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钢召开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推进会20101013
武钢召开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推进会
地域:省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0-13 16:08:53.0
10月8日,武钢召开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推进会,武钢公司总工程师傅连春在会上要求,要培育五种能力,持续推进公司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武钢品牌市场价值,以优质的质量和服务打造武钢良好品牌形象,增强客户对武钢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会上,武钢科技创新部汇报了“十一五”期间武钢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傅连春在会上要求,武钢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培育五种能力:决策能力、研发工程化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武钢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品牌建设工作的责任单位,要创新管理思路,各负其责,推进公司品牌建设,提升武钢品牌价值,要从行业性质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外部支持、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管理能力、企业扩张能力和品牌年龄等八个指标着手,提升武钢品牌价值。
第二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第三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民族品牌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民族品牌
中国轮胎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时期,经历了三次变革,当前正进入第四次变革。第一次是95年开始的子午线轮胎,国内部分领军企业带头进行斜交胎向子午胎的产品转型,这个过程中推翻了合资轮胎独霸天下的格局,出现了三角、佳通、成山等后起之秀;第二次是2002年开始的民营子午线轮胎,以东营为代表的一批民企异军突起,使全钢胎生产(包括工程胎)从大厂的娇子变成了普通商品,这期间出现了兴源、金宇、盛泰等企业;第三次是2010年开始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由于全钢胎和工程胎产能逐步过剩,受利益驱使,稍有规模的轮胎厂又开始制造半钢子午线轮胎,大量的半钢产能爆发式地涌现,直接导致了竞争加剧,直至美国警觉而进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这期间以杭橡、玲珑、恒丰等为代表;
现在正进入的是第四次变革,其主题是运营优化、优胜劣汰,部分企业开始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和工厂技术升级,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的效果,以此来打造企业竞争力。
从轮胎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轮胎行业体系。随着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日益加剧;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大量涌现;轮胎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那些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胜出。
我国虽然已经是轮胎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轮胎生产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轮胎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经过轮胎行业多年的发展,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应掌握自主权和主动权。只会制造,没有品牌,即使制造得再好,技术再好,也只能被整个在别人的平台上,从而失去自己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2007年XXXXX公司成立,但开工以来便经历了重重困难,产品定位中低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生产工艺落后,没有形成系统产业系统,更没有品牌可言,公司面临破产。2013年7月XXXXXX公司由XXXXXX控股重组,公司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实施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公司品牌战略:
一、基础作支撑,树立品牌形象
公司按照“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发展思路,着眼长远,从装备、研发、文化、质量等方面入手,树立品牌意识,打牢品牌化发展基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学定位高端发展,创造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优势,使一度停滞的企业逐步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先进的装备水平才能代表产品水平。XXXXXX公司从装备入手引进了荷兰VMI成型机、意大利钢丝压延机、德国特勒斯特四复合生产线、德国SDS激光干涉仪、日本动平衡均匀性检测仪、美国阿尔法实验仪器等世界一流的生产、实验、检测设备,是国内最先引进荷兰VMI成型机的两家企业之一,关键装备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技术研发关乎品牌创新。建成了10000平方米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高规格国家认可实验室,形成了自主设计体系和研发平台;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引进TTA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新产品设计研发合作;吸收转化TTA技术,结合米其林同步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自主噪声分析,不断创新技术研发,开发紧贴市场需求的产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涵。在XXXXXX艰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提炼并践行了“四个凡事”(凡事要有标准、凡事规划在先、凡事要有耐心、凡事要协调合作)和“四个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用户第一、制度第一)的新理念,并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丰源轮胎特色的“五种精神”(鲁班“工匠”精神、“奚仲造车”创新精神、匡衡“凿壁偷光”学习精神、孟尝君“广揽人才”的惜才精神、青檀树“坚忍不拔”精神)。
质量是品牌的灵魂和生命。XXXXXX公司在员工中开展“质量在我手中”、“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等质量教育活动,组织了“万条无废品”、“零缺陷,零投诉”等质量活动,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TS16949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证书。公司2015年获得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优秀典型企业、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中国市场质量信誉双优品牌等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行业质量领先品牌证书、全国质量诚信先进企业证书。企业品牌核心意识初步建立,迈出品牌兴企战略关键步伐。
二、立足长远,打造差异化优势
丰源轮胎公司找准自主品牌建设方向,实施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化战略,确立了“做优质产品、树高端品牌”的发展定位,在市场、技术、装备、质量上实施精准定位,打造高端自主品牌,实施差异化发展。
市场定位高端:瞄准韩泰,超越韩泰,确立构建国内一流、国际二线,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中高端品牌,销售网络布局欧美等高端市场占外销的50%以上份额。
技术定位高端:坚持占领技术前沿,引入世界顶尖米其林同步设计技术,采用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温一次法炼胶工艺技术,炼胶是轮胎制作中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决定了轮胎的好坏。而丰源轮胎公司研发的一步法炼胶4.0技术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炼胶技术。一步法炼胶4.0技术有着能够提高轮胎半成品、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一套机器日产达80-120吨,比传统生产线高出一倍;每公斤炼胶的耗电量减少20%以上,节约能耗20%以上,节约用工数量50%等优点。
装备定位高端:配备荷兰VMI成型机等世界先进装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流水线和自动传输系统,全部工艺设备赶超国内轮胎行业先进水平。
质量定位高端:以“质量第一”为产品理念,以“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为管理理念,开展“万条无废品”活动,实施全员质量管理,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达到精益生产的目的。
三、注重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把自主研发产品及技术当作企业“重器”,形成了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继而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
几年来,开展碳纳米管材料在高性能轮胎、超高性能轮胎、漂移轮胎的应用研究。成功推出漂移胎、白胎侧、缺气保用胎、抗刺扎胎、碳纳米绿色胎五大创新产品,形成了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防刺扎、防漏气、防爆破“三防”全方位安全轮胎。迎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研发新能源汽车胎和出租车专用胎,迅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我们的碳纳米管应用成果是继一次法混炼新技术之后,又一通过国家级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建议在行业内扩大推广应用。
大胆尝试品牌推广新模式,在利用好国内外展会、各种广告、公共活动等传统品牌宣传渠道的同时,积极探索电商平台和联销平台建设,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实施销售渠道下沉,2016年在全国建立300家挂牌店;在XXX地区开展渠道扁平化试点,已开设直营店6家;推进海外技术输出合作项目,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
持续规范标准化建设,采用国际化标准体系,获得中国CCC强制认证、美国DOT认证、欧洲ECE认证、海湾GCC认证、巴西inmetro认证,轮胎性能指标达到欧洲标签法第二阶段新要求。丰源轮胎公司三大品牌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下步将多类别注册,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做好商标维权,保护自主品牌资产。推进企业新三板上市,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行,为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打下基础。
