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

时间:2019-05-15 00:5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

第一篇: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

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

石油行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胜利油田的广大职工常年在野外作业,特别是在石油会战初期,面对的是“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工作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文化生活极为贫乏。油田各级领导十分关心基层职工的文化生活,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基层职工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油田基层单位既是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又是同吃同住的生活共同体,干部职工既是并肩奋斗的战友和同志,又是甘苦与共的姊妹和兄弟,大家长期地在一起工作生活,共同培育形成了石油行业独有的基层“家文化”。人性化的管理,亲情般的关爱,家庭式的温暖,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正如油田领导所指出的,对于基层文化建设来讲,“家文化”是比较适用的,使大家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能够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使大家能够安居乐业。

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建设,油田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和极大改善,过去干打垒的家属房大多从偏远的盐碱滩搬进了交通方便、舒适宜人的居民小区,但是胜利职工队伍依然保持着以油为业、以队为家的优良传统习惯,家文化从野外生产一线扩展到各行业的基层单位,形成了精彩纷呈、深化推进的发展态势。2007年以来,胜利油田以“和谐文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突出基层家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层的环境条件,增强职工以队为家的归属感,强化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创建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基层家文化不仅是胜利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构建和谐油田、共创百年胜利的文化根基和源头活水。

首先,基层家文化体现了胜利人以国为重、四海为家的博大胸怀,营造了关心集体、爱护团队的“家和”氛围。胜利油田广大干部职工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胸怀国家发展强盛的大局,闻油则喜,为油而战,负重奋进,拼搏奉献,“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和困难,都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1990年7月,油田遭受特大暴风雨袭击,造成井架倒塌,一些生活区被淹,广大干部职工响亮地喊出了“舍小家顾大家,水不退不回家,夺油上产为国家”的战斗口号,打了一场异常艰苦的抗灾抢险、恢复生产的攻坚战。“舍小家顾大家”,先顾全国家集体利益,而后再考虑个人,这既表现出了胜利人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更有着职工水退回家的喜悦和对家的深情眷恋。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油田许多单位主动走向外部市场,职工南征北战,在外一呆就是几个月,深受想家之苦。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物探公司、油建公司等单位,就把外闯市场职工的家庭近况制成录像带送到工区,并对这些职工家庭实行承诺服务,定期上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油田生产建设过程中,很多基层单位都和职工家庭建立密切联系,以“小家”亲情促“大家”和谐。电力管理总公司运行八队大力建设小站文化,制作了“全家福”照片、“温馨家园”展板和“我爱我家”影集,每个职工都在照片上书写自己的格言,时刻感受到家人之间与同事之间的亲情氛围。逢年过节,队干部都到职工家中走访、慰问,年末举行“全家乐”联欢会,并开展“鼓掌激励”、“感恩一刻”等活动,增进了职工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油田一些安全生产重点行业的基层单位,如油气集输总厂东营原油库、井下作业三公司河口作业103队,与职工家庭建立“温馨嘱托台”,使职工牢记家人嘱托,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通过这些措施,使大家和小家融为一体,把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注重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又尽力帮助解决职工的一些实际困难,对职工的关心从岗位延伸到八小时以外,营造了浓厚的“家和”氛围,像和风细雨滋润着职工的心田。家文化不仅让在岗职工感到大家庭的温暖,而且使非在职职工也能享受到组织的亲情关爱。东辛采油10队对待25名退休、协解职工和家属像在职职工一样,平时组织他们在队部活动室娱乐,过年时把他们请到队上联欢,定期为他们送温暖,并制作了“在岗时曾拼搏奉献,离职后仍心系油田”教育宣传栏,把退休职工曾经获得的荣誉称号以“光荣的历史,曾经的骄傲”为题镶嵌在宣传栏里,曾是采油厂老先进的退休职工顾发亮动情地说:“看到这些荣誉我仿佛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其次,基层家文化把血缘亲情与业缘关系相结合,增强了基层干部职工以队为家、爱队如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胜利油田点多线长,队伍分散,大多野外作业,有些地处偏僻,以致出现了“夫妻井”这样以家为生产单元的独特现象。许多基层单位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构建独具特色的家文化。现河采油四队管理的王家岗油田地处偏僻,在3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四队独特的父子同队、夫妻同队、姐妹同队现象,目前全队有11对夫妻,2对父子,有的一家5口在四队工作,这种血缘亲情构成了四队建家的基础。他们弘扬“我靠家生存,家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确立了“知家事,议家情,创家业”的建家宗旨和“情感聚家、诚信立家、民主管家、知识强家”的建家理念,干部职工亲如一家,和谐奋进。地处大王北的河口采油四矿,沼泽遍布,环境恶劣,一年四季面临着风暴潮的威胁。矿党委提出“以大气概战胜大困难,以大家爱建设大家庭”,激励职工树立信心、满怀爱心、扎根留心建设大王北。通过举办篝火晚会、成立“大北文苑”、组建“大北乐队”,以及改良土壤,种花栽柳,使荒原呈现出绿色生机,“大北文化”成为一根拴心留人的红线,四矿的干部职工像荒原上的红柳一样在大王北扎下根来,他们以矿为家,以队为家,以站为家,出现了不少夫妻井、姊妹站、兄弟岗。在长期共同的艰苦岁月中,全矿40多位小伙子、大姑娘,由朴素的友情,升华为纯真的爱情,成为扎根滩海的“连理枝”,充分显示了大北这个大家庭的内聚力。胜利采油厂采油9队地处胜坨镇,上世纪70年代建队之处,来自江汉、玉门等油田的老石油拖家带口30多户,就地在9队建了家属区,队干部既当队长,又当家长,不仅要负责生产运行,还要管理家属和孩子,一大家子人工作在队上,生活在队上,真正是“以队为家”,由此形成了9队“团结聚家,爱心暖家,安全护家,环境美家”的“家和文化”,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第三,家文化倡导人性化的情感管理,使职工充分发挥潜能和才智,提升了基层创新创效能力。“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理念,也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阶段的迈进,顺应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现在基层职工的需要,不仅仅是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有职业的尊严感、发展的成就感和集体的荣誉感。基层单位不仅是生产经营组织,而且是政治的神经末梢和文化的前沿阵地,它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更是感性的,“情商”概念和“情绪管理”于是变成了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课题。油田基层家文化倡导高度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引导职工释放积极情绪,调控消极情绪,使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企业发展为平台,自觉地把本职岗位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尽其才,展其能,刻苦自励,敬业奉献。采油院微生物采油研究中心秉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理念,深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人才成长导航计划,抓好“充电学习、轮岗锻炼、学术交流、量化考核”四个环节,凝心聚智,科研攻关,造就了以油田十大杰出青年汪卫东为代表的青年科研人才群体,形成了抢占微生物采油领域前沿阵地的技术优势。桩西采油4队地处胜利陆上油田最北端,素有“北极村”之称,干部职工培育和弘扬“温暖凝聚队伍,辉煌成就未来”的团队精神,发挥“北极村”文化的激励、育人和导向功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开发水平,荣获“全国职工创新示范岗”称号。钻井技术公司定向井一队以“有魂、有情、有规、有名”为主要内容建设“定向文化”,使职工“定向人生,爱队如家”。孤岛采油201队以“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为核心内容的“雁行文化”,滨南采油厂二矿采油203队“水滴文化”等,都营造了浓厚的亲情氛围,让职工在平凡中享受快乐,细微中显示精彩。

