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时间:2019-05-15 00:3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篇: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职韭教育 质量保障 经验

【论文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一圊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它涵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大到法律体系.小到教学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国外许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正是依靠其在各个领域的高质量管理,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如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和职业资格开发制度、严格教师准入、分权式运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灵活性等。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通过组织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监控保障等形成特定的运行机制,达到质量目标”。国外很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虽然这些国家国情有差异,在具体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是在宏观上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共同点。

一、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对质量管理十分注重,如同德国人严谨细致的作风,德国在该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非常完备和细致,如《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日本的职业教育虽然起步晚于欧美,但是凭借着踏实和细致的立法,使得本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l兰大的成就。日本1872年出台《学制令》,将职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1880年出台《改正教育令》明确了文部省对职业教育的统一领导权。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法律上的地位;1883年和t884年通过《农业学校通则》和《商业学校通则》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之后通过I889年和1903年的两个法令最终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很快建立起了基本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2.注重立法的及时性,将法律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特点尤为突出。战后,为恢复经济、缓解社会失业压力,日本于1947年I1月及时制定并颁布了《职业安定法》,使大基的复员军人、战争受害者等许多失业者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劳动力。在市场得到恢复,企业得到初步发展后,日本在1949年又对《职业安定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要求对生产现场的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企业对生产监督人员的需要。为了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955年颁布的《职业训练法》改革了原来的职业训练制度,把“培养技术人员制度”和“职业辅导制度”发展性地结合起来,确立了现代化的职业训练制度,之后为了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融合,这部法律经过1969、1978年两次修订,明确公共职业训练和企业内职业训练的分工,奠定了终身职业训练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和职业资格开发制度

随着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各国的职业教育在课程、专业等方面的管理日益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各国在职业资格框架的确立、课程标准的设置方面加大了投入,建立各式各样的制度,如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NVQ职业资格体系、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等。这些制度在保证各个行政区、学校自主权的基础上,提供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或职业资格标准,并不断更新,从制度上确保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澳大利亚采用的培训包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中重要的官方文件和教学法规,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和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培训包的开发工作由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提供资助,委托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领导各州,领地的行业技能

委员会共同开发,或者南行业技能委员会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相关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并联系职业院校实施开发,最终得到国家质量委员会(NQC)的批准并颁布。“培训包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更新和维护过程,原则上大约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

三、通过教师准入的制度化确保教育质量

以德国为例,依据德国1973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及考试细则》,职教教师分成理论课教师和实习课教师两类;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职前)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大学师范教育阶段(9-10个学期),学习一个职业教育主修专业,选修一个辅修专业,学习结束后参加国家考试或硕士结业考试。第二个阶段是为期4个学期的见习期,受训者一方面参加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教学法等方面的研讨,另一方面还要到职业学校见习从事每周l0课时的教学以及咨询、辅导、“学校构建”等。见习期结束,参加国家考试,主要内容是撰写论文、上公开教学实验课,还有相关专业教学法、教育法、学校法的口试。考试通过者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资格成为职业院校教师。

四、分权式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施行分工合作的制度,总体来说其特点呵以概括为权责明晰、专业特点突出、相关利益者参与,这使得各个参与主体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了各个管理环节的质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最高机构是国家质量委员会,它独立于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学培训部,负责整个职业教育技能标准的颁布和课程开发的原则制定,负责职业教育的宏观质量监控。州和领地的注册,课程认证机构是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这级机构在职业教育办学的行政管理、财政拨款和经费落实等方面对联邦政府负责,并代表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具体负责管理包括质量培训框架的执行,包括对学校办学条件的审核、专业的申报、招生过程的规范、5年一度的办学水平评估的具体组织,以及办学质量投诉问题的答复和处理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主体机构。院校一般配备有内部评估人员,负责学校内部评估,监督教学系部的课程资源是否到位。针对每一门课还有相关的质量保障工作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职业院校,负责审核专业教学材料和鉴定的安排。行业是职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丰体。国家质量委员会的20个成员中,代表行业的组织和企业的就占了5名。职业院校层而的学院(校)董事会成员中一般行业代表要占一半左右。”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五、在管理中坚持相关者参与的组织原则职业教育管理,不仅涉及到学校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而且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企业的利益,国外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在职业教育的学校管理中将各个相关者纳入管理过程,以切实体现他们的利益,使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保障决策的公平性。例如,在英国,资格与课程署(QCA)是维护和开发国家课程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CCSE、A—Levels、NVQ的各种考试。它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学校课程与评估委员会合并而成的,下设QCA委员会,由教育专家、培训机构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其中企业代表有较大的权力。在QCA中,企业参与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维护,参与构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组织学校考试。

