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

时间:2019-05-15 10: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

第一篇: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解读高考英语大纲(新课程):一词多义 取胜关键

天津特级教师 俞声弟

一、NMET设计的指导思想

1、命题原则历年保持一致

NMET的设计为两大部分,即:语言知识题和语言运用题。语言知识题的命制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如:时态,非谓语动词,从句,情态动词,冠词,代词和跨文化交际等内容。语言运用题的命制原则为:

(1)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例如:

John shut everybody out of the kitchen___________he could prepare his grand surprise for the party.(NMET2002)

A、which B、when

C、so that D、as if(C)

(2)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例如NMET2003,第6段听力材料

W:Morning,Bob.Lateagain。

M:Oh,I′m so sorry.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 I am.W:Uh,what′s the excuse this time?

M:Uh,I must have turned the clock offand goes back to sleepagain.W:Yeah.And last week one of children wasn′t well.M:Yes,I know.W:Um……

M:Oh,Iam really sorry.I promise it won′t happenagain.Question: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and the man?

A、Wifeand husband.B、Doctorand patient.C、Bossand secretary.(C)

(3)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Whatabout havingadrink?

---__________.(NMET2000)

A、Good idea B、Help yourself

C、Goahead,please

D、Me,too(A)

(4)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如2003NMET的阅读理解中就涉及了诸如介绍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小狗伴读的教育科学实验,推介费马定理等新书,日语中的外来语以及打印机、复印纸的科普知识等大量的内容。

2、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英语科所要考查的内容比较明确,试卷题型结构比较稳定。从2003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全部采用这套试卷,并将听力部分计入英语科总分,使得其标准化程度更高。

3、试卷难度几年来基本一致

测试专家认为理想的难度系数应该控制在0.55左右。

二、NMET测试内容

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贯穿在试题的整体设计和各个小题(含语言知识题)的编制过程中。尽可能向考生提供真实可信,情景丰富的语言材料。例如:(NMET2003,第3段听力材料)

M:Mum,I′m watching today′s football game onarecorded tape.If you happen to know the score,please don′t tell me.W:OK.But youare not going to like it.Question:What do we knowabout motherand son?

A、She wants to tell him the result of the game.B、She doesn′t like him to watch TV.C、She knows which team he sup?鄄ports.(C)

语言运用,一般是指听、说、读、写4种能力,但由于实施条件的限制,目前的试卷还没有口语部分。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2003年全国各省均应按30分的分值将该部分计入英语科总分。语言知识题包括语法、词汇类单项题和完形填空题。语法词汇类单项题2002年已减为15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该类试题所占比重的减少,并非意味着不应该继续重视和学习语言知识。如:

1.We′re going to the bookstore in John′s car.You can come with us_________you can meet us there later.(NMET2003)

A、but B、and C、or D、then(C)

2.---I heard they went skiing in the mountains last winter.---It_____true because there was little snow there.(北京2002)

A、may not he B、won't be

C、couldn′t beD、mustn′t be(C)

完形填空是综合性题型,既考查词汇知识,也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并要通过语境应用辨析能力来解题。尤其要关注首尾句的语篇信息。例1:In this small town there was not a single man of importance who would dare to have a house keeper younger than sixty,for fear of what people might say 36.However,when I needed a housekeeper I chose a girl called Cathey,a lovely little girl of seventeen from a vil?鄄lage 37 the coast.But I made my choice 38.After a few days'consid?鄄eration over the matter and an early telephone call to her,……(2003天津市模拟题)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分值比重较大,原因在于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的最直接途径,且题型较适合于大规模考试。试卷中会出现一些未补注释汉语,但不太影响对考试内容理解的生词。如:Penguinsare very usual birds。Theyare funny

looking,likealittle man with black suitsand white shirts。另外,阅读理解还将从多个层面来考查同学们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概括,推断等。

短文改错题是综合性题型,试题均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设计,侧重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评价能力,测试对写作要素的一些相关语法要素,词汇要素,修辞要素等掌握的情况。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短文,将难于答对试题。

写的考查是通过试卷中的书面表达题来实现的。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书面表达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它要求考生在给出的特定情景下,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书面表达。

