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研究发展
2010 年4 月17 日,是第16 个“世界肿瘤日”。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 常呈持续性生长。癌症是一组疾病, 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 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 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 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 最后导致死亡。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硕果累累。自2005 年至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EA)正式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有24个(孤儿药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球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肿瘤新药达470多个,共涉及2760 余项临床研究,其中Ⅲ期临床试验达231项,涉及新药50多个。[1]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疗效肯定。虽然其毒副作用较大,但由于替代性药物缺乏,一直是化疗的基础药物。其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烷化剂
曲贝替定(Trabectedin,强生制药公司)是首个海洋来源抗肿瘤药,为在海鞘中提取的四氢喹啉类生物碱的半合成品。除了可阻滞肿瘤细胞在G1/G2周期的分化外,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及VEGF受体(VEGFR)-1 的表达。2004年,其在欧、美已被指定为治疗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的孤儿药。2007年,EMEA正式批准其用于进展型软组织肉瘤的二线治疗。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携带1个嘌呤样苯并咪唑环的氮芥衍生物,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2003年,盐酸苯达莫司汀在德国上市,2008 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2]
1.2 抗代谢药
奈拉滨(Nelarabine,葛兰素史克公司)为脱氧鸟苷类似物9-β-阿糖鸟嘌呤(ara-G)的前体药,在体内活化为5-三磷酸ara-GTP,选择性地在T 细胞中积累从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导致癌细胞死亡。抗叶酸制剂Pralatrexate(Allos 制药公司)由甲氨蝶呤改进而成,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009 年,美国FDA 批准其单用于复发/难治性T 细胞淋巴瘤治疗,给药时定期
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每日口服叶酸可减轻与治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和黏膜炎。
1.3 铂类抗肿瘤药
赛特铂(Satraplatin,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系具环己基氨结构的第3 代铂络合物抗肿瘤药。口服给药吸收良好,疗效与顺铂、卡铂相近,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为呕吐,未发现肾、肝及神经毒性。目前,正对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SCLC(NSCLC)、卵巢癌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1.4 蒽环类抗肿瘤药
匹杉琼(Pixantrone,Cell Therapeutics 公司)为米托蒽醌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米托蒽醌相似,可嵌入细胞DNA,抑制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该药单用治疗NHL的完全缓解率约为20%,联合治疗时可达59%。
氨柔比星(Amrubicin,住友制药)是第3 代合成蒽环类拟似物,与多柔比星的作用机制略有不同,主要通过抑制TopoⅡ的活性,最终导致DNA 的断裂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已于2002 年在日本获得批准上市,用于NSCLC 及SCLC 的治疗。2008 年,美国FDA授予其SCLC的孤儿药资格。
1.5 微管稳定剂
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紫杉烷类和长春碱类化合物,新开发的微管稳定剂分为4 类:萜类(紫杉烷类)、大环内酯类(如埃坡霉素、伊沙匹隆)、多羟基四烯内酯类和甾类化合物。
紫杉烷类代表产品紫杉醇自1992年由美国FDA 正式批准上市以来,已在40 多个国家获准上市,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NSCLC的一线治疗。但紫杉醇的低溶解度、低有效利用率及P-糖蛋白相关耐药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紫杉烷类相关研究主要是紫杉醇新剂型研究及新化合物的开发两方面。
纳米紫杉醇(Capxol,美国阿博利斯公司)是首个获准的非溶解纳米蛋白质结合颗粒类化疗药。该制剂以人血白蛋白作为共聚物包裹紫杉醇形成纳米悬浮液,利用白蛋白受体的内在途径传输药物透过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壁,使紫杉醇直达肿瘤间质。Ⅲ期临床试验显示,与紫杉醇相比,纳米紫杉醇疗效可增加1 倍,并明显延长PFS 与总生存率,耐受性良好。
埃坡霉素(Epothilones)是一类十六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似,但对紫杉烷类耐药的动物模型仍具较强活性。2007 年10 月,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多药治疗无效的转移性或进展性晚期乳腺癌,成为第1 个上市的半合成埃坡霉素B类似物。目前,该公司正积极筹备在中国上市申请。[3]内分泌治疗药
进入21 世纪,有多个肿瘤内分泌治疗药陆续上市,除了已进入我国市场的醋酸亮丙瑞林(2000 年)、曲普瑞林(2001 年)外,已在国外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还有氟维司群(Fulvestrant,阿斯利康公司)、阿巴瑞克(Abarelix,Praecis 制药公司)、Degarelix、组氨瑞林(Vantas,维勒拉制药公司)等。
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拮抗药,能结合、阻滞和降解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对雌激素受体无激动作用。2002 年4 月和10 月分别在美国和欧盟上市,用于抗雌激素药治疗无效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是第1个可用于晚期他莫昔芬顽固性乳腺癌治疗的抗雌激素药,每月肌肉注射给药1 次,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注射用阿巴瑞克混悬液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药,2003 年美国FDA 批准其用于不适用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药疗法以及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疗法,其作用特点是去势作用强而快。与亮丙瑞林相比,虽然在降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维持睾酮去势水平方面是等效的,但阿巴瑞克的作用更快、更有效。
Degarelix(商品名:Firmagon,Ferring 制药公司)也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药,通过抑制睾酮来延缓前列腺癌的生长和恶化。它避免了传统治疗初期睾酮浓度激增促进肿瘤生长的现象,降低睾酮浓度的效果可与亮丙瑞林相媲美,且速度更快。应用2 周、1 个月、3 个月后PSA 分别降低64%、85%、95%,在治疗的整年中始终抑制PSA。
组氨瑞林通过长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阻滞卵巢和睾丸功能,为Hydron(吸水性丙烯酸聚合物)植入剂,只需每年给药1 次。2004 年10 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前列腺癌的姑息疗法。[4]免疫治疗药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理论不断丰富,免疫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肿瘤抗原尤其是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断被发现,以抗体疗法、T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免疫细胞CD4 是T细胞的标志,在多数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
Zanolimumab(HuMax-CD4,Humax 公司)是人源化抗CD4 单克隆抗体。一项正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提示,该药治疗21 例难治复发的CD4 阳性的外周T 细胞淋巴瘤(PTCL),缓解率为23.8%。该药的T 细胞淋巴瘤Ⅲ期研究正在开展中。CD20 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Ⅲ型钙离子通道跨膜蛋白,过度表达于B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以及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全球首个单抗制剂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和首个放射免疫复合物替伊莫单抗(泽娃灵)的靶点均为CD20,最新上市的药物是Ofatumumab(商品名:Arzerra,葛兰素史克公司,2009年),用于对氟达拉滨和阿伦单抗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Ofatumumab 是一个全人源的抗CD20 抗体,与美罗华相比,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效应近似,诱导细胞凋亡效应弱。用于氟达拉滨和阿伦单抗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氟达拉滨耐药并伴显著淋巴结腺体肿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8%和47%,中位PFS及总生存期分别为5.7、13.7个月和5.9、15.4 个月。
