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社科 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问题研究
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问题研究
1.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在这个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居住方式――外来人口聚居区。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将长期存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外来人口聚居区在打破以城乡隔绝为特征的二元结构和为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居住设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XX省的情况更为突出。但是,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却又十分匮乏,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详细具体的研究更是几近空白。
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外来人口聚居区已是XX省外来人口生活居住的主要形式。2005年XX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底XX省外来人口总量达到357.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现XX省流动人口超过一万人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有98个左右,保守估计约有上百万人口,占外来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虽然XX省政府已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外来人口聚居区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治安、生活居住、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和社会融合等方面。这些问题引发了相当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影响首善之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正确认识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现状,准确把握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发展规律,以有效措施解决外来人口聚居区所存在的问题,是建设“首善之区”的一个重大的、关键性的课题。
因此,本课题研究不仅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P•Adhikari(澳大利亚,1999)认为在澳大利亚聚居区中的外来人口与居住在城市其他地方的外来人口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回报。He Xin(美国斯坦福大学,2003)重点研究了城市社会在外来人口变迁的冲击中,政府特别是相关法律制度的作为与不作为有何影响。Laurence J.C.Ma(美国,1998)与项飚对XX省的“农民工聚居区(Peasant Enclaves)”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了“农民工聚居区”的社会形成机理。但他们的研究基本是从理论视角进行分析的,定性分析较多,议论比较多,缺少详细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
在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内,比较有名的有“河南村”、“浙江村”、“民工村”等(杨桃源等,1995)。另外像“画家村”、“保姆村”、“藏民村”、“新疆村”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了XX省区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李银华,1996)。城市外来人口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马晓微,2004)。然而,不能忽视外来人口聚居区给城市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冲击,有人建议参照城市居民社区管理对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属地化”、“服务型”、“互动参与式”的社区管理(黄晨熹,1999)。
现有对外来人口聚居区研究的文献十分匮乏,而且多停留在定性描述、记者采访上,缺乏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全面系统的研究。这对于加强XX省城市管理功能,实现“打造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非常不利的。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XX省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人员构成复杂,摸清外来人口聚居区的数量和分布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XX省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居住方式复杂,聚居区问题多样,不同类型差异
显著,但是现有的国内外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研究未有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原因和存在类型的深层次解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根源和存在类型放在城市化过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论层面上的阐释和分析。
(3)虽同在XX省,但不同类型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生活居住环境与条件、面临的问题等是不同的。为了推动XX省城市化进程、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XX省政府已制定执行一些流动人口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认识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所产生的不同问题,在一个综合性总体框架下,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原则,提出有效解决聚居区管理问题和未来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
3.研究的创新之处
(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统计和理论解释。
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尽管以往对于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特点及原因也有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成果相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在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多层面的系统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
(2)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开展综合性的理论研究。
外来人口聚居区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背景下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是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在制度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下来认识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特殊性。本课题研究将结合XX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经济动因及文化动因等不同角度,来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特点和问题进行理论阐释。
(3)特别关注到不同类型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所存在的不同问题。
同样是在XX省,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所产生的问题也很不相同。本课题研究特别关注到不同类型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问题,力图通过对不同类型及其内在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深化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的认识,为市政府正确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4.研究采用的方法
鉴于本课题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研究方法:从世界各国来看,在人口流动迁移领域,积累有大量有价值的文献。本课题研究将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梳理和分析。在文献分析的过程中,将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等方法进行规范的文献研究。
(2)制度分析方法:外来人口聚居区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产物,引导流动的背后无形的大手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分析部分将采用制度分析框架,力图通过对“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历史进程、社会心理、生活习俗、行为方式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与问题,以获取综合性和具有理论张力的成果。
(3)实地调查研究方法: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存在诸多特点和问题,为更好地掌握这些特点和问题,本课题研究将采取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XX省外来人口超过一万人的聚居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之焦点组座谈和个体深入访谈。
本课题拟计划在对98个聚居区进行初步访谈的基础上,按职业、来源地、民族等标识先对98个区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类别中,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聚居区外来人口的1.5‰左右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来京目的、来京途径、组织形式、从业类型、收入来源、居住条件、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内容。同时进行与政府各级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座谈,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4)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本课题将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罗吉斯蒂(Logistic)
多元回归方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XX省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并进行问题导向的深入分析。
第二篇:加强社科研究构建和谐社会
一、如何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巨大的理论支撑。社会需求是推动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观历史,每当社会处在重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就异常活跃,因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有重大突破,为社会变革的顺利推进给予巨大的理论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用,我们将会在实践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靠谁来解决?这就要靠哲学社会科学。我们知道,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的,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树立理论思维和科学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构建和谐社会为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在满足社会需求中才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将会逐步提高,其地位也将被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来。广大社科工作者可谓是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可以预言,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将是哲学社会科学迅速繁荣发展的过程,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全体社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社科工作者怎样服务好和谐社会建设?
