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浅谈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同时也是我们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向重视诚实信用这一伦理标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一个道德信条。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在日本,乃至其他欧美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诚实信用这一道德准则进一步提升到民商立法中去,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商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帝王规则”、“吾临法域”,可见诚实信用原则之重要性.诚实信用原则兼具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性规范的双重特点,虽然不是一项具体的制度,但作为一项抽象的原则,对于一切民事主体的一切民事行动发挥着制约作用。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不把自己利益的获得建立在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应当在不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什么是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但一般认为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但在当时仅有“善意”的概念,并未明确确认诚信原则。中国有学者认为,古代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是现代诚信原则的渊源。在罗马法上,诚信契约是严正契约的对称。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就诚信契约发生的纠纷按诚信诉讼处理,在诚信诉讼中,审判者不受契约的字面含义的约束,可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对契约进行解释,并可根据公平原则对当时人的契约进行干预,以消除某些契约的不公正性,按照通常人的标准增减契约义务。罗马法的“一般恶意抗辩”与“诚信契约”都反映了道德与伦理的要求,体现了衡平与公正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他们都是现代诚信原则的最早起源。总的来说,诚信原则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
(1)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
(2)近代民法阶段,资产阶级基于法治国的思想,保留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但剥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诚实信用原则被限制在债法的适用范围内,或规定为合同履行的基本准则,尽管如此,也为以后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3)现代民法阶段,诚实信用原则的诚信要求与自由裁量权定向统一,承认了法官的能动性,对发展和补充法律起了很大作用,还规定了任何人都必须诚信地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标志着现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内在需要。在市场活动中,诚实信用的基本含义就是要求人们要诚实、诚恳、讲究信用、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诚信原则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处于严重缺失的现状。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一个历经市场洗礼而没有倒下的三鹿倒下了。在这场奶业大地震中蒙牛、伊利等耳熟能详的品牌无一例外牵涉其中,整个行业形象大受损害。事情虽已过去,但母亲怀中啼哭的受害婴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事实上类似的欺诈事件还少吗?染色馒头,瘦肉精事件,苏丹红鸭蛋,地沟油事件,大头婴儿事件、、、。这些不法企业的非法制品充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不禁产生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
这些不合格的产品之所以流入我们的生活,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诚信原则的缺失。
二、法理制度的相对缺失。因此不仅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这段讲话深刻阐明了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良好的信用,能够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言而无信,信用失范,就会影响甚至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一.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市场行为主体只有坚守诚信才能使自己的活动遵循市场规则,才能使自己的逐利行为保持合理性、合法性,才能有效避免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发生。诚信原则是对交易双方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尊重,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树立品牌形象,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第二,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交换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只有大量商品的交换才可能形成市场,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双方信用的交换,没有信用为前提,是无法完成交换的。因为市场是复杂而多变的,使得交换过程变得复杂,风险加大,交换双方遵守诚信就越有必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秩序的规范。因此,诚信观念的基本作用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阻碍合作的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诚信对于市场经济尤显重要,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二篇: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摘要: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经济危机 经济转轨 房价 正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进入中后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近些年大量发生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把地方政府推到了改革的前台,使得人们广泛地争议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运行会给社会带来高效率,政府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反作用,政府需要作的只是提供安全和秩序。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自由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类型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自由市场经济一般与土地和资产私人所有的经济制度相联系。不可否认,在没有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中,自由市场能够自发起的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而且,历史表明,在美国盛行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确刺激了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刺激了经济增长。然而,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
笃信自由市场理念的格林斯潘道歉了,但这否证不了关于自由市场的共识。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迅速影响全球经济,使人们再次思考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因此,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问题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理论问题,如何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转型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要弥补市场机制天生的内在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外,还要解决市场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市场扭曲”问题。
