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毕业交响曲》有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毕业交响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毕业交响曲》有感》。

第一篇:观《毕业交响曲》有感

观《毕业交响曲》有感

观看完《毕业交响曲》完后我有很深很大的感触,从里面我看出了女主角对祖国的热爱,对建设家乡大西北的那种热忱,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美好人生的精神,我被深深的打动了!大学四年毕业后面临就业抉择,有人想去东部挣大钱;有人想留京,但科研单位人满为患;有人想出国;有人认为学专业不一定干专业,但是梁映霞却选择回大西北建设家乡,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男朋友云涛的挽留,跟她提出“弹性人才”论,但梁映霞不想放弃所学专业,她感到茫然….镍都女副总工程师蔚华急需一批技术人才,到来北京招聘人才。梁映霞心动了,她想回西北去改变家乡面貌,路云涛说不愿跟她去西北吃沙子。路云涛为使梁映霞留京,四处托人说情写推荐信。严教授最不赞成随便放弃专业,他告诫学生们必须创造出自己的高科技事业,用铮铮铁骨去承担开创新世界、振兴中华的重任。梁映霞帮蔚华到镍都去取一批重要资料,受到镍都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她参观了气势恢宏的闪连炉和高耸人云的吊塔,看到世界一流的冶炼工艺。看到镍都重视人才、政策开明,心情十分激动。她通过小妹的口中才得知母亲已经去世,每月给她寄钱支持她上大学的是蔚华大姐。映霞被蔚华培养她成材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梁映霞看到医院中重病的蔚华念念不忘镍都;看到了镍合金提纯的首创人路步坚现在靠轮椅行动,他们为祖国的冶金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到最后梁映霞等一批应届毕业生毅然在镍都合同书上签字,扛起背包,登上了奔赴大西北的征途。他们开创了新的世界、振兴了中华民族。这些人为祖国西部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人生、青春、以及荣华富贵、出国深造的机会。他们是好样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以后大学毕业后也会像里面的女主角一样,毕业后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海南。我知道家乡需要我们,我们会努力的!

高一16班王名宝19号

第二篇:观《生命交响曲》有感

观《生命交响曲》有感

“我们就是你的作品,是你生命中的音符,是你辉煌的篇章……——题记

影片在温和而又激昂的《美国交响曲》中结束,舞台手执指挥棒满头白发的男教师——布兰先生,同他的学生一起深情地演绎着他的音乐作品。他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认真沉着地投入,因为令他高兴激情的不只是他的创作,更是台上台下的许许多多优秀的活生生的作品——他的学生。

曾经失业的他凭着教师资格证到一所中学当了一位音乐老师。一开始时,枯燥乏味的教师生活着实使他痛苦。课堂上的提问无人参与,学生们昏昏欲睡,气氛沉闷极了。下课后他逃跑似的离开学校。虽然初为人师的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他本着自己的职业责任心仍然耐心地开导鼓励学生,每次他提问学生时,面对学生答非所问时,他不是勃然大怒,也不是挖苦讽刺,而是善意提示并解答,沉闷的课程后他亦不忘说:“很好,你们都做得很好!”这样的语句,在中国课堂上是很少听到的。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更多地是警戒性指出并让我们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很少对”

不好的表现有较高的赞赏。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认真地教育学生,更应该像他一样积极引导鼓励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好表现时能够说上一句:“做得好!”这并不是对学生缺点的包容与放纵,对不佳表现的绝对认可,而是以一种积乐观的态度更好地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许多现实事例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效果更佳。我们又何尝不能将之在教育活动中推广开来呢?让中国的讲台上诞生出更多更多的布兰先生呢?

