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有感 胡振海
如听仙乐耳暂明,琴闲花落尚有音
——语文教研组参加“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学习活动总结
胡振海
11月25至27日,“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在合肥举办。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一次盛会。在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王祖峰老师的带领下,我校语文组22位老师赴合肥一中参加了这次难得的研讨会。
本届论坛由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教育行政单位、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合肥市教研室、《语文学习》编辑部承办,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协办。来自全国各地2700多名教师参加了研讨,就“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的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大讨论。
曲高和不寡
26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第一场是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帆教授的《散文的解读》。他结合自己的散文创作体验,从散文的语言、结构、主题和文体等四个方面为我们全方位解读了散文,提出散文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躯体的观点,告诫我们教学中分析散文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整体气韵,不要把散文拆成了一个个零件。第二场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健人教授的《从语言角度谈中学散文教学》。他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谈起了散文的文体和结构知识。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让我们一行人深受启发,更感受到科学的理论指导对语文教学的非凡意义。
当天下午,合肥一中的两个会场里,6位国家级、省级优秀高中教师巧施技艺,彰显个性,为与会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由于两个会场的课同时进行,所以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了第一会场观摩学习。
来自合肥一中的耿延斌老师温文尔雅,循循善诱。一堂《牡丹的拒绝》让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牡丹的卓尔不群、清高自持的形象如刻心头。浙江瑞安中学金晓涛老师用一个极具动态美的篆体“雨”和一次闭眼倾听瞬间就为所有人创造了一个雨的世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被金老师活化为精神的盛宴。同样是这篇文章,马鞍山二中的郭慧宇老师上出了另外一番况味,让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感受诗性的光芒,如痴如醉的享受了一场精神旅行。
三位老师的课堂都十分精彩,个性飞扬,充满灵性,耿老师的有味、金老师的有心、1
郭老师的有情。听名师们的课是享受,更有满满当当的收获。
语文组也有部分老师去了第二会场,在那儿,合肥三十二中的刘万紫老师的《汉家寨》、上海建平中学郑朝晖老师的《老王》、南京三十二中曹勇军老师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同时上演。我校几位老师回来时激动的神情和热烈的讨论,让人不禁对几位老师的课心驰神往。
27日上午,三省一市的高校代表、中学教师代表进行了专题发言,相互学习,交流教育教学感受,共享教育理念。会场上时时传来激烈的论争或者爽朗的欢笑。有三五成群小范围的交流,有簇拥在专家身旁仔细的聆听。或窃窃私语,或高谈阔论,或紧皱眉头,或豁然开朗。此时此刻的会场气氛轻松,场面热烈。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语文的视野在这里拓展拓展再拓展„„
琼玉诚可攻
语文组一行在参加研讨会之余还参观了合肥一中的校园,切实感受了一番名校风采。百年来该校历经风雨、几经更名、几易校址,2009年迁入滨湖新区,成为一所寄宿制高级中学。
走进学校首先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栏。生动的图片、板报将合肥一中的特色教育展现的淋漓尽致。正面主教学楼上“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八个鎏金大字的校训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争当中流砥柱的气势和胸怀。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合肥一中重视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文化科技节”“校园经济贸易节”和微型博览会。其中的学生社团尤其是我们参观的国学社办的非常有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国学活动室,国学文化的氛围让人心神振奋。一幅幅师生创作的书法和国画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功底;“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国学社的同学身穿汉服,向各位老师现场展示华服之美;男女生古礼展示仿佛带着人们回到了那个礼乐文化鼎盛的时代;李泽宇同学武术发展史的解说和精彩的武术表演“击鼓诵诗”更是引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不需要苦口婆心的强调文化的继承,也不必生涩的去灌输国学的理念,我想在这样的氛围里又有哪个学生不会主动地对国学产生兴趣?不会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呢?
