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00:2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

第一篇: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如何科学地考评干部政绩,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工夫。

要在运用科学的政绩考评办法上下工夫。运用科学的考评办法应坚持与时俱进,着重围绕“广、深、新”,不断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广”,就是要广泛地座谈了解,听取意见。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三个拓展”:一是拓展参考参评范围;二是拓展考评时空;三是拓展考评渠道。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的考评、分析,更加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干部情况。“深”,就是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深层次地了解干部,深刻地分析评价干部。力戒浮在上面,力戒浮在表现,把视野转向基层、转向群众。“新”,就是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破解难题、把干部考清考准的新方法。

要在科学设置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上下工夫。政绩考评指标的设置是政绩考评的核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要体现全面性,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行。二要体现针对性,要根据各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设置。三要体现可操作性,就是要把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科学合理地细化、量化。四要体现可持续性,显绩指标与隐绩指标兼顾,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五要体现全局性,要把每项考核指标放在全局的发展战略上去考虑。六要体现群众性,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最高标准。七要体现真实性,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八要体现先进性,要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设置指标体系,让其举手不得,跃而可获。

要在加强对考评工作的严格监督上下工夫。考评干部必须加强严格监督,以确保使用干部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第一,强化组织监督。第二,强化制度监督。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每个考评人员的行为。第三,强化自我监督。要建立考评对象个人申报政绩责任制、有关部门和参考参评人员提供情况责任制、考评工作人员考评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第四,强化群众监督。一是完善考察预告制和任前公示制;二是继续推行问卷调查、网上评议、电话举报、信件举报、万人评议等监督方法;三是利用媒体,将考评对象情况公布于众,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第五,强化专职监督。可从德高望重的人士中聘请一部分公道正派、原则性强的优秀者,作为干部政绩评价工作的监督员,当好党委的“耳目”。

要在组建高素质的考评队伍上下工夫。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务必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上下工夫。一要明确标准,把考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等具体地确定下来。二要严格把关,依照标准,对考评人员首先逐一进行考察把关。三要合理搭配,在考评人员组成上不能“清一色”,要门类齐全,合理搭配。四要加强培训,在考评人员组成后,要进行上岗前培训,使之首先成为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五要持证上岗,可积极探索建立专门的考评专业机构和考评干部专业队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要在考用结合上下工夫。考评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考评结果的运用。只有运用得好,考评才有意义。对此笔者认为:第一,要敢于运用考评成果,在确保考评质量的基础上,要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奖惩、调整交流的唯一依据,敢于叫“真”动真格。第二,要善于运用考评成果,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干部考评结果,使干部如鱼得水,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第三,要常于运用考评成果,就是要把考评结果运用到干部的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考评成果在干部升降去留、奖优罚劣、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最大效益。

第二篇:正确认识GDP科学考核干部政绩

身子抓落实,而是挖空心思凑数字。因此在政绩考核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实事求是,改革考核办法,采取听、看、问、访、查等方法,从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工作、科技教育、党的建设、三个文明、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评定政绩。也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2.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干部政绩观存在的种种缺失与我们以往对干部政绩的考察、评价体系不科学有直接关系。片面追求GDp增长之风,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不在GDp指标本身边,而在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因此,建立一套综合的社会指标体系来考核干部,GDp指标仍然是基础性指标。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以克服过去考核指标的单一性,而不是取消这一指标。我省去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

1、总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2、人均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3、速度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指标: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劳务输出率;

(三)社会发展指标:社会保障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广播电视覆盖率;

(四)生态环境指标: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城镇自来水普及率、退耕还林植树林造林保存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这种对县域经济和干部的考核,既有“减法”,又有“加法“,取消了GDp指标的直接考核,又相应增加了许多新的考核内容,使考核更切合实际,更科学直观,更受人欢迎。3.加强监督,使政绩考核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在监督对象上,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如果“一把手”没有民主意识,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会在重要干部的任免、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重大资金的使用上不按程序办事、不经集体讨论,由此就要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监督内容上,要强化对决策的监督。要切实按照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对决策目标的确立、决策方案的制定、决策过程的掌控和决策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决策的和科学化和民主化。在监督的方法上,要强化领导工作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肯定领导干部任期工作的得失,给被审计者一个明确的组织结论。应坚持任中审计、任期审计、离任审计的制度和先审后离、有离必审、先审后任的原则,并把审计结论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提拔奖惩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增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倾听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促进政绩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GDp,正确对待政绩考核,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攀高速度,不比高数字,眼盯发展出实招,扑下身子干实事,用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社会和协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检验、评价GDp的增长和领导政绩。(作者单位:中共##市市委组织部)

