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董明珠管理》有感
观《董明珠管理》有感
以前,我觉得企业发展靠的是产品、是生产,但在看了《董明珠说管理》视频之后,发现原来是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如此重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制度的约束,所有员工都按自己的方式随遇而为,那这个企业都不可能发展,而且会逐渐走向灭亡。制度的完善,是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有了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每个人各司其职,工作协作的能力,企业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发展。
一流的产品必须要由一流的服务,可是一流的服务是什么,那是没有售后服务的服务。
发现推出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执行力强的人才能注重培养与锻炼,始终让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创新与大无畏的精神,但同时不能有一丁点的浪费,一旦放松就会放纵,由此可见,管控是多么的重要,由此印证,“和谐是斗争出来的”真正含义。
只要有一种紧迫感,每天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总结,足部的完善,现在的成功只能代表现在的开始,只能说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打消他们的顾虑,解决掉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把它们的才能、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留余地,为企业共创美好明天。
第二篇:读《董明珠》有感
读《董明珠》有感
董明珠为何人?为何称她营销女皇?她是怎样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做到格力空调的总裁的?自从听说这样一个传奇以后,这本书的神奇色彩给了我一个向往: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本书。看完封面的介绍,更加充满了神秘:对手这样形容董明珠的厉害:“董明珠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她带领23名业务员迎战一支近千人的营销队伍,夺得全国销量第一,而且没有一分钱的应收账款。曾有人自费飞到格力,只为了“看看董明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有人这样高度赞扬与评价她:她是创造了中国营销神话的倔强女人。方方面面给我很多震撼,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翻开书,去读一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细细的品读书中的内容之后,我的疑问随之而解,我的内心也豁然开朗。原来董明珠不是神,她也是个平常的人,她也经历过酸甜苦辣,她也有鲜明的性格,只是她对待人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让她显出了她的不平凡,突出了她高于大众的思想境界。
那么她拥有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原则呢?很简单,她的原则就是: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说实在话,能读懂书中其中的一种态度已经是很高的境界。如果再能做出来,我想你虽不是董明珠,你也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了。回忆了我这些年的工作历程,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就9个字,可是谁能理解?谁能做到?谁又能时刻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只有董明珠,她坚守着这一原则,保持着这种强硬的态度,所以她成了营销神话,她从销售员做到了总裁。
而我们作为市场推广部门,在很多时候,要么屈服于市场的压力,要么顺从于经销商的想法,要么就是随大流。读了董明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做了这么多年工作,竟然还是茫茫然不知所向。所以,我对自己说:要改变,要学习董明珠的这种态度,不要总是把自己作为打工者,要以自己为公司的主人翁一样的心态做事。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主动与市场多接触,主动与业务人员、经销商多作沟通,避免以后市场推广、形象店建设工作的失误。每个人对书的理解有不同,感悟也不同。就像每个人对朋友的认识和选择一样。这本书也不是只有这么一个观点,我想会有其他人读出不同的感悟,不过对于我,书中讲到的“诚信、沟通、坚持、信念”这八个字是我最深的感触,所以我写了下来,望能与大家共勉。
第三篇:读《营销女皇董明珠》有感
《营销女皇董明珠》读后感
董明珠,格力CEO,一个偶然的机缘迈入格力,当时的格力还属于一个年销售额只有3000万元的国有企业,谁曾想一个弱女子在风云变化的市场上拼搏打拼最后能成为一代女杰!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1、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备
董明珠起初当业务员时,是一个完全不懂电器或者说是完全不懂市场的一个人,凭借着自己不认输的劲和不断学习的心,逐渐的融入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当业务员首先过的关是自己,与人打交道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人都会胆怯,怕自己的口才不行,怕消费者不买账,怕面对失败等等。其实,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拒绝哪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业务员,我们得有一个敢拼敢争的心态,内心不要向钱看齐,既然是做业务,那么我们就要像我们的目标顾客看齐,向我们即将取得的业绩看齐。坚韧的性格是我向董明珠学习的第一步。
2、“大工业精神”
作为员工,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想法成就做法,什么样的心态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大工业精神很简单的说是指我们要站在公司、集体和国家的角度去经营和思考。董明珠总是想着创建一个健康的市场,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长期作战,关注消费者的根本需求,用企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大工业精神可谓是董明珠的执政方针,格力之所以成为国内第一品牌,这一理念的作用不可谓不巨大。
3、我总是正确的董明珠总是说一句话,“我从来没有犯过错”。首先,我不论她说的话正确与否,我主要的心得是她强烈的自信,这么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哪?我的自信是否能做到对自己的工作说,我没有犯过过错,很显然,我做不到。突然之间我想到了,这句话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这不是嚣张,而是董明珠工作的座右铭,我不能犯错,我不能让别人抓住我的任何把柄,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不松懈。初入社会的我,能不能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全力以赴,这是我应该深刻检讨的话题,我每天定的计划,我有没有在认真完成,我的理想和目标有没有切身去做,有没有坚持,在多年后,我能够对我女儿说,“我总是正确的”!
