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3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

第一篇: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

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

能源是维系经济生产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是当代人们生活每分每秒都离不开的“血液”,是驱动当代社会正常运行的“生命线”。毫不夸张地讲,能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

稳定和发展的命脉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等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也进一步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扰影响。而目前我国粗放式的产业结构、屡禁不止的浪费现象以及经济的空前高速增长,都给能源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保证能源安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保证的基本要素之一。

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效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我们应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尤其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事实上,我们这方面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我国现有中小锅炉约50万台,通过技术改造和完善管理等措施,仅燃煤锅炉一项的节煤潜力就有7000万吨。

第二是严格管理措施,完善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全面促进能源节约。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完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加强高耗能行业用电限额管理,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积极做好政府机关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能源节约。

再有就是积极做好能源开发、提高运力和能源储备工作。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天然气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石油增产仍有潜力,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利用前景广阔。积极推进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加大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包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各个地方政府石油储备、三大石油公司商业石油储备以及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的四级石油储备体系。充分发挥石油储备对保证能源供应的“蓄水池”作用,避免“油荒”现象的发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源作为社会经济运作的“粮草”,能源安全是国家命脉之一,必须高度重视,节约使用,确保供应。

第二篇: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能源安全

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能源安全

摘要:在国家安全战略中能源安全问题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其实质就是为了保证美国的国家能源安全,进而保证美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确定了我国未来的国家战略走向,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我们应充分认清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能源合作的方法路径,不断增强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能源安全;

一、我国能源安全现如今面临的严峻形势

作为石油大学学子,对于我国的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方面,都应该比较清楚,现如今,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国家能源进口通道对海洋过度依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能源局势的急剧变化,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与日俱增,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1、我国能源情况现状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我国煤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稳产难度增大。统计表明,到2000 年底,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约为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沿海海域246亿吨;最终可采资源量约为138-160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天然气的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量仅占世界的1.2%,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40万亿m3,可采68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m3,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m3,可采95年。我国的天然气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需求,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在石油净进口状态,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虽然专家对油气资源供需前景预测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一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率7.2%,石油消费年增长5%~6%,产量年增长1% ~2%;天然气消费增长略高一点,增长率7%~8%。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其中陆上面520万km2,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2。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2,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共占油、气储量的89%和54%,其产层以白墨系和第三系为主,三叠系、侏罗系次之。因此,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储油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油气地质的一大特色。后备可采储量不足,供需缺口大。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国内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难度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开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

所以说,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国务院已经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必须寻找新的能源通道,建立多样化的能源供给线,增强国家的抗击风险能力。

2.世界能源大国**依旧存在,能源供给面临众多变数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阿以之间能够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于在于埃及、沙特等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签署和平协议,达成了一定的妥协。但是,中东政府同以色列妥协了,中东的人民并不认可,政府和人民之间在以色列问题上有相当大的认识落差。可以想象,在政治动荡过程中,中东北非国家的民族情绪会上升,阿以之间的矛盾会突显,阿以和谈将被无限期推迟。与此同时,伊朗的生存环境却获得改善。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已经上升。这次动荡中,沙特、巴林等国家的什叶派纷纷走上街头,争取政治地位。一方面,以伊朗为基地的什叶派力量可能加强。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可能拉开同以色列的距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

