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0:4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第一篇: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摘要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 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 地联系在一起。

关键字

毛泽东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详细了解主席的读书生活,同时也怀着对伟人的崇敬之意,我拜读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此书以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使我感悟良多。

用一生去读书

年轻时的毛泽东曾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读书,无论酷暑严寒,他都是很早地来而又很晚地离去,只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糕饼当午餐。后来,毛泽东回忆这一段自学生活时,饶有风趣地说:那时,我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1]

晚年的毛泽东,即使年老体衰,读书学习的精神也丝毫未减,追求知识的欲望依旧旺盛。一九七三年,他在大病恢复后不久,还同科学家杨振宁谈论物理学的哲学问题。

“饭可以一天不吃,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可以一天不读”——这便是毛泽东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

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读了七分钟。[2]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现如今,我们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以及优越的硬件条件,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源,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握青春,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在书本中增长才干。伟人毛泽东穷尽一生都未停止读书,正值人生大好光景的我们更应该向毛泽东学习,怀揣远大志向,在学海中遨游,在书山上攀登。

浩瀚的海洋,源自涓涓细流;渊博的知识,在于点滴积累。让我们以年轻的体魄,不竭的精力,像渴望生存一般渴望读书。

博览群书

毛主席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独道认识让人敬佩;他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令人惊叹;他对哲学的见解使人折服。他所读的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应有尽有。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仅仅靠高数,物理等课堂知识武装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我们若想成为此等可以引领社会的人才,首先就需要像毛泽东一样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方向,走在时代前列。

同时,如钱学森先生所言“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有文化、艺术跟音乐”。文化艺术既是生活的调色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又是天空中的那一抹蓝色,调节我们的心情与节奏。朝气蓬勃的我们何尝不想像毛泽东那样“欲与天公试比高”。待我们可以做到毛泽东那般博览群书时,或许可以一览“北国风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青年时期开始,毛泽东便养成了读书必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后来他几十年坚持不废。从《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的图片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他圈圈点点、朱墨纷呈的斑斑笔迹。这些符号往往反映他在读书中的某种意图和倾向,他对某个观点的怀疑与反对,深思与不解。这些圈点、批语反映出毛泽东多思善疑的超凡悟性,也记录了他殚精竭虑的苦学精神。

由此可见,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阅读。动笔读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掌握书中难点、要点,还有利于储存资料、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用头脑去读书

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告诫我们不要迷信书本,读书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他要求

身边同他一起读书的同志,在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毛泽东在他写的大量读书批语中,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见解,作出自己的评价,有些见解和评价是相当精辟的。毛泽东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同做其他的事情一样,既要勇敢,也要谨慎。[3]

“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毛泽东这句朴实的话语彰显出非凡的见解。

毛泽东站在时代的最高处,多思善疑,亦读亦思,科学思维,“思愈精则理愈出”。

正是因为独立思考,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与俄国革命截然不同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正是因为独立思考,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纲领,而这些是在马列主义的“本本”中找不到的。

正是因为独立思考,毛泽东又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出一系列的理论。[4]

毛泽东的观点启示我们:读书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盲目迷信书本,要考虑实际问题,让书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书

所役;在课堂上亦要有独立思考的意示,这样有助于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借鉴而不是照搬,思考而不是记忆。

我们要提倡学术的百家争鸣,而非一枝独秀。不要崇拜权威,迷信权威,要在争论、辩驳中探索、寻找真理。尤其在大学这样一个学术的殿堂,不要被功名、等级束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便不够完善也能在大家的辩驳中得到收获,扩展视野。

用身心去感受“书”

毛泽东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五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对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读无字的书,即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毛泽东一生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这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毛泽东认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无字的书,多得很,学之不尽,取之不竭。他说,孙中山是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他的三民主义,不是从学校的书本里学的,而是在学校外面的大学校里学的。马克思的学问也不是在学校的书本里学到的,是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处看书看事

而学的。所看的事,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打仗,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和英国劳工运动,了解了中国革命,后来写了许多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每一个人都需要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在社会中得到答案。无论人心是否隔肚皮,无论是否存在尔虞我诈,甚至无论“对”与“错”,我们都要深入社会,用我们的身心感受这本无字之书,领悟为人处世之道,体会现有的社会制度,认识我们的政府,从社会中汲取经验,了解真相,一步步为自己的理想打下基础。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做到哪些改变。