总之,2004年英语科《考试大纲》对于语言知识的考查超出了简单识记的范围,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将得到最佳的结合。如:She can′t help________the house because she′s busy makingacake.(Shanghai97′)

A、to clean B、cleaning

C、cleaned D、being cleaned(A)

三、复习策略

(一)词汇复习思路要注意全面,要把注意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词语,记忆时不要只注意每个单词的第一或前几个释义,要全面了解。如:subject它的解释有:1.主题topic2.课程

course3.主语the opposite of an object4.服从于…liable be subject to如:The product is subject to change du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s.(二)2004年的《考试大纲》中对于改错题有如下的表述:“错误的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1、从词法的角度解题

(1)冠词是历届NMET短文改错中考查频率极高的一类词,2、名词的考查点为: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名词作修饰语等。

3、动词的考查点为:时态;语态;常用动词的用法和搭配等。

4、代词的考查点为:添加/删减;性别;代词的格;代词的单数和复数;人与物等。

5、介词

6、形容词,副词及其他

2、从句法的角度解题

句法考查的范围很广,但比较多的是考查从属句的引导词。

1)Let us wait to see until we haveany chanceafter graduation.If/whether---NMET2002

2)I live in Beijing,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which---NMET973、从行文逻辑的角度解题

所谓行文逻辑就是考查上下文的连贯理解能力。所以,改错题中也可能出现要求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来得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句子单独看,语法上似乎并没有错误,但上下文不符合逻辑习惯。常见的语境也是有一定规律,此时的考查点往往在时态的问题上。

4、从主谓一致角度解题

Now my pictureand the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2000)are

考生要走出下列复习的误区:

(1)热衷于只侧重语言知识的考查题型,这类题型经常出现在“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以及“改错”三个题型中,之所以成为误区是因为这种题型只是在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而没有测试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与NMET考纲的宗旨背道而驰。

(2)缺乏把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受“思维定式的干扰”比较严重。这里“思维定式的干扰”指的是对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

(3)只重视习题量的积累,不会精选题目,盲目做题,忽视了通过高质量精选的习题的训练达到质的提高。

(4)缺乏语言相关的微技能的训练,如:阅读过程中如何猜测生词的词义,如何找出主题句,如何联想,概括,推测和判断。

第二篇: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作文增加分值是大

势所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6更新时间:2006-11-5 21:06:32录入:郝

国勇责编:黄京武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正在等待教育部审批,但对众多高中教师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特别是方案将语文分值增加到160分,偏文考生增加到200分,把高中母语的教学提高到了空前的分量,引起了教师们的深切关注。

昨天,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江苏省2007年高考作文教学研讨暨信息交流会,吸引了13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三星、四星级重点高中的一线教师,其中多数是语文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名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省高考阅卷组专家高朝俊教授,江苏省木并茶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于树华,南京一中中学教授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蔡肇基3位权威专家受邀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作文教学弱化源于老师“不作为”

昨天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呼吁高中一线教师平时加强对作文的研究和教学。他们指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弱化的趋势,主要是高中语文老师“不作为”或者“不会作为”,做不到点子上。

专家们说,当前我省高中作文教学的“不作为”主要表现在,部分老师对作文复习往往停止在“训练”的层面上,缺少有效指导。可能是部分老师对某篇作文如何写自己也缺少深透的认识,他们不能站得高一些给学生以有效指导,以致学生作文老是缺少明显的提升力。

再就是作文的论据贫乏。这与学生平时读书积累太少有关。在阅卷时,专家们经常发现,一个论据被作为“万金油”到处乱用。一个“丛飞”,写这篇文章用了,写那篇文章也用;你也用,他也用。论据的贫乏导致论据使用的庸俗化、雷同化。缺少鲜明的个性化和深刻性,自然很难拿到高分。更严重的是,中学生作文缺少思想,这导致论证过程贫乏,作文不会分析说理,没自己的见解已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高考作文中胡乱模仿、胡拼乱凑、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的比

比皆是。学生胡乱模仿一些高考佳作,不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与思考写出真情实感。因为不是从自己心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而是把别人文章中的一些残存乱七八糟地堆砌起来。这样的文章怎能打动人心呢?