合肥一中的学生社团建设让我深深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能带领学生怎样去探讨和挖掘,怎样去领略语文的魅力,去感受人文的熏染。功夫在课上,也在课外,更
在生活当中。合肥一中的做法其实已经是一种很好的诠释。
琴闲尚有音
通过这次交流与学习,老师们都感觉收获颇多。这些收获不仅仅是一时的感触,也必将对于以后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本是基础。名师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风格各异,但又有一个不变的共性。他们都深刻理解文本,吃透文本,真正领会了文本的人文意义和人本精神。在教学中能很好的找到最适合的切入点,立足课堂的同时更能深入生活,让语文教学的成果积极地影响孩子的一生。也因此,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了无穷的魅力。
理论是高度。专家的报告让我们意识到,深厚的理论积累对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性。一个语文老师只有多看书,广学习,勤思考,不断夯实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的良好发展。一个不能用专业理论来武装自己的老师就不能拥有教学的高度。一个无法践行终身学习的老师也无法带给学生一生的影响。
人本是目标。看了合肥一中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不禁静心反思:我们“学生是主体”的理念是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我们语文学科的课外功夫是否做的足够?我认为语文学科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意识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方针也在不断进步。我们不仅仅要为高等学府输送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更是承担着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根本目标。然而,没有着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的人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建设者,更无法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语文学科应该在人文意识的培养方面做出更多的成就,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是一条漫长探索的道路。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任重道远的,也是幸福的。我们带着这次论坛的收获,回到自己的路上,开始做一个勤勤恳恳的探路者。
短暂的论坛早已落下帷幕,就像姹紫嫣红开遍,也终将付与流水万千。但论坛撒下的种子早已种进与会老师的心田,在以后每个春天到来的时候都将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
第二篇:参加高中学生家长论坛有感
孩子,我们慢慢来
家里又有一女迈入高中的殿堂,或许对于她来说,冲淡了起初拿到通知书时的喜悦,到后来入学前的那份激动、好奇,以及对高中生活包括开始的军训的期盼与向往,最终到现在正式启动高中备战程序剩下的更多的是不适和压力吧。
看到小女儿,早上从梦中惊醒,匆匆洗一把脸,吃两口饭,骑车而去的身影,以及背后抛来的那句“爸妈我走了哈”。又让我想起八年前大女儿上高中时的情景,同一条上学路,同一所学校,同样的上学时间,还有那份来自她们彼此身上共同传递给我的同样的压力。正如金老师说的那样,不管是有目标的还是没目标的,高一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对未来有些迷茫和无所适从。
大女儿从小生性温和,生活学习都从未让我们感觉到任何负担。而小女儿从小活泼好动,聪明乖巧,对于学习她也未曾落下。但不同性格的俩孩子却对于学习考试有着同样的敏感与压力。或许是我们对他们要求太过苛刻了,总是拿成绩论英雄,这种唯成绩论给她们一种无形的压力。然而这种压力带给她们的除了动力还有几分不和谐的因素。看到小女儿卧室里一片狼藉,我们也总是放任不管,更别说她各种心理变化了。
以前从没觉得有何不妥,但自从大女儿大学后,我们才体会到孩子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高中三年真的对她忽视了太多,我们似乎见证了她高中的奋斗史、成长史,她每次成绩的变化,但孩子内心的心路历程我们却从未陪她走过,她在学校的表现,她的情绪波动,她和异性同学的交往情况……我们都忽视了。大女儿大学后面对感情未来职业规划的种种迷茫也让我们不知所措。今天看了金老师的讲座才让我们意识到,高中三年的确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一旦有问题会对她成人后很长一段时间产生深远影响。而且这些问题,又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作为父母的问题。
所以,再回到,小女儿里卧室的一片狼藉,原来这不能简单的归因为女儿时间紧张,就对其放任不管,这其实可以折射出许多习惯和思想的陋习。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想生活中的邋遢,卷面想必也整洁不了哪去,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放纵得过且过,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是也会不了了之,对学习是否也不求甚解。看来我们做父母的确实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和劳动习惯了。
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当前对学生的教育过多的依赖于学校,家长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在家吃好睡好就行。没有看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校配合影响一致的作用。此外我想,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家长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家长爱不得当,教不得法。另外,家庭中我们家长未起表率作用。个别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很好的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生活井井有条,家长的权威自然无从树起。我想,我们家长要想让孩子做好,首先应以身作则,搞好生活卫生,做事有条不紊,让孩子从小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其养成注重细节的作风。其次,涉及到家庭教育中一重要问题,我从金老师的讲座中也受益匪浅。我们父母要帮孩子处理好信仰和关系两层问题,所谓信仰,我想,也不必在此高谈阔论,毕竟自己不是大家,对于信仰的见解想必也只是肤浅的,说多了要贻笑大方了。我只想对其一个层面——关于孩子的目标和价值观的问题,站在父亲的角度去分析。以前,对大女儿的要求近乎苛刻,一直要求她好好学习争取进实验班,记得她曾说自己压力大,实验班高手云集,尤其是在一个男女比例接近3:1的环境里,女儿极度不适应,想要转到普通班。我却只抛给她了一句,宁当凤尾不当鸡头,让其自己去奋斗吧。