因此,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外,还要落实和实施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方针和措施,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和供给,促进市场机制发育,规范市场秩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与中央政府经济职能高度一致。改革开放30年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期间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由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的转型,地方政府基本上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进一步转型变得更加迫切和复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要实现由经济建设为主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从培育市场向规范市场的转型,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不仅涉及地方政府自身,还涉及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涉及政府与各种非营利组织、企业、市场的关系。因此,必须把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放到当前的体制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复杂关系网络中,理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才会有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选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从经济转轨的过程看,我们发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实际上在左右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而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复杂性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垄断企业改革的延宕,甚至会让人揣测,经济体制转轨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市场发展的容忍度,这种容忍度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即对主要商品生产的控制、对重要利益分配的控制)被市场挑战的程度。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是政府公权逐渐与市场私权相脱离,政府公权主要用于对市场秩序的维护,而非与市场私权相纠结、利益相互输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政府所做的只是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而不是对市场主体应有权利的限制或剥夺,甚至深度介入利益的纷争,外假公义而内挟私心。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成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似乎越来越尖锐?而诸种矛盾和冲突恰恰发生在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出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匹配上,或者说,经济转轨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社会转型,抑或说,社会转型所需要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滞后的经济转轨来实现。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承受社会冲突之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犹如中国发展之双毂,一大一小不均衡必将影响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会使发展脱离既定轨道。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表现在不同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有了较为完善的表达机制,尽管其愿望要求和结果实现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转轨的滞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平等竞争,社会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能够依法得到合理的满足,而政府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的监管者出现。中国经济转轨滞后于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是本来能通过市场手段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利益分配,却由于政府公权的侵入而使得现有分配机制扭曲,受损利益团体对主持利益分配调解的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
比如当前的房价问题。近年,政府一再下决心对房价进行调控,但是,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其中的问题,并不在于市场交易中房屋需求者与房屋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与我国的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密切相关,不改革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土地财政现状就不会得到扭转。在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需要依靠土地出让金来支撑的当下,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不会有结果,房价的理性回归也缺乏最为基本的支撑。
市场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完全不同,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市场,必须在某些领域“不作为”;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政府职能所在。政府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强化市场调节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足取的,必须将市场调节和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应保持在一个平稳调控的状态,既不会影响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又能跳出市场,高屋建瓴,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实行宏观调控。
第三篇:市场经济剧本中的企业形象
奇扬乐思 [ 品牌机构中心 ]
市场经济剧本中的企业形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竞争已超越产品本身,非产品竞争被置于突出地位,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攻城掠地、战胜强手、提高销售额的锐利武器。于是,企业形象设计在各行各业颇受重视,众多企业都期望以此改头换面谋求新发展。这就印证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今的市场竞争是以品牌竞争为主,而品牌竞争的视觉表现就是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设计就是通过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的设计过程,它反映企业的自我认识和公众对企业的外部认识,以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他包含有VI视觉识别系统、B I行为识别系统、MI理念识别系统三大部份,这三大部分统称为CIS系统。
企业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大致的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1、企业实态调查阶段:把握企业的现况,外界认知和设计现况,并从中确认企业给人的形
象认知状况。
2、企业形象设计概念确立阶段: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企业内部、外界认知、市场环境
与各种设计系统的问题,来拟订企业的定位与应有形象的基本概念,作为企业形象设计规划的原则依据。
3、设计作业展开阶段:根据企业的基本形象概念,转变成具体可见的信息符号。并经过精
致作业与测试调查,确定完整并符合企业的识别系统。
4、完成与导入阶段:将设计规划完成的识别系统加以制成标准化、规格化的手册或文件。
并排定导入实施项目的优先顺序、策划企业的广告活动及筹组。
5、监督与评估阶段:确保符合原先社定的企业形象概念,如发现原有设计规划有所缺陷,应及时检讨与修正。
企业形象设计能够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且优秀的企业形象设计能够直接促进产品的销售。全方位的深层次地导入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具有远见卓识的现代企业家们的必然选择。
企业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的,所以一些大企业设立了专门机构和人才进行整体规划、策划与运作。更多的中小企业则是聘请专业的企业形象设计公司来完成,由于企业形象设计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小到徽章、工作证、信封、信笺、名片,大到公司招牌、建筑物外观、员工制服、车辆及产品标志等等,所以,企业形象设计需要非常系统地去规划和设计实施,不是随随便便就打发了事的,这样只会弄巧成拙,误了大事。
