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阳明六小)
和平县实践文化育人理念亮点之三:
和平县阳明镇第六小学
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和平县教育局文化育人的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行教育方针,响应教育局文化育人号召,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学校环境文化育人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原均政
副组长:朱贝洲、黄志柳
成员:谢秀勇、曹特映、黄盛昌、张秀维、叶卡娜、张秀霞、罗友好、黄秋英、陈春理、黄李端、周秀锐
三、目标任务
环境改变人,环境培育人。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一)校园文化主题
常规先行、教学中心、环境育人。
(二)文化环境
1、美化文化长廊,让墙壁来宣传,让墙壁来说话。
①教师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名言警句》、“教风”及岗位人员职责。
②功能室:张贴《管理制度》、《名言警句》,责任管理到人。③教室: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名言警句》,教室黑板上方有学风主题词及国旗,后墙有黑板报或文化园地。创建班级图书角。
④楼道走廊:楼道张贴警示标语、走廊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室门口挂班级管理人、口号、荣誉。
⑤学校教学楼栏:书写学校三风、办学目标等标语牌。
⑥围墙文化长廊:绘制相关标语、壁画。
2、绿化净化校园。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经济美观原则,给每一棵树挂上“身份证”。
3、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学校网站、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文化长廊及班级黑板报坚持逢节更新。
4、加强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室、功能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条件。
5、广播室、心理咨询室,做好课间广播宣传,弘扬好人好事;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对特殊生的诱导教育。
四、实施阶段 2011年:
1、制订实施方案,提出任务和目标。
2、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对照落实。
3、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
2012年:
1、进行校园、楼道、教室、办公室布置。
2、各班主任自查,逐一完善。
3、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二次考核。
2013年:
1、召开经验交流会。
2、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三次考核。
2014年:
1、自查完善,巩固提高。
2、召开总结表彰会。
五、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由总务处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帮助在开展活动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科学安排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
3、保障经费投入,按计划逐一进行。
4、把活动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5、每学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寻找差距,探索路子。
第二篇:学校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计划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页/【
1000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XX学校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执行教育方针,响应教育局文化育人号召,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学校环境文化育人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目标任务
环境改变人,环境培育人。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四、校园文化主题
常规先行、教学中心、环境育人。
五、文化环境
(一)美化文化长廊,让墙壁来宣传,让墙壁来说话。
1.教师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名言警句》、“教风”及岗位人员职责。
2.功能室:张贴《管理制度》《名言警句》,责任管理到人。
3.教室: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名言警句》,教室黑板上方有学风主题词及国旗,后墙有黑板报或文化园地。创建班级图书角。
4.楼道走廊:楼道张贴警示标语、走廊悬挂名言名句。教室门口挂班级招牌。
(二)绿化净化校园。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经济美观原则,给每一棵树挂上“身份证”。
(三)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文化长廊及班级黑板报坚持逢节更新。
(四)加强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室、功能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条件。
(五)广播室,做好课间广播宣传,弘扬好人好事;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对特殊生的诱导教育。
六、实施阶段
(一)制订实施方案,提出任务和目标。
(二)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对照落实。
(三)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
(四)进行校园、楼道、教室、办公室布置。
(五)各班主任自查,逐一完善。
(六)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由少先大队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帮助在开展活动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制定好实施计划,科学安排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
(三)保障经费投入,按计划逐一进行。
(四)把活动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五)每学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寻找差距,探索路子。
第三篇:阳明文化学习体会
六屯小学《阳明心学——良知教育》学习
心得体会
2016年11月12日,我有幸了解全国著名的阳明心学的专家张文松老师和张蓝兮老师对我们全镇的老师进行“致良知”教育。
听了张老师的讲解后,感触很深。良知教育,是要诚于自己的心意,良知教育是遵从本心,脚踏实地去做事。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教改会学如何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同情心、有感恩之心的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深知责任重大,从现在起,我们要多读书,多为自己补充能量,向阳明先生学习,用先生的思想指引我们前行。阳明先生500年就提出的良知,其实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有不少人去践行,去努力做完人,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上,多数人还是无法跟行,为了个人利益,放弃原则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真是现代社会的悲哀。
阳明心学的良知,就是让我们做好人,凭着良心做事,做好自己的事,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用心。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好好工作,用心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学校应是培养孩子造就人才的地方,孩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
第四篇:阳明文化学习心得
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心得
扎佐中学 王雪
寒假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全校教师共同学习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是;阳明文化博大精深,致良知更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阳明先生曾贬谪到我们修文龙场,在万山丛棘、穷乡僻壤的龙场之地,他潜心思考,最终参透出人生的真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阳明先生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知善知恶的基础上,为善去恶实现知与行的一致,实现致良知。