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和非洲等地30多个国家以及俄罗斯,其中60%以上的石油进口来源于中东、非洲国家。这些国家多数国力弱小,国内政治宗教冲突严重,受西方国家影响较深,政局表现出极大的非自主性。2010年底“茉莉花革命”爆发至今,受政治体制、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宗教矛盾等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出现了持续动荡,近20个国家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从当前情况看,这一地区局势虽有所缓和,但下一步走向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各种政治、宗教和部落势力之间的角力仍将此起彼伏,美欧等外部势力将继续通过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式在该地区发挥影响力。在我国对这一地区油气资源高度依赖的情况下,其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将使我国与其油气合作的政治环境更加复杂,使我国能源供给安全继续面临着诸多变数和一系列严峻挑战。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是中东北非局势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四是西方列强国家都是无耻国家。尤其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像对待中东北非的阿富汗、伊朗、利比亚、也门等都 是这样。必欲置之而后快。就像邓小平说的那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心一意谋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才能才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能源进口通道单一,运输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我国能源进口的运输方式比较单一,虽已建立了中俄、中亚、中缅三个方向的陆路能源进口通道,但按设计输送能力计算每年通过陆路管道输送进入我国的石油总量仅为5700万吨,其中最高的中缅油气管道2200万吨,而中哈、中俄原油管道则仅为2000万吨和1500万吨①。2013年通过陆路管道输送天然气总量仅为280亿立方米②。按照2013年我国石油2.89亿吨、天然气530亿立方米的进口总量计算③,仅占石油进口总量的19.7%、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2.8%。同时,由于我国能源海外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没有直通的陆路油气管线,所以60%以上的油气进口仍主要依靠海运。而海运油气中80%以上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航道,线路十分单一。当前,我国能源海运沿线多个国家与西方大国冲突加剧,其国内政局不稳、暴力恐怖事件多发。尤其是马六甲海峡、亚丁湾及其附近海域海盗猖獗,全球三分之二的海盗袭击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区域,能源运输极有可能由于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军事干预、恐怖袭击、政治对立和经济要挟等因素被切断。加之,这些航线还处于美国、印度海军的威慑之下,一旦中美、中印之间发生政治军事冲突,有可能通过切断我海上运输通道予以对抗,从而威胁我国能源安全。因此,我国能源进口对海洋通道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对马六甲航道的过度依赖,使我国能源运输安全面临极大风险。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供给来源、进口途径和合作深度、广度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发挥出重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可以实现我国能源供给来源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区域,涵盖了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和东南亚等油气较为富集国家和地区。根据BP2014年的统计,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储量的47.9%和43.2%,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储量的5.5%和16.8%,非洲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储量的7.7%和7.6%,中亚里海沿岸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储量的7.8%和28.5%④。我国过去能源的来源区域过于集中,能源进口的50%以上来自于政治局势较为动荡的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较好地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使我国能源进口来源更为广泛、风险更为分散,有效避免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极大提高我国的能源进口安全。

利于实现我国能源进口途径的多样化我国能源进口通道和运输方式单一,能源进口过度依靠海运,进口通道中的“马六甲困局”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国家能源安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东南亚国家与我南海相邻,海上运输距离较短,可选航道多,且运输路线无海峡;俄罗斯和中亚诸国与我国西部、北部接壤,公路、铁路连通,尤其中亚里海沿岸、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油气资源富足,地理位置邻近,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优势。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的能源合作,建设多线并行的陆路油气管道和海上运输通道,从而打通我“南下”东南亚海上能源运输通道,构筑“北上”俄罗斯和“西进”中亚的陆路能源进口通道,甚至可以通过逐步连通中亚、南亚国家油气管网,最终实现我与中东地区的陆路油气管网连接,从而通过陆路管道获取中东油气资源,减少我对海运尤其是马六甲航道的依赖,实现我国能源进口途径的多样化。

益于实现我国能源合作的多边化,长期以来,我国与能源供给国的合作多数仅局限于就能源合作谈能源合作,是点对点、一对一的纵向能源合作模式,而与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大国则在能源问题上竞争多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则以双边及大小多边合作项目为基本载体,通过推动开发投资、商品贸易、能源合作、人文交流等多项合作,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目标。这种通过经贸、人文、能源等互为支撑、相互关联、互为依赖的合作有助于从深度、广度、程度等多个维度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的多边化以及与亚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合作的多边化,为确保我能源合作持续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三、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构想提供的战略支撑和机制保障下,我们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在能源安全和能源合作重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针对俄罗斯政治形势,借势用力抓住合作新契机。