其实大女儿很要强,但在实验班多少压力,我当时真的没有切身用心去感受过.作为父母我们一味的去拿孩子的成绩去和别的孩子比较,比如大女儿在实验班,这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事,但这份骄傲,却带给女儿无形的压力,更何况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的嗔责,以及恨铁不成钢的焦灼的目光,又带给他们又带给他们多少的伤痛和压力。以成绩论孩子的优劣已成为中国父母,确切的说是社会对孩子评价的最重要标准。中国教育改革呼吁素质教育,倡导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大潮下,要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的孩子也只能在高考中拿分数一搏高下。作为父母,我只能说,尽量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去逼迫她必须学到几点,必须考哪所大学,不在拿她去和别人比较,多表扬她,或许,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剩下的只有让孩子自己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者说上进心去争取了。社会如此功利,学历论,成绩论,能力论……名利场上的决斗,生活的艰辛,家庭的责任已经让做父母的我们疲惫不堪了,但只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这方净土中能接受更加纯净淡然的教育,多涉猎各种知识。更要提到的是对于网络,我会让孩子适当选择性地接触一些,毕竟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权利,当然我们也会行使我们作为父母的监督权。
最后,再引用金老师的那句话,让孩子躺在妈妈怀里撒娇,跟着爸爸寻找目标。我们也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她静心学习。
人生路上几多坎坷,涉世未深的女儿又怎能体会到。高考只是高中三年的一次小小总结,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希望在这三年中,我们可以沉下心来共同感受每一次测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急不躁。等小女儿也走入大学的象牙塔后,我们可以回头回味高中三年的美好,而不是遗憾和悔恨。
所以,孩子,请让我们慢慢来。
第三篇:参加第三届两岸城市教育论坛有感
参加第三届两岸城市教育论坛有感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徐婷
今年10月17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两岸城市教育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信息科技与教育创新”。论坛期间,我们很幸喜地听到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何荣桂所作的《透过翻转创新教学》、台北市立瑠公国民中学林明贵校长所作的《运用资讯平台创造价值》、台北市南港区玉成国民小学蔡宗良校长所作的《玉成国小云端系统建臵与教学》、天津市第十四中学高虎校长所作的《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力量倍增器》、江苏省泰州中学董健校长所作的《“泰中云”推动教与学的变革》以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钱晓晴校长所作的《资讯化让传统教学变得智慧》等十多位两岸教育名家的精彩发言。尤其是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杨镇华所作的题为《云端服务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主题演讲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天时间,但众多教育大家对“信息科技与教育创新”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对这一主题的前瞻思考,还有众多教育同行之间的思想碰撞让我们着实感到不虚此行、感受颇丰。
一、积极引进、合理应用、潜心研究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论坛期间,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台湾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已成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台湾拥有先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化设备设施。台湾各级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十分注重引入最前沿先进的新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移动无线网技术等)、新媒体(如IPAD、平台电脑、电子书包)、新思想(如虚拟学习、混合学习、云服务)在中小学教学、学习、管理、科研、社区学习、家校互通等方面应用与研究,以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和发展。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杨镇华所作的题为《云端服务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主题演讲就是当前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最前沿和最热点的技术和理念,这无疑为台湾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云计算平台的开发、教育云理论的研究、云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种理论的引领下政府非常注重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 学校的花园绿地、操场走廊等都是学习场地;师生不仅可在自己学校使用, 还可以跨校使用。无线网络打破了学校空间局限 , 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以全面实现 , 这是台湾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大亮点。台北市立瑠公国民中学就是运用这一理论,经过反复研究、潜心思考建立了云端图书馆(iLibrary)和云端学习中心(iLearning)的系统平台-----数位学习工具。后来又集结了15所学校,成立了自主学习社群,到2015年,参与该社群的已有35所学校。
台北市大理高级中学的建构酷课云、台北市南港区玉成国民小学的云端系统建臵、西湖国立小学的e酷币全新体验以及至善国立中学的游戏式微翻转教学无一不是积极引进、合理应用、潜心研究的成功典范