在基层“家文化”建设现有成果经验的基础上,胜利油田各下属单位将深化思想认识,加大建设力度,以建立团队愿景、培育团队精神、完善制度规范、养成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总结形成基层家文化建设的基本模板和样式,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紧紧围绕油田科学

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主导,把基层家文化建设与油田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家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油田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干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在全油田营造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生动局面,向着“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

第二篇:基层家文化创建与提升

专题论述

胜利油田基层家文化的创建与提升

胜利文化课题研究组

胜利油田基层家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建设而逐步形成,并在改革开放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胜利文化建设的加强和推进,为油田基层家文化的健康成长注入了生机活力,赋予丰富的创建内涵,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多年来,油田一直把基层家文化作为胜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基层家文化建设作为油田凝心聚力的基础工程和胜利文化执行落地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推进了基层家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2008年局党委《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实》中明确提出,要把基层家文化作为重点内容,推动实践落地,提升整体水平。

一、胜利石油职工创造的独特基层家文化,是实现“共创共建共享”的动力源泉

石油行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胜利油田的广大职工常年在野外作业,特别是在石油会战初期,面对的是“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工作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文化生活 极为贫乏。油田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职工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油田基层单位既是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又是同吃同住的生活共同体,干部职工既是并肩奋斗的战友和同志,又是甘苦与共的姊妹和兄弟,再加上石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特别能奉献精神,几代胜利人共同工作生活在这一方热土上,积聚形成了有着强烈归属感的命运共同体和有着高度认同感的文化共同体,培育创建了具有石油行业和胜利特色的“家文化”。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建设,油田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和极大改善,过去干打垒的家属房大多从偏远的盐碱滩搬进了交通方便、舒适宜人的居民小区,但是胜利职工队伍依然保持着以油为业、以队为家的优良传统习惯,家文化从野外生产一线扩展到各行业的基层单位,形成了百家争艳、深化推进的发展态势。

基层家文化体现了胜利人以国为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营造了关心集体、爱护团队的“家和”氛围。胜利油田广大干部职工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胸怀国家发展强盛的大局,闻油则喜,为油而战,负重奋进,拼搏奉献,“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和困难,都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1990年7月,油田遭受特大暴风雨袭击,造成井架倒塌,一些生活区被淹,广大干部职工响亮地喊出了“舍小家顾大 家,水不退不回家,夺油上产为国家”的战斗口号,打了一场异常艰苦的抗灾抢险、恢复生产的攻坚战。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油田许多单位主动走向外部市场,职工南征北战,在外一呆就是几个月,深受想家之苦。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物探公司、油建公司等单位,就把外闯市场职工的家庭近况制成录像带送到工区,并对这些职工家庭实行承诺服务,定期上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油田生产建设过程中,很多基层单位都和职工家庭建立密切联系,既注重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又尽力帮助解决职工的一些实际困难,对职工的关心从岗位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以“小家”亲情促“大家”和谐。电力管理总公司运行八队大力建设小站文化,制作了“全家福”照片、“温馨家园”展板和“我爱我家”影集,每个职工都在照片上书写自己的人生格言,时刻感受到家人与同事之间的亲情氛围。逢年过节,队干部都到职工家中走访、慰问,举行“全家乐”联欢会,开展“鼓掌激励”、“感恩一刻”等活动,增进了职工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家和”氛围,像和风细雨滋润着职工的心田。