第二篇:《毛泽东的读书人生》读后感

《毛泽东的读书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他读书思考,追求创造的感人精神和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书中讲毛泽东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始终把书籍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还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以及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孜孜不倦地勤奋读书。即使病魔缠身,躺在病榻上,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读书,自己读不了,还要身边工作人员给他念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他都有涉猎,并有浓厚的兴趣。他究竟读过多少书,无法精确统计,单说他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收藏他经常阅读、浏览的书就达几万卷。毛泽东读书时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善于把书本知识与身边的事物结合起来,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毛泽东汲取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精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战争的军事理念,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

毛泽东的读书人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有持之以恒、广泛涉猎、学以致用,才能使我们勇于对自己的学习做出严格的要求。

仔细来看看自身,在加强学习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保证应有的学习时间,没有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中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地去学习、消化、吸收少。今后,我在学习方面:一定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第三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摘要:毛泽东,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他的丰功伟绩令人瞻仰,他的睿智才学令人钦佩,他的人格魅力令人陶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世纪伟人。在读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之后,我才明白毛泽东的人生路也是一部读书史。正是不断的读书造就了他的成功。

关键字:

今日,仔细拜读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从中得到了多启发和感触。漫漫人生一切来之不易,毛泽东的成就与他的读书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读书为他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毛主席只是出生于湖南韶山冲的一个小村子,并且在他父亲坚决反对读书下,能达到如此痴迷的地步,实在难能可贵.可以说,读书,是他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当时毛泽东的读书环境可以谓之恶劣,青年时期,为了锻炼毅力,在街头读书,以求闹中取静;战争时期,生活在最艰苦、最紧张的环境中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书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对书籍爱护有加。因形势所迫,有时不得不放弃所有书籍,每逢此时,他都十分伤心。他的大部分藏书,特别是他有过批注的书,几经辗转,历尽艰辛,最终搬到了北京。解放后,他将卧床一半的位置留给了书,为的是能够更便利地取书、读书,他真正做到了以书为伴。其次,从哲学著作到自然科学著作,从逻辑学到伦理学的 书籍,还有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毛泽东几乎无 所不读。其涉猎范围之广,着实令人惊叹.这对当代大学生的 读书方式有很大的启发.对于专业课以外的书籍,我们也应尽 量阅读.那些知识将会渗透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甚至在 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一生.此外,毛主席在读书时还做了大量的批注有对原文内容的 复述、提要、归纳、概括及发挥,有对原文观点的臧否和疑 问,也有自己提出的独立见解.毛主席通过发愤读书,理论 联系实际,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实践论》 写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这样 杰出的哲学著作,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读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交给我们太多的东西。四十七年前,毛泽东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或许是他的经验之谈吧!毛泽东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写,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有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这一点,凡是与毛泽东作过长谈的人,包括外国的一些学者,记者和政界人士,都是表示钦佩的。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可以让人有礼貌,有修养,可以使人快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是处于学习的大好时光,不要浪费这个宝贵的时光,我们要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技能。诚然,读书和学习不可能一直是快乐的,对于知识的探索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孤独,寂寞…但这也是磨砺我们精神品质的大好时机。广学博览,兼收众长。据曾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先生回忆,毛泽东读书的范围

十 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外国,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 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等方方面面。

有一次外出视察工作,毛泽东在行进的列车中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 工业的书,陪同的张治中诧异地问他: “您也要钻研科技的书?”毛 泽东说: “是啊,人的知识面要宽些。”他也常以这句话教育身边工作 的同志,要求他们“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

一九五一年的四月中旬,毛泽东邀请周世钊和蒋竹如到中南海做客,曾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 “我很想请两三年假学习自然科学。可惜,可能不容许我有这样长的假期。”毛泽东就是这样,他的知识已经很 渊博,可他自己却总是觉得不够,总是不断阅读,不断思考,虚心请 教专家,认真探讨学问,永无止境地追求,一步步开拓自己的知识领 域。

