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19-05-15 10:3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篇: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小学 艾玛丽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重熏陶,重课堂,重活动,重积累,引导小学生大量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其精华,得到诗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重熏陶

1.设文化教学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开辟家庭小书屋。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号召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建立家庭小书屋。让父母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

二、重课堂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

1.创设导语情境。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2.教一篇背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比如学完《村居》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学完《静夜思》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怀乡

思亲的诗;学完《赠汪伦》时,又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学生们兴致盎然,背诵了许多许多。所诵读的古诗中有学过的,也有未学过的,大家背得津津有味。这样教一篇背数篇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使他们融入了浓浓的古诗词学习之中。积淀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

三、重积累

1.大量诵读。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这么大一块面包如何“吃”?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而化之的方法。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领读一首古诗词,使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诗意,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再诵读两遍,以求熟记在心,出口成章。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人至少会背将近100首古诗词。同时,孩子们在课外还把学过的古诗词和跳皮筋活动结合在一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诗词。例如,上学期,我组织学生诵读了《三字经》。《三字经》内容包罗万象,义理深奥,如果让学生囫囵吞枣般进行背诵,势必会令他们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尝试着每天背诵四句。在学校,利用早自习、课前两分钟时组织读背,回家后由家长督促背诵。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家人分享,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了兴趣。

2.摘抄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效摘抄,是培养阅读能力,把所读内容内化吸收的好方法。新课标也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

四、重活动

“学以致用”,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教师应铺设平台,开展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1.古诗文背诵比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人

人都参与比赛,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三字经》、儿童诗或者对对子的数量最多,最有情感,就封他一个“诵诗小能手”的称号,并在班内增设“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来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和热情。还可把相似的几首诗放在一起,分类比较记忆。如描写春天的诗,放在一起诵读,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而记之。又如把李白所写的代表诗作放在一块,集中记忆,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极度夸张的笔法等。有自读有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高涨。孩子们的身心也在诗情洋溢的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深化文化底蕴。

2.吟诵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包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吟诵古诗词两部分。我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叙述出来,这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意境和准确理解字、词是很重要的。好的朗读,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写诵读后心得。在背诵后,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宿新市徐公店》、《赠汪伦》、《村居》等一首首古诗词都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有时也会让学生写一些诵读体会。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将想象到的情景和感受到的情感流于笔尖,让诵读的内容更有效,教学更有味。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体味着经典诵读的快乐与幸福,尽情地吸收古诗文中的丰富营养,逐步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拘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语文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经典诵读与学生语文素养

诵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语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可是,到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性格各异的学生,不断修订的语文教材,学生作文水平提高速度之缓,生本教学中学生表达语言的匮乏,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阅读、深层次的阅读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根本。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升学的压力面前,有时间、有精力去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呢?结合生本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感触比较深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好专门的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阅读时间,营造良好的静心读书的氛围,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根据课标,在小学生必读的经典名著中选取适合学生读的名著,每周专门开设了阅读课。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读书时间,有层次、有坡度地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初级阶段我们没必要规定固定的书目,只要是有益的,能给人收获和启迪的,都可以任由学生兴趣去读。一个人的精力、时间、视野是有限的,所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他人交流便是很好的途径。阅读的高一层次应该是形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所以,第二个阶段就应该指导学生去写,可以是摘抄识记,可以是简单的批注,可以是共鸣,可以是质疑。熟能生巧,学生会在动笔中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和古人对话,学会自我的反思。有了这个基础,老师就可以推荐更多的经典作品,让学生的读书更有广度和厚度。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和阅读文段,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很多专家反复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挑选的一些文质兼美、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立足教材,挖掘文本内涵的同时,可以通过课文进行辐射式的读书引导,比如学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比如学到《三打白骨精》,可以推荐学生读《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通过阅读文段,让学生走进阅读文段的作者,并拓展阅读。