和谐文化建设以基层家文化为重点,努力形成“家和万事兴”的生动局面。近年来,胜利油田以“和谐文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突出基层家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层的环境条件,增强职工以队为家的归属感,强化职工爱岗敬 业的责任心,创建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2008年油田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主导,用共同的愿景目标凝聚力量,用共同的价值追求鼓舞斗志,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油田文化软实力。共创百年胜利,就是把“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共同愿景进行任务分解,研究制定具体发展目标和基层团队愿景,鼓舞士气,引领队伍;共建和谐油田,就是大力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寻求各种群体利益的交汇点、感情的融合点和认知的共同点,减少冲突,化解矛盾,共建和谐,保持稳定。深入开展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创造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共享美好生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把油田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基层职工群众。2008年局党委投入1.5亿元资金,用于改善一线基层队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把它列入十件实事之一。这是油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加重视基层职工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家文化内容,创新载体形式,提升建设水平。

二、基层家文化倡导亲情管理,增强了基层干部职工以队为家、爱队如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胜利油田点多线长,队伍分散,大多野外作业,有些地 处偏僻,以致出现了“夫妻井”这样以家为生产单元的独特现象。许多基层单位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把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相融合,构建温馨和谐的家文化。现河采油四队管理的王家岗油田地处偏僻,在3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四队独特的父子同队、夫妻同队、姐妹同队现象,目前全队有11对夫妻,2对父子,有的一家5口在四队工作,这种血缘亲情构成了四队建家的基础。他们弘扬“我靠家生存,家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确立了“知家事,议家情,创家业”的建家宗旨和“情感聚家、诚信立家、民主管家、知识强家”的建家理念,干部职工亲如一家,和谐奋进。地处大王北的河口采油四矿,沼泽遍布,环境恶劣,一年四季面临着风暴潮的威胁。矿党委提出“以大气概战胜大困难,以大家爱建设大家庭”,激励职工树立信心、满怀爱心、扎根留心建设大王北。通过举办篝火晚会、成立“大北文苑”、组建“大北乐队”,以及改良土壤,种花栽柳,使荒原呈现出绿色生机,“大北文化”成为一根拴心留人的红线,四矿的干部职工像荒原上的红柳一样在大王北扎下根来,他们以矿为家,以队为家,以站为家,出现了不少夫妻井、姊妹站、兄弟岗。在长期共同的艰苦岁月中,全矿40多位小伙子、大姑娘,由朴素的友情升华为纯真的爱情,成为扎根滩海的“连理枝”,充分显示了大北这个大家庭的内聚力。胜利采油厂采油9队地处胜坨镇,上世纪70年代建队之处,来自 江汉、玉门等油田的老石油拖家带口30多户,就地在9队建了家属区,队干部既当队长,又当家长,不仅要负责生产运行,还要管理家属和孩子,一大家子人工作在队上,生活在队上,真正是“以队为家”,由此形成了9队“团结聚家,爱心暖家,安全护家,环境美家”的“家和文化”,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家文化倡导人性化的情感管理,使职工充分发挥潜能和才智,提升了基层创新创效能力。“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理念,也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阶段的迈进,顺应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现在基层职工的需要,不仅仅是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有职业的尊严感、发展的成就感和集体的荣誉感。基层单位不仅是生产经营组织,而且是政治的神经末梢和文化的前沿阵地,它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更是感性的,“情商”概念和“情感管理”于是变成了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课题。油田基层家文化倡导高度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引导职工释放积极情绪,调控消极情绪,使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企业发展为平台,自觉地把本职岗位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油田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干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刻苦自励,敬业奉献。纯梁采油三矿地处高青县大芦湖畔,面对艰苦的环境条件,干部职工以“让油井永葆青春,使团队活力无限”为共同愿景,积极营造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文化氛围,培育创建“芦湖同舟文化”,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风雨同舟,竞争向上,促进了采油矿的和谐发展。桩西采油4队地处胜利陆上油田最北端,素有“北极村”之称,干部职工培育和弘扬“温暖凝聚队伍,辉煌成就未来”的团队精神,发挥“北极村”文化的激励、育人和导向功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开发水平,荣获“全国职工创新示范岗”称号。钻井技术公司定向井一队以“有魂、有情、有规、有名”为主要内容建设“定向文化”,使职工“定向人生,爱队如家”。孤岛采油201队以“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为核心内容的“雁行文化”,滨南采油厂二矿采油203队“水滴文化”等,都营造了浓厚的亲情氛围,让职工在平凡中享受快乐,细微中显示精彩。2006年12月,油田在现河采油厂召开了基层家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命名表彰的30个基层文化品牌,代表了油田家文化建设的较高水平和先进成果。《中外企业文化》、《油化纵横》等媒体杂志都对胜利油田的家文化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国石化集团政工部、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企联、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和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原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化西北局、神东煤炭集团、新兴铸管集团等 企业的负责同志,先后到胜利油田考察参观基层家文化,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油田基层家文化是基层职工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的优秀文化成 果,人性化的管理,亲情般的关爱,家庭式的温暖,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正如油田领导所指出的,对于基层文化建设来讲,“家文化”是比较适用的,使大家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能够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使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实践说明,基层家文化不仅是胜利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构建和谐油田、共创百年胜利的文化根基和源头活水。只有大力加强基层家文化建设,胜利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胜利油田也才能保持蓬勃发展的朝气活力。

三、按照“四个要素”标准要求,规范提升基层家文化建设水平

(一)基层家文化建设“四个要素”的内涵标准。胜利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四个基本要素:共同的愿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制度规范,共同的行为习惯。这四个要素既是胜利油田多年来推进胜利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更是提升基层家文化建设水平的规范要求,也就是以建立团队愿景、培育团队精神、完善岗位规范、养成行为习惯为主要内 容,总结形成基层家文化建设的基本模板和样式,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一是用共同愿景目标引领职工。胜利油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共同愿景,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和长期实践过程,需要几代胜利人的艰苦创业和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油田各二级和基层单位都围绕“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共同愿景,制定具体而长远的发展目标,如年产原油400多万吨的孤岛采油厂提出了“树孤岛品牌,建百年油田”的发展目标,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等单位都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科研院所的愿景目标,明确前进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很多基层单位都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团队愿景,但部分基层单位的团队愿景还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把团队发展目标描绘成一幅生动清晰的图像,使它点燃激情,催人奋进,激励职工把个人理想与团队发展融为一体,为实现团队愿景而积极进取,敬业奉献。