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实施中的管理非常灵活,这种灵活性的实现一方面决定于其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之具备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有各种新颖的技术手段做保障,使之具备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例如在学分制的管理方而,学生相关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经考核也可以被承认并转换为学分,这种通过对能力的灵活认证从基础上保障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另外,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坚持开放的入学政策、开放的教学与评价方式、用户选择政策、职业教育券

政策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和自由,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大众的功能。

例如“用户选择”政策允许参加新学徒计划的雇主和学徒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培训内容、机构、方式、时间和教师,政府的培训资助费拨到受培训者所选择的学校和企业。如果雇主和受训者对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校,经费也随之转到新的机构。这种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经费的有效使用,另一方而适应了职业教育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变化,使用户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加速教育成果的形成,将教育的质量和管理的质撼很好地结合起来。

七、严格、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过程

这一点在德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德国职业院校入学资格相对宽松,但教学过程是很严格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通过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学生很少按期毕业,淘汰率在30%左右,高等专科学校的正规学习时间是8个学期,但实际上学生需要l0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这种“宽进严出”教学评价有效地保了德国高职教育的质螬。

八、采用各种手段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类型,它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更新速度要比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快很多,数也更大,而如何确保这些投资的使用效率是各国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其中将学校实际报到人数和经费直接挂钩的方法是很多国家目前采用的一种先进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费的使用,使经费的投入更易统计和控制。

例如,英国将经费拨付分为鼍部分:核心拨款、边际拨款和“代金券”。核心拨款是指财政根据学校人数拨付的资金,这部分款项每年还根据通货膨胀牢的预测做出的相应调整,而边际拨款则指的是对学生人数的增加部分拨付的那部分财政资金;“代金券”这种拨款形式是将学费以代金券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这意味着学校的吸引力决定了其能否获得经费,客舰__促进了职业学校自身的改革。类似的如澳大利亚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2007年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券”政策,该政策针对25岁以上普通教育未获得高中以一卜文凭、职业教育未获得二级以上证书的劳动力,以加强这个群体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

第二篇:校长专业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校长专业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主讲人:魏志春

课程简介

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经历了从普及性向选择性的转变,随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相对独立的专业性组织,作为该组织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的校长要想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需具有以专业品质为内涵,体现为包括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在内的专业素养。

个人素养指校长领导现代中小学所必须具备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与价值追求,这是实现校长专业化的前提。职业素养指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校长专业化的进程,围绕校长工作的核心目标所构建,必须充分反映校长角色所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即校长应该拥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具体包括六大领域:规划学校发展、保障德育实施、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提升组织效能和协调公共关系。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须保持全面、实效、控制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合理,教师应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体,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支持系统。

课程提纲

一、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框架

1.基础教育需求的转变

2.中小学专业性组织管理的目标与职能

3.中小学校长岗位的专业性

4.中小学校长考核的依据

5.四个层面看中小学校长的职责

6.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框架”

二、校长专业化与教育质量保障

1.规划学校发展

2.保障德育实施

3.领导课程教学

4.引领教师成长

5.提升组织效能

6.协调公共关系

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与构成1.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原则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第三篇:国外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发布时间:2004-11-16作者:责任编辑:admin 来源:农业技术经济

