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借用时尚朋友们的话语称于漪等前辈语文教育大家为“于漪们”和“那一代”。所谓“于漪们”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享誉国内的语文教育大家,包括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欧阳代娜、张孝纯、宁鸿彬、洪镇涛、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等大家;所谓“那一代”是指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大家。众所周知,时代变革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于漪们”“那一代”又用自己的创造推动了三十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变革。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的教改探索历程,清思其历史意义,反思其当代启示,也许对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将有着积极意义。
一、时代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
在中国当代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时期令人回味。第一个阶段(1978—1988),是创造的语文教学范式的时期;第二个阶段(1988—2001),是语文教改冷思考时期;第三个阶段(2001—今),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时期。而在这几个重要时期,语文大家们不辱使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生活的时代,对我们认识语文大家将会有积极的帮助。
1.面对“禁锢”的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但是10年“文革”留给我们的“思想枷锁”依然禁锢着语文教育:“十七年”的语文教育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当时社会的中心工作,“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两个凡是”是判断是非的标准。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1}1977年9月,邓小平再次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了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2} 1977年底,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指出:“列宁多次强调: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拉开了帷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中央的决定打碎了长期禁锢教师的枷锁,教师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
恢复高考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广大教
师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教育焕发了活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需要人才,教育要为现代化培养人才,这就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全社会的信念。“于漪们”“那一代”在这种形势下,毅然挑起了时代的重任,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的信念,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的自觉追求,按照语文规律实施语文教育就是“于漪们”“那一代”的必然选择。
2.面对“三无”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所谓“三无”的语文,是指无语文教学大纲、无语文教材、无语文课程。十年“文革”浩劫,文化遭到了破坏,教育遭到了破坏,语文教育遭到了破坏。
大家知道,经过1959—1962年的“文道”之争,1963年语文教育工作者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这是一份较好的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大纲。但是当人们准备实施这个大纲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革命成了语文教育的主题。背诵“红宝书”,写大字报,开批斗会,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全部。翻阅当代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1963—1976年出现了语文大纲断档。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的学者专家开始制定语文教学大纲,谋划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变革。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但是1977、1978年的语文教育,人们很难找到有用的语文教材。文革前的语文教材被烧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烧了,人们可读的只有革命的书籍。没有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教学?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行动,为中小学生奉献了高质量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凝聚了刘国正、顾黄初、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语文课程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语文教师借助教材开展学习语文活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但是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于漪老师回忆当年只有“政文”课,自己与学生一起学习“革命样板戏”。我是一位“文革”亲历者,自小学二年级以后就没有真正学习过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老三篇”、一起写大字报。没有目标、没有教学内容、没有评价,语文课程就是政治的附庸。摆脱政治的束缚,回归语文课程,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必须作出的选择。
3.面对“低效的”语文课程,“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十年文革”带给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带给语文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当时教育部有过一个调查,文革中许多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高中生的水平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语文教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78年3月26日,吕叔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4}吕叔湘先生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也切中时弊,道出了当时语文教育的危机。面对千疮百孔的语文教育,如何改变“少慢差费”的局面,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高效,就成了“于漪
们”“那一代”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二、“于漪们”“那一代”造就了历史
如果说时代造就“于漪们”“那一代”,是他们的幸运;那么“于漪们”“那一代”创造了语文教育历史,就是一个奇迹。“于漪们”“那一代”究竟创造了哪些语文历史呢?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观
语文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却是异常的艰难。在80年代初期许多教师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于漪老师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树立育人的远大目标,必须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语文教师要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钱梦龙老师具体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正确的学生观,你就会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措施,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再辅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你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因势利导”的作用,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魏书生老师指出: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宁鸿彬老师指出:只有摆脱“唯书”“唯上”的思想桎梏,抛弃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放开学生手脚,才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辉。当然我们还可以排列许多语文教育大家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论述,这些弥足珍贵的论述是“于漪们”的实践智慧。清思30年的语文教育,我们发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红线始终在引导着语文教学改革。