二是用共同价值追求激励职工。“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和“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观,是油田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基层家文化是胜利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总结提炼有个性特色的团队精神和价值理念,就成为深入推进基层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 务。从1997年树立的“六面红旗”,到后来的十佳示范队和30个标杆队,每个队都是一面旗帜,每个队都有自己的队魂。如胜采22队提出“让明天胜过今天”,作业519队誓言“为油井负责一辈子”等,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供水公司河口净化站,总结提炼了“诚信管理聚亲情,全优供水铸品牌”的团队精神,大力培育亲情文化,把文化融入管理,提出了“把每台设备当作工艺品”的新理念,让职工在快乐工作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基层队的团队精神缺乏个性,“大词小用”、雷同化、放到哪里都能用的比较多,起不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在总结凝练团队精神方面还需下比较大的功夫,彰显个性,增进共识,强化认同,凝心聚力。通过提炼培 育富有个性特点的团队精神和生产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增强以队 为家的归属感,创建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是用共同制度规范约束职工。文化引领制度,是制度的灵魂;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是理念的存在形式。好的文化必须用好的制度来规范。胜利油田把文化理念渗透和融入到企业的制度层面上,结合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队伍结构的新变化,积极学习和引用ISO9000、HSE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完善和调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制度体系。以完 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为中心,不断修订和新建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做到事事有标准,岗岗有规范,人人有专责。今年油田开展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活动,要求剔除过时的、空洞的和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内容,紧密结合各行业、各队种实际进行修订完善,删繁就简,拨冗取精,实在管用,简明易记,有利操作,方便考核。把基层岗位责任制与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员工守则》的学习贯彻结合在一起,作为刚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业务培训、技能训练、岗位练兵当中,强贯、强记、强考,培养和强化职工的岗位责任心,以落实HSE职责为突破口,推动岗位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四是用共同行为习惯培养职工。文化是制度的润滑剂,制度是文化的习俗化。所有形成制度的东西,都是文化习俗的积淀,制度的最高境界是习惯。如果说明文规定的制度是一种刚性的强制,那么渐成习俗的“乡规民约”则是一种柔性的约束,它看起来很柔软,但用起来却像钉子一样坚硬。中石化《员工守则》凝练了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但又高于规章制度,更多地是员工的自觉行为,如“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等内容要求,比较好地体现了刚性要求与软性约束的关系,也就是体现了公司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深化基层家文化建设,要以宣传贯彻中石化《员工守则》为契机,把制度约束和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培养职 工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探索建立基层家文化建设测评体系与考核机制。有句古老的谚语说,“只有能被衡量的才是有意义的”。平衡计分卡(BSC)体系的创立者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说:“你不能衡量的,就无法管理;你不能描述的,就无法管理。”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坚信“万物皆数”,数字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在“毕达格拉斯资料集”中有这样一段话:“数字引导我们理解,就像一名向导,教我们认识和解释所有未知和无法理解的事物。如果没有了数字,就无法对事物获得一个清晰的概念、也无法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美国IBM公司总裁郭士那曾说: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科学管理就是力图使每一个管理环节数据化,这样的管理才是真正到位的管理,才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的管理。基于以上认识和论述,以及实现企业文化建设PDCA管理的需要,企业文化测评体系和考核机制的探索建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2005年7月,油田专门成立了胜利文化测评研究课题组,在做了大量学习调研和材料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作为油田重点科研课题进行立项,并且纳入国资委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构建胜利文化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其中把基层家文化建 设的测评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目的是总结家文化创建模式,量化测评基层文化建设绩效,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源,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成果,让基层干部职工感到文化建设带来的切实利益和好处,实现共建共享。

企业文化是无形与有形的交叉,是非强制性与强制性的结合,是软实力与硬指标的统一。因此,企业文化测评必须体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有些要素只能作定性分析,有些内容则可作量化考核,还有些相对模糊的成分可作定量化的处理。有了定性分析,才能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正确方向;有了量化标准,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而对有些成分的模糊控制,则可使企业文化建设保持必要的弹性,并体现出这项工作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三)创建和评选基层家文化建设示范点。研究制定基层家文化建设考评细则,评选一批基层家文化建设示范点,是今年基层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重要落脚点。创建和评选基层家文化建设示范点,应主要包含和体现以下内容及特点:

一是体现持续创新性。基层家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持续提升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基层干部职工在家文化创新过程中创造的新资 源,一方面在内容上表现为,家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无论是团队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还是岗位责任制的修订完善,都能够体现油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具有“共创共建共享”的特质。特别是在基层硬件的维修改造中,增加适当的文化内容,巩固和扩大基层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创新,能够借助某些载体形式或礼仪活动,像春节、圣诞节那样,“将企业文化浓缩成绵延不息的良好习俗”,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改造、油水井分析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把基层家文化建设绩效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中体现出来。要通过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把基层家文化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环节,培养职工严格执行制度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具有典型代表性。先进典型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体或个人。基层家文化建设示范点是在全油田范围内产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先进创建成果。首先,基层团队愿景和团队精神能够体现“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引领和价值主导,能够反映基层职工的优良素质和精神面貌,有很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其次,新修订的岗位责任制能够体现行业、队种特色,体现HSE管理的本质要求,简明易懂,好记好用,深入宣贯,执行到位,对《安全生产禁令》和《员工守则》背得过、记得牢、用得好,职工具有高尚的 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把家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以过硬的管理和独有的技术优势、攻坚能力,创造过硬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独有质量信誉,提高文化贡献率,展示胜利油田的良好企业形象。