内容提要 文章在简述瑞典、德国、美国等猪肉生产先进国家在保障猪肉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有利于改善我国猪肉质量的重要启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猪肉 质量保障体系 供应链

一、瑞典的绿色养猪模式

该模式由如下三大体系构成:

1.无污染饲养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反映在疫病的早期预防、检测、诊治和优越的环境条件上。为减轻疾病的传播,猪只按猪龄分批次、分阶段、分群、分舍饲养;为防治细菌感染和保护动物福利,禁止断尾、断齿和炀耳等创伤;此外,规定每2.2头母猪或10.5头育肥猪必需具备1公顷农地用来消纳粪尿污水,粪污必需被连续收集在封闭系统内8个月以上,经发酵后施放。

2.无公害兽医卫生体系。该体系重于法规建设,严于监督管理。为防止滥用和尽量减少用药,抗生素(瑞典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并不是绝对不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时,须由国家授权的兽医按照《瑞典兽药使用规范》具体实施,兽药购买须凭兽药处方。兽医既对疫病防治提供全程服务,又要监督执行政府的各项禁令。

3.无抗生素添加的饲料生产体系。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作饲料添加剂,代之以寡聚糖、酶制剂等无公害添加剂,严格控制饲料的营养与卫生品质,鼓励生产和使用安全与环保型绿色饲料,确保猪肉品质控制从源头抓起。

瑞典具有发展绿色养猪业的自然、物质、技术基础和公众习惯,但由于在宣布禁用抗生素前对相应的替代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不够,致使生猪发病率增加、饲养成本上升、效益下滑。10 多年来,瑞典养猪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绿色“瑞典模式”得以逐步实践和完善,瑞典农业部1999 年公布的数据表明,绿色养猪体系运转良好,效果较明显。欧盟委员会已于1999年提出,在全欧宣传、推广与应用“瑞典模式”。

二、德国的猪肉质量保障措施

主要有如下4点。

1.严格控制饲料的生产和使用。德国饲料法明确指出生猪饲养过程中严禁使用激素,并规定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饲料生产厂家必须标明饲料成分构成及使用方法,生猪饲养者必须在出栏前7~21天停止使用含有各类抗生素的饲料,若被检测出这类物质的残留,则生猪生产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2.严格控制兽药的使用。德国兽药法规定:兽医必须在对生猪诊断后方可开出处方并售给

饲养者药品,并给出使用方式、时间、休药期等相关信息。兽药生产者和兽医必须记录购买者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养猪者必须到为其生猪作过诊断的兽医那里,或者出示兽医的处方到售药店购买兽药,并将兽药的来源、种类及数量记录清楚,以便出现问题时追查责任。

3.严格检疫、检验制度的执行。德国动物检疫法规定:每半年必须对所有的生猪饲养企业进行一次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肉类检验法规定:除生猪的紧急屠宰外,无论是工厂化屠宰还是家庭屠宰,都必须进行屠宰前后的卫生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猪肉才能进入市场,不合格的猪肉要送往专门地点销毁。另外,政府有关部门经常随机地从零售商那里购买样品进行检验,对出售不合格猪肉的商店进行严厉的处罚。

4.严格等级标准和商标化。德国根据瘦肉率将生猪分为五级,对不同等级的生猪支付差距较大的价格,以调动饲养者生产高质量猪的积极性。德国在生猪及猪肉生产、流通、屠宰、销售等环节上推行能够表明自身状态的商标化,以进一步保证生猪及猪肉的质量。如所有生产中的生猪必须有标明生产场的耳标记;所有运输中的活猪必须有生产者证明、兽医检疫证明、运输单位证明等;所有屠宰企业屠宰的生猪必须有自己厂家、卫生检疫、等级及屠宰日期等标记;所有在零售商店的猪肉都必须有来源、质量、重量、价格、保质期等标记。如果是生态猪肉还要附加有关生态单位组织的特殊标记和说明。

