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我国财务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试析我国财务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所谓财务会计诚信,是指会计及其相关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诚实,讲信用。本文根据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指出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并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而阐述了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财务会计诚信包含两方面内容:
1、行为人在进行会计处理工作时态度真实
2、行为人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遵守财务会计法及相关准则。
财务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做出的基本承诺,它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真实的信息,更在于向社会传递行为人的信用和声誉。正因为如此,会计行业的造假行为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令人堪忧,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予以解决,引发了我们对财务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二、我国财务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安身立命之本,熊鹤龄:国家级人力资源专家,著名风险管控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级人才评荐中心高级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软实力之企业软实力标准I版》课题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EMBA班特46岁,大学师范专业和法学专业出身。先后担任:HP(中国)高级经理深圳西风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董事局秘书长北京春雪集团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 北京某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首席风险管控顾问;所以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然而近几年来会计界丑闻迭起,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把“诚信”当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产品”,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
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之多,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而一些公司的业绩骗局让人不得不多几声叹息。如2003年山西某上市公司所属发电厂违反国家规定,累计计提3965.8万元“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生产成本。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的名义将资金全额上缴给该上市公司,公司直接将这些资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挂账,造成多计2003生产成本3965.8万元;有人把这些被揭露的业绩骗局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亦不在少数。上市公司不断的恶性造假,非上市公司的假帐现象屡见不鲜,会计师事务所假审计、假评估日渐增多,这些弊端引发了我国财务会计诚信的严重危机,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朱熔基在考察北京会计学院时强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反思。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角度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
待进一步完善。
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财务会计诚信的例子,不用刻意去找,而在网上没有这方面正面例子的原因是每个企业都认为自己的会计信息是诚信的,就象是大家每天都要睡觉,但你会在网上找到每天睡觉睡的最好的人嘛?太普遍了人们就不会去在意,因为财务会计诚信毕竟是大家应当做到基本职业素养。
第二篇:我国保险业务中的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我国保险业务中的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及保险诚信建设
内容摘要:诚信,即诚实和守信,表现为如实告知和保证。不仅是在中国,各国的保险法中,都以最大诚信原则作为约束保险双方交易行为的首要条件,是保险原则中最重要的一跳原则。中国保险业自1980 年全面恢复国内业务以来发展迅速,保费收入每年以30%左右递增,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这一时期普遍重业务发展,轻诚信建设,以致诚信建设基础脆弱,问题凸显,并且已经成为当前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瓶颈。保险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是经营信用的行业,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尽可能避免欺诈,保障对风险的承诺,诚信对保险行业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
关键词: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缺失 法律诚信监管 诚信制度建设
文献综述
我在网络上搜索关于保险业中诚信问题缺失的有关论文,认真仔细阅读了2008年11月《浙江金融》第36期中贺俊燕 《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的文章,更好地更全面地去了解我国保险业的存在的诚信问题。并能够利用所学所涉及的金融保险知识,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我国保险业如今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并通过这些现象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个人道德、企业道德以及法律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我国《保险法》的认真了解和学习,和国外保险业发展的对比,从而更深一层的看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不足,并且对未来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提出了一些好思路。在我看来,我国保险业1980年至今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如同一个孩童的一颗牙齿,虽然生长很快,但上面却不断被蛀虫侵蚀。我国的保险业就如同这颗牙齿一样,并不是一颗健康的“牙齿”。从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最迫不及待的应该是对保险业的整治,政府、法律就如同“牙医”,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已经对保险公司、保险人、被保
险人、关系人的自身诚信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使得整个保险业向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我国保险业中诚信缺失现象
在保险活动中,保险双方的任何一方有违诚实信用的举动,都会导致保险交易受阻,进而影响保险使用和服务的价值。目前,中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不仅体现于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关系人,还体现于保险中介人。而诚信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不诚信。主要表现为不如实告知,误导客户和拒绝被保险人索赔要求。保险业务员为了招揽业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对条款的解释避重就轻,强调投资收益而不涉及风险,甚至欺骗保户,致使保户在索赔时发生困难,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此外,由于保险人缺少信息披露和保险业务专业性强的特点,使保险消费者事实上处于信息不对称中,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都难以了解保险人及保险条款的真实情况,如保险人的经营管理状况、偿付能力状况、参加保险后能获得的保障程度等,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及代理人的介绍做出判断,客观上为保险人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
2.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人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时为减少保费支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在不满足投保条件的情况下,为获取保险保障而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一些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如有犯罪记录等等。使保险公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应该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更有甚者,一些投保人为获取保险金而进行保险欺诈,伪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伪造索赔单证、故意夸大损失程度等。有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甚至人为制造保险事故,故意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及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事故。
