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5 00: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6〕41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温政发〔2007〕4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现就发展我县职业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真正把文成县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把职业教育与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和建设“生态文成、魅力文成、和谐文成”的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文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我县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文成实际,完善多元办学机制,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文成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特色。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力争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1,至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3000名毕业生。把“文成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的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建成市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到2012年,全县城乡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

(四)科学规划,确立中远期发展目标。把文成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列入县城教育总体规划,把它建设成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学校。积极争取省、市重点职校建设专项资金,及早启动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把文成县职业技术学校从现在的成职教中心迁出。现为文成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建省二级重点职业学校奠定基础。

(五)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和核心抓手,鼓励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引导职业学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扩大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类等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规模。根据我县产业结构布局的实际,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相关专业为重点。逐步形成区域专业特色,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建成市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

(六)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学生数和专业特点需要实行总额定编,按编拨付人员经费。一是制定和落实专业课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用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二是职业学校招录专业对口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三是继续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施“名师工程”,改善职业学校师资结构,不断壮大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四是完善中职教师专业课教师培训制度,实行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锻炼的制度。力争到2012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比例达80%以上。

(七)加强扶困助学机制建设,完善和落实职业教育资助政策。采用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半工半读、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设立中职学生优秀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特别要向艰苦专业的优秀学生倾斜。逐步扩大文成县籍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学费资助面和提高每个学生的受助额度,让更多的中职学生享受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八)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对在各个职业领域具有绝技绝招、突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在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

(九)落实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确保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到位。要保证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一是要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经常性事业生均拨款标准,保证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并逐年提高。二是落实中职学校“每年学费收入的20%用于本校专业设备建设”的政策。三是要落实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展职业教育的“六项行动计划”的县级配套资金。

(十)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办学奖励、地方课程开发等。

(十一)认真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必须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对未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由县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统筹,统一组织培训。培训经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集,政府统筹用于职业培训。

(十二)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筹资兴办职业教育,走有文成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或出资办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十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十四)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和办学模式。一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二是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三是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技能实训,加强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依法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获取合理报酬。四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的学习者,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逐步推行以学分制为主的弹性学习制度,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十五)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完善学生评价方案。一是教师评价中,把师德与教学结合;把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与课堂目标完成评价结合;把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技能提高评价结合;把教师参加各种竞赛的成绩作为对教师水平评价的重要因素。二是学生评价中,把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学业评价内容;把平时参加学习的过程与考试考核结合,把知识考试与能力考核结合,把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技能竞赛成绩与学业评价结合,把学生实习和参加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与学业评价结合。

(十六)推动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创新,寻求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走“订单式” 联合办学之路。实施广泛的联合办学,积极探索“前校后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按照县内外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企业合作把专业办到工厂和车间,学生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工作。二是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职教资源实行联合办学。根据我县的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利用县外优势职业教育资源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宗旨,实行校校合作办学。通过校校合作,弥补我县职业教育资源的不足。三是主动为企业实施职工岗位培训和新职工岗前培训,并按照企业使用农民工的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

(十七)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企业要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要立足于自主培养和校企合作方式培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服务。

(十八)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每年按市政府的培训计划培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培训专业以现代服务业、农业为主。培训期满,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基地(学校)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帮助合格学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十九)深化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要打破区域界限、年龄界限、时段界限,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相当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允许中职学校一年多次招生。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一般为三年,但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用人波动性的需求,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缩短或延长一年。学生在规定学年之内,学完基本课程,或取得合格学分,可以提前毕业。部分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可以实行半工半读。

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政府统筹能力。县政府成立“文成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发改、教育、科技、财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农业等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

(二十一)建立部门分工负责,政府统筹兼顾制度,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改局负责编制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落实职业教育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工作。教育局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具体实施辖区内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职业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科技局要指导并通过职业学校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工作。财政局要落实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及时筹措和划拨各项职教经费。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要落实人员编制,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局要根据县职教发展规划,做好土地规划和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工作,确保职业教育的建设需求。农业局要充分依靠职业学校的资源积极开展“阳光培训”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二十二)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县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坚持督导与督学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和检查,并将督查情况向社会公布;我县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及“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要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十三)坚持依法治校,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及其成功经验;宣传有关部门、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更加积极地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明确落实乡镇政府、各部门、行业、企业的法律责任,使其自觉履行各自的职责,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OO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温政发〔2007〕4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十五”期间,我市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现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我市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温州实际,完善多元办学机制,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致力于构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普高职高横向渗透、中职高职纵向衔接、职前职后互为补充的具有温州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1,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20万名毕业生。力争建设一个融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打造30所在校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为农村、企业提供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培训经营管理人才 3万人。到2010年,使我市产业工人队伍中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水平的达到85%,中级工以上的达到45%,高级工以上的达到20%,全市城乡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

