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散文选修单元案例
如何实现选修课诗歌教学的省时高效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诗歌单元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以点带面,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感悟,合作交流,借助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会不同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品读本单元诗歌意境美。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法要求:
组织学生充分诵读、展开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探讨,但不灌输和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学法指导:
1.品读感悟法:学生课前充分诵读,课堂通过品读置身诗境,感悟诗人情怀。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鉴赏,加深诗歌理解。
3.联想想象法:以““景物——形象——情感”为思路,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师准备:提前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做好引导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第二单元诗歌,对所学诗歌有整体的认识,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教学思路: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鉴赏第二单元其他的诗歌,通过整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课型定位:阅读教学尝试课
教学时数:1.5课时(以诗歌鉴赏活动课形式开展,选用两节连课赏析)
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必修课学习阶段,学习了杜甫的《登高》,大家还能不能背诵呢?
(学生齐背诵)。
师:很好,哪位同学说说杜甫在这首诗歌中用了哪些意象?
生:《登高》选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意象呈现出萧瑟冷清的特点;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图。
师: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生: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师:很好,我们抓住了诗歌中一系列凄凉冷清的意象,置身诗境,在眼前展现出一幅萧瑟苍凉的悲秋图,从而体会诗人悲伤的情感。这就是诗歌赏析中常用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今天,我们要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种方法来赏析杜甫的另一首诗歌——《登岳阳楼》。
二、品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3页,自读诗歌,画出诗歌中的意象。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找的意象。
生: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师:请同学们共同读诗,连缀意象,置身诗境,初步体会诗人情感。生: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中抓一个最典型的意象?
生:孤舟。
师:为什么?
生:这个意象写出了作者的孤单漂泊。
师:这样孤单漂泊的诗人,我们可以猜测他的心里一定是悲伤的。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传达诗人的这种悲伤的情感呢?
指明一人读诗。
师:其他学生听读,缘景明情,体会诗歌情感。
三、初知意象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四、置身诗境
师:赏析用词很准确,谁愿意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师:XX同学描述,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尽可能在脑海中形成描绘的画面。生: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五、缘景明情
师:不错,通过你流畅的语言,相信同学们已经走入你所描绘的画面了。请问同学们:画面中的人物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是一位人到暮年,多病愁苦,“凭轩涕泗流”的老者形象。
师: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
生:诗人为自己老病孤独而悲,也为国家战事不停而悲。
师:请具体赏析。
生:“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师:哦,抓住了诗中的关键字老病、孤舟、戎马,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悲从何来了。谁来说说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
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师:不错,语言表达很流畅。这两句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情壮志。诗人并不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痛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涕泗横流。请同学们再次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起富有感情的读这首诗歌。
师:通过这首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赏析,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抓意象,置身诗境,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缘景明情(方法引路)。请同学们继续置身诗境,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
六、拓展延伸:
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了一节课时间预习了第二单元的诗歌,也要求同学们选一首重点赏析,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将你在诗歌赏析中的体悟和困惑与小组同学交流,并选一首诗歌在班级交流。
生:分小组赏析诗歌(备选诗目:第二单元诗歌。包括推荐作品)体会诗歌情感。备选诗目附录: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韦庄《菩萨蛮》(其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杜甫《旅夜书怀》、苏轼《新城道中》(其一)、纳兰性德《长相思》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诗歌,形成个性化解读。
2.小组代表在班级内交流,赏析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
师: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你们小组内赏析的成果。按课本编排顺序赏析吧。第一首《春江花月夜》,哪个组赏析呢?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春江花月夜》,抓住了明月、江水、落花三个典型的意象。因为月不仅仅蕴含了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而且还有富有愁思、惆怅的意义;江水不仅仅是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正如杨慎所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而落花可象征时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等。用这些意象构成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诗中既有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索,也有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师:诗人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歌仅有两首,一首《代答闺梦还》,一首《春江花月夜》。但就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让闻一多先生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甚至日本的汉学家说中国诗歌就两首,一首《长恨歌》,一首《春江花月夜》。从中也让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才情。
师:哪个组赏析了《夜归鹿门歌》?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夜归鹿门歌》,诗歌以山寺钟鸣的悠然与渡头的人声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以鹿门的夜月、烟树、岩扉、松径营造出幽深僻静的月夜山景图,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
师: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官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生赏析:„„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菩萨蛮》和《长相思》,因为这两首诗歌都抒发了思乡之情。具体来说,《菩萨蛮》抒写了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既写江南水乡景色美,又写了江南民居生活美。但是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又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长相思》上片写行程之劳,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抒发了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
生赏析:„„
生赏析:苏轼的《新城道中》用晴云、含笑、最乐,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抒发了诗人清新愉悦的心情。
师:有人这样评价苏轼“诗人苏轼人生之坎坷,前无古人,苏东坡之豁达,后无来者”。因为 苏轼在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他留给我们的诗作中没有怨愤、没有消沉,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姿态。这对我们何尝不是很好的鼓舞呢?