2.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美国的学者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怎样学习。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过程。”{5}“于漪们”“那一代”集几十年实践经验于一体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所谓“三主”是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所谓“四式”是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三主”是一种哲学的阐释,“四式”是实践的提升,其逻辑终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真理”。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启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其程序为“(1)吃透两头,摸清障碍;(2)认清方向,选准突破
口;(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6}当然,“于漪们”“那一代”创造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诸如黎见明的“导读教学”,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于漪的“情感教学”,欧阳代娜的“语文能力过关教学”等等,可见的就有几十种。这些教学模式植根于中**语教学土壤中,故而有着广泛的实践价值。
3.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语文教育已经具有了较为科学的体系。在三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无数的语文人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语文教育学理论层面,叶苍岑、朱绍禹、顾黄初、张鸿苓等人孜孜以求,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学体系。语文教材层面,洪宗礼、欧阳代娜等人不断探索,奉献了有鲜明个性的教材体系。语文课程层面,刘国正、章熊、顾振彪等人高瞻远瞩,编制了一份份教学大纲。而在语文教育的各个分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振奋,王力、吕叔湘等人的“中学语法教学新体系”,曾祥芹等人的“文章学”,韩雪屏等人的“阅读学”与“语文心理学”,王尚文的“语感论”……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影响着中国的语文实践。可以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于漪们”“那一代”辛勤汗水的结晶。
三、“于漪们”“那一代”的当代启示
“于漪们”“那一代”是一个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和正在书写着语文教育的历史。但是,当语文新课程改革进入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反思“于漪们”“那一代”思维方式与研究路径,对“这一代”“下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将有着现实意义。
1.正视语文传统,回归语文本体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中国的大语文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中国现代语文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04年以前的大语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虽有变革但其本质没变。现代语文的100多年间,我们摒弃过封建时代的语文传统,我们摒弃过解放前的语文传统。但是当我们设计美好蓝图去建设理想的语文大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语文“根基”总出问题。而审视“于漪们”“那一代”的经验,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汲取传统经验。大家都熟悉的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法”,其兴奋点源自孔子的“启发式”。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澄清的“点”就是抓重点要害,“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二者一脉相承。李吉林进行“情境教育”就发轫于王国维的“情境理论”,李老师在王国维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创造了“情景课程”。传统之于现在是一条割舍不了的链条,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今天。简单否定传统另搞一套,结果只能碰壁。我们有2300多年大语文教育传统和100多年现代语文教育传统,这些传统需要我们“这一代”继承发扬光大。
2.正视现实问题,创新语文实践
课程改革进行了八年,人们从开始的欣喜到怀疑到冷思考。黄厚江、严华银先生在本刊上一期切中时弊揭示了当下语文教育的许多问题,这种基于实践揭示问题的方法就具有现实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好事,解决问题更需要教育智慧。吕叔湘先生30年前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李吉林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求解,创造了“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情景课程。欧阳代娜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李吉林、欧阳代娜立足于语文教育实践,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种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论经验就具有原创价值。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教与学”“语文的文本解读”“语文素养与考试评价”等矛盾日渐凸显出来,这就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研究的平台,学习“于漪们”“那一代”正视问题、创新实践,我们“这一代”就能够肩负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语文教育智慧。事实上李镇西、程红兵、韩军、窦桂梅们,已经在进行着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3.正视理论多元,植根本土实际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叙述理论、接受美学、阐释学、符号学等等,这些理论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的不和谐,引进的理论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对话教学改变了僵化的课堂结构,但是虚假对话泛对话又令我们心有余悸;读者中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却带来了信马由缰的“假解放”。现代语文教育历经百年,具有本土化的理论仍然不多。中国孔子的“启发式”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得多,我们却没有开发研究使之成为新的理论;哈佛大学的专家却在苏格拉底“产婆术”基础上开发了“苏格拉底课堂研讨评价法”,影响全球。念及此事,“于漪们”“那一代”总是心有不甘。理论的苍白经常演绎实践的误区,对此,洪宗礼先生痛下决心自掏腰包,邀请国内百余位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国内外母语教育课标、教材以及成功经验,就是要用他山之石攻中国语文之玉,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母语教育理论。植根本土、脚踏实地,正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风格。
4.正视文化多元,坚持民族立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类文化”是指人类共有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歌曲、欧洲的艺术正走向百姓生活。在外来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土地为本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本位,以伦理为单位的道德本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后现代”面前,“经典”被解构了,语文课本中经典篇目减少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容增多了。本以为这种做法应该是从美国泊来的,可是当我们翻开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美国人也在捍卫着他们的文化传统,且一些美国学者还要创造具有美国文化特质的“美国英语”。“于漪们”“那一代”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语文的核心是母语教育,母语蕴含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母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也是语文教育立足之本。