3.保险代理人对保险人和投保人及有关的关系人不诚信。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仍普遍采用以代理制为特色的营销体制,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代理合同,代理人的收入直接与获得的保费挂钩。因此,某些代理人为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以撕单、埋单、做假保单、私吞或挪用保费、制造假赔案、违规退费、贿赂投保人等行为来欺骗保险人;另一方面,在对待投保人上,不少保险代理人向投保人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许诺虚假的高回报率,回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甚至误导投保人,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另外,有些代理人还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来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二、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国保险市场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最根本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保险业中制度的缺陷,保险市场交易中的诚信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扩展。
1.针对保险人的制度不健全。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产权不明晰,使保险行为主体产生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不考虑长远利益,不考虑信用效应。国有保险公司是典型的委托-代理经营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委托者具有很强的约束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场约束机制。在我国,由于所有者“虚位”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环节,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等原因,导致保险公司现有的内控制度不能对经理人形成有效的选择、激励与约束,容易诱致和滋生各种缺乏诚信的行为。
2.保险供给者及保险中介者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保险公司员工及保险代理人的诚信行为具有不完全控制性。由于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上岗要求不够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实行的时间短,保险代理人总体素质偏低,保险公司难以完全控制保险代理人的不诚信行为。再加上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本来就有许多制度盲点,如保险法律是粗线条的,缺乏可操作性;行业标准没有建立保险信用信息制度缺失;保险代理人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保险代理人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就可以进入保险公司,准入制度门槛太低;缺乏代理人保证制度;监管制度不严格等。这些制度建设需要时间,这就为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敞开了方便之门,保险业失信问题严重成为必然。
3.国家信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诚信的保障机制、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但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并不会自发形成,它需要在一系列的保障制度、约束制度和惩罚制度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而目前我国征信业发展比较落后,缺乏中立的信息中介机构,一方面人们不能准确获得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的资信情况;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信息的真实性也无从调查。在信息不对称、不能沟通的情况下,各方都只从眼前利益最大化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另外,我国对违背诚信的行为惩罚机制不健全,法律上的惩罚规定尚不完善,经济上的惩罚力度不大,约束机制软化,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从人格、伦理上进行谴责,这就难以抑制失信行为的出现。在监督机制上,中国保险业的诚信监督主要体现为道德的自律以及有限的舆论监督,法律的强制约束性监督还不完善,失信行为的屡禁屡犯
(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保险监管不力
尽管《保险法》和《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对保险企业和保险营销员违规者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定性、定量的规定,但执行效果欠佳。当前,部分保险企业和保险营销人员存在不诚信行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逃避保险责任、误导宣传、模糊真实回报率以及展业理赔两张脸等时有发生,其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保险监管措施不得当造成的。
二、构建中国保险业诚信制度的思路
(一)培育保险企业诚信理念
培育保险企业诚信理念,要教育全体员工站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站在整个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保险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道德教育,倡导“诚信为本”,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使诚信理念深人全体员工的内心,让诚信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把诚信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保险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维护诚信行为的责任观。保险企业要高度重视诚信问题的教育与宣传,使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到保险各方的意识中,为诚信行为奠定思想基础。保险企业应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的、核心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确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
德,为诚信行为创造良好的行业风气。
(二)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诚信教育培训
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诚信教育培训,使保险代理人明确哪些行为属于违信行为,不诚信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等。保险公司应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并通过实施各种管理措施和道德约束,崇尚诚信观念,强化诚信意识,使诚信成为保险代理人的自觉行为,并以拥有良好的诚信度及较高的信用等级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加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诚信宣传与教育
保险公司要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加强诚信的宣传与教育。比如定期回访客户,向客户赠送诚信宣传手册等,保险从业人员要耐心讲解,让投保人明白,诚信既是保险人的义务,也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义务。如果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即不诚实行为,可能会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因素,可能会造成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并不退还保险费的法律后果;如果受益人或被保险人通过故意报假案、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保险公司不仅拒绝赔偿,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四)完善保险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保险行业信用管理制度,这是当前保险业诚信建设的当务之急。首先,制定与国际信用评级对接的信用评级制度。组建具有公信力的保险企业信用评级机构,以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定期对保险市场主体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及投保人、被保险人的道德信用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信用等级。其次,建立保险行业自律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保险行业内部规范化建设,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市场,设立以诚信经营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保险信用信息网络,将分散的保险人、保险代理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诚信状况的资料和数据加以整合,实现诚保险信信息的资源共享。规范保险信息披露工作,定期将保险信用评估情况及有不良记录的“黑名单”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和约束保险交易中各方人员的行为。