三、日本的优质猪肉产销体系

1.日本优质猪肉的生产方式。日本优质猪肉的生产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小规模饲养。目的在于减少疾病传染,便于采用特殊的饲养方式。二是采用地方品种和传统饲养方式。为生产美味的优质猪肉,采用传统的当地品种、作物饲料、山地自由放养等措施,并严格控制添加剂和药物的使用。三是小规模手工加工,目的在于增加猪肉的安全、美味和特色,满足消费者的新追求。四是一体化经营。生产者从生猪饲养、猪肉加工到最终产品的销售过程均在同一企业内完成,既可控制猪肉产品质量又能控制生猪这一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但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将饲养环节外包出去,专门从事加工和销售。在这种横向一体化的模式中,企业采用从定点农户购入原料,并指导和监督农户包括饲料、药物使用、饲养场所等饲养的全过程,来保障生猪的安全性。

2.日本优质猪肉的销售方式。日本优质猪肉销售中采取了如下三种措施:(1)多渠道宣传。主要通过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来宣传产品优点,介绍生产者、生产场所、饲料特点、饲养方式、生产过程等,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消费兴趣。此外,还通过电子网页、活页广告、宣传手册等方式自行制作广告。(2)多种设施吸引顾客。主要做法是,自行开设餐厅烹饪自己生产的优质猪肉,在加工企业内部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允许顾客通过玻璃墙观看猪肉加工操作全过程。(3)直接销售。由生产者直接将优质猪肉出售给顾客,或由配送中心送货上门,以防止流通环节中的污染或混入假冒伪劣产品。

3.政府在产销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在优质猪肉生产销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是:对优质生猪及猪肉重要性的宣传,品种的培育和保护,饲养和加工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相关设施建设的投资,产销环节的质量监控及法规制定等。

四、美国的PQA 体系

1989 年美国食品安全检测局在对猪肉加工包装厂的调查监测时发现,高达11 %的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为此,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NPPC)于同年开始了猪肉产品质量保障计划,目的是通过对养猪者适当教育,克服猪肉中药物残留严重超标问题。该计划的核心是PQA(Pork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猪肉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贯彻执行。

PQA 体系应用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原理,使生产者对整个养猪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猪肉产品。PQA 体系有10 个关键控制点,它们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猪场保健方案;兽医必须真正了解客户及猪的状况;正确贮存所有药物;使用经FDA 批准的非处方药或在兽医指导下的处方药;正确使用所有注射用药及口服用药;按说明书使用饲料添加剂;保持好治疗记录,并能区分治疗过的生猪;在适当情况下进行药物残留检测;让雇员及猪场拥有者的家庭成员都懂得正确使用药物;每年逐条检查质量保障体系项目单。到1997 年初,已有2.5 万个生产者加入到PQA 体系中,总计5850 万头生猪,占1996 年屠宰头数的63 %。PQA 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减少了美国猪肉中的药物残留比例,在监督、控制猪肉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荷兰的IKB体系

为实现对养猪业质量的全面控制,荷兰政府于1992年对整个养猪业实行了从猪场到零售商自愿参与的质量控制计划(荷兰语缩写IKB)。IKB体系包含HACCP体系中的一些概念和IS09000的标准,对猪场拥有者、屠宰厂、监督及罚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1.养猪场拥有者是执行IKB体系的排头兵。生产过程必须遵守IKB的有关规定;准确地辨认和登记各种猪只;所有饲料必须由具有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的厂家提供;兽医必须遵循GVP(Good Veterinary Practice Code)规则;猪场中严格的清洁制度;限制使用具有较长排泄期的药物;出栏前12~16小时断料;所有治疗过的猪必须做好记录;与供应商及客户签有共同遵守IKB体系的合同。

2.屠宰厂居IKB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实行IKB体系中扮演中心角色,并负有重要责任;登记屠宰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猪的供应者;保证提供的猪肉按IKB的要求进行分割、包装,并能进行质量追溯。