面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为社科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在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中创造新的业绩,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1、坚持科学指导,保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第一位的要求,是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偏离方向,导致思想混乱,进而危及社会稳定,更无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我们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又尊重其发展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社科工作者走向社会,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只有研究解决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当前,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结构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证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如何确保中低收入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增加物质投入、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如何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等。同时,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使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论创新。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3、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社科普及。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是无形的、长期的和渐进的,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成果转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社科优秀成果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其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解决好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全社会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一样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千方百计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精神风貌。
第三篇: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教师函(2011)11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鲁教师字〔2011〕3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的意见》(鲁教师字〔2011〕6号)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含幼儿园教师和园长,下同)队伍建设步伐,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的意见》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促进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管理风格和特点,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和校长带头人的作用,使之成为我省名师、名校长的后备梯队,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一)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计划培训1000人。培训学科:学前教育;小学思想品德、综合实践、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初中劳动技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高中通用技术、综合实践、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培训内容: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等。
(二)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计划培训300人。培训内容: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学生行为干预与学困生教育、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法、班级建设与管理、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家校沟通与合作、安全教育等。
(三)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
计划培训500人。培训内容: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科学发展观与国家教育法规政策、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教育科学新知识、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与现代学校改进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等。
(四)教育技术能力中级骨干教师培训
计划培训200人。培训内容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技术培训理念、内容和方法,加强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培训对象选拔与报名
(一)遴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具备中小学高级职称(幼儿园骨干教师可适当放宽),在本县区本学科具有较高知名度;身心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2.骨干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近五年获得过省级(市、县级)表彰;骨干校长为现任正职校长,教育管理经验较丰富,教育改革富有成效,并已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承担远程研修指导能力的各学段学科骨干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3.培训对象原则上不重复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每所幼儿园只培训幼儿园园长或幼儿园骨干教师一人。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不参加本项目的培训。
(二)选拔方法
1.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按分配名额(附件1)组织选拔工作。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教师自荐、学校推荐、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的程序进行。
2.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参训学员名单统一审核后按时上报省项目办,并分项目、分学科、分期次落实培训对象。
(三)组织报名
参训学员的报名由各市教育局负责。各市确定本市参训学员名单后,由各市项目负责人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7月1日-7月10日)。并将“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信息表(附件4)、“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员信息表(附件5)均加盖公章,于7月15日前上报省项目办。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省项目办邮箱sdspxm@163.com。
四、培训方式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21天,分散研修2个月。集中培训要加强培训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散研修期间,要加强对参训学员远程指导。“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将开通“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题网页,各承办机构工作资讯、参训学员作业、培训感悟、结业论文等要及时上传,交流分享。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2011年9月—12月。培训地点:各承办高校、培训机构。
各承办单位具体开学日期、培训地点及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六、项目邀标
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培训项目承办院校从省级以上具有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培训效果好、社会信誉度高、已申报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省内本科院校中遴选。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由山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办公室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依托“山东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由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
七、管理与考核
(一)各承办院校开班通知和培训日程安排,要提前15天通知到学员本人、所在市教育局和任职学校,并报省项目办备案。
(二)各承办院校要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作风优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或教师担任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要建全学员培训档案,实行全程管理和跟踪指导。培训期间,承办院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参训学员撰写“所思、所想、所悟、所得”,编辑培训简报上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三)培训期间,学员应按时完成各培训模块作业,每模块要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研修报告。分散研修结束之后,要结合研修成果和工作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应用性综合研修报告。培训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与体会。
