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5 10: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

[摘要] 为了改进语文教材,练习设计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教师不仅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练习题如何通盘安排,还要从微观方面研究每一个练习题如何设计。在当今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突出主题、加强整合、多向拓展,让作业革命带领学生走出重压的困境,一同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语文课程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发展 语文素养、训练语文能力,对汉语言的学习还是要通过各种语文训练来进行。语文训练应如何进行呢?黄光硕先生在《语文教材论》中论道:“主要通过语文的练习来体现。练习设计得好,语文训练就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效果就可以预料。反之,则会影响整个语文训练的进行。为了改进语文教材,练习设计应该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不仅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练习题如何通盘安排,还要从微观方面研究每一个练习题如何设计。”[1] 那么,怎样在当今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的基础上改出作业设计的新意,使作业设计进入一个创新的境界,使学生不再厌烦,使教师不再头疼?

一、把握教材,突出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整体系统,体现着《 课标 》总目标;年级教材是一个整体,体现着阶段目标;单元教材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着单元目标;而课文又作为一个整体,体现达成能力目标。人教版实验教材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3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具有整体性。课后题以阅读积累为主,同时也设计了一些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性的题目。语文乐园也分为三大板块,其中:“语海拾贝”这一板块加强了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拓展;“阅读欣赏”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了词语积累的内容;“语文生活”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人教版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单元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互为渗透。这样的编排,目的在于引领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在教学中瞻前顾后,即单元学习前精密部署,单元学习中不时回应,单元结束时 总结 延伸,从而突出单元主题、加强内容整合,以防孤立地进行各部分的教学。练习是“文本”转换成“学本”的关键,也是编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因此,设计课堂练习就要考虑到这个有序的整体,避免随意性。我认为主要应在4个方面做文章:多方位强调“读”,以凸显学生的感悟认识和积累;重视创意阅读,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着力于以读促写,以期突破语文学习的难点;结构简明,题量精简,以加强学生的读写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选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完这一组课文后我想,最好的学习效果不是学完或是仅仅知道了什么知识,而应该对学生有所启发,使学生有所感悟,激励他们进一步探求下去。这时课后练习的启发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仅仅是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只要看看书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那么启发性就无从体现。如何让学生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巩固识字、背诵、词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总结学习本单元的收获,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升华“热爱生命”的情感呢?我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题:

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同桌同学互相考一考。

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积累的好的句段和名人名言。

用心爱心专心 1

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围绕“热爱生命”专题,收集相关资料,办一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并在班内展览,同时将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阅读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并思考,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上述练习设计包括字词句、语言素材的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的点拨,文章写法的讨论等。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新课标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背景下,把语言知识的介绍、语言素材的积累放在课后练习中,是一种很好的措施。同时,这类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关键之处,体会作者寄予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整组课文。这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技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2]

5二、加强整合,多向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 现代 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2] 7

(一)加强三个维度之间的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堂练习这一重要环节。我们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人生观等深层次的素质。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题目:

在本册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中,你最佩服的是哪一位?请谈谈你的想法。

请学生观看记者在南亚地震后拍到的一幅照片并提问:当你看到照片中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帮助的眼睛时,可能会想到很多很多,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练习的内容可以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还包括综合运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真正体现语文的价值,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学语文、用语文。以下面的题目为例:下边的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A 劳动节 建军节B 儿童节 国庆节

C 元旦教师节 D 妇女节 清明节

这一题不仅检测了学生关于“年、月、日”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对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的了解,还借助全年中一些重大节日这一背景,介绍这些重大节日的由来,检测学生对社会知识了解的程度。通过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练习,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根据《开国大典》一文中一段话的介绍,把天安门广场及有关的事物画下来。

天安门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注:用“”表示河;用“()”表示一座白石桥;用“”表示城墙;用“△”表示天安门城楼;用“□”表示中华门;用“○”表示电动旗杆。