3.独立的审核和处罚是整个体系的关键特征。屠宰厂负责对所有参加生产体系的成员进行每年2次的内部审核;产品委员会对屠宰厂执行质量保障体系的情况进行每年2次的审核;若发现有违规现象,根据情况给予警告、增加额外监测或取消参加本系统的资格。

到1997 年,已有75 %的猪场加入到IKB 体系,许多超市只经销经IKB 体系认证的猪肉产品。IKB 体系的实施,改善了猪场管理进而提高了动物健康及动物福利状况,改善了猪肉质量进而提高了顾客的消费价值和满意度。

六、启示与建议

基于上述五国的基本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生猪饲养及猪肉生产、加工、销售的现状,得出如下启示与建议。

1. 提高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刻不容缓,任重道远。改善猪肉质量,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00 年猪肉产量达到4031 万吨,占国内肉类总产量的65.8 % ,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5.6 %。但与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外猪肉生产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猪肉品质更差、疫病更多、药物残留比例更高,不仅影响了国内居民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猪肉及制成品的出口量,使我国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难以应对加入WTO 的冲击。

2. 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有效的组织模式是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障。我国应在大力推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药物残留及“瘦肉精”为监督突破口,把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生猪及猪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执法监督体系、认证认可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探讨有效落实和执行这六大体系的组织模式。

3. 建立从原料基地到终端销售的供应链是实施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效组织模式。上述五国的实践表明,猪肉质量标准体系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强、环节多、主体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既有分工又需合作与协调的社会化行为,它既涉及政府的法规与行政管理、生产经营者的自律,又有以行业组织为主的中介组织监督。但关键是仔猪、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供应者、养猪者、屠宰加工者、运输者和销售者之间战略合作关系以及激励、监督、约束、协调机制的建立,即以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供应链综合管理。这意味着,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供应链组织是保障猪肉质量、生产优质高档猪肉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4. 我国具有生产优质高档猪肉的客观要求和资源优势。我国已从整体上进入小康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开始从数量温饱型向质量健康型转变。但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2000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280 元和2253 元。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使得城市猪肉市场趋于饱和,1991 —1997 年间城市人均猪肉购买量以年均0.37 %的速度下滑。高收入消费者对猪肉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瘦肉多、脂肪适度、无PSE 肉,而且要求肉中没有抗生素、激素、农药、化肥、重金属、有机磷等残留。这与1990 年代初日本猪肉市场状况相似。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猪肉生产急需进行从数量到质量再到高质量的调整,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万元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应率先开展优质高档猪肉的生产。

5. 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是生产高档猪肉的基础。目前我国开展高档猪肉生产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缺乏生产经验、市场环境不完善、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总体认识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等,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在法规制定、政策鼓励、宣传引导、信贷支持、信息咨询、基础设施投资、监督检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峰.瑞典的绿色养猪业.世界农业,2001(5)

2.谭向勇.德国生猪及猪肉质量的保证措施.世界农业,1999(1)

3.李平.日本优质猪肉产品生产的启示及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0(7)

4.张书存,项玉燕等.欧美一些国家对猪肉产品质量的监控.国外畜牧科技,2001(12)

孙世民 卢凤君 叶 剑(中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3)

第四篇:关于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前言

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企业以保障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设置必要的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质量保障体系也就是质量管理网。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从组织上保证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关键。它把分散在企业各有关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纳入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企业各单位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则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各方面进行的一系列保证措施,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包括质量评估、财政激励、问责等方面。

学前教育既是一项公共教育事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民主文明的进步;又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步为社会所认识,但其发展出境和现状却不容乐观。政府责任缺失、师范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冲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是使得学前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尽快建立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经之途。关键词 中国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

正文

主体责任方

一、强化政府责任,增强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有效管理,使学前教育真正成为政府主导的教育