三是发挥示范导向性。基层家文化是深化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源泉,在推进“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中提升“三力”,即学习力、文化力和竞争力。具体地说,是通过创建学习型团队,提升学习力;通过创建基层家文化,提升文化力;通过创造过硬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竞争力。要把“三力”内容具体化,尽可能地做到细化、硬化、量化,使之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总结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胜利油田和石油石化行业的基层单位提供模板和借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基层家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之,基层家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个长期创新发展过程。应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基层干部职工深化思想认识,加大创建力度,紧紧围绕油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主导,把基层家文化建设与油田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油田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干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在全油田营造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生动 局面。

第三篇:胜利油田: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

胜利油田: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

编者按:8月14日,集团公司召开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委书记座谈会,胜利石油管理局、燕山石化公司、福建石油公司、川气东送建设工程党工委、安庆石化总厂、江苏石油勘探局、天津石化公司和第二建设公司,分别在会上交流了党建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本版分两次刊登这8家单位的党建工作经验。

健全完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打造百年胜利的坚强战斗堡垒

本报讯 记者李泰豫报道:近年来,胜利油田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实现了基层党建“无缝隙、无停顿、无例外”,有效推动了油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为确保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全方位发挥,胜利油田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方位覆盖”机制,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无缝隙”。

党支部设置到位。为适应改制分流等管理体制的新变化,胜利油田坚持设置“三同步”原则,即不管体制怎么改变、机制怎么转换,始终坚持新建单位与建立党组织同步考虑,单位调整与党组织调整同步进行,党务政工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同步配备。例如当油田开发系统取消了采油队编制、推行采油厂—油藏经营管理区两级管理模式后,胜利油田积极探索党组织建设新途径,以站为基本单元设置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能履行到位。胜利油田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企业越是深化改革,党建工作越要加强”,“要选准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为目标,在工作中强调“三个抓好”,即抓好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的建设、抓好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抓好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提升,为实现基层党建的全方位覆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位。流动性大、工作地点分散是油田基层生产施工的行业特点,特别是每年都有大批队伍走向全国、跨出国门。为此,胜利油田专门制定了《项目工程党支部工作制度》、《外出施工党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外出施工队伍走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胜利油田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基层党建“全过程管理”机制,实现了基层党建无停顿,确保基层党建与油田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实行制度、标准双管齐下。在制度约束方面,他们不但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改进新时期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规定》等40多项制度,还重点抓好党内生活制度的落实;在标准规范方面,胜利油田从多层次、多角度把基层党建工作分为24小项,并为每项工作确定具体的内容和标准,规范和指导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加强经常化的党员教育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形式创新是经常性教育的重点。针对油田目前驻队人员日渐减少、人员倒班不易集中等实际,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办

好“流动课堂”、“网络课堂”,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把室内培训与现场练兵深度融合,使枯燥的理论学习演变为生动的工作实践。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评选中国石化“金银牌基层队和星级站所”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胜利油田以检查考核日常化为目标,创新实施“加密检查、加密考核”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与经济技术指标以及涵盖基层三个文明建设的考核细则,坚持基层每月自检一次。目前,油田创出中国石化金牌队、五星级站所99个,银牌队、四星级站所128个。

随着油田减员增效的实施和改制分流的不断推进,党员群体呈现出多样性、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针对这一新变化,胜利油田丰富措施,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落实党员管理机制。并且,油田在基层长年坚持组织开展“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为党员搭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舞台。东辛采油厂某队就把责任区建成了展示党员风采的舞台,形成“党员做旗帜、员工争一流”的良好局面,连续36年原油稳产在15万吨以上。

第四篇:家文化

家文化知识概要

家文化知识概要之一:什么是家文化?说到家文化,有家长说这是个很虚的概念,也有的理解为家庭娱乐或者看书学习,其实,自人类社会有家庭之后,家文化就随之出现了。历史上有很多育人佳话,如“曾子杀猪”、“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不难从中看到,这些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都构建在打造良好家文化的基础上。正像战国时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的根本,就是家文化的传承和浸润。有这样一个故事:老父亲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很嫌弃他,不愿意伺候他,就做了一个独轮车,让儿子帮他把老父亲弄到独轮车上,然后推着老父亲准备扔到大山背后的深沟里。半路上,儿子说:“爸爸,你扔我爷爷的时候要小心点,千万不要连车子一起扔了。”他问:“为什么非要保留这个车子?”儿子回答:“等将来你老了,我扔你的时候,就再不需要重新做车子了。”他听完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沉思了一会儿,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怎样对待老父亲,他的儿子将来也会怎样对待他。想到这里,他赶紧掉头,把老父亲小心翼翼地推回家,搀扶到床上„„

家长是家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有的家长认为,文化是学出来的,送孩子上学校,又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每天督促孩子学习,其实不然,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个性和品质,再渊博的知识都是无用的。

以李双江为例。老年得子李天一,4岁师从名家学习钢琴,8岁开始学习书法,10岁加入了中国少年冰球队,先后就读中关村三小、人大附中,后留学美国,但与良好的学习背景对应的,却是骄横跋扈、触犯法律,结果被判入狱10年。