七、布置作业
师:赏析这么多的诗作,可能同学们心中也会感慨万千吧。请将你们心中的所思所感也用诗歌表达吧。赋诗一首,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或自选一首诗歌,赏析其中的意境美)。
八、总结诗文:
师:这节课我们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鉴赏了诗歌意境,并且以点带面,通过同学们小组交流探究,赏析了本单元的其他诗作。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中体会诗歌之美,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在鉴赏诗歌作品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同学们一定能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
之路中愉快前行。那就让我们且行且吟,且书且乐吧。板书设计: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意象——(置身诗境)——-—意境——(缘景明情)—————情感
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教学设计
夏 维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
(二)解析
本单元要学的内容《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指的是通过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艺术形象方面去感受它们的审美价值。当然,由于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差,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词句的疏通上。学生在必修课本中的文言文学习中知道要重点掌握哪些方面的文言知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梳理、归纳、掌握文言文知识点。本单元为选修中的文言文第一单元,我们以第一篇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欣赏,该文是一篇山水游记,着重描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通过描绘景观抒写游兴和感受。学习本文要体会散文和诗歌在描绘山水形象方面的差别。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归纳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3.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二)解析
注重朗读,积累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写景的层次和描写的重点,体会散文和诗歌在描绘山水形象方面的差别。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单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对难以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以及对例文的特殊句式进行疏通,其次是如何进行自主鉴赏模糊不清,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不够以及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方法不够清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先疏通归纳整理文中重点词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懂文章层次结构,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赏析的模式与习惯。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板书较多,可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在很流行“穿越”这个概念,其大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时空的转换”。其实我们的身体不能逆回到从前,也不能跨越到未来,但我们的思想可以穿越到我们能想象到得时空。我们的思想可以推开岁月尘封的门,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在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二)本课相关知识
1、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3.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与对岸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隔江相望,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小孤山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迎山而上则胜迹迭出,启秀寺、一天门、龙耳洞、龙角石、关圣殿、弥陀阁、藏经楼、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竹林、御诗碑、梳妆亭等十余处景点,且每一景点都有每一景点之雅观和民间传说,并镌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
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座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山上古刹启秀寺供奉有妈祖圣像,是中国长江中唯一一座妈祖庙。据《安庆府志》记载,庙始建于宋朝,明改建命为“天妃庙”。庙供奉“安济夫人”。安济夫人又称天妃,福建莆田县人,宋代都巡检林院的女儿。幼而事佛,死后立庙祭祀。
4.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三)熟读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生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先让学生相互纠正,然后教师在予以确定。【明确】
烽燧(suì)潦(lǎo)缩 抟(tuán)赪(chēnɡ)湓(pén)浦
2、分组朗读,对文中难以理解、难以疏通的地方进行标注。
第二课时
(四)自主疏通,合作交流
问题
1、你能把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以及特殊句式分别归纳出来么?