(四)学员培训成绩由承办院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勤情况、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与综合研修报告等。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具体考核标准由省项目办另行规定。学员考核成绩由承办院校反馈至学员任职单位和市教育局,并报省项目办备案。培训合格学员
颁发全省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继续教育A类学分40分。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省教育厅组成由分管厅长牵头,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定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做好学员选派和管理工作。学员任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各承办院校要认真落实培训方案,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二)经费保障
省教育厅、财政厅按每位参训学员5000元标准核拨承办院校,不得向参训学员收取任何费用。参加培训教师的交通费由派出单位承担。培训项目承办院校须严格按照项目工作要求和有关财务规定编制培训经费预算(加盖单位公章),经审核批准后先行拨付培训经费的60%。培训任务结束后,各承办院校提交项目经费决算,经省项目办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及培训效果审核评估后拨付余款。各承办院校保留培训费用原始单据备查。各承办院校要按照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鲁财教[2007]53)要求,加强经费专项管理,规范经费支出项目,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保证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三)机制保障
建立全程督导评估机制。各承办院校在培训结束1个月内向省项目办提交培训总结报告。省项目办成立项目评估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行
全程督导评估,及时督促检查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的落实情况,对培训内容、教学安排和管理服务情况、学员满意率等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项目评估结果将作为调整下一培训任务的重要依据。
省项目办(教育厅师范处)联系人:刘全利 电话:0531-81916561;传真:0531-86109606 邮箱:shifanchu@sdpec.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编
250011
第四篇:2010大桥时代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研究
大桥时代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策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随着舟山大桥时代的到来,外来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我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积极应对大桥时代新情况、新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课题组走访调查了公安、劳动、教育、计生、卫生、司法等相关部门和定海、普陀等部分县(区),深入分析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大桥时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近年来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服务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理顺体制,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市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在市公安局增设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办公室。特别是2010年以来,在深入调研、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着力转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了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为一体的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作为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行使职能,进一步理
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促进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同时,全市四个县(区)相继成立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注重长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制度化、长效化。在劳动就业方面,相继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和完善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在计划生育方面,先后出台了《舟山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手术费用报销和补助办法》等文件,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服务;在教育卫生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舟山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办法》等,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探索建立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保障,力量配臵逐步到位。在重视政策、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市还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经费保障。在2001年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取消后,市里就明确规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核定安排。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按照上年流动人口登记发证数500:1的比例配备协管员,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
算。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到位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755.4万元,其中纳入财政预算专项经费715.4万元,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与暂口总数比例达到445:1,有力保障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计生等部门也在全市44个乡镇(街道)均配备了专兼职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并对流动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增设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员,增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量。
四是着眼民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劳动部门把外来农民工纳入本市渔农民就业培训范畴,提供各类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在每年春节后开展以“进城务工,帮您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免费发放“春风卡”等宣传材料,组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在全市建立了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共为1万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教育部门把流动人口子女作为重要的义务教育对象,与舟山市民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各类政策性补助、同等要求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同等接受教育质量检测,切实做到让流动人口子女“有书读”并“读好书”。目前,全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有15286名,入学率达到100%,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有9202名,公办学校接纳比例为60.2%;计生部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技术基本项目免费制度,2010年共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查环查孕47610人次,免费手术服务767人次,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率达94.2%。此外,公安、司法、卫生等部门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了一系列服务流动人口的工作措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狠抓基础,管理工作更富实效。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责任制,有效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掌握和管控,增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效。