有学历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南怀瑾先生说:“文化是指会做人、会做事,一天书没读过,你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叫有文化,不会做人做事读到博士你也是文盲。” 当然,我们不能把子女的堕落和成功完全归于父母,但子女未成年时,父母言传身教而形成的家文化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什么样的家文化,会塑造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龙生龙,凤生凤”,重要的不是遗传基因,而是家文化的传承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是从观察和理解家长开始的。因为,他们距离家长最近,与家长接触最多。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声的榜样。家文化是由家庭的各种要素组成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表层文化,指可供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的物化环境,比如家庭美化、室内装饰等等,也称之 为“器物文化”。

二是中层文化,比如家庭日常生活规范、家庭生活方式等。

三是深层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心理文化,是指凝聚家庭群体的内在情感机制,比如家庭成员的思想、情操、价值观念,以及爱情心理、道德心理等等。

从这几个层面来认识家文化就不难得出结论,其中每一个点都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文化的表层、中层、深层结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作用于家庭教育,孩子则是通过成年人在家庭中营造的物质、行为、精神的氛围传承家文化、体现家文化。这样看来,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文化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带动影响。

当前,家庭教育理论百家争鸣,而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应当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完整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每个公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提供了遵循。

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分别提出了每个公民对国家、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

每一个要求都可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还原到每个生命个体的日常细节中去,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孩子当好模范和表率,汲取正能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家文化知识概要之二:崇德

汉字的“德”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在德字的古字形中,两旁的双立人代表的是“道路”,中间是一只眼睛,它以象形的组合告诉人们,要做到有德,就应该睁大眼睛,认清道路,万不可误入歧途,丢弃德行。

在后来周初的钟鼎文里,“德”字下面又多了一颗“心”。这不是古人多此一举,而实在是独具匠心。它告诉人们走正道,不仅需要睁大眼睛,更应该用心去思考,去辨别,才能保持德行完美,无愧于心。一个“德”字的逐渐演化,凸显出中华民族对“德”的追求和深遂的思想含意。汉代的《说文解字》认为:古代的“德”字和“得”字是相通的,即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强调以德待人,德施于人,使众人得益;同时,也是一个修正自身,完善自我的过程。“德”字易写,立德不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盛或衰,或起或落,或褒或贬,或笑或骂,都与“德”字相关。

中华美德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集中表现,是指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的总 和。这些优秀的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中华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中华儿女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绳。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五大基本要素。“仁”最早出自《尚书》,指要有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是指“正义之气”,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

“礼”即“礼仪之规”,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等规矩,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

“智”即“智谋之力”,是指要具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的能力,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

“信”即“诚信之品”,是指要具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

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丰富和发展的,新时期会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容,从而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从混沌、朦胧到识事、明智,从仁人圣贤到普通百姓,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公民道德规范。“诚实守信”一直被当作一种“善德”,一种令人尊敬的高贵品质,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有显著的特征,一是博大精深、色彩纷呈,具有包容性;二是前源流水、源远流长,具有继承性;三是虚怀若谷、宽宏大度,具有开放性。

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些内涵,都可以从古代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2014 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如是说。家文化知识概要之三: 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大学》。修身,排在第一位,是最基本的要求,涵盖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古代读书人,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六艺”。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北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明朝政治家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劝勉天下读书人,也曾激励过许多爱国志士为理想而奋斗。这副对联所在地是江苏东林书院。

修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圣人。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一个人需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礼守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修身”。

“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这句话,是南宋教育家陆九渊所说。意思是,倘若有廉耻感,则说明这个人尚有理性,倘若丧失了廉耻感,则说明这个人已失去理性。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们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时移世易,但古人的箴言未尝不是今人修身进德的一种有益镜鉴。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荣辱是荣誉和耻辱的合称。“荣”即荣誉,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在道德层面上的积极评价。“辱”即耻辱,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贬抑,是人的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受到损害时产生的耻辱感。

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自勉,百余年后,总书记在农村插队时,曾给自己定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2014年“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第一条,就是“严以修身”。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这是 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又是价值观层面作风建设的新境界。目的是“时时自我反省体察,防止价值观扭曲,始终坚守道德阵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历年讲话和文稿中,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代典籍,强调修身、做人的问题。“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典出:《礼记·中庸》

释义: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春秋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释义: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言语。如果不能言语,何以称为人?言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能表达承诺。如果言而无信,言语再多也没有意义。

“信”字由人和言组成。人是社会的动物,以言语沟通,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言语能传达信息,我们也在不断交流中了解彼此,表达信任。所以说,“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道德。现实中,我们碰到不少人,好为浮言高论,却不能取信于人,不能落到实处,这些漂亮话越多,越是透支信任。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习近平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典出:《国语·周语下》

释义: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人总是有种难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动和道德上的惰性。行动上的惰性如好逸恶劳、“拖延症”等等,如果能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总能大体上克服。但是如果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克服道德惰性,念念不忘护持一颗善心,便不容易了。人要舍恶从善,一是内心必须有强大的信念做“防护堤”,二是必须有良师益友互为提点。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墨子·修身》

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墨子是现实主义者,也是实干家。他说,言不在多,在于有无智慧,话不在漂亮,在于能 否洞悉本质。言语如果不能付诸行动,一切都等于零。现实中,有些人只有半瓶水的储量,却喜欢到处显摆,有些人一有成绩,便急于争功邀赏,相比那些实干者,品格高下,公道自在人心。所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少说多做的实干派。家文化知识概要之四:尚善