设计意图: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通过合作能自主发现归纳掌握文言文的知识点。师生活动:
学生联系注释对文意进行疏通,以小组为单位,分四个小组,分别归纳文中的知识点。
(五)师生互问互答 师生活动:
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对学生的疑问予以解答。【明确】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覆盖缠绕在它的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学生默读第二段,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对学生的疑问予以解答。【明确】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因此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都隐没了。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学生默读第三段,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对学生的疑问予以解答。【明确】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 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六)教师知识点归纳 重点实词
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
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
重点虚词
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
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古今异义
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词类活用(参看绿色通道)
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特殊句式(参看绿色通道)判断句:
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 信造化之尤物也;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省略句:
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
第三课时
(七)探究赏析
问题
2、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
设计意图:对原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1)主要内容
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同远及近。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问题3.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的描写,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方法。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给人一种凌乱之感。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
(1)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
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2)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的长江山水图。
(3)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问题4.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进一步挖掘本文的审美价值。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问题5.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中景物、环境的描写,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1)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2)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3)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变式练习
1、翻译下列语句。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明确】
(1)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2)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3)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4)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6)(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7)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2、本文与苏轼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均是咏小孤山大孤山的名作,试比较二者“创造形象”是怎样“诗文有别”的?
师生活动:
教师提供《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附〗 苏轼原诗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的嫁彭郎。
〖释义〗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何处而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岸平整,轻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轻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明确】
苏诗只简洁地写山色水阔、山势险峻、江水波涛汹涌,江阔山小。轻盈点染,凌空飘飏,给人一种空朦迷离的感觉,启发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
陆文则脚踏实地,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使我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清代的吴乔曾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第四、五、六课时
(八)自主赏析
对《庖丁解牛》、《项羽之死》进行自主赏析并形成文字。
《庖丁解牛》自主赏析指导
1、积累文言知识。
2、欣赏“解牛之美”
3、探讨“解牛经”
4、理解“庄子之道”
5、小寓言大智慧。
知识点点拨:
1、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作分解、宰杀之意。此文是一篇寓言(具有讽喻与教育意义)。
2、齐读课文。
3、结合《导纲》正字音。
4、自读课文,并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结合《导纲》完成)★归纳“为”的意义和用法。★找几个古今异义词。★找几个词类活用字词。★找几个通假字。★注意几个重要句式。★积累几个成语。探究新课:
1、欣赏“解牛之美”。
探究一: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
探究二: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探究三:为什么要借文惠君的口夸赞庖丁?
2、探讨“解牛经”。
