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
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
布鲁塞尔,2012年5月3日
忆及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次中国-欧盟(以下称“双方”)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达成的举办中欧高层能源会议以加强能源安全合作的共识; 忆及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七至十八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以能源安全为议题的首届亚欧能源部长会议发表的《能源安全联合声明》中所表达的共同确保能源安全的意愿; 重申二〇一一年二月四日欧洲理事会上通过的应着重在能源安全方面与重要第三国发展互惠性能源伙伴关系的决议;
忆及胡锦涛主席二〇〇六年七月十七日在圣彼得堡出席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的关于中国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调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的主张,以及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意愿。
忆及温家宝总理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在阿布扎比出席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其中建议在G20框架下,通过加强协商对话,制定一个公正、合理、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建立多边安全协调机制和构建能源市场的预测预警机制;
认识到:
人民的福祉、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皆有赖于安全、可靠、可持续且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能源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和欧盟的能源消费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该比例仍将持续增长;
双方声明如下:
一、在全球能源消费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量维持高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能源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议题;
二、提高能源安全需要在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上分别制定综合能源政策。该能源政策应包括能源供应来源、运输通道以及种类的多元化,建立应急机制,鼓励应用安全和可持续的低碳技术(包括煤炭领域的低碳技术),并鼓励开发更可持续、更清洁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双方同意就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内政策进一步加强对话,并就具体气候变化立法分享经验。
三、提高能源安全还需建立公开、透明、高效和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包括透明、有效的法制和监管框架。该能源市场应当鼓励在能源勘探、生产、运输环节的投资,鼓励能源高效、可持续利用;
四、为确保能源需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双方同意通过逐步统一能源安全理念、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增进公开对话等方式,建立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
五、应当在国际层面推动有规则的全球能源治理。因此,双方有意与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效合作组织伙伴关系(IPEEC)、G20以及联合国发起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等国际论坛增进合作,以加强在全球能源趋势分析、能源战略和政策制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将中欧双方共同加入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公认规范和标准纳入到国家法规中;
六、开发利用核能是实现能源多元化政策的重要选择,因此确保核安全十分重要。双方有意加强在核电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技术标准、监管和立法框架、预警和应急体系,尤其要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核安全标准与规范框架;
七、在经济领域全方位地促进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安全政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双方有意加强在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和转换效率的先进技术和法规方面的合作;
八、综合能源安全政策应鼓励加大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高效并网方面的投资力度。为此,双方有意加强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并网以及分布式利用方面的合作;
九、在低碳城市建设领域,双方有意加强在发展低碳城市能源系统(包括节能建筑)、清洁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整合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十、能源安全应当包括在发展充足且有保障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交流以及在确保海上油气生产方面的最高安全、健康以及环保标准方面的合作;
十一、双方有意加强在先进、环保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创新、应用与推广方面的合作;并就包括政策和法规在内的知识技能展开交流;
十二、中国国家能源局和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将负责协调以上能源合作事宜。年度中欧能源对话、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以及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项目
(ICARE)将成为落实以上承诺的重要工具。同时,应鼓励双方企业与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开展紧密合作;
十三、第六届中欧能源对话将于2013年在中国举行。
第二篇:中俄联合声明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3-26 【生效日期】2007-03-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中外条约 【文件来源】外交部
中俄联合声明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3月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并出席了“中国年”开幕式和中国国家展开幕式。
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分别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和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俄罗斯联邦的访问是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的重大步骤。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中俄互信,使其达到新的高度。这符合当前两国务实合作和在国际舞台上相互协作的高水平。
两国元首满意地指出,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来,双边各领域合作发展顺利,给两国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继续全面加强中俄合作符合两国最高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双方愿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战略协作,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
为此,两国元首声明:
一
(一)双方将立足长远,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增进互信,加强政治领域合作;坚持互利互惠,加强经济领域合作,深化科技和人文合作;密切协调与配合,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二)根据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双方将加强在涉及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俄方重申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三)双方将继续加强议会交往,充分发挥议会合作机制的作用,开展立法机构之间的交流,为完善双边合作的法律基础作出不懈努力。
(四)根据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双方勘界工作进展顺利。双方重申,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剩余两地段的实地勘界工作。双方认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本着持久和平、互谅互利的精神加强双边关系和发展边境地区合作。
(五)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进一步加强了两国政治互信,深化了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俄已经启动的“中国年”活动也达到同样的高水平,为加强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各方面交往发挥重要作用。
(六)双边经贸合作继续蓬勃发展。双边贸易额显著增加,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规模扩大,地方交往更加活跃。两国企业界大公司和中小企业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这为双边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双方将进一步完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充分利用这一机制,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