当今的市场经济是一场品牌的战争,品牌战争的先决因素就是一个形象的比拼,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剧本中企业形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角身份。为此企业为之付出着巨大的努力。而奇扬乐思更是秉承提升中国品牌附加值的伟大使命为之奋斗。
欢迎阅读来自 [奇扬乐思品牌机构中心 ]的文章
第四篇:小议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
小议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实体法中被奉为“帝王条款”,但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程序性,在民事诉讼中应否适用该原则,并如何适用该原则呢?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大都承认诚实信用原则不仅适用于民事实体法领域,而且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并在法律中对此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那么中国是否也应该如此呢?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道德规范。在民法中可以理解为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含义可以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和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指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诉讼行为时(行使诉讼权利或履行诉讼义务),以及法官履行国家审判权进行审判行为时主观上应诚实善意。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意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必须维持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和当事人和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二、在中国,诚实信用原则应否在民事诉讼法中适用
1、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已有一些反映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比如民事诉讼法的第102条、第129条、第130条的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6日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中,规定了更多的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如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2、诚实信用原则是实现民事诉讼法内在价值的需要,既公正和效率。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以诚实善意之心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同时诚信原则的实质在于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承认法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诉讼主体诚实的进行诉讼行为,减少不诚实可能引起的诉讼反复,减少诉讼成本。
3、解决民事诉讼实践中已经暴露的问题的需要。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经常出现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甚至法官不诚实信用的行为,但我国并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例如我国采用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模式,由于对当事人举证的时机未作限制,一些当事人即借助此程序上的空档。在法官、对方当事人及律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出始料不及的证据,发起突然袭击,使得对方当事人不能有效质证。即使是虚假的证据,对方当事人在此种被动情况下亦无从揭露,这对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造成障碍。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如果证人不出庭将如何处理,导致不诚实信用的行为屡屡出现。
三、如何在民事诉讼法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一)、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对不同主体的要求及法律效果
1、对当事人:
(1)禁止当事人采用不正当的诉讼行为。如果当事人使用不正当手段(该手段违反法律或违反公序良俗)制造出能够适用有利于自己的诉讼法规或者能够回避适用不利于自己的法规的情形,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否定他所期待的法律后果,或视为该状态未发生并承担相关的费用。
(2)禁止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如当事人违背真实义务,致使诉讼程序延滞的,应负担因延滞而产生的诉讼费用。禁止当事人举证中的不当行为禁止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反言。禁止当事人作虚假陈述。
2、对法官:
法官有自行回避的义务。法官应当公开自己的自由心证,即法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给当事人充分的陈述机会,不得实施突袭的审判。禁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法律规定的数量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成反比,法律所作规定越多越完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越小,这也要求加快制定民法典的步伐。
3、对其他诉讼参与人
(1)对于证人。一是证人的证言必须客观真实,这样才能证明案件事实。二是证人有出庭作证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不仅应当真实客观的陈述自己的所知事实,而且应当出庭作证。
(2)对鉴定人。因鉴定人故意或过失作虚假鉴定而蒙受损失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并且该鉴定意见不予采纳。
(3)对于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滥用和超越代理权。
(4)对于翻译人员。由于翻译人员一般是法院委托或指定,因此当事人有权提出更换作虚假翻译的翻译人员的请求。
根据法理,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基础与支撑。离开了原则的统领,法律规则之间就难以协调和统一,离开了规则的支撑,法律原则只能是法典中的宣言式规定。原则与规则的协调问题正是我国目前立法中难题,立法中的许多原则缺少相关规则的支撑,只能成为书本中的法律,而难以贯彻在实践中,极大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诚实信用原则进入民事诉讼法后,应当进行怎样的调整来落实这一基本原则,自然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前提问题。
举例来说,诚实信用原则在审判前阶段必须有以下规则支撑。禁止不当的诉讼状态形成。不当的诉讼状态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利用法律漏洞或者使用不正当手段妨碍对方当事人有效地实施诉讼行为,从而形成有利于自己损害他人的诉讼状态。例如,为了争取有利的管辖法院,利用不正当手段变更义务履行地或修改合同签订地;以不正当的理由获得财产保全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民事诉讼法中应确定禁止的规定。一方面,对方当事人可以对不正当诉讼状态的形成提出异议;另一方面,法院也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否定一方当事人已经恶意实施的不正当诉讼行为。
当然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问题还在争论中,将已
经是私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能否真正起到其理想中的作用还需要司法实践的探索和检验。但诚实信用原则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万能的“帝王条款”,它必须和民事诉讼法其他基本原则以及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法律条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第五篇:“咬定”教材不放松,“立根”原在学生中[定稿]
“咬定”教材不放松,“立根”原在学生中
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它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做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凭借,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被教材束缚,因“材”制宜,以人为本,“咬定”教材不放松,实现教材资源的有机整合。下面以人教课标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五年级上册)为例,浅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做法。