面对这沉闷的课堂,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他感到茫然,也想过离开学校。所幸的是他最终不仅没有离开学校。还成为了一个备受学生尊敬的老师。清晰记得布兰先生带的第一个班中有一位女生因为自己吹笙老是不好,影响了整个班的演奏水平。最后她向布兰先生提出她要放弃演奏。布兰先生不但温和地劝说她留下,还在每次下课后耐心地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为她补习。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那位女生能够很自如地吹了起来。在那一刻,从布兰先生的表情中,他是多么地愉悦。更重要的是,这对这位女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成为美国州长的她也说:“布兰先生对我的影响很

大。”当一位学生放弃了自己时,作为一位老师,千万不可放弃学生。否则,这绝不配成为一名老师。同时,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给予学生与之相适应的辅导,如同布兰先生对那位女生的独特指导,使他们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帮助他们度过学习难关。而这种独特饿指导则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扩大视野,进行更多方面的学习,不是仅仅局限于平时的教学知识。原先作为音乐创作者得布兰先生较长时间地从事音乐相关活动,无疑是对音乐涉及的范围广,音乐视野开阔,所以具有较为丰富的音乐经验,所以使用这种独特的方法辅导学生也是他自然而就想到了,也那样做了。教师的知识和视野开阔了,知识层面拓宽了,对学生来说可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能在老师的独特辅导下,攻克障碍,轻松掌握知识,把握技巧。教室里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州长女孩的笑容。影片中还有一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当布兰先生得知学生们非常喜欢摇滚音乐而非民族经典音乐时他没有批判,抑或说是对他们进行音乐思想教育。相反,他还在课堂通过摇滚音乐来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效率也很高。面对同事的批评和校长的责问,他毫无退缩,直道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坚持自身做法。布兰先生与他的同事相比,毋庸

臵疑,他才是教育的胜利者。可惜的是,诸如他同事之类的教师太多了,像他一样的却少之又少,在中国更加少之。中国的教师是很规矩的,甚至连解题的模板都一样,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讲解摇滚了。世界在不断更新变化,我们的思想也应给随之改变。过去或现在认定的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也应该为我们的教育层所接受,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即便不当作是课堂的主流,也应该有所提及。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把教育与社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们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而且老师也会愉悦不少,何乐而不为?当然,这种巨大性的改变并不能由老师来决定,毕竟老师不是决策者,不能决定改变的方向,但不能离开老师的努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入手,如鼓励学生解题的开放性,多进行个人创造实践活动等等,解开思想的束缚,逐渐将改变模板式,僵硬化的教学,还给学生更多的思想自由空间。经过千千万万个布兰先生的努力争取和突破,相信中国的课堂会有所改观。布兰先生把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学生身上,竭尽所能教导学生。他所做的工作是平凡的。伟大的工作往往包藏在平凡的外衣里。布兰先生对于他的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热情积极,勇于开拓着实使我感动不已和深感敬佩,他在为人师德方面也是好样的,是我心中的榜样!

身为音乐教师的布兰先生仍对音乐有一种继续研究深造、创造的渴望。一位年轻、漂亮唱歌动听极有潜能的女生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音乐才华,主动请求来时同去纽约发展深造。这对于布兰先生的渴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此时的布兰先生头发已花白,连与他一起生活相爱了几十年的妻子都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担心。他最终去了车站,但只是送她和给她一位他的从事音乐的朋友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布兰先生对此作出了很明智的选择,很好地处理了这件事。师德,可以说是对一位老师的最基本要求。老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是要教学生做人。所以,师德何其重要。一位没有道德素质修养的人,根本不能称其为老师。即便知识极为渊博。老师不仅在大的方面要体现出道德的榜样,同时在小的方面也应有老师的风范,如言谈举止、仪表、神色、待人对物等等。值得高兴的是,教师这支庞大的队伍的道德素质是较高的,但还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有待提高,常听说个别男教师与女学生之间有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而且在较落后的乡村的地区,有些老师的素质状况的确令人担忧,比

如有些老师对学生的随意打骂,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有关教育部门还需要对这部分老师进行切切实实的批评教育,培训或者进行更为严肃而有效的处理。让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都是知识与道德兼备的天使,真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高扬师德的旗臶,不容懈怠。

布兰先生一直致力于他的音乐教学事业,奉献直到退休。我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想对他说:“你真是一位好老师!”