肿瘤疫苗是直接应用肿瘤抗原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方法,早期批准上市的癌症疫苗主要有膀胱癌疫苗、结肠癌疫苗和黑色素癌疫苗。近期上市的疫苗有Gardasil(默克公司,2006 年)和Cervarix(葛兰素史克公司,2007 年),均为宫颈癌疫苗。Gardasil 能预防人乳头瘤状病毒(HPV)6、11、16、18 型感染长达5 年,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Cervarix 能有效预防HPV16/18 型感染
4.5 年。[5]基因治疗药
载突变细胞周期控制基因纳米粒注射剂(商品名:Rexin-g,伊佩尤斯生物
技术公司)是全球首个获准上市的载基因纳米粒药(2003 年美国FDA 批准其为治疗胰腺癌的罕用药物),由包裹外层、基质、壳体、多种酶和基因物质等成分组成的纳米粒,可释放致命的杀伤部件,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并阻滞其相关的血液供应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和健康组织,因而可减少肿瘤对人体的危害,延长存活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包括靶向生物制剂在内的其它药品治疗失败的病例具有极高的疗效。
米伐木肽注射剂(Ark 公司)是一种腺病毒载体定位码基因注射剂,法国医药管理局于2009 年批准其作为罕用药物与更昔洛韦合用,用于术后恶性神经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二者相互作用摧毁处于分裂的细胞,对健康脑细胞无害。
G3139(Oblimersen,Genta 公司)是针对Bcl-2 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药。据Badros 等的Ⅱ期研究报道,G3139、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分别有6.25%、38.7%和19.4%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显效,PFS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17.4 个月。
OGX-011(Oncogenex 公司)是一种靶向抗细胞凋亡因子聚集素翻译初始位点的21bp 的ASODN,可抑制聚集素表达水平,加速凋亡,延迟复发。该药于2009 年10 月获得美国FDA审核资格,合并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有效率达33%,中位无疾病进展期8 个月,不良反应与多西他赛单用相似。靶向抗肿瘤药
5.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多种肿瘤最常见的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其活性可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常见的受体型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胰岛素受体(IGFR)家族、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家族、VEGFR家族、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等。非受体型包括SRC、ABL、JAK、ACK、CSK、FAK、FES、FRK、TEC、SYK 家族等。
拉帕替尼(Lapatinib,葛兰素史克公司)是一种可逆性ErbB1、ErbB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 年3 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PLX-4032(罗氏公司/Plexxikon 公司)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位于MAPK/ERK途径入口处的BRAF蛋白。目前,正处于恶性黑色素瘤的Ⅲ期临床试验,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V600E突变的BRA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Ⅰ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对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达42.9%,而对未突变者基本无效。[6]
5.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Ser/Thr 激酶,属于PIKK 超家族,对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TOR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
第1个上市的mTOR抑制剂是Temsirolimus(惠氏公司),2007 年通过美国FDA和EMEA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与常规的干扰素α或白细胞介素-2 免疫疗法相比,该药单独治疗可延长总生存期、明显延长PFS,且耐受性更好。
Ridaforolimus(默克公司/Ariad 公司)为小分子mTOR 抑制剂,针对治疗Trastuzumab 抵抗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针对
Bevacizumab 抵抗性的乳腺癌研究也完成受试者招募。针对转移性骨肉瘤的Ⅲ研究也于2008年正式启动。
5.3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剂
恩度(Endostatin,烟台麦得津公司)是全球首个血管内皮抑制素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阻滞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考布他汀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微管破坏类药,通过发挥抑制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抗血管效应双重阻滞细胞周期中纺锤体的形成,减少肿瘤血管血流。目前,Combretastatin A-4phosphate(CA4P)正在甲状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
Vadimezan(Antisoma/诺华公司)被称为“破坏肿瘤血管制剂”,可通过微管蛋白非依赖性机制选择性地阻滞肿瘤脉管系统,选择性地切断肿瘤供血,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该药联合卡铂、紫杉醇治疗NSCLC 的Ⅱ期研究表明,总有效率为37.9%~46.7%,进展期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9个月。[7]
5.4 其它靶向抗肿瘤药
默克公司的Vorinostat(商品名:Zolinza)是世界上第1 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另一个HDACI 为Gloucester 公司的Romidepsin(商品名:Istodax)。两药分别于2006、2009 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皮肤T淋巴细胞瘤的治疗。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Tanespimycin 是第1 个进入临床研究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HSPI),目前已进入多发性骨髓瘤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已获得美国FDA快速审批资格的BSI-201(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是首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与吉西他滨和卡铂联合治疗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耐受性良好,可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由7.7个月延长至12.2个月。展望
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抗肿瘤药的研发领域异常活跃,在研药物类别多样,其中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的研发占主导地位。但仍需清楚地认识到:
首先,肿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抗肿瘤药单药疗效并未提高(<30%); 其次,肿瘤耐药问题仍是目前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靶点的揭示和不同靶点药物联用,从一定程度上克服或延缓了耐药问题,但多药耐药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再次,与传统细胞毒药物相比,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该类药的某些反应仍需引起关注,特别是皮肤反应、间质性肺疾病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特殊不良反应;
最后,靶向抗肿瘤药长期应用带来的耐药问题和对机体的影响也值得探究。总体来看,随着肿瘤发生机制的逐步揭示,相信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的药物将不断上市,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显著提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可能,肿瘤完全可能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作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与机体长期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 郑红, 周有俊.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 24(2): 139-142.[2] 王碧芸.对转移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作用[ J] 1 中华肿瘤杂志, 2003, 25(2): 204-2051
[3] 刘川.抗肿瘤药物Pixantrone[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8):763.[4] Klotz L,Boccon-Gibod L,Shore ND,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garelix:a 12-month,comparative,randomized,open-label,parallel-group phase Ⅲ study in patientswith prostate cancer[J].BJU Int,2008,102(11): 1531.[5] 刘川.Hu Max-CD4 获得治疗皮肤T 细胞淋巴瘤孤儿药物地位[J].中国新药 杂志,2004;13(12):1180.[6] 刘秀峰, 秦叔逵, 王琳等.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 12(4): 241-250.[7] 张石革.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1):4-7.