这道题首先要求学生理解语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弄清句中揭示的方位关系;其次要求学生作图时一定要准确使用各种符号;最后要求学生作图前根据方位坐标以及文字表述准确地设计每个事物的位置和方向。这样的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课程标准》说得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2] 9上述两类练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要素的联系以及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三)加强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整合以往的听、说、读、写练习设计总是限定在单元末,一般由标准化的语文基本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组成。这种单一的、模式化的设计方式已渐渐被打破,人教版实验教材除单项的写字、口语交际、写作外,还有围绕某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性活动。这些活动远远超出了单元 总结、单元训练的作用,它的位置变得较为灵活,成为教科书中较为独立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 发展、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素材,也是语文 教育 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教科书编制中的具体体现。以教材中如下题目为例:

播放余冠中的《乡愁》,让学生跟着朗诵并默写下来,然后思考: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和“船票”?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和“海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把它写下来。

《 黄继光 》一课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A.摘录描写黄继光堵枪口这个壮举的句子,在有关动词上画圆圈。

B.你认为黄继光是个怎样的战士?为什么?

C.你想对黄继光叔叔说些什么?《 乌鸦喝水 》一课设计了如下练习:A.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一下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B.用自己的话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C.表演一下乌鸦喝到水的前后经过,注意加入内心的想法。

这样的练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探索发现,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经验,尤其是语文生活把多种形式的活动、口语交际与习作融为一体,有助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样的作业练习体现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以及差异定向、激励上进的原则,有利于消除后进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保护优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为了完成练习必须认真阅读课文,这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起到了促进有效练习和阅读理解的作用,使之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加强与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整合语文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语文的形式呈现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语文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从自己所处的情景中发现语文问题,也可以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列举了如下题目:

电视、报纸、杂志以及街头巷尾的广告可谓是形形色色,但有些广告用语却篡改了汉语的规范用法,请你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a.某热水器厂广告词:随心所浴()

b.某山地车厂广告词:骑乐无穷()

c.某肉鸡公司广告词:鸡不可失()

d.某制衣公司广告词:百衣百顺()

口语交际:描述一个场景

设想你刚刚赢得了一场竞赛,你和你的搭档正在接受电台采访。描述你参加竞赛的原因,你对竞赛的期望;猜想你的朋友和家人对你胜利的感受,向你的搭档讲述你的体验。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练习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练习缺乏人文性,使学生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后练习是用来启发学生思维和训练能力的,因而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好奇心都是形成求知欲、满足求知欲的最基本条件。练习一定要在激趣、设疑方面多加考虑,使学生感到愿意思考、愿意去做。语文课程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它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语文的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及语文素养培养需要有情感的激发,而趣味性便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如果伴随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和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便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与智力的发展。”[3]

好的练习设计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4]。上述题目的特点在于:1)趣味性。这样的练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提高学生的兴趣。2)实践性。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活用语文,密切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的意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思考。

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5] 将知识作为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训练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师应当做好引路人,用课改的新理念荡涤传统教育中的尘埃,让我们的作业变革引领学生走出重压的困境,一同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第二篇: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法初探

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法初探

王洪秀

老子在《道德经》里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教等于不教”。大学教授曾开玩笑地说:“我今天往讲台上一站,什么也不说,就等于已教了。”开始时,我对这一说法不理解,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总结,我终于悟出了老子教育理论与课改目标是殊途同归的,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授与渔的理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明确这一点,才能转变观念,采用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现在,我就收集资料、阅读教学、语文实践这几方面谈谈个人的教法运用。

首先,收集资料是激发学生学语文,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收集资料可以通过报刊、杂志、上网查询、观看影视资料、调查访问、实践等途径。教学中我先带头收集,利用手中的《弥勒教育》、《红河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报刊,把里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勾画或剪下来跟学生讲,写得好的文章、新闻推荐给学生看,上《世纪宝鼎》一文后,我看电视时在中央三套的“鉴宝”节目中看到介绍鼎的内容,我并利用手机拍摄后给学生看。我引导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例如学生上网查询了解“中非锋会”、“俄罗斯中国年”、“奥运场馆鸟巢”的建设等。让学生由不会到会,最后能自主收集语文资料,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认识课堂之外的精彩世界,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使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并且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使教材的容量无限扩大,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极大的兴趣。