同时,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会尽力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激扬文学,用激情、认真、奉献去浇灌祖国的花朵。我也坚信: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会掀起一个新篇章,祖国的花朵越开越活泼美丽,未来将无限美好!

物理一A班

学号:20102301089

第三篇:观雷雨交响曲

观雷雨交响曲

前天(2012.6.23)端午节,晚饭后约小君到街口邮电器材大楼前坐着聊天。

凉风习习,甚是舒服。我穿了件真丝背心和短裤,凉爽自在。突然落下几个大雨点儿,稀稀拉拉的。“要下雨了,往里挪挪,浇不着咱俩。”离家近,没想躲雨。

越来越密集的雨“哗哗”砸下来,一个惊雷追在后面突然在不远处炸响。“咔嚓”声震耳欲聋,心惊肉跳,真亏了我们俩作伴呢!

暴雨随即倾泻而下,诠释了“倾泻”的真正含义。雷鸣闪电,顿时台阶下便成了河。一条长长的河在强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砸出的密集的均匀的大水泡层层叠叠,被一阵阵西风吹着,闪着银光欢快地蹦跳着,流光溢彩。雨搭倾泻下一道长长的“瀑布”,汇集进“河里”,极大落差地“哗哗”声,恍惚间到了“九寨沟”,敢与《西游记》片头场景媲美。

冷不丁又一个惊雷似乎在头顶上炸响,浑身一哆嗦,仿佛差点儿被炸成粉末。雷声炸响后尾随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又一颗炸雷开了花儿。

瀑布倾泻、河流东去、密集的水泡儿随风舞动,婀娜多姿, 好一幅欢快的场面。“哗哗”的雨声、“瀑布”声,划过天空的闪电、雷鸣——好一幕壮观的交响曲!这演奏者是雷公、是电母、是雨神、是大地的回应。天地合奏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我贪婪地瞪着眼睛生怕这美景转瞬即逝,恨自己不是画家,留不下眼前这壮丽的大自然的交汇手笔!

谁说住在城市水泥高楼林立,少了大自然的风景?这不就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俩的吗?坐在楼前,已然瑟瑟发抖,却抱紧双肩贪婪地听雨、观雨、赏雨,灯光下俨然一副朦胧的水幕画儿。

划过的闪电、炸响的惊雷、轰隆的滚动、密集的雨声、倾泻的瀑布、长河里泛起的晶莹莹随风舞动似精灵一般的水泡泡儿,组合成可挂在人民大会堂正厅墙上极其壮观的巨幅画作,画家是“天神”!

雷声、雨声、雨水溅进“河里”清脆的“啪啪”声、“瀑布”砸到台阶上那“哗哗”声,汇成了国家大剧院巨大音乐厅舞台上、世界最大型乐队演奏的交响曲,作曲家是“天神”!

好难忘的一个端午节的傍晚!屈原老先生!您好!我们借您的光在家门口就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活着真好!听不够,看不够,爱不够!

文竹俊卿 2012.6.27

第四篇:听《田园交响曲》有感

听《田园交响曲》有感

《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是贝多芬唯一的标题音乐,贝多芬将其命名为《田园》,但却在其后注明“着并非是音画,重要的是感情的表现”,可见贝多芬并不喜欢模仿,他喜欢用真实的感触,用诚挚的心声作曲!也正是贝多芬对音乐、对人生的激情,成就了他的伟大。除此之外,这首作品的与众不同还在于他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五个乐章的交响乐。