二、高度重视、系统规划、顶层设计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发展变化快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对硬件、网络、资源、人(包括师生、校长、家长等相关人员)、环境等各种要素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否则就容易出现“短板效应”,教育信息化的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在聆听了台湾教育同行的介绍后,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台湾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视“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从“源头”上确保了台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技术标准”,避免了各地各校许多重复和低水平建设,有效减少了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孤岛、资源孤岛、应用孤岛”现象。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 成为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业务范本。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在这一方面也作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他们始终坚持理念引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纲、建库、建队伍、建机制,大力实施宽频网路校校通、数位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公共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工程,努力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资讯化应用环境。这样大力提升了教育资讯化水平,初步建成了教学数位化体系,有效提高了技术实用化能力。
三、校企合作、整体联动、有效推进是教育信息化的途径。
台北市内湖区南湖国民小学陈锡安校长介绍说“教育部”在民国102年(公元2013年)就提出“数位学习”全方位推动计划,预定103至106年起“建构新一代数位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所以于103年7月办理“学习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建臵计划”,期望能达到教育云端应用及平台服务的分项目标;该方案在众多厂商竞争下,由南湖国民小学协助开发专利并授权华硕云端学习管理平台提案取得承做权,并将此系统重新命名为“学习拍立得系统(Learning Pilet)”。由此可见台湾中小学已经形成了“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四位一体”的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机制。台北市内湖区南湖国民小学与云端公司的校企合作就是实施这一机制的成功典范。这是很值得我们大陆教育界认真学习的一条经验。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也是变革传统教育、引领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实践证明:仅仅靠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的力量是难以持续有效推进的。必须要得到政府的重视、科研机构的引领、中小学校的自身实践和教育信息化企业的支持才行。台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教育信息化的财政预算,近年来虽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台湾经济下滑的影响,但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预算比例不降反升;台湾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都设有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有一批热衷于信息技术研发与学术研究的学术团队,研究成果能有效解决中小学校问题并直接服务一线;台湾本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支持服务型企业,这些企业发展的目标愿景较高:不仅只生产和销售产品,更多的是提供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他们一般都有自已的教育研究中心,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需求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致力于提供先进的、稳定的、智能化的教学产品。
四、面向学生、服务教学、不断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没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软件支持,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破铜烂铁,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不同的是,内地也非常注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但这些资源(如各类课件、素材教案、试题、论文、课例等)基本是面向教师课堂的“教”的资源,而面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型”资源数量偏少。台湾在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尤其是在虚拟现实与游戏化学习资源开发方面做得较好,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种类和表现形式方面都已形成规模,这也是台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特色。
台北市立龙山国民中学运用翻转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同时也运用了许多的APP和应用程序来辅助科学探究的实验进行。他们希望能让学生在龙山国中阶段的自然课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台北市立和平高级中学陈智源校长在介绍中学,台北教育局召集了24所学校,录制小学到高中个学科线上教学影片,并搭配知识地图与测验题库,作为台北酷课云的数位内容。学生可以再网上学习,透过线上平台记录学习历程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有机会提供个人化的学习诊断。这一系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指引,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数据以进行差异化教学和翻转教室。
总之,通过这几天的教育论坛,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科技为台湾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是台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新时期,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协同发展,融入不同地域、多个领域、多元视角的研究新成果,迎接教育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多元发展。本次论坛汇聚思想、分享经验,为推动大陆教育技术学科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同宗同源、血脉相连、亲如手足促教育信息化的共享。