作为一名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妨会出现对现代教育价值的困惑。现代社会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耗费普通家庭近三分之二的积蓄,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甚至倾其所有。而当今一名大学生的工资却抵不过一名普通农民工,在大学校园里甚至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话。有同学和学生家长看到这样的现状,干脆打消了积蓄读书的念头,甚至有些人都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这些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学习了王阳明“致良知”思想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此,教育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系统工程,是针对于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内在逻辑。
对此,教师要重新审视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呈现爆炸式发展,社会将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即在未来的社会中个体将逐步以 “平等”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社会岗位中,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无善无恶心之体”出发,引导学生“知善知恶”,帮助学生“为善去恶”。具体说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力由教师方向学生方的转变,实现由“他教”向“自教”转变和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由提高学生“分数”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转变,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教育结果上,要由“升学率决定绩效工资”向“毕业生、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综合评价”转变。
作为教师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要运用“致良知”的思想,正确看待学生,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实效性。
理解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外向;有的学生踏实学习,有的学生不思进取;有的学生遵守纪律,有的学生“顶风作案”等等。日常的学生管理复杂多样,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学生,学生最开始都是带着学好的心态步入教室的,只是外物的影响使其表现出现差异。学生的各种表现都是有缘而起,对此教师对不良表现先不要赋予情绪,情绪的混入会打乱教师的思路,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探究学生出现不良变现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问题学生,在探究其产生原因后,对症下药,逐步使其恢复“无善无恶心之体”。然后,帮助其认识到不良的表现源于对“善”“恶”的选择,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择“恶”对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凸显做人向“善”的重要性,恢复内在“良知”。
鼓励学生。学生在“知善知恶”之后,“良知”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知”与“行”之间还有一个“意”的问题,特别是问题学生,在养成了不良习惯后,突然改掉是不现实的,比如有些学生网络成瘾,通过“良知”教育,认识到了沉迷网络的危害,但能否经受住网络的诱惑,还要有强烈的意志及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为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多实践,鼓励学生在“善”“恶”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引导其“为善去恶”达到“致良知”,实现知行合一。
当前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及学习纪律性不强等问题,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应该是读书前的“立志”环节出了问题。对此,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要实际。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从性质上,理想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理想的内容上,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从理想的奋斗时间的长短上,理想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信念,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又符合自身情况的实际。既要高屋建瓴,有方向性,又要贴地气,有操作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向王阳明先生学习,思考属于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时刻保持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勤于思考,勤于积累,达到致良知的人生境界。
思考是一种意识活动,具有强烈指向性。思考的力量在于方向。作为教师思考的指向性在于日常教育教学,对教学方法的考察,教学内容的考量,教学结果反思等,需要教师予以思考。每一次思考都会产生一份力量,教师在把握思考的方向的同时,还要坚持好的思考价值取向,思考指向不同,得到的价值结果不同。因此,作为教师要定位好思考的价值取向。
思考的力量在于信心。信心是指个体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力量的迸发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迷茫,彷徨,失落,对此,教师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当年王阳明先生那样,不经历一次人生的颠沛流离,疾痛惨怛,“龙场悟道”的历史典故可能就不会出现在历史舞台中。要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每一次的“动心忍性”都是命运的嘉奖。
因此,作为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思考的力量一定会在持续性积累的过程里得到迸发,从而达到思考的彼岸。有思考的人是丰富的,会思考的人更是幸福的,作为教师,“致良知”精神应成为工作的指导,更应成为个体人生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以思考之力量开启“致良知”之精神大门。
第五篇:感悟阳明文化征文
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
--读《阳明文选》有感
一打开《阳明文选》这本书,我的目光马上就被他所吸引——真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将复杂难懂的文言文转化成了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绘本,使我们能更好地学习王阳明先贤留下的宝贵真谛。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故事就是“董沄求学”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从前有一个名叫董沄的老先生,擅长写诗作文,在社会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六十八岁那年,正逢阳明先生在绍兴会稽讲课,董沄一心要拜阳明先生为师,多次被阳明先生拒绝,但仍执着求学,后来阳明先生被其求知若渴的态度感动了,答应以师友的方式共同学习、求道,一起四处游历悟道。
当年董沄虽然已近耳顺之年,却仍虚心求教,对真理良知执着追求,经常地自我反省、潜心学习,听到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之道后幡然醒悟,追随先生游历山水、共同悟道,虽拜师未果却从此得道,在阳明先生心中他也是一位卓尔不群的人。而我们现代的青少年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就容易变得自欺欺人、爱慕虚荣、不思进取,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就算看到也不会虚心地去学习。董老先生这种不耻下问、虚心求学、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我们青少年特别需要学习的,老先生知识渊博仍不忘学习,这种品德就特别令我敬佩,同时也让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从古到今,不耻下问、虚心求学的人还真不少。例如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圣人,孔夫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学生就应该有这种自觉学习、虚心学习的精神。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有一些同学不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
自觉学习……这是与虚心好学大相径庭的行为,是我们应该杜绝的行为。
《阳明文选》这本书使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这一个故事就让我受益匪浅了,我深深地认识到阳明先生的观点不是看过一遍就可以完全读懂的,还需要我们仔细地研读和思考。我们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应该多学习这些古典文学,像老先生那样不耻下问、知行合一,遵从自己的内心所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倡导慈孝忠信的回归,始终抱着一颗开放的心、求知的心,不断虚心求教,追求自我知识和品德的提升,为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 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