读报能让我 们了解更多的社会变化和发展.学英语则是跟上时代的潮流, 更好的与外来人们交流沟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展自己.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的教育意义也是深远的.不应只埋头读书, 当一个书呆子,而是要了解自己周围的各种变化.如今,网络的 便利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渠道知晓全球各地的变化,我们应该 好好利用它.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留给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就算作 为学生的我们,每天即便是读书也多半只涉及自己的专业领域,而这 样的读书方式最多只能够打造一个个专家,而不可能成就一位伟人。只有知识的交叉点才是真正的创新点,只有知识的融合才能带来无穷 的灵感。所以,我们不应该排斥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正如“中国航 太之父、导弹之父”钱学森所说的“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 造奇迹!”学习理工科的同学除了绞尽脑汁地攻占数字城堡外还应该 在艺术的殿堂裏享受人类文明之美,除了理性谨慎的逻辑思维方式外 还应该有浪漫主义情怀;同样,学习人文社科的同学也应涉足物理化 学、航空航太、数学、心理学等领域,让主观感受与客观推断相结合,这样才会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活学活用,重视实践。即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的知识,这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从毛泽东的讲稿中,可以看到他的讲话是很生动活泼的,他将书中的经典语句用到自己的讲话中,让群众爱听、能听懂。同时,他还批判性地读书,不仅读书,而且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让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始终抱着读书是为了使用的目的来读。唯有改变行动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否则就是自欺欺人,空读了一堆无用的书而已。并非这些书没有用,而是读者没有去用它。我们要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把学和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学以至知,知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

持之以恒学思相长看书好习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对他来说,精神生命是高于物质生命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语,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而毛泽东却欣然把工作以外的时间,也就是休息时间大都付与了读书学习。虽然毛泽东读书学习用的大多是“挤”出来的零碎时间,但哪怕每次只有半小时,甚至十分钟,只要长期坚持,效果会很惊人。很多人往往不在意那些点滴时间,总想等到有整块时间再读,须知在日常生活中,整块的时间就像品相完美的古瓷器那样难找,片刻功夫却像碎瓷片一样随处可见,而积攒得多了照样可以拼组成一个丰富美丽的世界。

毛泽东一向要求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总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读书 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 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他的读书习惯,在 他大量的读书批语中有很多新颖的见解和精辟的评价。

在逄先知所著的《毛泽东读马列著作》中这样写道:在史达林讲到商 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於个人消费品的地方,毛泽东则写道: “限於 个人消费品吗?不,在我国,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工具也是商品。是否 会导致资本主义呢?不。”这些批注反映了当时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 情况出发,突破了史达林的某些论点,避免了教条主义错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借鉴而不是照搬,思考而不是 记忆,这一点对我们如今的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例如学习管理学,企 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尽量避免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这个结论 在作者所遇到的情景下或许是正确的,但在中国,在浙江,民营企业 刚刚起步时,家族式管理是成本最低的,亲情、血缘关系在企业规模 不大时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所以我们不可尽信书,要考虑实际问题,让书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书所役!

我们要提倡学术的百家争鸣,而非一枝独秀。不要崇拜权威,迷信权 威,要在争论、辩驳中探索、寻找真理。尤其在大学这样一个学术的 殿堂,不要被功名、等级束缚,勇於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便不够完善 也能在大家的辩驳中得到收获,扩展视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坚强的品质,我们就不能攀登人生的高峰,更无从谈起树立正确而远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担负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沿着老一辈开拓者的足迹继续前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而知识和品质是我们最大的保障,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成熟与智慧,更好的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河底中学刘占田

毛主席是一位读书家,他学贯中西,学用结合,读有所得,得有所用,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论学思想,他刻苦用功、好学深思的精神,修学储能,修身处世的态度,对人生对真理对国家命运的孜孜以求地学习和思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他博览群书,又不唯书;他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他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浮现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读书之广。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国外,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毛泽东读书不但广而且精,在学习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他真正的做到了钻进去,有思考,有所创,但他从不迷信,毛泽东读书已经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境界;毛泽东又善于读无字书,把时代当书,把形势当书,把群众当书,他读书很讲究实效;毛泽东一生为中国强大,为人民翻身而读书。从该书中,我总结出毛泽东读书的几大特点。

爱读书。要养成看书的习惯,使看书占领工作之外的时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读了七分钟。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讲过一句话:“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末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学问家,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会读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毛泽东有“四多”的习惯,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这个“四多”正是反映了毛泽东酷爱读书面又不迷信书本,具有独立思考和追根究底的精神。提高读书的效率。抓住要点,抓到问题的实质。有重点地读,认真地反复地读,密切联系实际地读。

读什么书。平时的我们,也不能只读相关专业的,要百花齐放,博采众长。毛泽东博览群书,并不是说他广泛涉猎了一切方面的书籍。例如,外国文学作品,除了《茶花女》、《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少数的名著外,其他读的很少;中国的现实文学作品也读的很少;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方面的书读的更少。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毛泽东读书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他最重视、最喜欢阅读的是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

