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专业课改总结
电子专业课改总结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教师在不断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武装自己的同时,必须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线是: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实训课服务,一切都为学生就业服务,别无选择。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改革,其次是教学方法改革,再次就是教学评价的改革。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们电子组全体老师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一年多的课改实践,让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现将一年多来课改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课堂上,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在评价中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运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处处闪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转变角色
教师要从过去的教者、主角、“讲台上的圣人”变成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在现代及未来社会, 学生学习渠道更加广泛, 学习方式更加多样, 对学生的能力、“情商”要求越来越高, 可以说学在课堂、学在网络、学在社会。因此, 教师的角色转变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吴荣祥老师讲授的课改示范课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变教堂为学堂
课堂不应是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 而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传统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教师只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的表演是否精彩, 是否保证了授课进度, 是否完成了备课任务。而没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很少关心学生需要什么, 学到了什么。传统教学本末倒置, 变成了学生为老师服务, 学生完全成了教师表演的陪衬。
教学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改变教师讲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更多地要有行为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 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参与性、体验性、创造性、合作性、发展性。
3.教学内容要体现通俗性、实用性
教师们普遍反映现行中职专业课教材偏难偏深,目前的学生吃不消, 学生厌学, 对学生只能是拔苗助长。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讲的 “课”学生听不进, 教师在台上讲自己的 “课”, 学生在台下做自己的“事”, 是 “井水不犯河水”。课堂改革后的教学内容,要使大多数学生听的懂,学的会。稍微设置一点有难度的问题时,要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才行。刘增强老师讲授的“色环电阻的测量”一节,内容通俗易懂,自制教具,让学生听起来更易于理解接受。
4.改变评教不评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很多中职学校的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课使用量化打分表, 大同小异, 基本是个 “万能通用表”。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是评教不评学, 都是围绕着教师这个中心来进行, 都是在传统教学的层面上, 评价教师的 “表演”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应从侧重评 “教”转向侧重评 “学”, 应 “以人(学生)为本”, 要评价学生 “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现在不是讲 “教育是服务”吗?那
么这种理念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多少,应该评一评 “服务”的质量, 是不是 “优质服务”。
5.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 师生之间要有心灵的沟通
社会上一些有偏见的人士认为, 中职学校是智力平平、不思进取的初中毕业生的收容所, 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失败者和牺牲品。这种认识不一定正确, 但却引人深思。不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积极性差, 不思进取。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 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 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和健康、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鲁迅先生有句话: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 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这对现在的中职学生尤为重要。
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要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思维,过人的胆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中职教育的困境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二.课改中存在的不足:
1.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贯彻。多听报告,专家讲座,名师授课。
2.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如若对学生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不仅会影响课堂效果,而且会造成班集体松散。
3.课堂改革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精湛的技术,所以课改的效果如何应看学生就业后工作情况,要用事实来说话.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电子组成员不断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定期召开课改实践专题研讨会,交流课改实践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践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践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
第二篇:汽修专业课改方案-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随着企业岗位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中职校如何确定汽修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制订使用高效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分析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明析汽修专业的课改思路,明确汽修专业课改目标,提出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课改的必要性
1.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在汽车业发达国家,快修连锁服务是一种趋势。发展连锁经营可以确保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易于形成一个巨大而稳定的用户市场,同时借助网络优势,不仅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其规模化经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随着众多国际品牌加入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竞争行列,一些新鲜的、集团化的运作方式开始兴起,市场开始细分。品牌、个性、差异化成为服务的新主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连锁维修企业,有的只是一些区域性的连锁。因此,这一市场空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专业定位
汽修专业定位是以职业岗位工作对知识、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汽修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汽修设备的操作,对现代轿车的结构
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直接阅读英文维修手册;在实践技能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应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办学,主动服务社会"的优势,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
服务面向定位:坚持依托制造业行业,立足厦门,面向厦、漳、泉三个地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汽修专业的准确定位为让课改有了明确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专业基础