同时,鉴于在一系列重要领域,特别是机电产品贸易和高科技领域生产合作方面尚有巨大潜力,双方需继续采取协调一致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七)中俄两国均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这是双边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2006年11月9日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政府间协定为两国公司和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方将共同努力,为两国企业落实投资合作项目创造有利条件,并继续发挥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作用,提高两国企业相互投资的水平和质量。
(八)中俄地方和边境地区合作是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两国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两国应积极努力,在中国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俄罗斯实施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发展战略过程中加强协调,并着手制定这方面的合作计划。
(九)逐步落实能源领域的大型双边合作项目,将有力推动中俄经济增长和加强两国经济安全。双方对两国公司在油气和电力等领域开展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将共同努力,支持两国公司继续推进双方有关油气、电力合作项目,巩固和发展中俄在能源领域全面、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
(十)双方愿进一步采取措施,发展行业生产合作,包括能源、农业、医疗、机械制造、航空和汽车制造,联合推广科技成果,首先是能源和资源节约技术成果,吸引中国公司承包俄建筑和农业生产项目,扩大对两国企业的宣传推介工作。
(十一)双边环保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双方满意地指出,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环境保护合作分委会及相关工作组已经成立,跨界河流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工作组顺利启动。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是跨界水体的污染防治、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十二)中俄在移民领域的合作稳步发展。两国移民问题联合工作组工作顺利。双方将继续在打击非法移民方面开展合作,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国人员往来。
双方将根据本国法律,为两国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在本国境内从事正常的贸易、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便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对方公民在本国境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
(十三)继续加强人文领域合作对深化政治互信、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大力加强并充实两国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大众传媒和档案方面的交流,广泛吸收两国社会各界参与。
二
(一)中俄对国际政治的重大原则问题立场一致,在主要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相同或相近,这使两国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中俄在外交事务中将继续协调和深化战略协作,为两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在国际事务中广泛、牢固地确立协商一致的原则和协作机制。
双方决心同各国加强合作,维护各层次、各领域的稳定和安全,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国际法的优先地位,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当今世界应保持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应鼓励旨在促进各种文明对话的倡议和行动。
(二)中俄在联合国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立场。双方在联合国框架内的成功合作,是充分实现中俄两国的利益,即大力加强联合国作用和巩固安理会在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中心地位的保证。
双方认为,联合国改革应以成员国最广泛协商一致为基础。双方在这一世界性组织改革方面加强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主张也完全适用于正在讨论中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案。中俄认为,试图强行扩大安理会只会适得其反,扩大应以最广泛协商一致为基础。
(三)中俄认为,各国在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方面的合作应成为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石。
为此,双方强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国际反恐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这一合作应符合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和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决议,应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和有关反恐公约。双方希望《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早日生效,联合国能早日就关于国际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达成一致。
只有最广泛地开展地区合作,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中俄愿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地区组织及其反恐机构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
(四)中俄确认,愿进一步加强国际防扩散机制,强调所有国家必须完全履行联合国安理会1540号决议。双方将加强出口管制,认为这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扩散的重要手段。
(五)双方坚持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主张,强调谈判缔结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国际法律条约的重要性,以及为此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重建讨论该条约草案特别委员会的必要性。
(六)双方注意到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以及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带来的广阔前景,同时认为,全球信息化进程虽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现实威胁,即信息产业成果可能用于不符合保障军民领域国际安全与稳定的目的,双方对此表示担忧。
中俄愿开展对话并共同作出积极努力,加强本国和国际信息安全,特别是打击刑事犯罪和恐怖活动。中俄两国元首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信息安全专家组的工作,该专家组负责制定维护国际信息安全行动纲要并确定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全面解决国际信息安全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七)双方认为,应在严格遵守国际法准则,并照顾相关各方合法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国际和地区冲突与危机。
(八)中俄强调,伊朗核问题只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中俄重申恪守核不扩散体系,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解决伊朗核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俄呼吁伊朗采取必要的建设性步骤,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相关决议,并认为伊朗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并在遵守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前提下,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中俄将尽一切努力推动尽早启动谈判,寻求伊朗核问题长期、全面和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九)中俄重申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地位的立场不变,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双方对六方会谈中出现的积极势头表示欢迎,支持第五轮六方会谈通过的解决朝核问题的起步行动。
双方重申愿履行北京六方会谈框架内各自承担的义务,表示将继续作出不懈努力,在考虑有关各方合法利益和关切的基础上,通过外交途径全面彻底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十)中俄支持加强国际协作,帮助伊拉克尽快实现局势正常化,维护伊拉克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双方希望伊拉克各派加强团结,建立旨在实现民族和解与和睦的广泛对话。
(十一)公正、全面和可靠地解决阿以冲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只有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马德里原则和“路线图”等公认的国际文件基础上通过谈判才能实现。
双方主张大力促进国际社会特别是中东问题“四方”为实现中东局势正常化和恢复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和谈进程所作的努力。双方认为,召开有关各方广泛参与和充分准备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是落实上述努力的有效形式。
(十二)中俄主张继续推动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支持阿富汗政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战后重建和开展睦邻友好所作的积极努力,把阿富汗尽快建成和平、安全和经济繁荣的国家。
中俄对来自阿富汗境内的毒品威胁表示关切。为打击毒品犯罪,双方将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反毒机制,加强组织内的反毒合作。双方认为,在阿富汗周边建立“反毒安全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十三)两国本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精神,重申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加强紧密协作的坚定决心。双方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在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洲合作对话会议等亚太地区多边组织框架内相互支持。
