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5-15 10:3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

自2009年2月至今,学校以诵读国学经典为我校特色教育目标,积极开展以“诵读国学经典,做有根的中国人”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了校园处处见经典、师生人人诵诗文的生动局面。学生以学校编写的《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校本教材为蓝本,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15分钟的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和古诗词是孩子们每天诵读的内容,毕业时都能熟记于心。学校楼梯的每一级台阶都镶嵌有一句古诗词或名言警句。孩子们在琅琅书声和耳濡目染中,浸润着传统文化,厚实了文化底蕴。

鉴于此,我校积极申报《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研究》课题,为进一步把国学教育推向深入,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二)选题的意义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渐成风气。

3、“以德立身治国”应从孩子开始。

4、国学启蒙与素质教育可有机整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记忆力。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使学生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学生高雅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学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学生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就能达到一定高度;

3、改善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善其多动的性格。天天坚持诵读国学经典,慢慢就能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4、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学生学习国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国学精华对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素质。

三、课题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1、课题的内涵: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此阶段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成为他一生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课题旨在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对促进小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的研究”、“国学经典诵读对促进小学生道德养成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以新国学教育促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本子课题与我校的主课题“以新国学教育促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实现主课题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2、课题的理论依据:

(1)早在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夏衍、启功、叶至善、陈荒煤、吴冷西、张志公、曹禺

等九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界长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1998年9月,老舍之子舒乙创办“北京圣陶实验学校”,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率先将国学传统文化经典纳入教学内容。

(3)近十年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继“希望工程”之后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许多文化大师、学者和国家领导人加入了这一工程的推广行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经典诵读工程全球测评仪式上作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呼喊》的讲话,季羡林、南怀瑾等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国学大师热情积极地参与推动。季羡林先生说:“搞传统文化,正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而没有传统文化,是无根之‘化’,是全盘西化。”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说:“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找回来,这将又是一次启蒙,这是对‘五四’启蒙的再启蒙,是对‘五四’启蒙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实验前中后各个时期的实验对象进行科学调查,得出定性定量结论,使研究实践轨迹更为有效可控。

2.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课题研究组成员进行专题学习、辅导、自学、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理论依据和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充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

4.行动研究法:

对研究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及道德养成的研究方案不断提出改革方案,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充实、修正,从而找到科学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手段、程度等理性认识。

5.实证研究法:

根据教育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测定前后对比,纵向比较,并科学解释时序效应。通过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决定实验手段的价值和取舍。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

在不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具体目标:

1.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低中年级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高年级以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为主。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依次系统地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孟子》、《论语》、《道德经》等节选,使之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并以此锻炼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内容的质量。

3.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增强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学习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研究要点:

1.国学经典诵读对促进小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的研究

2.国学经典诵读对促进小学生道德养成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原则

具体措施:

1.每日一读。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从8点起,各班进行15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晨会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读讲解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3.每月一查。课题组成员于每月月底进入各班抽查学生的当月诵读情况,并做好评分与记录工作。

4.每学期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诵读比赛,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

5.每学年开展一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此活动可将国学经典诵读与抄录、绘画、歌咏、舞蹈、手抄报、故事会、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避免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

经典诵读的原则:

1.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3.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对诵读国学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七、成果评价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每周评价。采用学习小组自评法,评价组员一周的诵读进度和记忆水平。由各班诵读小组的组长担任检测组长,在每周的周末逐一检测本组的同学,并将检测情况报告班长或老师。老师进行抽测并作相应的调整或要求。

2.每月评价。采用课题组老师进班抽查评价法,在每月的月底课题组老师进入各班抽查学生的当月诵读情况,并做好评分与记录工作。抽查结束,将抽查情况及时反映到各班班主任处。

3.学期评价。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在每学期的期末,由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能够背诵必读篇目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发给通过该篇目的达标证书。为确保诵读质量,学校对通过达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抽查,不合格率超过10%的班级,将重新组织达标验收。