短短的五天论坛,我们不仅参加了校长论坛的讨论,听取了教育专家的演讲,而且还参观了台北市立敦化国民中学、台中居仁中学、嘉义市立玉山国民中学等三所学校。参观期间我们切身感受到台湾学校在规范管理方面的务实作风,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坚实努力,和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精细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短短五天的论坛期间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宝岛和大陆同宗同源的华夏文化、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怀以及亲如手足的兄弟情感。也正是基于这些两岸才能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成果的共享。这一次的两岸城市教育论坛就是这种共享很好的载体。
1.均衡是台湾教育的鲜明特征。
台湾的基础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之健全国民”为宗旨。近几年,为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围绕如何提升教育品质、落实开放教育的观念,更新课程,统整五育均衡,全面发展与终生学习等目标开展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校务评鉴”、“翻转教学”、“智慧课堂”、“生态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课题。
在台湾参观期间,感受较深的一点是学校注重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真正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均衡发展。
嘉义市立玉山国民中学三个年级都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文体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竞赛项目,还有多元体验的校外参观。如此这些都是旨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守纪态度,进而成为有自信且具国际观的玉中学生。他们的植树节活动、防火防灾宣传、隔宿露营等活动更是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与体验去认识自然、体验劳动、感悟生活,从小强化一种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把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2.多元是台湾学校的显著标志。
这次台湾教育考察我们参观了三所学校,他们与我们内地的学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围墙,有的也是非常之矮,一二尺而已。据说全台湾的校园都是如此。台湾民众对学校教育非常了解,没有隔阂,没有距离。因为台湾地区大力倡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关心资助学校发展。所有学校都成立有家委会,许多家长都经常在休息时间来学校做义工,并捐款捐物。据了解,他们的学校管理有三条线:董事会、家委会和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团队。董事会对学校发展进行谋划。家委会是一个辅助校长工作的执行机构,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为学校的教育出钱、出力、出人,每天都有若干人在学校参与管理工作。家委会派驻学校的除了机构管理人员之外,还有更多的义工(在台北市立敦化国民中学叫“志工”)。这些人大多都与学校和教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者是学校孩子的家长,或者就是学校的退休教师,或者是有教育兴趣和专长的人。相比之下,我们内地多数学校争取社会的支持仅仅停留在开家长会、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加一些活动上,学校和家长、社会的融合程度不高,没能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为学校所用。现在像我们学校在搞试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工作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没有围墙说明了三点:一是当地社会治安良好,它折射出台湾民众的素质;二是学校的品质优良、透明度高、开放性强,能随时随地接受公众的检验与监督;三是教育已融入社会、社会已融入学校。学校若能与社会与民众做无缝对接,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得到的援助就多一些,发展就会顺畅一些。杜威先生也以为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即学校应该与所在社区高度融合。在这个方面台湾教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多元化的管理培养的是多元化的学生,台北市立敦化国民中学高敏慧校长在介绍她的学校时这样说:“郭中老师行政团队长期以来不仅重视学生的课业外,更注重于学生的多元发展,而且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效一体现,诸如:国乐队、乐旗队、弦乐队、舞蹈队于本学期都获得台北市特优第一、第二名的成绩,并将参加全国竞赛;童军团为台北市及全国绩优团队;其他如科学研究竞赛、美术竞赛、国语文竞赛、民俗体育、大队接力、游泳比赛……等,敦中学生也都有优异的表现和获奖。”
3.敬业是台湾教师的崇高精神。
在台湾,教师受人尊重,教师职业引人羡慕,每年教师缺员增补常引得数十倍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候选人竞聘。台湾教师管理制度也非常严格。
在台湾,中小学教师每周上课在20节以上,许多教师每天基本上是7:00到校,晚8:00离校。如果是校长,更要提早半小时到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家长,欢迎学生上学。
在参观学校时我们看到:教室里,老师在认真上课,学生在静静听讲;办公室里,老师在埋头工作,没有人聊天。完全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受干扰。
台北市立敦化国民中学校长在介绍中说:老师的奉献、认真与热情,家长与学生无不切身感到并受惠良多。七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尽早建立国中在校生活及学习秩序,经常板起面孔,早晚叮咛;八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培养多元的能力、凝聚班级的向心力、建立班级的荣誉心、责任感,尽力指导学生参与各项竞赛活动;九年级老师则为了学生的升学,用心规划,全心奉献,只为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台湾教师之所以如此敬业,不单是珍惜得来不易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事业感,真真正正沉下心来把教育、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4.文化是台湾发展的坚实根基。
