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两项制度工作总结2014.2.28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两项制度落实
工
作
汇
报
泽普一小校长:布买热木·赛买尔
2014年3月28日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两项制度落实
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泽普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少数名族领导干部两项制度落实的工作要求,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本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精神,本人联系了奎依巴格乡汗依热克村三组的宗教人士木拉库尔班·依斯拉木的妻子:吐古丽汗·吐呼提并对其进行帮扶。对奎依巴格乡汗依热克村了解情况如下:
一、本村基本情况:
1、奎依巴格乡汗依热克村位于奎依巴格乡东部,离乡距离有7公里远。该村共有三个小组,103户居民,共计:396人,其中女性152人,男性244人,劳动力145人,占地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2200亩。40岁以下人员共计255人,党员22名,团员29名,村干部7名,由政府部门任命上岗,管理宗教事务的人员3人(穆拉库尔班·依斯拉木、努尔艾合买提·马木提、亚森·吐尔地),宗教活动场所2处,学龄儿童74名,因病在家治疗的小学生1名。
2、我对该村村干部的基本情况、重点观察家庭情况、去向不明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每周五与我校一名校领导到清真寺进行督查。周五清真寺早上做礼拜的人数有25-35名、周五中午做礼拜的人数有65-85名。
3、该村重点观察人员的基本情况:该村有2名劳教人员(阿布杜热孜克·阿布都卡地尔、艾海提·买买提)。乡级重点观察家庭有1名(阿卜杜许库尔·阿布都卡地尔)。他们的思想动态不稳,宗教思想比较浓。
二、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吐古丽汗·吐呼提居住在,奎依巴格乡汗依热克村三组,今年44岁,小学文化程度,现负责三组的净身工作。家有7口人,子女5人,3个儿子,2个女儿,有25亩耕地,年总收入5万元。吐古丽汗·吐呼提的老公:木拉库尔班·依斯拉木,现负责奎依巴格乡汗依热克村一组清真寺主持人的助理,以及三组清真寺的宗教仪式主持工作;两个女儿是农民,已结婚;两个儿子在乌鲁木齐上学(一个新疆大学上学、一个在新疆农业大学上学);小儿子原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学。
三、开展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
1、2014年以来本人自3月3日至28日期间分两次和该村村委同行与吐古丽汗·吐呼提进行谈话,了解到吐古丽汗·吐呼提有病在身,并根据她的病情送去价值一百余元的药品。
2、经过与吐古丽汗·吐呼提的谈话了解到吐古丽汗·吐呼提的小儿子身患眼疾,我及时的去县医院联系医生对其进行了检查,并向吐古丽汗·吐呼提承诺分担其小儿子治疗眼
疾的医药费。
3、2014年3月每周五到吐古丽汗·吐呼提家宣传了“三非”的危害、自治区11号文件精神及党中央自治区等对于牧民的惠民政策、县委、县人民政府群众路线教育的活动的相关精神。
4、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3月期间我组织我校我校文艺骨干教师及学生赴汗依热克村进行文艺汇演,该村村民兴高采烈的表示希望能经常搞此类活动,丰富村民的文艺生活。
四、发现的问题:
1、吐古丽汗·吐呼提的小儿子从2013年9月开始因病未返校。她只把人民医院的证明交给学校、没带去医院治疗。原因可能是家里经济条件有限。
2、吐古丽汗·吐呼提的大女儿和小女儿都嫁给了宗教气氛比较浓的家庭,有戴面纱的可能性。
3、穆拉库尔班·依斯拉木有意愿出国朝觐,但因各种原因没批准,所以对此事表现出不满情绪,埋怨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和上级部门协调,能达成意愿。
4、吐古丽汗·吐呼提现担任该三村的净身工作、但她没有证书,她本人表示不想再担任此项工作,经过多方为其做思想工作,最终她表示愿意继续担任净身工作。
五、与该村村干部交谈了解了情况如下:
1、该村今年在安全稳定等方面没有出现问题。
2、没有穿戴吉利巴普服装的妇女和留大胡须的年轻人。
六、下月工作计划:
1、每周继续到木拉库尔班·依斯拉木家了解,没去上学的小儿子的情况及病情的治疗情况。
2、继续组织学校第二课堂的文艺宣传队的师生到奎依巴格,对该村党员和宗教服务人员宣传党的各种政策,进行文艺汇演丰富大家的文艺生活。
3、继续组织我校教职工慰问该村贫困农民家庭。
4、赠送该村的妇女相关保健常识的书籍。
5、继续落实联系群众的制度,每周与帮扶对象谈话,预防可能出现影响稳定的事情发生。
泽普县第一小学校长:布买热木·赛买尔
2014年3月28日
第二篇: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自4月底省扶贫和移民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培训会召开以来,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强化措施,积极宣传,全面动员,使该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完成进度基本达到了省规定的时间要求。现就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一是县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县22个乡镇(场)均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精心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均按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县级实施方案。各乡镇也纷纷结合实际制定了本乡镇的实施方案;三是县级财政提供了试点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四是科学分解贫困人口。在以不突破省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为依据,根据本县贫困分布实际情况,制定了贫困人口分解方案,现已全部将省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56903人分解落实到行政村;五是注重宣传培训。编印试点专项工作简报3期,培训工作人员69人,培训村民722人。通过开动员会、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栏及广播电视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发动覆盖村组361个,覆盖面达到100%。
2、全面完成了扶贫对象的识别、登记、录入和建档工作。XX年5月初,我们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下发了《余干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方案》,以“一评二审三公示,关键环节四到位”为总体要求,按照“贫困监测定规模、民主评议推对象、查遗补缺提对象、逐级复核定对象”的识别办法,稳步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错评、不漏评。如古埠镇上湾村在村级评议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意见,在村级经过了3次评议公示才最终确定了扶贫对象名单上报乡政府审核。截止目前为止,全县361个行政村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提交贫困户申请农户19537户、91862人,完成村级评议公示361个村,村级上报贫困户15007户、56903人,有361个村通过了乡镇审核,361个村完成了县级审批,全县已经确认并登记造册、电子录入和建档贫困农户15007户、56903人,其中五保户588户、777人、低保户2969户、10425人、扶贫低保户4009户、15702人、扶贫户7441户、29999人。