其次,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师关注和头痛的问题。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体会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才能增长知识,提高阅读速度。杜甫这位诗圣一生也是博览群书,所以他总结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体会。为让学生多读,我把自己手中的书报、杂志、作文选交给学生,还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到书店买阅读资料,每天中午给学生一段阅读时间。再者就是让学生有好的阅读习惯,即让学生学会“神读”,神读它包含平心静气、凝神静思,体会文章中心的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喜爱、平静心态、边读边想,我总是说自身的阅读体会,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优秀作品,谈阅读理解。每周有段时间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学生能走进文章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对写景的文章,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养成了这样的阅读习惯,就能乐此不疲,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课改要求的主要内容,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材里积累运用中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我都力求让学生完成。如自制手抄报、编制作文选,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等。另外我还根据课文内容安排语文实践活动,例如,进行“开卷有益”的辩论会后,让学生写出文章,把作文变成手抄报制作,并让学生从画图、习作、设计等方面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半截蜡烛》这个剧本的排演,家乡环境的调查报告等,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从而让语文学习生动活泼。

以上这几个方面教学语文的探索,让我深切体会到课改下语文教学最终是要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气质、观念、思想现代化,生活处处皆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成了课堂生活,语文魅力的认同效应也就运应而生了,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

第三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

学生走进学校,迈进神圣的语文殿堂,首先接触的就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阶段是培养、奠定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识字教学从低年级就要抓起,并要抓牢、抓实。如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3》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字。教材中给这8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拼读。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把握教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简单、快乐地识字学习:

一、展示多种情境,快乐地识字

【教学片段】

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热情,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见面。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大家想听吗?

生(大声齐答):想!

师:一天,云姐姐(课件呈现:云朵图)一个人偷偷从家里溜出去玩。外面的景色可真美呀!她东瞧瞧,西望望,不知不觉就迷了路。突然,天空飘来了一大片乌云,紧接着电闪雷鸣的(课件出示闪电图,伴有雷声)。云姐姐吓得哭了起来,泪水越哭越多,变成雨落了下来(课件出示雨图)。风伯伯看见了,赶忙安慰她(课件出示风图):“小云,小云,快别哭,我送你回家吧!”他猛吹了一口气,云姐姐就飘回了家。不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天空又变得蓝湛湛的了。

师:这个故事里都有谁呢?

生1:云姐姐。(课件凸显生字:云)

生2:风伯伯。(课件凸显生字:风)

生3:雨、雷电。(课件凸显生字:雨、电)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识字首先就要促使学生“好之”、“乐之”。

小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因此,在课堂中,笔者以“云姐姐的故事”串联了部分生字,给学生以新奇和期盼之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故事情境的引导和童话语言的启示下,学得轻松,记忆也深刻。

另外,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颜色、声音、动作等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中,笔者没有让学生一味地读与记,而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云”字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形态各异的云朵让学生欣赏;在“星”字的教学中,通过歌曲《小星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风、雨”的教学中,利用声音、画面、成语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

二、渗透识字方法,简单地识字

【教学片段】

(出示“电”的警示牌)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警示牌?

生1:路旁的电线杆上。

生2:楼道里的电箱上。

……

师:这些标记告诉我们什么?

生:注意!这是有电的,很危险,不能靠近!

师:是啊,电是一位威力很大的朋友,如果使用不得当会引起触电,所以一定要当心它的小尾巴。(课件呈现:“电”字,“?]”这条小尾巴用红色凸显。)那么,我们记住“电”的哪个笔画就可以提醒小朋友了呢?

生:“?]”这条小尾巴。

师:这就是“电”的关键笔画,记住了它就记住了“电”字。

(课件出示:识字秘诀――抓住关键笔画来记忆。)

师:书上还有两个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记忆,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说说记忆的方法。

(课件呈现:风、雨。)

生1:“风”里面的叉叉就像一阵狂风在刮。

生2:“雨”里面的四个点就像小雨滴在滴答滴答地下。

【设计理念】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有“视觉语言”之称,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而学生识字还停留在形象记忆阶段,教师要抓住汉字的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减轻学生记忆的强度,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风”、“雨”二字的构字特点,引导他们抓住关键笔画形象地记忆生字,既能快速准确,又避免了教学的枯燥乏味。

三、结合生活实际,实在地识字

【教学片段】

师:下面这些事物中有你新学的生字宝宝吗?大声地读出来!