作文增加分值是大势所趋

2008年高考方案确定了语文160分的分值,而且选择历史的偏文考生则是200分。总分值增加了,昨天与会的专家和高中一线教师们普遍认为,作文分值肯定会增加,这是大势所趋,但具体增加到70分还是80分,目前很难说。

据介绍,建国初,语文高考就是考一篇作文;后来比重逐渐降低。最近10余年来,包括我省自主命题至今,全国高考作文占卷面的总分数一直在40%以上。由于作文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功能最强,所以多年来增加作文分值的呼声一直不断。尤其是高校从事语文教学的专家更是执著于此。昨天有关专家也透露,教育部考试中心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专家们昨天向记者表示,这次语文总分增加,确实是提高作文分值的好时机。

高朝俊教授认为,前几年加大作文分值的技术条件不具备,因为手工阅作文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现在实施了电脑阅卷,并且增加了很多把关措施后,阅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误差了。2007年全国将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进入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的首次高考。为了让社会对2007年高考有所准备,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尽管包括江苏在内的自主命题的省市还会出台本省市的《考试说明》,但教育部的《大纲》是各省市出台《考试说明》必须参照的主要依据。江苏省栟茶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华昨天指出,江苏明年高考命题不会完全按新课标来,但认真研究这份07年的《考试大纲》,对于教师准确把握07年、08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和复习重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关键词一 写作文体

07年大纲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类文章,不再提过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论述”包括“议论”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提“论述类”而不再提“记叙文”、“议论文”,意味着对高中生而言,所写的文章不宜仍是简单的“记叙”某件事、某个人,而应有一定的“论”的成分,也就是“夹叙夹议”类的文章。“实用类”文章指新闻、通讯、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章虽然不一定作为高考文体,但高中生要会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文体的用处很大。“文学类”文章主要指散文、杂文、微型小说、小戏剧、报告文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纲在写作发展等级要求里对“深刻”的要求增加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显示对文章本身功能的重视。文章并非是自己写给自己和老师看的,文章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文章的观点要能对他人具有启发作用,能激浊扬清,促使社会进步。在“丰富”的要求里增加了“论据充实”,显示了对高中生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近几年由于作文“文体不限”,许多考生大写散文或记叙文,议论文有所弱化,看来要引起注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新大纲规定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平时不注意书写正确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了。

◆ 关键词二 探究能力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07年大纲在06年大纲的基础上,由五种能力增加了一种“探究”而成为六种能力,跟新课程要求接轨。07年大纲将“鉴赏评价”与“表达应用”的位置作了互换,“鉴赏评价”在前,“表达应用”在后,先阅读,后表达,更符合认知规律。

◆ 关键词三 现代文阅读

07年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现代文阅读”在必考部分要求阅读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在选考部分要求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而06年大纲笼统地要求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样安排必然会体现在将来高考命题上。新大纲在必考现代文阅读部分还删去了“鉴赏评价”,而在选考的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部分提出了“鉴赏评价”的要求。

◆ 关键词四 古代诗文阅读

07年新大纲将“名句名篇”安排进“阅读古诗文”部分,因为“名句名篇”是中国古代的名句名篇,这样安排,范围更加明确。而且,不再提出“识记文学常识”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不再纳入考试命题要求。这样处理,比较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往考“文学常识”,往往比较多地脱离了教材的实际,也超出了中学生阅读的实际范围,加重了考生记忆的负担。

◆ 关键词五 语言文字应用

07年新大纲将06年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这样改动使表述更为准确。事实上,高考试卷语言文字只考应用,不考知识。06大纲的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07大纲改为“正确、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除此之外,新高考大纲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见字”的限制,“常见字”的范围一般在3500字左右,范围大大缩小。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也就意味着不考古代汉语中的那些字词。读准“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是为了准确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和交流。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求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其中,反复是新加进去的。

◆ 关键词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生应当阅读一定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这些名著不一定都选入教材,但作为规定阅读对象,选考命题时就有可能就这些名著出题。这样处理,是为了让学生认