行文至此,我仍激动不已,无法搁笔。半年来我不断地走近“于漪们”,进行着“名师访谈”工作。每一次访谈,我都深深地被“于漪们”“那一代”感动着。刘国正先生一再嘱咐读懂文本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本,欧阳代娜先生一再叮咛知识能力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魏书生先生一再强调语文教育以母语为核心一百年也不会变。其人可亲,其情可感。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第二篇: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借用时尚朋友们的话语称于漪等前辈语文教育大家为“于漪们”和“那一代”。所谓“于漪们”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享誉国内的语文教育大家,包括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欧阳代娜、张孝纯、宁鸿彬、洪镇涛、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等大家;所谓“那一代”是指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大家。众所周知,时代变革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于漪们”“那一代”又用自己的创造推动了三十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变革。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的教改探索历程,清思其历史意义,反思其当代启示,也许对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将有着积极意义。
一、时代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
在中国当代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时期令人回味。第一个阶段(1978—1988),是创造的语文教学范式的时期;第二个阶段(1988—2001),是语文教改冷思考时期;第三个阶段(2001—今),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时期。而在这几个重要时期,语文大家们不辱使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生活的时代,对我们认识语文大家将会有积极的帮助。
1.面对“禁锢”的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但是10年“文革”留给我们的“思想枷锁”依然禁锢着语文教育:“十七年”的语文教育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当时社会的中心工作,“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两个凡是”是判断是非的标准。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1}1977年9月,邓小平再次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了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2} 1977年底,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指出:“列宁多次强调: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拉开了帷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中央的决定打碎了长期禁锢教师的枷锁,教师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
恢复高考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广大教师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教育焕发了活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需要人才,教育要为现代化培养人才,这就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全社会的信念。“于漪们”“那一代”在这种形势下,毅然挑起了时代的重任,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的信念,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的自觉追求,按照语文规律实施语文教育就是“于漪们”“那一代”的必然选择。
2.面对“三无”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所谓“三无”的语文,是指无语文教学大纲、无语文教材、无语文课程。十年“文革”浩劫,文化遭到了破坏,教育遭到了破坏,语文教育遭到了破坏。
大家知道,经过1959—1962年的“文道”之争,1963年语文教育工作者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这是一份较好的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大纲。但是当人们准备实施这个大纲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革命成了语文教育的主题。背诵“红宝书”,写大字报,开批斗会,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全部。翻阅当代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1963—1976年出现了语文大纲断档。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的学者专家开始制定语文教学大纲,谋划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变革。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但是1977、1978年的语文教育,人们很难找到有用的语文教材。文革前的语文教材被烧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烧了,人们可读的只有革命的书籍。没有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教学?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行动,为中小学生奉献了高质量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凝聚了刘国正、顾黄初、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语文课程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语文教师借助教材开展学习语文活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但是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于漪老师回忆当年只有“政文”课,自己与学生一起学习“革命样板戏”。我是一位“文革”亲历者,自小学二年级以后就没有真正学习过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老三篇”、一起写大字报。没有目标、没有教学内容、没有评价,语文课程就是政治的附庸。摆脱政治的束缚,回归语文课程,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
必须作出的选择。
3.面对“低效的”语文课程,“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十年文革”带给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带给语文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当时教育部有过一个调查,文革中许多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高中生的水平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语文教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78年3月26日,吕叔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4}吕叔湘先生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也切中时弊,道出了当时语文教育的危机。
面对千疮百孔的语文教育,如何改变“少慢差费”的局面,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高效,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二、“于漪们”“那一代”造就了历史
如果说时代造就“于漪们”“那一代”,是他们的幸运;那么“于漪们”“那一代”创造了语文教育历史,就是一个奇迹。“于漪们”“那一代”究竟创造了哪些语文历史呢?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观
语文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却是异常的艰难。在80年代初期许多教师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于漪老师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树立育人的远大目标,必须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语文教师要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钱梦龙老师具体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正确的学生观,你就会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措施,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再辅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你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因势利导”的作用,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魏书生老师指出: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宁鸿彬老师指出:只有摆脱“唯书”“唯上”的思想桎梏,抛弃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放开学生手脚,才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辉。当然我们还可以排列许多语文教育大家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论述,这些弥足珍贵的论述是“于漪们”的实践智慧。清思30年的语文教育,我们发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红线始终在引导着语文教学改革。