师:如果可以,让我们一起说出这些事物的名称吧!

【设计理念】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要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形式非常感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生字,同时拓展、积累了词语,如生日快乐、央视大风车、洁云、光明鲜牛奶等。笔者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地方见过课文中的生字,提醒学生在逛超市、游公园时都要有意识地去认识这些字。

方法千千万,关键是一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前人已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我们教师要博采众长、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方寸间领略汉字的无限魅力,使识字教学更加简单、快乐、实在。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展示舞台.本文以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阐述了选题理由、目标确定、施教方法、实施效果、巩固措施、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教改分析研究,重点在施教方法上倡导引探导学,优化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探究;新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逐步从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而我国的教育要立足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就得打破常规,去构建一种具有活力、具有精神感染力的学校文化,使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的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是新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呼唤,是21世纪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教育对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生命体的肯定即关注生命、关注人本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基本属性,语文教材的生动活泼与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学造诣,而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它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从当前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成果的对应来看,语文教学不是把学生“人文化”了,而是愈加“理性化”了。语文教学只有以人为本,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才能获得重大的发展。

1.选题理由

首先,是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我地区大范围的展开,语文教学也在实施教育中摸索着前进,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实现其交际工具的效用,而它的本身所蕴涵的更多的是实现人的总体的和谐发展。

其次,是转变观念的需要。目前,升学考试还发挥重要的作用,多数学校仍然处在升学第一,为考试而奋斗的应试教育的状态之中。虽各学校也都在倡导着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并不熟悉,所以要找到一条能把学校从“分数第一”的死胡同中解放出来的方法,就得把学生从“为分奋斗”引向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学校变成培养人才的基地,改变“上大学才是人才,才是唯一出路”、“分数是唯一标准”的观念。

再次,是经验积累的需要。新理念下的探究教学,为我们的教师展示了新的舞台,记下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心得,为今后教学发展储备资本。

2.目标确定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联想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自主的意识和钻研的精神,巩固和加强课内所学,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施教方法

(1)引探导学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内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练习;敢于独立思考、判断、求新;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到学生身上,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例如以《土地的誓言》为例,教师可以有这样的步骤,分环节的引导学习:

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

2、朗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精美片段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

3、在学生欣赏和分析完这段精美的语段时,设计了一个写自己家乡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去。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的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的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和积极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情趣教学

关注体验教学,合理的设计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理性的方法去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得要复杂的多。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的过程中,我带着学生们去了校外的北山,那座山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虽不陡峭,但也很险。小的时候,我常和伙伴们去那里玩耍,那时的孩子,家家很多,个个淘气,不像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个个宝贝,父母整日看管着,很怕磕着碰着,有危险的地方更是去不得的。我决定带他们到那里创设一个文中的“我”脱险的情景,使学生深刻体验、感悟课文中的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及课文的主题,即请几位同学扮演文中的角色:小朋友们对“我”的嘲笑、岩石上“我”的恐惧、“父亲”对“我”的鼓励……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深刻地领悟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向前勇敢的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学生们从情景中感悟了这个人生的哲理。整个教学过程,我没有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学生已经自然地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实现了教学目的。