在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践行国学经典中得传统美德思想,定期评选出“礼仪之星”“诚信之星”“学习之星”等用以表彰和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弘扬中华民族的统统美德。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粗浅地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针对低年级重点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及简单古诗开始。

第二阶段:了解做人的道理,通过经典阅读渗透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取向。中年级增加学习《《千字文》、《增广贤文》及古典诗词选读。

第三阶段:通过经典阅读学会辨别忠奸、善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道德取舍实践,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高年级计划进一步接触《论语》、《道德经》、《孟子》、《朱子家训》及诗词选读。

穿插在研究的各个阶段,计划分阶段开展美德故事大比拼活动。其中一、二年级讲《三字经》《弟子规》上的故事,三四年级讲古典读物上的优秀少年故事,五六年级讲古代伟人经典美德故事,从而更好地宣传和内化传统道德精神。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由郑国庆全面负责,学校教科室具体组织、指导; 课题组成员名单:

郝永军、潘国祥、张晴、孔俊霞、彭秋霞、史晓春、胡兰

河心小学“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组

2010.10

第二篇:“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中期评估表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中期评估表

作者:郑国庆

课 题 类 别___溧阳备案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科 分 类 小学语文

课 题 名 称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和实践

课 题 负 责 人 郑国庆 郝永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溧阳市河心小学______________

评 估 时 间___ 2011.12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制

一、课题组成员(含课题组长)研究概述

(略)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计划,确保研究顺利完成。

1、确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为了确保“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和实践”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我校建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抽选骨干教师担任课题成员,选定了六个教学班为初期阶段的实验班。明确分工后,我们还制定《“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和实践”课题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到课堂第一线,通过随堂听课、交流研讨、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确保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研究工作制度。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支持和激励教师做好研究工作。

3、做好开题论证工作。2009年12月1日,举行了课题《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和实践》的开题论证会。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会议。并就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作了具体的指导,对今后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积极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搜集资料,交流学习。课题实验指导小组根据实验内容积极主动地查找、搜集相关理论资料。二是课题组还利用学校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了全体语文老师集中学习、交流有关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文章,在会上,教师们积极发言、大胆交流自己学习后的感想,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二是派送实验教师参加有关课题方面内容的知识培训。一年多来,每位实验教师都得到了外出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

(三)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打造精美文化环境 为增强小学生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10年3月6日我校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隆重集会,举行了“做‘有根’的中国人—古典贤文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师生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地诵读国学经典,传承祖国优良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随后在教师代表的带领下全体同学进行了《三字经》片段诵读,这也标志着河心小学古典贤文诵读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为进一步营造良好诵读氛围,学校精心布置了校园文化环境,在走廊和楼梯的墙壁上悬挂上了许多国学经典的片段和名句,在教室文化布置中,许多班级自发地用古典贤文主题来美化教室,图文结合,精美优雅,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记诵和理解。

(四)精心编辑校本教材,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老师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1-6年级的语文教师都是小组里主要成员,他们对文本进行甄别,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的差异,选择那些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国学优秀作品推荐给孩子们。还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精彩片段按“礼仪”“勤学”“谦虚”“宽厚”“爱国”“节俭”等12个类别穿插到各年级,最终由学校编辑成册,初步形成我校的校本教材——《做有根的中国人--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又使得学生在自己诵读和老师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欣赏能力。

(五)积极开展多项活动 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对于要求学生们必背的国学内容,我们紧抓“三个一”,确保诵读效果:“一日一诵”,每天安排早读课或晨会课10至15分钟进行诵读;“一周一荐”,每周从《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中选取部分精彩片段,做好诵读内容的推荐工作。“一月一赛”,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诵读活动比赛,采用说、读、演、唱、画等个人或集体形式来进行表演比赛。经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比赛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一学期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三字经》诵读表演”比赛、“国学经典演讲(讲故事)”比赛、“国学经典手抄报”评比活动、“做有根的中国人--国学经典诵读”征文活动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也加深了学生对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六)制定多项管理措施 促进诵读活动开展

