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19-05-14 23:5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篇: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北京市安康医院十年间司法鉴定中

有关老年人犯罪的39件案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老年人犯罪年龄集中在60-69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文化程度和社会层次偏低的人群为主,诸多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犯罪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本组杀

人案件中,尤为突出的是受嫉妒

妄想支配的犯罪动机。鉴定诊断与国外报道不符; 结论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更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13919.3;r749.1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3)01—0047—0

3the inter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ict of the aged and mental disorder.zhu ming-xia,beijing ankang

hospital,10005

5【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terrelated factor associated with delict of the aged and mental disor—

der. method 39 judicial cas(~related delict of the aged in recent decade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beijing

an kang hospita1. result criminals age was largely at 60~ 69 years old person.the male was more than the fe—

male.the n~jority of them was in the state of 1ow educated level and social leve1.it has important effect that multi

—complicat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blem to crime in the aged .in homicide case group,the crime motivation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envy an d deliria。the critical diagnosis is different from alien reports. conclusion it is im—

po rtan t to strengthen guard the aged .

【key words】the aged,crime,judicial expertise

老龄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世界人口中

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愈来愈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的一个因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已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的异常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的肇

事肇祸行为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准确科

学地认识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是一重大课题。我国卫生统计规定70岁以上为老年,但过去和退休年龄尚为

60岁,故我们即将前期老年合并,从60岁开始统计分析。

我院自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共接受涉及精神疾病鉴

定中有关老年人的案件39例,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总数的1。57%。本文试通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遇到的老年人违

法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问题,探讨老年人犯罪的社会、心

理特点以及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资料与分析

1.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最小6o岁,最大85岁,平均

66。13岁。

各年龄段分布:60~69岁30人,70~79岁7人,80岁

以上2人。

2.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男性25例,女性14例,男:女

:1.78:1。(见表1)

表1 性别与案情的关系

table l relation of sex and case detail

此表显示杀人者以男性居多,扰乱社会治安者女性稍多。婚姻状况:已婚24例,丧偶13例,离婚2例。文化程度与职业分布(见表2):

表2 文化程度与职业分布

table 2 degree ofeducationan d occupations

按职业统计,以农民17例居首位,占43.60%,其次是

· 48-

工人12例,占30.77%,无业人员仅占7.6%

。按文化程度

划分,小学和文盲共30例,占76.92%,高中以上文化仅占

5.13%。

5.家庭及社会背景:既往为农民或无业者多数闲居家

中,原有职业者亦皆退休在家,未谋取新的职业。

家庭居住状况:独居者9人,占23.08%,与配偶同住

14人,占35.90%,两代同住10人,占25.64%

,三代以上同

住6人,占15.38%。

6.案发前应激事件:与家人吵架15例,占38.44%,邻

里纠纷6例,占15.38%,被打4例,占10.26%,亲人受到

伤害3例,占7.69%,亲人死亡2例,占5.13%,饮酒1例,占2.56%。

7.案由与精神疾病诊断的关系(见表3)

由表3可见以扰乱社会治安案居多,计16例,占41.

03%。杀人案其次,计13例,占33.33%。其中患有精神分

裂症10例,占25.6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8例,占20.

51%,老年性精神病6例,占15.38%,癔症、颅脑外伤性精

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各3例,各占7.69%,神

经症2例,占5.13%,情感性精神障碍1例,占2.56%。

8.案由与犯罪动机(主导精神症状)的关系(见表4)

表3 与精神疾病诊断的关系

table 3 relations of e_~se main points and mental

disorder diagnose

疾病 杀人盗窃强奸伤害诈骗纵火篓 萎总计

表4 与犯罪动机i主导精神症状)的关系

table 4 relation of case main points an d crime motive

动 机 杀人盗窃强奸伤害诈骗纵火鍪

210

0

0

o

0

0

0

338

0

o

i6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o卷(第1期)

由表中可见,被害妄想13例,居首位,其次是嫉妒妄

想、幻觉、关系妄想。

9.疾病诊断与责任能力的评定见下表:(见表5)

