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时间:2019-05-15 10:5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第一篇: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内地,虽然课例研究作为术语似乎是近十年内才提出,实际上类似课例研究的听评课活动伴随着传统教研活动一直存在。中国内地基于教研制度的课例研究,其根本特征是以学科教学研究为核心、以教研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可能有外来研究者参与),承载着研究教学和改进教学的中心任务。特别在近几年重视校本研 修活动的背景下,更是赋予了课例研究发展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的功能和价值意义。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一种有效研修方式看,可以把“课例”简洁地定义为“以课为例讲道理”,即以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该课为例),以某 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讲道理的聚焦点),通过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来揭示教与学的改进过程,讲述教学改进背后的观念和认识。这里之所以称 “教学改进背后”,其实是期望课例不仅仅展现出一节课的授课过程,更需要指出为何这样授课、为何如此改进的研究思路,从而有利于其他教师从一节课感悟到一类课的道理。因此,课例研究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课例” 的过程,即以一节课的研究为例试图围绕一个主题探讨一类课的改进。从教师研修的角度来看,课例与案例、教案、课堂实录、阐述授课的经验论文之间有所不同。

首先,课例与案例的混用最为常见,但二者并不等同。案例在教育以外领域(如法律、医学、工商管理等)的运用由来已久,应用到教育领域,则是源于职业培训的困惑——如何沟通理论与实践。这里必须承认,案例概念的外延更大,包含了课例这种特殊的案例。但随着

课例研究这一领域的成熟,混用反而会模糊课例概念的丰富内涵。课例是个小概念、案例是一个大概念,好比正方形概念和四边形概念,前者概念外延虽小却内涵丰富、后者概念外延虽大但内涵表达较为笼统。课例与案 例的最大不同在于以学科教学的内容(某节课)为载体,而非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如处理学生作弊的教育案例)来表达某个教学研究主题。其中“主题”正是课例所 要表达的灵魂(研究的成分),“载体”正是课例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媒介。

其次,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也不等同。教案是教师上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课堂实录是对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逐字逐句的客观的文本记录,但它们都不会直接揭示或告诉我们其中的某个道理。即使我们能够从中推测出为何这样教学的思路和想法,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角度的聚焦主题、更没有把授课老师背后的观念 和“教学改进背后的故事”包含在其中。因为围绕一节课可以研究的角度非常多,面对教案和课堂实录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课例在“讲述教学改进背后的故事” 时,教案和实录无疑是重要的原始素材。

最后,课例与阐述授课的思辨或经验论文也有区别。在基础教育刊物上,也可以看到不少举出课堂教学实例的文章,它们算不算课例呢?我们试图做一区分,以凸显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第一类,课堂实录片段配以点评。这种很常见,通常是对一节课的不同片段分别做出点评、或是对不同的课堂片段分别做出点评,但这些 点评分析课堂的视野比较宽泛、观点多角度发散,没有一个明确的聚焦主题。第二类,使用课堂教学片段的思辨型论文。这类文章为了阐述论题,有可能用到

了大量的课堂片段,但这些片段往往来自不同的授课实录、甚至是不同学科的各种小片段,无法让教师获知某一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第三类,围绕一节或几节课的教学漫 笔。这类文章往往是一节课的课后反思,或观察了一类课之后有感而发。这类教学漫笔往往比较生动、情感化、吸引人,但缺乏围绕一个主题的深入提炼、缺乏研究角度的诠释。当然,上述三类文章不乏优秀之作,之所以不把它们看作课例,主要是想进一步凸显作为校本研修方式的课例研究的根本特征:以课堂教学的学科内容 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讲述的是实际发生在课堂教学改进背后的故事。

第二篇:观课究竟观什么

观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观课的五种意识 1.对话意识

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他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既可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唯唯诺诺“小媳妇心态”,又可防止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实现真实的倾听和切磋。2.欣赏意识

观课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观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3.交流意识

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观课后交流的,但目前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4.分享意识

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5.援助意识

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二、做好观课的三个环节

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1.观课前的准备

要反对匆匆忙忙不作任何准备的观课,提倡观课者做有准备的观课。观课准备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性的准备。观课前了解了解情况,如熟悉教材、教案、练习册,设想一下如何上好这堂课。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班风班貌等。

第二个层次是自己先上上这堂课。备好课之后,找个班级自己试着上一下,对这堂课的总体把握会较清楚。这两个层次的工作综合起来,观课准备是较充分的。第三个层次要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基础,在征求授课教师的意见后,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2.观课中的表现

观课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

(1)授课者角色。观课者观课时,对授课者课堂的出色表现或是不足之处要客观分析,不能不顾现实情况无限设想授课者的能力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要设想自己就是授课者,面临课堂的某种情况时可能的处理办法,或能达到的程度,才能使判断准确,充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使观课有收获。