学校现有汽修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掌握较先进的新工艺技术,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设备完善。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实训设备。现拥有整车10台、各种型号实训台70台、教学模型10台、汽车检测线1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多套。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个,满足了专业教学和实训之需。
基地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重点支持,2012年学校汽修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中央财政资助资金400万元,地方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共投入800万元。
汽修专业良好的基础为课改的有效实施提供质量保障。
二、教学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教学设备欠完善,学校对设备的添置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企业新设备,实训工位不足,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欠缺,特别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较少;教学方法有待变革,仿真实训室未完善,信息化教
学手段应用不够深入,汽修专业资源库稀缺,抽象讲解或简单的PPT教学效果和效率均不能满足要求;多年未深度修改教学计划,未与企业技术骨干深入探讨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估。
三、市场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在学校内所学习的专业技能缺乏社会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专业技能的实训不能与企业生产接轨。
2.部分学生不能以积极的、正常的心态面对社会,对社会缺乏了解,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个人的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足,眼高手低,站在这山望那山高,就业稳定率低。企业要求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3.社会大环境而言,用人单位存对学生的操作技能需求有较高的要求,不能胜任整个加工工艺流程,特别是编程与过程质检监控,造成成品率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4.一些大公司的就业门槛过高,一般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学历上我们的学生就已失去了绝大多数著名企业公司的准入资格。准入门槛较低的小企业用人制度方面存在缺欠,待遇较低,缺乏人才培训机制,易造成跳槽等不良现象。
5.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第一是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高尚的企业道德,第二是专业技术水平、处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技能的培养,缺乏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缺乏检测技能、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四、课改思路
汽修专业课改必须紧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步伐,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厦门区域特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需要。
1.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在对汽修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技术能手和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探讨汽修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依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参考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证考核鉴定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出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研讨论证,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制定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2.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根据汽修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以任务教学为引领,以实际项目为驱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围绕学习领域对应开发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每门课程不是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汽修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课程体系模块由思想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技能拓展、实践能力和任选等六个部分组成。
五、课改目标
1.完善课程体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新的课程体系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应变的综合能力。
2.满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对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方面,明确表示:加工编程、加工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检验仍将是主要岗位,文化课以够用、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在校期间的实训课应对接生产实际。
3.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生产性实践为教学主线,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培养健康的心态、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4.构建“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优质核心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专业、小专门化”课程架构。
六、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结构,文化课以够用、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 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实行项目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
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推动教改的进行。
4、教学文件的改革
我们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的资料,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修改。先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总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方案;项目式教学方案应强调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动态管理,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5、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职校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低,但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操作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
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核心就是考虑如何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当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的技能主要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呈现,所以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必须以能力证书化为目标,做到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深度融合、顶岗实践和就业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内容、能力训练和考证融会贯通,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满足企业用工的技术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应用及更新,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动态更新机制,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汽车维修类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通过调研和考查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目标,确定关键能力目标,根据应用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主线,以“职业基础”、“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三大系统为学习内容。学生根据岗位目标要求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等方式进行学习,逐步深入。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架构调研报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4门核心课程教材的开发为切入点,逐步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精品课程课件4套、校本教材4本,与企业共同研发实训课教学仿真软件,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7.新课程体系构成