表5 疾病诊断与责任能力的评定

table 5 mental disorder diagnose an d criminal respo nsibility

1o.医法学评价:鉴定结论中无责任能力24例,限定责

任能力9例,完全责任能力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7例处

于疾病发作期,直接受病理症状支配,评定为无责任能力,3例处于不全缓解期,为限定责任能力者。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6例受病态思维影响,为无责任能力,2例无辨认障碍,行

为时控制能力减低,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6例老年性精

神病和3例偏执性精神病患者皆受病理性思维支配,存在辨认障碍,属于无责任能力范畴。1例癔症患者处于妄想

状态实施违法行为,无责任能力,2例为现实动机的行为,则具有责任能力。人格障碍者的行为冲动,影响控制能力的则为限定责任能力。2例神经症患者实施盗窃行为是正

常动机作案,有完全责任能力。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者实

施纵火时处于疾病期,评定为无责任能力。颅脑外伤性精

神障碍患者,其中2例表现为控制能力减低,评定为限定责

任能力。

讨论

本资料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为研究对象,符合入

组标准的39例,占同期鉴定案例总数的1.57%,他们的年

龄集中在60~69岁之间,年龄越大犯罪率越低,笔者认为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及脑功能的衰退,各种生理功能及躯

体状况减退,反应事物能力差,活动能力迟钝后,会影响精

神疾病的活跃程度,对其实施违法行为有所限制的缘故。

本组犯罪人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以暴力犯罪居多,而女

性以扰乱社会治安为主,显示出性别的差异性。从职业上

看,犯罪以农民和工人等社会层次偏低的人群较多,占74.

37%,文化程度以小学和文盲为主,占76.92%。与国外

roser_l j等报道相符。在39件案例中,离婚和丧偶15人。占

38.46%,合并各种躯体障碍者24例,占61.54%,39例犯

罪时皆无业或退职闲赋,案发前伴有应激事件31例,占79.

49%,他们的家庭背景往往是独居或数代同居,家庭成员关

系紧张,诸多复杂因素影响着老年人的思维、情感和处理问

题的方法。

外源性不良因素常造成老年人的孤独与寂寞,个人经

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一种无用或不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1期)

参与社会活动的感觉会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悲观和若有所

失的情绪;内源性因素,如老年人丧失了活动能力和脏器功

能的衰退可造成抑郁和显著的多疑,伴有衰老本身的许多

模糊的难以协调的感觉,意识到身体状况的萎缩、时间流逝的迅速以及死亡临近等,呈恐惧担忧,这是发生于老年人身

上最常见的因素。

由于老年人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可塑性大大减退,固执任性、敏感多疑,使老年人对意外应激反应耐受性差,极易促发或诱发精神疾患,进而会发生系列的暴力行为。

由此可见,上述因素在本组人犯罪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39例案例中,从犯罪种类上看,刑事案件23例,占

58.97%,依次为杀人、盗窃、纵火、诈骗,而据yors ton[2j报

道依次为性犯罪、盗窃、凶杀,并且认为老年人由于体弱多

病或不能得到凶器导致凶杀率低,大约占犯罪类型的1%

~ 4%。本文杀人占犯罪类型的33.33%,与其报道相差悬

殊。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

神病,12例杀人行为受精神症状支配(嫉妒妄想10例,被害

妄想2例)。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老年人的杀人行为中由嫉

妒妄想直接支配较为突出,由于老年人本身性欲的减低,也

使其敏感性增加,是为病理性动机影响下的行为;民事案件

以扰乱社会治安尤为突出,是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一种不

· 49 ·

良因素。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性精神

障碍、人格障碍及偏执性精神病各3例,幻觉、被害妄想、嫉

妒妄想是主导症状。从诊断来看,国外报道老年人犯罪依

次为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酒精中毒、人格障碍,而本

组研究报告却是精神分裂症占首位,其次是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老年性精神病,无一例痴呆、酒精中毒及抑郁症患者,偏执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各3例,这可能与本院接受民事

鉴定相对较少有关。

我们发现在上述精神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家

属并不了解他们的病情,已患病数年却不曾诊治,有的虽然

经过治疗,但是不系统、不正规,导致疾病久治不愈;有的病

人无人看管,这些情况都是老年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潜

在隐患。故而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减少应激因素,早发

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roser r,wiederlight m,schneider m.geriatric felons examined

at a forensic psychiatry dine.j forensic sci,1985,30(3):730~

740.