第三篇:正确认识GDP科学考核干部政绩

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由此可以看出,GDP总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GDP的增长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

正因为GDP有如此功效,以致在干部追求政绩中形成了“GDP情结”、“GDP膜拜”,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正确地认识GDP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认识将GDP作为干部政绩主体考核指标存在的弊端,逐步实行GDP核算与干部政绩考核既紧密结合又相互分离,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综合目标体系,使干部政绩考核更科学合理。

一、GDP的核算方法与表现形态改革开放以来,GDP总量、GDP增长、人均GDP等专业名词,已使人们耳熟能详。作为一种简单明了、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方法,它对方便了解、掌握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代表GDP,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式、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三种方法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去核算,从理论上说结果应是基本一致的。GDP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即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它不仅包括所有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所有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价值。但是,GDP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如照顾老人、抚养子女、清扫房屋等。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值的加总,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有产出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收入形态看,GDP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收入的总和。它包括常住单位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以及获得的盈余。从GDP核算方法和表现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GDP是一个综合性评价体系,是了解、掌握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情况直观的数字体现,是当地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没有GDP指标和核算,就无法反映一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无法判断一国经济及其景气周期,无法判断经济健康与否,更无法采取相应的经济调整政策。但GDP并不单纯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唯一指标,还应包括地区的环境质量、就业状况、整体功能等诸多方面。

二、GDP的局限性一个时期以来,衡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标志,首先就是看其GDP的增长量。但由于目前GDP只限于对经济生活中那些货币化了的部门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等难以计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全面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当前和将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还存在着很多局限性:1.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由于统计指标设置和统计方法等局限性,现行的统计,只是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难以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情况。而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须看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协调。有一黑色幽默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辖区内出了特大交通事故,于是指挥抢救,医疗救护、公安消防、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法律诉讼、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各个方面都动起来了。由于所有这些都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尽管参与救助的人都没有因为参与救助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还有人付出了生命代价,蒙受巨大损失,但该辖区的GDP却因为这一事件而增加了。这类GDP的增长,不仅没有改善我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反而无端消耗了我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和资源。2.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人们砍伐森林、开发矿山制造产品,能为GDP增加做贡献,但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损失,而且将其中过度开采的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计算在GDP总量之中,这就人为地夸大了经济效益。据有关报道,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约为4,但是消耗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钢铁、25的氧化铝、40的水泥。这些足以说明GDP只反映了对经济的贡献率,而不能反映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效益状态。3.人均GDP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当前,我国GDP的增速以及财富的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但体现的是社会总体财富,表明社会财富多、增速快。表明钱越来直多,而并等于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人均GDP不能准确反映社会分配和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

三、淡

化GDP考核政绩的设想与建议GDP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领导水平、领导政绩的具体体现,更是近年来被各级列为对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如果将干部政绩考核死盯在GDP上,就可能催生虚假、浮夸风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出现“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问题,就可能导致一些

地方官员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恶化,不计投入成本,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出现“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等现象,因此,GDP只能作为考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不能作为唯一指标,考核应坚持实事求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细化考核指标,淡化GDP考核的权重,强化综合考核。1.坚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成果考核政绩GDP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有“指挥棒”、“调遣令”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被考核对象荣辱、升迁密切相关。在我们现行的考核中,由于过分地突出了GDP指标的内容,使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GDP是第一要务”,这样的发展观,使人走入了发展的误区,极易产生“目标只定任期上,眼睛盯在数字上,心思花在升迁上”的现象,不是扑下身子抓落实,而是挖空心思凑数字。因此在政绩考核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实事求是,改革考核办法,采取听、看、问、访、查等方法,从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工作、科技教育、党的建设、三个文明、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评定政绩。也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2.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干部政绩观存在的种种缺失与我们以往对干部政绩的考察、评价体系不科学有直接关系。片面追求GDP增长之风,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不在GDP指标本身边,而在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因此,建立一套综合的社会指标体系来考核干部,GDP指标仍然是基础性指标。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以克服过去考核指标的单一性,而不是取消这一指标。我省去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