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这座美丽的小村庄写成的,海利根施塔特对于贝多芬有着重要的意义,1802年他住在这里时写下了“海利根遗嘱”,当时他几乎自杀。由此可知,贝多芬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的并非仅仅是乡村生活的美好,更有着其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乐章贝多芬注释为“初睹田园景色的愉快心情”,以快板开始,F大调。开头从容不迫,尾音颇长,留以人无限的遐想,仿佛身处于一片广阔的平原之中,远远的是地平线,有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苍茫。由小提琴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欢快而洒脱,仿佛一头扎进了树林,树林中常有小动物跳跃着伴行,而后悠悠鸟群从头顶掠过,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线条。时而行走与树林中,时而驻足用心感受这静谧与美好,扬起脸迎接大自然的轻抚。这段主题,此后反复出现,贯穿整部作品。之后由“5427|5275|”开头的第二主题出现,温柔美好,重复多次,最终加强,仿佛“渐渐走出树林后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般的温暖和惬意。第一乐章始终充斥着这两个主题,并一直以原态出现,这也反映了这部作品想要传达出的乡村生活的朴素。

第二乐章贝多芬注以“溪畔景色”,中速、行板、降B大调。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共同演奏出流畅的旋律,带着淡淡的忧伤,在其衬托下第一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更显得清亮。流水击打在小溪中的石头上,荡漾着的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点点金光,我仿佛可以听出溪水的清澈。同样由小提琴演奏的第二主题,婉转起伏,似天空中翻飞的鸟类。两个主题相互交织,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乐章的最后,木管乐器吹奏出了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整幅画面的本有的平静,却添上了一抹感人的生机。

第三乐章贝多芬注释这段为“村民快乐的集会”,这段回到了F大调,快板,节奏轻快,由舞曲组合而成。不同于宫廷的圆舞曲的华丽,这段舞曲更加简洁,却更具有故事性和张力,描绘出乡村中,男女老少共聚一堂,欢笑、舞蹈的场景:少女的舞步轻快绚丽,村夫的舞步粗狂活泼。事实上贝多芬在维也纳居住期间,常与农民乐师们交流并拾获得创作的灵感。可见贝多芬对人民群众淳朴的音乐由衷的赞美,同时间接传递出了其对宫廷做派的不满,这也表现在了他与贵族们的貌合神离上。虽说贝多芬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受海顿的影响,但与海顿保守的宫廷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贝多芬开创出了自己的风格。

第四乐章贝多芬注释为“雷电,暴风雨”,快板,F小调。以弦乐器开始,并且低音的弦乐一直作为伴奏贯穿本乐章,低沉而压抑。乌云由远方逐渐逼近,小鸟在低空扑闪着翅膀寻求庇护,风雨即将在隐忍中爆发!一声尖锐的短笛,仿佛是迎接暴风雨到来,是划破天空的第一道闪电。随后小提琴在中音区快速而低沉的演奏,配合以弦乐器短促的伴奏,仿佛狂风暴雨中,夹杂着一道道明亮的闪电。随后乐曲减慢并趋于平静,管乐器随后吹奏出明亮的节奏。风雨散尽后,云消雨霁,阳光努力地探出云层,为普物众生带来希望与光明。

我想作者在此部交响曲中插入“暴风雨”的片段一定别有深意,这不仅仅是为了内容的丰满,更是贝多芬抗争精神的体现。众所周知,《田园》与《第五交响曲》,已被后人称为《命运交响曲》创作于同一时期。此时,贝多芬人到中年,他曾经崇拜的英雄拿破仑称帝,这给予了他极大的打击,随后耳疾又发作,这对于作曲家是致命的伤害,可想而知贝多芬正经历着怎样的内心的煎熬。同一时期的两部作品,却有着完全相反的两种风格,我扪心自问:这合理吗?显然贝多芬的这部《田园交响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仔细品味第二乐章会发现其优美简朴之中还带着克制,带着对于命运安排的委屈,对于抱负无法施展的失落。第四乐章,“暴风雨前的压抑”,象征着贝多芬艰难的在厄运中行走;在巨大的压力中摸索;在无声的世界中探索心灵的声音。而那一声划破长空的短笛,仿佛是一声迎接战争的号角,这是象征着贝多芬迎战暴风骤雨的决心,是不向命运低头的铮铮傲骨!在这一点上与《命运交响曲》是完完全全契合的——绝不向命运低头!