[2]yorston g.aged and dangerous:old—age forensic psychiatry.br

j psy,1999,174:193~195

(收稿:2002—05—23)

第二篇: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作者:王涛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4期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迈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正成为一个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老年人犯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突出,也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民中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在急剧加速,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逐渐迈入一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我国的老龄化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虽然老年人犯罪的比率相对较低,但是,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律事实,其犯罪问题却不得不重视。目前老年人的犯罪现象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对其特点提出有效的对策,对当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特点

11生理方面的特点。从四、五十岁的中年期开始,成人的五官功能就逐渐变化,而到老年期则更显著;开始影响日常的生活,并且也会间接地左右心理情况。首先,视力、听力等的下降使老年人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生理上就决定了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罪犯而言很少实施暴力、攻击性的犯罪行为;再者,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性需求和性能力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丧失,也需要性生活。

12心理方面的特点。一般来说,年老的人比壮年时其意志力变得比较脆弱,对挫折抵抗力减低,应激处理能力减少,特别是对持续而来的烦恼或痛苦,忍受力比较差,容易放弃克服问题的意志。年纪大的老人,随着其年岁因素,对于挫折之反应,常使用较简单且原始的心理防御作用,正因如此,老年人的心态及其不稳定并且往往容易走极端。

13退休后的适应问题。年老了以后,迟早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开每天在外工作的生活。退休,意味着一个人正式职业角色的丧失,在某种意义上是“退出”社会,从此将扮演一个新角色。往往有些老年人对这样退休后的生活适应不良,容易发生情绪上的毛病,多半是忧郁及焦虑的反应,严重时还得接受辅导或药物治疗。而最重要的还是老年人自己对年老的基本看法。如果老年人自身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无法填补在精神方面的空虚,就容易做出反常的行为。

14家庭对老年人的影响。到了年老时期,在家庭生活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去调整与适应。因为家庭对老年人而言,占据了老年生活中比较大的比重。

141夫妻之间的关系。在年老阶段,夫妻双方在性格上基本已经固定并成型,除了一起过基本的夫妻共同生活以外,要容许部分性的各自的生活活动的存在,分别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果双方无法很好的调整心态面对老年阶段,将会出现无法预测的后果。

142与子孙的关系,对于家庭地位的变化感到不适应。老年人随着离退休,其相对优厚的收入也不复存在,他们过去因工作带给家庭的种种好处也随之失去,这使得部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和发生动摇,话语权减小。一些素质较低、道德观念薄弱的子女会觉得父母亲无法为家庭带来利益,因此对待老人的态度有可能逐渐恶劣。

2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犯罪造成的影响

21文化背景因素。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现代思想、西方强势文化的侵入对大众心理及中国传统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引发了老年群体对社会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社会道德观念与风气的变化,对老年人的社会“免疫力”提出的挑战。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多元化,旧的价值观日益弱化,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建立,从而引起人们无所适从,导致道德水平降低。部分老年人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融入感降低,一味追求吃喝玩乐、享乐主义、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当前社会的一些非主流文化对老年人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刺激,由此引发多种行为动机。从理论上讲,个体如长期生活在亚文化群体内,在其价值体系的影响下产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近年来,我们国家对老年人的社会化建设相对滞后,在农村尤其突出,这容易导致老年人文化生活导向模糊,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与社会文化产生冲突。当前形势下,各种腐朽思想往往借助社会不正之风传播并占据一定的市场,老年人一旦受其影响,就可能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不健康的精神刺激而不惜铤而走险。