(十四)双方指出,中亚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应得到充分尊重,中亚国家有权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认为,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维护和促进中亚地区和平稳定符合中亚国家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中亚地区局势健康稳定发展。双方表示将与中亚国家在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加强政治、经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并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集安条约组织扩大交往,认为这有利于上述组织更有效地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十五)发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多边合作是中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和国际范围内正在成为有影响的力量。双方将继续就上海合作组织相关问题进行各个级别的协调与磋商。在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新阶段,就迫切的国际问题进行紧密政治对话意义重大。同时双方认为,成员国还应集中力量开展经济、社会、人文领域务实合作,以造福该组织各国人民。双方将采取协调步骤,发展和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贸合作,联合实施经济合作项目,鼓励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人员交往。
2007年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例行峰会将根据组织的基础文件精神确定新任务。
中俄希望继续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能力。双方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在推动本组织框架内打击“三股势力”的合作及消除新挑战和新威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发挥其巨大潜力。
(十六)双方支持扩大中俄印三方合作。2006年7月在圣彼得堡“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举行的中俄印首次首脑会晤为加强三国各领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有利于拓展三国在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加强在应对新挑战和新威胁,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等方面的协调,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十七)中俄认为,2006年9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部长级会晤有助于加强重在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四方接触,推动全球化向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俄罗斯联邦总统
胡锦涛 弗・弗・普京
二00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于莫斯科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能源安全规划
第一节:能源安全规划
1、保障能源安全 构建节约型社会
能源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和必要推动力。一个城市能源的供应水平和供应质量,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次规划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为基本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了“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大项目,是“十一五”时期保证全市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节能的行动指南。
2、北京市能源现状特点
一是消费水平较高。2005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522万吨标准煤,为国内第二大能源消费城市;2005年人均能耗为3.6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1.7吨标准煤的2.1倍。二是优质能源比重提高,但能源结构仍需优化。2005年,优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约为57%,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达43%,可再生能源比重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节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潜力。“十五”时期,我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9%,2005年万元GDP能耗达到0.8吨标准煤,节能水平居全国前列;钢铁、发电、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8.5%,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仍有较大潜力。
四是能源严重依赖外部,供应体系存在安全隐患。我市属于资源缺乏地区,能源资源紧缺,发展约束压力大,除少量煤、可再生资源外,全部依靠外部调入,2005年约有94%能源从外省市调入;能源调入地比较集中,输送走廊较窄,距离较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是能源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运行调控难度较大。“十五”时期,能源消费以年均5.9%的增速支撑了GDP年均12%的增长,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经济运行的局部供需矛盾突出,季节峰谷差大,2005年我市冬季、夏季日高峰用气量之比约为6:1,电力日用电最大负荷峰谷比为1.8:1。
3、规划基本考虑
为应对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1、能源供应问题。从资源和设施两个方面,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能源结构问题。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3、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能源节约,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筹问题。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3、能源安全规划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将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突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2.开源节流并重,节能优先3.统筹城乡,和谐发展4.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能源多元化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奥运场馆能源设施建设,满足全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主要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500万吨标准煤左右,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
构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力争达到4%,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
4、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能源设施建设将注重能源安全、能源节约、统筹城乡和体制建设等方面,重点建设六大任务:
4.1、加强能力建设。
加快电网、天然气管网、供热管网和热源、成品油储运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市内能源接收体系。
增强500千伏环网为基础构架的本地电网。在现有昌平、顺义、房山、安定4座500千伏变电站基础上,增加门头沟、通州2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六个不同方向的外来电力接收通道。同时,新建城北、城南、朝阳、海淀4座城区500千伏变电站。
增强电力调峰和集中供热能力,建设太阳宫、郑常庄、电子城、亦庄燃气热电厂,新增供电能力150万千瓦和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
增强天然气供应和接收供应能力。继续完善陕京二线输气工程,建设曹妃甸液化天然气工程,“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西部气源和东部LNG两方供应;建设华北油田地下储气库工程;完善室内天然气管网,实施六环路4.0MPa高压环网及配套工程,新建、改建天然气管网工程约2000公里。
增强多元供热能力。完善热网,改善工况;市区新建热力管网90公里;基本完成新城的集中供热改造。
增强油品储运能力。建设六环路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自燕化至首都机场的航空煤油输送管道,扩建首都机场航煤油库。结合京津冀地区成品油输送管道的建设,增加储备油库3—4座。
4.2、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实施节能优先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建筑节能为重点,以政府节能为示范,以法规建设为保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继续实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双高双低”产品,淘汰和禁止高耗能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按计划实施高耗能企业的改造,加快实施首钢、焦化厂、化工二厂、有机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的搬迁调整,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改造工业锅炉系统,提高锅炉效率,提升水泥、化工、发电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对现有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建筑监理、验收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政府机构和政府投资项目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带头采用节能设计或节能产品。