当前,俄罗斯面临着复杂的能源地缘政治环境。首先是近年来美国在非常规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大国地位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2009年以来随着页岩气产量不断提升,美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开始加大对欧洲和亚太地区天然气出口。其次是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升级,因克里米亚问题导致的美国、欧盟等与俄罗斯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在诸多领域采取较为苛刻的相互制裁手段。再次是当前全球能源供求形势和价格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并大幅下跌,对俄罗斯能源经济造成了重创。在此形势下,俄罗斯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合作势必受到影响,进而使俄在能源供求上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国内产能提升后劲不足的双重挑战。过去,中俄能源虽有良好、广泛的合作基础,但由于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与防范,使得中俄能源合作在深度、广度上受到多重阻力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当前俄罗斯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境,我国应抓住这一能源战略机遇期,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为契机,将俄罗斯作为我能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借势用力加大与其能源合作力度。

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构建中亚能源合作新重心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是世界公认的能源供应基地,尤其是里海沿岸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近年来,我国先后修建了中哈石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持续增强,尤其是在天然气领域,我国进口的天然气50%以上都来自中亚国家。但中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利,特别是因地处亚洲腹地,缺乏将油气运往国际市场的海上通道,所以在经济发展和能源出口等问题上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时,不能只单向考虑我国的能源进口需求,而应发挥经济与地缘政治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我国在工业、农业、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拉动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应发挥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陆路边境线长、内陆地区油气管网完善和沿海省份出海口众多的地缘优势,积极运作为中亚国家提供油气东出太平洋的合作项目,帮助中亚各国实现能源出口,以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带动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中亚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对我国能源供给意义重大,因此应将其作为能源合作的新重点,加大与其合作力度,提高其能源进口比重。积极稳妥介入中东北非,寻求能源合作新突破中东北非地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是世界能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能源合作应重点关注的区域。过去,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在与沙特阿拉伯等相对较为稳定国家的能源合作上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但与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等国的能源合作却因这些国家政治局势的变化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当前,美国因战略重心东移和本国非常规能源产量猛增,对这一区域的控制力有所减弱,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应利用美国减少对中东北非地区能源依赖和其在该地区战略收缩的契机,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相对稳定国家的能源合作,而对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等机会与危机并存的国家,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风险评估后,伺机稳妥分批加强能源合作,以寻求新的突破。

适时推进中巴油气管道建设,开辟能源进口新通道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中俄、中亚、中缅三条陆路能源进口通道,而作为我国在印度洋方向唯一陆路能源进口通道的中缅油气管道虽已建成投产,但因缅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在未来运行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变数。为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在印度洋方向考虑开辟新的出海口,适时再建设一条新的能源进口通道。鉴于我国与巴基斯坦具有最友好的“全天候”全面伙伴关系,我国在其俾路支省投资建设的瓜达尔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阿拉伯海北部、扼波斯湾出口,紧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等产油大国,有便利的航线通往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且我国已获得该港经营权,并于2013年7月与巴方正式达成在瓜达尔港与新疆喀什之间以修建铁路、公路等运输通道的形式,建立一条“中巴经济走廊”。在此背景下,规划建设中巴油气管道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适时推进中巴油气管道建设,开辟印度洋方向能源进口新通道,将大大缩短我油气进口的海运距离,大幅降低我对马六甲航道的依赖,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依靠传统友好关系,稳固建立东非能源新支点,我国海上“一带一路”战略最远端的东非地区,近年来已成为中东非洲地区乃至世界油气资源储量增长的热点地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海岸区域蕴藏着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北非和西非地区相比,由于对东非地区油气勘探不足,勘探强度较低,因而东非油气资源产量未来将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东非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与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友好关系。同时,这些国家政局较苏丹等国家稳定,且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濒临印度洋的沿海地区,便于通过海上进行运输。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应考虑在这一具有巨大潜能的能源富集区建立我国未来能源供给的新支点,做到早谋划、早进入,实现早突破。避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源问题而带来一系列影响国家战略的问题发生。