其一,成立“国学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诵读活动好的做法,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其二,学校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评估,并列入班主任月考核和年终考核中。

其三,在学校组织的主题活动比赛后及时表彰和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在一定程度也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热情。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一)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二)国学经典诵读发展了学生记忆力。从各班教师提供的诵读阶段性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力有所提高。从部分家长的诵读反馈表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背书比以前背得快。二(1)班何浩然的家长说:“老师每天布置我女儿背诗,刚开始,我女儿背的很慢,不愿意背。我还是坚持让她背,一年多坚持下来,现在是背得又快又好。看来,让小孩子背诗是真是一件好事情。”(三)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弟子规》》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国学经典诵读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走进河心小学校园,处处洋溢着“国学经典”的文化氛围。教室内,走廊里,围墙上,横幅中都有体现学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内容,营造了浓郁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全面营造了国学氛围、创造了高雅环境,让师生在学习环境中减压、减负,和谐放松。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五)国学经典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 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老师和家长欣喜的发现,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了。常常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文也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老师和家长也为此惊喜不已,更让家长高兴的是,孩子们懂得了孝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一衣一食来之不易。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品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国学素养得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课题研究成效明显,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在这一年多的研究和活动开展中我们收获颇多,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对国学的内容理解存在许多误区和偏差,因此学校以后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丰厚教师的自身文化底蕴;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班级学生参与面不广,只局限于个别优秀学生身上,今后要不断扩大集体诵读比赛的规模,采取各种诵读手段和方法激发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真正让国学充溢校园的每个角落,熏陶每一位学生。校本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国学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校本教学内容做不断调整,让每位语文教师都认真参与到教材的研读活动中;经典诵读不能奢望孩子们能够现学现用,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典熏陶是不可能即时显奇效的。因此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的活动不够理解,支持的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对经典诵读实践的力度不大,主动性不够强;由于种种原因,诵读的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诵读促使学生的变化不能进行量化。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一、下阶段研究计划

1、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修正调整;

2、对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3、要不断扩大集体诵读比赛的规模,采取各种诵读手段和方法激发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真正让国学充溢校园的每个角落,熏陶每一位学生。

4、校本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要进一步加强,在国学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校本教学内容做不断调整,让每位语文教师都认真参与到教材的研读活动中。

5、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6、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7、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二、主要措施

(1)做好师生诵读现状的问卷调查。

(2)邀请有关行家进行指导培训。

(3)课题组成员在具体课题实施中分工协作,每期做好以下事项: A、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理论学习。

B、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经典诵读的常识,提升教师自身的古典文化底蕴。C、全面审视现行的校本诵读材料,进一步筛选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内容。

D、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每月开展一次交流会

E、及时记录日常的案例和教学反思,注意收集学生在课题实施中的一些颇具研究价值的活动资料。

F、每学期撰写相关论文不得少于1篇。

G、不断创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方式积极开展诵读比赛活动。

第三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实践研究方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实践研究方案

曲溪中小:罗晓梅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学素养上,古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课题组通过“确立古诗文吟诵选材方向――设计古诗文吟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古诗文吟诵活动――学生成果展示与评估――进行反思小结”一系列环节,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收集、整理、剖析了大量经典诗文诵读的实践案例,探索了循序渐进、反复巩固的经典诗文诵读路径,学生与教师的文学素养同步得到了提升。

(一)实验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是高年级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我们具体负责,分工合作,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观察研究、案例分析、教育调查、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注重在行动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修正、完善,注重对行动的研究。

(二)实验的准备

该课题实验中的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古诗文诵读的研究性学习,因变量是在实验中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中间变量为研究性学习方法。为了便于统计和进行充分的归因分析,保证只对实验班施加单一的实验因子,特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干扰变量:

首先,加强对实验参与者和实验对象的控制。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并公正地进行基本功、业务能力、理论素养的测试和师

德素质的考查;对实验对象进行自主研究学习能力方面的测试。测试前只有统计者知道,实验教师及学生本人都不知道。避免“暗示”和“期待”、作用于被试,教师与学生形成心理准备。