22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对法律的认识因素。许多犯罪的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有学者做过统计,866%的老年犯罪嫌疑人只有小学文化或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目前大多数老年人都没有机会系统地接触法律,在农村老年人知法懂法的则更少,文盲法盲比例非常大,即便在城市,老年人在处理日常事务上更多是依靠风俗习惯和直觉等非理性经验。而老年群体学法用法的难度较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由此导致法制观念相对淡薄,成为了引发老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总之,老年人是我国当前社会下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年人犯罪给其自身、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老年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预防和解决老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把处于社会边缘的老年群体整合到主流社会中。关爱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责任,只有社会、社区与家庭都来关注、尊重老年人,才能对预防老年人的违法犯罪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只有采取全方位综合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控制老年人违法犯罪问题。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第三篇:老年人犯罪调查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人们常以“最美不夕阳红”来比喻晚年生活的美好。我们的社会推崇尊老敬老,关心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科技及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加上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实施,使得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强。到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倡,近几年,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对老年人身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犯罪屡有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夕阳”蒙上了一层阴影。农村老年人操劳一生,本该含饴弄孙,趣遣时日,但有些人却因犯罪而铁窗相伴。这些农村老年人在人生的暮年堕落成社会的罪人,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同时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从人口比例来看,我国老年人犯罪率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速度快,老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仍不容小觑,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的农村老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犯罪特点

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10月,龙岩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5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194人,占批捕总人数5195的4%。2001年批准逮捕农村50周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66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3.4%;2002年批捕77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4.11%;2003年1月至10月共批捕51人,占批捕总人数的3.69%。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犯罪嫌疑人占绝大多数,共142人,占总数的73%,平均年龄为55.97岁,年龄最大的为80岁。犯罪所涉及的罪名近30种,主要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侵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类型。

1、涉林犯罪所占比例最重。2001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属涉林犯罪的共86人,占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44.33%,主要涉及失火、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伐珍贵树木、非法猎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罪名。其中,失火犯罪最为突出,共41人,2001年以来分别占当年的10.61%、35.06%、13.73%,仅2002年就达27人,均为因扫墓、野外用火不当等引起较大面积烧山毁林;其次为盗伐林木犯罪,共计38人。

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涉及罪名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及拐卖妇女儿童罪等类型。2001年以来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14人,拐卖妇女儿童罪7人。2001年4月29日凌晨,81岁的农民余某问酣睡中的78岁老伴几点了,问了几遍老伴都没回答,最后老伴说:“你自己不是有手表吗?”岂料就一句平常话,竟勾起了余某的心头火。余某心想:子女不在身边,现在老太婆也不理我了,我还怎么活,不如把她杀了,我也死了算了。9时许,余某趁老伴不备,将其按倒在地,用菜刀猛砍颈部,致使老伴儿大出血死亡,自己自杀未遂,后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人老了,体力差了,收入少了,这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权逐渐发生动摇,作为一家之长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一些修养较差、缺乏道德观念的子女看到父母亲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和其他好处,有可能用恶劣的态度对待老年人。如程某故意杀人案,程某生活本来就拮据,其子还经常向程某要钱,一次两人因钱的事发生争吵,其子拿出菜刀要砍程某,程某夺下菜刀对其子连砍十八刀致其死亡。

3、农村老年人性犯罪不容小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刺激了老年人生理需要的多极化、深度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性和物质的需要方面。此外,老年人的体质相对以往也增强了许多,体力的充沛为老年人实施一些暴力型犯罪提供了身体上的便利条件。2001年以来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涉及强奸罪15人,其中被害人属未成年人的有8人,属精神发育迟滞的有6人。另外涉及猥亵儿童罪2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2人。罪犯多是丧偶、离异、孤寂之人,他们大多家庭居住单门独户,与人交往较少,或子女成家立业远离自己,或老伴去世、离异,故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人格障碍,而其独来独往又为实施性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69岁程崇华案发前帮助某小学的教师及学生煮饭。自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他利用中午该校女学生小莉、小珊、小菁到其房里玩耍之机,以给糖果或零钱为诱饵,先后共奸淫3名幼女14次。其中被害人小莉被奸淫6次致怀孕,由于小莉腹部隆起而案发,并被送往医院施行人流手术。61岁的赤脚医生侯某租别人家的房子开一家个体诊所,经济上比较富裕,但老伴早亡,也一直没有再婚,生活孤单,精神缺乏寄托,一次趁房东家无人之机,将房东家不满14岁的小保姆金某奸淫。农村老年人性犯罪一般不进行准备、策划,大多都是临时起意,采用的也大多局限于暴力威胁和欺骗利诱等较为原始的犯罪手法。例如,61岁的郭某将本村的幼女曾某诱骗到一龙眼林中,对其实施奸淫,次日,遂被抓获。而52岁的林某则是见10岁幼女刘某上厕所,一时起意,跟上去用手伸进刘裤子内对刘某进行猥亵,刘某放声大哭,遂案发被抓。