最后,不断建立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
诚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保险市场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保险诚信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积极的角色。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度的干预,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对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制度的建设和严格约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不是一种法律行为,而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中国的保险业也将因诚信用而取得持续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1.贺俊燕 《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 2008年11
月《浙江金融》第36期
2.于明霞《对加强保险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2012 第1 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在社会信用建设体系中,银行信用是其最重要的主体,是连接社会、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信用的纽带,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具有引导和拉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全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完善的主要标志,也是构筑现代健康金融体系的基础。我国现处于社会改革的关键阶段,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无视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的基本要求,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从而走入失信、违法的弯路。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基石,其本身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以及社会信用的健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由于,我国银行业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缺失、从业人员素质相差较大等原因,致使银行信用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公平性,给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诚信缺失作为银行业面临的首要风险,引起了银行行业的高度重视。各商业银行在防范这一风险的过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在具体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信用风险管理不仅是技术、方法、法规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培育一种信用文化,我国的银行业在运行机制上、运营理念上与国际同行相比并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国际同行,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信用缺失,关键是缺少良好的崇尚信用的信用文化。可以说,分析银行信用缺失的现状、原因,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有
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信用诚信缺失商业银行信用文化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2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第1章导论10-171.1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10-131.1.1信用101.1.2信用制度10-121.1.3信用文化12-131.1.4商业银行131.2研究背景13-141.3国内外信用理解综述14-151.4研究思路结构和内容151.5研究方法15-161.6本文的创新点16-17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17-242.1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17-212.1.1我国银行业信用的现状17-182.1.2商业银行的贷款制度还不完善182.1.3从业人员素质难以保证18-192.1.4银行霸王形象难以转变,侵害消费者事件时有发生19-202.1.5不良贷款率难以下降20-212.2诚信缺失对商业银行的损害21-242.2.1银行信用风险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瓶颈21-222.2.2银行收益率低下,中间业务比重过低22-24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24-313.1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24-263.1.1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表现24-253.1.2我国信用缺失的经济社会根源25-263.2银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视角分析26-273.3银行诚信缺失的法学及伦理学视角分析27-31第4章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诚信缺失问题的措施31-394.1从国家层面采取措施31-344.1.1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加强对诚信缺失的惩罚力度31-324.1.2加强银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监管力度324.1.3加强社会范围内的诚信文化建设32-334.1.4加大诚信档案体系建设33-344.2从银行层面采取措施34-394.2.1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监管体系34-354.2.2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特别是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35-364.2.3塑造银行的合规文化,打造诚信银行36-39结束语39-40参考文献40-41致谢41-4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2-4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与缺失
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与缺失
.2010-8-10 娄孝钦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然而,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缺失,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独秀知识库、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四川大学图书馆相关资源对2009年11月以前的期刊论文、重要课题、主要著作进行了检索,力求覆盖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成果,以总结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缺失。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文化产业政策理论支撑,学界对此作出了不少贡献,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研究不断进步,形成了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认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内涵的研究
学界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主要体现为:(1)文化产业政策体现为一种经济政策。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为指导和调节文化产业活动和经济利益所制定的规则和措施,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间接管理文化产业、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1]。(2)文化产业政策体现为一整套规范的政策系统。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相关领域实行的意识形态和行政管理上的一整套规范,这种规范具有制度性和原则性,由此来指导和调节文化、艺术事业活动和经济利益[2]。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内涵的分歧主要为:文化产业政策是一种经济政策,还是一整套规范的政策系统?两者的研究范畴不同,前者主要是经济政策范畴,而后者研究范畴更大。尽管学界尚未对此内涵达成共识,但是,学界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政策指导、调节、规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功能与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2009年,国务院通