真读些好书,令他们终身有益。

从体裁上看,高中生需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这也体现了新课改模块教学的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单篇选文的教学,也要重视从宏观上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创作手法。对文学作品全面提出了“感受形象审美体验,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要求,这比过去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已经大大提升了要求。

第三篇:2017年英语高考大纲解读

敏而好学 仁而善教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

一、总体分析

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和往年的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向保持一致。从题型上来看,依然会是我们已经非常熟知的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七选五,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备考呢?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的了解高考英语侧重考查学生什么能力。

2003年试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我们的英语教学的重心从原来的知识技能转变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高考的侧重点也势必随之调整。2014年,全国卷取消了单选题,增加了语法填空,这使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明显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试卷上表现为:

(1)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2)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3)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运用能力;(4)书面表达能力。

二、考纲变化

与2016年高考大纲相比无明显变化

三、近年高考全国卷回顾分析

近年来,英语试题总体上是稳中求变,保持高考英语学科命题的一贯思路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突出能力,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在立足于应用的前提下,试题更加侧重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渗透在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考查中,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趋势和要求。整个试卷分为听力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完形填空部分、语法填空部分、短文改错部分和书面表达部分。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都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进一步强化语境因素,增加了语法知识与语言环境的综合运用,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语境,强调运用”的指导思想。2.涉及知识面广,涵盖了交际、时态、语态、冠词、形容词、副词、动词(词组)、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以及状语从句,尤其是单项填空方面。其中动词一直是单项填空题考查的重点。3.总

敏而好学 仁而善教

体难度略有下降,基本剔除了以前的偏题、怪题。4.语境设置更为真实、自然、巧妙。词汇、语法知识越考越活。

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运用词汇、语法等知识,选择最佳答案,使文章意思通顺,结构完整。记叙型完形填空是高考和备考的重点。语法填空这一题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用单项填空来考查语法的形式,代之以在短文或者在以具体生活情境为内容的对话中考查语法的灵活运用,难度显然要高于原来的单项填空。短文改错的文章内容浅显,词数为100左右,多采用记叙文文体,偶尔也有说明文和应用文。短文改错试题检测考生在改错和书写的过程中,在语篇和上下文理解中运用语言知识去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具体来说,短文改错主要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的能力,以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考点涵盖知识的领会、运用、分析、综合等诸多方面,考查目标既涉及语言知识的多个方面(词法、句法、语篇结构、行文逻辑等),又涵盖理解、分析、运用和整体思维等诸方面能力。书面表达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近两年全国卷书面表达都是书信体的文章,学生都有可写的东西。

四、高考改革对2017年高考卷的影响

2017年的高考英语大纲是各学校老师准备背靠方案的关键,根据大纲的走向和趋势,积极一道学生进行备考和复习,应从一下两大方面着手:

词汇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音是学生接触一个词的最初印象,如果读不出音就记不住形,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什么义,因此,要牢记一个单词首先应把音念准。听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先听音,后开口和发准音是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呢?采取模仿性的听和辨音性的听,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语音知识。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

阅读是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开扩学生眼界,增大知识面。要制定阅读计划,提出目的要求,编写口头和书面练习。阅读材料的选择可采取教师推荐,也可学生自

敏而好学 仁而善教

选。选择的材料要力求知识性强,趣味性浓,词汇适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

题型的模块复习与练习

1、单选

通过训练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把握方向,精选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重如下方面运用和积累:基础语法知识;语言的运用能力;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多义词;日常交际。

在复习中应有所侧重,把以下项目作为突破口(动词时态,非谓语形式,动词短语的搭配,名词形容词代词,各类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常用句型等)。

2、完形填空

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识词能力、阅读及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多训练和提高独立分析、对比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定时训练和提高从全文角度通篇理解文章选择正确答案的能力。应当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

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要先快后慢,先易后难,利用排除法等答题技巧,选项时一定要瞻前顾后,充分利用前后的暗示信息,最后还要通读看是否有前后矛盾或表达不够完美之处。

3、阅读

熟悉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结构和安排及其解题技巧,如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说明文。提高对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和推断,学会站在作者角度把握文章的脉络等;多做定时练习。提高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如阅读理解的4种基本题型、常见的设题手法。阅读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事实细节、概括中心、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

