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国学三字经课程计划
国学《弟子规》、《三字经》课程计划
根据2010—2011学年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了明确《弟子规》、《三字经》的教学目标,明晰国学课程的教学理念,规范课程实施的流程,确立国学教育系列专项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县国学教育科学、有序地深入,为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导向,现就2010—2011学年关于加强国学课程《弟子规》《三字经》教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目标设置
(一)课程总目标
国学课程运用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引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质疑探源,启智开思;古今结合,开宗明义;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从而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培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与热爱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文化兴校与经典育人的双向发展。
(二)课时总安排
教学学段:三至五年级
教学内容:《弟子规》
教学时段:2010至2011学年度上学期1——20课
2010至2011学年度下学期21——40课
课文学习要求
1、对40课经文能诵读成韵。
2、能够背诵40篇课文。
3、对课文意思有粗略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中意思浅显的句子。
4、激发喜爱诵读的兴趣,学习诵读方法,初步形成诵读习惯。
5、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的行为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习运用《三字经》所诠释的方法引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故事学习要求
1、对全册课文中的课文故事,有大概的了解
2、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中每一章的第一个故事。(即第1、2、8、12、20、27、33、35课故事计8个。)
3、激发讲述故事的兴趣,学习讲述故事的方法,初步形成讲述与交流的习惯。
4、在故事中受到道德感染,从而形成立德、砺学、力行的愿望。立法认知要求
1、对中国传统历法有浓厚的好奇心。
2、读文大致了解中国传统的主要节气。
3、知晓中国传统主要节日的由来
读写要求
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字默写《弟子规》的内容。
教学学段:三至五年级
教学内容:《三字经》
教学时段:2011至2012学年度上学期1——20课
2011至2012学年度下学期21——40课
课文学习要求
1、对40课经文熟读成诵。
2、学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意思。尝试用课文的知识与事理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3、初步掌握诵读方法,并能辅之于合理的动作。
4、初步养成喜爱诵读的情感,形成良好诵读习惯。
5、学习运用《三字经》所诠释的方法引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故事学习要求
1、能够对全册课文中的课文故事,有大概的了解。
2、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中属单数的课文故事。(即第1、3、5、7……39课。共20篇)
3、初步形成故事的讲述方法。并能配之合适的动作与表情。
4、形成讲故事的愿望,形成讲述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5、在故事中受到激励,从而形成立德、砺学、力行的愿望。
节气与养生要求
作为教师知识性讲读内容,激发生了解节气与养生方面的常识,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丰富知识视野。
读写要求 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字默写《三字经》的经文内容。
二、《三字经》教材特点与教学理念
(一)《三字经》经文结构特点
《三字经》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全篇围绕“教之道,贵以专”这一主题分为六个部分,六个部分内容连贯,体现了作者完整一贯的教育思想。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谈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部分“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则是强调教育的内容和顺序;第三部分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讲授基本的文化常识;第四部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和读书的次第;第五部分“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是中国通史纲要;第六部分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谈勤奋刻苦是接受教育的基础。《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在编排顺序上极有章法,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体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
(二)《三字经》课程教学理念
国学启蒙教育要坚持经世致用的思想,大力推行古为今用,思辨结合,批判继承的实施理念,根据《三字经》国学课程的教材特点与课程目标,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必须运用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诵读为主线,以明意为支点,以拓展为外延,以内化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形成主题导入,诵读入韵、明意悟理、明史通今的四环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诵读中,知经意,晓典故,明史实,悟事理,从而实现国学文化在启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1、诵读化。即以诵读为主线,读中正音,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内化。教师巧设平台,活用方法,让学生诵读中直面经典,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有效发挥诵读的功能。
2、情境化。根据经文的主题,借助音乐、活动、画面、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理解、思考、感悟,开拓视野,感受历史,陶冶品性。
3、故事化。小故事蕴含有大智慧,教学时把故事引入课堂,即以经典小故事或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诠释经文中涉及的人与事,在丰富经文内涵中,开拓学生视野。展经文外延,深入浅出地诠释经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突破理解的难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4、生活化。根据《三字经》的启示功能,结合社会、人生的发展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环节,把学国学与用国学结合起来,把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既缩短古今文化间的距离,又充分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同时又将文化的弘扬与批判式的继承结合起来,有助于传承民族精华又不拘泥古训,更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二篇:国学《三字经》读后感
国学《三字经》读后感
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四川省延秀小学四年级:张韵炀
第三篇:国学“三字经”公开课
活动名称:三字经“孝经通——书之奥”
活动目标:1.熟读“孝经通——书之奥”
2.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做事情的能力。
3.通过《学习应急电话》,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字卡:祥、春、秋
教师用碟 明星贴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哦嘎嘎的游戏导入 二. 展开活动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昨天王老师带我们学习的三字经吗?我们来复习一下吧!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厉害呢,只要老师一提醒他就会记的住。现在呀!让我来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厉害吧!
(跟着黑板边提醒边读)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太棒了,来鼓励鼓励自己吧!幼:嘿嘿我真棒 嘿嘿嘿我最棒!