一、依托对话,多层面把握教材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动式对话应该是语文课最突出的教学形式。教师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师与教材对话,把握教材定位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吃准编写意图是实施“用教材教”的前提。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前,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能把教材“增厚”一些,并把一些东西内化,那么课堂上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将不再是孤单的“一棵树”,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五年级上册以专题为单位组成八个单元,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比如,第一组是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要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学到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涉水深者观蛟龙,涉水浅者得鱼虾”。这“水”的深浅就取决于老师课前对教材的研读程度。只有教师课前充分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观得“蛟龙”,才能在“对话”的课堂上让学生不仅仅得“鱼虾”。学生与教材对话,诱发“阅读期待”
“用教材教”,首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愿意阅读文本,乐意与文本对话,有阅读的需要。只有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是学习语文的正确途径。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来建构。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我都会有意识地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设置“预习本”。“预习本”中可记录:①搜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②摘抄好词好句;③从预习中,我知道了些什么;④预习中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有哪些。这样,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意识地与教材对话,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多的期待。
二、巧设情境,多维度激活课文内容
语文来源于生活,“用教材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需要,利用教材诱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由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的转变,作为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学到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引进活动,把教材内容场景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潜在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去沟通。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有意走近学生,研究学生,课堂上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把游戏、演讲、辩论、当导游等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解读文章。
五年级上册在第三组安排了四篇说明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阐述比较清晰,道理提示比较直白,学生也容易读懂,这类课文的教学如果仍纠缠在内容的理解或道理的感悟上的话,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假如在课堂上设计“我是小小解说员”环节,当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松鼠的自述”“新型玻璃的自述”“灰尘的自述”来解说,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又与本组的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和习作“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有机结合起来,使整组内容的训练融为一体。链接生活,把教材内容生活化
语文即生活,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文章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解读文章,就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文章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增进学生对文章的亲切感,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在第五组安排的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在和学生讨论活动计划时,可以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比如参加社区的一次猜字谜活动、组织上街寻找错别字、搜集左邻右舍的一些对联等,让学生认识到学到的是“生活”的语文,是“活”的语文。学习第四组中的《落花生》一文时,让学生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事物,来讨论能从中领悟到什么,让教材的内容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真实化
有些教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的记忆、生活经验中没有积累相似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尽可能地把它体现出来。这样真切形象,让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画龙点睛”。
第七组、第八组的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果能借助多媒体再现课文描写的感人场景,就能奠定学生情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先用多媒体把毁灭前的圆明园和毁灭后的圆明园展现给学生,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感,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三、有机整合,多形式生发课程资源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努力使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尊重教材而不死守教材,要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活用教材、相机点拨,通过重组、活化、延伸等促使语文教学动态资源生成,有效服务课堂教学。适当重组,让教材“变”出来
教材内容是编写者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但是在教学设计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重组。
五年级上册中回顾拓展四的故事是《水滴石穿》,与第四组的主题“生活的启示”相配套。回顾拓展二的趣味语文《“推敲”的来历》也和这组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时,我把这个内容有意放着先不教,教到回顾拓展四后再来学习,而且还补充课外故事《苏小妹练字》让学生阅读,此时,重组的《苏小妹练字》
《“推敲”的来历》就是“定篇”的性质,围绕主题课文,进行专题对比阅读,进一步加强对整组选文抓重点旬、重点段体会文本这个训练点,在比较中增强语感,赏析和玩味语言一举两得。巧妙转换,让教材“活”起来
在教学中,当教材资源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时,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转换,使其更具有效性。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有趣的汉字后,又安排了一些活动建议,里面有一项是:搜集一些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的优美。由于条件限制,举办此类活动有些困难,我把它改成在班级中举行一次写字比赛,人人参与,然后举行优秀作品展示会,欣赏漂亮的汉字,并从中受到“爱汉字从写好汉字做起”的教育。有效延伸,让教材“广”开来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仅仅是阅读的开始,教师可以以文章为例子,多找同类型的文章,指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补充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
五年级上册中安排了八篇选读课文,可以有机地安排在不同的单元中进行有效延伸,指导阅读。比如,选读课文《太空“清洁工”》可以安排在第三组课文《新型玻璃》学完后学习,检验学生对此类说明性文章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选读课文《剥豆》可以安排在第四组课文学完后学习,让学生再一次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我们还可以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比如,学完第八组《走近毛泽东》后组织观看《少年毛泽东》的影视,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的故事在班上交流等,这样可以让课内语文向课外语文延伸,树立大语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