三、榜样示范,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在诵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展示出自身良好的诵读技巧、诵读能力。尤其是在诵读初期,力求从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细致指导。此外,当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读同一经典,给学生讲一讲自己诵读的感触。当然,要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推荐给学生读的书,自己要首先读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工作之余挤时间读书,扩大阅读面和阅读深度,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可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兴趣爱好,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四、注重实效,促使学生阅读创造。

学生仅仅能生情并茂地诵读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阅读不能只重吸收,不重表达;只管认知,不管应用;只重理解,不注重创造。我们要引导学生首先能接纳、领悟和获取人类的情感内涵和创造智慧,然后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把文章读透读活,在求知和练能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产生新思想。因此,在经典诵读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阅读创造。

五、开展活动,展示诵读成果。

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诵读,激发他们诵读的兴趣与爱好,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时间,定期指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通过举办读书节,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等活动,让同学们将自己在诵读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人人都有收获,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碰撞,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对文章有多维的认识,从而去发现文本的多重意义。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文本的真切理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优势,达到阅读理解的最佳境界。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努力给学生营造自主读书的天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体验自由读书的快乐!学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等等。读书多了,阅读习惯就逐步养成了,阅读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第三篇: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

一、立足课内阅读,探索高效的古诗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三四首隽永的古诗词,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练、沉淀,彰显出特有的经典魅力。它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需凭借丰富的想象、超时空的感知,方可体会蕴含其中的意境和主题,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的目的。作为教师要从平常的课堂教学入手,从具体特点出发,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如教学《望湖楼醉书》时,从把握诗眼入手来体会意境、感受诗情,作为古诗词钻研的有效切入点。这首诗的诗眼在题目之中,就是一个“醉”字。教学中就抓住“醉”字,以一个问题“诗人被什么而醉?”展开了一幅瑰丽的画面: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教师主要是通过抓词“翻”“遮”,让学生来感受云的厚、重、猛,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来势汹汹的云,“乌云翻滚、乌云密布、乌云滚

滚......”;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教师则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对暴雨、骤雨的记忆,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像跳珠一样的雨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雨的急、快、大。“卷地风来忽吹散”,教师围绕“忽”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触类旁通,感受“忽”带来的惊喜等。让学生通过云的浓墨、壮观,雨的圆润、活泼,风的急速、力量,水的茫茫一片,感受到诗人被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所陶醉,为大自然的变幻和力量所惊叹的那份情感。

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课堂才彰显生气和价值。进而构建了实用、高效、激情的解诗题——明诗意——抓诗眼——品诗情——诵诗韵的四步教学模式,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趣,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二、依托教材拓展,厚实学生的阅读底蕴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每一篇美文几乎都有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我们在教学经典诗文时就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1.基于主题的拓展。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

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在学完《春夜喜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四季写景诗”的研究活动。

2.基于体裁的拓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五绝、七绝古诗数量最多,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词及简短的文言文数量基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从作者或诗文内容着手,充实体裁,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学了杜甫的七言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后,可以推出白居易的五言律诗《绝句》(“迟日江山丽”)两者都是描写春天的诗,体裁不同,可进行比较阅读

3.基于作者的拓展。针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著名作家,我们引导学生走近名家作品,了解名家的系列作品以及大家风范。如 学完了《望庐山瀑布》,请学生收集交流李白及其他的诗作,感受他浪漫主义的诗风。然后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互联网搜集资料,撰写“李白、杜甫”等名家生平、诗文的研究小报告。

(4)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如在教柳宗元《江雪》后,出示的张志和《渔歌子》

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江雪》那种孤独的心情。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这样的拓展训练,打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诗词配画 ”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欲望,并主动积累。

三、有机整合艺术学科,彰显经典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就有“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的说法,诗人们常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因此,我 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经典文化,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把美术课的色彩、图形的审美和音乐课的音韵美融入经典诵读中,让经典诵读在艺术美中更显魅力。