探究一:对于庖丁解牛的情形,你有什么感觉,整体上庖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探究二: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怎样达到这一境界的?(三个阶段)★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
3、“庄子之道”——引导课文意旨探究。
探究一: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
4、小寓言大智慧——有什么启示意?(结合课后习题四)
《项羽之死》自主赏析指导 知识点点拨:
一、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1、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2、自主提问,补充讲解 幻灯片显示: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变式练习
一、多义词
1、项王军壁垓下()岸土赤而壁立()
2、自为诗曰()为诸君溃围()赤泉侯为骑将()
吾为若德()吾为公取彼一将()
3、虞兮虞兮奈若何()吾为若德()
4、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是时,赤泉侯为骑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6、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无厚入有间()
7、籍独不愧于心乎()然今卒困于此()
8、天之亡我 汉军乃觉之()
9、乃有二十八骑()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2、力拔山兮气盖世()
3、直夜溃围南出()
4、常幸从()
5、然今卒困于此()
6、期山东为三处()
7、骓不逝兮可奈何()
8、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9、地方千里()
10、平明,汉军乃觉之()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项王军壁垓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直夜溃围南出
4、亦足王也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四、判断文言句式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左,乃陷大泽中
3然今卒困于此
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五、解释固定结构
1、骓不逝兮可奈何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七、分析项羽性格,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以《过小孤山大孤山》为例进行了赏析,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我们应该先重点疏通文意,学习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文言文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文言文的鉴赏方法。在课后我们可以按照本课的模式对本单元其他例文进行自主赏析。
第三篇: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
【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
魁梧
wú
狭隘
木屐
老妪 yù
媲美 pì
堂倌 guan
女佣 yōng
断壁残垣
yuán
画舫
fǎng 街衢
qú
嗜好
shì
癖好 pǐ
什刹海
shí
chà 荟萃
山坳
褶皱 zhě
zhòu
狞恶
níng 暴晒/曝晒/
曝光/暴光
晕车/晕头转向
脚踝 huái 砾石 lì
咀嚼
jué
白炽灯
chì
伫立
俯瞰 绰约
气概
gài
悬崖勒马
倔强/倔脾气 飘渺/缥缈
【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惊骇 hài 料峭 qiào 鬈发 quán 箭镞 zú 窥探 kuī .....船舵 duî 忧悒 yì 棒槌 chuí 船舷 xián 馥郁 fù .....寒噤 jìn 湛蓝 zhàn 按捺 nà 倾圮 pǐ 抛锚 máo .....深邃 suì 飓风 jù 鹞雏 yào 发绺 liǔ 虬曲 qiú .....龌龊 chuî 花翎 líng 蜷缩 quán 蓦然 mî 禀性 bǐng .....牝鹿 pìn 修葺 qì 休憩 qì 埠头 bù 海蚌 bàng .....马厩 jiù 蘸水 zhàn 趿拉 tā 戏谑 xuâ 游弋 yì .....地窖 jiào 栖息 qī 拾掇 duo 阒无一人 qù ....簌簌作响 sù 膘肥体壮 biāo 情愫 sù 摩挲 mā sā ......瞥见 piē 毗邻 pí 贫瘠 jí 琢磨 zhuï 腼腆.....tiǎn 蹩脚 biã .
juã
juâbàopùpù
bào
擦拭 凛冽 苍穹 摇曳 颠簸 遭殃 凝滞 ......惊惶 静谧 萦绕 沟壑 篝火 湿漉漉 ..... 热衷 歉收 诋毁 窒息 晨光熹微 ...... 弥天大谎 财运亨通 光彩熠熠 海市蜃楼 丧失殆尽 ...... 气喘吁吁 容光焕发 乌烟瘴气 不寒而栗 贸然行事 .....
第四篇:语文选修诗歌散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
归还.(huán)
岑.夫子(cén)B.馔.玉(zhuàn)欢谑.(xüè)
恣.肆(zì)C.裘.衣(qiú)
沽.酒(ɡū)
将.进酒(jiānɡ)D.旌旆.(fèi)
乱飐.(zhǎn)
清酌.(z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驳 辩认 宽裕 钟鼓馔玉 B.倾耳
潦草
寂寞
飞皇腾达 C.沽取
走廊
金樽
天生我材 D.欢谑
溺死
径需
烹羊宰牛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莫使金樽..空对月 金樽:金属制作的酒杯。B.将.进酒,君莫停
将:读“qiānɡ”,请。C.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D.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拿出。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与尔.同销万古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将进酒,杯莫.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
()
()
()
()
()
阅读与鉴赏
二、课内精读(15分,选择题每题3分)阅读《将进酒》,回答6~10题。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B.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玉:美好的饮食。..C.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放纵,无拘束。.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销毁。.7.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8.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9.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以劝酒为名浇诗人胸中块垒。
