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股权分置对国有上市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文
股权分置对国有上市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文
作者:黄敏时间:2007-11-21 22:37: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内容摘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国有上市企业带来了优化资产、实现战略重组的新机遇,也提出了应对股权稀释、维护股价稳定、合理运作股票和防范恶意收购等方面的挑战。国有上市公司只有抓住新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保持和增强自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市场中永恒的中流砥柱。
【关 键 词】股权分置;机遇;挑战;对策
股权分置,即非流通股东以对流通股东进行对价支付和承诺一定的股份禁售期为条件,得到所持股票流通权的一种改革。虽然股权分置改革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价过低、投票门事件等等,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改革对于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上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等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重新激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股权分置的实施,也为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
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国资委而言,股权分置改革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挑战
股权分置改革,要求国有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在支付对价的基础上获得股份流通权。同时,为了得到流通股东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支持,身为非流通大股东的国有上市公司往往还承诺在一定时期之内(一般是2年,有的公司比如涪陵电力,甚至承诺在股权分置实施日起六年)不出售所持有的股票,甚至还有不少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股价范围内,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一定量的上市公司股票(如宝钢股份的大股东宝钢集团承诺: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以不高于4.50元每股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宝钢股份的股票。第一批20亿元的资金已经在国庆节前投放下去,第二批20亿元的资金也10月8日后投放到二级市场)。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国资委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维护股价稳定的挑战。股权分置改革后,如果股价发生较大的下挫,必然会严重地伤害流通股东的持股信心。所带来的后果,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也直接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然而,仅仅是动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上“托市”是徒劳的。宝钢集团自
9月底以来,陆续投放了40亿元到二级市场,结果,宝钢股份即G宝钢的股价持续下跌,二个月里大部分时间维持在4元每股以下的水平上。
2、应对股权稀释的挑战。股权分置改革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必须拿出一部分现金和股票来支付对价,造成持股比例的降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流通当中大股东可能增加持股数量,也可能减少持股数量,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来说,减少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大股东普遍存在一个股权被稀释、控股能力下降的问题。
3、合理运作股票的挑战。进入流通期后,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或多或少都必然会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如果长期不发生股份流通,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毫无意义。)而买卖时机的选择、买卖价格的确定,需要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的都是不可流通的国有法人股,除了偶然的一、二次股权质押和法人股转让,平时不存在股票运作的需要,因此,对于股票运作,无论是在理论知识准备上还是在实战经验积累上,大股东现有人才都显得十分匮乏。
4、防范恶意收购的挑战。收购与兼并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国有上市公司所持国有股获得上市流通资格以后,同样面临被收购或兼并的可能。善意的重组固然受欢迎,恶意的收购却也是不得不防。然而,截止到2005年11月底,中国资本市场上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当中,除爱使股份设置了防范恶意收购的条款外,全部是门户洞开,一旦遇到有恶意收购发生,现有大股东将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
(二)机遇
股权分置改革,也给国有上市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这些机遇主要表现在:
1、股票流通的便利。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上市企业所持有的股票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只能在第三市场、第四市场流通转让,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和交易的不连贯,再加上行政审批环节多、审批速度慢,国有上市企业想要出售股票或购买上下游企业的股票都非常困难。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主板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众多的参与者和活跃的交易行为,将为国有上市企业出售或购进股票提供极大的便利。
2、整合资源的便利。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国有上市企业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兼并重组,不仅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节约了时间,而且,对于兼并方而言,还减少了兼并行为的风险――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上市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都是采取协议转让法人股的方式进行。一旦协议执行出现问题或兼并方发现不利于己方的情况想要退出,往往都难以全身而退。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企业之间通过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或转让股票,即使兼并不成功,兼并方也能全身而退,甚至在二级市场上获取不菲的价差收益。
二 对策
面对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上市企业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