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文化产业作为一项产业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务院的产业政策规划体系。学界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功能和作用,一些学者从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论证:(1)从微观层次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可以通过产业运行政策来调整文化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文化产业的运行创造一个既有公平竞争、又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充满技术改造、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2)从中观层次上看,文化产业政策可以通过产业关系政策来调整一国范围内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一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并建立国内合理的地区分工关系;(3)从宏观上看,文化产业政策又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调整国际环境下各国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使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实现产业全球化目标,并促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最终实现产业的现代化[3]。从这三个层面来看,文化产业政策作为一种复杂的政策体系,覆盖了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调整、指导、优化了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产业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三)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历程研究
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一些学者对从先秦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了我国从古至
今文化政策的发展经验[4],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其演变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改革开放前的文化经济政策(1949~197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对文化经济政策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的文化政策制定积累了无比宝贵的经验。(2)文化市场酝酿期的文化经济政策(1978~1988年)。文革结束后,吸取以往经验教训,党中央对文化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文化的经济属性也开始得到承认,我国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和空前繁荣。(3)文化市场全面推进时期的文化经济政策(1988 ~2002年)。这一阶段,我国文化市场进入全面推进时期,文化产业初步觉醒并迈开了建构其合法性的步伐,文化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引导、培育、规范。(4)文化产业合法化发展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2003~2008年)。这一阶段国家在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上更加开拓创新,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心,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内外统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这一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鼓励、扶持。(5)文化产业纵深发展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2009—)。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作为一项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务院的产业规划体系,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助推社会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为全球金融危机中文化产业继续保持“逆势上扬”和我国文化产业应对新的时代发展机遇提供了政策保障[5]。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我国文化经济政策的探索,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学界的研究最终将应用于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因此,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很多学者提出了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建议。
一些学者认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为:第一,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并逐步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尽快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第三,正确认识文化的双重属性,出台鼓励非公
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第四,制定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政策,制定鼓励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具体政策;第五,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第六,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第七,出台鼓励文化产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政策;第八,制定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政策;第九,文化市场培育和规范政策[6]。学界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提出了不少具有宝贵价值的建议,然而,一些政策建议人云亦云,没有落实到问题的实处,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因而,造成一些政策建议不能迅速地、有效地落实到文化产业发展中。
(二)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
区域文化产业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部分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机制研究。有的学
者提出,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共性机理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政策蕴含着内在的区位文化特性,而且政策效能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偏差则阻碍其发展的步伐;从差异性机理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在政策倾向、政策出台的时序和政策实施机制层面存在问题。上述机理说明: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追求“求同存异”[7]。(2)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研究。学界认为文化产业政策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上同样重要。有的学者在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层面的欧美文化产业政策,以及国内主要城市的文化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全面[8]。(3)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是区域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些学者认为,影响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相关要素为:第一,政策本身的因素;第二,政策资源的因素;第三,政策执行者的因素;第四,目标群体的因素。同时还提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提高文化产业政策的质量;第二,大力开发政策资源;第三,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第四,提高目标群体对文化产业政策的认同度。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存在的问题为:第一,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体制性缺失;第二,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稳定性缺失;第三,文化产业政策的整体性缺失。对此,学界认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思想认识基础;第二,正确把握民族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规律,是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关键;第三,完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体制,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体制保障;第四,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根本途径[9]。从学界的研究来看,区域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比较系统化,有利于指导、规范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