(四)加强重点学校建设。按照我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整合重组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新建和扩迁建职业院校,有重点地办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下同),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规模。“十一

五”期间,市本级要新建一所能容纳在校生5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扩迁建温州市华侨职业中专等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师学院。各县(市、区)要办好2-4所骨干职业学校和重点职业学校。新建的工业片区要留足职业教育发展用地,搞好配套职业学校建设。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占有率达70%以上。

加快高等职业学院发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国家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的创建力度,做好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去筹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基地可以建在一所学校,也可以由几所学校共建,还可以在一个县域区域内建立综合性的公共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以某个联合办学的企业或生产车间、生产线为载体建立校企联办的实训基地,也可以引进企业在学校建立校企共有的实训基地。在2010年前,全市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省、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0个。其中,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5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加强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按有关规定给予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和核心抓手,鼓励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引导职业院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类等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规模。根据我市产业结构布局的实际,以市、县级骨干职业院校为重点,逐步在全市各县(市、区)形成区域专业特色,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至2010年,在全市再创建省、市示范专业40个,使我市拥有省、市级示范专业达到70个以上。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职业院校可以招录专业对口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学生数和专业特点需要实行总额定编,按编拨付人员经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工资标准,解决“双师型”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学习,到重点职业院校进修学习,到国外考察学习。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在职硕士学位、学历。通过培养、培训,力争到2010年全市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并具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历教师。

(八)加强课程建设。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和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里的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建立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论证并审核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材,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按照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法,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加大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行“综合学分评价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办学和评价的自主权,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九)加强扶困助学机制建设。采用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半工半读、社会

捐助等多种形式,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减免学费。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学费、代管费,将贫困生资助面扩大到职业院校在校生的10%左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免除职业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设立中职学生优秀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特别要向艰苦专业的优秀学生倾斜。高职教育奖学金仍按高校奖学金有关规定执行。中职教育的助学金、奖学金所需的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

(十)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对在各个职业领域具有绝技绝招、突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在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岗位推行“首席工人”制度,建立全市范围内“首席技师”的评选制度。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在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一)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十一五”期间,计划培训未能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7万人。培训专业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其中先进制造业培训计划安排60%,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训计划安排40%。全市建立40个左右的市级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基地主要设在高职院校,国家级、省市级重点(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也可设在实力雄厚、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和社会短期培训机构。培训期满,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基地(学校)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帮助合格学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

(十二)各级政府要保证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要制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常性事业生均拨款标准,保证职业技术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并逐年提高,至2010年高于普通高中的1.5倍。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收入,要全额用于学校办学,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市财政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办学奖励、地方课程开发、贫困生帮扶、优秀学生奖励等。各县(市、区)也要相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经费划拨要综合考虑学校招生规模、专业特色、学校等级、教育质量等因素,逐步形成鼓励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长效激励机制。

继续贯彻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6〕71号)精神,市财政按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专项经费,解决培训学生的学习费用、生活补贴费用、培训基地学校办学补贴和奖励费用以及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招生宣传等费用。

(十三)认真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必须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对未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统筹,统一组织培训。培训经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集,政府统筹用于职业培训。

(十四)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筹资兴办职业教育,走有温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或出资办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四、深化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十五)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各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将校企联合办学作为企业、行业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主动参与职业学校教育目标、培养方向、招生计划、课程设置、评价制度的制定;企业可将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办学,联合开展职工培训;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上课,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负责安排好对口联系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的实习和实践,并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各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和行业协会联系,围绕企业和行业的需要构建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主动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做好教育、科研服务工作以及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撑。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校企联合办学的统筹力度,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把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和教师实践作为企业的重要职责,并列入合格和等级企业评估的标准。“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在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100家省市级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示范基地。

围绕校企联合办学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系列配套改革,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体制、实训基地、教师管理、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积极支持和鼓励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建立的实训基地和校办产业可作为学校建设的抵押贷款。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项资金,对积极参加校企联合办学,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职业院校单独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的相应校办产业、企业用于学生实习的工厂、车间和实训基地的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级财政列收后用于办学。

(十六)推动职业院校体制改革创新。加强职业教育的统筹,加大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形成部门合力。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的生力军作用,公办职业院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民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收费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允许民办职业院校利用学生公寓、师生餐厅、校办企业等非教学设施的资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鼓励企业投资办学,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兴办职业教育的,与其投资额对应的企业地方所得税部分,由同级财政列收后用于办学。进一步落实民办职业院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同等待遇,切实解决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十七)加大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双证制”,扩大在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数量。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要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重点职业院校的主体专业和省、市级示范专业按规定自主组织初、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考核管理,要根据新技术、新工艺,对学生职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十八)深化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要打破区域界限、年龄界限、时段界限,允许跨县市招生,允许中职学校招收相当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允许中职学校一年多次招生。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一般为三年,但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用人波动性的需求,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缩短或延长一年。学生在规定学年之内,学完基本课程,或取得合格学分,可以提前毕业。部分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可以实行半工半读。

