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史庄调研报告
建新农村 奔小康路
----关于德城区黄河涯镇大史庄的调查与思考
(2008年10月31日)
德州市人大机关驻大史庄工作组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做好城乡结对帮扶工作,近期,市人大机关驻德城区黄河涯镇大史庄工作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围绕落实全市驻村帮扶“五项任务”,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村串户和田间地头访谈、实地察看等方法,对大史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大史庄村位于德城区黄河涯镇东南部,距镇政府约2公里,邻101省道线。全村耕地面积1720亩(均为良田,机井灌溉),林地面积200亩,水果林面积50亩。该村辖有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027人,劳动力867人,孤寡老人和残疾特困户35户。全村现有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2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6人。该村无集体经济,2007年人均纯收入5248元。该村目前村情稳定,民心向上,不存在其他不安定因素,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村两委班子健全,成员共7人,其中村支部书记孙守军,初中文化程度,年龄34岁,德城区人大代表,2007年7月组建 — 1 —
新的村两委班子。村两委班子制度较完善,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能进行集中讨论。村两委班子较为团结,干部作风正派,有一定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意识,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多数群众感到满意。
该村经济是典型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轮作),亩均单产800斤以上;经济作物以蔬菜、棉花和果树为主,60%耕地种植蔬菜,品种单一,模式普通,果树主要是桃和苹果;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全村有一家养猪户,一家肉鸡养殖户和一家蛋鸡养殖户。该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经商打工,打工是村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了解到,村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三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盼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另外,还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据我们考察分析,限制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总体可归结为:
1、该村没有村办企业等集体经济项目,无集体收入,开展各项工作缺乏资金,内力不活,群众观念滞后,“等靠要”思想需要解决。
2、由于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全 — 2 —
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二是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业投资,投入能力不足。如该村群众有种菜传统,水利条件好,适合发展温室大棚,但大多数农户怕搞不成赔进去,全村仅有12户蔬菜大棚,其中3户新大棚还是去年才上的,发展缓慢。
3、由于村庄规划无序,历史遗留的乱批乱建宅基地问题严重影响该村的规划和建设。
4、文化设施不完善。村里没有文化大院、图书室和幼儿园,老百姓平时文化生活单调,最主要的娱乐就是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村内学龄前儿童正常入托受到影响。
三、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在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该村具有发展的优势。
一是有一个年轻有为、干事创业、健全团结的村两委班子,有一支务实为民的党员队伍。村支部书记孙守军为政清廉、处事公正,敢于负责,有多年经商经验、有经济头脑,上任前在市区经营道路桥梁工程和粮食生意,是一个很好的带头人。其他主要成员也都是年轻、本村致富的带头人。
二是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土地肥沃,属井灌区,农业的基本条件较好。蔬菜、水果是该村的传统产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也有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具有发展蔬菜、林果的巨大潜 — 3 —
力。
三是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临近市区15公里,有比较方便的进城务工机会,既可以增加农民短期收入,也具有经商的条件。
四是自2006年市人大机关对大史庄对口帮扶以来,先后投资130多万元,帮助该村修路、通水、改电、打井、建桔杆气化站和村委会大院,为该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驻村帮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大史庄实际,我们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村支部组织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1、通过个别谈心,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等形式,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增强责任心,努力树立乐于奉献、一心为公,敢为民先、敢担责任的新时代农村干部形象。
2、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服务。
3、坚持村务公开,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4 —
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对于村内重大事项,坚持决策的公正、公开、透明。
(二)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1、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村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争取合理调整地块实行蔬菜连片规模种植,筹建一个高标准、规范化的蔬菜大棚基地。
3、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和农业技术员传授种植技术。适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为村民讲授有关蔬菜种植、林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实施科技兴农,提高现有劳动者的致富能力。
4、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蔬菜类和养殖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5、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科学合理搞好村庄规划,村民建房或申请宅基地坚持公 — 5 —
正公开,对搭乱建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对合理建房坚决给予支持。
2、巩固和完善通路、通水、通电建设,加大农村“六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栏、改垃圾处理)力度,加大村庄整治力度,促进村容村貌改善。