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鉴。(1)对美、日、韩、欧盟文化产业政策研究较多。由于美、日、韩、欧盟文化产业相对发达,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意义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学界对此关注度较高。大多数学者对美、日、韩、欧盟文化产业政策进行了阐释,一部分学者对美、日、韩、欧盟文化产业政策模式进行了探究。例如,现代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有美国———市场主导型,西欧———政府主导型,日本———政府行政指导型,韩国———政府推动型[1]。(2)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学界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范围扩大到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例如,对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进行研究。(3)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进行归纳和总结。有的学者认为,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主要体现为:美国主要是放松管制与对外扩张并
举;英国主要是多元整合,务实发展;日本主要是文化立国,推动动漫出口;韩国主要是“文化立国”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0]。
(四)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观点。例如,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缺”,即部分政策的缺失;“弱”,即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措施偏软;“变”,即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散”,即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乱”,即政策不协调;“粗”,即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具体而言体现在:第一,政策缺失、无法可依的现象仍然存在;第二,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保护、扶持力度偏弱;第三,政策多变,缺乏必要的稳定性;第四,产业政策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第五,各部门政策缺乏统一协调性;第六,一些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11]。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缺失的原因主要为:第一,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成熟性;第二,对文化产业认识上的偏差;第三,文化产业政策体制的缺陷;第四,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不高[12]。
(六)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危”和“机”并存,如何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把握时代机遇,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一些学者对我国文化产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当务之急: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增强人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决心和耐心;第二,标本兼顾:全面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以扩大文化发展空间;第三,系统推进:贯彻科学发展观,制定并实施“文化振兴”国家战略;第四,非常作为: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促进院”,以健全政府管理机构;第五,保障有力:建立完善的国家财政支持体系,以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第六,惠及民生:推行“国民文化消费计划”,拉动国内文化市场消费;第七,战略支撑:新增部分重大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以助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第八,重点突破:加快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群”,推动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第九,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发展“涉农文化产业项目”,以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第十,更上层楼:持续、有效推进中国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去”战略[13]。学界的研究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体现了政策研究的前瞻性。但在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对如何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文化产业领域应对金融危机的长效机制的问题仍有待探索。
三、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存在的缺失
学界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有一些缺失,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一)研究思路上存在的缺失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较多的论文在框架处理上提出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后,就开始提出政策建议,而缺少对现有政策建议的分析,造成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甚至重复现有的政策思
路。同时,一部分研究框架逻辑性不强。例如《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一书中,以文化产业与经济全球化、WTO规则之下的民族文化、文化产业在中国、中国媒体在变革、出版与影视、构建民族精神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狭路相逢———文化的冲击、立马横刀———应对入市挑战为研究内容。虽然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为研究主题,但是从研究内容来看,对文化产业政策论述不足,框架上存在逻辑不连贯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上存在的缺失
从研究现状来看,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较少,简单的经验总结式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较多,而且政策建议泛泛而谈,大多数是对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框
架的阐释,创新性研究匮乏。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文化产业政策等同于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战略、文化产业管理等。同时,对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史研究、文化产业绩效评估、文化产业政策方法论的探讨不足。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落实是文化产业政策的两大问题,然而大多数研究仅谈到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对文化产业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不足。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描述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成果仅限于编译,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逻辑、实施的情况、评估的机制等方面缺乏相关研究。同时,由于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文献资料的占有量较少,缺乏对文本的细度研究,造成对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存在理解泛化的问题,没有揭示出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的曲折性,甚至一部分研究存在一些谬误。例如,国内普遍认为韩国已经成为五大文化创意产业强国之一。然而, 2009年5月,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振兴院首任院长李在雄访华时表示:“今后将积极努力,为韩国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五大强国竭尽全力。”[14]