2.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美国的学者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怎样学习。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过程。”{5}“于漪们”“那一代”集几十年实践经验于一体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所谓“三主”是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所谓“四式”是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三主”是一种哲学的阐释,“四式”是实践的提升,其逻辑终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真理”。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启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其程序为“(1)吃透两头,摸清障碍;(2)认清方向,选准突破口;(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6}当然,“于漪们”“那一代”创造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诸如黎见明的“导读教学”,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于漪的“情感教学”,欧阳代娜的“语文能力过关教学”等等,可见的就有几十种。这些教学模式植根于中**语教学土壤中,故而有着广泛的实践价值。
3.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语文教育已经具有了较为科学的体系。在三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无数的语文人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语文教育学理论层面,叶苍岑、朱绍禹、顾黄初、张鸿苓等人孜孜以求,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学体系。语文教材层面,洪宗礼、欧阳代娜等人不断探索,奉献了有鲜明
个性的教材体系。语文课程层面,刘国正、章熊、顾振彪等人高瞻远瞩,编制了一份份教学大纲。而在语文教育的各个分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振奋,王力、吕叔湘等人的“中学语法教学新体系”,曾祥芹等人的“文章学”,韩雪屏等人的“阅读学”与“语文心理学”,王尚文的“语感论”……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影响着中国的语文实践。可以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于漪们”“那一代”辛勤汗水的结晶。
三、“于漪们”“那一代”的当代启示
“于漪们”“那一代”是一个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和正在书写着语文教育的历史。但是,当语文新课程改革进入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反思“于漪们”“那一代”思维方式与研究路径,对“这一代”“下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将有着现实意义。
1.正视语文传统,回归语文本体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中国的大语文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中国现代语文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04年以前的大语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虽有变革但其本质没变。现代语文的100多年间,我们摒弃过封建时代的语文传统,我们摒弃过解放前的语文传统。但是当我们设计美好蓝图去建设理想的语文大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语文“根基”总出问题。而审视“于漪们”“那一代”的经验,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汲取传统经验。大家都熟悉的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法”,其兴奋点源自孔子的“启发式”。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澄清的“点”就是抓重点要害,“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二者一脉相承。李吉林进行“情境教育”就发轫于王国维的“情境理论”,李老师在王国维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创造了“情景课程”。传统之于现在是一条割舍不了的链条,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今天。简单否定传统另搞一套,结果只能碰壁。我们有2300多年大语文教育传统和100多年现代语文教育传统,这些传统需要我们“这一代”继承发扬光大。
2.正视现实问题,创新语文实践
课程改革进行了八年,人们从开始的欣喜到怀疑到冷思考。黄厚江、严华银先生在本刊上一期切中时弊揭示了当下语文教育的许多问题,这种基于实践揭示问题的方法就具有现实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好事,解决问题更需要教育智慧。吕叔湘先生30年前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李吉林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求解,创造了“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情景课程。欧阳代娜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李吉林、欧阳代娜立足于语文教育实践,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种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论经验就具有原创价值。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教与学”“语文的文本解读”“语文素养与考试评价”等矛盾日渐凸显出来,这就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研究的平台,学习“于漪们”“那一代”正视问题、创新实践,我们“这一代”就能够肩负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语文教育智慧。事实上李镇西、程红兵、韩军、窦桂梅们,已经在进行着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3.正视理论多元,植根本土实际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叙述理论、接受美学、阐释学、符号学等等,这些理论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的不和谐,引进的理论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对话教学改变了僵化的课堂结构,但是虚假对话泛对话又令我们心有余悸;读者中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却带来了信马由缰的“假解放”。现代语文教育历经百年,具有本土化的理论仍然不多。中国孔子的“启发式”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得多,我们却没有开发研究使之成为新的理论;哈佛大学的专家却在苏格拉底“产婆术”基础上开发了“苏格拉底课堂研讨评价法”,影响全球。念及此事,“于漪们”“那一代”总是心有不甘。理论的苍白经常演绎实践的误区,对此,洪宗礼先生痛下决心自掏腰包,邀请国内百余位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国内外母语教育课标、教材以及成功经验,就是要用他山之石攻中国语文之玉,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母语教育理论。植根本土、脚踏实地,正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风格。
4.正视文化多元,坚持民族立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类文化”是指人类共有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歌曲、欧洲的艺术正走向百姓生活。在外来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土地为本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本位,以伦理为单位的道德本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后现代”面前,“经典”被解构了,语文课本中经典篇
目减少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容增多了。本以为这种做法应该是从美国泊来的,可是当我们翻开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美国人也在捍卫着他们的文化传统,且一些美国学者还要创造具有美国文化特质的“美国英语”。“于漪们”“那一代”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语文的核心是母语教育,母语蕴含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母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也是语文教育立足之本。