常常听人这样说,中华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地方不是内地,而是台湾。果然,走在台湾随处可见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密密麻麻的繁体字的竖式招牌、竖行排版的书报、闽南语电视、客家话电视、原住民电视、以全国省市名称和忠孝廉耻礼义诚信等儒家文化命名的街道、路名,以及以前在影视、文献上才见过的“中华民国”字样和青天白日旗,虽然给我们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但又分明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似乎还没有出境,就像在家里一样。因为同样的文字,一样的语言,同样美味的中国饭菜、相近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无不给我们家的感觉。因为台湾和大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我们本是同根生,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但与大陆相比,台湾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行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结合,兼容东西方文明,民族文化的弘扬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细胞中。“礼义廉耻”是所有国立学校的校训。除了国语课程外,很多学校都开设有闽南语课程、客家话课程、书法课程、茶道课程、书法课程、国画课程。校园的过道里、墙壁上、楼梯台阶上都贴着分别有普通话与闽南语、客家方言相对照的日常生活用语、儿歌以及《论语》、《周易》等古代经典诗文内容。据说,每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学校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有的学校至今还举行仿古成年礼,受礼的学生代表穿着古装,仪式庄严隆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记得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民族的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继承了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才会有扎实的根基。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主要靠的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文明是台湾地区的亮丽名片。
台湾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地区,每到一处,很难见到杂乱和无序。在街上看不见一个警察。在台湾五天里看到的都是车流人群,却听不到喇叭声,也看不到有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更看不到车辆为了抢时间而左冲右突等不文明现象。街头巷尾地方狭小但小车、摩托车的停放却整齐划一,因为如果谁放不好就会受到群众的投诉。
台湾的道路虽然很窄只有四车道甚至两车道,但也不会堵车或发生碰撞。因为他们绝不会超速,很守交通规则,每到红灯时人们总是静静地等候,就算在没信号灯的路口他们也会让行人先过。车辆和行各行其道,秩序井然。
台湾人很有礼貌,处处彬彬有礼。在公共场合,“您好!”“欢迎光临!”“慢走!”“谢谢!”“小心哟!”......总是不绝于耳。旅店的服务生总是主动为我们搬放行李。当我们离开参观的学校或旅居的酒店时,接待的校长老师和旅店的服务生总是列队挥手说再见,直到看不见我们为止。
台湾人的环保意识极强。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台湾社会的普遍环保行为。台湾的垃圾桶极少,但有垃圾桶的地方也会有两个且有标志指引:一个放可回收资源,一个放不可回收资源。
细节折射文明,文明反映教育。文明,并非是不可触摸的上层建筑,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文明的缩影。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只有人变文明了,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明之城、文明之国。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
6.阅读是台湾民众的良好习惯。
在台北街头看到的书店很多,一排过去一间接着一间,有专业的也有综合的,每间店里的书架上琳琅满目,整整齐齐的摆满了书,供人自由阅读、随意挑选。在一些景区的购票大厅或展览厅旁的休息区域也开辟有阅览区,几个书架、几张台子、几排条凳,供游人休闲阅读。
台湾的校园布臵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所有的学校都配臵有阅览室,里面藏书丰富、排放整齐,阅读环境布臵得温馨而舒适,孩子们都在静静地看书。
台湾很多学校提出智慧课堂、智慧阅读的理念,大力推动师生阅读。其主要举措是把科技引进课堂,用科技推动阅读。
一个地方的阅读水平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要获得杰出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对于书籍痴迷般的情怀。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由此可见,教育首先意味着读书,作为学校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台湾之行虽然行程匆匆,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台湾的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校借鉴学习。
第四篇:参加教学常规管理论坛有感
参加教学常规管理论坛有感
信庄小学
张永俊
5月24日在吴桥县参加了教学常规管理论坛会,中心校主要领导及各学校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