四、提高档次,促进跨越式发展
丰源轮胎公司着力打造绿色、环保的“安全轮胎”品牌,提高产品和品牌档次,潜心打造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把民族轮胎品牌做大做强,让民族轮胎品牌赢得世界喝彩。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轮胎品牌,创新品牌传播与展示的载体、渠道,拓展网络营销与公关平台。加入品牌推广投入,布局部分发达城市,实现品牌突围。目前,XXXXX品牌已经入驻央视二套节目。
打造个性化的品牌符号,使品牌风格成型,打造明星产品系列,品牌美誉度大幅提升。通过品牌势能的确立、终端情境工程的落成,成为绝对个性化的品牌符号,具备强势抓取细分市场受众的品牌价值。
XXXXXX的品牌之路,是再造与重建的过程。我们把打造国际自主品牌作为核心战略,以创新促转型,扎实打造中国名牌、民族品牌、国家自主品牌,集聚品牌优势,以品牌建设带动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XXXXXXX自主品牌建设之路。
五、搭建平台,催生创新源动力
激励全员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倡导“改善即是创新”的创新理念,开展全员创新活动,筑牢创新的基础,通过正面激励和机制保障促使“大众创新”蓬勃发展。
成立了创新驱动委员会,制订了《创新活动管理规定》,从组织机构、保障机制、工作措施、效果评价和创建成效等多方面建章立制、细化标准、量化考核,使创新工作有组织、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建立了评审专家组,从员工中选出256人的创新驱动代表队伍,实现了对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的全覆盖;将科技创新项目划分四级管理,通过技术革新、升级改造、管理提升等多种手段推进全员创新。2016年,创新项目、合理化建议达到2360个,直接创效超过1100万余元,累计获得专利35项。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公司倡树“尊贤崇功”用人理念,采取引进、招聘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速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建设,先后引进吸收专业技术人才500余名;建立岗位状态评估平衡机制,推行灵活激励的薪酬体系和人才特殊补贴制度,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推行人才“三通道”(专业技术职称、工人技师和经营管理)制度和“三个一批”(稳定一批骨干队伍、发展一批新生力量和储备一批后备人才)人才培养储备机制,为员工提供岗位晋级、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目前,技术人才占员工总数的17%,并建有100多人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动力”。
国家工信部轮胎行业首批准入企业之一,2016年中国轮胎行业54强、山东省橡胶行业50强,先后获得XXXXX市长质量奖等十多项荣誉,公司XXXXX品牌被XXXX省评定为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中国市场质量信誉双优品牌、全国行业质量领先品牌等,入选中国雪地胎十强品牌,成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荐的八大品牌之一。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网络实现全覆盖,是华晨、众泰、北汽等十多个汽车、新能源汽车配套供货商。
公司产销连年翻番,保持100%以上的高速增长,企业呈现出旺盛的发展生命力,引起了同行业高度关注,被行业专家称之为“XXXXX发展现象”、轮胎行业的“新黑马”。公司未来还将继续推行多样化、立体化的市场营销战略,逐步营造自身的国际高端品牌形象,成为国有企业中值得期待的优秀品牌。
第四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型某省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型某省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科学技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发展投入不足,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滞后对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完成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双重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某省的重要保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实施科教兴青和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有效地推进创新型某省 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的科技工作将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立足我省现有基础和发展需要,坚持经济与科技 紧密结合,对外开放与省内发展紧密结合,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与市场导向作用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紧密结合,坚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着力 应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主线,把突破重点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 途径,把推动科技创业作为主要抓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道路。
“一二三”战略提升某省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把握两个重点,突出三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条主线:为建设创新型某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某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瞄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集成攻关,大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两个重点:一是重大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优势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 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支持新兴优势产业的形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基础资源共享为前提,加大科技基础条件投 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个层面:一是科技富民。强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转化,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支撑,依靠科技增效益,促进农牧民增产增 收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科技强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竞争能 力。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某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五个突破:一是围绕发展特色经济,在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和发展循环经济上实现突破。二是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上取得突破。三是围绕发展特色农牧业,在实用技术开发推广上取得突破。四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在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等技术上取得突破。五是围绕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在生态功能恢复的技术保障上取得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省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集成,将 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并务求取得关键性突破,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全省整体实力的跃升。
———特色农牧业开发专项:组织实施良种及高效配套技术、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技术、农牧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及区域发展、节水农业示范、农牧业信息化与标准化科技工程。建设20个科技园区,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服务,实现科技富民。———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专项:重点支持盐湖资源、锶资源的精深加工技术;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新技术,矿产资源环境友 好型开发技术,为实现产业化打开技术通道。攻克一批制约某省省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 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
———特色动植物资源和中藏药开发技术专项:加大对高原特有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加工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强中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加速中藏医药现代化,鼓励扶持从药材规范化种植(GAP)、临床前药物开发研究规范化(GRP)、临床药物开发研究规范化(GCP)、规范化生产(GMP)到规范化销售(GSP),提升中藏药业技术水平。
———特色材料开发技术专项:加强有资源优势的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及适应性研究,重点突破锂、镁及其合金和产业化开发技术,重视资源稀有元素材料的开发,为我省材料工业由初加工型向精加工型转变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
———节能降耗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专项:重点进行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等资源消耗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专项:重点研究开发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江河源区生态保护、环某省湖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移民工程,以及湟水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中的主要技术。
———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建设一支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学 科带头人队伍。深化改革,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使用机制,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提供重点学科智力保证。