4、涉及的罪名发生变化。由于老年人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巨大衰退,老年犯罪人一般不实施需要精心的作案准备和高度紧张的作案过程的犯罪,因而一般不呈现智能性。过去农村老年人犯罪作案手段一般都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独作案,说明老年人犯罪并不因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使作案能力、作案技巧提高,这与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且多为农民有直接关系,这一特点与青少年多为结伙犯罪形成鲜明对比。犯罪手法也比较间接、隐蔽。农村老年人犯罪,尤其体力不济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往往不是自己亲自实施,而是假借他人的行为实施。常常教唆或帮助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60多岁的周某因与某鞋店店主发生的照顾和感情上的慰藉,尊重老人的人格,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减轻他们的失落感,让他们幸福地安享晚年,如此,老年人便不会丧失生活信心,因而也就减少了许多导致其犯罪的因素。

二是惩治与维权相结合。通过打击,使那些在犯罪边缘的老年人能悬崖勒马,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从而收到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效果。在我们的司法工作中应严格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依法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农村老年人犯罪案件。检察院对农村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在实体上,须根据老年人的犯罪性质、特点、犯罪原因、情节和危害结果综合考虑,在办理程序和策略上,尽量适应和照顾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注重说服教育,消除对立情绪,保护老年人的自尊。力求做到:一方面,通过惩治老年人犯罪,维护最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惩治中把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贯彻始终。老年犯罪者一般具有意志薄弱的特点,表现为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为方式难以改变,具有很强的守旧性、习惯性和固执性。也正因为如此,要针对老年犯罪者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改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偏离社会轨道行为的错误,重新做人。例如可以在监狱里建立专门的老年罪犯管理机构,统筹安排老年罪犯的收监、改造,建立老年服务网络。但要端正对农村老年人罪犯的惩治态度,感情上的倾斜要把握尺度,不要形成老年人犯罪必然从轻处理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弱势人群维权体系,对被不捕、不诉、宣告缓刑的老年人要落实帮教措施,特别要重视对老年人刑满释放后的安置。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嫌弃。要充分发挥行政、法律、政策、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好对老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的老年犯,有效地遏制老年人犯罪和再犯罪。家庭、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应及时解决其生活出路问题,落实生活保障措施,预防再次犯罪。

三是舆论导向和加强文娱生活相结合。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要求的复杂特点,一方面,社会应该给他们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正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需求,排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加强对老年人自尊自爱、洁身自好的教育。老年人不能错误地认为前半辈子辛苦劳作,到了晚年,就应不受任何限制地享受生活,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当特殊公民。另一方面,社会积极为农村老年人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我们的社会不仅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关心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也要多顾及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心理的健康状况。一些家庭的后辈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能保证他们有吃有喝就行了,他们哪还有什么精神追求。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老年人也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老年人精神空虚,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力开展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对减少老年人犯罪是有积极作用的。给他们提供合理、合法、健康的娱乐、健身、学习场所,农村可以通过村委会组织各种娱乐、体育活动,使其获得身心愉悦,不再孤独自闭,远离腐朽思想毒害,以避免老年人误入歧途,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老年人犯罪调查(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关于老年人犯罪及国内相关立法现状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老年人犯罪及国内相关立法现状的分析 作者:谢江伟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8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犯罪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年人犯罪的划分标准与未成年人犯罪、普通主体犯罪在刑法上应当是一致的。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首次规定老年人犯罪酌情从宽意见规定,全国法院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要酌情从宽处罚。对老年人犯罪是否从宽处理,此前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此次出台的意见是首次明确。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立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加速增长阶段,2011年3月1日,老龄办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十二五时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龄化形势严重,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老年人人群体的壮大,带给社会的压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当下未富先老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国情之下,老年人犯罪问题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所以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年人罪犯都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以及不适用死刑,要想得到这样的从宽处理他们的最低年龄必须达到“七十五周岁”。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总结起来无外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更多的老年人犯罪是源于长期以来对社会等不满而逐渐形成的犯罪心理。老年人犯罪虽然也是以年龄为标准来划分的犯罪形式,但是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以及一般主体犯罪在犯罪特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老年人具备了更多的生活经验,犯罪手段可能更加隐蔽;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们很少从事高消耗体力的犯罪。老年人犯罪与其它群体相比,除了年龄上的差异,其生理,身体,心理因为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造成其犯罪表现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从犯罪主体上看,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老年人犯罪文化素质较低。从犯罪类型看,激情犯罪较少,男性多以猥亵等流氓犯罪及财产犯罪为主,女性老年人犯罪多以盗窃为主。从犯罪手段来看,老年然犯罪往往表现出非暴力的特点,更加间接性和隐蔽性。从犯罪对象来看,老年人犯罪所选择的对象多为限制性为能里的人,无行为能力的人。