遇,修改公司章程,调整机构设置,引进短缺人才,迎接挑战,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一)修改公司章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企业的根本大法是公司章程。因此,企业改革,章程先行。面对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上市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公司章程。笔者认为,国有上市企业修改公司章程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恶意收购条款的增加。在股权分置前,国有上市企业的大股东所持股份均为非流通股,并且绝大多数都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极难引发收购事件,更不用说恶意收购事件。因此,当初的公司章程中没有反恶意收购条款不会造成任何消极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有股份都具有了流通功能,极易引发收购事件,恶意收购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此情况下,国有上市企业应修改公司章程,增加反恶意收购条款,从企业内部修筑一道防范恶意收购风险的长城。
2、修改公司的股息政策。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公司的股息政策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司的盈利水平,二是公司后续发展的规划,三是股东权益的维护。所以,如果盈利水平较高,上市公司在预留足够的发展基金以后,往往会给股东以丰厚的股息回报。但从中国证券市场来看,国有上市企业特别是一些行业龙头企业每年的利润都非常高,分红却非常吝啬,股票投资者如果持股到年底,收益率反而低于同期银行存款。这从客观上打击了市场的投资热情,助长了投机的欲望。在股权分割的状态下,部分企业的股价由于流通股份额较小而能在投机氛围中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全部股票都可流通,这些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这种状态就再难保持。再加上国有上市企业运作相对规范,如果维持现有的股息政策,国有上市企业的股票就会沦为投资者集体“用脚投票”的对象,维持股价稳定的目标就要落空。因此,要想实现维持股价稳定的目标,就必须修改现行的股息政策,在保证为企业后续发展预留足够资金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予投资者派发现金红利,用企业利润的高速、稳定增长和丰厚的股息留住投资者。
(二)调整经营方略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对国有上市企业的控股比例普遍非常高,绝大部分超过65%,有些甚至在90%以上。控股比例过高,在经营决策上容易造成“一言堂”的局面,历年来为市场所诟病。控股比例过高,也不利于大股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产业整合。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于国有上市企业的大股东而言,可以利用股权分置所带来的股票流通便利,减少对本企业的绝对控制比例(笔者认为,控股51%就已经足够了,超过这个比例都属于资源浪费),同时,通过相对控股等方式,增加对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控制,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
(三)调整机构设置
股权分置改革后,原来没有设立独立的资本运作部门的,应增高独立的资本运作部门。原来
设立了资本运作部门的,则要应进一步完善原有的资本运作部门。同时,相应增设股价研究部门,专门研究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和本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为资本运作部门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决策参考。
(四)引进短缺人才
面对股权分置后股份流通的管理和资本运作力度加强的需要,国有上市企业应着手调整人才引进计划,加紧引进资本运作人才和股票市场运作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是高薪和股权激励。国姿委已经在着手研究国有上市企业建立股权激励的政策,国有上市企业也必须着手研究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股权激励具体办法,在国资委相关政策制订和颁布以后,立即着手实施。
参考文献:
1、黄敏,“还原法”实现国有股减持,前沿,2004年第1期;
2、林兰,宝钢集团再投20亿护盘,股权分置改革专网(http://gqfz.p5w.net/gqfz/),2005年10月13日;
3、闻召林、夏丽华,G股公司将率先试行股权激励,中证网(http://.cn/),2005年11月15日;
4、桢容,控制权、收购与反收购及其他,人民网(http://past.people.com.cn/)之《上市公司》网刊,2003年第3期;
5、郑雄伟,中国需要新一代资本运作大师,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11月2日。
第二篇: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论文
摘要: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其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接着对86家上市公司的改革方案进行统计并归类,统计表明主要有四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中95%以上的上市公司均采取送股方式来进行股权改革,然后通过对每种方案的实施所产生财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送股并不是最优方案。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财务绩效;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股权分置制度”即在一个上市公司中,设置了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不同类别的股份,不同类别的股份拥有不同的权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条件、特殊背景的产物,是诸多历史因素交织且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和股票市场制度设计不合理所留下的制度性缺陷。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明显,股权分置改革也应运而生。
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的是各种方案的选择,目前主要的四种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案:(1)送股;(2)缩股;(3)派发权证;(4)股票回购。这四种方案中,是不是目前上市选择的改革最多的方案是最优的方案呢?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选择特性
1. 样本选取。即选取首先进行试点的第一批和第二批46家上市公司和第一批进行股改的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即样本量为86,这86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选择基本代表了目前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改革倾向方案的类型。
2. 样本选择结果的描述性统计。有上表可知,在这86个样本中,采取缩股方案的有2家,权证方式的只有1家,而其余83家均采取送股方案。采取缩股的2家公司和采取权证方式的1家公司的方案均通过,而采取送股的83家公司中,清华同方所采取的公积金转赠资本的送股方案没有通过。在85家已经通过表决的上市公司中,采取权证、缩股方式的上市公司分别只占1.18%、2.36%,而其余超过95%的上市公司均采取的是送股方案。