5、书面表达

背、写、改、问是重中之重。背课文,背范文。写各种各样的文体,写了以后要按教师的意见认真去改。首先把文章改得文理通畅,基本无误。再加以修饰:用上强调,倒装,平行结构,从句等复杂句式。

学生要重视写作的积累和模拟,背诵一些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式是快速提升作文的有效途径。背范文在最后冲刺阶段对作文很有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句子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关联词和一些复合句提高自己作文的得分档。找一些范文来研究也是不错的方法。建议考生在根据每个题型写一篇文章后,可以对照范文找差距,不仅会帮助考生强化固定的结构模式,还可以使考生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

英语作文要注重书写问题,字迹的整齐与否也是得分点。注意书写的格式,大小写问题

敏而好学 仁而善教

和空格等问题。

第四篇:2018高考大纲解读

2018语文高考大纲解读

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变化解读 【顺序变化】“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较之前表述,有突出强调“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其实一直是重点,2017新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对学生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不仅要从文中归纳,还要能读懂图表变化并作出准确归纳概括。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1、文学类文本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变化解读

【概念变词语】参照独立命题省份考纲表述可知,常考查散文的省份在这一考点上的表述基本都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加强对散文的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在2017真题中已有变化的情况下(2017新课标I卷考查文本为小说,II卷、III卷考查文本为散文。),更得重视散文阅读的复习与指导。

2、写作

(2018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017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变化解读

【用词变用语】要求范围扩大,写作需注意语言要合符情景、合符文体特点。这一点要求在语用得体上亦有体现。备考建议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考的育人导向功能会在2018年高考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更多的融入到考题的情境中。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必须牢记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刻以这种价值观去反观和审视自己的生活。

(二)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全国卷的特点是阅读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高。进入新高三后,建议考生还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且做好积累,做好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读书笔记的内容背一背,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

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四)回归语文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运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的基础知识考察要舍得下功夫。建议广大考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分散消灭的办法,手中准备一本《语文基础手册》。随时记,随时看,反复记,反复看。

(五)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的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建议广大考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总之,2018年我们应该严遵考纲,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目标。

总体来说,2018年语文新考纲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比如新闻阅读、逻辑推断题等,不要放松对相关题型的复习。

作文备考中,走出“背范文”等误区,扎实掌握审题立意技巧,力求文章内容的充实和深刻,以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考生的能力高要求。

古诗文阅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课内基础,可能持续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扩展能力的考查,建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本的回归。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备考、教师复习都应该以理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就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中心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同时应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且注意局部内容隐含信息的挖掘。教师与考生不能局限于注意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错误点,而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思维的路径。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备考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夯实两种体系,即知识体系与考点体系,强化文本解读,以知识抓手选择典型文本,反复操练,同时养成规范书写,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并且重视答案示范的知识共性、文本个性以及题干要求。

【实用类文本】在备考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强化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比较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判断点的辨别、题干审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同时应梳理所有文体的知识清单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与概括性,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古诗文阅读】在备考过程中,应利用相关知识从整体上去理解一首诗歌,切不可被所谓万能“套路”所迷惑。

【作文】全国卷作文命题水平极高,体现了强大国家意志,考题极力规避“前理解”,情境创设多元具体,任务指令灵活典型,同时体现交际写作理念,指向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应打破以题型为纲的教学及学习体系,以思维为纲,注重思维,在审题、论证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同时,相关方还应关注国家大事,积累相关素材,避免走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2018数学高考大纲解读

理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文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在解答题中:

第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第2题立体几何:考察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以及空间向量;

第3题概率与统计:考察排列组合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也重点会考卡方,与线性回归方程;

第4题解析几何:考察圆锥曲线的弦长、面积、范围、最值、定点、定值;

第5题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导数单调性、极值极点、零点、导数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

第6题选考内容:考察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

从试卷结构上,全国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选考部分包括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1个解答题,考生从2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从内容上来看,全国课标卷对在最后一道选做题中增加了选修系列4的一些内容,分别是: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从其中2道题中选作1道.全国课标卷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首先重视基础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复习时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