(一)政府要加快学前教育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健全立法,规范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保障学前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完整核心的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以前学前教育通常都是归纳在基础教育的部分,一些规定都不具体,不充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健全立法,依法治教。制定这些法律法规应该包括学前教育办学资格与条件标准,学前教育目标与评价标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与实施标准,学前教师资格标准等;加强有关幼儿园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完善幼儿教育的法律体系。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与我国幼儿教育在社会中和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制定《学前教育法》势在必行。该法要确定幼儿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规定政府教育部门、编制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妇联儿童部门、文化部门,甚至街道社区、农村的村委会等各方而对幼儿教育应负的责任。另外,对幼儿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也要有更细致的规定,如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制、职称评定、工资与福利、编制与人事关系、幼儿园开办的审批程序与规范、盈利等问题都需要相关法规的解答。健全的学前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可以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有章可循;

(二)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要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和有效管理,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

通过建立省市级、县级各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结局学前教育事业中的热点难点;教育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管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将各类幼儿园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三)政府应该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对学前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且在未来三年内要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积极稳妥的进行幼儿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与服务机构,大力融合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扶持农村幼教发展;实施补偿性援助,为贫困、残疾、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提供津贴,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对每笔资金的使用作出明确的规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建立学前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

1、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与小学教师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尽管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学历差异不大,但职称差异却极为显著。2005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中未评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54.4%。从2001年到2005年,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的比例还在逐年增长。

2、教师编制缩小。在幼儿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幼儿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不少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却在逐渐压缩。有的地方在教师定员定编时,将幼儿园教师的编制一举撤下,“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减编中的难题。

3、教师薪酬较低。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收入在当地基本属中低层。曾有项调查表明了某市35所示范园和一级园教师的薪酬。这些幼儿园基本属于公办幼儿园,但其经费已不完全来自国家财政。且仍有16.5%的合同制或临时代课教师年总收入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而该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是450元,劳动者人均年收入为1.3万元,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为605元。

在社会地位与待遇总体偏低的情况下,内部歧视与分配不公的情况普遍存在。公办与非公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姑且不说,即使同在公办幼儿园中工作,因身份不同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和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也极为严重。据调查得知,公办园中编外的合同制教师收入仅仅为编内教师(即公办教师)的一半。临时代课教师的待遇就更不用谈,而不少公办幼儿园在扩大规模举办“分园”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招收大批编外教师。这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如何调动这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很值得考虑。

4、工作压力偏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明显。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是幼儿园教师普遍的反映。根据教育部公报数据,我国幼儿园的生师比显然大大高于小学。班额大、师生比低是带给教师巨大压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有关文件对幼儿园的班额、师生比有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在经济利益面前形同虚设。管理部门在对幼儿园进行分级分类验收和平时的监管中,往往对此问题采取默认或回避的态度。繁重的工作和较低的回报使不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差,职业责任感倦怠明显。

(一)严格教师入职标准,对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具体的要求。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至少有专业学前教育的教育经历,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具备教授核心课程的能力,以及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城市学前教师还应加强能进行教与学科学研究的知识;在课堂中有效整合和利用教育技术的知识;与其他教育工作合作以及评估学生学习的能力等。已入职的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定期参与政府出资的国培计划,加深自身的专业能力,了解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教育知识。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由政府出面,将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上升到法律层面,设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幼儿教师培训,并规定每个幼儿教师每年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以促进他们知识的增长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其社会地位的内在基础。建立相对严格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还能使合格的教师摆脱部门所有和幼儿园所有的限制,成为一个有明确身份的自由人而实现自主择业。

(三)建立有利于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劳动人事制度。可试行人事代理制,即在当地的教师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档案、工龄、教龄、职称评定等。要切实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已制定一系列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如《劳动法》、《教师法》、《失业保险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必须贯彻落实才能使幼儿园教师舒心工作,实现专业成长。