通过参加教学常规管理论坛会主任论坛我认识到:我们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要求,力争学有所得,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我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新课改要求下,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践,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二、管理理念——规范管理、精细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最经常、最琐碎的管理,同时也是学校最重要、最见水平的管理。如果哪一项管理不到位,不规范,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规范,就要有制度。可现在我们不缺少制度,缺少的是如何把制度落到实处,如何真正做到规范。我们认为教学常规管理要落到实处,要出成效,贵在于精细。从人的本性上来说,都是有惰性的,教师长年从事同一项工作,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很是了解,喜欢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简单化,总以为是很简单的事,却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可见伟大其实就存在于细小的常规之中。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把规范管理、精细管理作为抓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实到教学常规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具体做法——尊重规律、精细管理、追求实效。
教学常规管理是由“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评价、反思”等环节构成的,这是一环一环地链接起来的,哪一环抓不好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任务很重,工作很繁琐,如何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首先把考核评价这一环节做精做细,以考核评价为突破口,以抓考核评价正教风,促学风,争取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备课,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体现教师的智慧。并且强调教后及时进行反思。
(二)上课,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有效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求做到堂堂清。在教师中大力提倡“三上”:上有准备的随堂课、上真实的公开课、上有思想的研究课。制定听推门课制度,语文数学各成立三个听课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每个小组每星期听1至2节推门课,填写听课评价表,期末进行汇报总结。使教师们真正做到不上不备的课。通过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引领。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作业布置及批改制度》,对如何使作业布置得更科学,如何布置有层次的作业,如何使学生的作业具有规范性,如何通过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做具体的规定。大力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在全批全改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面批,逐步增加面批的比例。作业更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和探索性。
(四)课后辅导,要求做到日日清。把课后辅导的重点放在学困生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转化学困生成效明显的科任进行奖励等。
教学常规的管理的形成是制度,但目旳是无制度。制定规矩必须是符合本校实际,结合本校的校情。什么是校情?最直接的应该是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风气,教师的品性高低、教学能力的优劣,责任心强弱,还得考虑学生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甚至家长心中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因此在制度制定时必须考虑到实效性和针对性。无制度是一个管理境界,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有许多事情没有列入教学管理制度中。但好多事情我们都做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人的主动性。学校管理怎么才能做到无制度的境界,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努力。
第五篇:参加警示教育有感
参加警示教育有感
4月12日上午,我参加了在省警示教育基地举办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和观看我国在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腐败分子的图片展,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涤。
一、加强党的建设及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二、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筑拒腐防
变的思想防线
如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蜕变,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身败名裂。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漠视党纪国法,收受贿赂还以为是正常的人情来往,以至于受之泰然而越发不可收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失去精神支柱,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没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经受不了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的考验,抵御不了各种诱惑;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方向,道德观念失衡,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利不义之财的工具,贪欲膨胀、利欲熏心、追逐名利、拐取功名,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触犯党纪和法律而受到党纪和法律的制裁。只有加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才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更多的力量。
三、几点体会
通过警示教育,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安监干部,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十七大精神,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
实做到务实、清廉。在局党支部的领导下,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为安监事业多做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