其次,实验前,课题小组将自主研究学习的要求(即评价的要求)明确告知学生及教师,同时要求所有教师要按学校正常的教学规定进行教学活动,在工作中要严守实验工作纪律,以保证中间变量的统一性。

(三)实验研究的过程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验前的调查

通过对既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古诗文诵读状况不容乐观。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古诗文诵读更是少之又少。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引导他们广泛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我们特提出此课题。

第二步: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探索

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从诵读目标、诵读内容、诵读总量、诵读方法、诵读评价等方面给予通盘考虑,以避免诵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加强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古诗文诵读的兴趣:

1、多元化的背诵方式:

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组织少年儿童诵读、熟背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平均每天20分钟,坚持数年。它与学校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压力,没有考试。孩子们在课堂上只要跟着老师大声诵读,回家后,再由家长领读,一般数遍之后都能背诵了。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所以这也是一项亲子活动,小孩子往往比家长背得快。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还经常将游戏歌舞与诵读活动结合起来。由于一些古诗、经书的语言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就编成“拍手歌”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玩耍时也能背出来。趣味式、娱乐式教学是我们的最大特点。

2、“喂牛式”的教学方法:

此外,我们在诵读古文时,只求记忆,不求理解。诵读是一种运动的过程,讲解却是一种单一的灌输。我们也曾试着给孩子们讲解古文的意义,但孩子们并不感兴趣,听也听不懂。所以我们只希望他们每天读一点、背一点,聚沙成塔,有了深厚的积累,随着年龄增长,学识、阅历也逐渐增加,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就开始理解。所以说我们的教学是“喂牛式”的,需要不断反刍。

第四篇: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课题研究方案

《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

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广宁县江屯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范少霞 刘国才

时间:2013-10-12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现实背景及研究意义:

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2、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积淀着民族的思想智慧,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着崇高的道德精神。诵读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经典文言增强孩子们的感性认知,是培养学生语言发展,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

3、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这一实验课题。

二、理论依据

1、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小学生学生实际,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活动方案,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得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名篇、慷慨激昂的诵读,能掀起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美文、传承民族智慧、感悟人生哲理、弘扬优良品德的热潮。

3、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悠游山水,启迪人生;修身养性,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沉淀的是历史,传承的是经典。经典诵读,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文化趣味或思想方式,不是限制个人心智发展的空间,因此经典诵读的目标指向在“趣”(趣味、乐趣),在“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在“思”(思考力、判断力),在“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它的直接目标在三个方面: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营造优秀文化氛围,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全面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四、研究方式

1、调查法。在不同的阶段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吸纳全国各地在经典诵读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筛选、整理、提炼,寻找新的研究点,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视角。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的不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修订实施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寻求现代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之间的联系,探索新形势下课文教学的新途径。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人文素养、道德情感、语言丰富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加深对经典诵读规律性的认识。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的每一阶段进行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小学生经典诵读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

二是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三是激励性原则,开展“诵读小能人”评选、诵读竞赛等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与热情。

2、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是内容整合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古代经典、语文教科书及其它相关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兼收并蓄,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时间安排策略,不延长学习时间,不增加学习负担,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进行合理安排。

三是教学指导策略。正确区分经典诵读与古代蒙文教学方式以及现代语文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统一起来,构建新的经典诵读方法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①每日一读。学校少先队广播室每天安排15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 ②每周一课。在课程表中每个年级每周设置一节“经典诵读课”,定期进行诵读指导课的观摩与研讨;

③每月一查。按照诵读的篇目、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由课题组牵头,分年级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作好记载,并进行分析。④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大赛。

⑤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运用朗诵、吟唱、表演等不同形式演绎经典,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展示经典诵读成果。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刘国才:负责方案撰写,负责课题统筹、研究;组织课题实施。范少霞:负责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课题研究最终总结。宁志明:负责撰写本课题研究论文2篇。