二、老年人犯罪应从宽处理的合理性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无论是从刑事责任与年龄的关系、社会对老年人犯罪的宽容态度来看,还是从刑法的机能、刑罚目的方面来看,对老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罚的做法势在必行。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落实了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刑法修正案

(八)第一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笔者认为,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其合理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和中国自古以来的“矜老恤幼”传统是一致的。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老幼犯罪减免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罚”原则,《周礼》规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这是中国刑法史上最早的“矜老恤幼”规定。其次,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和其他国家老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一致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刑法上都设立了对老年人犯罪从轻、减轻或其他从宽处罚的条款。再次,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和我国刑法的机能及刑罚的目的是一致的。刑罚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就特殊预防而言,老年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在生理上已近生命的终点,因此,对他们的改造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老年人犯罪同青壮年犯罪应负的刑事责任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处理老年人犯罪方面,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应当从宽处理。

三、老年人犯罪的预防

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权益保证体系,从立法的高度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只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能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一)建立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必须建立完备的保证体系,才能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在减少老年人犯罪的同时也为这个和谐社会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发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从社会的角度去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的从国家的角度去重视这个问题,才能在家庭这个小的环节中起到好的作用。

(三)司法机关要做好老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

“防微杜渐,亡羊补牢”,不能一味的研究刑法对策,更应该深刻而建设性的进行犯罪预防工作。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对老年人适宜采用缓刑等无需羁押的刑罚手段,因为如果宣告实刑,那么意味着要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监狱的修建,看守,衣食住医等环节开支。从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入手,往往犯罪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苦衷”,行为人犯罪往往处于不得已或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更应该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犯罪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康树华.当代中国犯罪主体[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5年.

第五篇:老年人犯罪调查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人们常以“最美不夕阳红”来比喻晚年生活的美好。我们的社会推崇尊老敬老,关心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科技及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加上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实施,使得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强。到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倡,近几年,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对老年人身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犯罪屡有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夕阳”蒙上了一层阴影。农村老年人操劳一生,本该含饴弄孙,趣遣时日,但有些人却因犯罪而铁窗相伴。这些农村老年人在人生的暮年堕落成社会的罪人,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同时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从人口比例来看,我国老年人犯罪率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速度快,老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仍不容小觑,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的农村老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犯罪特点

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10月,龙岩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5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194人,占批捕总人数5195的4%。2001年批准逮捕农村50周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66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3.4%;2002年批捕77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4.11%;2003年1月至10月共批捕51人,占批捕总人数的3.69%。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犯罪嫌疑人占绝大多数,共142人,占总数的73%,平均年龄为55.97岁,年龄最大的为80岁。犯罪所涉及的罪名近30种,主要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侵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类型。

1、涉林犯罪所占比例最重。2001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属涉林犯罪的共86人,占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44.33%,主要涉及失火、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伐珍贵树木、非法猎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罪名。其中,失火犯罪最为突出,共41人,2001年以来分别占当年的10.61%、35.06%、13.73%,仅2002年就达27人,均为因扫墓、野外用火不当等引起较大面积烧山毁林;其次为盗伐林木犯罪,共计38人。