3、争取资金,购置书籍,添置设施,将村委会大院改建为集办公、娱乐、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大院,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4、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协助完成村幼儿园建设,保证学龄前儿童入托,解除村民后顾之忧。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技、法律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十佳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逐步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程序。
2、坚持红白事从简从办,不搞铺张浪费,坚决废除陈规陋习,反对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认真排查热点难点问题,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大调研大走访调研报告
大调研大走访调研报告 一中副校长:郝子路
按照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关于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的要求,我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校和我个人(1)“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和改进建议;(2)关系师生贴身利益问题;(3)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群众对我个人“四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师生反映我在安排布置工作上,有喜欢热闹,大场面的现象,建议少开大会,多开小会,多个别交流谈心,这样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避免走形式,走过场。
2、师生反映我在指导工作方面讲理论多,老师有时候不理解,不太好把握,感觉不太切合实际。建议紧密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讲话和提要求更直接,更通俗易懂,更好的方便老师理解和落实。
3、师生反映我对师生做的好的地方发现的少,表扬的少,而对存在的问题往往及时发现,对有问题的老师和学生不留情面,当众批评,让老师畏惧,让老师感觉心里不舒服。建议我多表扬,少批评;多心平气和,少发脾气;多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力求让老师心里感到温暖,让老师发自内心的信服,让老师自觉的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和不足。
4、师生反映我在会上讲话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的时候,有扩大化现象,比如是一个人犯的错误,在大会上一说,好像很多人都犯错一样。建议我更多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问清原因,区别对待,对缺点和不足不扩大;建议我多采取个人谈心,暗示等方式让老师们自觉,保全老师的自尊心。
二、师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学校实行周测月考制度,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竞争的环境,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在命题上,在组考上,在阅卷登统上和考核评价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建议组织人员进一步研究,做到更科学,更规范,更公正。学校一定要杜绝各个环节已经出现的漏洞。考核的不真实,不公平会极大的伤害师生的感情,极大的打击积极上进者。
2、师生反映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还不高,打造高效课堂任务艰巨。学习借鉴蔡林森经验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和对标衡水名校活动应该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开展,不能松劲。建议学校作出专门的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3、老师们迫切需要进修和培训,以更好的提高业务能力。建议让更多的人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可以多请专家到校做报告,面对面指导工作。校内的名师也应该发挥示范作用,让更多的老师成为优秀教师。建议学校出台相应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4、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目前我校正处于奋力爬坡阶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也行之有效。存在的问题是,主要领导强调的工作就落实的好,落实的快,近期没有强调的,就松懈下来,落实的慢,落实的差。感觉学校的一些工作和制度没有能够很好的一以贯之的落实和执行,存有随意性。这样是不利于一个学校快速发展的。建议学校实行制度治校,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坚持到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这样就能防止顾此失彼。
三、大调研、大走访的体会: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使我感触很深,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后我要自觉主动的学习,增强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做群众的知心人。我要进一步提高修养,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把好事办好。
第三篇:史庄九年制学校自查报告
史庄九年制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
督导评估检查自查报告
我校自接到《2011年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检查自查通知》文件后,对照文件要求,以《山西省县(市、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试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评估计分表》和《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准绳,认真做好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顿,现将自查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体育卫生方面
一、教育管理
我校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下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从不因为复习、考试而提前停课,大课间活动每日开展,眼保健操每天2次。我校体育老师轮流值日组织寄宿生每天进行早锻炼。学校每年召开春、秋两季运动会,(以上各个项目都有具体的检查评比量化制度)。
二、条件保障
(一)、体育、卫生师资配备与培训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备校专职体育教师1人(全校9个班级),学历达标,取得体育岗位培训证书,并且每年都要进行专项培训、学习。
(二)、体育卫生设施设备
按《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对体育场地的要求,我校没有 1
达到标准,体育器材达标率没有达到《中学/小学体育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只能基本满足教学、体育班训练、课外活动的需要。因为操场的原因(在建中)所有体育器材无法安装,不能使用。学校设置有体育器材室,对器材的收发有统一的规定,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损耗有明确的记载。