(3)质疑启思教学

“思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学起于思,思源有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无疑——有疑——解疑,就是发散——集中、纵横开合训练升华认识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随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维的确立,问答法教学颇为盛行。有的人称问答法是各种教学法的一把钥匙,教学的艺术性全在于如何巧妙的提出问题。提问的艺术,反映了教师水平的高下。提出的问题要在精巧上下功夫,有计划的选择最佳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问题问得好,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变接受为探索,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在教的主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发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质疑方法,努力创造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契机,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例如笔者在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是不是存在着语言上的错误?“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有那么宽敞……”这一自然段和济南的冬天没什么大的联系,我把这一段删掉行不行?“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一句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智慧之门。经小组讨论——解决——记录——作答——教师点拨,他们理解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了点口,这一句是作者的语言习惯,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说话,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着过渡作用,删掉反而觉得文章不够完整。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有的学生说是冬天的反衬结果,河边是白雪,反而觉得水藻真绿;有的学生说,这句话是为了突出水藻在冬天不结冰的水里看上去最绿,也许在济南的其他季节里,并不很绿……经老师点拨,学生理解这句主要是作者的主观感受。理解了通篇文章之后,学生们又冒出了许多新奇想法:这个说,作者在文中最后一句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要是文章的标题也写成“冬天的济南”而不是“济南的冬天”这样不就更扣题了吗?那个说,作者要是任选济南其他的一个季节跟冬天对比来写,就更能突出济南冬天的特色和韵味来……一个个联想的火花在闪烁,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

(4)创新教学

教学的至高境界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具体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都规定了在教学实施过程要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在施教的过程中,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正确处理了课程教材和教学这一矛盾,既要遵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使我从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研究者,把课程教材的创新与教学的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教与学创新的统一。

例如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将课文处理为“一曲童年时代的恋歌”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他们的心灵共鸣,吸引学生探究学习。我带领学生在文中的后部分“三味书屋生活”中挖掘使人怀念的童年生活,内容仍然很丰富,老先生很严厉,但也不乏善良,从不罚跪,从不用戒尺打人;生活枯燥,但也时有乐趣,可以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读书乏味,但可以画画,作指头戏……这样处理合乎初一学生的实际,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合理,适当地取舍教学内容,吸纳最新的人类文明、文化成果,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

4.实施效果

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一改昔日“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启发和引导发现。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知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重视新教法的引入,使课程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愉快地完成。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所设的问题最有情趣;让学生的理智受到挑战,对自我有更高的期待;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对所学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现知识的个性意义,在这样的情境教学里,他们会学得更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巩固措施

继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在自我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和实施新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愉快的获取新知,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6.发展前景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新型的教学手段,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教学观的确立,新教材的构建,新教法的革新,都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展望了全新的蓝图,只要我们全身心的付诸实践,会将收到扎实有效的课改成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将不在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教学的最优化将不在是可望而不可及,只有教师经久积累教学经验,无论是从现代教学论演绎而成的教学模式,还是从实践中探索归纳而成的教学模式,都将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学语文论文例谈教材重组下的二年级童话教学

化零为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

——例谈教材重组下的二年级童话教学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以知识为中心,忠实地传递教材文本内容;“用教材教”则是以情景为中心,根据课程标准,按照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删、归并处理。那么怎样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我们认为,“用教材教”应以重组为基点。教师的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组思路有很多:可以以话题重组,可以以情感重组,可以以作家重组……

此次研究,我们以童话为单元,进行教材重组。

一、整体把握,进行单元整合

本单元都是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一下的寓言教学中,我们只是初步地引导学生读通故事,感知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从而明白道理,在教学中教师扶得比较多。到了二上的童话单元,我们试图进行单元备课,让学生也进行一单元的预习,从整体上感知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掌握学习寓言类课文的方法。因为本单元三篇课文《小鹰学飞》和《狼和小羊》以及《狐狸和乌鸦》在文本结构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如都是三次对话,透过人物的动作可以看出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课文的学习方法,我们在前两课采用教结构的方式,《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则采用用结构的形式,试图体现长程两段式的思想。

这次教材的重组改动的是教学要求的顺序,简单的先来,困难的放后。

我们在进一步分析这三篇课文后,发现这三篇课文理解上的难度也是不同的。《小鹰学飞》中的语言比较直白,人物形象也比较简单,内容更贴近学生,我们将它放在起始篇的位置上。《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对话很丰富,神情、动作描写比较生动,很适合学生用前一课学到的方法来学习,我们就把它放在第二篇。《狐狸和乌鸦》中,三次对话和刚才两篇又有所不同。前两次乌鸦都没有说话,后一次也只有“哇”的一声,这给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对学生来说也更具有挑战性。所以将这篇文章定在第三篇来学习,希望学生能用前面学的方法比较自主地来学习。