第三篇: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

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

布鲁塞尔,2012年5月3日

忆及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次中国-欧盟(以下称“双方”)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达成的举办中欧高层能源会议以加强能源安全合作的共识; 忆及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七至十八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以能源安全为议题的首届亚欧能源部长会议发表的《能源安全联合声明》中所表达的共同确保能源安全的意愿; 重申二〇一一年二月四日欧洲理事会上通过的应着重在能源安全方面与重要第三国发展互惠性能源伙伴关系的决议;

忆及胡锦涛主席二〇〇六年七月十七日在圣彼得堡出席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的关于中国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调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的主张,以及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意愿。

忆及温家宝总理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在阿布扎比出席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其中建议在G20框架下,通过加强协商对话,制定一个公正、合理、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建立多边安全协调机制和构建能源市场的预测预警机制;

认识到:

人民的福祉、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皆有赖于安全、可靠、可持续且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能源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和欧盟的能源消费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该比例仍将持续增长;

双方声明如下:

一、在全球能源消费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量维持高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能源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议题;

二、提高能源安全需要在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上分别制定综合能源政策。该能源政策应包括能源供应来源、运输通道以及种类的多元化,建立应急机制,鼓励应用安全和可持续的低碳技术(包括煤炭领域的低碳技术),并鼓励开发更可持续、更清洁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双方同意就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内政策进一步加强对话,并就具体气候变化立法分享经验。

三、提高能源安全还需建立公开、透明、高效和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包括透明、有效的法制和监管框架。该能源市场应当鼓励在能源勘探、生产、运输环节的投资,鼓励能源高效、可持续利用;

四、为确保能源需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双方同意通过逐步统一能源安全理念、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增进公开对话等方式,建立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

五、应当在国际层面推动有规则的全球能源治理。因此,双方有意与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效合作组织伙伴关系(IPEEC)、G20以及联合国发起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等国际论坛增进合作,以加强在全球能源趋势分析、能源战略和政策制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将中欧双方共同加入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公认规范和标准纳入到国家法规中;

六、开发利用核能是实现能源多元化政策的重要选择,因此确保核安全十分重要。双方有意加强在核电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技术标准、监管和立法框架、预警和应急体系,尤其要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核安全标准与规范框架;

七、在经济领域全方位地促进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安全政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双方有意加强在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和转换效率的先进技术和法规方面的合作;

八、综合能源安全政策应鼓励加大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高效并网方面的投资力度。为此,双方有意加强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并网以及分布式利用方面的合作;

九、在低碳城市建设领域,双方有意加强在发展低碳城市能源系统(包括节能建筑)、清洁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整合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十、能源安全应当包括在发展充足且有保障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交流以及在确保海上油气生产方面的最高安全、健康以及环保标准方面的合作;

十一、双方有意加强在先进、环保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创新、应用与推广方面的合作;并就包括政策和法规在内的知识技能展开交流;

十二、中国国家能源局和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将负责协调以上能源合作事宜。中欧能源对话、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以及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项目

(ICARE)将成为落实以上承诺的重要工具。同时,应鼓励双方企业与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开展紧密合作;

十三、第六届中欧能源对话将于2013年在中国举行。

第四篇:能源安全规划

第一节:能源安全规划

1、保障能源安全 构建节约型社会

能源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和必要推动力。一个城市能源的供应水平和供应质量,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次规划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为基本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了“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大项目,是“十一五”时期保证全市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节能的行动指南。

2、北京市能源现状特点

一是消费水平较高。2005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522万吨标准煤,为国内第二大能源消费城市;2005年人均能耗为3.6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1.7吨标准煤的2.1倍。二是优质能源比重提高,但能源结构仍需优化。2005年,优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约为57%,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达43%,可再生能源比重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节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潜力。“十五”时期,我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9%,2005年万元GDP能耗达到0.8吨标准煤,节能水平居全国前列;钢铁、发电、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8.5%,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仍有较大潜力。