(三)研究方法上存在的缺失
研究方法上的缺失有:(1)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不足。大部分研究成果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建模分析。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
研究模式,但尚未深入研究。(2)以文献研究为主,实地调研不够。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深入实地调研严重不够。虽然在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实证性的蓝皮书和研究报告,但是真正深入实地调查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存在一定的研究缺陷。(3)以外部研究为主,内部研究不足。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外部研究层面上,没有深入到政策制定的内部,研究文化产业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利益诉求以及所形成的利益建构现状、利益分配系统,未能解决政策中各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问题。(4)以宏观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不足。大多数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仅仅对文化产业政策泛泛而谈,缺少对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的细读,未能深入到微观层面,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具体问题的政策建议,造成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政策难以进入核心决策层。(5)以单学科研究为主,跨学科研究不足。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需要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大部分研究者较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比较窄,即使少部分学者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的初步探索,也存在着简单套用某些理论的现象。
(四)研究成果形式上存在的缺失
研究成果形式上存在的缺失有:(1)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比重偏小,成果不多。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数据来看,截至2009年11月,以“文化产业”直接命名的论文数量为3662篇,然而,以“文化产业政策”直接命名的论文数量为96篇。两者对比而言,以“文化产业政策”直接
命名的论文比重偏小。同时,从论文发表情况来看,只有杨吉华、解学芳对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杨吉华15篇,解学芳4篇,其他学者发表论文数量大多为1篇,分布广泛,研究不深入。可见,学界对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2)发表论文层次普遍不高。从论文发表的情况来看,发表在CSSCI来源刊物上的文章较少,论文影响因子较小。同时,检索发现,以“文化产业政策”直接命名的期刊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仅转载了4篇,这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产业的研究阵地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水平不高。(3)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著作较少。大部分研究内容来源于以“文化产业”为题名的著作,只是将文化产业政策作为一个章节进行探讨,直接以“文化产业政策”命名的著作相对较少。
(4)文化产业政策相关课题较少。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发改委课题、广电总局课题、文化部课题来看,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项目相对较少,只有2个课题以“文化产业政策”为题名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徐浩然,雷琛烨.文化产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4]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5]蔡尚伟,杨吉华.六十年来中国文化政策的演变与创新[J].创新时代, 2009,(10).[6]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7]解学芳.文化产业政策比较机理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论坛, 2008,(5).[8]郭鉴.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9]袁明旭.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 2008,(8).[10]宫承波,闫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11]杨吉华.简析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12]杨吉华.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缺失及完善途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3).[13]蔡尚伟,唐丕跃.文化领域应对金融危机的十条战略措施建议[EB/OL].http: //media.people.com.cn/GB/40628/8603837.htm,l 2008-12-30.[14]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振兴院(机构名未定)7日正式成立[EB/OL].http: //www.xiexiebang.com/wenhua/content_wh.php? jung_cate=194&g_num =1264, 2009-05-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09AZD032)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娄孝钦,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00
来源: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网站编辑:胡小文
第五篇:试论当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缺失及其规制
试论当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缺失及其规制
[摘要]诚信是企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是,前不久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进一步暴露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也有发生在企业外部的,而且愈演愈烈,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为此,必须通过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完善企业诚信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大惩罚和监管力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途径加强企业诚信缺失的规制。
[关键词]企业;诚信缺失;规制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诚,主要是指真诚不伪,诚实不欺,真实无妄。信,则是信守诺言。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一种天道。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要做到诚,就必须真实无伪,实有不虚,不自欺欺人。“信”在《论语》中一共出现过三十八次,其主要含义就是指“诚实不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诚与信之间就像《说文解字》所解释的一样:“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因此,长期以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总是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往来,千百年来,它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正常交往的重要道德规范。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其中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诚信危机、构建诚信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保障。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诚信这一重要保障。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时,社会上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诚信缺失现象犹如毒瘤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肌体。