善于利用工具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甚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不能说没有工具书则无法读书,但是有了好的工具书,确为读书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时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毛泽东的读书态度、原则、特点、方法,受益匪浅。《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是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投身社会实践是分不开的。

我们要像毛泽东同志一样,勤奋刻苦的学习岗位职责有关的知识。要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把学和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学以至知,知以致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素质,陶冶情操。要像他的读书特点一样,在工作岗位上,爱自己的工作,会做事,怎么去做事,善于去做事。“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切忌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学习不但是个人所必须的,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的个人不学习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更需要学习。

《毛泽东的学习生活》一书正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对鼓励我们认真读书,善于读书,讲究读书方法,端正读书态度,对磨砺个人品性,勉励我们青年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是有很大裨益的!

第五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感

寒窗苦读数十载,却不知为何而读?读些什么?怎样读书?.....迷惘的我就带着种种疑问踏进了安静的图书馆,我搜寻着关于读书的故事。就这样我阅读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涯。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他,更离不开他的深谋远略,当然,如此有才的人必定博览群书。正如他所说的: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说“挤时间”,还有些被动和勉强的感觉,而毛泽东却欣然把工作以外的时间,也就是休息时间大都付与了读书学习。对他来说,精神生命是高于物质生命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语,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虽然毛泽东读书学习用的大多是“挤”出来的零碎时间,但哪怕每次只有半小时,甚至十分钟,只要长期坚持,效果会很惊人。很多人往往不在意那些点滴时间,总想等到有整块时间再读,须知在日常生活中,整块的时间就像品相完美的古瓷器那样难找,片刻功夫却像碎瓷片一样随处可见,而积攒得多了照样可以拼组成一个丰富美丽的世界。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

生目标。早年的毛泽东,承继了中国知识分子读书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品德。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时期,为了锻炼毅力,在街头读书,以求闹中取静;战争时期,生活在最艰苦、最紧张的环境中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书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对书籍爱护有加。因形势所迫,有时不得不放弃所有书籍,每逢此时,他都十分伤心。他的大部分藏书,特别是他有过批注的书,几经辗转,历尽艰辛,最终搬到了北京。解放后,他将卧床一半的位置留给了书,为的是能够更便利地取书、读书,真正是以书为伴。当中毛主席讲的“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一句话让我震撼,确实毛主席就是这样做的。

主席最后一次看书是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毛主席向世人诠释了伟人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从主席书边记录的“初读”“二读”等字样来看,读书应有所侧重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必须要反复读,反复理解,一遍过,作者很多思想无法做到细发现,深挖掘。在毛泽东学英语部分,我深深被主席的那种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所感动,很难想象一代伟人竟是如此如此的酷爱学习,彻底改变了我对外语的看法,我有个想法——

让学英语的中国人第一课先学毛主席!在这样的榜样面前,对现在的学习状态我只能感到汗颜...我,包括大部分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无不为所谓的读书而感到头疼,因为我们一直把读书看作是一种强压在身上的负担,以一种痛苦的责任去无奈的履行,而并非像主席一样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就是伟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

岁月如梳,一眨眼的功夫,我已是大学生,再也不是昔日的无忧小孩,身上的责任自然比以往又沉重了许多。该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三年?对此我真的有点惘然。开学已有一个多学期了,我自认为做的好的就是在图书馆总能看到我的身影。想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从中汲取教科书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今天的我们在感受一代伟人的胸怀气度与远见卓识中,应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我们的明天和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来!我们一起加油吧!

国贸112班

鲁丽珠

短号:597486

下载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感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通常,我们更多地是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一)春日的一个雨夜,一杯清茗,一盏孤灯,我静静品味着《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细细研读毛泽东认真批画过的书页,思绪纷飞,感慨良多。书中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展......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5篇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生动而详尽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学习读书的情形,讲述了毛泽东对哲学、自然科学、逻辑学、文学的学习读书情况。拜读过后,我对其穷尽一生为何要读书,又如......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 近日研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对我的感触很深。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伟大领导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感 读书心得 这学期,老师要求我们去读那本《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说实话,一开始还是有些静不下心来,读了后面忘了......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报告

    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感 毛泽东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报告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报告 自小便是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的,可是故事的背后,关于毛主席的读书生活却一直不甚了解。今次,在老师的推荐了,我读完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

    读书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精选)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心得体会胡希华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