(四)规范幼儿园教师聘任制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一是制约园长的聘任权。应成立以园长为首的,教职工、幼儿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教师聘任委员会,该委员会要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或符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人员构成的相关规定。聘任委员会订立本园的聘任方案,报请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合法和合理等方面的审核,最后再由聘任委员会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工作。二是规范聘任活动。聘任过程要符合《劳动法》的要求,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聘任应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合理组合的原则。聘任制不是临时工制。幼儿园教师的聘任要尽可能地保持教师的人心安定和队伍的相对稳定,从提高保教质量出发,从幼儿和教师的成长出发考虑幼儿园教师的聘用问题。要健全幼儿园教师申诉和仲裁制度。三是完善教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是教师聘任制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要结合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办法,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五)依法落实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有关待遇,平等对待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目前,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支撑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大半江山。保障他们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感受教师的尊严,是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基本前提。为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例如,在幼儿园申请开办之时,雄厚的经济基础、合理的幼儿教师聘任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应列为必备条件,提高幼儿园审批的准入门槛,以防备财力不足的开办者侵犯教师的基本权益,在教师身上节约成本。在幼儿园的审查和评级中,教师的权益状况应列为审查内容,将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同幼儿园的命运联系起来,以引起幼儿园的开办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六)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监管机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权益维护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教师任何权益的维护与实现都要依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因而,完善幼儿教育的监管机构,发挥中介组织的管理作用迫在眉睫。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一)质量评估体系

1、评价方式:(1)幼儿学校自评,包括园领导评价幼儿教师;教师互评;幼儿评价教师等;评价时间可按年、学期、月、周等按具体情况而定;(2)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评估,每三年评估一次

2、学前机构自我评估流程 A、拟定评估计划

·按照表现指标四个范畴作全面检视 ·决定资料收集方法,如访谈、会议、观课等 ·设计评估工具,如问卷、观课表、检核表等 B、进行评估/ 检视

·按已设定的工作时间表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作出判断 ·于每学年终结时完成学校自评,撰写学校报告 C、撰写「周年学校计划」 ·按自评结果订定工作项目及优次 ·设定资源投放 ·编订具体的工作 D、推行周年学校计划 ·检视进度及成效 ·克服困难 ·检查资源的运用 ·修订工作项目

评价内容:师生比;班级规模;教师入职资格;教学内容

3、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价要具体量化客观,把儿童学习和综合发展的目标设定为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一领域又分为若干个具体量化可操作的小目标,制定具体的指标。

(二)财政补贴激励体系

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对那些在课程、师生比、教师工资、教学内容、教师培训和资格要求等方面都突出的幼儿园支付较高标准的幼儿服务补贴。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各方评估结果对各个幼儿园进行财政补助,积极干预学前教育的发展。根据评估结果的优劣将幼儿园划分等级,根据等级不同对各个幼儿园给予不同份额的财政补助,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幼儿园如贫困偏远地区的给予特殊帮助,可进行“结对子”,先进地区的幼儿园对贫困地幼儿园进行技术、知识、观念、设施等方面的帮助。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园用不同的标准,且要按当地实际状况进行评估。

(三)问责体系 从问责体系来看,建立问责体系为确保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政府将问责制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市级问责、镇级问责、学习问责、班级问责。问责的内容包括财务问责、学术问责、学校监护问责、幼儿发展问责等。问责的手段主要是惩罚与奖励,对于表现好的幼教机构,政府给予奖励,对于表现差的幼教机构,政府对整个镇级施以惩罚,或镇级对个别学校施以惩罚。惩罚方式有警告、干预、协助等。对未能达标的学校将受到惩罚。问责体系不仅体现在对失败学校的惩罚,还体现在对进步较大的学校和学区的奖励。问责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结论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组认为建立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政府必须担起主体责任方的职责,强化政府责任是重中之重。在建设中,政府要加快学前教育立法,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并且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在教师方面,要建立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学前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无可替代的。因此,要对教师的学历提出明确的要求,健全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此外,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此外,建立质量评估体系、财政补贴激励体系、问责体系也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投入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7)《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研究》 虞永平)《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 《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代价基础》 余雅风