第二篇:抗肿瘤药市场分析
推荐
紫杉醇(Paclitaxel)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的一个全新植物抗癌药,1993年10月首次在美国上市,国内首次上市的时间为1995年。该产品主要以抑制肿瘤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肿瘤体积逐渐缩小,而非直接杀死白细胞。
奥沙利铂(Oxaliplatin)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究开发,法国Sanofi公司生产销售,1999年10月在法国率先上市,随后在欧洲、南美等地上市。我国于1999年批准进口奥沙
利铂注射剂。此品对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种动物和人类肿瘤细胞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多西他赛(Docetaxel)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研制开发并生产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瘤。1995年4月首次在墨西哥上市,随后在英、美、法、意、德、日等地上市,1996年进入我国,自2002年起先后有多家国内企业开始生产仿制品。
表柔比星(Epirubicin)由意大利FarmitaliaCarloErba公司开发,1984年 12月首次在意大利上市,在国内上市时间为1998年。表柔比星是多柔比星(阿霉素)的换代产品,二者的区别在于阿霉素氨基糖部分中C4羟基的反式构型,此药的骨髓毒性和心脏毒性均比多柔比星低。由于本品的肝清除量较高,肝动脉给药后,其血浆清除率也比静脉给药高,所以多用于局部化疗如肝动脉插管给药或腹腔内化疗。
吉西他滨(Gemcitabine)由礼来公司开发,1995年在瑞典、荷兰、芬兰和南非等地首次上市,1999年12月批准在国内应用。此药是二氟核苷类抗代谢抗癌新药,为去氧胞苷的水溶性类似物,最初开发时用于抗病毒。目前,该药已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正在进行。此产品毒性较低,其作用机制比较新颖(掩盖性DNA链中断而阻止DNA合成),是一个有前途的联合化疗药物。
异长春花碱(Vinorebine)又名长春瑞滨、去甲长春碱,由法国PierreFabre公司开发,1989年法国上市,1992年在国内上市。此品是一种半合成的第四代长春花属生物碱,上市剂型为静脉注射剂,规格为 10毫克誜10毫升,是广谱抗肿瘤药。
吡柔比星(Pirarubicin)由日本MeijiSeikaKaisha(明治制果)制药株式会社开发,1988在日本上市,1993年在国内上市。本产品抗肿瘤活性与多柔比星相当或略高,对肺转移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效果应用表明,此药对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有较好疗效;局部动脉灌注及膀胱内给药较全身给药疗效高。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由Roche公司开发的口服氟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1998年先后在瑞士、美国上市,于1999年11月开始在中国进行注册临床试验,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5个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进行临床试验,主要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癌。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由Roche公司开发,1998年在英国上市,2001年全球的销售量已达到17亿瑞士法郎。该产品是一个重组的嵌合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用于难治性的单分化或滤泡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标志着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治疗阶段,开创了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新途径。
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othecin)由中科院药用植物所开发,1996年在国内首次上市,上世纪70年代在国内开始生产。此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目前除应用于消化道肿瘤、肺癌、生殖系统肿瘤外,在白血病等其他肿瘤的治疗方面也有良好的作用。
美国决策资源公司对世界七大主要药品市场(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日本)中六种肿瘤的治疗药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
1恶性黑素瘤用药市场:阳光灿烂
流行病学:恶性黑素瘤的发生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在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大约有8万人被诊断出患有黑素瘤。而且,到201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近70%,这主要是人们过多地暴露在太阳紫外线中所致。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中的黑素瘤患者总人数为81,100人,总人数将在2010年上升为137,000人。
上市药品:在2000~2010年间,先灵葆雅公司的干扰素-α2b类制剂,包括干扰能(Intron A)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ntron)两个品种,将在黑素瘤药品市场中大放异彩。预计在头5年中,干扰能的销售额将逐渐排到首位;不过到了后5年,作用时间更长、耐受性更好的PEG-Intron将取代干扰能的位置。另外,凯龙公司的重组白介素-2(Proleukin)在这段时间内的销售额也会有明显增长。
新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产品中,最具市场前景的是治疗性疫苗。不过,专家们认为,虽然治疗性疫苗在疗效和使用方便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它们在2010年以前不太可能上市。因此,目前最有前途的在研新药可能是PEG-Intron,而且此药毒性较小。预计PEG-Intron在今后5年内的最高年销售额可达5亿~7.5亿美元。
竞争公司:先灵葆雅公司在2000~2010年间将凭借干扰能和PEG-Intron两个品种占据恶性黑素瘤用药市场的领先地位,而凯龙公司也将凭借重组白介素-2销售额的上升而扩大其市场份额。
市场展望:在2000年,恶性黑素瘤用药市场的总销售额为2.54亿美元。在2000~2010年间,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包括:恶性黑素瘤发病率的上升、黑素瘤治疗手段更多样化和PEG-Intron上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额将出现明显增长。
2慢性白血病用药市场:升势凌厉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两种最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最近推出的几种新药将对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将促进相关用药市场的飞速发展。
流行病学: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CLL患者人数为20,800人,CML患者人数则为11,000人。随着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上述数字在2010年将分别上升为23,500人和12,400人。
上市药品:先灵葆雅公司与Berlex公司共同销售的氟达拉滨(Fludara)目前在CLL药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在2000年CML用药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是干扰素-α(如先灵葆雅公司的干扰能和罗氏公司的罗扰素),在随后几年中这两个产品的销售额可保持稳定增长,但它们将会受到高价药单克隆抗体制剂的挑战。虽然诺华公司新上市的依麦替尼布(格列卫)将对干扰素-α的销售产生冲击,不过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ntron)的上市仍将促进干扰素-α类产品的销售额进一步上升。
新药:在CML新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格列卫,此药在2001年5月刚刚获得FDA的批准在美国上市。临床试验表明,这种每天只需服药一次的新药对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晚期CML患者的疗效显著。由于格列卫是口服药,其耐受性良好,因此对于需注射给药、耐受性差的干扰素-α来说无疑是强大的对手。预计格列卫的年销售额最高可达25亿美元。
CLL新药是两种单克隆抗体,包括先灵葆雅公司和Berlex公司共同研制的alemtuzumab(Campath)以及利妥昔单抗(Idec公司和Genentech公司的产品商品名为Rituxan,罗氏公司的商品名为美罗华)。由于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无效的CLL患者对alemtuzumab仍有反应,因此该药在去年5月已获FDA批准上市。
竞争公司:诺华公司将凭借格列卫的上市迅速夺得CML用药市场的领先地位。先灵葆雅公司和罗氏公司也将依靠其产品PEG-Intron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CLL用药市场,先灵葆雅公司和Berlex公司将凭借单克隆抗体alemtuzumab 继续巩固其领先地位;而Idec公司、Genentech公司以及罗氏公司将分别在美国和欧洲推出其新产品利妥昔单抗,从而成为这一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不过该产品高昂的价格也许会限制其市场份额的增加。
市场展望:在2000年,CML用药市场的总销售额为3.26亿美元,CLL用药市场则为9200万美元。在2000~2010年间,格列卫、alemtuzumab以及利妥昔单抗的先后上市将会极大地刺激这两个市场药品销售额的增长。
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用药市场:后来者众