3、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我县计划从XX年开始,用五年时间从六个方面确保对所有登记在册的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扶持。即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劳动技能;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分级负责,切实建立职责分明的工作责任体系。(1)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扶贫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民政、残联、财政、统计、农调等部门主要领导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扶贫办主任朱克俭同志兼任试点办主任。办公室设立宣传指导、督促检查、资料信息和项目规划实施4个工作组。县里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等部门还抽调了专门工作人员组建了试点工作督查组,建立“周了解、月通报、旬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实时监控。(2)明确了工作职责。试点工作实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项目规划;统计、农调部门负责提供各乡村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相关数据的核算等;民政部门负责提供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相关资料和配合扶贫部门识别交叉对象;残联部门负责提供残疾人贫困家庭情况;移民部门负责提供库区移民贫困家庭情况;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工作经费和项目扶持资金。
2、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准确把握两项制度衔接政策的精神实质。(1)会议动员。主要是开好五个会:首先是开好全县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其次是开好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三是开好乡、村、组三级干部大会,搞好培训,部署安排工作;四是以村开好村民代表大会;五是以组开好组内农户户主大会。(2)阵地宣传。利用县有线广播电视台、村务公开栏等,办好主题专栏和墙报。在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地等重点地段悬挂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3)信函告知。以《致村民的一封公开信》的形式,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政策精神直接送进千家万户。对一些外出的家庭,通过电话联系或请亲友转告。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识别机制,规范识别程序。(1)科学合理测算,严格控制贫困规模。我们在确定各乡镇贫困人口指导规模时,综合考虑省定我县拟登记贫困人口规模、上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平均数的比率、各乡镇农业人口数、经济发展现状、自然条件等因素,以此类推到村、组。这样农民纯收入高、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好的村、组,分获的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低。(2)创新识别机制,规范推荐评议方法。四关审核”即贫困户认定要经过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推荐关、村民代表大会复议票决关、乡镇党委政府审查关和县主管部门审批关。“三榜公示”即第一榜公示村民小组评议推荐名单,第二榜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票决名单,第三榜公示乡镇审查上报名单。公示期间,各级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收集群众意见,对村民举报进行调查处理,群众无异议后,再确定名单。“四级建档”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识别工作做到评议到位、审查到位、公示到位和县乡村户四级分别建档立卡到位。依据1196元的扶贫标准,对农户逐户进行家计调查,既费时又费力,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在切身利益面前,农户对家庭各种收入难以据实相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利用村内组内农户邻里相互熟知这一特点,创新识别机制,坚持“两项原则”,推荐、评议、识别贫困人口。一是坚持以户为单位、杜绝撤户拼户的原则。我们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将贫困户分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低保户、有劳动能力低保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贫困户、计生贫困户和其他贫困户等类型。二是坚持按农户贫富状况渐次排序的原则。这样由经济指标确定贫困户的难操作性就转为简单的可比较性,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3)规范识别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在识别程序上,严格按照“五个步骤、四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级建档”的要求,不走过场,确保实效。“五个步骤”即按照农户申请、村民小组成员民主评议排序推荐、村民代表大会审核、乡镇汇总审查、县里审批的步骤实施。
4、统筹规划,制定“四大扶持“措施,认认真真落实好帮扶政策。一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在册有能力和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在册贫困户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就读扶贫培训基地学校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培训后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加实用技术,三是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全部列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确保农村贫困户、低保户都能受益。四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结合建整扶贫继续实施“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措施,充实和调整县、乡两级机关单位的扶贫驻点村,安排新阶段“一加一或加二加三”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定规划、引项目、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促增收。