(一)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重视德育、体育课,在德育教学中,要尽量培养学生规划好人生目标,塑造好良好的职业道德、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体育课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培养耐挫、耐劳能力,不容忽略。语文课应重视应用文写作,忽略古文等深奥知识传授,英语也以从简为妥。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德育(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哲学人生)144学时,语文144学时,数学144学时,英语144学时,物理72学时,计算机108学时,体育144学时共900学时,占总学时27.8%。
(二)专业课:
(1)专业核心课:主要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几科组成。具体课时比例分配如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08学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72学时,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54学时,机械基础36学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54学时,机械制图144学时,钣金基本工艺及设备72学时,汽车涂装工艺与技训72学时。以上几门专业核心课共612学时,占总学时18.9%。
(2)、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构建校企长效合作运行机制
和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实习生学习质量来实现,以工学结合为载体,创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人才培养机制。具体课时比例分配如下:社会实践540学时,毕业实习及报告540学时,共占33.3%。
(3)选修课:主要包含技能拓展和素养拓展两方面。为了增加专业方向的拓展能力,使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不但学会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还要学会汽车使用与维护和焊工工艺等技能。具体课时比例分配如下:汽车使用与维护72学时,汽车电工电子基础72学时,焊工工艺与技训72学时,共216学时,占总学时6.7%。此外,还可增加素养拓展:开设:音乐、美育、书法、礼仪或心理健康等课程108课时,占总学时3.3%。
8.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随着企业岗位对数控人才要求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确定数控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实用高效的教学计划,是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必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改必须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和编写教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
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反馈、从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9、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1)课堂中教师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从讲台上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2)项目的选取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汽修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操作性强,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项目式教学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校每个项目由两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名教师来自企业,他们都能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实习场地、设备,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确定实验实习项目,制作配套课件,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训练。实现了教室与工场的贴近、教师与师傅同堂、课程与设备配套、真实与虚拟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作好充分的准备。
(3)教具的选择要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在进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时,我们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把各种机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合关系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学习效果的考核应灵活多样。考试考核是教
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
2014年6月18日
第三篇:专业课总结
十、统计学
“听力语速慢,但是听起来抓不住什么重点.还没准备好就开始读了,有的同学还以为是试音呢,呵呵.笔试两个小时,四个题目,每题25分
一 假设检验.给出两个样本的平均值和方差,问两个均值是否有差异, 跟06年初试真题最后一题差不多
二 X服从(0,a)..,Xn是去自总体的一个样本
1A=n+1/nmaxXi B=(n+1)minXi,证明A,B都是
(这个键盘好难用,还没打好,被误发上去了,不好意思啊,第二题重写啊,罗马数字打不出来)X服从(0,a)上的均匀分布,X1,..,Xn是取自总体的一个样本 1 A=n+1/nmaxXi B=(n+1)minXi,证明A,B都是a的无偏估计 2 A 和 B哪个方差大 证明A 是a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三 计算题
给出一串数字,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GDP,公式要写出(就是书上那几个公式,很简单)四 分析题
给出一段与绿色GDP有关的报道,回答问题 结合GDP的缺陷,谈谈为什么要实施绿色GDP核算, 2 在中国实施绿色GDP核算的难点 在中国实施绿色GDP核算产生的社会影响 文中说“不要夸大和神化绿色GDP”.分析其中的含义
下午是口语和综合面试,大家都坐在一个教室里,考官面对着我们坐在教师前面,气氛很轻松。首先是简单的自我介绍,一开始,老师给前两个学生听了两段VOA,让用英语归纳下大意,但是都听不懂,老师见效果不好就不让听了。自我介绍后提问两个问题,如: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书,你的爸爸,你的室友,你喜欢的研究领域,你上研究生后的计划,为什么还选择考研等等。大家的口语都差不多,大方点,自然点就好。
就这么多了,不知道有没有写错的地方,请大家补充哈”——感恩亲情
感谢09级统计学专业 感恩亲
西方经济学2004试题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
1.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2.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3.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 4.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5.摩擦失业与结构失业 6.名义GDP与实际GDP 二.判断正误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常呈先降后升的U型。2.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这种物品的边际效用就减少了。3.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
4.两家企业都违约的情况可能是纳什均衡,也可能不是纳什均衡。5.厂商绝不可能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定价。6.对一个经济社会而言,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不会变化的。
7.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配置效率不如完全竞争的原因在于产品差别的存在。8.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潜在国民收入。9.现实GDP限为实际的GDP。10.充分就业并非人人有工作。三.简答题
1.机会成本与选择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利率下降时,资本的需求量增加? 3.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处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间相互依存? 5.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6.简单叙述挤出效应。四.计算题
1.假定需求函数为Q=100-2p;(1)写出总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
(2)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2.假定某一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Q=53-p,AC=MC=5,问:(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
(2)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将是多少?