流行病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在世界七大药品市场最常见恶性疾病的排名表上,NHL名列第五,其中美国每年新增病例50,000例。
在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中NHL的病例总数达到118,700人。随着NHL发病率的增加,预计到2010年NHL每年的发病人数将达到184,300人。
上市药品:目前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NHL药物市场仍处于主导地位,不过其市场地位将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的出现而受到威胁。
新药: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的治疗药物有两类,一类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包括Idec公司研制的钇90(90Y)标记的伊勃单抗(Zevalin)以及Corixa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碘131(131I)标记的tositumomab(Bexxar);另一类是个体基因型疫苗(idiotype vaccines),分别由Genitope公司、斯坦福医学中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Biovest公司研制。在美国,上述两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都已处于上市申请的预注册阶段。专家们指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既有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又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细胞毒性,因而更具市场潜力。
竞争公司:Idec公司、Corixa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公司之间竞争激烈。目前,由于伊勃单抗的上市申请最近获得了临床医生和FDA肿瘤小组委员会的推荐,所以Idec公司在这方面暂时领先一步。而Corixa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公司还在等待FDA肿瘤小组委员会对tositumomab上市申请的批复。今后几年,随着个体基因型疫苗的上市,Genitope公司将成为NHL用药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市场展望:在2000年,NHL用药市场的总销售额约为7.28亿美元。在随后的10年中,影响NHL用药市场的因素包括:人们对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经验和认识不断加深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的上市。专家们预计,钇90标记的伊勃单抗的年销售额将为2亿~4亿美元,而碘131标记的tositumomab则为3000万~6000万美元,个体基因型疫苗的年销售额将达到4亿~8亿美元。2010年,这一市场将出现较大的增长,销售额可能接近30亿美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公布的数据,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其中男性530万,女性470万。预计到2020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将达到1500万,发展中国家的肿瘤病人总数将增长73%,而发达国家的肿瘤病人总数将增长29%,这与老年人口增加密切相关。
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160万人以上,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7.9%。目前,在大、中城市里,肺癌、乳腺癌发病率最高,农村地区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位居前列。与此相对应,我国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方向都指向以上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
总体需求大于供应植物碱类领跑市场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可粗略分为植物碱和其他天然药物、抗肿瘤抗生素和相关物质、烷化剂、抗代谢药、其他抗肿瘤药五类(术后、放疗以及化疗等其他辅助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及免疫增强剂不在此次分析之内)。笔者对上述药物的医院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抗肿瘤用药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2年市场规模较1999年翻了一番,达到70亿元人民币,每年用药金额增长速度超过25%,其中2001年的增长速度高于50%。虽然2002年增长率较2001年明显下降,但未来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医院市场各类别用药状况(见表1)显示:植物碱及其他天然药一直是抗肿瘤用药的领先类别,市场份额(金额百分比)从1999年的39.1%上升到2001年的39.23%,2002年继续稳步增长达43.99%。抗肿瘤抗生素及相关物质近年来的市场份额均在20%左右,2001年为23.01%,2002年为18.05%。
表1:我国抗肿瘤药物医院市场各类别用药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国内仿制药品居多企业营销模式陈旧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招标采购工作深入进行,国内许多生产企业为了避开招、投标对抗生素等药物的巨大冲击,把抗肿瘤药物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纷纷把资金投向抗肿瘤药物的仿制。我国多数抗肿瘤合成药物都是在加入WTO前仿制的,因此该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营销模式却与国内其他生产非抗肿瘤药的企业相同,与国外企业的营销模式有一定差异。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未来三至五年间会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出现同种药物不同剂型或规格的仿制高潮。如长春瑞滨由注射液改为冻干粉针,紫杉醇由每支30毫克改为每支100毫克等。被集中仿制的药物主要是长春瑞滨、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紫杉醇、伊立替康、拓扑替康、表柔比星等。此外,还有一些相关药物,如格拉司琼、托烷司琼、亚叶酸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也可能被争相仿制。二是每个抗肿瘤药物都会有3~5个或更多企业在生产。此现象的直接后果是所有制药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不惜代价,在全国各地招、投标中大打价格战。如此一来,必然会出现生产企业努力降低成本、销售企业加大市场投入、市场竞争无序的局面,从而引发个别医生用药不规范,将一些抗肿瘤药盲目用于肿瘤患者术后的一线治疗。目前,我们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是细胞毒性药物,不当使用会伤害患者健康,极大地浪费生产资源,长久下去还会影响到国家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
专利成为发展瓶颈研发销售脱节严重
近几年,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在我国上市抗肿瘤新药时就充分利用国家专利保护的法律权利,使得仿制在短期内无法进行。而这些新药恰恰是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分子靶向治疗,如阿斯利康公司的易瑞沙(吉非替尼,Gefinitib,ZD1839)、诺华公司的格列卫(伊马替尼,Imatinib,Glivic)、罗氏公司的美罗华(Rituximab)、赫赛汀(Trastuzumab)等等。未来肿瘤的治疗方式可能会与现在高血压、糖尿病相同,即患者可以在手术后长期口服某种靶向治疗(非细胞毒性)药物来获得长期生存,而目前最常用的细胞毒性药物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那时,国内制药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考验。
与以上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抗肿瘤药物自主研发队伍和专业化销售队伍极度缺乏,一直没能把市场销售和新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如何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方向和专业化销售模式,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抗肿瘤药物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肿瘤专业知识,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掌握国际肿瘤治疗新动态,顺应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需求,同时优化各种相关资源,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才能有序发展。
第三篇: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抗肿瘤药
第一节 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
第一亚类破坏DNA的烷化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烷化剂——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广谱抗癌。
通过与细胞中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对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细胞毒类药物。
可损害任何细胞增殖周期的DNA,因此属于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 抑制剂:
对M期和G1期细胞杀伤作用较强,小剂量抑制细胞由S期进入M期;
大剂量杀伤各期细胞。
(一)作用特点
1.氮芥 ——最早应用。用于:
A.恶性淋巴瘤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
2.环磷酰胺——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适应证】
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
3.塞替派 ——癌,灌注。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适应证】
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膀胱癌局部灌注、胃肠道肿瘤。
局部刺激性小,可采取多种给药方式。
4.卡莫司汀 ——脑瘤。
——脂溶性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用于:
原发性脑瘤、脑转移瘤、脑膜白血病。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最常见——骨髓抑制 :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例外: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
2.恶心呕吐。
3.脱发。
4.口腔黏膜反应——咽炎、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口腔上皮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最快的细胞)。
5.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6.塞替派、白消安——高尿酸血症(预防:别嘌醇)。
7.心肌炎、肺纤维化及中毒性肝炎。
8.致畸——妊娠及哺乳期禁用。
小结1——烷化剂不良反应TANG
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
二、用药监护
(一)骨髓抑制
治疗前必须检査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复,应减少剂量或推迟治疗时间。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对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或由此带来的发热患者,应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必要时给予抗菌药。
(二)应对口腔黏膜反应:
(1)口腔护理。
(2)真菌感染应用制霉菌素液漱口。
(3)局部应用硫糖铝-利多卡因-苯海拉明组成的糊剂,及氯己定口腔溃疡膜、口腔溃疡软膏。
(三)抗肿瘤药药液外渗的应对
(1)立即停止注射。
(2)局部使用解毒剂:
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局部封闭,冷敷(禁忌热敷)。
②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5%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局部静注或多处皮下注射;
③透明质酸酶+0.9%氯化钠,或透明质酸+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局部注射。
(四)应用环磷酰胺应监护膀胱毒性
(1)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美死啦TANG)。多饮水。
(2)尿酸性肾病——别嘌醇。补液、碱化尿液。
第二亚类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与DNA结合,使肿瘤细胞DNA停止复制。
1.顺铂/卡铂——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的首选 药之一;
卡铂——小细胞肺癌和头颈区鳞癌。
2.奥沙利铂——胃肠道癌,结直肠癌的首选药之一。
更有效抑制DNA合成,作用更强。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低镁血症;骨髓功能抑制、过敏反应。
小结2——铂类不良反应TANG
铂类呕吐和低镁,三种中毒伤骨髓。
1.顺铂——恶心、呕吐、肾毒性和耳毒性 较重,骨髓功能抑制相对较轻;
2.卡铂——骨髓抑制较重,其他轻(骨头卡住了TANG);
3.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包括感觉周围神经病),可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
(四)药物相互作用
——简化TANG:
避免与其他有肾毒性、耳毒性或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
二、用药监护
(一)顺铂——关注肾毒性——最常见、最严重。多可逆。
(1)鼓励多饮水(3000~3500ml/d),利尿剂,使尿量维持在2500ml以上。
(2)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尿液酸碱度、尿液颜色。
(3)抑制尿酸形成——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别嘌醇。
(二)卡铂——监护骨髓造血功能。监测:
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每周检査1次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
②听力;
③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肌酐;
④神经功能;
⑤血清钙、镁、钾、钠。
(三)奥沙利铂——神经系统毒性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遇冷可加重神经毒性,甚至可因咽喉痉挛而致严重后果——应避免受凉,如禁食冷饮(果汁)、接触凉物及避风等。
(四)注意选择适宜的溶剂
顺铂——0.9%氯化钠,注意避光;
卡铂、奥沙利铂——5%葡萄糖溶液。
第三亚类破坏DNA的抗生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丝裂霉素 ——机制与烷化剂相同;
2.博来霉素 ——天然存在的抗肿瘤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使DNA链断裂和裂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死亡。
丝裂霉素——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头颈区肿瘤、膀胱肿瘤。
博来霉素——皮肤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神经胶质瘤、甲状腺癌。
(三)典型不良反应
1.丝裂霉素
十分常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损害。
2.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炎、白细胞减少。
第四亚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
1.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①喜树碱——消化道肿瘤(胃、结肠、直肠癌)、肝癌、膀胱癌、白血病。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毒性比较大(尿频、尿痛和血尿),不溶于水。
②羟喜树碱——毒性降低,但依然不溶于水。
③依立替康、拓扑替康 ——引入亲水基团,具有水溶性,方便应用——大肠癌。
2.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两个首选!
①依托泊苷 ——化疗指数较高——小细胞肺癌——首选药;单核细胞白血病。
②替尼泊苷 ——可透过血-脑屏障,脑瘤——首选药(前后联系:卡莫司汀TANG)。其他:肺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恶性生殖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
1.羟喜树碱——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及脱发。
2.依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给药后5天,严重者致死)、骨髓抑制、乙酰胆碱综合征(早发性腹泻及出汗、腹部痉挛、流泪、瞳孔缩小及流涎——用阿托品治疗)。
3.依托泊苷——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低血压及喉痉挛。
二、用药监护——强调:依立替康
(一)迟发性腹泻——治疗:高剂量洛哌丁胺(2mg/2h)。
(二)监测血象——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体温≥38℃,中性粒≤0.1×109/L)——立即静滴广谱抗菌药。
(1)严重中性粒减少症(≤0.05×109/L),发热(体温≥38℃)或感染伴中性粒减少(<0.1×109/L)时,应减量。
(2)仅有当中性粒≥ 0.15×109/L后,方可恢复治疗。
【马上小结TANG——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药】
一、烷化剂(4)1.氮芥——最早。淋巴瘤/慢淋/小肺。
2.环磷酰胺——淋巴瘤(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
3.塞替派——癌性体腔积液注射、膀胱癌灌注。
4.卡莫司汀——脑瘤、脑膜白血病。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TANG)
二、铂类(3)顺铂(肾耳毒)、卡铂(骨髓)、奥沙利铂(神经毒)
(铂类呕吐和低镁,三种中毒伤骨髓TANG)
三、抗生素(2)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间质性肺炎)
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2)I(喜树碱/羟喜树碱、XX替康——延迟性腹泻)
II(首选:依托泊苷——小肺; 替尼泊苷——脑瘤)
【预览:第二组抗恶性肿瘤药TANG】
2.干扰核酸合成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
第二节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化学结构与体内某些核酸或蛋白质代谢 物相似,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肿瘤细胞死亡。
用于: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肠道癌、绒毛膜上皮癌、骨肉瘤。