一是加强了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在明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四级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推进了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在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开展服务管理工作,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证件办理以及用工信息、教育培训、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一些村、社区和企业根据需要建立服务管理站,实行专(协)管员联片包干、村(社区)各类组织共建共管,协助乡镇(街道)做好服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二是开展了基础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大力推广村(居)登记站、企业远程申报点、综治中心办证点等社会化登记办证模式,积极采取“一站式”办证服务等便民措施,强化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动态。截至2010年12月,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率、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分别达到95%和100%以上。同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将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劳动保障等信息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三是探索了多元化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针对当前我市船舶修造行业外来人口众多、流动量大、人员复杂的情况,严把“住宿关”、“务工关”、“办证关”、“进出关”、“信息采集关”,为实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定海、普陀等地坚持推行流动人口“本地化”服务管理,协同街道(乡镇)建立了新居民委
员会,强化流动人口自治自管;岱山等地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承包制,将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的治安管理责任以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或个人;嵊泗等地探索外来船民陆地化管理办法,建立外地船只和船民档案,按原籍地划分停泊区域,落实联系管理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全市的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水平。此外,各地积极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以“外来人口之家”、“民工之家”等形式,让流动人口参与自我管理,及时了解诉求,倾听意见,化解矛盾,有效促进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交流与融合。
二、大桥时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带来了人流物流车流的加速流动。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临港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人口流动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对我们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流动的形态出现变化、总量持续上升。近年来,人口流动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人口流向主要以定海、普陀城区为主,逐步向新兴海岛工业乡镇扩散。自2000年以来,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加近13万人,年平均增幅为17.8%,到2010年6月已突破30万。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来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幅放缓,但从总体发展态势看,我市流动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是流动人口的结构和就业方式特征明显。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省外的占总数88.5%,且省外流入的人口总体比重与往年相比持续上升。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河南、江苏3个省,分别占到23.3%、17.7%、8.5%,三省合计占总量的49.5%。这些群体正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暂时进城“讨生活”,向更多地追求人生理想、融入城市生活转变。
三是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加快。随着跨海大桥的开通,我市外来人口流动性明显加快,多数处于高频率流动状态,落脚点变化快、务工点变换频繁。据抽样调查发现,一年以上相对固定居住的仅为15%左右,滞留时间不到半年的占到了40%以上。特别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多数失业的外来人员并不会立即返乡,而是会继续滞留在当地,失去工作后他们可能频繁变更落脚点,并因找工作而在县(区)、乡镇之间快速流动,或在老乡、朋友、亲戚之间串门留宿,或一起群居(租),给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四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呈现新动向。目前,我市流动人口作案占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0.38%,而在全部刑事作案人员中却占67%以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中以安徽、贵州、河南、江西、四川等地居多。由于失业流动人口中的闲散人员逐渐增多,其中不少外来人口闲散人员会因生活窘迫,铤而走险,成为我市新增的违法犯罪高危人群。
面对流动人口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我们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作理念上偏重治安管理,难以适应形势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对流动人口往往强调其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工作压力。在工作理念上,往往是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随着大桥时代的来临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会产生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一系列社会服务需求,而现有以治安防范为主的管理模式已明显滞后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难以满足流动人口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迫使我们进一步转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促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
二是管理体制上尚未统一规范,难以进行上下对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至上而下加强统筹协调。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整个体制上看,虽然在市级已经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但在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不同程度存在着各自为阵的问题。有的地方尽管成立了不同形式的专门机构,但存在设臵不规范、体制不顺畅、职责不清晰等问题。有的部门协作意识不强,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信息平台上缺乏共享机制,难以整合各方资源。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流动人口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目前,公安、劳动保障、教育、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等
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应用平台,除公安和人口计生部门开始尝试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外,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基本上互不相通、互不共享,导致基础信息不全面、人员信息漏项多,无法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应,给服务和管理带来不少盲点。还有一些部门在基层都组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队伍,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和互补机制,造成资源浪费。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正式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课题组认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桥时代新形势,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全面对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才能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前进。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机构设臵,理顺服务管理体制。根据省里要求和省内其他地市经验,结合我市现在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快理顺服务管理体制。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作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已于2010年5月建立,下步着重要加快推进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要切实按照县(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乡镇(街道)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社区(村)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设臵。对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或社区(村)可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和