三、各种方案的实施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1. 送股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1)相关数据。选取第一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四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其具体股改方案及计算的相关具体财务指标如表1示。(2)数据分析。①从试点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指标变动表可以看出,四种方案实施后对市盈率都没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票定价的相对基础并没有改变,这体现了监管当局把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股权结构的内部调整问题,而不涉及股票定价的基础改变的思路。②从其它财务指标来看,清华同方的试点方案都减少了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减少了0.065元和1.675元,三一重工的试点方案在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上分别减少了2.001元和增加了0.86%,其他财务指标未发生改变。
2. 缩股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在解析缩股方案对公司的影响时,我们以吉林敖东的股改方案进行分析。敖东股改方案如表3所示。
鉴于吉林敖东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即非流通股比例小于流通股比例,送股方案对股市发展没有好处,选择缩股方案具有两大优点:(1)通过非流通股单方面缩股,非流通股股东让出40%的权益,提高了股票的含金量。按照2004年年报数据,可知公司每股净资产有3.62元提高到4.29元,每股盈余也由0.33元提高到0.41元,市盈率由公告前l7.72倍下降到14.5倍。公司内在价值得到提高,支撑二级市场价格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在短期内可以保护原流通股股东利益,在长期内也有利于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2)缩股方式对股市减了压。非流通股股东单方面缩股40%,使得总股本也减少了19%,与送股方式相比,通过缩股实现全流通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冲击较小,这种创新是对整个股权分置改革的贡献,如果大部分股改上市蓝筹公司仿效敖东,采用缩股方案,将惠及整个股市。
3. 权证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宝钢股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方案是:l0股获得2.2股及l份认购权证。宝钢集团持有宝钢股份共需补偿流股股东8.5294亿股股票和3.877亿份权证。权证存续期间为2005年8月18日到2006年8月30日。共计378天。行权日为2006年8月30日。到期持有l份权证有权接4.50元买入l股宝钢股票。当然权证持有者可以放弃这种权利,损失的是购买权证的成本。从宝钢权证上市交易的实践效果来看,已充分发挥了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和挖掘功能。仅上市的前4天就给持有者以4个涨停板每份2.08元的高回报。权证的优点可以表现为:(1)权证的杠杆效应权证最大的魅力就是杠杆效应,其投入的资金和购买相关资产的资金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宝钢4.50元.可能其权证只需0.45元,换股比例1∶1。买l份权证的收益和买l股宝钢的收益是一样的。但成本只有其1/10。也就是他有l0倍的杠杆比率,资金放大了l0倍,投资者最大的亏损就是期权金,也就是0.45元。但涨幅却会跟随正股的走势。(2)套现。持有正股而需要现金的投资者,可沽出正股而买入相关权证,继续把握股价上升所带来的利润。(3)以小搏大。预期正股将于短期内大升(或大跌)时,权证可以将其以小博大的特性发挥至极致。预期正股将大升,可买认股权证:预期跌的,可以买认沽权证;预期正股先横盘再突破,可选择一些期限长一点的权证,溢价低一点。无论正股升跌,都可以操作,可以说权证是一个全天候的投资品种。
表5总样本的绩效变化
4. 回购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1)相关数据。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采用事件研究法。事件定义为股份回购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的年份定义为时间T=0年,事件考察期为(-1,1)年,即事件发生点的前一年和后一年。据有关资料显示,曾经有5家公司成功实施过回购,其中陆家嘴回购国家股的目的是为了增发B股,不太具可比性,因此本文仅对以下四家实际回购公司的前后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详见表4和表5。我们从中发现,回购成功后的四家公司的整体业绩都有显著的提高,这表明股份回购对于公司的绩效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净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为105.94%,每股收益的平均增长率为119.4%。(2)数据分析。第一,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以后,公司的绩效明显好转。从股份回购前一年到股份回购后一年,每股收益平均值从0.48元/股上升到0.72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从20.37%上升到24.38%。由此可见股份回购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有显著作用。第二,股份回购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这四家公司经营状况均比较稳定,负债比例都比较低,都具有很强的举债比例。公司通过回购国有股和适度举债,将会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给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实施回购行动后,在利润总额不变的基础上,总股本减少,从而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上升,这就构成了股票价格上涨的客观基础。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析,赞成股权分置改革迫在眉睫的观点。但是在众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是不是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最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最有利于扭转我国股市目前所处的“熊市”状态,这是本(下转第60页)文重点思考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送股对投资者来说虽然简明易懂,但是不改变业绩、不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不会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相反,其他3种常用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点。特别是缩股方案和回购方案,对与公司业绩评价有关的财务指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权证方案的实施也极有可能促进股票价格的提高等等。所以,送股方案并不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从对扭转我国目前所处的“熊市”状态起到更好的作用角度来看,也不是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静芳.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向.经济问题,2005,(9):17-19.