四是能源严重依赖外部,供应体系存在安全隐患。我市属于资源缺乏地区,能源资源紧缺,发展约束压力大,除少量煤、可再生资源外,全部依靠外部调入,2005年约有94%能源从外省市调入;能源调入地比较集中,输送走廊较窄,距离较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是能源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运行调控难度较大。“十五”时期,能源消费以年均5.9%的增速支撑了GDP年均12%的增长,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经济运行的局部供需矛盾突出,季节峰谷差大,2005年我市冬季、夏季日高峰用气量之比约为6:1,电力日用电最大负荷峰谷比为1.8:1。

3、规划基本考虑

为应对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1、能源供应问题。从资源和设施两个方面,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能源结构问题。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3、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能源节约,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筹问题。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3、能源安全规划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将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突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2.开源节流并重,节能优先3.统筹城乡,和谐发展4.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能源多元化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奥运场馆能源设施建设,满足全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主要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500万吨标准煤左右,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

构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力争达到4%,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

4、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能源设施建设将注重能源安全、能源节约、统筹城乡和体制建设等方面,重点建设六大任务:

4.1、加强能力建设。

加快电网、天然气管网、供热管网和热源、成品油储运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市内能源接收体系。

增强500千伏环网为基础构架的本地电网。在现有昌平、顺义、房山、安定4座500千伏变电站基础上,增加门头沟、通州2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六个不同方向的外来电力接收通道。同时,新建城北、城南、朝阳、海淀4座城区500千伏变电站。

增强电力调峰和集中供热能力,建设太阳宫、郑常庄、电子城、亦庄燃气热电厂,新增供电能力150万千瓦和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

增强天然气供应和接收供应能力。继续完善陕京二线输气工程,建设曹妃甸液化天然气工程,“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西部气源和东部LNG两方供应;建设华北油田地下储气库工程;完善室内天然气管网,实施六环路4.0MPa高压环网及配套工程,新建、改建天然气管网工程约2000公里。

增强多元供热能力。完善热网,改善工况;市区新建热力管网90公里;基本完成新城的集中供热改造。

增强油品储运能力。建设六环路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自燕化至首都机场的航空煤油输送管道,扩建首都机场航煤油库。结合京津冀地区成品油输送管道的建设,增加储备油库3—4座。

4.2、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实施节能优先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建筑节能为重点,以政府节能为示范,以法规建设为保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继续实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双高双低”产品,淘汰和禁止高耗能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按计划实施高耗能企业的改造,加快实施首钢、焦化厂、化工二厂、有机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的搬迁调整,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改造工业锅炉系统,提高锅炉效率,提升水泥、化工、发电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对现有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建筑监理、验收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政府机构和政府投资项目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带头采用节能设计或节能产品。

加强交通节能,发展城市公交和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加快淘汰能耗高、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辆;配合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示范、试点,完善现有的配套技术,重点支持具有广泛节约和替代前景的生产技术;改善北京路网和路口节点布置,创造顺畅的道路交通条件,减少机动车涌堵,节约燃油,减少污染。

强化管理节能,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根据国家节能法修订并完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强化节能监管,出台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价和审查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节能强制标准和建立能效标识制度;建立节能监察队伍,依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用能定额管理和监测;加快建筑供热计量和收费制度改革。

4.3、继续调整能源结构。

按照“优质化、可持续、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调整原则,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优质能源比重由2005年的57%提高到2010年的70%以上。

因地制宜,多能互补,重点扶持,政策配套,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260万吨标准煤/年。其中,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00万吨标准煤,重点发展地热能、太阳能热、生物质能和风能。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6%。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40万平方米,发展农村户用高效生物质颗粒燃料10万吨。

大力发展电力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总量控制,分区发展,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举措,改善燃煤利用结构,控制燃煤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10年,电力、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和11%。