1、总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2、人均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3、速度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指标: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劳务输出率;

(三)社会发展指标:社会保障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广播电视覆盖率;

(四)生态环境指标: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城镇自来水普及率、退耕还林植树林造林保存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这种对县域经济和干部的考核,既有“减法”,又有“加法“,取消了GDP指标的直接考核,又相应增加了许多新的考核内容,使考核更切合实际,更科学直观,更受人欢迎。3.加强监督,使政绩考核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在监督对象上,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如果“一把手”没有民主意识,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会在重要干部的任免、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重大资金的使用上不按程序办事、不经集体讨论,由此就要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监督内容上,要强化对决策的监督。要切实按照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对决策目标的确立、决策方案的制定、决策过程的掌控和决策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决策的和科学化和民主化。在监督的方法上,要强化领导工作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肯定领导干部任期工作的得失,给被审计者一个明确的组织结论。应坚持任中审计、任期审计、离任审计的制度和先审后离、有离必审、先审后任的原则,并把审计结论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提拔奖惩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增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倾听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促进政绩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GDP,正确对待政绩考核,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攀高速度,不比高数字,眼盯发展出实招,扑下身子干实事,用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社会和协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检验、评价GDP的增长和领导政绩。(作者单位:中共##市市委组织部)

第四篇: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评,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对政绩考评工作提出新要求

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工作应当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应把科学

发展观贯穿创造政绩的全过程。各级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破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性弊端,建立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增强社会活力为目的,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管理,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考评标准上,应实现由偏重单一的经济增长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的转变。一是由单项考评向多项考评转变。由以往的偏重经济增长指标向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拓展,用反映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以GDP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做法,使考评指标体现全面性。二是由线性指标考评向非线性指标考评转变。以往偏重经济增长的观点是线性的,认为发展只有单一轨道、单一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不同地区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由重硬指标、轻软指标向软硬指标并重转变。不仅重视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工作的考评,而且重视对那些周期长、见效慢、不易量化的工作进行考评。

完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

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政绩考评工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

在经济建设方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在做好对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考评的同时,高度重视考评经济运行调控、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指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把GDP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等综合起来考虑,主要考评三次产业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人口出生率、人均耕地面积变动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城乡综合环境指数、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率和森林覆盖率的考评等。

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科学执政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用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领导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考评施政理念、决策程序、工作成效等;在民主执政上,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主要考评基层民主政治、政务公开等;在依法执政上,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建设法治政府,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主要考评立法、普法、执法、守法等。

在文化建设方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汇聚强大精神动力。对文化活动,主要考评精神文明建设、大型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考评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藏书量、日接待读者量、博物馆数量、互联网普及率等;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要考评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艺演出业、娱乐业、广告业、会展业、旅游业等;对思想道德建设,主要考评思想状况、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等。

在社会建设方面,努力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的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事业主要考评义务教育普及率、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平均预期寿命、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网点覆盖率,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和重要疾病(如艾滋病)的发病率等;社会保障主要考评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率、扶贫济困及防灾救灾等;社会管理主要考评政府施政成本、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处理突发性及群体性事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信用环境建设等;公共服务主要考评公众满意度、行政效能及服务质量、社会治安、基础设施等。

推进政绩考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政绩考评工作,就要推进政绩考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组织考评与群众评价的关系。政绩考评要坚持提高民主化程度,坚持把组织考评和群众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当前,特别应当加大群众参与考评的力度。人民群众是干

部政绩的最终评判者,一切政绩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

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政绩考评要坚持显绩与潜绩相统一,克服和纠正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既要注重考评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要重视考评具有长远影响和作用的潜绩;对工作实绩要充分肯定,对潜在政绩也要积极评价;对物化成果要正确对待,对非物化成果也要客观评价。

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的关系。任何工作成绩都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在围绕整体目标、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也创造了个人政绩。既要避免政绩考评简单地平均政绩,又不能因强调集体努力而否认个人贡献。

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政绩考评既要看到干部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的程度,又要分析外部条件、环境基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既要看干部在任期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某一时期的表现,又要注意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既要看干部履行职责的一般情况,又要考察其在特殊时期是否能经得起考验。

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的关系。对本身有量化指标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考核;对没有具体指标但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也要尽量量化;难以量化的,则应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评价等方式,变抽象为具体。