其次,加强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交汇处题目的训练。

再次,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解决应用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加强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规范作答,以积极心态备考,以平和的心态考试。

2018英语高考大纲解读

从新考纲给出的3500词汇表中体现出高中常考的核心词汇的范畴没有发生改变,词汇还不扎实的同学们,一定要进行巩固。并且考纲强调了素质教学,要求大家广泛涉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同时要注意这些观点用英文方式的表达。在一轮复习接近尾声之际,大家可以通过考纲反思自己之前复习中没有涉及的部分。

一、瞄准方向,不跑偏

1、牢牢抓住“稳中有变,重在稳”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如behavior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是in a condition还是in condition等。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离学生太远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训练路子。

2、把“宝”牢牢押在核心话题和核心素养上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了解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怀关怀的话题都是英语全国卷考查的核心话题。

所选阅读和写作话题将基于英语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命题,体现英语的能力载体功能、思维载体功能、文化载体功能、视野载体功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命题总立意,立体浸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打牢基础,抓落实

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但决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学习和巩固,不可孤立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太大功夫。

三、科学训练,提能力

1、模拟训练

每次训练,无论专项还是综合模拟训练,都要“真练”(限时、投入、核对、总结),坚决杜绝“假练”(不限时,做后只对答案不总结)。训练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并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做题情况,每考一次试之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对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式、话题等进行详细梳理,三分测试,七分总结,提高快慢关键在于总结是否充分。

2、用好真题

真题是模拟题无法比拟的,在命题思维、命题方式和选材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做好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做题规律和方法,寻找命题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少走弯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题,要对每一套真题的内容熟谙于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来,反复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3、动耳动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动眼和手,只顾做题,而缺少了动耳动口,所谓动耳就是要多听,多听英语材料,时间不允许的话,多听、会听高考真题听力,对于应试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动口朗读也非常关键。做过的模拟试题或高考真题中的语篇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出来,并仔细体味其语篇内涵。完形填空做完题后,要将正确的答案复原后进行大声朗读,这对完形填空的语篇构建能力很有帮助。听力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听力原文,甚至要模仿录音。听和说的训练在高考备考中切不可小视其潜在的巨大“威力”。

4、规范书写 书写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试卷中的书写主要集中在语篇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上,书写一定要清晰,不要勾、涂、抹、划,当然,写的字要尽量美观、大方。英语的书写30分钟就能见成效,2天就能成习惯,凡写字“不雅”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或写字好的同学帮助训练,相信会为你的试卷“锦上添花”的。

四、备考建议

第一、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运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项目(11大项68个子项)和24个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

第二、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从(1)理解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训练考生听的能力,注意方法多样、形式各异,注重基本语音、重音、语调变化、语调与节奏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并能注重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加大词汇训练及词汇运用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第三、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五篇)。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第四、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英语写作要求尽可能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语法句式,注意语言得体以及适当增加细节。在备考中一定要限时写作,尽可能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句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与套路,尽量使用高级词汇,体现“用语言做事”的语言学习规律。

2018物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必将是2017年高考风格的延续,即强调能力考查,特别是强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以及数据运算能力的考查。

另外2017年动量没有进入计算题的综合考查,2018年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电磁场综合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的压轴题也应引起复习时的关注。

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2018化学高考大纲解读

现行考试大纲继续要求同学们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虽然在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上没有变化,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变化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关注,其中了解层次变为掌握层次的有13处,即这些内容在能力层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识点有27处,而只有两处层次要求降低。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多关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即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流程类试题以及实验探究类问题。

一、2018考试大纲解析

2018大纲相对于2017年大纲无明显变化,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2017相对于2016年考试大纲已经加大幅度调整,今年大纲保持稳定,在情理之中。结合近几年考试大纲调整情况,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2.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二、对策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

1.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2.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3.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4.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5.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6.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7.注意训练学生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8生物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全国高考大纲对比2017年考纲是稳定的,毕竟去年才做了较大改动。2017年遗传大题侧重实验设计,轻计算,今年应该会延续这一风格。

选修部分去年有较大改动,出题也有所体现,例如全国Ⅲ卷40题考查了PCR的相关内容。2018年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增加这个方面的训练。