另外,对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要求,我校教室采光照明、教室课桌椅配备、安全饮水、厕所等达标率都已达到标准要求。学校食堂也有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能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所有食堂从业人员都有健康证,制定和实施了《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
(三)公共体育卫生服务
学校今年组织在校学生体检一次,为学校所有学生都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学生饮用水、食品不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测等服务。
三、评价机制
我校全面设施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中考总分是765分,中考体育为30分。已经建立了省级学术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四、体质状况
我校按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地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及格率约为60%、良好率约为33%、优秀率约为5%。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学生视力不良率约为11%。
今后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1、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和实施力度,逐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
2、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改善体育场地,完善体育器材的配备。
3、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每年为学生进行体检1-2次。
我们一定紧紧围绕上级有关体育卫生工作的部署,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工作,努力大幅度提高全校学生的体质,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艺术教育方面
一、指导思想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校领导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将艺术教育工作和其它工作有机给合、合理布局,保证学校各科教学和艺术教育协调发展。
二、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
艺术课程开设:音乐和美术在初中三个年级开设,每周各1课时,小学1----6年级每周各2课时。
课堂教学上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基本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合理,学生能学到自己原来不会的知识,能比较好地建立起学习兴趣,在此方面能掌握一定的技能。
考试评价:能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实施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
三、课外校处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如举办歌手比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基本上能满足课外的艺术活动需要。
四、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中,我校本着一草一木都是教育的宗旨,校园内达到无死角,有宣传牌和宣传栏,定期更换橱窗内容。
五、艺术教师队伍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程的要求,我校现有艺术专任教师2人,中级职称1人,均为大学专科学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艺术教师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上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我校几位教师爱岗敬业,教学认真,能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具有课堂教学必须的基本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一般能力。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
学校有校级领导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对艺术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从平时工作点滴抓起把其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对艺术活动小组管理能常抓不懈,以后也会继续坚持和加强。
我校的艺术教育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艺术教育的内容在层次上处于较低水准,教育教学研究上没有形成气候,在教育器材的配备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艺术教育资料档案不够完善。
总之,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学校距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的评估指标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完善,使我校艺术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史庄九年制学校
2011年10月24日
史庄九年制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
育工作督导评估检查自查报告
史庄九年制学校
2011年10月24日
第四篇:看庄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看庄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镇学前教育工作初步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现将我镇学前教育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看庄镇总人口3.5万人,辖39个行政村。截至2011年8月,我镇共有幼儿园6所,分别为:镇中心幼儿园、尚庄幼儿园、王楼小学幼儿园、兴隆小学幼儿园、柳下邑小学幼儿园、看庄小学幼儿园。其中,镇中心幼儿园、尚庄幼儿园为济宁市一类幼儿园,均是独立办园,其余幼儿园为小学附设幼儿园。
2、我镇学前三年幼儿数入园情况统计如下:学前三年幼儿354人,入园23人,入园率6.5%;学前两年幼儿356人,入园102人,入园率28.65%;学前一年幼儿358人,入园326人,入园率91.06%。将外出打工人员带走一部分学前教育幼儿计算在内,从全镇总体情况来看,学前两年、三年入园率还比较低。
3、幼儿园建设:我镇王楼小学和柳下邑小学附设幼儿园建设工程是2010年底完工。目前,已迎接完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一类幼儿园”验收。
镇中心幼儿园因园舍不足,新建工程已已纳入2011年市政府工程中,该项目建筑面积2660平方米,占地11亩。目前,正在装饰装修之中,明年秋季招生。
二、关于幼儿园合理布局问题:
幼儿园布局调整是一项牵涉面大、政策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
在幼儿园布局调整中不能简单说是就近入园好,还是相对集中入园好,各有利弊。
1、就近入园,方便群众,方便孩子。尤其是当前积极举办学前三年幼儿园,这样有利于提高入园率。否则,3岁这么小的孩子,要是要到7、8里外去上学,而交通却不方便,尤其是农忙时节、隆冬时节,家长更是有意见。但是,只是就近,作为一个村几个村,人口少,出生率低,一个幼儿园仅仅30、40个孩子,怎样维持正常开支?怎么样提高办园水平?尤其是现在,幼儿教师缺少,作为我们镇,小学教师就存在不足,更不要说幼儿园了,幼儿园教师如何解决?