2.胡焱,郑江绥.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经济师,2006,(1):79-80.
3.张国喜.论缩股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中的应用—以吉林熬东为例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9):72-74;82.
4.刘宗劳.从宝钢权证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金融创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19(4):61-63.
5.廖旗平.对利用权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19-23.
6.益智,张为群.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效应分析—兼论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回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0(168):51-56.
第三篇: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影响
摘要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要素,股权分置的产生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该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危害也渐渐显现,原来的股权分置显然是跟不上资本发展的步伐。股权分置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股东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样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等诸多问题。它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股权分置改革制度,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完整经济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它成为资本市场创造以来最为重大的制度性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强化对上市公司约束,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系到投资者的自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资本市场
引言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通过建立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市场化协商机制,其形式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后获得流通权。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基本制度变革,其本质是为了推动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难题,从国有股减持到解决股权分置,这一问题对我国市场都有显著影响,即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制约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其中,最为根本的是股权分置的存在导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的高度不一致。在融资过程和利益分配中,天平严重倾向于融资者,倾向于非流通股东。这种机制使得公司治理促成公司绩效提高的渠道无法畅通,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形成虚设,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一.股权分置改革
1.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 A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即“股权分置”。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股权分置的存在,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8月23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
2.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表面上看来仅仅在于是否可以流通,但实际上却是二者利益实现机制的不同。因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利益必然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不同利益机制,实现股票的全流通,以达到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一致。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个互有冲突的目标函数统一为共同追求资产市值的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实现利益的共同趋向。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按融资方式和特点,可分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以沪深两个交易所为核心,二级市场发展迅猛。交易品种从单一的股票逐渐发展为以股票交易为主,包括债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以及权证等多种金融工具。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落后,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企业通过股市所筹措到的资金比例还较低,与庞大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相比尚微不足道。因此,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得还很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的资产价值变动与实体经济变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正相关性,甚至是相反变动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会得到改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将得以提高,市场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张涛(2008)通过时间序列相关性检验和游程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证综合指数的日收益率指标进行了联合检验。检验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证综合指数不具有随机性,股票市场属于无效的市场;而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证综合指数无论是在股改的试点阶段、全面股改阶段、攻坚阶段,还是在整个股改期间,都具有随机性,股票市场属于弱式有效市场。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1.股权分置改革可以消除我国公司机制中存在的障碍因素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兼并收购机制的功能将被收购的市场压力下不断加强经营,提升业绩,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公司利用股权并购做出有益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制度安排和金融创新。股权分置的解决有助于完善并购的动力机制,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优质企业的扩张和劣质企业的市场化退出,有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调整,也有利于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收益。
(1)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改善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趋同和损益与共;并购能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加公司的收藏价值;中小流通股股东还可以享受到由并购带来的溢价。因此,流通股股东应该关心上市公司的经营与治理,在有关公司并购中充分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积极支持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的业绩战略性并购。
(2)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外部治理进一步完善
股权分置改革后持续推进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外部治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由于存在完善,活跃的公司控制权或职业经理人市场,公司的管理层存在时时有可能撤换的压力,这使得管理层只有努力工作尽可能减少在职消费通过良好的业绩记录向股东证明他的尽职尽责。当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在推进上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并购国有股进入上市公司。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管功能,加强社会对公司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的约束力量。
3.加快相关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使相关经理者和董事会严格守法,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建立与维护有利于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秩序的法律市场与环境。
(3)股权分置改革是促使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因素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解决资本市场上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制度缺陷,这本身就隐含着十分明确的经济前提,即认为市场可以通过自身的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然而,我国处于特征鲜明的转型经济中,根本特征是企业所有权结构上没有达到明晰、完善或者稳定状态,而处于界定和调整过程中,并以市场化为主要发展方向,转型的过程也就是完善治理机制的过程。因此,解
