校长抓教学,不应只限于抓常规教学,还应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因为唯有改革才能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改革项目一般学校都有一些,有的是单科改革项目,有的是整体改革项目,不管搞哪一类,校长都应掌握。校长不仅要过问,而且还应亲自抓一两个改革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领导者抓的改革项目,最好是价值比较大的带有普遍性的课题项目。领导者不要只作些一般原则性指导,而要与改革实验者一起制定改革实验方案。一起研究实施措施,一起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要抓得有头有尾,抓出成效来
第四篇:怎样抓好养成教育
抓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狠抓了以贯彻落实《中师生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学风以及校园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好转,广大学生也逐步的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在此,仅根据我校的实践,就抓养成教育谈一些看法。
认清了抓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养成教育的内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怎样才能抓好养成教育。我校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是:
(1)明确要求,落实到位。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必须要明确活动的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才能落实到位。
(2)善于指导,善于评估。学校成立的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并及时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常抓不懈,强化训练。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只有不断的学习训练,才能巩固下来。因此,抓养成教育不是一时一地,而是要经常地、长期地抓下去,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当然,在经常抓的同时还要注意集中抓,进行强化训练。我校
(4)提高认识,自觉参与。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养成教育的主体,只有使学生认识到抓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他们自觉的投入到活动中。
总之,养成教育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也就是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教育,只要我们重视并长期坚持抓好养成教育,必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必然能够提高整中华民族的素质。
第五篇:浅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工作
浅谈校长该如何抓好教学工作
一、在学校工作中要把教学工作摆第一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校长应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但这个位置不容易摆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打破,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形成,在这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我们当校长的遇到了一些非人力所能解决的困难。
如过去学校办学经费、条件改善、工资待遇等一切都由政府包了。而在这个转型时期,教育迫切需要校长在办学中发挥自主意识,一切依赖上级的等、靠、要、望的做法行不通了,办学经费需要争取,条件改善需要发动群众。权利下放了,责任下放了,相应的事也下放了,于是我们的校长为这些棘手的事务所困,教学这个中心自觉不自觉地突不出来了。
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个人收入的多少等,往往也委之于校长,校长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使得校长们常常是人在课堂上心在外面转,心不焉又怎能抓好教学工作呢? 当然,也还有一些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如:一谈到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有人就认为:这不又是在搞“智育第一”了吗?“智育第一”不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吗?其实这种看法是狭隘地理解“教学”这个概念了。教学不等于智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靠教学工作来完成,“智育”只是教学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绝非它的全部。
诸多的原因,使我们的校长们把教学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第二位、第三位了。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却不能赞同,而且一定要纠正。
因为,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几千年来人类主要以直接劳动作为财富的巨大源泉的时代将淡出,代之一个新的以知识生产力为伟大动力的时代。这开始变化向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这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不通过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又怎能实现呢?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的全心全意的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
校长怎样才能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呢?
首先,要端正认识。校长面对两难选择,常常身不由己,摆不正这个位置,无法超脱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它牵涉到教育的投入机制,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的校长在这种背景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一方面办学是需要支持的,但上级和人民群众支持的恰恰是一些最信是过的地方和学校,钱要投在有用的地方。如果一所学校本身管理不善,人心涣散,质量低劣,试想上级领导、人民群众愿意花这个钱搞投入吗?即使争得了某一次机会,但这也是没有根基的,是短命的。
还是让我们把自己的事办好吧!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偏离了这个中心,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其次、要正确处理抓教学工作与抓其他工件的矛盾。
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居于领导地位,校长应善于给自己定位。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主任对校长说: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文中介绍一个新上任的校长下决心要把学校工作搞上去,因此他事无巨细,事必躲亲,为的是怕下属部门负责人“捅漏子”。德育主任该做的检查,他要亲自督阵;教导主任该召开的会议,他要代替召开;总务处是老师意见最多的地方,他干脆深入进去,大小事都由自己拍板敲定。学校各项工作像无数条绳索系在这位校长身上,不管拉动哪一根绳子都牵动着校长。别人问他当校长的体会,他苦笑着说只有一个字“忙”。在学期总结会上,几位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校长真辛苦啊!下学期让我们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吧!”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这位校长这样履行职责值得仿效吗?不值得的话,该怎样做呢?我认为:
(1)校长要善于摆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关系,把事情分给不同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做,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校长不仅要调动群众干事的积极性,还要善于调动群众谋事的主动性。校长再能干,能想出几十个点子,也仅是几十个点子,如果大家的思维全打开了,都能出主意,就可能是成百上千个。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校长对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追求。校长是集体智慧的代表,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抓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矛盾。
(3)校长还要善于理顺关系。校内与校外、上级与下级各方的关系融洽,工作阻力小了,效率也就会高了,就能腾出时间抓中心工作。什么是领导艺术?平衡协调就是一种领导艺术,校长要会做平衡协调工作。
第三,校长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何谓校长该做的事?当前主要有三件:第一是研究好办学思想,并要将这一思想化为全体班子成员的统一思想;第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第三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一个样必须要有办学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要脚踏实地,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追求,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校长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把该别人做的事还给别人。
二、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课堂教学摆第一
苏霍姆林基曾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校长如何走进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呢?