师:今天呀多多小朋友带来了新的三字经,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师:好,请小朋友们都仔细听,听的时候要努力记住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听完后我要提问了!
师:多多讲完了,那我问问小朋友们都记住什么了!幼:~ 师:哦,小朋友们都没怎么记住,没有关系,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我相信小朋友们能记住很多的!(再提问一次)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老师手中的这是? 幼:魔法棒
师:非常棒,老师把多多说的三字经呀都变到了黑板上,现在请黑板宝宝出来吧!跟黑板宝宝打个招呼吧!幼:黑板宝宝你好!
师:我的魔法棒又开始变了,它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大老虎,现在呀就请小朋友们用大老虎的声音来跟我一起读!(一遍结束后,用大老虎再来一遍。读的好就变小老鼠再来一遍。)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好,字宝宝呀也忍不住想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请出字宝宝,用各种方式来认识字宝宝)我们认识了祥这个字,现在呀!我们来看看片中是怎样来解释祥字的。
说文解字后帮字宝宝找家 用手点读环节(三遍)知行合一
如果发生了火灾,小朋友们会怎么办呢?如果妈妈生病了,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和片里的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我们来表扬自己吧!嘿嘿我真棒 结束环节
请小朋友们来登上我的火车(三字经复习版去小便)
第四篇:国学天文《三字经》
国学天文《三字经》
《国学天文三字经》是由现代古天文学家王笑冬先生增补而来。王笑冬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没有天文学的国学不是真正的国学,没有天文学的儒学也不是真正的儒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九宫赋,泄天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廿八宿,角至轸。河汉广,井箕斗。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十二次,苌弘分,始星纪,终析木。天地转,极星迁,赤道移,岁差现。两分至,逆时迁。昔唐尧,四中星;汉礼记,四象首;及至今,四象尾。往者顺,来者逆。二千载,巡一次。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倚。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孔子诞,襄廿一,周建子,十有一,庚子日,降尼山。子夏传,公羊传。司马杜,后世袭。天生我,辰安在?夏之时,仲尼梦。北斗转,与时行。夏建寅,九廿一,岁己酉,孔暦元。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黄帝暦,调阴阳,始建寅,后夏正。一岁首,始立春。一年始,正月朔。三六五,回归年。朔望月,廿九半。日月会,十二三。十九年,七闰间。岁乃成,四时定。月复苏,初一朔,初七八,月上弦。十五六,望月圆。廿二三,月下弦,三十晦,月光潜。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改建丑,曰殷正。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岁鹑火,月天驷,日析木,辰斗柄,星天鼋,集北维。会孟津,战牧野。改建子,曰周正。八百载,最长久。天再旦,懿王元。共和始,厉王潜。周召议,棠爱现。史记年,终未断。幽六年,十月交,干支日,食辛卯。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颛顼暦,始秦献,诸侯盟,复夏正。及昭王,改建亥,年岁乱,时序颠。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五星聚,东井现。至武帝,崇儒术。落下闳,隐阆中,制浑仪,测距度。太初暦,暦星辰。律暦起,八十一,岁丁丑,汉元立。复建寅,归夏正,廿四节,无中闰。年岁合,四时序,恒岁首,今未更。普天下,趋大同。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晋虞喜,觉岁差,宣夜说,郄萌师。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祖景烁,测天极,纽星末,一度余。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僧一行,纬天地,勘前误,影千里。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征途狂,铁骑锐,九十载,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满入关,屠汉城,压民志,文狱兴。由康雍,歴乾嘉。律暦失,汉维绝。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王朝落。立宪法,建共和。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中学体,西学用。正月正,是新春。二月二,龙头升。三月三,祭轩辕。五月五,吊屈原。七月七,鹊桥会。八十五,月中秋。九月九,重阳日。今正本,始清源。
第五篇:校本课程计划(国学)
校
本
课
程
计
划
我校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高特色办学质量,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在本学期继续将诵读国学经典这一工作在全校中进行,帮助学生励志明理,启迪心智和提高修养,并在轻松愉快和潜移默化中吸收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我级部将积极投入到本项工作中。
一、诵读《弟子规》,明做人真理
1、每周校本课时,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认真学习《弟子规》这一国学典籍,明确其中思想含义。
2、开展一次国学诵读会。诵读会上同学们要积极投入,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3、开展一次《由„„想到的》故事会。同学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片段展开理解,畅谈自己由此想到的方方面面,这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
4、开展一次《国学思想的优与劣》辨析会。辩论会上双方可以各抒己见,所持观点要有理有依据。
5、办一份手抄报。学生不可以对文字进行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得以合适的应用。
6、开展一次《和父母同读一段文》交流会,会议上学生和家长一起畅谈自己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这将加强两代人思想上的沟通。
二、书写毛笔字,提高思想境界
1、校本课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
2、练习之前对基本笔画进行简单的指导,在赏析中得以区分不同写法的不同韵味。
3、加强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小组内的交流和全班内的交流,让评价机制活跃起来。
三、学习国学精华,传播传统文化
1、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其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重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宣讲国学,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中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