一、2018年考试大纲解读

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二、备考建议

1.对照考纲,全面复习。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2.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

3.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全卷图表题3-4个,不会太多。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2018政治高考大纲解读

新考纲要求学生一方面“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培养能力”。

首先是搞定教材,搞定课内的基础知识点。其次就是放眼实际,能够有能力把你学到的知识点和现实中的时事政治、社会动态联系起来。

今年政治学科并未出现到具体考点内容的变动,但政治每年都要求关注时事,考纲里的第五部分就是时事政治,提到两点,第一是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可以登陆高考直通车APP查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需要大家关注时事热点。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来看,今年的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

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Ⅰ卷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Ⅱ卷为主观题,共52分。

在备考过程中,给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跟“十九大”,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要求学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二、灵活备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一)知识理解灵活透彻,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误区。备考过程中,应在对每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二)题型把握灵活有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误区。全国卷的考试虽然灵活,但绝对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平时应善于总结共性,学会举一反三。当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维,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出现了三个大题,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文化与哲学组题的情况。

三、夯实基础,答题做到准确与高效相结合。

文综考试时间较为紧张,要求学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之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

那么作为现在处于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希望学生能将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各个击破,从而为二轮、三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

2018历史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最新高考大纲,建议同学们备考时注意3点。

第一,对照考纲,立足基础。对考纲中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

第二,高度重视边角知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对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尤其是是小字部分、概念注释、课后材料等边角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用有限的知识点来应对无限的命题可能。

第三,用正确的史观评判事物。考生应有意识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把握备考趋向

1.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高考大纲强调通史体系。复习备考要按照从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思路对教材内容加以必要整合,强调知识的内在关系,强化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构架较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复习备考要注意选修内容,因为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有益补充,加入选修内容后的必修内容才会使通史复习更为完整。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要强化对学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内化。2.考试大纲强化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复习备考要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强化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把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个方面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真正贯穿于备考复习当中。复习备考一定要细化能力目标,从2017年高考全国历史卷考查来看,2018年学科复习备考更要注重“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训练与提升。3.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要求复习备考无论到哪一阶段都要紧紧围绕“问题意识”这一核心,特别注重“发现问题”能力训练与培养。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唯物史观”在历史认识方面的指导作用,注意把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另外,近年来历史学科开始注重“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全国卷历史试题通过创新设计,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考生对同一问题或现象从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注重“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能力素养的培养。

2018地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大纲依然是强调考察两方面,第一是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高考仍然是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回顾去年考纲,从17年与16年大纲的最大变化是自然灾害部分由选修变成必修内容,但这一点在去年高考题中表现的并不明显,18年新高考中极有可能会有所体现,大家需要注意。

预计 2018 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1、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落实;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3、关注每个知识细节——精讲精练,真正弄懂弄通细小知识点。

第五篇:压题09年高考英语冲刺作文复习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09年高考英语冲刺作文复习

高考英语作文旨在考查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一项考察,在历次的高考尤其是陕西考区的考试中平均分数都偏低,加上其20%的比重,所以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授课中,第一次课就会强调高考高分作文的标准,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起码概念,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提高成绩。要在80-120个英语单词的作文中写出精彩其实只要多加训练,增强得分词汇和句型的积累,拿到25分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下面告诉大家怎样五步提高高考英语作文,这是根据高考大纲所总结提炼的。

第一步,写作的内容,要求做到两点— 内容完整、相关。这两点只要考生不粗心,基本都能做到。比如2006年陕西考区的题目,要求写暑假的安排,是一篇正反观点类的议论文。必须注意题目的要求,第一要提出讨论话题,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at the students should do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这是一个经典的模版开篇句型)。第二要写出一方面的观点,然后是另一方面的观点,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要求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被扣掉相应的分数,这就是完整。再比如,2005年广东考区的成语寓言故事,不仅要描写整个守株待兔的过程,还应该根据要求点名寓意,否则也是不完整,这点只要在课堂上强调,学生是很容易做到的。所谓相关,也就是不要过多出现文中没有的信息,不能过分发挥,一般学生犯此类错误的较少。