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10.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引用陈王的典故,用意又何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30分)阅读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回答11~13题。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李白是一个不惜千金买醉的诗仙,但这首诗里,美酒当前,他却一再推杯,放箸,离席。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最能准确地体现他这种心情的字是哪几个?(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化用姜太公垂钓遇文王、伊尹在受汤聘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明月而过的典故,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4~15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忧生活,曾经在成都集市上以卖卜为生。
14.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应高考考点链接]最后一联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题答案
1、解析
“pèi”。答案 A
2、解析 A.辩认—辨认。B.飞皇腾达—飞黄腾达。D.径需—径须。答案 C
3、解析 寂寞,古义:被世人冷落;今义:孤单冷清。答案 C
4、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答案 A
5、解析 你/形容词词尾,不译。答案 A
6、解析 D.销:同“消”,使不复存在。答案 D
7、解析 A.虽雄阔苍凉,但突出的是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例句气势豪壮,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答案 A
8、解析 A.“怀着平生之得意”“感到无限快乐”两处有误。
9、解析 D.“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有误,应该是排比、夸张。答案 D
10、答案 陈王,即曹植,才华横溢但遭其兄曹丕猜忌而郁郁不得志,一生才学无可施展,只能借酒销愁,以泪度日。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作者有感于自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怀才不遇,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11、答案 这表现了李白由于政治上失意,内心非常苦闷抑郁,情感激荡变化。最能准确表现这种感情的字是“停”、“投”、“拔”、“顾”。
12、答案 诗歌中化用的两个典故中的人物都是开始时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诗人以此来鼓舞自己要有继续追求的信心。B.“谑”应读“xuè”。C.“将”应读“qiānɡ”。D.“旆”应读
13、答案 象征手法,“黄河”“太行”象征作者追求的宏大理想。用“冰塞川”“雪满山”写道路艰难,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
14、答案 笼、绕。笼:表现了树木繁茂幽深、峰壑起伏陡峭的景象。绕:表现了山水相依、水流曲折绵长、峰峦蜿蜒的景象。
15、答案 既是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又寄寓作者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第五篇: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诗歌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编写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难点: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三、相关链接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李广田(1906—1968),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1935年大学毕业后,回济南教中学。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之一。这时期的散文辑为《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著有诗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和傣族长篇叙事诗《线秀》等。一生著述大多收入《李广田文集》。
洛夫,1928年生,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东乡相公堡人。从小读私塾三年。1948年入湖南大学外文系,翌年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在军界历任编辑、特等翻译官、英文秘书等职。1973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同年退役。此后在台湾中广公司、亚盟总会和东吴大学任职。1954年10月,与张默、痖弦在左营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洛夫著作甚丰,著有诗集《灵河》《因为风的缘故》《漂木》等十多种,诗论集《诗人之镜》《诗的边缘》等五种,另有散文、译著多种。
四、学法指导
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而且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诗人通过塑造“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等中心形象而引发无限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人与大地的结构,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蕴涵的哲思,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并感受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这几位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目中的诗歌艺术,他们力求开拓视野,接近现实生活,与人民的情感息息相通;同时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把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念、炽烈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使“思想知觉化”,说理时不致枯燥,抒情时不致显露,写景时不止于静态。把诗歌的肉和骨恰当地结合起来,使读者透过意象浮想联翩,而感到思想深刻,情味隽永。这些诗比较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只要我们围绕每首诗的题目,以其为中心寻找相关的话语、形象,重点感知,便能很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五、课前预习
1、识记生字词
堤坡
胸脯
刹绳
如雷贯耳
须臾
文身
腭骨
脐蒂
胝掌
潮汛
襁褓
齐楂楂
咯血
贲张
惊蛰
鹧鸪
勒马
2、“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
3、“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4、如何理解《边界望乡》“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
六、课中探究
第一课时
精读《河床》
(一)、检查预习、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多义性
2、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简要说说你印象中的河床的样子
(二)、文本解读
1、“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
明确:
外在内在
地域(空间)巴颜喀拉(源头)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
3、主要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4、其意象有何特点?