包括:
(1)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2)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巯嘌呤、硫鸟嘌呤。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培美曲塞。
(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嘌呤、嘧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药 记忆技巧TANG
1.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他胸前戴座佛
2.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巯嘌呤、硫鸟嘌呤 嫖娼者,流氓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 核战争,还用枪?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培美曲塞 双手美甲
5.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多聚聚,有喜糖
1.氟尿嘧啶
——消化道肿瘤、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
2.巯嘌呤
——急性白血病 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3.甲氨蝶呤
乳腺癌、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宫颈癌、睾丸癌、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
【注意】
(1)影响生殖功能。
(2)有肾功能异常时,大剂量疗法——准备好解救药:亚叶酸钙。
4.阿糖胞苷
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恶性淋巴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急性毒性——恶心呕吐腹泻;
迟发毒性——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脱发(氟尿嘧啶)。
二、用药监护
(一)甲氨蝶昤
——肾毒性、骨髓功能、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
(二)氟尿嘧啶
——监测血象;与亚叶酸钙、亚叶酸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和不良反应。
第三节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作用于核酸转录)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直接作用于DNA或嵌入DNA,干扰DNA的模板功能,从而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急性毒性——恶心呕吐腹泻;
迟发毒性——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尤其多柔比星)、胃炎、脱发。【心脏毒性的解毒剂——右雷佐生 】
第四节 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干扰有丝分裂药)
长春碱类、紫杉烷类、高三尖杉酯碱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均为植物提取物或其半合成衍生物;
机制——干扰微管蛋白 装配,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生长停滞于分裂中期(M期)。
1.长春碱类 —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和长春瑞滨。
用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和肺癌。
静注后进入肝脏较多,同时浓集于神经细胞,故神经毒性重,但很少通过血-脑屏障。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四肢麻木、外周神经炎等)、血栓性静脉炎。避免日光直射。
长春碱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霍奇金病、淋巴瘤、晚期蕈样真菌病、晚期睾丸肿瘤、Kaposi肉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绒癌、乳腺癌、卵巢癌、单核细胞白血病。
长春新碱——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尤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儿童急淋
——长春新碱
——神经毒性
2.紫杉烷类——紫杉醇和多西他赛。
(1)紫杉醇——从紫杉树干和树皮中提取。
机制独特——作用于处于聚合状态的微管蛋白,妨碍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分裂,使细胞停止于G2/M期。
(2)多西他赛——半合成药。
水溶性好,毒性较小。抗肿瘤作用比紫杉醇高1倍。
紫杉醇——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淋巴瘤及与艾滋病相关性卡氏肉瘤(Kaposi肉瘤)。
多西他赛——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
3.高三尖杉酯碱
从我国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
机制——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对S期细胞更敏感。
用于——急非淋、慢粒(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4.门冬酰胺酶——降解门冬酰胺,使瘤细胞缺乏此氨基酸,不能合成蛋白质。
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淋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1.长春碱、长春新碱——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脱发;
2.紫杉醇——骨髓抑制、脱发、过敏反应;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3.高三尖杉脂碱——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
4.门冬酰胺酶——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
二、用药监护
(一)长春碱类:神经毒性 ——四肢麻木,腱反射消失,腹痛和便秘、麻痹性肠梗阻。
(二)紫杉醇:1.外周神经毒性;2.心脏毒性;3.超敏反应——特殊溶剂导致。
(三)多西他赛:骨髓抑制;液体潴留,超敏反应。
【小结2:第二组抗恶性肿瘤药TANG】
2.干扰核酸合成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
第五节 调节体内 激素平衡的药物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雌激素类 ——己烯雌酚和炔雌醇。
机制: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 作用。
用于:绝经后乳腺癌。不良反应较多。
2.抗雌激素类
(1)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
机制——乳腺癌细胞胞浆内存在雌激素受体,他莫昔芬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形成他莫昔芬-受体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像雌激素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一样促使癌细胞的DNA与mRNA结合——抑制雌激素依赖性蛋白质的结合,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①他莫昔芬——目前最常用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绝经前、后均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②托瑞米芬 ——不良反应较少。
(2)芳香氨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机制——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阻断 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抑制乳癌细胞生长。
不能抑制卵巢功能,故不能用于绝经前 乳腺癌患者。
3.孕激素类——甲羟孕酮及甲地孕酮。
适应证: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
4.雄激素类——丙酸睾酮。用于:乳腺癌,已基本被替代。
5.抗雄激素类——氟他胺。
用于:前列腺癌。机制——与雄激素竞争肿瘤部位的雄激素受体。
不良反应:雄激素作用减少——男性乳房女性化,乳房触痛、溢乳、性欲减退、精子计数减少。
氟他胺的羟基代谢物——更高亲和力,作用更强。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急性毒性——恶心呕吐为主;氟他胺尚有食欲增强、失眠;
2.迟发毒性
表13-5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主要不反应与禁忌症
药品分类药品名称急性毒性迟发毒性
雌激素类乙烯雌酚恶心、呕吐高钙血症、水潴留、血栓栓塞、子宫出血
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恶心、呕吐阴道出血、月经不调
孕激素类甲地孕酮注射部位疼痛水滞留、高钙血症、黄疸
雄激素类睾酮无男性化、水潴留、高钙血症、黄疸
抗雄激素类氟他胺恶心、呕吐、食欲增强、失眠男子乳房发育
二、用药监护
——强调:他莫昔芬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1)可促进排卵,有导致怀孕的可能,未绝经妇女不宜应用。若必须使用,应+抗促性腺激素类药。
(2)严格避孕,并不得使用雌激素类药避孕。
(3)发现子宫异常出血,应立即进行检查。
第四篇:中国抗肿瘤药重点类别产品市场分析
中国抗肿瘤药重点类别产品市场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陈大明供稿
2010-09-28
近几年来中国抗肿瘤药市场一直维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医院用药排名中,抗肿瘤药物已从2002年的第4位跃升至2008年上半年的第2位,仅次于抗感染用药,市场份额17.6%,比五年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并保持近40%的高速增长。