二、整体解读,锁定主导线索

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形成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学习,并使学习目标实现有机整合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体现童话类课文学习的三个层次。首先,找对话,了解故事内容,理清层次。其次,品对话,以揣摩人物的心理为抓手,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从而感知人物形象特点,有表情地朗读。第三,比对话,明白道理。在这个环节中,希望能让学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掌握这类课文的一般的学习过程。它既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在能力、情感上可达到的“理想意图”,也是驾驭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线索。

三、整体规划,刷新学习目标

即基本思路的具体化,它不仅需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尤其需要对分解后的目标实现整合。我们在品读对话的过程中还是重点抓朗读,最后把时间留出来表演,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内化语言。一下的时候,我们的表演主要以文本为主,学生落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旁白辅导表演的水平上。二上我们则提高了一点要求,如补白、设计表情、动作,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敢于创新,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显风采。作业续编故事试图也体现这一点意图。而所有这些目标都并非是散乱无章的,而是紧密地聚合在主导线索上,即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在情境中学习语言。

四、整体策划,优化教学过程

重组教材之后,又该如何实施教学,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呢?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课前积累先行

和以往一样,在教学之前,我们首先根据本组单元内容确定学生课前积累的内容。这几篇课文讲的都是动物的故事,我们就将积累落在成语的积累上,让学生收集带有动物的成语,或者带有动物的成语的故事。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对这些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知识积累中渗透着情感的积累。

(二)单元整体预习

在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事先回去读通四篇课文,然后课堂上花一节课时间来通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每一课的故事内容,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这组课文前对课文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希望学生在比较异同中,无论是课的结构、内容还是表达形式上都能有所发现。比如:我们在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说《小鹰学飞》时语言还是很罗嗦的,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到第三篇《狐狸和乌鸦》时,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学生还发现《小鹰学飞》和《青蛙看海》都是写为了一个目标不断努力的故事,《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都是写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地想坏主意的故事。

整体预习之后,我们在学习具体一篇课文的时候再进行更为深入的预习。

这三课每一课都围绕同一个目标来进行,但要求是逐步提升的,是一种递进式的推进。

(三)教学分批推进:

为了便于研究,发现问题有及时调整改变的机会,我们在年级里采用的是分批推进的方式,这样更便于我们反思重建课堂。

如在先行教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们发现一开始注重品读关键词来感受人物形象,落实到每个词,无形中就加大了学生的难度,太注重工具性,学生进入不了故事的情境,老师累,学生也跟着受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反复思考,将原来的两条线——乌鸦一条、狐狸一条,改为一条线,即通过从乌鸦的角度来识破狐狸的花言巧语,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使教学变得简约,让学生尽情地投入情境。

这个线索的简约处理还试图体现一点价值取向上的引领。从狐狸的角度去揣摩它的心理,可能无形中在诱导原本纯真无邪的孩子学会如何利用花言巧语来赢得一些利益,所以,经过思考,我们最终从乌鸦识破到逐渐心动、得意得忘乎所以的角度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经过调整后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系列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和课前积累相互呼应,是为了将课前积累落实到实处。如动物成语大比拼、成语故事大家讲、童话故事大家演、我也来做小作家……这一系列的主题式拓展将本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童话,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如何体现童话教学的螺旋式上升,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研究课题。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例谈小学语文的背诵教学

    例谈小学语文的背诵教学 启东市天汾小学 杨华 背诵,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旧时候的中国,总是一间私塾内,一张八仙桌在正中,先生手拿戒尺,几张书桌分列在四面,几位少年手......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实施例谈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实施例谈通用版 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摒弃以往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想观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在课堂上尊重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一)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我发现,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

    小学语文考试改革论文

    一、目前考试存在的弊端考试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考试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考试,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弊端一:由于考试是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一、因材施教、尊重差异,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 1.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课改下在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先卸掉作文写作很严肃这个......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其次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教师面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提出采取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在开......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给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