加强交通节能,发展城市公交和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加快淘汰能耗高、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辆;配合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示范、试点,完善现有的配套技术,重点支持具有广泛节约和替代前景的生产技术;改善北京路网和路口节点布置,创造顺畅的道路交通条件,减少机动车涌堵,节约燃油,减少污染。
强化管理节能,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根据国家节能法修订并完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强化节能监管,出台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价和审查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节能强制标准和建立能效标识制度;建立节能监察队伍,依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用能定额管理和监测;加快建筑供热计量和收费制度改革。
4.3、继续调整能源结构。
按照“优质化、可持续、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调整原则,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优质能源比重由2005年的57%提高到2010年的70%以上。
因地制宜,多能互补,重点扶持,政策配套,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260万吨标准煤/年。其中,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00万吨标准煤,重点发展地热能、太阳能热、生物质能和风能。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6%。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40万平方米,发展农村户用高效生物质颗粒燃料10万吨。
大力发展电力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总量控制,分区发展,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举措,改善燃煤利用结构,控制燃煤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10年,电力、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和11%。
4.4、统筹城乡能源发展。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战略布局,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完善郊区电网体系,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和提高供电安全性。
进一步提高近郊新城天然气供应水平。远郊新城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管网,发展生活用气;在天然气管网覆盖不了的地区,发展液化石油气。
提高郊区供热能力。远郊新城发展清洁燃煤技术的区域集中供热或热电联产,远郊区县的中小城镇实施清洁煤或生物质型煤的集中供热。
建设“新农村新能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能源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方式效率低,排放高,方便性差,影响环境卫生,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新能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时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效、清洁、经济、方便”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发展新能源,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能源利用的“新结构、新方式、新机制”:新结构,即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新方式,即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用能方式,发展清洁、高效、适用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新机制,即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液化气、清洁煤、天然气使用,鼓励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增加液化石油气和优质型煤的供应,适当供应农民生活用气,推广太阳房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试点推广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支持生物质能的集中利用。建立健全农村能源供应、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市场化机制,使农村能源体系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
4.5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
按照“统筹平衡、监测预警、调节需求、重点保障”的原则,整合全市煤电油气热等资源的信息,建立快速反应的能源与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及时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实现运行管理制度化,运行监测信息化,预测预警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我市能源与经济运行预警能力。
健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品种的应急预案,坚持快速反应、先期处置、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突发事件处置原则,完善能源调度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4.6加强管理和法制建设。
建立全市能源与经济运行综合协调机构,制定全市能源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建立全市统一、联动的能源调度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能源发展。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推进项目贷款银行招标、代建制等工作,降低融资成本。强化政府对能源运行的监管,加强对电力和天然气等具有垄断特征的能源产品的价格监管。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实施细则以及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专项政策措施。完善节能地方法规和一系列节能标准,修订并完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制定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节能评价和审查管理办法。
第四篇: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余胜海/文
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发展速度调整到8%左右,能源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但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然将依靠高碳能源作为驱动力。既要保持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又要适应低碳经济时代对节能减排提出的新要求,对中国来说是个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在能源安全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资源贫乏,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能源资源蕴藏总量较为丰富。按目前估计,我国有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第18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除了当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常规能源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尽管从总量来看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从人均拥有量来看,我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煤炭的人均可采储量为89吨,石油为2.48吨,天然气为1408立方米,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7%、10%和5%,与美国、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相比,差距较大。
从我国化石能源储采比来看,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外,石油、天然气则后继乏力。从能源储藏结构来看,我国是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与世界的能源全局状况正好相反。预计2020年以后,国内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
二、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
无论从单位GDP能耗,还是从能源系统效率或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来看,我国的能源效率都属于世界上最低的一类。在《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调查排序中,中国资源绩效居世界倒数第6位。由于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能源效率为33.4%,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而能源系统总效率则更低,仅为11.2%。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包括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至3倍。能耗高是由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力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三、石油来源地较为集中,运输路线单一。