三、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安排和打算
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今后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试点工作成效。
(一)认识上升温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够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扶贫政策调整、工作重心转移有效形式的积极探索。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摆在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上加强
过去扶贫实践证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根本手段。我们将根据社会大市场需求,结合贫困乡村资源优势,充分考虑扶贫对象自身状况,坚持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规模适当的原则,在全县大产业格局带动下,按“一乡一品”、“ 一村一品”布局,大力帮助扶贫对象优化产业,切实增强扶贫对象自身造血功能,让其在产业开发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
(三)帮扶上加大
全县低收入农户信息系统资料显示,扶贫对象户主要有“五缺”,除常规的缺文化、缺智慧、缺信息,还普遍存在缺资金和缺技术的问题,为此,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行帮扶。对于“缺文化”的扶贫对象,帮助适龄儿童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高中教育专项补助。对于“缺智慧”的扶贫对象,动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利用乡镇扶贫机构优势,组织扶贫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帮扶,明确帮扶责任,选准发展方向,制定帮扶规划。对于“缺信息”的扶贫对象,开展信息化扶贫,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为其脱贫致富提供信息支撑。对于“缺资金”的扶贫对象,千方百计开辟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对于“缺技术”的扶贫对象,支持“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转移就业渠道;开展适用技术培训,使每个扶贫对象掌握1-2门技术,每户农户拥有一项稳定增收的致富产。
第三篇:两项制度工作总结1
XX乡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
工 作 总 结
自今年3月15日县扶贫办安排部署全县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它作为高度关注民生、消除绝对贫困的民心工程来抓,求真务实、协调推进。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完成县分配给我乡的1560人的贫困人口对象识别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并于8月份将78万元扶持资金全部拨入扶持户一卡通账户上。全乡扶贫户信息系统资料已初步建立,动态衔接管理、分类衔接帮扶逐步实现。现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XX白族乡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位于XX,全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有耕地16893亩,其中水田12100亩,旱地4793亩,山地3870亩,森林覆盖率58.7%,辖25个行政村,240个村民小组,6333户,农业人口24231人,有白、土家、壮、汉等民族,其中白族占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541元。在今年的“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中,分配我乡扶持人口1560人,我乡依据县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432户,贫困人口数1560人,其中扶贫户415户1505人,扶贫低保对象17户55人。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并有电子档案,并实行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所有识别的扶贫对象,民政所都根据其档案中所填写的帮扶需求进行了归纳统计,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使扶持户有效脱贫。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鉴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乡将25个村都列入试点。4月28日,召开了各村主干会议,将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宣传,并将县分配给我乡的1560人分配到25个村。各村再通过召开村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并通过户主申请,村民主评议小组会议,张榜公示、村委会审查并排序、再公示,报乡政府审核,再公示,并报县扶贫办审批将25个村识别出的贫困农户432户,贫困人口数1560人,其中扶贫户415户1505人,扶贫低保对象17户55人。全部圆满完成了入户调查和信息登记工作,并于今年8月将扶持资金78万元全部拨入扶持户的“一卡通”账户上。在全乡贫困对象识别和登记过程中,做到了政策更明了、思路更清晰、识别更准确、登记更到位,确保了我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乡先后2次召开政府班子会,研究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成立以乡长XX任组长、各包片领导任副组长、民政所、财政所及包村乡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民政所,全面组织实施此项工作。并制定《XX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贫困农户调查登记和建档立卡培训资料。紧接着,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召开了动员大会,安排专职人员落实此项工作,使工作圆满完成。