决股权分置不仅仅是解决市场本身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前提,为上市公司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总结
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完善经济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强化对上市公司市场的约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心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还对证券市场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
(一)对市场而言,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价值将逐步和市价统一,大股东利益也将受股价波动的,与流通股股东利益趋向一致,从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对提升上市公司业绩、降低投资者风险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管理层进一步创造价值;促使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使国有股在市场化的动态估值中实现保值增值。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大大降低了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成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就会真正清晰到位,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也会相互制衡和规范运作,使各股东处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平等局面,形成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对投资决策、日常经营风险控制、激励机制等各方面都会有积极作用。
(三)股权分置问题的逐步解决,虽然不能立刻使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及消除股市的所有问题,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条件,将会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在购股权分置时期,还需要针对上市公司新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加强配置办法、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卫星 顾振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结构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4
[2]叶陈云 潘军明 陈丽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障碍因素及改进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7
[3]文宗瑜,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定位[J].新理财,2006
[4]贺显南,中国证券市场焦点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第四篇: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
市场的影响
摘要股权分臵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臵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臵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臵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关键词股权分臵;股权分臵改革;证券市场;上市公司
股权分臵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臵改革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拿到市场上流通使上市公司的股份全部流通实现上市公司股票的同股同权同利
一、股权分臵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而国有股份占非流通股份的74%虽然股权分臵在证券市场建立初期具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股权分臵因其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股权分臵随着新股的发行上市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更加不利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造成我国股市价格悬空蕴涵系统性风险影响投资者信心;第二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臵”;第三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臵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二、股权分臵改革的必要性
(一)完善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的需要
股权分臵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包含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含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三分之二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客观上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和定价机制扭曲
(二)维护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的需要
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相互交织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臵”
(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改革的需要
实现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
(四)上市公司购并重组的需要
以国有股份为主的非流通股转让市场是一个参与者有限的协议定价市场交易机制不透明价格发现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和估值水平
三、股权分臵改革的历程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臵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臵改革试点工作被各界千呼万唤的股权分臵改革终于破题此举成为我国证券史上的里程碑表明管理层已经开始下定决心解决困扰市场多年的股权分臵问题随着首批四家上市公司改革试点工作的平稳推出2005提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臵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说为了增强试点公司的代表性和改革方案的适应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为全面解决股权分臵问题积累经验拟进行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6月19日第二批股权分臵改革正式启动包括宝钢股份、长江电力等42家公司入围尔后股权分臵改革全面提速截至2006年底沪深股市共计1317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臵改革至此除一些像深圳发展等难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外我国的股权分臵改革基本完成
四、股权分臵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微观方面
1、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机制解决股权分臵问题将改变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取向不一致的公司治理状况有助于巩固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减少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成本同时有利于高成长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信心当然要真正实现预期的公司治理目标还需要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人员的诚信建设积极发挥独立董事作用等诸多方面的有效配合尤其是切实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
2、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解决国企转制问题在我国股份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国有企业转制的目的是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
主体和法人实体然而在国有股权占绝对控股地位且不可流通的情况下国企转制的目的难以实现因此为了使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客观上要求在产权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允许国有股在股市上自由转让
3、给上市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股权分臵改革实际是实现股票全流通的改革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拥有了资金不足时取得短期资金的渠道也拥有了产业发展达到顶峰时部分或全部退出的市场手段大股东可以根据自己对股价的判断调整持股数量不必利用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圈钱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股票作为支付手段通过股权臵换购并重组进行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效率加快企业发展此外股权分臵改革加速了个股的分化资金向业绩好的公司流动业绩差的公司股价将大幅度下跌