一是上课。我们的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岗位上选拔上来的,过去都上得一门好课。但当了几年校长以后,有些校长就感觉到,我已经不是一个优秀教师了。有的没有再教自己擅长的科目所致;有的是陷入了行政事务堆中,没有时间去钻研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当了几年校长,反而不能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了。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一个校长渐渐变得不会上课了,就很难领导教学了;教长不兼课了,就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又怎能指挥教学,领导一个学校呢?校长负责制,确实使校长感到责任无处不在,但教育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问题,作为校长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与其他事务的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要坚持上课。教育是一种奉献,校长多兼课,兼主课,既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视,因为你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内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在行的教师,为教师做出了表率。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
坚持上课,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我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担任过小学校长的,并长期坚持教一个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而且每年接的都是“差班”。当时正是“片追”最严重的时候,当校长事情多,不能搞加班加点,而又要把“差班”教成“好班”,校长才有权威。因此,当时我就开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可以说,我现在在教学研究方面能有点滴成绩,其思想源泉、改革动力就来源于课堂教学。我体会到,很多事情是逼出来的,校长要逼自己才能成为优秀校长、成功的校长。
二是听课。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情况,指挥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应试教育”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是一张试卷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简单易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下,小学只考语数,其他科目取消考试,那我们又怎样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呢?虽然,我们实行了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是在试卷上反映不出来的,而又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校长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校长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校长听课能发现先进典型,“名师”出自“名校长”,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批好教师,能搞活一所学校。校长听课也能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校长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交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发现问题也能以共同探讨的方法进行分析,甚至争论,教师也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校长听课还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一堂再优秀的课,也会有不足之处,一堂较差的课,也可能有某一可取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近百节,通过听课,我对全镇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到了心中有底,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我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我与他们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了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中去、学生中去、课堂中去,我就没有发言权。校长听课,还得注意“备课”。这里“备课”的意思是校长要熟悉所听课的教材内容,了解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心中有底进教室。否则听课后,不知其然,更道不出个所以然,就有失校长的威信。
三是评课。评课要讲究方法。“上课是反映教师一般的教育素养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教师的智力财富的尺度,是评价教师眼界和知识面的标准。”因此,校长听课后,教师都期待给予中肯的评价。评课的过程,既是校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校长指导教学、培训教师课堂。校长听课和评课,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特别不能将一节课简单地分成几条优点和缺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而应与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发现教师的缺点,最好找教师个别交谈,互研互磋,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不可以找“差错”的方式来听课、评课,那样只会疏远干群关系,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课堂教学是经验丰富的校长工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听课和分析课堂是校长解决这一中心问题的重要工作。经常听课分析课,才能掌握教学情况,只有掌握了大量事实和进行了大量观察,才能指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校长抓教学就进入了“盲区”。“课”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是研究教学的活水。
校长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确是把课堂教学摆在了第一位,进入了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但真正要成为“师者之师”还必须加强学习,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智能结构,拒绝学习是老化的标志,心理状态老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概:现在当校长比过去当校长难度要大多了。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了,对校长的要求更高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校长,不懂教育规律是不行的,今天的校长,只懂教育规律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过去办教育,仅仅是从一个学校的角度,仅仅是从教育目的实现的角度,当人类进入新的千年的时候,教育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21世纪我国向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和提高国民平均素质的要求,中小学校长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每一位校长去思考、去探讨、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