翻阅各种典籍,关于“善”的名言数不胜数,诸如“善人者,人亦善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而在这些名言的背后,更有无数前人的善举善行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本期,我们一起感受几位古人的尚“善”情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说的。在临死前,他最后留给刘禅的话,不是教导刘禅如何光复汉室,而只是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希望他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也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小与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个人犯错误,往往是从并不起点的小事开始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但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从而腐蚀一个人的灵魂;坏事虽小,但要是人人都去做的话,就会酿成社会大错。

老子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人人都在意小善的处理,这便是大风尚。“与人为善,善莫大焉”,这是曾子对人的劝慰。本意是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它的语意有了引申和发展,指的是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友善”被列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

而时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一点一滴地灌输孩子以牙还牙的思想,而不是与人为善。这或许并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对还是错,因为这种思想大多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像有家长说的“以前我教孩子要与人为善,在幼儿园善待小朋友,与小朋友和睦相处,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可结果却是,别的小朋友都认为她好欺负,都觉得抢她的东西最容易。在幼儿园里孩子不敢说,就只好经常哭着回家跟妈妈说。”这种处境让家长被迫教孩子以牙还牙,孩子变强硬后,从此后再也不受欺负了。

还有的家长放学接孩子时,第一句总是问:“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呀?”一旦孩子与小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家长找老师、找对方家长,不依不饶。在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很多教育孩子以牙还牙的家长本身并不粗鲁,一部分还是“文化人”,可为什么还会教孩子“动粗”去解决问题呢?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造成的,孩子在每一位家长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气。而“人善被人欺”的思想也让 家长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这种以牙还牙的思想,刚开始或许真的让孩子锻炼了胆量、当了“英雄”。但是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很难把握好尺度,因此很容易酿成恶果。

那么是该教孩子“与人为善”,还是教他“以牙还牙”?如何把握好合适的“度”? 《家长学校教材》五年级第七课,以《“伙伴危机”真的来了?》为题,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四点建议,教家长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第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积极为孩子结交伙伴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参与群体活动,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判断事物,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择友过程中。

第二,教孩子自己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吵架了怎么办?被误会了怎么办?做了自己后悔的事怎么办?当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时,也是他们学习解决办法的绝好机会。理性地给孩子分析整个事件,帮孩子出出主意,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又不容易把事情复杂化。

第三,教孩子学会赞美他人,微笑待人。一句普普通通的赞美之语,也许对别人是莫大的鼓舞与激励,从心里爱同学,赞美他们,能得到同学们更多的帮助。而一个友好的微笑,更是使人如沐春风,这样就算孩子长相平平,才智、口才一般,也会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人、受欢迎的人。

第四,帮助孩子调节交往心态,学会理解和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要揪住不放,给别人改过的机会。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不要斤斤计较,必要时做些让步,当别人想法、做法和自己不一致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和理解,多顾及别人的感受。

如果您的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教材上还有大作业,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一做。家文化知识概要之五: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

儒家经典《孝经》集中地阐发了“孝”的思想,提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就是说是“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的最根本的品行。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就是要我们不仅尊敬自己的长辈,还要尊敬他人的长辈;不仅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爱护他人的孩子。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把《孝经》列为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孝道与为官从政联 系起来。

元代学者郭居敬编录《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结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

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东汉时期黄香的故事。黄香九岁丧母,侍父极孝,酷夏时,他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休息。

成语里,有“乌鸦反哺”的故事。说乌鸦也懂得孝敬母亲,小时候,它受恩于母亲的哺育,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时,子女就衔回食物,喂到母亲的口中,一直到母亲终老为止。

还有“羊羔跪乳”的故事:在羊妈妈百般呵护下的小羊,对母亲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潸然泪下,“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

“孝”字字形是“老”与“子”的结合,这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

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一些孩子尊重父母、关心他人的观念却在逐渐淡化。社会上出现了不工作靠父母供养的“啃老族”,依赖父母生活的“寄身族”,一些子女歧老、虐老、不赡养父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而父母生病时,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我们惊觉,对孩子的孝心教育已迫在眉睫!

孩子的“孝心”,在家里该怎样培养呢?

身教重于言传。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多孝敬老人,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有孝心。

让孩子感受什么是“恩”。告诉孩子,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他的爱,不要觉得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应当,给予生命和养育就是“恩”,孩子就会有义务感和责任感。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品尝到付出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家的责任感。

父母要学会向孩子“要”爱。孝道也要给机会才能学会。比如,身为母亲的你即将过生日了,你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快过生日了,你到时会给妈妈一个惊喜吗?”当孩子真为你做了什么时,你都要告诉孩子,这其实就是一种孝顺,你为孩子所做的事感到骄傲。

2012年,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机构制定的新“24孝”行动标准发布,与传统的“24 孝”相比,新“24孝”贴近现实,充满着鲜活的时代元素,又不乏人文关怀与公民情怀。对照一下,你能做到几条?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家文化知识概要之六: 明礼

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有“明礼”一条。

前几年媒体上大声疾呼人们学说“谢谢”、“对不起”,并引经据典介绍西方如何女士优先之类。这些年新朋旧友相聚,常离不开的一个话题是,如今的一些人怎么啦,随地吐痰,遇老弱病残不让座,见困难无助者不援手,三句话未完就粗声大气。这一切不由让人感慨频生。教养,即是教育、养成,这是人之为人的必修课。教养的结果,就集中体现在一个“礼”字上,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礼教、礼貌、谦让、文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曰:“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周易》专设一卦曰“谦”卦,提倡为人须作“谦谦君子”。这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已成为国人的座右铭,历史上便有“信陵君礼贤下士”、“孔融让梨”等故事,妇孺皆知。