行文至此,我仍激动不已,无法搁笔。半年来我不断地走近“于漪们”,进行着“名师访谈”工作。每一次访谈,我都深深地被“于漪们”“那一代”感动着。刘国正先生一再嘱咐读懂文本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本,欧阳代娜先生一再叮咛知识能力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魏书生先生一再强调语文教育以母语为核心一百年也不会变。其人可亲,其情可感。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第三篇:于漪语文教育艺术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课程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专 业 方 向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2014年6月15日
语文名师研究
冯添美 中本111班 1102401138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黄福艳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摘要] 于漪的语文教育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她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 享受; 于漪; 语文教育; 探究
一、情感熏陶塑心灵
于漪老师属于情感型教师,被称为语文教育“情感派”的代表,不仅把文学作品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还把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都得益于于漪老师“情感熏陶塑心灵”的语文教学艺术和“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情感世界,正如她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一)披文入情,进入角色
于漪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体现,教师如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即在感性研读课文的基础 上,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语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把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其次是进入角色,即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语言文字信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根据课文的具体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课文的形象和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真切地体味其中的深意。
于老师的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条条框框的填写,而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情感艺术演绎。不仅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于老师还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和所悟进行回味,咀嚼文章的深刻涵义。披文以入情,她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凝聚而成的,讲课时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于老师把自己内心对周总理的真实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演绎了一幕幕真情流露的告白。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于老师点燃了自己,更燃烧了学生的情感花火。
(二)以情激情,情感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有主导作用,还有情感的传达感染作用,教之以情,以情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亮点。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周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所以,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以情字贯穿始终,不仅教之以情,以情激情,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还注重课文感情的发展与升华,推出师生感情流动的浪花,制造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三情”合一的感情波澜,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渐入佳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境界。如教学《春天的沉思与回忆》,这是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散文,一开始她就把心中积蓄的情感巧妙地用泰戈尔的诗“让死者有那不休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导入课文,这深情的诗句奠定了课文悲壮和思念的情感基调。接着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紧扣散文的结构特点和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与学生一起背诵赵朴初的词《金镂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慨》“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加深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情。最后又引用杜甫的《七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升华感情,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佳状态。
二、美感焕发富激情
有人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于老师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散文,不仅注重整体教学氛围的和谐融洽,还追求课文导入、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完美无瑕,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开讲美
都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漪老师的课堂开讲,美不胜收,导入课文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七根火柴》的开讲导语,“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多少热,放出多少光,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深情的话语,耐人寻味的意义,不仅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孔乙己》的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一个生活在世上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的人,是多么可怜和多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和词缀,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提问导入法,并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也道明了孔乙己的身世以及课文的整体思想内涵。开讲美,并不都是华美的词缀、深奥的句子,而是一种自热而然的情感流露,一种道不尽的韵味萦绕。
(二)语言美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以组织语言、言语表达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忌一潭死水,无波无澜。乏味频繁的词语,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述,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压抑而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调的高低和谐、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参差交替,力 求语言的优美生动、词汇丰富、幽默风趣和机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美的存在。“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于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表达,她充分采用朗读、描述、抒情、议论、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语言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教学《最后一次的演讲》,于老师在小结时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这篇演讲是庄严的宣言,动员的号角,讨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檄文。它像一团炽热火焰,从肺腑中喷射出来。它没有作词句上的修饰,但句句向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使敌人招架不住,躲闪不及。”生动准确的词语,长短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交错运用,让学生激情万丈,如沐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于老师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无与伦比的美。