集中考评与经常性考评的关系。政绩考评仅仅依靠的集中考评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平时考评,使考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经常性考评可以及时了解考评对象的工作情况,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也为集中考评奠定了基础,使政绩考评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篇: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干部考核管理制度

为使公司在人员任用、调配、职务升降、培训、确定劳动报酬等方面有章可循,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在公司内部形成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提升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干部政策,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充分依靠基层党员和职工,把好一看政绩、二看群众基础的关键环节,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

二、指导原则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除高管以外的全体管理、技术员工。

2、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认真贯彻“凭党性干工作,看实绩用干部”的指导思想,把对干部工作实绩和发挥作用情况的考核放到突出位置。

3、注重政治思想原则。贯彻两手抓、两手都到硬的思想,即要看干部个人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企业文化等,又要看单位整体精神文明建设。

4、注重群众基础的原则。充分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5、依事议人原则。坚持先问事,后议人,依事议人

让事实说话,事实求是地评价干部的称职与否。

6、以下人员不得参与考核:管理周期内休假或停职超过一半时间者;管理周期内严重违犯公司规章制度或违犯国家法律者;试用期未转正人员及未定岗见习生。

三、考核办法

考评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测评的办法。定性考评主要考评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采取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中层干部和个别谈话的方式。定量考评主要考评个人业绩情况。考核采取进分制,考核副科级以上干部,政治素质占15%,领导能力占15%,工作实绩占40%,工作作风占20%,企业文化占10%,具体考评标准、考评分数最后综合,统一排名。

四、考评程序

1、被考核干部向本单位职工、考评领导小组作述职报告。

2、推荐科级后备干部。在考评的同时,可推荐综合素质高,群众拥护的后备干部。

3、所在单位的全体职工对拟聘干部投信任票,参加投票的职工人数不少于本单位实有人数的90%。

4、个别座谈。座谈对象为党员、班组长、职工代表。参加座谈人数不少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20%。座谈内容主要了解拟聘干部的“德、能、勤、绩”。同时欢迎一般职工

主动反映问题,考评小组应对职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落实,提出表彰或处理意见。

5、汇总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向公司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汇报。

6、结果反馈。考评结果向公司领导班子汇报后,由公司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一起反馈给各单位主要领导。机关后勤考评结果通过一定形式反馈给被考评者。

四、考核结果运用

(一)考核结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公司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1、工作实绩较差、群众意见大;

2、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中“不称职”票占总有效票的比例在30%-40%之间;

3、全公司考核对象按考核得分排名,排在倒数5%-10%之间。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程序予以解聘(免职)或淘汰。

1、违法乱纪、工作实绩差、群众意见较大;

2、一年内三次被公司办公会提出通报批评;

3、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不称职”票占总有效票的比例超过40%。

4、全公司考核对象按考核得分,排在最后的5%。

5、连续三个月完不成任务的;

6、一年内完不成经济目标的。

六、考评纪律

1、考评领导小组成员及参与考评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公正无私,绝不能带着观点去考评。考评过程必须按计划进行,考核结果要真实准确。与职工谈话内容要绝对保密,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不截留。

2、被考评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考评,如实向组织汇报自己和思想、工作。在考评期间,坚守工作岗位,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除考核领导小组要求配合的事项外,不准参与、干涉考核人员的正常工作。

3、参与投票、谈话的职工,必须抱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对被考评人员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投票只反映个人的看法,不准讨论商量,更不准拉选票、结帮营私。

4、对聘任的干部进行考评,是公司实施干部管理的有效举措,希望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考评,并以考评活动为契机,使公司干部管理逐步走向民主化、制度化,推动公司各项制度的全面开展。

下载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考评干部政绩的几点思路(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5则范文

    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评,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政绩考评工作提出新要求对各级领导......

    正确认识GDP科学考核干部政绩(精选多篇)

    正确认识GD科学考核干部政绩 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

    如何科学界定领导干部政绩

    如何科学界定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一直是干部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干部工作的基础。下面结合这次组工论坛发言的主题,我简单的谈下个人的几......

    干部综合考评

    阿日哈沙特边防检查站干部绩效综合考评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强化干部队伍的管理,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履行职......

    干部考评讲话

    篇一:在干部考察会议上的讲话 在干部考察会议上的讲话 (供组长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 全面了解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做出客观、公正、正确的......

    树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树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近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必须深化政绩考核体制的改革,建立起......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按照中组部《关于在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按照中组部《关于在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