———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对某省重点发展产业、特色产品、资源开发项目,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迅速提升我省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全省核心竞争能力。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着重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六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分工明确、合作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选择研发项目,加大集成创新力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全面推行课题制与委托招标制。“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十一五”目标:以体制和政策环境创新为先导,加大R&D资源投入力度,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建成科技 基础设施、资金、人才、信息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改善创新环境,建立创新运行机制,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经费投入:5年间,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达到60亿元。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 13%左右,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实际支出的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 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成为技术创新投资主体。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大中型企业达到1%以上,骨干企业达到 2%-3%,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
科研队伍:科技活动人员数在科技人员总数中的比重达到12%以上,全省R&D人员数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提到28%以上;每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15人;企业R&D人员占全省R&D人员总数的比重超过55%,逐步成为主体力量。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科技体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大幅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初步形成全省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基地:调整、充实和组建公共研究开发机构,建立优势产业领域技术研究中心;促进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兴建 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基地。根据发展特色经济和科技的需要,建成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星火示范县(市、企业)和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稳步提高科技成果专利、发表论文等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年增长率达到15%,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 例由目前的18.7%提高到20%以上。5年内,专利总申请量达到1000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技术50项;制订完成一批有高原特色产品的 技术标准;培育50家创新业绩出众、效益突出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以完善的政策给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某省,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十一五”期间,为增强我省创新能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我省 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州(地、市)、县政府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推动科技进步的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同时,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自 主创新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为创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我省还将不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
一、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到2010年,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
二、建立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转制科研机构,在营业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依 照省政府青政〔2003〕35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对高新技术 及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重点建设一支有创新能力、高水平的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积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产业工人和 农牧区实用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为我省进行科技攻关和在我省创业。完善人才激励机 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支持科技人员用科技成果入股创办科技型企业,对技术入股和技术要素分配,不作比例要求。
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将创造和应用知识产权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目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发明创造。政府科技计划对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项目应重点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 术成果予以适当补助。
五、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贯彻落实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全民科学普及工程,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积极动员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科普事业,重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宣传体系建设。壮大科普人才队伍,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的财政经费投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选择。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从体制改革、能力建设、财税金融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 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大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大中型 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 重稳定在60%以上。
二是发挥企业在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要以企业为依 托,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要大力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国有大型企业应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 干企业,重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独特的生力军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区域创新目标,强化对产业、企业发展的服务和支持,积极参 与产学研合作,向社会开放科研资源,与地方和企业建立长期科技协作关系,积极承担委托研发项目和转让创新成果。支持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研发中心,推 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以应用为主的科研导向,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把科技创新创业对地方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绩效的主要依 据。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建设水平。大力 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和知识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有效载体。
五是开放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创新协作,建立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稳定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 与合作,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开放式的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建立多渠道投入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共享基金,鼓励企业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共科技平台。建立和完善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
六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分工明确、合作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围绕科技成果产 业化,选择研发项目,加大集成创新力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全面推行课题制与委托招标制。
第五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现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综合国力, 科技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
2)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4)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行业创新人才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