第二步,写作中的语法。在高考阅卷中,一般三个小的语法错误会被扣掉一分,一个大的语法错误(关于谓语的错误)会被扣掉一分。所以,学生应该尽量避免犯语法错误。我在课堂中会强调,对于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除了加强自己的语法功底外,就是去背诵我给出的50个最高频用到的句法结构。这些结构不仅正确,而且一定是高考中的有效得分点,即使语法偏弱,记住这些句子然后在考试中使用也能避免学生自己造句中的语法错误,一举两得。比如,倒装句在考试中就很少有同学主动启用,但是一旦正确启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会给出四组倒装句,然后让学生加强运用和练习。这些句子包括:

1、Only when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2、So precious is time that we can’t afford to waste it.3、Diligent as he was, he failed in passing the exam.4、By no means should teenagers get into the habit of smocking.第三步,连接词的运用,使文章连贯、流畅。我把这些词分为8类,叫做“畅词”,往往学生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会忽视这一点,所以在授课中会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印象。而且不仅要写,还写出高水平的畅词,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首先”这个表示次序的畅词,一般同学一定想到的是firstly 或者first of all。可是我建议学生启用to begin with, 或者initially(这个是建议水平较好的启用)。“然而”,绝大部分启用but, however,我建议学生采用on the contrary 或者oppositely。

第四步,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部分,要强化“复杂、高级”两个概念。为什么是核心呢?因为学生在这一部分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也没有有意识灌输和训练总结。大部分学生以为只要写出来、写正确就可以拿到高分,其实80-120个单词包括大概10个句子,如果全部是简单的词汇和句型没有办法达到最高档作文的要求。因此,我们强调高级的词

汇和高级复杂的句型,不是说全部必须高级,而是必须出现一些才能符合高考作文大纲的要求。在这一步中,我总结的“高分词汇选择原则”、“简单句到复杂句的瞬间转换”、“高分句子写作策略”以及“钻石得分50句”,通过这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讲解,学生会感觉成绩的快速提升,效果明显。

举其中“高分词汇选择原则”为例:

1、词组优先原则。如:

[原文]A new railway is being built in my hometown.[修正]A new railway i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y hometown.2、地道原则。如:

[原文]Through traveling, I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修正]Through traveling, I gainedobtained a lot of knowledge.3、避免重复原则。如:

[原文]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修正]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4、后高长原则—后学到、较高级、较长词汇。

原 词 替换词

hard diligently

very rather extremely

pay attentio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happy delighted enjoyable

more and more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ncreasingly

第五步,书写和卷面。这点其实很重要,高考阅卷是扫面试卷然后在电脑阅卷,所以书写和卷面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是学生自己多加注意就可以做好,标准很简单:clean and clear。高考英语写作,只要有意识地科学训练是可以快速有效提高的,比其他部分的提高会花到更短的时间。希望所有考生能够按照这五步的方法来书写自己的高考作文,同时坚持下去用同样的坚毅去书写自己美好的人生。

下载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压题高考英语书面表达_旨在学以致用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按校长室要求,本组在3月13号下午对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做了分析与讨论,并由袁海峰做主讲。现总结如下: 一、整体特征 总体来看,《考试大纲》在指......

    2018年山东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山东高考大纲来了 省实验名师这样解读 12月15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按照以往经验,《考试大纲......

    解读2014年高考大纲新变化

    解读2014年高考大纲新变化 英语取消单选新增语法填空题 变化:今年英语高考大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题型有重大调整,取消原来的15道单选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分值不变总分仍为15分......

    高考书面表达压题

    (一)感谢信:假如你是四川某地区一名失学学生,名叫李华。你幸运地得到在北京工作的一位称作Mr Smith的美国人的赞助,于是重新回到校园学习。为了表示感谢, 你于5月14日给Mr Smith写......

    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解读

    复习提纲1、 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分类 2、 我国几千年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3、 我国国防法规立法的层次有哪些 4、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反分......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解读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 完型填空解读 2013-09-13 18:24【大 中 小】【我要纠错】 2014考研英语大纲已出,完型填空部分大家一定要注重思路和寻找线索能力的训练,一般做题的基本思......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高考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语文学科考纲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