(三)节奏美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课堂的节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节奏美,不仅在于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还在于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教学情感的跌宕有致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错落,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于老师的课文进程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就像一张一弛的波浪,呈螺旋式上升,有节奏感地推进。如教学《茶花赋》时,于老师首先设计一段深情的导入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紧张急切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认真聆听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情感交错的优美意境;再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赞美祖国河山的诗句,通过回忆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紧张而又活跃的状态,教师再做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聆听中时脑海里浮现“春深似海”的美景图画。当学生沉醉优美画境时,于老师又问“茶花美从何而来?”,再一次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最后于老师展示“童子采花”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联系和想象,再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少年儿童充满活力的状态。于老师的课堂意境渐渐深入,学生的认识也渐渐深化,给学生紧张而又轻松愉悦的之感,使课堂教学呈现环环相扣又紧张适度的节奏美。
(四)和谐美 于漪认为:“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本着追求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于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努力营造爱的心灵,爱的课堂,爱的氛围,爱的海洋。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一个学生突发提问“几千万万颗中的‘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学生的大笑。有人接着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懂”,使得提问题的学生十分尴尬。于老师见状就立即接过话题提问:“万万就是一亿,可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得到问题答案之后,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使得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提问的学生。于老师敏锐的觉察,高超的教学技艺,通过师生的沟通,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钟梁先生对于漪老师课堂氛围的恰当比喻,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和谐美感。
三、灵活应变善诱导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富有情感、美不胜收,还活而有致、灵活多变。她把知识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她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之时,使自己的教法更多样性和多变性;她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变;她善于激趣,善用教育机智,善于诱导,尽展她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善于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必经之路。于漪老师认为,趣味性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以兴趣的浪花激荡,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知识海洋中。
于漪老师就是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其一,她用新奇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活动,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她带着情感去教学,用思考咀嚼心态去挖掘课文的深邃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她把时代的活水注入课堂,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有所感奋。如于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大多数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所以对诗中描述的恬淡自然的农家生活就不易动情,她就让学生把诗中的文字变成图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再现翁妪的音容笑貌和大儿、中儿、小儿的动作形态,勾勒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乡村野趣和‘小儿’童趣的诗意画面。
(二)善用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漪老师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借题发挥,谆谆诱导,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育机智,首先是叩动心弦的共鸣力和感化力。于老师善于激疑,让学生思起于疑,教学《七根火柴》,一开始她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当学生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争论时,她又一语道破“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接着她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英雄呢?既然是无名英雄,为什么作者又花那么多笔墨写卢进勇呢”,短短的几分钟,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抓住了疑点,提出了文章内涵,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新的悬念。可谓导而弗牵,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起点在于“她那慈祥敏锐的目光,笑意横溢的脸庞和亲切明亮的语言,时时刻刻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严和爱的期待”。教育机智还表现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不足,寓于机智运用自如的表现意态,是作为一个良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问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 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这是善用教育机智的教师的坦白,而不是‘不懂装懂’,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崇敬。
四、扎实功夫创真知
于漪说: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教师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知(包括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认知过程。教学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漪老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有着高尚的人格力量、先进的教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她德、才、识、能兼备,有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语言修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语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语文教育事业一直耕耘着。
于漪老师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还敢于创造真知,敢于创新精神。她以‘教文育人’为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她真诚地提醒学生,切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民主,创新气息浓郁;她的教学内容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建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教学体制;她“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要永远站在语文教育的最前线!