1.免疫刺激剂
此种类别主要产品包括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香菇多糖,其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以生物高技术手段制备而成的重组蛋白多肽,具有升高血液中白细胞的功能,目前广泛应用于癌症病人化疗、放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国目前已有近20 家企业获得 SFDA 颁发的药品生产批文,但 2008 年山东齐鲁和麒麟鲲鹏生物药业合计占有超过 50%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地位显著;而香菇多糖是通过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防御反应或改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而产生机体或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果,发挥间接的抗肿瘤作用,抽样医院数据显示此产品金陵药业的福州梅峰制药厂 08 年以超过9000 万元的收入,46.33%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一位,而南京康海药业占有 41.53%的市场份额,此产品市场集中度较高。
2.植物生物碱和其它天然药
此类产品主要包括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植物药,于20世纪 60年代末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太平洋短叶紫杉的树皮中提取,分离后得到具有紫杉烯环的二萜类化合物。目前中国有 10 多家制药企业具有紫杉醇原料药和注射液生产注册证,2008 年在抗肿瘤医院市场中其以 7.11%的份额占据所有药物的第三位,而江苏南京思科和百时美施贵宝合计占据着 56%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另外一个产品多西他赛属于微管解聚抑制剂,是由欧洲浆果紫杉的针叶中提取的无活性化合物,此产品以注射剂为主,辅以粉针和胶囊剂,是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江苏恒瑞医药在此产品上具有绝对的领导优势。
3.抗代谢药
该类药品包括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其中吉西他滨属于核苷同系物,主要杀伤处于 S期(DNA合成)的细胞,美国礼来和江苏豪森合计占有超过 95%的市场份额;而培美曲塞是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制,结构上含有核心为吡咯嘧啶集团的抗叶酸制剂,通过破坏细胞内叶
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该产品也是美国礼来和江苏豪森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4.细胞毒素类抗生素和相关物质
此类产品主要以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为主,其中表柔比星为阿霉素的异构体,可直接嵌入 DNA 核碱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mRNA 的形成而起抗肿瘤作用,此产品市场份额在中国被美国辉瑞和海正药业瓜分;而吡柔比星市场基本被广东深圳万乐药业占有。
5.素拮抗剂和相关制剂
此产品主要是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来曲唑是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此药国产化水平不高,只有两家企业生产制剂和原料药,江苏恒瑞医药占有 42.05%的市场份额;而阿那曲唑市场基本被阿斯利康占据着。
6.激素类及相关制剂
曲普瑞林为该类药物的第一名,此产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也用于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其市场被法国和德国的两家企业占据,国产药品销量较少。
7.烷化剂类
替莫唑胺是该类产品的主导产品,其中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以 86.9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另一产品异环磷酰胺适用于软组织肿瘤、睾丸肿瘤及卵巢癌、淋巴癌等癌症,江苏恒瑞医药以 53.06%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位。
8.其它抗肿瘤药
奥沙利铂是其它类别中最重要的一个药品,它是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抗瘤谱与顺铂不同,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单药或与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疗效,而毒副反应较顺铂轻。目前法国的赛诺菲以 45.0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江苏恒瑞医药和江苏南京制药厂合计占有 48.76%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周笑颜彭文青.抗肿瘤药物市场现状分析及其启示.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7,20(9): 1555-1559.[2]马培奇.抗肿瘤药物国内外市场现状、品种发展及有关建议.中国医药情报.2000, 6(6): 13-32.前列腺癌新药高价难抑
2011-08-18 17:06:33 作者:Sucb 来源:医药经济报 浏览次数:0
刚获批的强生的Zytiga有望达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过去15个月来,共有3只可延长前列腺癌患者生命的药物获得FDA批准,其它几只前景看好的药物也处在临床试验阶段。而在去年之前,仅有一只药物Docetaxel显示出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几率,该药于2004年获得批准。
新药弥补治疗空白
随着几只新药争相填补改善长期生存率这一治疗空白,对制药公司来说,新一轮的竞争开始。分析人士估计,一些新药,如Dendreon公司的Provenge和强生的Zytiga有望达到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甚至更多。
近来获批的药物及大多数开发中的药物针对前列腺癌已扩散到前列腺以外的人体部位,采用激素治疗已无法控制病情。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如果使用docetaxel进行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一年半。在临床试验中,每只新药令这一中位生存期再增加2~5个月。医生表示,连续服用一只以上药物的病人预计将存活两年多的时间。
然而,这些药物的高定价令患者、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产生忧虑。例如,Provenge的一个疗程费用高达93000美元,而Zytiga的每月治疗费用约为5000美元。由赛诺菲生产的Jevtana每3周的治疗费用约为8000美元。
随着价格昂贵的药物陆续上市,每个病人的平均花费将达50万美元或以上。分析师认为,这远非美国医疗保健系统能承受得起,尤其是80%的病人参加了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计划。
Medicare对分析人士发出的高药价警告给予了充分关注。它对Provenge的报销处理方式展开了一年的调查。Medicare将会对病人按照药品标签使用Provenge支付费用。
Medicare官员否认价格是开展评审工作的原因。一些病人代表和政治家将这种评审描述为让药品走向合理定价的重要一环。
未来竞争激烈
就目前而言,一家制药公司设定的药价会促使其他公司效仿。例如,一个常规疗程的Alpharadin大约需要25000美元。随着竞争对手生产的药物Jevtana费用高达约50000美元,Algeta及其合作伙伴拜耳公司正考虑提高Alpharadin的价格。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提供的数据,每年美国大约有218000名男子患上前列腺癌,大约32000人因此而死亡。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癌症在向前列腺以外的人体部位扩散之前可以被发现,并且通过手术或放射治疗可以被治愈。如果癌症扩散,病人通常被给药治疗,一般使用雅培生产的Lupron,这些药物抑制人体生成睾丸激素,而睾丸激素可刺激肿瘤的生长。
到目前为止,当这种激素抑制剂停止发挥治疗作用时,新开发的药物可供病人使用。Provenge于2010年4月获批上市,针对的前列腺癌患者处于晚期阶段,但还没有引发许多
症状。
预计未来竞争将更激烈。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和旧金山Medivation公司在独立开发其它药物,以阻断睾丸激素的产生。
由Exelixis公司开发的一种实验性药物Cabozantinib能让部分患者消除骨转移,这种情况可通过骨骼扫描来测量,而其它药物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去年11月,安进开发的Xgeva获得FDA批准,该药可降低癌症在骨骼处引发骨折和其它问题的危险性。据最
第五篇:细胞毒类抗肿瘤药脂质体制剂专题会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
20051212
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
标题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脂质体制剂专题会会议纪要
作者
administrator
部门
正文内容
会议时间:2005年10月20日8:30-17:00
会议地点:科技会堂206会议室
主持人:略
参会人员:略
中心参会人员:略
会议内容:
一、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开发为脂质体制剂的考虑。
脂质体制剂自60年代提出以来,真正上市的产品比较少,究其原因可能同投入风险大、工业化比较困难、目前对此类制剂的认知有限以及国内研发实力较弱有关。但是,任何新制剂的发展必然经历这样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故对于国内药品研发者致力于此类新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但是要