前不久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进一步暴露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也有发生在企业外部的,而且愈演愈烈,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企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和原因作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诚信缺失的规制。
一、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据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企业每年因诚信问题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其危害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制假售假、隐瞒产品缺陷,坑害消费者。消费市场存在着“假、冒、伪、劣、坑、蒙”等现象。与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消费品,由于消费数量巨大,假冒伪劣现象也尤为突出,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其中最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就是防不胜防的制假售假。制假售假的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危害之深,已经达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造假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仅次于走私贩毒的第二大危害。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一年的假冒伪劣产品总值是一千三百亿人民币,而每年因假货侵害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约为四千亿人民币。这意味着,每年将有三个三峡工程付诸东流,八艘航空母舰被吞噬。与一些明显的假冒伪劣商品相比。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一些知名企业利用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故意隐瞒其产品的缺陷。其代表现象就是“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有专家说,通过“三聚氰胺毒奶粉”这一事件,我国消费者对知名品牌和免检产品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正在破除,以三鹿集团为首的一些知名
奶制品企业正在为他们的错误付出高昂代价。
(二)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诚实守信岌岌可危。目前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出尔反尔、毁约、违约、欺诈签约、恶意骗约等行为频频出现,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相当一部分的“三角”债务关系已发展成为“多角”债务链关系。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使“拖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商业企业一般要“压”中间商的资金,中间商再“压”厂家的资金,厂家会“压”上游厂家的资金,一个拖欠“链条”就这样形成了,一旦这个“链条”的一个环节中断,所有的厂家都会出问题。由此,企业间相互催债成了“家常便饭”,企业的销售部门实际上也是讨债部门,只要一家企业倒闭了,许多企业都要受影响,形成恶性连锁反应。一些企业视不讲信用为平常事,不少企业还认为不讲信用可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一些日子不好过的企业甚至将拖欠、欺诈等不守信用的行为视为摆脱困境的一种方式。
(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按期偿还贷款本金,有意逃债,恶意拖欠,致使银行逾期贷款大幅度增加,出现巨额不良债权,资产质量低下,使得金融机构到了“谈贷色变”的地步。企业失信于银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横行霸道法、“软拖硬抗”的无赖之徒法、“先转移资产后破产”的金蝉脱壳法、“对企业资产实行贷款时高估、破产时低估”的随意评估法、“吊销执照主体消失”的藏匿法、“多头开户”的游击战法等等,花样翻新、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逃”和“赖”,即逃废银行债务。逃废银行债务的结果,破坏了以偿还为条件的银行信用特殊形式,银行信用这个原本环环相扣的链条折断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运转秩序。同时,积累了较大信用风险使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在与外资银行进行正面交锋时处于劣势。
(四)虚假广告、信息失真等现象严重。广告在商品流通中的经济意义在于为消费者群体节省了了解信息的费用,在众多商品中进行正确选择。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已成为现代市场机制运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由于新闻界在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中享有特殊地位,消费者对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的信任度较高,在消费决策过程中,往往对广告表现出高度信任。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信任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倾向,在广告中混入大量虚假信息、夸大产品性能、作用和名不符实的信息,造成误导,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后,常常发现所购之物或服务与广告承诺相去甚远。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十有八九都可以看到夸大其词、进行违法宣传的各类药品广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显示,目前报纸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违法发布率高达90%以上。
(五)企业财务做假,财务失真现象严重。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有的生产企业做假账、搞两本账,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比较普遍。这样的企业一般有两本账,一本是亏损账,给税务局看的,以便少缴税;另一本是盈利账,给银行看的,为了骗取贷款。两本假账,各有妙用。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作假账现象已成为中国企业的致命毒瘤。
二、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社会体制转轨时期,一些企业各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等不诚信行为,时刻困扰着善良的人们,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企业诚信缺失,成为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一)诚信缺失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诚信理念的缺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在社会诚信度较高的情况下,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以及监督成本都会较低。反之,则较高。企业的信誉本身就是无形资产,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信用的竞争。即使已经是知名的品牌,一旦失去信用,也将被市场无情淘汰,即品牌失去诚信,终将行之不远。“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一个企业不守诚信规范,损害的是自身竞争力,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诚信缺失加剧了社会道德风险。助长了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了社会稳定。在社会生活中,不守诚信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面诱导作用。特别是当一种失信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获利时,就会起到负面的示范效应,将对社会道德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假冒伪劣行为不仅从多方面危害宏观经济环境,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消费者对假冒伪劣深恶痛绝。
(三)诚信缺失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化进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失信行为使市场秩序受到极大干扰。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如何,与这个国家的诚信度直接相关,只有诚信作为一种经济资本最大程度上参与经济运作,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才能建立、健全。诚信的缺失将减缓我国市场化进程,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四)诚信缺失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整体诚信状况是其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我国社会存在的种种诚信缺失问题,加大了吸引外资的成本,加大了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成本。