结论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的代表,对语文教育事业“倾心倾情”。听她的课,犹如在优美的梦境里遨游,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着美妙动听的旋律,渐渐地滋润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这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黄福艳.语文名师研究[M].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出版,2014(春季学期).[2]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32~34.[3] 马洁.浅析予以老师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8):357.[4]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课堂教学节奏美说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9):85~87.[5] 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2):87~91.[6] 彭艳秋.心怀信念 甘做红烛——读《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之感[J].人民教育,2003(2):79.9
第四篇:于漪语文教学提炼
于漪语文教学提炼··教法·解决问题不能多,目的落实具体课文中·局部重敲激活,引生举一反三精设计问题,引导生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但不碎尸万段分析错,要顾全文内容思路意图,分析词段在文中作用,选动情点启发提问吟诵,段段讲千课一面差,反馈及时了解学情,学越积极越好·引导生多读看写积累实践,讲解决不了大问题,生自己读写实践,点拨开窍引导鼓励读写,否则没表达能力。培养发现、思维想象记忆能力·文学作品情景教学讲趣味性形象科学性·在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序列上有突破好。尖子生、大面积生都要提高,研究生实际(思想状心理特点兴趣方法习惯)人的研究要有突破,质量才提高的快,列出问题,提出方案改革·不无限加作业负担,减少无效劳动。养自己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意·灌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影响学生智力,练听的能力。把思想情操能力认知情感人格贯穿在听说读写过程·别人经验总结攻自己之玉,据此班找症改革,梳理教育思想思路,审视自己的教学习惯、方法·素质:创造性独立思考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班教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由于习以为常对学生问题熟视无睹·学古外经验(比较研究法)·背古诗好·提倡自学进行启发式,把课文上活,善于点拨问题关键处,启发学生五官、心·在主动积极获知识培养能力。哪些采用讲解、讨论、多训练,要因文而异,没固定启发式·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研究不能停,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寻章摘句肢解不能只重视字词句中的技能技巧,在知情意上收获少,文章灵魂不见了·作文要细水长流,文字技巧思想内容要硬·阅读教学:写什么(内容)怎样写(思路)为什么这样写(意图),书声琅琅,舍人文无法掌握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教育结合····以前语文问题:1以考题为准绳,教学出现程式化,题海成纯技术训练课,脱离生思想生活,离生活文化熏,认知能培,缺情少意不能提高语文水平·对语文的认识:语文教是基础,塑造学生心灵;不能照本宣科,拘泥于固模式,现人应有强阅读能力,观认识生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重积累;因材施教,语文能思文化素质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研究规律注意:不舍传统好的,采“洋”论理,静心提炼研究;真正科学20、30年跟踪调查,在反馈基础上修正提高·对青年教师希望:从实际出发,发特形成风格,找到学生学习最佳方法;爱事业的激情;上好每节课,师生共同参与,钻(语文最耗心力)·送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这是传统好的)但不守旧。不培养生成书橱,应有理解运用语文能力·过去路思考:任何做法有利弊,适度,超度就枉;机械练题利润驱、误青春变异教;教功能:调他们学语的内驱力、亲历语文之境,实践、提能,教师组指导启发者,可领跑示范,以多样性满生需·激爱读指学生会读、自主阅读表达,师生平等交流;高集中超水平发挥;形成知情意的交流网络。以上1-80页。
第五篇:语文教育家于漪说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课的第 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 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 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为人 文性很强的语文课,教师如果能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或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每篇课文、每 一堂课导入时不断创新,引导学 生尽快进入文本,进入有效的阅 读状态,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选取部分课 堂教学实例试作说明,以期能对 同行有所启示。
一、抓准关键词
选人教材的文章基本上都是 主旨鲜明、情感集中的经典范本,作者在字里行间总是通过各种方 式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或情感,教师要精读文本,吃透教材,养 成捕捉关键词的阅读和教学习惯,并结台教学目标从文本中提 取关键词,然后运用关键词设计 导人语。如教学《短歌行》.我先 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何”字句:人 生几何、何以解忧、何时可掇、何 枝可依,然后问道:“何”是疑问 词,作者在诗中为何如此反复地 追问呢?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 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以及延揽贤 能、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再如 《劝学》一课,我这样设问:苟子 在《劝学》中告诉我们,人的智 慧有三个层次:聪明、知明和神 明。“聪明”是天生的,很好理解,那么什么是“知明“、什么是“神 明”呢,继而引导学生带着这个 问题深入学习文本,使他们体会 到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由‘聪明’ 上升到“知明”,通过大量的学习积累和行善修身才能达到“神 明”。又如教学《赤壁赋》,我如此 导八:《赤壁赋》是篇写景抒情 散文,文章感情跌宕起伏,寓情 于景是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同 是江风,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前后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请 同学们找出作者对江风的不同感 受。学生很快找到了第段第二 句中的”清风”,第三段最后一句 中的‘悲风”:我进而发问:同是 江风.一清一悲,为什么会有这 么大的不同’