4、创建规矩不是破坏规矩
董明珠自做业务员以来,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规则的破坏者,敢于掌掴经销商的脸面,敢于裁撤掉格力最大的经销商,敢于和新兴渠道大鳄国美说拜拜,敢于和公司的命根子经销商说先付款后出货。说实话,我看到一个女人在业务的过程中,我不能理解,她的思想高度怎么会这么高,胆子怎么这么大!我现今也是一个业务员,初入社会的我,可以说是做这些事情,我不敢想,也不敢做,我不敢丢掉自己的饭碗。饭碗这个词总是牵绊着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的人,总是说工作难找,钱难挣,屎难吃。做工作,我们并不一定要做另外一个董明珠,或者说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我们想问题,做工作,能不能把自己的高度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说,息事宁人甘于现状。我在做工作的时候,一方面是想着能够不能够给企业出谋划策,能为企业的未来创造多少价值,另一方面又想着我刚入职场没有社会经验,谁会赞同我。我想说,幸好,我站得高度有点高,看的有点远。
5、当今的主流思想并不一定就是企业的主流
董明珠在国美、苏宁这些渠道大鳄占据渠道制高点的时候,能够底气十足的撤离国美,和国美闹掰,可以说对当时的格力造成一定的冲击,渠道致胜的思想在当时就已经影响着国内许许多多的制造企业。格力董明珠与国美黄光裕闹掰之后,董明珠说过一段话:“这件事发生以后,很多企业拍手叫好,背后都说董明珠给我们出了一口气。但是我说既然给你出了一口气,你为什么跟国美不能进行一个平台上的谈判呢。后来我总结经验,不是黄光裕的问题,是我们企业自己有问题。因为你想依赖于它把你的产品骗出去,我任务用“骗”字比较合适。如果你的品质很好,国美不卖,别人一样卖。消费者最终会来追寻你买你的产品。但是我们很多企业就是没有意识到,注重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仅是在交易的过程中把产品推出去,为了推出去不断在价格上进行较量,最后怎么办?那就偷工减料,进入一个恶性的竞争环境当中。”董明珠当时的时代就已经流行的一个思想“渠道为王”,她敢于打破常规,和国美这个渠道王者闹掰,便是对主流思想的一种质疑,主流思想但不是绝对思想。一个企业要向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最根本的要素还是在产品本身质量的提升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如何节约成本,如何研发新兴技术,节约成本,这才是重中之重。当然,渠道并不代表不重要,渠道在国
内的开发模式还属于软肋,如何把一个优秀的产品推销出去,大多数还是得归功于渠道的开发和建设。
6、一个贵人
朱江红可谓是董明珠的一个好领导和指引者,可能没有朱江红的大力支持,董明珠不可能会成功,或者说是不可能轻易就这么成功。我们在人生职业生涯过程中,我们的贵人当然不仅仅是一个上司这么简单,想要把握住自己身边的贵人,就要好好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踏踏实实的做事,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这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基石,有了基石我们才能借助贵人的帮助获得事业的成功。
最后,很遗憾当时在大学有大把读书的过程中,没能早早的读到这本书,大学四年,我读的书可谓是寥寥无几,荒废了大把的好时间,但是我坚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董明珠的成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现在还真不能找出她的不足和过失之处,或许是怀着一个崇拜的心情阅读完这本书籍,所以在正能量的影响下,我找不到负离子,其实,看一个人,获取她的正能量就已经收获了一大半。
黄兵华
2013年6月13日
第四篇:《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模版)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
在2014年02月10日的员工学习会上,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董明珠说管理》的演讲视频,通过对《董明珠说管理》演讲视频的观看学习,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对我在公司的工作心态和工作目标都让我更加明确了,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学习心得:
1、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和理念。
董明珠总裁在视频的开篇里就提到:“无论如何的进行变革和创新,有一个理念是不能变的,即不能考虑消费者能给我们什么,而要考虑我们能给消费者什么。”针对这一点王总在随后02月12日公司采购部进行的材料招标会上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当采购部韩克亮向王总汇报此次招标共通知了6家单位时,王总当即提出了批评,并说道“通知6家单位来投标,但我们此次的工程量并不大,可能最多也就需要2家的供货单位,那剩余的几家单位是不是就会白跑一趟,而且他们都是聊城那边的供应商,先不说住宿的费用就是这一来一返在路上的开车,往大了说会增加污染、破坏环境,往小了说会给开车的人和路上的其他人增加出行的安全风险。”并在随后的招标大会上亲自向前来投标的各家单位代表表示歉意,在投标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点左右的才结束的情况下特意让办公室在绿洲安排了午餐,让大家吃完了再走。
作为一名业务部的员工,我需要经常地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会面对客户提出的种种问题和要求,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真正的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那么可能在我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就无法达到一致,从而无法让客户从内心里对我们的公司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我们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正如文章《幸福给予》中所说的那样:“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帮助别人搬开脚下的石头,并不是在自找麻烦,更多的时候也恰恰是在给我们自己铺路。”