在第五乐章贝多芬注释为“牧歌,暴风雨后的欣喜与谢天之歌”,速度稍快,F大调,有第四乐章连贯的转化而来。单簧管和铜管乐器相互应答,庆祝暴风雨结束的欢愉牧歌,牧民渐渐远去,牧歌也随之渐渐远去。庄严沉稳的主旋律再次出现,情感明朗而真挚。尾奏无比壮丽,我似乎看到被落日照红的天空上点缀着姹紫嫣红的晚霞,映在水面上,把湖水也染成了橘红色。这尾奏揭示了自然的神秘与强大,更进一步体现了人类的不屈与顽强。

许多人说《田园交响曲》描绘了田园的美好风光与风土人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我认为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不单单是其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更体现在了他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贝多芬从来不是一个流连于山水的隐士,他是一名战士,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战场,就有激情,就有思想的火花。在乐章的最后贝多芬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人不应活在自怨自艾之中,不彷徨、不悲伤,勇敢的站起身去迎接希望的曙光。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贝多芬对与自然是充满敬意的,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在自然中可以产生更深刻的思考,集中内心的力量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

第五篇:听《命运交响曲》有感

听《命运交响曲》有感

或许是阴差阳错的结果,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选择了《音乐名作导读》这一选修课。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音乐几乎可以说是无知的人来说,选择这样一门课,无疑是一种折磨。抱着拿学分的目的,我很机械无奈的上了几节课,按时上下课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而已。可是就在那一次课上我“结识”了《命运交响曲》,“结识”了贝多芬,或许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说他们,但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他们。当那段激昂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在与命运顽强作战的灵魂。课后,我搜罗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它们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出生于波恩,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祖父去世后,父亲酗酒,家境日渐贫困。贝多芬自幼就是弹奏钢琴的天才,父亲为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对他教育极为严厉,不满八岁便让其登台演出。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他自幼跟聂耶菲学习,为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交响乐之父”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这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耳聋让他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这一切的困难并没有将他打倒,他依然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着创作。他在继承和发展德国音乐优良传统的同时,对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都有涉及,使钢琴获得交响性的效果,创作出了足以流芳百世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月光曲》等便是其不朽名作的代表。他的成就不仅局限在古典音乐方面,对浪漫时期音乐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用他毕生的精力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没有忘记他,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就远离了众人”。因此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人们心中的“乐圣”。

贝多芬开始《命运交响曲》的创作是在1804年。当时的他已经完全耳聋,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贝多芬推向崩溃的边缘,他曾闪过自杀的念头,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遗嘱》,但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或者说是使命将他唤醒:“不能什么都

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个世界”。他决心向这不公的命运挑战“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便是他发表的挑战宣言。于是,他以非比寻常的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耳聋条件下,全凭记忆力和他得天独厚的乐感作曲并演奏,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即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一部非常形象生动的作品,哲理性也很强,它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风格。贝多芬开始有创作本曲的灵感是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之后的推敲、创作一共花了五年时间。1808年才得以完成这部气魄宏大的旷世之作。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符,给人以刚劲沉重之感,贝多芬给了它最权威的解释“命运在敲门”。这是第一主题,表达了贝多芬对封建势力的不满以及决心向其挑战的坚强意志。紧接着由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优美、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诉说着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乐章,稍快的快板,自由变调曲。中提琴、大提琴拉出抒情、安详的第一主题后,木管和铜管又奏响了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第三乐章,快板,诙谐曲形式。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振奋人心,给人以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高潮时狂欢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命运苟延残喘的威吓声,但它以成为人们的俘虏,人类必将战胜命运。