在我们的社会中,“礼”又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敬礼如仪”,是为“礼”。中国古代有“拱手礼”,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当代著名史学家邓拓说:“在我们看来,所谓礼就是规矩、准见、法度的意思”,在社会礼仪中,在待人接物时,在与人相处中,讲究礼貌,应视作全社会需一致遵行的规矩。在这里,“礼”与“理”又是一脉相通的。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常说“谢谢”、“对不起”,如此等等,应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处世准则。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合“礼”的,也是合理的,是合社会前进之大“理”的。

说到社会前进,我们要认识到,今天呼唤“教养归来”、“礼教归来”,不应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古代文明中既成的“礼”教、“礼”仪,而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比如西方的“女士优先”之礼,就是我们的传统“礼教”中所欠缺的,它闪耀着男女平等的现代文明之光;比如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西餐桌上的“礼教”,我们也需要“引进”。换言之,“洋教养”只要于我有用,则可采取“拿来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礼”是有时代性的,我们的时代应有时代之礼,应有当下社会的文明礼仪,要融汇古今中外,将我们新时期下的“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不懂得礼,就无法立足社会。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如果你我都彬彬有礼,有“教养”,有“风度”,那么,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就为期不远了。

第五篇:大力建设生态文化

大力建设生态文化

编辑:admin 时间:2011-3-10 20:04:00

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以和谐自然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规律,了解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因此,以建设生态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升生态生产力,是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的文化。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抓好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还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努力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自觉行动,促使人们自觉地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孕育生态文明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为基本特征的生态文化孕育着生态文明,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以作为生态文化核心的和谐自然观为前提的。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节约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施循环经济,使经济增长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因此,生态文化是主导人类健康、有序、文明发展的力量源泉。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内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集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条件。也就是说,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弘扬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从其本质属性看,生态文化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既是自然生态的有效延伸,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上,生态价值本身含有丰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可以丰富经济价值。生态优势是江西最大的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导,通过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精神要素,如和谐思想、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等,也包括物质要素,如生态产业、生态城市、生态景观等。因此,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的建设。

生态精神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建设生态精神文化,就是用生态文化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树立生态环境是资源、资本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弘扬生态文化就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理念。目前,我省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立省的理念也已渐入人心,但要使生态理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为此,一要用科学理论来引领和推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等科学知识,夯实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二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尤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生态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将生态文化融入政府管理文化与企业文化之中,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三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继续通过主题教育,组织宣讲团,宣传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等;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等新兴媒体, 通过大众和社会喜闻乐见的专栏、专题报道以及文学、戏剧、电影等形式,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传递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各种信息。

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资源产业化。首先,产业经济生态化是弘扬生态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将先进的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带动生态生产力的提升,是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切入点。应以创建新型工业体系为发展方向,以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平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行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在内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立足于鄱阳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高效生态农业、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长足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条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启动建设一批能够促进生态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生态产业一体化优势。其次,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产业化。要加强生态能源的开发和保护,在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的原则下,加快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使能源结构适应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推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围绕生态休闲这一主题,将生态理念作为旅游发展的主线,依托丰富的“山、水、树、竹”和“古色、绿色、红色”等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生态旅游大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人文资源,通过加强宣传赣鄱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广泛开展鄱阳湖流域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赣鄱文化、喜爱赣鄱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使生态文化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建立绿色决策机制,从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入手,使决策体制符合生态文化的导向,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建立绿色GDP机制,积极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和相关的统计制度,将环保工作实绩列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和企业效益评价中,实施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准入等制度,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党政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为;建立生态建设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拉动社会需求,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品进入市场,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产业化;完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制定科学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启动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生态文化丰富的内涵表明,生态文化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清晰的内容以及有效的保障体系。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出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编制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加强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加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前,要加大生态文化科研投入,启动生态文化研究工程,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积极开展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生态文化学科体系的建设,培养生态文化研究的高层人才,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积极研发和推广生态科学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化的广泛传播,不仅可以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而且可以对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更大作用。目前,要积极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形成低碳化、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一项前途光明、市场广阔的朝阳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自然资源和生态人文资源的作用,既要做大做强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也要大力发展以赣鄱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业,还要发展培训、咨询、论坛、传媒、网络等信息文化产业。要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打造赣鄱文化品牌,推动赣鄱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龚建文

来源:《江西日报》

下载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胜利油田大力创建基层家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全路政治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武威工务段党委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设“......

    《胜利油田基层党支部委员会议事制度(试行)》

    胜利油田基层党支部委员会议事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支委会)的议事质量和决策水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

    中石化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案例(5篇模版)

    “销子文化”凝魂聚力 作为前线生产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黄河**队深深地体会到,干部员工常年面对的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超强度的体力劳动,特别是近年来,油价偏低、工作量不足,石油......

    大力倡导课堂创新文化

    大力倡导课堂创新文化中国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信息,他们认为上课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而英国学生则不然,他们在 课堂内以讨论为主,老师也认为信息完全可以在图书馆里获得,上课......

    家文化[大全]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像什么?应该像家。 这个“家”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场所,阳光、绿色、快乐的“家”是员工安居乐业、成就梦想的摇篮,是大唐人幸福的港湾。 集团公......

    家文化范文

    围绕“家文化”做文章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阳邑社区工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家作为建企业的根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强家、兴家、安家、聚......

    家文化复习资料

    家文化复习资料 家文化的概念:家文化主要是指体现在家庭关系上并且用于和睦家庭(家族)发展壮大家庭和绵延家庭的伦理体系和治家规范。 家乐园与家文化的渊源: 家文化对家乐园的......

    家文化概述

    家文化概述 “家文化”需被动地为企业所复制,而且复制的工程比较复杂,复制的过程也比较长,但却能给企业组织带来好运与幸福。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