三、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利己主义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获得了独立经济人地位,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社会诚信受到冲击。
(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因为社会活动性的加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处罚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在市场准入、市场管理、市场监督和信息反馈等诸多方面还缺乏完善的制度,对失信者处罚力度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此外,某些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方法不当、自身素质不高,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环境作用不充分等,也是失信存在和蔓延的原因。
(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在美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有10多部,对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的信用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并且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对造假,在美国可以最高处罚500万美金,加上10年徒刑,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对造假的赔偿只有两倍。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近年来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四)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意识。基于“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作怪,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债行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甚至为其出谋划策;对于外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是依法加以保护,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横加干预。一些地方干部为了政绩私利,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者听之任之,并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查处,成了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以至于一些地方制假售假达到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
(五)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诚信是社会道德在企业经营中的体现。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严重下滑,那么企业经营的诚信也就成了问题。不可否认,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有关。由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企业经营道德错位,许多企业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其行为已远远突破了应有的道德防线;有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骗、尔虞我诈、抢注商标、偷税漏税等,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
四、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规制
纵观历史,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讲诚信则国家昌盛,讲诚信则企业兴旺,讲诚信则个人成功。从世界著名的大企业看,无不是坚持以诚信为本。从国内看,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制药,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著名的新兴企业海尔集团,他们的座右铭一直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失信者虽然有时也可以得势一时,但不会长久,到头来必然是自食苦果。因此,企业必须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机制。
(一)营造社会诚信氛围。企业诚信缺失不是企业单方面的原因,是有着很深层次的因素。从社会学来看,市场主体之间会有一个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相互影响的与社会互动的效应,换句话说,企业诚信受社会诚信大氛围的影响,所以企业诚信建立,需要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对此,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上强调:“解决当前经济秩序中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要健全法制,要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提倡政府诚信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学校的诚信教育。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人非生而知之,品德操行也要靠后天教育培养而成。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才能提高经营者的道德及素质水平。
(二)完善企业诚信的法律体系。完善企业诚信法律体系,是整顿和规范企业信用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依法规范企业信用活动、保护和鼓励守信行为、制裁失信行为和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根本措施。企业诚信法律体系是促进企业信用的基础和保障。建立必要的诚信法律体系,就有可能在交易活动的初始阶段,为交易者选择交易伙伴提供帮助,并可以通过法律的各种条款,监督和约束整个交易过程,保障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诚信法律体系为惩戒信用违法行为提供依据和保证。因此,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以《企业诚信基本法》为龙头、由多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组成的结构协调、功能合理、层次分明、动态开放的企业诚信法律体系。
(三)加大惩罚和监管力度。惩罚和监管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失信成本高于守信成本,包括经济成本、道德成本和法律成本,形成诚信与利益的互动关系。首先,加大对失信的打击力度,防止“马太效应”和“破窗效应”。其次,有关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对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对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社会上缺乏严格的惩罚,执法机关要补上这一漏洞,要通过教育、上灰名单、加重经济制裁等方式,严格诚信监督。政府执法要严,让所有失信的企业,都置于国家法律的监控之中依法追究责任。再次,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在企业诚信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既是诚信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裁判者。政府要提高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的公开性、透明度。对信息虚假方企业和法人的行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惩罚,提高加害方的失信成本。最后,通过诚信中介机构的市场运作,传播诚信信息而影响企业的诚信。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尽快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制度。为了形成切实按市场“游戏规则”办事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我国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所有者对企业运营的督导机制。以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诚实守信、行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国家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步伐,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总之,诚信是企业的立身态度,是一种精神。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托企业诚信这一无形资产才能进行。我国企业必须正视自身诚信缺失的问题,树立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只有把诚信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