3.某公司一年开始时的资本存量为10万美元,资本存量价值的折旧在一年间为12%,该公司在该年内还购置了一台价值1万美元的新设备。该公司这一年内总投资为多少?净投资为多少?
4.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Y=C+I+G(收入恒等式)C=100+0.9
当投资I=2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问:(1)
当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
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 五.分析题
1.OPEC-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在1972年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接近垄断。需求方面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这一垄断格局的打破?在供给方面的哪些因素能打破这一垄断格局? 2.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利弊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2005试题
一.
比较并解释概念
1.
自由资源与经济资源
2.
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 3.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4.
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
5.
名义GDP与实际GDP 6.
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二.
判断正误
1.
当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时,降低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2.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数量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
3.
竞争型厂商不会因为生产太多而使产品价格下降,因此,在短期内,如果厂商以既定的工厂尽可能多的生产产品,他将得到最大化利润。
4.
生产函数表现投入品价值与产出品价值的数量关系。
5.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完全竞争市场不能保证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
6.
潜在GDP是最大的GDP。
7.
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具有一致性。
8.
政府干预经济一定能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9.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更好。
10.
政府很难同时实现他的宏观经济目标。
三.
简答题
1.
请谈谈你对经济学中均衡含义的理解。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3.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动对其有何影响? 4.
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5.
试分析挤出效应。
6.
引起通货膨胀的诱因有哪些? 四.
计算题
1.
甲公司生产产品A,现价为每个60元,某年的销售量大约是10000个,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1月份把A产品的价格从每个65元降到55元,甲公司的2月份销售量跌到了8000个,请问:
(1)
甲乙两公司的A产品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A产品价格不变)?
(2)
若甲公司A产品的弹性是-2.0,乙公司把A价格保持在55元,甲公司想把销售恢复到每月10000个的水平,则应降价到多少?
2.
完全竞争行业中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STC=.假定产品价格为66元,(1)
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
该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生产? 3.
假定某经济是由三部分构成,消费函数为C=800+0.63Y,投资函数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0.1625Y-10000r,价格水平为P=1,试计算当名义货币供给为 =6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G=7500亿美元时的GDP,并证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总合。
五.
论述题
1.
为什么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了最大化的满足,同时社会福利最大?
2.
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提高银行利率带来的效应。
答案 一.
1.自由资源为无代价取得的资源,经济资源时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2.收入消费线是反应当收入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组合。价格消费线是反应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的组合。
3.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经济成本的差额,包含有选择的含义。会计利润是总收益和会计成本的差额。
4.静态效率一般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动态效率是考虑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长期提高经济绩效和社会总体效用水平的效率衡量标准。
5.名义GDP是指按当前的价格核算的GDP,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核算的GDP。6.自然失业是指经济体系中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二.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 三.
1.均衡是互相对立或联系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部再变动的状态。如均衡价格,消费者均衡。是经济重要的研究方法。2.不矛盾,因为两者前提条件不同。
3.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价格下降会增加,而价格上升会减少。
4.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产生正外部效应,如教育。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产生负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
5.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起私人投资下降。
6.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以及混合的原因。此外,货币发行过多及预期也是因素之一。
四.