国际石油出口地区主要是中东,石油运输从中东到中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鉴于我国对世界能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实际影响力及海上能源运输线路的军事自卫能力非常有限,依靠国际石油资源满足国内基本需求,将使我国处于石油不安全状态。因此,维护产油地区稳定,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中国与相关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大压力。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中东地区,然而中东历来是国际政治热点地区,容易出现动荡。此外,我国的石油运输大部分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一线海运,而这条石油运输路线有可能被相关势力封锁,使我国石油海上运输中断。
同时,中国石油运输安全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运输线路安全,二是运输能力安全。前者决定中国是否能够确保运输通道的安全,后者决定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所需石油从海外运回国内。因此,从运输能力来看,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同样令人担忧。
发展中国的石油运输能力,既需要壮大中国的海军力量,又需要整合中国的油轮事业。这种发展无疑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发展本身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地缘政治。因此,中国在考虑自身能源运输安全时,必须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大局出发,注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兼顾二者的协调发展。如何才能做到既壮大自身护航和航运能力,又在地缘政治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困境,将是中国考虑能源安全战略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四、石油战略储备不足,“走出去”战略受阻。
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从2006年开始建立,目前石油储备量仅仅达到30天进口量的标准,离国际能源机构成员通用的90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石油战略储备数量的不足,大大削弱了我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石油领域的海外合作,主要是与一些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在石油开采、石油提炼和石油贸易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然而,一些与我国在石油合作上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是与美国在政治上敌对或者有距离的国家。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我国在石油安全问题上拥有更大的空间,借助于“中国威胁论”,对我国的石油海外合作进行刻意阻挠,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面临挤压。利用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展开并购,是扩张海外油气资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比较敏感的国家间合作的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借助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发挥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一些政治性的因素,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收购也频频遭遇阻碍,有些并购功亏一篑。
同时,我国周边地区的不少领土和主权争端,都与石油资源有关,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同时缺乏与相关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的协调与合作。我国的石油外交经常采取的是“单打独斗”方式,缺乏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有效协调与合作。这不仅使我国在与产油国打交道时容易处于被动地位,且使得我国不能分享主要国际石油组织的石油信息与成果,更重要的是,使我国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不能提高。
五、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造成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重要原因。尽管今后中国将逐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但不会改变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将占55%至56%。纵观世界能源结构变迁,每一次都不是由于前一种能源资源的枯竭,而是由于优质能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可以设想,即使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枯竭,也不可能再回到煤炭时代。历史证明,能源结构的改变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来看,世界上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以煤炭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所以,我国应奋起直追。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国家之一。根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70%,其中燃煤排放量占整个燃烧排放量的96%。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40%的地区降酸雨,70%的水体遭污染。2005年监测的319个城市中,仍有近45%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暴露于未达标空气中的城市人口超过统计城市人口的60%。全国527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98个,占统计城市的56.5%,有些地区的酸雨频率达100%。空气污染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据专家分析,因空气污染,国民经济损失2至3个百分点。照此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为此付出3900亿美元的代价,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六、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石油供应受制于人。
石油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问题也就是石油问题,能源安全实质上就是石油安全。我国主要油田或增加产量难度大,或开发成本较高,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大规模的石油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石油供应安全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依赖程度越大,供应安全的风险就越高。201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过美国(53.5%),到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突破70%。对于中国来说,潜在的石油供应来源主要是中东、北非、俄罗斯和南美,其中,由于中国与南美一直缺乏紧密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外来,因此,中东、北非和俄罗斯便成为中国最现实的主要石油供应地。幸运的是,中国与这三个地区政治关系一直比较良好,尤其是中东北非地区,大部分产油国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合作潜力很大。但不幸的是,这些地区都是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产油国不是经历着严重的地区和国内冲突,就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这些地区的产油国依赖石油出口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但不断的战乱使能源出口大受打击。美国对部分产油国,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的经济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现在,石油主要生产国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为能源发展寻找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尽管中东和北非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但它们却不是一个稳定的来源。中国石油供应安全不仅取决于中国同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且更取决于这些地区本身的稳定和安全。
七、国际原油市场长期供应堪忧。
国际能源经济学家、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特雷弗?豪瑟认为,中国近期由于短期政治因素而做出的决定,不太可能改变其长期能源发展道路。但是,中国对于石油的依赖,则是一项远为紧迫的关切。中国经济对石油的需求超过了美国或欧洲,半数的石油进口来自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那么今年中国在原油上的支出,将超过向美国出口货物的收入。
长期而言,中国的最佳选择是减少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政府鼓励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参股国际石油项目。这种被称之为“股本石油”的政策,旨在防范油价波动和供应中断。
但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的能源投资,给中国政府造成了外交政策上的难题。利比亚的动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11年2月,在一些石油工人遇袭后,3万多中国公民不得不撤离该国。现在利比亚新政府已经成立,但是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能否收到成效,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国际市场原油定价权争夺上看,从本质上来说,让油价回归到供求基本面,符合大多数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国际原油市场金融化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投机者的利益,油价疯涨猛跌,对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均不利。