五、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十九)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市、县两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职业院校建设纳入各工业片区的配套项目,努力把产业提升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轨道上来。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规划和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优先考虑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市、县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足职成教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职成教育工作网络。

(二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教育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劳动保障局、市农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参加。市教育局负责牵头职业院校教育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市劳动保障局负责牵头企业职工培训、农民工培训、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市农办负责牵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市经贸委负责牵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作。联席会议一般半年召开一次,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十一)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及“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要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十二)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企业要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大中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要立足于自主培养,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服务。支持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二十三)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政府督导和督查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并将督查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二○○七年二月二日

主题词:教育改革意见

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抄: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驻温部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2月5日印发

第三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铺就希望之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铺就希望之路

一、内引外联 畅通就业发展“主渠道”

依靠自身优势,联合省内院校、企业办学,是县职教中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尝试。多年来,县职教中心学校坚持内引外联的办学思路,立足优势,面向市场,不仅畅通了“进口”渠道,也为扩大学生升学、就业联通了“出口”渠道,使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

县职教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常规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联姻办学的路子。他们先后与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省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将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加入到两校牵头的现代农业教育和畜牧兽医职业教育职教集团,实现了中高职贯通培养。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与大专院校师资优势得到最佳结合,凸现了联合办学的优势。同时,该校还因地制宜的设置专业和举办各种类型的中短期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急用人才。近年来,职教中心先后与苏州苏尔特公司、苏州东山钣金有限公司、宁波光圣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庆华拓数码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开设了电工电子、焊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脑美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算会计等10多个专业,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批合格实用人才。

此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为中粮、国能发电、飞鹤、元盛等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吸纳社会资金400万元,建成设施完善的汽车修理专业实训基地。

内引外联合作办学的模式既稳固和扩大了职教中心生源,也拓宽了毕业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渠道。目前,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机电电子、艺术幼师等多个专业及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视大学等各类中短期培训,现在籍学生达3276人。

二、抢抓机遇 打造职业教育的“硬实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实现“人人共享出彩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几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发展职能作用,通过技能培训、咨询服务、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随后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实行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后,又实行了免学费政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依托自身优势,借力国家的优惠政策,强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职业教育的“硬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室里各类标本、仪器非常的齐全,这个专业共分为微生物实验室、解剖生理实验室、饲料分析实验室,总投资达到了130多万元,现在龙江县从事畜牧疾病防治工作的人员有90%以上是出自于这里,可以说为龙江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个在全省同类学校中最先进的标准化实验室,是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的,几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共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6300平方米综合大楼,更新了一大批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

职业教育政策有了重大突破,国家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促进职业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同时,我县也将职业教育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政府八项改革之一。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级领导多次深入职业学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事宜,明确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此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教育部与黑龙江省政府启动“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试验区”的有利契机,依托“试点县”建设,县政府为职业学校投资812万元,对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楼及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校园占地面积增加到75300平方米。修建了校园围墙、工艺围栏,校园绿化20000平方米,使整个校园更规整,更美观。这些投入,使职教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办学综合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三、延伸服务触角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首要职能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牢牢把握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这一理念,切实抓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把面向农村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学校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服务与推广、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在校办产业发展中,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通过“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之路,依托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发挥学校在传承和打造龙江地域文化中的作用,成立了“龙江县华瀚剪纸有限公司”。公司首推的“龙江十八怪”文化剪纸产品,深受剪纸文化爱好者欢迎。同时,还依托现代农艺专业,创立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起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条,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到1200万元。我县是农业大县、畜牧大县,也是人口大县,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人员再培训再就业成为了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课题,几年来,县职教中心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职教中心学校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承担着培训师资、培养技术骨干等任务。利用农闲季节,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乡镇、村屯,广泛开展送技术下乡、“科技大蓬车”活动,进行科技讲座和技能培训。开展玉米、水稻、蔬菜、养牛、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的为农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

第四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栾城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王吉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县提出“3211”工程。综观全局,要加快我县小康建设步伐,就必须全面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最终为我县经济腾飞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我县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因此,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认真剖析当前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应对,才能使我县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我县劳动力状况

1、新增劳动力情况

近年来,我县初中毕业生年保持在5000多人左右,其中考入普通高中1600人左右,考入职业学校1500人左右,近500人通过

1各类短期培训实现就业,其余近1600人新增劳动力没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流向社会。