1.(1)E甲乙={(8000-10000)/10000}/{(55-65)/65}=1.3(2)-2={(10000-8000)/8000}/△P/P △P/P=-12.5%,所以应降价12.5%,即降价为52.5元。
2.(1)SMC= 利润最大化时,SMC=P=66,解得Q=6利润N=TC-TR=176(2)退出条件是P≤AVC
VC= AVC=
求导解极值得出产量Q=3,此时AVC=21,只要价格小于21,企业就会停止生产。3.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Y=C+I+G,可得IS曲线方程为Y=15800/0.37-20000r/0.37,在名义货币供给为600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6000,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s/P,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Y=6000/0.1625+10000r/0.1625 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得: Y=15800/0.37-20000r/0.37 Y=6000/0.1625+10000r/0.1625 解方程组得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得利率为r=0.05,均衡收入为Y=40000 则C=800+0.63Y=26000 I=7500-20000r=6500 G=7500 C+I+G=40000=Y 这说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得总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五.1、(1)需求曲线得含义,消费者剩余
(2)供给曲线得含义,生产者剩余
(3)只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商品得需求者和供给者才会同时获得最大得满足。(4)这个交点决定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为最大,所以社会福利最大。2.我过提高银行利率得主要目的是降低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2006试题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
1.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 2.风险偏好与风险规避 3.纳什均衡与占优策略 4.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5.奥肯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 6.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二.判断正误
1.实证分析是以一定得价值判断为标准得分析。
2.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时,消费者税负小。3.政府最低限价就是使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4.帕累托改进就是使所有人的状况变好。
5、生产者有可能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量范围内生产。6.只有寡头垄断市场才有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
7.经济租金是指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
8.潜在的国民产出是在现有资源与技术条件下能实现的最大国民产出。9.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10、凯恩斯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便是理想的国民收入。三.简述下列各题
1.用图描述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 2.举例说明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3.比较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 4.试阐述交换的帕累托最有条件 5.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6.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如何调整
四.计算题
1.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和P2=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总效用是多少?
2.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是TC= ,反需求函数P=8-0.4Q,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该商场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亿美元),求:(1)IS和LM曲线方程;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五.论述分析题
1.评价以下观点:“市场机制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的方式”。
2.假设人们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实际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即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L=L1(y-t)+L2(r),其中L表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Y表示实际收入,t表示净税收,r表示利率,使用IS-LM模型分析减税对总需求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2007年真题
一、判断正误
1、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表明如果不是按照比例增加各种要素,而是只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则生产函数的产量不变。
2、等产量线只有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正时,其生产才是有效率的。
3、吉芬品价格上升时,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4、即使某要素的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曲线也可能继续上升。
5、由于完全竞争厂商利润为零,长期内厂商倾向于退出该行业。
6、斯威齐模型中成本变动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没有影响是因为需求曲线折曲及其中断的边际收益线。
7、平均成本上升的时候,边际成本也一定是上升的。
8、在保险市场上,最愿意买健康保险的人往往正是那些身体状况最糟糕的人,这被称作道德风险。
9、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都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10、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赤子预算引起利率提高会妨碍私人支出,这就是挤出效应。
二、简述下列各题
1、若MU1/MU2不等于P1/P2,消费者该如何调整其消费组合?
2、请用博弈理论分析卡特尔的合作与非合作。
3、城市水资源短缺有什么解决办法?