2、做人做事一定要讲诚信、守规矩。
在视频中,董明珠总裁曾不止一次的提到: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诚信也许会让你损失一些利益,但是会让你得到更多东西。并举了因为国美的私自降价,导致格力失信于自己的经销商,董明珠总裁直接从国美撤柜,与国美决裂的例子。董明珠总裁的做法与我们公司的管理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公司的道德理念就是“和谐发展、诚信为本”。通过对董明珠总裁管理视频的学习,更让我加深了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或许我们一时的不诚信行为能得到眼前利益,得到某种欲望的暂时满足,然而,与我们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相比,那只是蝇头小利微不足道,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的理念。
另外我个人认为虽然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做到讲诚信我认为就要先做到守规矩这一点,简单的说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和标准,在生活中按照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识到“讲诚信、守规矩”既是作为一名新世纪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条件,真正的做到严于律己,而不是只做领导面前一个样、领导不在另一个样的表面文章。
3、干工作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事情要认真负责
在《董明珠讲管理》的演讲视频中董明珠总裁曾提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只讲社会怎么怎么样,而是要应该想想我应该怎样做。”那董明珠总裁又是怎样做的呢—当珠海格力老总邀请当时还是格力南京业务员时的董明珠前辈去总部当部长时,她毅然放弃了一个月一百万的业务员,回去当一个月只有10万左右的部长,并勇于承担责任严格管理,对外严格按照公司的制度来要求经销商、对内顶住压力对于违反制度不守规矩的员工严厉惩处;
对照董明珠总裁的做事的态度和精神我真的觉得很惭愧,通过视频的学习我了解到董明珠总裁在做销售部长的时候,做事情干工作只要是她认为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她就会坚定不移的去做,而且时刻关注对细节的把握和掌控,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会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作为一名新世纪业务部的普通员工,我认为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踏踏实实的工作。
第五篇:董明珠谈管理视频观后感
视频学习感悟
格力是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一抬头就看到了窗外的GREE空调机。试想我们史丹利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呢?除了保持我们固有的优势外,就是不断地的学习、去创新。
一、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于经销商,服务于市场的经营理念
看完格力的整个发展,反观我们的经营理念是不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答案我想是肯定的,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本着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去宣传、去经营。我们过去要服务于消费者,现在也要服务于消费者,将来也必然要服务于更广阔的消费者,我们要时刻审视我们的态度。其次,对于董总所说的一流的服务并不是一流的售后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我觉得这对我们公司同样也有借鉴作用。那对于部门的工作而言,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客户,第一就是要摆正自己的服务态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部门工作的诚恳和认真;第二要做好反馈这一环节,主动跟踪工作,避免因我们的工作失误给他们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
二、和谐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但和谐并非和气
和谐并不是让我们对不好的事一味忍让。试想在生产环节、安全问题等大的方面得过且过,那么公司的隐患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不能一味的做老好人,不敢提出异议,不愿得罪别人。没有质疑,没有争论,怎么能突破创新,怎么能长足发展?假如我们漠视了看似很小的不良风气,那么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会不会在工作上逐渐的养成这种投机的心理,会不会在工作流程上插队、走过场?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真正将制度和道德落实到实处,打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三、多倾听基层意见,多去现场发现、解决问题
格力所讲的各种制度、措施的改革都是在倾听各阶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后进行的。我觉得公司可以自上而下的发出号召,多跟领导说问题,敢于跟领导提意见,提的不好不批评,反映真实有效的要奖励。我感觉不仅要倾听公司基层人员的意见,更要去跟相关业务的公司员工去沟通,这样才能对整个系统有个详细的把握。以上就是我视频后的想法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