4、有助于解决一股独大问题使股东利益趋于一体化随着股权分臵改革——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换取所持股份的流通权的完成一方面许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即从绝对控股变成相对控股从而改变了原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股独大的现象优化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避免了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问题股权分臵改革完成后对大股东而言手中的股票是不断变换价值的现金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为了强化这部分资产的价值大股东会将其最优质资产臵入上市公司而不是想方设
法“掏空”上市公司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不再单纯“用脚投票”股东之间价值取向的一致使得机构投资者会更多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中机构投资者越多参与积极性越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就得到优化投资者关系的管理成为上市公司的日常工作此外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具有共同点机构投资者、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上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基金等长线资金的入市创造条件
(二)宏观方面
1、股权分臵改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预期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其他各项改革为市场创新创造条件谋求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股权分臵赋予国有股、法人股流通性使国有控股股东面临股权方面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改革国有资本的经营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率这对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有直接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将提升二级市场的股价
2、有助于解决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和系统性风险股权分臵导致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股权中占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上市公司管理层淡漠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轻视
股东回报重视再融资利用股权分臵的不合理制度不断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这种制度设计的缺陷使流通股股东得不到合理回报资本市场结构扭曲畸形市场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这种制度性的安排违背了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扭曲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造成了股本泡沫的广泛存在与股票市场供求状况的严重失真导致了流通股持有者资产的流失阻碍了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实现股权分臵改革通过股权类调整稳定A股流通股市值维护A股流通股股东权益给予流通溢价补偿有效解决了股权分臵所带来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即同一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被分割为不同权利和不同价格出于保护国有经济控制权的考虑这个市场最初是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上市组成的代表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并不在其中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市场不仅与境外市场隔绝也多少和国家主流经济相脱节股权分臵非流通股的场外低价协议转让和鼓励垃圾股重组的政策导向造成了这个封闭市场中流通股价格的系统性高估和结构性扭曲违背股份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有助于解决中国股市被边缘化的危机有利于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促进其健康发展股权分臵下市场风险的逐步释放持续恶化了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我国股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高估风险的逐渐释放对市场、中小股民、机构投资者、证券经营机构造成了重创政府的不作为和政策失误加剧了市场生态的恶化大量好的上市公司得不到发行融资大量资金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和金融产品中国股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4、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总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向高收益行业和部门转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同时资本的自由流动也有助于产业结构根据市场机制的需求进行调整成熟的股票市场是具备以上功能的而我国股市本身才刚刚起步加上公股占据控股地位且不能自由转让这使得资本的自由转移受到严格限制资本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转移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要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控制下运行但是行政部门的利益目标和企业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以行政目标取代企业目标这就必然严重影响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益此外公股的不可流通性又使国有资产不能自由退出从而影响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及产业结构重组股权分臵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证券市场本身的制度建设和功能完善;改革的基础是校正
制度缺陷恢复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重塑上市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这一共同利益也是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股权分臵改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将对股票市场造成急剧扩容的压力导致内幕交易盛行和监管难度加大
五、股权分臵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股权分臵改革基本完成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为了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全面开展股权分臵改革工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积极推进新老划断促进各股差异化第二加强资金供给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扩容压力资本市场的供求平衡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股权分臵改革会给市场较大的扩容压力造成供给的增加这就迫切要求股权分臵改革必须配套资金进入股市否则会造成股指的大幅度下降和股票市场的崩溃第三赋予流通股股东更多的决策权利监管部门要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全流通的实现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国家有必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掌握对其的绝对控股权以确保国
家的经济安全
股权分臵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尽管目前市场各方对改革的认识还不太一致改革的效果还未能充分体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股权分臵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性意义改革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万国华.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王志莉,叶青.股权分臵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6(5).3、任雁.浅析股权分臵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对外经贸,2006(1).4、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第五篇:浅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影响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 投资与理财 作者学号 : 004410110148 作者签名 :
201 年 月 日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影响
魏江
Theory equity division reform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influence