宁杏花:负责在课堂进行实验,进行教学设计,提供课题实验教案2篇,收集实验课照片资料。

范秋萍:负责在课堂进行实验,承担教学研讨课,示范课,提供课题循序渐进的依据。

八、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1)申报课题。(2)撰写课题实施方案。(3)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1)全校开展诵读经典进课堂活动。

(2)利用少先队广播室传播每天为学生诵读经典文化。(3)利用好每周的班会课,向渗透经典文化,促学生健康成长。(4)举办“中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

(5)举办“经典文化书法比赛和经典文化手抄报比赛”(6)组织教师撰写论文。

3.第三阶段:验收评估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1)收集总结材料,组织教师撰写结题报告。(2)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汇编。(3)全面总结,举行教学研讨课、示范课,(4)课题实验工作验收。

七、成果形式

1、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材料汇编。

2、编辑诵读经典文化研究性学习个案汇编。

3、编辑诵读经典文化论文集。

4、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教学设计荟萃

5、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教学案例荟萃

6、将研讨过程与经验制作成图片、课件。

第五篇:《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互动式习作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的提出,是在我校市级课题《感知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已结题的基础上确立的,将习作教学研究的重心从教向改转移。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作文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又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因此,作文评改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着。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空洞无味,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一见作文就头痛。每次批改作文,老师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语句不通、结构内容等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学生并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就合上本子,万事大吉了。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精神,提出师生、生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互动式作文评改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生生、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双向的资源共享,双向的创新提高,双向的评价激励措施,初步形成教学相长的作文评价新机制。

评价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2)构建互动式习作评价体系,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的沟通,在评价中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习作多元评价活动,培养学生评议习作的能力,营造人人爱习作、乐写习作的良好习作氛围。

(4)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

(2)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索互动式习作评价策略实施途径及方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3研究在互动式习作评价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开展互动式习作评价活动看法及建议,了解活动实施效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关于小学生互动式习作评价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的信息,结合实验年级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4)对比实验法,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实验前后情况作比较,以了解实验的成效。

(5)案例研究法,组织本组成员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分析好的案例。

六、操作措施:

(一)、依托习作,传授方法

1、提出学生自改互评的内容要求

2、教给学生自改互评的基本方法

3、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教学方法 1)示例修改法 2)点拨修改法 3)讲座修改法(二)、出示范文,师生共赏

1、佳作赏析

2、范文修改

七、课题实施步骤

1、课题启动阶段:(2014、10—2014、12)(1)、文献资料研究。

(2)、选择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

(3)、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4)、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向县进修学校申请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15、1—2016、6)(1)、专题讲座,以理论为引领。(2)、制定阶段性实施方案并交流研讨。(3)、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

3、结题阶段:(2016、7—2016、12)(1)、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整理材料。(2)、整理汇编实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3)、总结经验、联系实际、推广应用。

八、组织机构与分工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负责人:郑庆仙

课题组成员:陈雪霞、陈升阳、肖晋渠、邱凤美、王煌梅、邱志锋、陈爱金、段元华、林 娟、肖梅芬

(二)职责分工:

1、郑庆仙:负责课题的指导、监督课题的实施。

2、陈雪霞:负责课题的创意和指导,撰写研究论文。

3、陈升阳:负责课题的组织、统筹,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4、肖晋渠、张清其:负责课题的策划、协调、管理

5、邱凤美、王煌梅:负责调查学生对现行习作评价方式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相关数据分析及其评价反馈的信息处理。

6、邱志锋、陈爱金:负责互动式作文评改策略探究与实践论文发表、评选、汇编。

7、段元华、林 娟、肖梅芬:负责小学生的优秀作文和习作讲评课教学案例的整理、汇编。

2014 4

年11月

下载“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教师:王金玲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学校:青铜峡市铝业学校 题目: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 一、 背景目的和意义 诵读在中学语文教......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 陈定云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中国,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璀......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 1、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的意义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 课题研究方案 一、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对探究性科学教育有明确定义:“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其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 这种形式能充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