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5、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计算题
1、课本118页第四题
2、课本257页第五题
3、课本511页第九题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
2、如何理解“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情
第四篇:中职专业课改背景下
中职专业课改背景下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摘要:作为第一批省课改基地学校,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建设中职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联合行业,深入企业,分解汽修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研发教学项目,并将之软件化、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既应用于教师自主研修和技能教学中,又应用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技能强化训练中,效果显著。关键词:课程改革 中职汽修 教学资源库
2006年,我省启动了数控、服装、汽修和旅游四个专业的课程改革,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建构了四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编写了相应的专业课程新教材。省中职课改的理念与模式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开展教学与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念与可行的操作模式,也为我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理念指导,指引着我校“草根式”改革向省中职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理念靠近,朝着更加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
我校作为第一批省专业课改基地学校,如何发挥基地学校在课改方面的示范作用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在认真学习课改新理念、钻研新教材的的过程中,我校积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汽修行业发展的趋势,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新教学模式。在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想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不能仅停留在课改新教材所提供的教学项目及相关书面材料上,需要将相关教学项目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 1 加以实施,同时需要结合行业最新与最权威的标准来补充相应的汽修教学项目。另外,要想进一步落实课改理念,解决中职学校在汽修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师资技能素质构成不全面,设备、实训场地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角度来落实教学项目与提升核心技能的教学效果。
一、概念界定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立足于服务教学,是以深入研究工作岗位中的岗位任务为基础,采用文字、图片、3D、动画、视频等多种文件形式,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复杂的技能教学内容细化、简单化、数字化,从而实现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向教师提供全套的技能教学方案,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全程护航的信息化教学内容载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独特内涵,提升技能教学的效率,强化学生在专业核心技能方面的学习效果。
二、建设过程
在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中,始终坚持“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浙江省中专业课程改革新思路,我们在课改教材所涉及的教学项目基础上,开发校本特色的教学项目资源。一方面在课改教材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项目,另一方面将所开发的教学项目资源信息化。
(一)校企合作分解核心技能
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组织人员深入走访丰田、通用等知名汽修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对汽修专业中各种岗位的工 2 作任务、技能要求作详细的调查,再与各个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对众多调查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整理。
接着,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每一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加以分析、提炼、完善,并仔细思考完成每一工作任务所要达到的技能要求。如我们对“二级维护”岗位所包含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请行业专家进行修正和完善。在分析过程中,根据汽车4S店举升机顶起位臵的变化来分类,分解出15项工作任务,逐一分别明确技能要求,以便进一步制作教学项目。
(二)整合生成技能导向的教学项目
通过使用DACUM技能分析表,汽修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一起研讨制作基于核心技能的教学项目,使之符合汽修专业特点和中职生技能学习心理。在此过程中,学校分别与丰田、通用和现代三大汽车企业合作研发“二级维护”教学项目组,与博世、斯必克合作研发“汽车电气”教学项目组,与美国PPG、巴斯夫合作研发“汽车涂装”教学项目组,与奔腾、斯宾尼斯合作研发“汽车钣金”教学项目组。
我们研发完成了由11个项目组构成的教学项目体系,分为汽修入门模块、基础技能模块和专项技能模块三部分。教学项目体系以各种工作任务为项目组织的参照点,以实践为核心,利于开展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技能实训教学,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技能实训学习全程护航。
(三)将教学项目信息化
与专业软件制作公司合作,将所有教学项目软件化、信息化,整合生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所有教学资源库内容均以专门软件 3 技术为基础,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视频与动画,更充分利用了三维动画技术,以友好的人机互动方式来操作,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简单易用。
三、内容构成
我校构建的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分成四大内容:基础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内容、探索性内容和常识性内容。
(一)基础教学内容
基础教学内容分成五大专业(汽车维修、钣金喷涂、整车营销、零部件营销、美容装潢)。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细分成各种教学项目。以任务引领的形式,让学生顺利学会各种操作技能和熟悉汽车基础知识。
(二)案例分析内容
案例分析内容由经典汽车维修案例、一线技术人员心得、专家实时答疑三部分组成。既可服务于一线的员工,也可以服务于教师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进修,更可以服务于学生观摩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他们方便地从中学到实践经验,灵活运用汽车维修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内容
探究学习内容主要是对常见问题的调查、分析、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等开放性教学资源与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探究在汽修专业上具有较高难度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如现在每年多有大量汽车发生自燃,有操作不当引起的,有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等等。我们选择一些案例,将之设计成研究任务,加以调查、分析、实验找出其原因,锻炼学生的 4 创新能力。
(四)常识学习内容
常识性模块介绍汽车的基本常识、汽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汽车的保险消费知识等内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各种知识,以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发展,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以达到规范汽车后市场和低碳环保目的。