二、巧用注解设疑
课文注解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帮手,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 力助手,教师要充分运用注解引 导学生质疑,进而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如教学《念奴娇-赤壁 怀古》,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注 解③:[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州 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然 后设疑:“周瑜指挥的赤壁大战在 今湖北的嘉鱼县,因此学者余秋 雨说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e同 学们,作为学识渊博的苏东坡,怎 能不知道黄州并非三国赤壁呢? 其实他在词中已作了交代.请大 家找找看,是哪句词?”这样就有 效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 很快找到词中“人道是” 一 句。再 如《师说》,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 注解①后,设置了以下问题:
1、韩 愈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是一场 什么运动?2苏轼称韩愈”文起 八代之衰”是指哪八代?3明人 列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另 外七人是谁’4本文是韩愈写给 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目口论说从 师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李蟠是韩 愈推崇的从师的正面典型,还是 韩愈要批评教育的反面形象’
三、巧用俗语名言
四、教材中许多课文和一 些俗 语、名言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些 俗语、名言虽然“耳熟“,却往往 未必“能详”。教师若能利用这些 俗语、名言巧设导语,可谓激趣 之最有效的方法。如教学《窦娥娥 冤》,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个导 入语:“在生活中,人们形容受到 很大冤屈时常常说,简直比赛娥 还冤。那么窦娥到底有什么冤情 呢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汉卿的 《窦蛾冤》,看看窦娥到底有哪些 不幸的遭遇和冤屈々”再如教学 《哈姆雷特》,笔者从学生熟知的 “
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引人并设问:为什么会说一 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拇雷特 ? 为什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贾宝玉?由此引导学生在阅读 中注重理解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 性、丰富性和经典性。
五、巧用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韪在课堂导入中常 常被教师忽视,许多教师认为,既然是“课后思考题”,当然是让 学生读完课文后来思考。其实,课后思考题只是附在课后,而运用时却要从课前导入思考、课中 讲授理解、课后总结巩固等环节 来灵活处置。这里仅就课后问题 课前运用例举说明。如教学《雨 巷》,课后思考题二:《雨巷》是 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 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 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 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 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 “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 么看法?再如教学《过秦论》,课 后思考题一可稍加改造为:同学 们读过历史,知道秦朝是中国封 建社会的第一王朝,也是一个短 命的王朝,你认为秦朝灭亡的原 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再问:秦 朝灭亡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都 各有一定的道理,而汉代文学家 贾谊写的《过秦论》所总结的秦 朝灭亡的原因被认为是最有说服 力的,那么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 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 课文,用文中一句话来回答。
其实几乎每一篇课文后面都 有一些可以在课前使用的问题,但不少教师却常常舍弃不用,实 为可惜。当然,在使用课后思考 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直接 让学生打开第几页看第几道思考 题,而应由教师用自己的话说出 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使学生产生 程式化的厌恶之感;二是对课后 思考题应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化用。
总之,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最终实 现阅读教学的高效性目标。需要 强调的是,无论如何设计,都要 为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服 务,与学生实际结合,做到巧妙 而自然、生动而有趣、深入而浅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