特雷弗?豪瑟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为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供应合同,锁定价格和供应,确保双方利益。但从长期看,推动建立一个受到更加严格监管、少受投机资金操控的国际原油市场,才是正道。
此外,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交易以美元定价,美元的涨跌对油价的影响巨大。要确保油价的稳定,还应推动以比美元币值更稳定的货币充当原油交易的计价货币,这就涉及到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要实现这些长期的目标,中国必须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其工作无疑任重而道远。(本文摘自《能源战争》一书,作者余胜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形势及战略选择 2011年03月24日 14:34 来源:中金在线
字号:T|T 3人参与3条评论打印转发
随着廉价能源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能源争夺愈加激烈,甚至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能源安全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世界能源安全体系,各国才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共同解决能源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的特点
世界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生产安全、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既要以合理的价格保障世界能源的供给,维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要对能源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损害给予高度重视,保护好人类生存自然环境,还要保护国际社会及其成员免遭由于当前和未来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变化而可能带来动荡的风险及威胁。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世界能源安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全球对中东地区能源供应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据统计,世界前20位产油国的原油日产量为5700万桶(占世界原油产量的87%),其中,2400万桶产自欧佩克成员国(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3%)。根据联合国能源开发署的预测,全球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将从1997年的26%提高到2040年的40%。其次,能源安全国际间合作的意向不断加强。近年来,受石油价格的波动、中东局势动荡、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等因素影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许多国际性会议的重要议题。各国旨在通过会议协商达成一致,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共同保障能源的正常供给和应对恐怖主义对能源设施的威胁和破坏。再次,国际能源的短期投机行为容易引发世界经济的动荡。能源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而能源的暴利性也驱使着投机行为的泛滥,使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外,能源安全问题往往与政治纠结在一起,从能源领域的问题引申到政治领域的矛盾,加剧了能源市场的不稳定。
二、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
1.金融危机延误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2005年以来,全球掀起了替代能源的发展高潮。但是,当前新能源开发仍未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大延缓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此外,新能源开发的技术还没有实现新的突破,新能源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
2.消费的持续上升加大了能源供给的压力。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能源消费量也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消费量的加大正逐渐考验着世界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供需矛盾将会对能源安全体系施加更大的压力。
3.能源争夺不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能源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中东一北非、中亚一俄罗斯两大板块合计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3.4%,而亚太和北美地区的储量明显偏少。这种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导致了对能源的争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战略竞争从未停止过。
4.国际能源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影响大量实体产业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体系较为脆弱,给许多投机行为以可乘之机,能源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下游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海湾地区由于金融地位的缺失而无法左右国际油价,决定当前国际油价的仍然是美国金融界。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确立了“石油美元”的国际地位和优势,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石油价格的波动。此外,投机交易也会对正常价格产生极大的破坏,不利于与能源相关的整体产业的正常运行。
5.能源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是由于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质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推动者。当前,化石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有可能发生灾难性后果。目前,各国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还无法摆脱对自然资源使用的依赖。虽然,各国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对环境的破坏。
三、能源安全战略的选择
1.充分把握金融危机的机遇,确立新能源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能源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延缓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但也对构建完善的能源安全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能源价格回落只是经济增长与能源紧缺两者矛盾激发的一种表现。恢复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有效和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寻求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根据以往的经验,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都会孕育出新的产业革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金融,目前,其经营模式和结构都面临着根本性的调整。这意味着金融业很难在短期内成为经济复苏的基础产业,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提高发达国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等紧密相关,将很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周期的主导产业。
2.生产国与消费国协调统一,实现能源供求平衡。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是国际能源安全的重要表现,要尽可能地实现能源的供求平衡。从供给的一方来看,作为生产国一般根据市场上消费国愿意支付的价格来确定相应的投资规模,从而保证足够的生产能力。由于生产方与消费方总是存在着不确定的博弈,生产方一般担心中长期生产的稳定性,而需求方则要求生产方能尽可能地增加产量。这就要求生产方对需求作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各环节供应的顺畅,保障连接消费者的渠道畅通,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期能源供给机制,同时,实现生产方利益的最大化。从需求的一方即消费方来看,消费国一般要从减少对能源的消费入手,尽可能地提高对能源的使用效率,消费方对资源消费的有效控制和节约也能有效缓和供求矛盾。供给方与需求方要相互合作,有效衔接,共同致力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稳定。