四、应用实践
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并将之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是我校提升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实际要求。
(一)教学资源库在教师研修与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库的便捷应用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不同需求,迅速选取和下载教学资料,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资源库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说,既丰富了教材中的教学项目内容,同时也彻底转变了实训教师的教学职能,由原来以个人讲授为主、以组织管理为辅,转变成为以组织管理为主、以个人讲授为辅,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学资源库完成,充分体现个体教学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2.教师自主研修的平台
借助教学资源库,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全面熟悉教学业务,并通过资源库平台关注新技术、新工艺,关注他人教学成果,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学校则利用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的自主研修。教学资源库根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作业工艺标准,依据教学需要设臵教学项目,并给每一项目创建一个系统的教学资 5 源,可供各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有了教学资源库,一名新教师可以很快上手并胜任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任何技能知识与技能教学经验的“理论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实现技能教学的自主研修,胜任技能教学。
(二)教学资源库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1.学生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提升的强化训练
在一般的汽修技能教学实践中,由于设备与师资的限制,教师示范的次数少,且一旦下课,教师不在场时,学生对于技能的困惑就更难以得到解答,这也是技能教学最难突破的一个瓶颈。由于有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技能教学可以围绕工作任务开展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学生一旦学会了使用教学资源库,就可以反复观看关键技能操作的录像与相应理论,技能训练得到了强化;并且可以通过典型教学项目的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在提升汽修技能的同时,也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的中介
有了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在教师合理监控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小组合作分工,也可以带着项目任务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由于教学资源库的操作界面简单友好,教学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极高,学生可以借助动画、3D、视频等文件形式,自已通过数字化软件技术平台形象地学习汽修技术。而且,由于资源库中的相应教学项目与行业岗位完全一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得到激发与保持。
总而言之,在浙江省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汽修 6 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培养汽修岗位的各种合格人才,效果显著。
通过“教学资源库”严格规范的实训教学,学生的汽修技能获得迅速提升。在近四年中,已经拥有全国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尤其在2010年6月,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一举获得汽修项目四枚金牌,创下全国中职学校最佳成绩。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我校的不少专业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成长,他们纷纷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重大荣誉,形成了一支技能高超、教学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为省市区有关专家领导所首肯。
在汽修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我校将更加注重隐性课程建设,形成专业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良好课改文化,发挥学校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真正创建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与学校办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曹树.“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与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7):6-8. [2]王悦悦.浅析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与发展模式[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5):229. [3]张炳南等.以深度校企合作实现特色办学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56-57. [4]蔡昶文.职业院校信息化汽车实训体系建设探究[J].交流与探讨,2009(2):25-27.
第五篇:专业课学期总结
专业课学期总结
二维设计基础节课后我们又开了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总体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
高中阶段我们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写实方面,锻炼的是对真实物体的表达能力。现在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分别锻炼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对色彩的感觉和敏感度。
就像刚开始学二维设计基础时一样,开始学这两门课的时候也是感觉很头疼,不知道从哪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后来,经过老师不断讲解,加上学习时间的积累,才似乎找到点门道,虽说想法很不成熟,可是好歹知道是在做什么了!老师说我们应该慢慢对原有的思维模式加以改变,不再一味的刻意去追求画的逼真,而应该学习用画笔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感觉,这是一个设计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说归说,但是真的付诸实践却没那么简单了。在画画的时候还是在不断地去想,透视合理吗,像不像,真不真,颜色准不准,考虑原有物体和自己所花是不是相像。毕竟经过高中阶段的强度练习,想要反映真实事物的原貌的思想根深蒂固,真的要彻底颠覆,还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就是抓紧适应这种转化。在设计素描上我们要注重练习构图和结构以及表达形式,色彩上注重培养对色彩的敏感,锻炼用色彩表达感觉的能力。综合起来就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会创新,从而具有一个设计师应该拥有的基本能力。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课上的种种不足和应该注意的地方,这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些许帮助,但是努力还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许多不懂的问题需要请教老师:作为一个设计师,与欣赏者的交流是不是也是很重要呢?如果自己的设计自己很满意,但是得不到大多数欣赏者的认可,算不算是失败的呢?是不是有时候要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迎合大众之间抉择呢?希望能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以后的学习中弄清这些问题。
广告1班
王勐
201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