wei jiang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Split-share refers to the part of listed companies listed shares in circulation, another part is not listed in circulation.The non-tradable share reform is the government will not previously listed on the circula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to circulate on the market, make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all of the shares in circulation, realization of the shares of the listed company with coequal with benefit.Equity divides buy problem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stock market of our count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stock market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does not regulat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launched in theory eliminate this feat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non-tradable shares reform foundation,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has long been the non-tradable shares on the stock market in China the factor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Briefly introduces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of non-tradable share reform process,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emergence of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s influence on China's stock market.On the reform of non-tradable shares on the stock market of our country, the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are analyzed.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methods of special stud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sed our country the background of non-tradable shares reform and the non-tradable share reform upon China's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harm.The second par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process.The third part,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non-tradable shares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ping method.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non-tradable share reform upon China's stock market effe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 non-tradable shares;the share-trading reform;reform of course;the impact on China s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生背景
(一)股权分置的由来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票市场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普遍形成了可以流通的和暂不流通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 ,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绝对比例。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必须从中国股票市场的演进中去寻求解释。历史地看,中国股市的出现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是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倡导和推进的结果。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部分,股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整体部署。中央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与经济转型的组织者,必须要规定股市发展的方向和界限,将其纳入经济全局予以定位。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时期,中央政府将股市视为改革开放的象征,但由于当时还存在着股市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操作上股市只能作为试点来进行。这导致了当时的股票市场呈现如下三个特点:一个是发行股票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二是上市公司中公有股占有很大比例,以保证股票市场的社会主义性质;三是证券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市场,即仅局限在上海、深圳两个地方来试点。随后的股票市场中,为了保护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规定国有股的比例不得低于51%并暂不流通,政府部门的这一制度设置为股票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埋下了重大的制度缺陷。
(二)股权分置的危害
从历史的角度讲,股权分置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存在许多危害,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后果。股权分置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七点:
1、股权分置使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分裂的情况更严重,控制权不只是在所有者(股东)和管理者(经理)之间配置,也在各个所有者之间配置。因此,公司治理 变得更复杂。
2、股权分置状况下,由于非流通股股权不能转让,致使股票价格的波动对非流通股股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股票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均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直接的获利或损失,这样,非流通股股东就会形成自己的利益追求目标,因此也就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目标的背离,这就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
3、股权分置导致非流通股股东恶意操纵上市公司内幕,隐瞒事实、公开造假,违背了“公司全体股东平等享有知情权”的最基本权利,也未很好地履行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的义务。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4、股权分置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由于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所以不能形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
5、股权分置结构极大地扭曲了国内股市的定价机制,加大了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也未能按照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股份交易,导致持有流通股的中小股东要承担较大的交易风险,付出较大的交易成本,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
6、股权分置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导致了股市过度投机、资产泡沫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破坏了证券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造成我国股市价格悬空;蕴涵系统性风险,中国证券市场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场信息,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定价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
7、股权分置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操作困难。国际上的实施惯例和我国特有国情之间的矛盾则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是要实现流通股的对外开放和非流通股的对外转让,另一方面还得要协调好中外资的利益及有关法律上的障碍等难题。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