特别提醒研发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制剂开发目的。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报道,脂质体制剂可能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势,但一个药物是否适合开发为脂质体制剂,仍然是要结合药物的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的需要来综合判断,具体分
析,慎重选择。
2、虽然目前此类制剂基本按照注册分类五或注册分类六申报,但是由于该类制剂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研究工作不能简单按照目前法规中对普通的五、六类制剂的要求进行。
对于在普通注射剂基础上更改为脂质体制剂的产品而言,脂质体制剂同普通制剂相比体内行为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其研究思路应参照创新药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要全面,研究中要重点关注此类制剂可能带来的变化,同时要结合制剂开发的目的(比如降低毒性、改善疗效、改变用法、解决溶解或稳定性等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地验证。
对于仿制已经上市的脂质体产品而言,考虑到脂质体是一种非均相的复杂体系,影响此类制剂体内行为的因素很多并且迄今对于该类制剂在体内的释放行为和吸收行为尚无统一的认识,故很难仅从药学研究工作来判断与被仿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尚需进行必要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全面评价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3、应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利弊分析。前面已提及脂质体制剂同普通制剂相比,体内行为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带来有利的一面,如降低化合物剂量限制性毒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利的一面,如增加新的毒性反应。故要综合评估这种改变是否能带来临床受益,与原制剂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脂质体制剂相对于普通制剂而言投入风险大、研究周期长、工业化大生产可借鉴的经验较少,故立题选择一定要慎重。
二、注射用脂质体制剂在质量控制(包括终产品以及关键辅料的质量控制)、工艺放大的可行性方面的考
虑。
1、关于脂质体制备所用关键辅料磷脂的质量控制:目前国内已有相应的注射用(辅料)标准和口服标准。其中注射用标准检查项目包括酸值、皂化值、碘值、水分、含磷量和含氮量测定。结合磷脂不稳定的特点,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参考进口磷脂的标准,检查项目下要增订溶血磷脂、过氧化物、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鉴于注射用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比例不同,制剂的性能可能有所不同,为保证终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标准中建议增订磷脂酰胆碱(PC)的检查,具体的限度可结合在研制剂的需要确定。提高完善后的磷脂标
准建议做为脂质体产品质量标准的附件。
2、终产品质量标准在常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制剂特点,有以下考虑:(1)鉴于制剂生产过程中,溶血磷脂以及过氧化物都有可能增加,故需制定这两项检查。(2)粒径是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的关键指标。讨论过程中,有部分专家提出希望对于粒径可允许的浮动范围制定一个明确的限度要求,但是考虑到目前尚未明确不同粒径与产品的分布或者疗效的相关性,并且现实状况是脂质体制剂的研发经验和生产经验都比较少,难从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最终提出以下原则:粒径限度需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以及多批产品实际测定结果,设定平均粒径以及粒径分布限度。如设定的粒径范围较宽,应验证上下限之间的产品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3)包封率的检查,参考药典要求,包封率不得低于80%。目前常用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有柱分离法,透析法以及离心法,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可结合制剂的特点进行选择,其中要重点关注的方法的回收率验证。(4)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稳定和一致的控制,建议对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目
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可结合产品特点自行设计。
关于不同单位申报的同一化合物的脂质体制剂,是否统一粒径要求的问题。经讨论,认为由于不同单位所用的原材料可能不同,生产工艺可能不同,故所制得产品的粒径及分布可能不同,在进行充分地安全有效性验证后,可进行个性化质量控制。并且对于不同单位研制的同一化合物脂质体制剂,如未进行过临床等效验证,产品的说明书中也需注明“不同单位研制的同一化合物的脂质体制剂不能互相替代”。
3、关于工艺放大的可行性: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如高压乳匀过滤法、注入法、旋转成膜水化法)均有工艺放大的可行性,但在研究的初期,就需关注工业化大生产需配套的仪器设备以及关键工艺环节的研究。根据目前的研究经验,对于旋转成膜水化后的产品,一般都不是很均匀,都需要经过匀质化处理(如超声,高压
乳匀)。
4、关于稳定性:除常规稳定性考察要求外,尚需进行按照临床用法稀释后样品的稳定性。其中,样品稀释浓度要尽量按照临床用法进行稀释,因为不同的稀释浓度下产品的稳定性可能有所不同,除常规指标外,重点观察粒径、泄漏率的变化。
三、脂质体制剂临床前研究的考虑
目前,国内开发的脂质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仿制已上市的脂质体,二是在普通制剂的基础上更改为脂质体。对于前者,需采用已上市产品作为对照品,进行系统的比较性研究,考证两者是否一致。对于后者,则需采用普通制剂作为对照品,进行系统的比较性研究,重点观察脂质体制剂相对于普通制剂发生了哪些改变,并结合制剂开发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验证工作。以下,重点针对后者阐述,所述内容均是同普通制剂的对比研究:
1、药效学研究:药物更改为脂质体制剂后,只是改变了载体的形式,药物固有的药效作用不发生改变,因此无需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体内药效学的比较,建议采用两株人癌移植瘤的模型,设置几个剂量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原普通制剂的最佳剂量。在进行体内药效学的研究中,提倡同时测定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初步提示剂量同疗效的相关性。
2、药代研究:
(1)普通制剂更改为脂质体制剂后,体内行为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临床用药剂量可能也会进行调整,故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需设置多个剂量组,以考证药物在体内是否呈线性药代,在与普通制剂的比较中,重点关注血药浓度、AUC、t1/
2、Vd、CL的变化。研究过程中,建议对可能的给药间隔进行探索,根据临床用药的频率,考虑是否需进行多次药代的研究。
(2)组织分布是药代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研究要求可参考“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通常药物由普通注射剂更改为脂质体制剂后,药物的清除速率有所下降,体内驻留时间有所延长,故组织分布中需重点关注各主要组织中药物浓度的改变及随时间的变化,取样的时间应涵盖至组织中药物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拟设计为肿瘤靶向的产品,组织分布研究中建议同时考察荷瘤小鼠的组织分布。
(3)要充分关注方法学的研究及验证。
3、安全性研究
安全性研究的重点是考证脂质体制剂药代行为的改变是否引起毒性反应的改变,比如由于药物组织分布的改变,在解决了化合物原限制性毒性的前提下,是否产生新的毒性反应(如已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DOXIL在降低了心脏毒性的同时,增加了皮肤毒性),原有的毒性反应是否有加重(如已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
MYOCET的骨髓毒性加重)等。
毒理研究项目的选择和具体的试验设计(如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期限等)需要结合药代研究的信息、拟定的临床用药周期和原化合物的临床用法等来综合考虑。建议长期毒性研究设置多个剂量组,在进行正式的长期毒性研究前,可先进行预试验,摸索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以保证最终设计的方案能充分暴露和比较脂质体制剂单次给药毒性和重复给药毒性的变化。毒性研究项目一般无需考虑致癌性、致畸性和生殖毒性。
四、临床设计的考虑
1、对于仿制已上市的脂质体制剂,在充分验证了自研制剂同被仿制产品物质基础一致、动物体内行为一致的前提下,可进行与被仿制产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指标一般可选择客观有效率,同时也应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指标。由于难以通过其血药浓度的变化来明确反映其疗效和安全的一致性,故仅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是不充分的。
2、对于自研的创新脂质体制剂,需要结合立题依据,按照创新药的思路开展完整的临床研究,包括剂量
探索、瘤种的选择、安全有效性的验证。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