综治工作室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二要逐步完善属地管理体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基层社区,实行服务、管理、教育、维权“四位一体”的全程服务、综合治理。强化社区(村)会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职能,完善社区(村)综治室这个工作平台,做到以社区(村)为阵地,夯实基础,抓好服务。同时,要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三定网格式责任管理模式,制定并落实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二)制定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条件出发,尽可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一要抓紧制定流动人口居住政策。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财力和现有资源承载能力,抓紧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申领“两证”的条件和可以享受的政策待遇。同时,在制订配套政策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可行性,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既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使居住证制度真正起到“蓄水池”作用,留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又要避免出现“政策洼地”,超越当地的实际承受能力。二要维护好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严肃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不法行为。当前,重点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工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工资行为;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强迫流动人口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使
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三要优化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共同享有者。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劳动者素质。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多渠道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三)构筑综合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信息,是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一要加强资源整合,拓展服务功能。依托各地原有的公安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升级改造成为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各部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流动人口数据进行综合应用,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要规范信息采集,强化动态管理。要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社区和规模企业,设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站(点),统一制发表格,统一采集信息,统一录入系统,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信息,提高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人户一致率和信息的准确率。三是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报告登记制度、动态更新制度、管理台账制度、分
析通报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规范企业用工和房屋租赁活动,健全基础台账,努力在信息互通中实现资源共享,在部门联动中实现管理互补。
(四)强化基层力量,提高管理工作实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力量的广泛参与。一是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配好流动人口协管员。要按照不低于上登记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配备好流动人口协管员,使他们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别是信息采集中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同时,要重点加强县、乡两级服务管理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比较规范的基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二是要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严格落实“以房管人”措施。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是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依法加强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落实房屋出租人责任,使出租人及时提醒和督促流动人口依法做好信息登记、申领办证等工作,并协助做好对承租者的有关政策宣传和服务管理。三是要加强矛盾隐患排查,依法打击流动人口犯罪。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机制,突出排查化解因欠薪、克扣工资、工伤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对流窜犯罪,流动人口中涉黑涉恶犯罪、具有明显地缘亲缘和职业特点的团体犯罪,坚持露头就打,决不让
其坐大成势。要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切实提高管控能力。四是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促其主动融入社会。依托社区和村自治组织,建立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加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加强自我服务和管理,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认同感以及外地人在当地的归属感,在共建共享中加快融合。
第五篇:2012年省社科规划应用对策研究课题指南
2012年省社科规划应用对策研究课题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在浙江的实践
2.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
4.“我们的价值观”理论与实践
二、浙江经济发展研究
1.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下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2.浙江今后十年城市化战略重点及政策体系研究
3.现代化国家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及我省生态环境建设
4.浙江与苏、粤两省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5.浙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浙江“两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7.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瓶颈与对策
8.浙西南欠发达山区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研究
9.后危机时代浙江外贸面临的形势和战略调整研究
10.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
11.浙江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可能性及路径研究
12.农村基础设施长效投入和经营机制研究
13.浙江发展总部经济的成效和对策研究
14.浙江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的成效、问题和对策研究
15.浙江高耗能产业现状及调整对策
16.浙江加快民航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17.浙江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模式研究与路径选择
18.浙江省民间融资管理制度构建研究
19.浙江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省投资的现状、趋势
20.浙江加快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三、浙江推进“三大国家战略”研究
1.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难点与创新路径
2.统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
3.浙江海洋开发平台研究
4.浙西南欠发达山区接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路径研究
四、社会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
1.当前浙江省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社会调查
2.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的市县镇关系研究
3.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研究
4.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和民主参与研究
5.深化政府层级职能分工,优化省管县体制研究
6.我省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成功案例分析
7.浙江与苏、粤两省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
8.加强社会管理的地方法制建设
9.加强司法监督的对策研究
10.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11.近年浙江文化消费的变动轨迹与政策建议
1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
13.浙江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规模、结构与对策
14.促进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