比如学了《山行》,我鼓励学生根据诗意画自己喜欢画的画,可以是某一景,也可以是全景。结果学生画出了各自不同的画:有的突出远上寒山的石径;有的表现白云环绕的

人家;有的着力渲染如火的枫叶;有的画出诗人饮酒观景的得意;有的则是石径、人家、枫林等组合画面,学生在为诗作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创造力和审美力。

唱古诗,“书写经典”师生书法作品展,把古诗改编成课本剧等,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审美意识。尤其是课本剧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门学科为一体,从编到演,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教会学生编写剧本,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既可以通过表演与评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既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激活课堂气氛,繁荣校园文化。

中国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其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内涵,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指导学生从千古传诵的美妙诗篇中去品味荡气回肠,感受豪情万丈,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赞叹中华文化的辉煌,通过诵读古诗文,从小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感召,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熏陶,文化品味得到提升。

第四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多方位转变观念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桃山镇中心校 孙立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今天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课堂教学抓起”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

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分层培训(实现年青年教师“做中学”,转岗教师“做中思”骨干教师“做中创”),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达成“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让教师真真正正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真正正做到让核心素养立足课堂。

二、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一,选择与确定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二,结合课程的特色,深入细化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要点内涵,形成从基本要点到主要表现,再到要点与表现相结合这样一脉络,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

第三,将核心素养学科要点与学科学习建立联系,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推进启发式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把控过多、缺少学生质疑问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应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首先,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多数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多数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的”评价性问题比较少。这些判断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

如教师在课前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其次再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想象问题。同时,教师适时与学生共讨论、分析、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的互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其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本学科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各学科要展开合作,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的情景,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以“五个一”为载体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校将聚焦6大核心素养,以“五个一”为载体(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习惯、一项好才艺),培养学生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同仁们,我想信只要我们转变、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再上新

台阶。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五篇:优化阅读教学设计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激活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教师应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通过有感情地重复朗读“: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里蕴涵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到文字的变化多姿和鲜活美丽,这比教师千百次的枯燥分析更能使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与理解。

三、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我们应该从各年级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如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级的不同有一定的培养欣赏、评价能力,这样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我们也可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

四、注重积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形成阅读良好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完毕后,就要不容置疑的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注音读物,比如有趣的童话等,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汇报你都读懂了什么。不论学生汇报的怎么样,都要运用正强化使学生感到读有所获。

(二)坚持阅读,日积月累。要舍得放弃课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勇于割舍,敢于替换。从各种书籍和网络上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及书目,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的阅读,加大阅读的量,当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时自然而然就拥有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阅读链接。以课文为基点,向整篇原著扩展;以作者为起点,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向同类题材扩展;以内容为基点,向其他作者、不同文本扩展。例如学过《月光曲》这篇课文,就围绕月光曲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古今中外有哪些作家的文章涉及月亮的,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琵琶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一大批描写月光的优秀佳作。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描写月光,这样,学生又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阅读的天地。

(四)读整本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的“延伸点”,利用《课外补充阅读》等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具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根本保障。

下载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1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都是传统的经典文化名著,......

    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提高教师教学艺术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李塔汇学校语文教研组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李塔汇学校语文教研组共有教师21名,全都达到学历要求,其中共产党员7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社会的急遽变革,家庭结构的迅速改变,学习负担的超负荷和就业压力日益严峻,都是中学生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受到各方的......

    通过影视鉴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影视鉴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电影是融合文学、绘画、戏剧、表演、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成分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而形成的一门综合的艺术。学生通过观赏优秀影片可以从中......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终五篇)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依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而倡导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使语......

    抓好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抓好德育工作 提升学生素养 作者:周金 来源:《职业·中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从技工学校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现状入手,着重阐述......

    借力国学经典诵读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借力国学经典诵读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德兴市海口中学 昌国朝从2011年秋季开学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配备了《国学教育读本》。这是对当今社会如火如荼的国学诵读热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