(二)因情施策,有效帮扶。针对识别出的贫困对象,我乡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户因情施策,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农村低保救助与扶贫开发脱贫相结合。对贫困农户中属于低保对象的,通过民政局及时发放低保金维持其生存;对贫困农户中属于扶贫对象的,则通过项目扶持助其脱贫致富。二是扶持到户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在我乡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确保扶贫对象得惠受益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整村推进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和落实对扶贫对象的帮扶项目和措施。三是因户因情施策与项目带动协调推进。根据档案中登载的贫困农户帮扶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同时,注重项目带动,通过重点培育发展对低收入人口增收辐射带动作用大,效果好的扶贫主导产业项目,增强对扶贫农户的带动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贫困对象的识别过程中仍部分存在漏户的现象。比如有极少部分人缘关系较差的贫困农户,由于民主评议通不过,导致未能进入贫困对象名单。建议在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在充分发挥乡“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督查巡视组的监督功能的同时,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2、贫困对象规模指标相对较少,致使少部分符合标准的贫困农户未能纳入贫困对象。建议应增加贫困人口指标,同时加快建立“大扶贫”工作格局,使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尽快惠及所有需要得到帮扶的贫困人口。
3、扶贫对象的扶持到户政策措施由于针对一家一户,未纳入整体考量,导致扶持项目不能形成产业化,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XX乡民政所
2011年8月26日
第四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总结
洞鹿府文〔2010〕 号 签发人:陈安全
洞鹿乡人民政府 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总结
洞鹿乡按县府3月15日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于3月30日召开乡村两级干部大会,全面部署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乡村两级两项制度工作领导班子,落实工作人员,实行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到人。
二、制定了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县扶贫办控制指标分配到村。
三、广泛宣传
1、乡政府召开了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干部大会,对乡村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
2、分别召开了村民户主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听证会议,做到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加大了宣传力度。
四、把好公示关、监督关。
一是做好四次公示。即:村民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并确认初步对象名单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村两委初审确认对象后进行第二次公示;乡政府审议确认后进行张榜公示;县级复审最后确认对象后进行第四次公示。
二是规范了公示形式。每次公示做到四个统一,即: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举报电话统一。
三是认真做好公示衔接。在公示的过程当中切实将公示所收集到的相关情况贯穿到识别对象的全过程,意见的收集、调查核实、纠正偏差、监督检查等衔接工作。
四是认真处理群众投诉上访事件。在公示过程中按照群众举报和投诉,派遣专人深入实地调查,并将结果向群众公示,对举报属实对象予以剔除,不属实的按原程序予以保留。
五、全乡按照县府的要求和本乡的实施方案,最终确定了对象,全乡五保户77户、80人,低保户1308人,全部纳入低收入户,扶贫户617人2035人,全乡纳入低收入户908户、2488人,已通过县级审核。
六、认真做好录入工作,全乡已完成908户、2488人的录入工作,全面完成了县级交办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七、今后工作打算。
1、做好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
2、实行动态管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一○年九月一十四日
主题词:两项制度 工作总结 报:县扶贫办、民政局
洞鹿乡党政办 2010年9月14日
第五篇:有效衔接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有效衔接两项制度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王家坪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王家坪乡位于县城的东南部45公里处,美丽的巫水河穿境而过。全乡8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400亩,山林面积86000亩,11000多人。2010年县扶贫办部署全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政策有效衔接工作以来, 我乡各村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来抓,深入开展,大胆探索,创造性地推进工作,目前已完成对象识别和信息上报工作,并全面启动帮扶到户和验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迅速成立班子,切实加强领导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新探索,是新阶段完善扶贫开发战略的奠基之作。自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布置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来部署安排,乡里成立由乡长任组长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抓落实。同时,由民政、财政、办公室等工作人员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乡里多次召开党政领导会,听取和研究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及时解决工作遇到的难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各村的衔接试点工作。实行班子成员分片指导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负责指导村组,为工作当好政策宣传员和业务辅导员。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规范操作,确保准确识别,确保农户不上访。