3.倡导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能源的保障问题,必须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能源安全体系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国都有共同的责任、共同的风险和利益,能源合作对化解国际能源供求矛盾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在共同的利益约束下,应加强生产国、运输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通过团体组织的纽带连接作用,把各国的利益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当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已建立的国际安全体系已经与当前复杂的能源安全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要求这些团体组织适时调整计划,构建更加灵活的能源体系。各个国家还应联合起来,集中科技攻关,加快能源集体研究步伐,共同推动能源的国际合作以及新能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4.完善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世界能源价格。能源与许多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源价格的波动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大部分中下游产业,对产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保持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首先,从供给上增强能源的储备,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开采利用效率,保证能源的正常供给;其次,要抑制能源投资,加强对能源期货市场的价格控制和交易监管,理顺能源市场和价格机制,使能源期货市场变成正常的投资市场而不是投机市场,避免价格因不必要的投机行为而大起大落,弱化“石油美元”的国际影响,提高亚元、欧元等与国际能源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能源价格特别是油价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再次,完善政府的能源价格补贴政策,随着政府对能源价格补贴的逐步透明和减少,以及能源的稀缺性将在价格上的逐步体现,稳定能源价格应更多的表现在抑制能源价格的过快上升。此时,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实行的能源补贴政策,应以合理、公平、有效、透明为标准,弱化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应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与和平共处,特别是要控制和稳定中东地区的局势,用和平的手段取代武力手段解决问题。
5.加强节能环保,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把能源的使用与供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以提供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可持续能源供应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相应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普及,积极开发利用风电和热力等清洁高效能源和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各个国家和地区要加强新能源开发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突破,开发出更加完善、更加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替代性能源,使人类能真正彻底地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彻底地解决化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污染。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选择或重新选择开发利用核能发电,亚洲及美国积极推动风电市场的发展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和普及,以及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幅开放近海油气 核电建设或将重启 奥巴马2012国情咨文高亮能源 本报记者 于欢 《 中国能源报 》(2012年02月06日
第 07 版)
奥巴马在内华达州大谈美国未来能源政策。
上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说,能源连续第三年成为这一演讲的中心话题。随后奥巴马用3天时间出行美国5州,进一步阐述其新一年施政理念和工作重点,在内华达州和科罗拉多州,奥巴马再次将话题锁定能源,细化了美国2012能源战略。
墨湾油气大解放
奥巴马在国会演讲中首先肯定了美国近些年在化石能源方面取得的成绩。“现在美国的石油产量为8年来最高水平,同时去年我们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已降至16年来的新低。”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为510万桶,到2011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80万桶,增幅达14%,同期天然气产量也增加了10%。EIA预计到202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20%,届时美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有望从当前的49%降至38%。
奥巴马在演讲中强调,白宫将进一步解禁近海油气开发,计划开放美国75%的近海油气田,同时政府方面将继续全力支持天然气开发,并提出将为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制定优惠政策。“我们拥有可供美国使用100年的天然气资源,未来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继续确保天然气的安全开发。”
奥巴马透露,美国内政部将于今年6月启动墨西哥湾地区新一轮的油气田租赁竞标,计划出租的区块总面积达1500万公顷。美媒认为,这意味着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阴影已彻底散去,深海石油开采热潮将重回美国。
据美国内政部预测,本轮油气田出租将使美国增产10亿桶石油和4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这一消息得到了美国石油业界的一致欢迎,但美国石油协会对这一计划的执行能力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奥巴马重申将寻求取消每年总值达4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补贴。“与其向昨天的能源提供补贴,不如投资明天的能源。”在此之前,奥巴马曾在每年的政府预算中要求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但始终未在国会获得通过,石油业界的激烈反对是这项政策难以实施的最大阻力。此外,争议不断的美加原油管道运输项目Keystone XL则再次遭到奥巴马的否决。
清洁能源继续受捧
奥巴马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美国应争取在2035年之前实现85%的电力供应来自清洁能源的目标,为此美国将毫无偏见地发展所有类型的清洁能源。“一些人想要风能和太阳能,其它人想要核电、清洁煤和天然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需要所有这些清洁能源。”
在科罗拉多州,奥巴马别有用心地将演讲地点选在巴克利空军基地,这座基地是去年美国空军首次进行生物燃料试飞的场地,当地还建有一座装机为1000千瓦的太阳能电池阵。
奥巴马在演讲中提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针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力度。主打绿色能源牌的奥巴马虽然未能给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带来革命性巨变,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在其任期内得到快速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美国太阳能发电量已达2008年的3倍,风力发电量几乎也实现了同样的增幅,但这两种清洁能源电力在美国电力总量中的比例依然渺小。
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推出的刺激政策,但这一政策已于去年底到期。目前美国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只剩税收优惠,但也面临过期窘境,其中风电优惠将于今年底到期,太阳能为2016年。业界呼吁政府延长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对此作出正面回应,明确表示政府将继续推行清洁能源的税收减免政策。
核电建设有望重启
核能是奥巴马演讲中缺失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核电将继续在美国遇冷。
目前美国31个州中有104座仍在运行的核反应堆,为美国供应着1/5的电力,但是自1979年三哩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以来,美国尚未新建任何核电站。
2010年2月,奥巴马曾宣布政府将提供8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担保,用于在佐治亚州建设两座新的核电站,但因审批、日核危机等因素影响,该计划始终未能落实。
但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美媒的最新报道,有确切消息显示,新建核电站的计划将在“未来几周内”扫清所有障碍,美国长达30年的核电沉默有望就此破除。
就在新电站建设传出好消息的同时,美国现役的核电站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NRC)1月31日发布报告称,美国中部和东部的反应堆恐难以承受大地震侵袭,而在此之前,监管机构认为这些反应堆不会受到地震威胁。NRC指出,这意味着美国中东部的96座反应堆必须进行新的地质测试,相应的升级改造工作将耗费大量资金,部分反应堆可能因此被迫关停。
总体而言,美媒认为,大选年的奥巴马明显表现谨慎,在能源规划中不再一味地倾向清洁能源,而是试图寻求平衡,不再排挤传统化石能源,能源领域的每一个行业都成了赢家。
中美贸易摩擦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蔓延升级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2012年04月14日15:5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从贸易摩擦到产业升级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出现了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蔓延升级的态势,其背后更折射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调整下中美产业冲突的常态化格局
文/张茉楠
中美贸易争端正处在高发期。恰逢2012美国总统大选,中美贸易争端频繁不可避免。但值得关注的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出现了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蔓延升级的态势,其背后更折射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调整下中美产业冲突的常态化格局。
步入2012总统大选年,美国贸易保护大棒频频砸向中国企业。美国参议院3月5日通过一项修订《1930年关税法》法案,保留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越南等国获得政府补贴商品征税的权力。而就在早前的2月28日,按照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计划,美国终于启动了跨部门的贸易稽查中心。新机构成立有两大看点,一是新机构的设立将帮助奥巴马实现其出口增加目标,从2009年的1.57万亿美元,到2015年翻一番,达到3.14万亿美元;二是这个新机构将协同美国多个部门,以应对世界各地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矛头直指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与中美贸易额的上升成正比。而产业走向升级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这些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领域,上升到“高端领域”。数据表明,中美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全年双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伴随双方贸易往来接触面的增大,摩擦之事自然有增无减。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0)》,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同时,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出现的摩擦也不断增多,这是贸易摩擦向高端领域升级的体现。