后记

何咪咪 组长 分配任务,拟定大纲,确定思路。组织安排讨论会,最后修改PPT和论文,做最后的修改并上台讲解 表现认真 得分 90 张秀 组员 参与PPT和论文制作讨论给出意见,主要的论文制作者 表现认真 得分 87 郭余娇 组员 搜集关于政府作用的资料 参与PPT和论文制作讨论 表现认真 得分 85 向思靓 组员 搜集教师方面的资料 参与讨论并制作PPT 表现认真 得分 85 赵艳艳 组员 搜集外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优秀经验 参与各项讨论并修改PPT 表现良好 得分 83 熊玉娥 组员 搜集我国目前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参与PPT和论文制作的讨论 表现认真 得分86 彭丹莹 组员 搜集关于我国目前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已取得的成就 参与各项讨论 表现良好 得分82

第五篇: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检测机制(发表) 2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检测机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检测机制

【摘要】

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200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总数为11.5万人,而到了201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猛增到47.5万人。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及规模的扩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降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找出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原因,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检测机制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由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两部分机制构成,缺一不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多关注的是入学和教学的运作,对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状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校积极参与到质量保障活动中来。外部质量保障多通过同行评议、学生反馈及新闻界排行来评估学校的整体状态。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由教学设施、导师队伍、研究生本身、课程体系、学位论文、管理机制等要素组成,对于内部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其检测机制,笔者认为,因从如下角度实行:

1、转变观念,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导向机制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树立研究生教育正确的质量观, 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前提。

在办学理念上,当前依然存在把“传授知识”作为大学的根本职责和任务,而对大学的另一根本职责和任务——“创造知识”缺乏理解和认识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生的培养养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生的培养强调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可见,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应把“创造知识”摆在第一位,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进一步统筹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以博士生培养质量为重点,促使博士生瞄准科技 1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检测机制

前沿开展研究,开阔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大研究生教学改革与优秀课程建设力度,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批评精神和创新意识;制定跨学科教授团队的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计划,促进博士研究生的交叉学科培养和交叉学科交流,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努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优化过程,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运行机制

首先,严格笔试复试程序,把好入门关。良好的生源是研究生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严格把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关,即全国统考关和学校复试关。在复试时要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综合能力。遵循宁缺毋滥、全面考核的原则,在考生的分数达到国家分数线的前提下,加大专业综合复试和面试的比重。在对考生的科研思路、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坚实宽广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考察之后,再进行综合挑选,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到高质量的人才,避免“一考定音”的招生录取方式。

其次,优化课程设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把好培养关。可以设计研究生课程教学调查问卷对课程进行评估,以检查教师授课效果和质量,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予以改进。问卷可以就教学内容是否按教学大纲进行、是否介绍本专业或本课程最新发展成果和前沿问题、是否采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否安排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或其他相近形式、安排的课程教学是否对自学提出要求、教材内容是否新颖、课堂讨论是否活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利用网络(包括电子邮件)进行互动教学和讨论、任课教师对研究生听课人数是否检查、是否采用双语教学、课程考试监考教师是否认真负责、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改进、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是否被采纳等若干问题进行提问1。汇总问卷内容并进行深入分析后及时向任课教师提供反馈意见,要求任课教师说明原因和提出整改措施。对出现严重教学问题和不能提出有效整改措施的教师,取消上课资格。通过这些措施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优化课程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a833d0100l05s.html

2、《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周光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0年7月版

3、康建军:《我国研究生扩招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载《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10月,第26卷第5期 12 程其玲、韩萍芳:《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5月刊

李三福、陈京军:《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载《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

下载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和谐社区建设也相应地成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短暂,缺乏一套完整的发......

    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陶爱祥译者:国外新农村建设回顾(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历史回顾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一方面韩国城乡差距、......

    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五篇)

    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论文 关键词:社区建设 社区组织 社区服务论文摘要: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 发展 到成熟的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新加坡、......

    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21胥彦玲 何 丹 吴晨生 12(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00037)(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100101)[摘 要] 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

    构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咏春 为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打击食品造假狠招:刑事诉讼外加巨额赔偿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在世界许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常发......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认真回顾《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这门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精心设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在认真总结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理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