4.4、统筹城乡能源发展。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战略布局,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完善郊区电网体系,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和提高供电安全性。

进一步提高近郊新城天然气供应水平。远郊新城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管网,发展生活用气;在天然气管网覆盖不了的地区,发展液化石油气。

提高郊区供热能力。远郊新城发展清洁燃煤技术的区域集中供热或热电联产,远郊区县的中小城镇实施清洁煤或生物质型煤的集中供热。

建设“新农村新能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能源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方式效率低,排放高,方便性差,影响环境卫生,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新能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时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效、清洁、经济、方便”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发展新能源,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能源利用的“新结构、新方式、新机制”:新结构,即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新方式,即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用能方式,发展清洁、高效、适用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新机制,即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液化气、清洁煤、天然气使用,鼓励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增加液化石油气和优质型煤的供应,适当供应农民生活用气,推广太阳房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试点推广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支持生物质能的集中利用。建立健全农村能源供应、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市场化机制,使农村能源体系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

4.5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

按照“统筹平衡、监测预警、调节需求、重点保障”的原则,整合全市煤电油气热等资源的信息,建立快速反应的能源与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及时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实现运行管理制度化,运行监测信息化,预测预警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我市能源与经济运行预警能力。

健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品种的应急预案,坚持快速反应、先期处置、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突发事件处置原则,完善能源调度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4.6加强管理和法制建设。

建立全市能源与经济运行综合协调机构,制定全市能源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建立全市统一、联动的能源调度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能源发展。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推进项目贷款银行招标、代建制等工作,降低融资成本。强化政府对能源运行的监管,加强对电力和天然气等具有垄断特征的能源产品的价格监管。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实施细则以及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专项政策措施。完善节能地方法规和一系列节能标准,修订并完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制定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节能评价和审查管理办法。

第五篇:教育命脉不容忽视

教育命脉不容忽视

——读《儒林外史》有感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呢?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追求。

“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绿,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而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我觉得,读书是人在不断吸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既然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在儒林中凤毛麟角的人物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但更多的则是对当下教育的反思:

我们要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教育应该给与人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现在有多少人,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依然迷途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上,他们在社会中闯荡之时,总会为一些终极问题所困扰,在这茫茫宇宙间,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究竟该何去何从?这是对自我的终极追问,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不断地去“认识自己”,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育才可以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在传授知识,教会人适应社会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清晰认清自我,为自己的存在设定真正的实在目标,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

教育是社会的大事,不可忽略,而如何把握教育的方向,则是核心之事。每个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同时,都应该认真思考和践行。

城南中学倪贞

下载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能源安全 国家命脉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余胜海/文 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

    电力能源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方案

    电力能源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二十二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加强对电力能源企业的安......

    中国能源安全与应对策略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是有效利用、长时间延续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大课题。面对来自多个方向、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新挑战,必须着眼于今后十几......

    人脉就是命脉读后感

    成 事 在 人----读《人脉就是命脉》有感所谓人脉,是指你遭遇紧急环境或需要某种资助时可以机动运用的资源。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人脉不能办理问题或发挥作用,则缺乏现实意义。......

    沼气能源安全检查简报(本站推荐)

    中卫市沙坡头区开展沼气安全生产三排查为有效掌握各类不安全因素,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8月9日,由市农牧局副局长宋万才带队,组成安全生产三排查工作小组,对沙坡头区建设......

    形势与政策论文1_能源安全

    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维护能源安全 陈思数字媒体艺术1001 2010140253 说到能源安全问题,我觉得中国的能源安全正在面着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从我国......

    关爱命脉 处理课教案

    “关爱命脉,节约用水”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处理课教案 活动主题:关爱命脉,节约用水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 实验年级:四年级指导教师:赵玥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搜集整理信息材料......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 王燕峰摘 要:“会计信用短缺”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会计造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本文面对社会现实,就我国会计诚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