拉锯了近半年时间的中美光伏“双反”博弈,标志着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鏖战已经开始。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亨利表示,“美国正面临失去清洁能源领导地位的危险。”
美国上诉光伏企业在破产声明中,都将公司崩溃归咎于全球需求下降及竞争过于激烈,特别是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
国际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意识到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强烈,但“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超出了“再工业化”的范畴,实质上是产业升级和“归核化”(即向设计、研发、标准等价值链高端抬升)。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来看,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此,奥巴马不仅将其视作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国内就业、刺激经济复苏、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重要手段,从长期看,更希望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带动新一轮产业周期,并为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主导权、重塑美国竞争优势进行长远谋划。
而中国同样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整体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引擎和关键所在。金融危机后,在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产品在可再生能源市场已占据主要地位,2010年中国光伏产量已达16GW~17GW。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而言,中国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业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尤其是越往下游(组件生产、太阳能应用产品)竞争越激烈,主要是由于下游产品生产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因此也造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更易受到外部冲击。去年以来,外部需求大幅萎缩造成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滑,多晶硅电池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现在,对新能源的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但各国都要在有限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自然不可避免地“短兵相接”。美国已经确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实现“再工业化”和重塑美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而中国也必须加快产业技术和品牌升级,重新夺回并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展望未来,中美是影响全球贸易格局走向的最重要的两大力量,这其中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眼下,中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积极应对外部挑战,要求我们把握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和创造市场需求,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打破贸易摩擦的制约,变“被动”为“主动”,对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温家宝:中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
第五篇:电力能源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方案
电力能源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二十二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加强对电力能源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围绕“一防三保”(防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保供电)安全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夯实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努力提高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全市电网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推进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和落实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规则意识,强化安全保证体系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监督考核,健全安全责任制,明晰各级、各岗位安全职责与标准,确保人人明责、知责、履责,失职追责。
三、监管范围
所有电力能源相关机构。
四、工作职责
1、加强对电力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办事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听取成员单位的工作汇报,定期向安委会报告工作。
2、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在本行业领域的宣传、贯彻、落实,加强电力能源安全生产工作调研,监管工作经验的总结推广,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预防电力能源企业领域安全事故的有效办法和举措,推进电力能源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3、加强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协商、调度电力能源企业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4、负责电力能源企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督查、监督、检查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督促电力能源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专项安全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点危险源的监控。
5、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办公室定期向市安委员办公室报告安全生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项安全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 2 演练情况及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情况等。
6、承办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全委员交办的其它事项。
六、实施方案
(一)电力能源企业以属地为监管主体,企业为责任主体逐级明确责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二)建立日常检查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电力能源企业要依据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和执法检查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监管范围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三)加大安全检查督查力度。按照工作计划,市电力能源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随机抽查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属地监管主体要督促电力能源企业自查自改、电力能源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进行督查复查,实行销号制,切实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四)实行暗查暗访。严格执行“四不两直”检查方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原则上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接待,直接到电力能源企业相关机构。
(五)实行“痕迹化管理”。凡安全生产检查都要做到“有重点、有记录、有措施、有结果”。
(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 “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属地 3 监管职责。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每个季度将对辖区范围内电力能源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各类事故的发生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对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整改到位而发生事故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安全生产是第一责任的工作意识,以安全保发展,用安全促效益。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职责,做好检查、监管工作。
(三)组织保障到位。落实人员经费,做到全员重安全,专人管安全,有经费保障安全,真正做到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