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涉及罪名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及拐卖妇女儿童罪等类型。2001年以来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14人,拐卖妇女儿童罪7人。2001年4月29日凌晨,81岁的农民余某问酣睡中的78岁老伴几点了,问了几遍老伴都没回答,最后老伴说:“你自己不是有手表吗?”岂料就一句平常话,竟勾起了余某的心头火。余某心想:子女不在身边,现在老太婆也不理我了,我还怎么活,不如把她杀了,我也死了算了。9时许,余某趁老伴不备,将其按倒在地,用菜刀猛砍颈部,致使老伴儿大出血死亡,自己自杀未遂,后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人老了,体力差了,收入少了,这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权逐渐发生动摇,作为一家之长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一些修养较差、缺乏道德观念的子女看到父母亲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和其他好处,有可能用恶劣的态度对待老年人。如程某故意杀人案,程某生活本来就拮据,其子还经常向程某要钱,一次两人因钱的事发生争吵,其子拿出菜刀要砍程某,程某夺下菜刀对其子连砍十八刀致其死亡。

3、农村老年人性犯罪不容小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刺激了老年人生理需要的多极化、深度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性和物质的需要方面。此外,老年人的体质相对以往也增强了许多,体力的充沛为老年人实施一些暴力型犯罪提供了身体上的便利条件。2001年以来批捕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中涉及强奸罪15人,其中被害人属未成年人的有8人,属精神发育迟滞的有6人。另外涉及猥亵儿童罪2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2人。罪犯多是丧偶、离异、孤寂之人,他们大多家庭居住单门独户,与人交往较少,或子女成家立业远离自己,或老伴去世、离异,故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人格障碍,而其独来独往又为实施性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69岁程崇华案发前帮助某小学的教师及学生煮饭。自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他利用中午该校女学生小莉、小珊、小菁到其房里玩耍之机,以给糖果或零钱为诱饵,先后共奸淫3名幼女14次。其中被害人小莉被奸淫6次致怀孕,由于小莉腹部隆起而案发,并被送往医院施行人流手术。61岁的赤脚医生侯某租别人家的房子开一家个体诊所,经济上比较富裕,但老伴早亡,也一直没有再婚,生活孤单,精神缺乏寄托,一次趁房东家无人之机,将房东家不满14岁的小保姆金某奸淫。农村老年人性犯罪一般不进行准备、策划,大多都是临时起意,采用的也大多局限于暴力威胁和欺骗利诱等较为原始的犯罪手法。例如,61岁的郭某将本村的幼女曾某诱骗到一龙眼林中,对其实施奸淫,次日,遂被抓获。而52岁的林某则是见10岁幼女刘某上厕所,一时起意,跟上去用手伸进刘裤子内对刘某进行猥亵,刘某放声大哭,遂案发被抓。

4、涉及的罪名发生变化。由于老年人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巨大衰退,老年犯罪人一般不实施需要精心的作案准备和高度紧张的作案过程的犯罪,因而一般不呈现智能性。过去农村老年人犯罪作案手段一般都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独作案,说明老年人犯罪并不因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使作案能力、作案技巧提高,这与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且多为农民有直接关系,这一特点与青少年多为结伙犯罪形成鲜明对比。犯罪手法也比较间接、隐蔽。农村老年人犯罪,尤其体力不济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往往不是自己亲自实施,而是假借他人的行为实施。常常教唆或帮助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60多岁的周某因与某鞋店店主发生口角,为了泄愤报复,竟利用金钱引诱未成年人放火,烧毁鞋店内的物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余元而被判处徒刑。在审理的盗窃案件中,有15件是老年罪犯假借他人之手完成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组织策划的犯罪类型,如赌博罪、非法采矿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买卖爆炸物罪等,应引起注意。后三者均为2003年才出现的犯罪,而赌博罪近年来在呈上升趋势,2001年没有,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2人、3人,且其中4人均为利用“六合彩”骗赌的犯罪嫌疑人。如2002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邱启堂(52岁)在其子邱金华的协助下,利用电话和传真机向本村邱仁和、邱以圣等80余人销售“六合彩”20余期,收注金额6万余元,还发展下线庄家陈广州、范道锦、江品贤等5人。