小结:
凡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本身是植根于大地的,培养他的力量,也是来自大地。凡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必定是某一特定时代与地域的产物,同时又要超越那一时代与地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河床》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域上,对于当代的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遥远而陌生的,但诗歌本身却传达了人类生命的某些共同特征,并表现出诗歌所特有的力与美,因而能长久地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
第二课时
略读后四课
《金黄的稻束》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金黄的稻束》补充: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地之子》
主要把握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
“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
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⑶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边界望乡》
1、如何理解“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
2、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小结:
本单元的诗歌都以连绵不断的新颖意象表达蕴藉含蓄的意念,通过气氛的渲染,构成一幅幅想象的图景。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感情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中,通过烘托、对比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
昌耀通过对高原地域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进入历史,进入生命(《河床》);郑敏由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将清明的思想、澄清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金黄的稻束》);李广田从“大地”与“天国”的这种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地之子》);牛汉用那种被斫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半棵树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半棵树》);洛夫以个人的感受传达既具古典意味,又与现代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相通的乡愁──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情境(《边界望乡》)。
七、学后感悟
赏析本单元课文中的四种意象,解说他们的深层含义
八、课后复习
改写《河床》的一节为散文片段,要求语言精美。
九、拓展阅读
《边界望乡》赏析(李元洛)
文学中有所谓永恒的主题,如高天的星座闪耀它久远而长新的光辉。乡愁,既是其中之一。由于众所周知的时空阻隔和人间悲剧,“乡愁”更是台湾诗歌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已经产生一些并将继续出现摇人心魂的成功作品。洛夫的《边界望乡》,就是一阕动人情肠的乡愁变奏曲。诗,固然是以情动人的,但并非任何抒情都具有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动人以情的“情”,必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和谐的结合。诗中的感情是个人的,同时它必须向更高的层次提升,从个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时代,获得能引起许多人感应与感动的普遍性的美质。例如同是“乡愁”,从近乡情更“怯”(“手掌开始生汗”),从乡愁之“大”(“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与“乱”(“如风中的散发”),从乡愁之沉重悲苦(“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咯血”),从乡愁之激越沸腾(“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以及乡愁之偿愿无望(“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处处表现了洛夫对“乡愁”这一母题的个人独特感受与独特表现,绝不雷同于其他诗人。同时,诗人所表现的乡愁,不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的心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游子的情怀的艺术概括。诗人的独特感受提升为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普遍性的情境,从而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之意和生活的客观之境的融合,它是诗歌作品最基本的元件,是意境构成的必具元素,同时也是诗人才华的试金石。洛夫十分重视诗的意境的创造,他的意象创造的特色是精粹而鲜活,常常能引发读者既惊且喜的美感。《边界望乡》在开篇的如实描写之后,那卓异不凡的动态意象就如花之开:“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乡愁”本来是不具形的思想感情,诗人拟虚为实,虚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不仅具有实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具有了缭乱的独特形态。不仅如此,更加匪夷所思的意象扑面而来:“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这种化美为媚的变形动态意象,大大拉近了诗人与故国青山之间的空间距离,把乡愁表现得刻骨铭心,令读者一见难忘。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杜鹃”与“鹧鸪”这一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原型”意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人、物合一,写景即是写人,写心灵的现实化、现实化的心灵,意象奇妙。“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鹧鸪居然以火发音,啼声竟然冒烟,而诗人公然被烧得眼红血沸,这是听觉通于视觉与触觉的奇妙通感。如果说有的名山有奇异的“飞来石”“飞来钟”,那么,诗人也有奇异的“飞来思”与“飞来想”。洛夫的这种意象的奇思妙想,真不知从何处飞来!诗歌是语言的魔术。洛夫运用语言时,力求突破那些习惯性的陈陈相因的语字组合方案,摒除那种流行的缺乏生机的语言模式,使语句结合置于读者常常意想不到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新奇而刺激读者想象的美学效果。如“内伤”本来是与医学有关的名词,常是外物撞击所致,但诗人却出人意料地把它和一座飞来的远山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意外的如发现一颗新星般的喜悦。鹧鸪的“冒烟的啼声”本来已经很妙,而啼声竟然烧得诗人“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更是令人百思不到的语言组合。没有对语言的驱遣自如的功力,何来这等妙语奇句?
第四单元答案
《河床》答案:
2、“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一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
3、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4、明确: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金黄的稻束》答案:
1、“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3、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边界望乡》答案:
1、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同样,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2、洛夫的《边界望乡》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速”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二是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蕴味无穷。三是想象。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看到故国景色(“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