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4月12日联考有何特点 如何复习
2014年4月12日联考有何特点如何复习从目前来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联考时间基本确定为4月12日,已有10余个省份确定参加,目前报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考生可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报名。
联考特点:大量试题重复 申论材料相同
根据目前公布的政策和往年真题来看,联考不仅仅是考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考试题目也基本相同。从行测来看,各省市题目有大量重复,题目顺序及选项顺序也有变化,甚至题型排序也不一样,总题型在110题至120题之间,以120题居多。从申论来看,各省市申论试卷材料是一样的,但是作答要求会有不同,有的省设置三个问,有的省设置四个问,难度基本差不多。
考试大纲基本相同
从考试大纲来看,各省市公布的大纲基本相同,有的省市不单独公布考试大纲,而是参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由此来看,联考实际上有参照国考的趋势,逐渐与国考接轨。试题命题取材多来源于国情社情,考查考生对国家的关注程度。
如何选择考试用书
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接近,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所以考试用书可以直接选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复习是最合理的,既可以备战省考,也可以应对国考。
第二篇:自荐信有何特点
自荐信的特点
(一)有的放矢
自荐的前提是求职者本人具备用人单位的需求条件,或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或具备承担某项具体临时任务的资格。如果不符合这一起码条件,就失去了自荐的必要。
(二)自我“推销”
自荐信要理直气壮地表白自己的抱负、才能和工作业绩。用人单位要选能人,又不知道自荐者是能人,这要求自荐者当仁不让,在信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强项,以期引起月人单位的重视。
(三)坦诚务实
推销不等于造假,更不是自我吹嘘。自荐信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业绩的同时,必须坦诚务实,有勇气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如实地告诉用人单位,这种做法往往更能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豪放派宋词有何特点
豪放派宋词有何特点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
预备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
奠基阶段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
顶峰阶段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延续阶段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特点: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言的。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 昨日春》、《青玉案 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代表人物: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代表作:
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解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此说与事实不符。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量移汝州”。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诗经》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并非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赞美的语气:“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的意思。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蝉娟”,月色美好的样子。此句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蜕变而来。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与陶潜桃花源诗所说:“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诸句约略同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反之,清境、圣域便都不见了。同时这也就是儒家“无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
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词,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第四篇:1.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有何特点
1.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有何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是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第一、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协调,民族发展是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关系协调包括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协调。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上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重要的任务。在国家整体发展中逐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第二、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民族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民族存在相伴相生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这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我国某些民族地区的地界、山林、草场纠纷其中有些也是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历史上曾有过的纠纷和冲突如因为所属行政区域变动、历史上区划界限和资源权属不明确等引起的问题未能很好得到解决从而引起了现实的矛盾与纠纷。另外影响我国民族的许多思想观念如民族偏见、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等等也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呼喊分裂国家的口号,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这类所谓的“西藏独立”问题、“东突厥斯坦”问题都与20世纪初帝国主义策划、煽动和制造的分裂中国的活动有关联这些都会影响我国的民族关系。目前中国的民族分离主义,是部分民族“精英”的利己主义行为,不具有正义性和合法性。拉萨“3.14”事件跟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个别学者主张中国应该反思过去的民族政策,并进行调整。核心观念是放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公民个体平等的角度解决民族问题,但这些学者忘记了几个关键问题: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源于“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历史的退步。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国的完整,统一和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这些学者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统一的破坏因素,或者,正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导致了目前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相交织。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宗教问题有时会与民族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虽然民族与宗教分属不同的范畴但民族与宗教之间密 [3][2]
[1]参考文献:
[1][2][3] 新华社,拉萨3.14事件【Z】,2008-3-17 李红杰,自由决到自治【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都永浩,民族主义相关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切而特殊的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相互交织。例如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领域(包括民族风俗和民族宗教信仰)发生的民族问题就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一些民族宗教信仰差异会成为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领域产生的问题会间接导致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不仅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表现出的一个特点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的现象。
第四、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交织。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本属该国内部事务属于国内问题,但是种种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它与国际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是国内民族问题与国际民族问题交织的原因之一。我国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民族与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在血缘、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这些民族相关的国内民族问题会引起相邻国家的关注和反映由此还可能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内民族分裂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作为“分化”、“西化”中国的突破口这是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的突出表现。另外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幌子企图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甚至企图把我国国内的民族问题国际化图谋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这也会促使国内民族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交织。民族问题国际化是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试图把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演化成国际问题,它是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预他国内政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借助外国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国家的一种手段。在应对民族问题国际化的问题上,我国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是坚定的,也是一贯的,那就是看到并重视我国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国际性特征,但是坚决反对任何将我国民族问题国际化的图谋。
总之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103
第五篇:外企求职信有何特点及要求
外企求职信有何特点及要求
(1)外企求职信一般要用外语写,主要是英语,或准备好中、英文两份材料。写求职信的过程本身也就反映出了你的外语水平,故应尽量做到语言规范、符合外文习惯,减少语法错误。
(2)求职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职位,求职信的内容要有所变化,侧重点有所不同,使对方觉得你的经历和素质与所聘职位要求相一致,因为外企招聘所需要的不是最好的员工,而是最适合其所聘工作的人。
(3)外企求职信中不要流露出不自信的思想,外企忌讳的是不自信,这与中国传统的“谦虚是美德”略有不同,在写外企求职信中,不必太谦虚,应充分强调启己的长处和技能,对自己较重要的经历和实践要较详细的叙述。
(4)要本着诚实不欺的原由,不能无中生有,自吹自擂。因为西方人认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第一美德。有一个外企应聘者在写求职信中写到自己爱好兴趣时,写了喜欢旅游和赛艇,其人实际上很少外出,对赛艇更是一无所知,但为了以具有冒险精神及刺激性的形象吸引外企招聘者故意加了这两条。结果在后来面试中,主试者谈到自己也是个赛艇爱好者,但对赛艇转弯技术却不甚了解,想与该应聘者切磋。应聘者立即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不由得不承认其对赛艇一无所知。主试者不满其弄虚作假立即拒绝录用他。
(5)在写外企求职信中,经注意写“怎么干”这比”干什么”更重要。比如你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不要光写头衔,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担任这个职位的,组织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成绩,怎么组织这些活动,达到既定目标。因为外企重视的不是你的身份,而是你如何在所任职位上发挥你的才能,他们大都以此来判断你的能力和潜力是否能胜任其所聘职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