《命运交响曲》的名字来源于它开始的四个音符,摄人心魂,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怪不得它曾吓跑了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不仅马丽勃兰,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家都拜倒在了这一巨作之上。舒曼曾经说过:“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这是歌德对第一乐章听后的感言。恩格斯则在对妹妹的信中做了如下评价:“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的确,这是一首歌颂英雄的凯歌,从这你可以领悟到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真理,不听此曲真可谓一生的遗憾。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饱尝人生苦难的灵魂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它既是对孤独的诉说,也是对人生苦难的拷问。在聆听它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是

它让我燃起了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是它让我再一次感悟人生,是它给予了我与命运斗争的勇气,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斗争胜利的喜悦。

由此不得不引发我对所谓现代流行音乐的思考,当面对《命运交响曲》时,它们是否会汗颜呢?当然我并不否定其中有真正音乐成分的存在,从西北风、摇滚热到网络歌手热、超女热,流行音乐正逐渐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着,它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有规模的娱乐产业。它以其高超的制作迎合了广大群众的需要,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其中不乏类似“泡沫音乐”的成分存在。它可能曾经红极一时,被万千歌迷所喜爱,它曾经可能是某音乐排行榜的老大,但在其风火后的最后呢?是被丢到了遗忘的角落。曾经的“茉莉花”还会有几个人吟唱,现在有谁还会去理会“老鼠爱不爱大米”呢。而像《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不朽之作,我想不论何时它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都不会有一丝减少。对于现代“泡沫音乐”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我把其归结为“严肃”的丧失,即对音乐创作态度的不认真,认识的不明确,对音乐价值的扭曲。而这种扭曲在某一程度上是与商业挂钩的。任文启曾在“中国流行音乐批判”中指出:“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现代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严肃不再”不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缺失,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丧失,一种终极关怀的灭失。可以看出,“严肃不再”表征了现代性文化价值维度中庸俗化的袭来。”的确,严肃性丧失这一现象已不仅存在于音乐的创作方面,学术研究、美术创作等各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当今学术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又有哪一种理论能真正站得住脚呢,它们无不是在发表的次日就被驳的哑口无言。因此,在此我呼吁严肃,呼吁严肃在文化中的再现,不为别的,就为下一首“《命运交响曲》”的诞生。

再次回到《命运交响曲》上来,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它给予我们音乐享受的最高境界,给予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在此,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个正在同苦难命运作战的灵魂。贝多芬便是这个灵魂的载体。耳聋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让他更加顽强的同这一切不公做斗争,历经四年,作成这一矿世音乐。我感谢贝多芬,不仅是因为他给了我同命运作战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激发了我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原来音乐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肤浅的东西。要真正听懂音乐,必须要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而在这了解的过程中,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会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会有新的心灵上的启迪产生。在此,我更要感谢《音乐名作导读》这门课,感谢《音乐名作导读》的老师,是你让我有机会“认识”贝多芬。我决定不要再做音乐的“白痴”,就把这当作向音乐出发的第一站,希望还不晚。

下载观《毕业交响曲》有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毕业交响曲》有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欣赏命运交响曲有感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音乐赏析对于贝多芬的作品, 大家可能耳熟能详, 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曲 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 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

    英雄交响曲有感[共五篇]

    这部作品,贝多芬开始是为拿破仑而创作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但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自封为皇帝,贝多芬愤怒地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

    英雄交响曲——读《名人传》有感

    英雄交响曲——读《名人传》有感 古人云: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观有感

    观有感 1010409班101040916赵丹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些和此电影相关的一些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消息.话说影片《田禹治》是根据古典英雄小说《田禹治传》改编而成的,而《......

    观 有感

    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 在一次留学生中,主人公遇到了教授的刁难。他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多么尴尬,在思维敏捷的情况下,他凭着他那爱国情怀使教授向他脱帽致敬,自己依靠自......

    我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感

    我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 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

    我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感

    我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 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 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 黑暗裂了缝,夜......

    观毕业歌有感 李静静(共5篇)

    观儿童剧《毕业歌》有感 奉贤区民办曙光小学五(2)班李静静 上周四下午一点,我们从学校出发,乘车到闵行区莘庄镇的上海城市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毕业歌》。 这部话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