2、农村劳动力情况

我县有农业人口24.4万人,劳动力人口9.2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接受过职业技能的只占7%。我县现有耕地40万亩,按照当前劳动力负担耕地测算,种植业需劳动力4万人,养殖业需劳动力1000人。随着我县经济发展,每年大约有5000人—8000人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3、企业劳动力构成情况

我县有各类企业职工1.5万人,其中技师130,高级工260人,年龄构成老龄化,中级工1700人,中高级职称占15%,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二、我县职业教育现状

1、县直职业教育

我县有县直职业教育学校2所,职教中心年招生1200人,艺术学校年招生近40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0%。

2、乡镇成人教育

我县有乡镇成人职业教育学校8所。由于没有专项教育经费,乡镇成人学校设施落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和专用校舍,难以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行业和企业职业教育情况

各行业和企业虽有培训机构和制度,但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当前生产、安全教育,忽视职工技能培训,企业销售额的1.5%教育培训

经费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技师和高级工出现青黄不接,真正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出现断档,创新人才不足,职工教育培养急需加强。

4、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我县职业教育受办学条件限制,年学历教育1600多人,短期技能培训800多人,很难满足现在企业缺少的车、钳、铆、电、焊、数控、机加工、服装等技能操作型人才,城市缺少家政服务、物业等人才的需求,这就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和谐局面,有的有岗无人,有的有人无岗。近年来我县经济蓬勃发展,新项目、大项目如医药、机械制造、房地产、服装加工等企业纷纷在我县落户的情况下,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三、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职业学校建设投入,确保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各级领导要树立“象抓重点高中那样抓职教中心”思想,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现有职业教育在占地、校舍、设备、师资等方面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职业教育需求,特别是专业培养的实验实习基地远不能适应教学和培训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项牵涉面广的工作,开拓劳务市场、建立信息系统、就业转移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实习场地、设备的投入,保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信息建设、组织输出等工作正常开展。因此,要通过增大资金投入来解决上述问题。

2、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

成立专门机构,健全培训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撤校并点闲置校舍资源,挑选3-5名热爱成人教育、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组建乡镇成人学校。根据本地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开设自己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可采用远程教育、放光盘上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这样,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也能保证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3、加大企业和行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

规定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5%用于职工培训,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抓好职工岗前培训、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劳动法规培训、晋级培训,实现产教结合,订单培养,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推进企业升级创新。

4、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术不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创业精神,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等问题。一是县政府要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宣传力度,制定培训补助政策,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重点开展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餐饮服务、电气电焊、电工钳工、观光农业等培训。凡持有我县农村居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参加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均可享受财政补贴。对特困户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重点扶持或减免培训费。

5、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举办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培训班,灵活学制,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致富头人。

6、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为主,就地培训与输出培训并重,职前职后培训并举”的原则,面向市场,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积极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如:对进城务工人员开设护理、家政服务、烹饪、物业管理、建筑、机械加工、焊接、服装与设计、家用电器维修等专业培训,扩大培训领域与规模。同时,抓好返乡农民工、下岗再就业等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抓好订单教育,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

7、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全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已达60%,今后还要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和培训,时间不少于半月,提高他们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应允许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教师,鼓励胜任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弥补专业教师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

应用人才的基地。抓好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才会在调整改革中获得新生,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与腾飞服务。

2009年9月10日

第五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建设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培养建设人才

平罗二中教育发展信息简报

2008年3月27日

沐浴着全国“两会”的春风,2008年3月26日上午十点,平平罗职教中心在新校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仪式,仪式由县政府副县长田伟宁主持,石嘴山市市长张作理和市委常委、平罗县委书记蒋文齢到会,到会的还有区、市、县相关部门的领导。

仪式上,张作理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支持职教中心建设资金一千万元,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平罗职教中心建设的历史地位,为平罗职教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准确定位;蒋文齢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县委、县政府建设职教中心的决心,并要求县属个部门为职教中心的建设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职教中心主任(平罗二中校长)尹耀金介绍了职教中心建设情况并作了表态发言,此次活动表明“中国职业教育迎接春天到来”(温家宝总理语)。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民生之本、就业之门。平罗职业教育不仅面临着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借助全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将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社会认可的职业学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以更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成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职教资源潜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你我牵手绿色出行 --致全市家长朋友的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城区私家车辆的日益增多,城区道路交通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城区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因家长......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者:郭秀芬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5期[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

    财政局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

    财政局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振兴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

    山东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山东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陕政发[2006]1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努力开拓农村职教新局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努力开拓农村职教新局面 全州县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紧紧围绕“办什么......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6月1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60号)自2003年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意见1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及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