基于以上所述的一系列危害因素,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开始对股权分置进行改革,最初可以回溯到国有股减持。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做法是在新股上市或者增发时,按照市价减持10%的国有股。实际操作时市场并不买账, 上证综指四个月由2240点跌到1500点附近,跌幅超过30%。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工作。实践证明,当时进行这种比较激进改革的时机还不成熟。此后,股权改革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大讨论,而政府有关部门的准备工作也一直没有停顿。2005年4月,在国务院领导之下,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小组成员包括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和人民银行主要领导。领导小组下设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办公室。4月2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被各界千呼万唤的股权分置改革终于破题,此举成为我国证券史上的里程碑,表明管理层已经开始下定决心解决困扰市场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随着首批四家上市公司改革试点工作的平稳推出,2005年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说为了增强试点公司的代表性和改革方案的适应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为全面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积累经验,拟进行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6月19日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包括宝钢股份、长江电力等42家公司入围。尔后,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提速,截至2006年底,沪深股市共计1317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至此,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101112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股权融资的结论是相反的。这是由于股权分置条件下,非流通股东所持股票不能上市交易,不能通过提升企业价值、提高股票价格来获得资本利得。而通过股权融资一方面可以掌握大量的现金流,并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企业净资产价值,在场外进行协议转让时,非流通股东可以获取更多资本利得。在这样的动机下,我国上市公司往往股权融资和负债增加,投资收益却不断下降,是一种过度融资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有股票“同股同权同价”,大小股东的利益一致,原非流通股也可以上市流通了,大股东的过度融资行为不仅损害小股东的权益,更损害自己的利益,出于提升股价的动机,大股东会自觉按照优序融资模型达到最优的融资结构。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东由于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对公司的控股程度有所下降。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接近控股底线,只要大股东不参加增发配股,为了不丧失绝对或相对控股权,大股东不会再倾向于股权融资。因此股权分置改革能抑制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冲动。
2、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一个完善的股票市场应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在股权分置下,股票市场失去应有的功能,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可以被作为经济扶持的对象而优先上市,而经营得法但资金缺乏的民营、私营企业却往往上不了市。而上市后的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善,在股票市场上筹得的资金被“一股独大”的国有股股东占用,侵犯小股东利益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治理不善的矛头被指向股权分置。但对我国实际处于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方正科技等5家)进行分析,却发现这5家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其公司治理状况也不优于股权分置的上市公司。看来不是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公司治理就一定得到改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会得到改变,改善公司治理的外部压力加大,促使大股东或高管努力提高治理效率。但是也有可能大股东在失去控制权之后,采取短期行为使公司短期内利润得到提升并且带动股价上扬,而大股东乘机在二级市场套利。甚至也有可能大股东挖空上市公司,再抛售股票出逃。所以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以及一套充分、真实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投资者的影响
在股权分置下,中小投资者属于弱势群体,当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联合制造虚假信息,操纵市场价格时,他们是手足无措、被动挨打的。而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对大股东来说,侵犯小股东的权益不再是对自己有利无害的,大股东面临的更重要的任务是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业绩,提升公司股票价格。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市场扫除了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这也给了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发展机会。首先,规范的股票市场能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这使股市更加繁荣,券商也能获得更多的交易费用。其次,由于股票市场上投机性减少、投资性增加,股票价格越来越能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股票投资更加理性和技术化,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力,这就使得中小投资者更乐于把资金交给基金公司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去管理。这样的发展使资源配置和劳动分工都达到最优。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制度变革,它对中国股票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毋庸质疑的。首先,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股市的历史难题,这一僵局的打破需要勇气,也要付出代价。从国有股减持的探索,到研究者终于找出造成中国股市种种弊端的重要原因——股权分置,并大胆制定解决方案,我们经历了2001年到2005年的股市低迷,遭遇了股票市值的大幅缩水,但是我们也迎来了股票市场发展的新时代。其次,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已经比较理性,更为关注上市公司的绩效而不是对价水平的高低。对价支付主要是为了表示非流通股东的态度,恢复流通股东的信心,投资者的信心才是激活股票市场的兴奋剂。最后,股权分置改革为股市发展扫除了制度性的障碍,有利于今后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但是,这一变革并非一劳永逸的举措,股票市场还需要建立充分、真实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力的监管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否则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反而会变成更加肆无忌惮的投机场所。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 万国华.《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 王志莉.叶青.《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6(5).[3] 任雁.《浅析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对外经贸,2006(1).[4] 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5] 王秀治.《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绩效》[J],载《经济研究》,2004(6)
[6] 施国华.《走出股权分置四大误区》[J],载《洞见》,2005(8)
[7] 敬景程.《论有限理性与股权分置问题》[J],载《经济问题探索》,2004(12)
[8] 戴友锋.《我国证券市场大起大落的原因和对策》[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9] 阎长乐.《股价下跌与股权分置无必然联系》[J],载《中国投资》,2005(4)
[11] 刘红忠.《投资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张亦春、郑振龙.《金融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 郎咸平.《公司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孙辉.《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探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保险职业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后
记
岁月如梭,时光茬蒋,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班学习已经两年了,自考班的学习对我的求学生涯而言可谓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开宽了眼界,期间不敢说学业有成,至少是追求不懈,凡事只求无愧于父母的养育、恩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回首往事,期间困难重重,不禁感慨万千,庆幸是我坚持了下来。
决定将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影响》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是源于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市飞速发展的感慨,希望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为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写这篇文章之前,也阅读了许多专家学者关于在我国的展望,受益匪浅。
感谢导师戴念念教授,她治学严谨,在繁重的教学事务下,且夏日炎炎,仍对我们给予悉心指导、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一点将永远铭记在心。感谢教授对本文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得以提高。
感谢谭爱玲老师,谢红艳老师,对本人的帮助颇大,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还有李羽佳同学、刘亚茹同学、王雨晴、王盼同学等人的帮助,一一铭记在心。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写作误区和盲点,所幸最终能坚持下来,学识浅薄,不足之处,请诸位师长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