2、相对集中入园,有利于规模和管理效益,相对来说,也有利于提升办园水平,对孩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交通问题、就餐问题、校车问题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太远,家长有意见,尤其是学前两年、三年幼儿,雨雪天、农忙等等都影响幼儿入园的积极性,提高入园率也是难题。
分析优缺点,我们考虑,合理布局幼儿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注重效益的原则。幼儿布局调整必须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幼儿园布局调整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布局规划和校舍建设。
3.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幼儿园布局调整要处理好教育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既要积极作为,又要确保社会稳定;要以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幼儿适当就近入学为前提,做到既方便群众,又便于管理。要针对各镇自己的情况,不可机械套用模式,统一要求。
三、关于民办幼儿园问题
在我镇,2010年前原个人办幼儿园有四处,其存在原因是因我镇公办幼儿园不足,满足不了群众需求。2010年,我们按照市教育局通知,对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坚决取缔,再加上我镇新建了两所小学附设幼儿园,实现了暑假后招生,三所幼儿园已经停办,目前,仅存前圪村幼儿园招收幼儿13人。
关于规范民办幼儿园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采取准入制,注定民办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对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等等符合条件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日常管理纳入该区域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部门协作联合治理,长期治理,不能仅仅一张封条了事。
四、我镇学前教育存在问题:
1、校舍不足。按照省农村幼儿园的基本办学标准,园舍建设上还普遍存在园舍不足现象,镇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尚庄幼
儿园、王楼小学幼儿园、柳下邑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已基本满足范围内招生。但是看庄小学幼儿园、兴隆幼儿园园舍还普遍存在不足,这也同时导致了了全镇幼儿入园率低的问题。
2、镇幼儿园普遍办学规模较小,音、体、美教学器材和娱乐设施简陋,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3、专任教师缺少。当前,影响我们镇幼儿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专任教师少。目前,全镇公办幼儿专业教师仅仅5人,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其余的为小学转岗教师10人,聘用教师达14人,这其中还没有按照标准配置。若按照目前班级数标准配置,尚缺、保育员等20余人,保健教师更缺少。下一步,我镇学前教育规模要扩展到31个班,教师等相关人员缺口66人。
4、在幼儿园中午就餐上存在巨大制约。应该说,中午就餐,有利于提高幼儿入园率,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顺应了民意。但是,我们目前是校舍不足、教师不足,幼儿园建设资金存在缺口较大,解不了餐厅问题,人员问题,如何解决幼儿就餐,难度较大。
二、关于下一步学前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学前教育发展新目标
1.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和村级幼儿园园舍建设。顺利完成镇属各级小学幼儿园、村级幼儿园的新建工程。
2.有效提高幼儿园园舍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加大力度,整合资源,尽最大可能确保规模幼儿园园舍数在满足群众需求,政
府投资,加大幼儿园餐厅建设力度,完善设施,提高幼儿入园率,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在园舍规划上采取各镇依据各镇实际具体规划,市教育局把关的操作机制,确保规划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3、加大聘用教师、保健保育员的力度。市教育局专门向政府申请,加大幼儿教师、保健保育员的招考比例,分配至乡镇农村幼儿园。在幼儿教师聘用上各镇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聘任资格、待遇落实等措施。
(二)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新保障
建议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镇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三)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1、镇教育部门加大辖区内幼儿园的管理力度。按照办学标准、督导评估等一系列标准,做好各幼儿园的规范性工作,切实加大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2、攻坚克难,增大关闭无证幼儿园的力度。对非公办幼儿园在市的标准下进行全面审查,切实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各部门齐抓共管关闭违规幼儿园。
(四)切实提高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建立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机制,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的前提下,开展大规模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培训,提高其学历层次、持“双证”上岗、园本教研、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切实提升全镇幼儿教师基本素质。
第五篇:师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师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李建
在交友连心活动中,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亲自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师庄村基本情况
师庄村位于小里镇东部,耕地面积有1950亩,户籍人口2343人,党员76名。近年来,师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师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的要求,以做好农村管理、服务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狠抓村集体经济建设,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有少部分党员出外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2、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会还未学深透,1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深,学习的内容不系统,现代化知识、技能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强建设新农村方面知识的学习。
3、农村基层工作日益繁重,开展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场所等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委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村委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所影响;二是村干部办公条件及村民文体活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上级对农村要求越来越规范,相应各类型的建设还跟不上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年来,由中央到地方为了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建设,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立法原意是好的,但由于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各部门配合力度欠缺等因素造成在司法难度加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制约了农村管理水平。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辖区党员资料进行详细整理,根据党员的年龄、行业、文化等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对农村党员要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为载体,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充分利用农村党
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做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做好农业技术的培训。
2、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党支部要对村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定期参加组织学习或者到附近先进乡镇村学习取经,使他们开阔眼界,更新概念、增长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建设水平。一是提高两委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调配工作,暂时可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在集体经济许可情况下适当增加人手。二是灵活调节,使用村办公场所,个别活动场地,如农家书屋建设可采取与民间合作形式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为了加快解决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在和镇党委成员协商后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精力抓落实,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解决问题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研活动促进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动交友连心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