5、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等扰乱公共秩序犯罪不容忽视。2001年以来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涉及妨害公务罪的9人,寻衅滋事罪4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1人。包庇罪与窝藏罪也占有相当比重。龙岩市新罗区检察院共批捕农村老年人包庇、窝藏案件6件,占同期结案的8.45%。在子女违法犯罪时,农村老年人往往不能分清是非,理智对待,而是纵容、包庇,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6、犯罪发生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经济较贫困地区犯罪数量相对较多,连城、上杭、长汀三地发生得较多(见图一)。

图一(单位:人)

7、农村老年女性犯罪比例很少,共计18人,仅占9%。从中反映出农村老年人中男性犯罪问题更为突出,更应受到关注。

二、犯罪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现有经济环境的影响。龙岩市目前大多数农村仍然处于较贫困状况,农村经济不发达,一些老年人为生活所迫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该市又地属山区林区,林业资源丰富,多数农村老年人仍然抱着“靠山吃山”的旧观念,因此导致盗伐、滥伐林木等涉林犯罪现象突出。而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浪潮同样冲击着农村,农村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创业,在家的一些农村老年人为求“致富”捷径,走上了不正当获取钱财的犯罪道路。特别是近年来“六合彩”赌博在该市许多城镇农村盛行,也吸引了不少农村老年人的积极参与。

二是农村特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宗族观念较深,亲属关系错综复杂,往往“一家有难,八方相助”,个别群众出于某种原因,自发或煽动周围不明真相的农村群众,对国家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一些正当执法行为加以干扰阻碍,甚至仗着人多势众,做出过激的行为。农村老年人由于年龄较长,在亲朋中有一定威信,常在这些行为中处于较主导地位。如2001年11月,犯罪嫌疑人李友林(53岁)、李炉然(51岁)等9人以本村村民李月金的死亡与镇政府有责任为由,冲进镇政府,砸坏办公大楼房门、窗玻璃等物,将镇政府的两部汽车挡风玻璃砸坏,追打镇长等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万余元。与传统社会相比,由单一的家庭生活向家庭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转变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农村老年人在这方面却处在弱势。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变化减弱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交往机会,空虚无所寄托、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生活中的失落与社会生活中的“失败”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种心理隐患,此时,如果出现外界机遇,这种心理隐患极易外化为越轨行为,严重的则触犯刑律。从家庭角度看,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偏远山区,不孝敬赡养老人的事件屡有发生。家庭不和睦或无人赡养,长期压抑,致使农村老年人心理失衡,通过犯罪发泄自己的不满。79岁的邢某老伴已去世,虽有儿女8人,但相互推诿,无人赡养。三个儿子以其居住的房屋,在分家时已商定属自己为由,不让老人居住,邢某难以发泄一直压在心中的怨气,将居住的房子点燃,致使其五间房屋及室内物品被烧毁。

三是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所致。老年人精神与身体衰退,感官功能降低,反应迟钝,自控力差,使其人格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固执、偏狭、幼稚、易被激怒,在遇到挫折或受到刺激时往往就失去已经形成的成年人的那种克制和理智,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变

下载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问题研究 作者:马莹莹赵瑞雪 向美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6期 【摘要】矜老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立法传统,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20......

    老年人犯罪启示录(优秀范文五篇)

    老年人犯罪启示录10月9日上午,62岁的赵某用一把尖刀把自己从一位普通的老人变成了杀人犯——他的老伴和怀有身孕女儿双双死于他的刀下。这是最近一起发生在山东省沂南县的老......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立法与思考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与思考【内容摘要】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按国际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10%的通行标准,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期修订的《老年人......

    青少年犯罪案例与分析(合集)

    犯 罪 心 理 学专业:软件学院 班级:java09-02班 姓名:孙森森 学号:540913100234 青少年犯罪案例与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

    在校学生犯罪调查与分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在校学生犯罪调查与分析 赖兴平廖炯龙 一个人的校园时光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

    影响县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障碍因素分析

    最近,我县对6家县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3家企业实行了改制重组,3家企业实行了依法破产。调查中发现,6家县直国企的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即企业党组织......

    老年人需求分析

    老年人的需求及其社会支持分析 李松柏 一、前 言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大陆 人口达1216583 亿人,其中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达到6196 % , 而60 岁及以上的......

    我国老年人情况分析

    一、 我国老年人情况分析和养老床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日益提高,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出的提到全社会面前。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