二、创新识别方法,选出帮扶对象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有别于普惠式扶贫开发,目的是要让“穷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键是准确识别帮扶对象。这个环节把握不准,扶贫就会在最后一个环节“脱靶”。为准确识别帮扶对象,我们认真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1、测算“一个比例”。为摸清贫困人口底子,准确测算贫困人口规模,确保尽选必须帮扶的对象,我们首先按照各村近三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设施状况、固定资产及耐用消费品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按照“低起点、宽覆盖、可持续”原则,测算出每个村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人口控制数。
2、坚持“两个公认”。为准确识别两种对象,使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得到帮扶, 确保对象识别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对象识别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两个原则, 严格按对象识别程序规范操作。一是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各村都建立了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和排序,把对象识别权交给群众。二是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在对象识别程序上,我们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村级复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公平公正、准确识别。三是坚持“三级复审、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级复审”就是在农户个人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的基础上,实行村级复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张榜公示”就是两种对象评议、审核、审批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3、做到“三个结合”。由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识别标准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而农民生产经营没有专门记帐,农民收入很难准确认定。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按人平纯收入来识别对象很难操作。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在两种对象识别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农民家庭收入相结合,二是与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三是与群众自发创造的识别办法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识别过程 中我们充分相信群众,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自发创造了许多通俗易懂、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识别办法。如:全户外出多年、基本情况不明的户原则不评,家庭成员中有国家工作人员的户原则不评,家庭有多处房产的户原则不评,已享受民政优抚(“双定”对象除外)、移民后扶、五保等政策补助的户原则不评,村干部及其直属亲属原则不评,不符合低保条件强行要求、无理取闹的户原则不评,残疾人年龄未满18周岁家庭条件较好的原则不评,经常打牌赌博、游手好闲的原则不评,承包地田抛荒的不评,违反政策超计划生育的不评。
三、创新帮扶模式,落实帮扶到户
两种对象识别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帮扶,直接影响两项制度衔接的成效。为切实搞好后续帮扶,我们大胆创新,认真落实帮扶到户措施。
1、成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为确保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户能得到帮扶,户户有人落实帮扶,乡党委政府动员和组织机关在职干部、企事业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建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户选择发展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辅导生产技术,做到扶贫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实施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2、落实帮扶措施。为提高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贫困人口识别后,我们深入村组,召开扶贫对象户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因户制宜,因户施策,从解决贫困户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入手,采取以下帮扶措施:一是产业扶持。对有劳力在家发展种、养生产的贫困户,根据其家庭人口多少按人平400元的标准进行产业发展补助,帮助解决生产启动资金。二是能力扶持。对贫困户中年 轻劳动力依托省市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实施雨露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三是住房扶持。对两种对象中进行危房改造或者建新房的,由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优先给予贫困户建房补助。
四、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
由于我乡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的大扶贫格局。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几个机制:
1、建立健全党政齐抓和部门协调扶贫工作机制。乡里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筹措资金、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督促落实等工作;采取机关单位联村、帮扶队员驻村,开展蹲点帮扶,主抓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落实动态监管、对象帮扶工作。
2、建立健全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引导各行各业组建扶贫协会,发挥行业优势,开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卫生扶贫、法制扶贫等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同时广泛开展“一员双联”帮扶活动,即机关党支部联贫困村党支部,党员联困难群众,对重点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对对象识别、后续帮扶、动态管理以及项目和资金投入、资金管理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王家坪乡人民政府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