(2)学习者角色。观课者有时也可设想自己为学生,课堂上要怎样学习才能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如今,学生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3)观课者角色。既然是观课,观课者角度还要贯穿于观课过程。“旁观者清”,“观课者”角度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观课者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是笔录,有条件可以利用录像机技术做记录,还可以采用录音技术进行声音记录,但各种方法都有利弊,要综合使用;三是要注重深入的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3.观课后的交流反思

观课后交流的焦点是课题内容、教学处理过程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但观课者、被观课者不要急于找结论,应对原先计划的内容展开探讨。观课之后的交流反思应该有以下追求: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上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树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敞开问题,直面问题,但切忌把讨论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

一位教师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语文课,常选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讲给学生听。“讲成语故事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能保持好状态。”有观课者如是说。后来他把“讲成语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成语故事;二是指导学生做成语故事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课堂上播放;三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成语故事演讲。三种设计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再后来,这位教师不论作为授课者还是观课者,都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老师唱独角戏时,学生只需要聆听;老师是设计者时,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学生是主体;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学生也是主体。”这样的心声,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方式的观课及其交流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已有的经验,整合自身教学中那些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或技能,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内化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中的生动写照。这样追求教学的交流反思,是以教师的成长为宗旨的。观课优点

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程度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某种教师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突破,上升到高一层次并不容易,平时要勤学苦练,还要有某个机遇,才有可能实现。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用好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这个平台,在观课的过程中与各个层次的教师打交道,积极寻找和掌握新思想与新策略,拓宽自己的研究实践领域,最终获得专业成长。

我们想纠正“听课”这一说法,而改用“观课”或“看课“一词”。因为听可以不包含观,而观却包含听。今天我们到教室里听课,实际上并不只是动用我们的听觉,仅仅听教师或者学生说话,而是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的构造等。参与讨论:

沈晓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胡仲威/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

刘国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教师 徐根荣/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岳德明/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副主任 深度思考

站在教室前方观课:从观课的位置看观课的视角和目的

我曾经在国内中小学观过很多课,也到日本去观过很多课,还带过日本的教师来中国观课。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课景象,这引起了我对观课视角和观课目的的反思。

中国的观课者大都坐在或站在教室的后面,面对着上课的教师。而且上公开课的教室大都在教室后面事先摆好几排位置,让观课者可以舒服地坐着观课。虽然人多的时候,一些大教室也会在两侧摆放一排椅子,但是嘉宾的位置绝不会设在旁边。而在日本,观课教师如果能赶在别人之前先到观课教室的话,就会抢先“占领”有利地形——教室前方侧面的位置,每次公开课,教室的两侧总是先站满了人。站不下的时候,或者不想看完整一节课的时候,才站在教室后面。而且除非身体不舒服,大多数教师都是站着观课。日本的教师即便来到中国的教室,往往也不去坐给他们预备好的后排座位,只要教室两侧有通道,他们就会径直走到侧面观课。用佐藤学的话说,“不在这个位置上看,就看不到孩子们学习的样子,看不到他们的动作、行为,也看不到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不站在这个位置上,观课者就不能在时刻发生变化的课堂时空里与教师或者与学生产生共鸣”。

观课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当然也不同。从教室后方观课,看到的是教师的动作、行为和表情,而坐在前方侧面观课,看到的就不只是教师了,而且可以看到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细节。观课位置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观课视角的不同,以及这一视角背后的教学观的不同和教研目的的不同。

如果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态的话,那么观课者关注的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释方法,教师对教具和材料的运用,教师设定的教学步骤,教师运用语言、肢体和表情驾驭学生的技术。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多处于静听和回答教师提问的状态,少有自主活动的机会,也不会提出疑问或者反驳,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观课者几乎没有必要去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关注最多表现在学生举手发言的人数,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上,而这些只要站在教室后面就能感受到。

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关注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带着什么样的经验,教师是否应对了学生的需要,是否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课堂里是否成为一个主体,是否每个人都投入到学习中,等等。而这些都要从学生的发言、动作、行为和表情来判断。

此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里,学生的语言、动作和活动多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多了,且学生的兴趣往往偏离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进程。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表现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他们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他们之间在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应对才能改变他目前的状态„„这些不仅是执教教师在课后要反思的,而且也是所有观课教师必须关注并思考的。观课的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在课堂中把握的信息反馈给上课的教师,另一方面要通过其他教师的课来提升对学生的认识,积累教学的机智。

观课有很多目的,有的是为了评价、监督教师的教学,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为了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观课是为了学习、取经,学习别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然后带回到自己的课堂中运用。但是,教师观课不能停留于这一点。今天教师已经被看作是与律师、医生一样具有很高专业性的职业,教师是需要专门培养、不断学习的专家。佐藤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指出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默会性、情境性等特点。这种专业知识不是通过学习教育学理论和学科知识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像医生那样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需要像律师那样对大量判例的研究(即案例研究)才能逐步获得的。教师在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的不是从大学课堂或书本中学来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在实践和研究中积累的“实践性学识”,这种知识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为了获得这种“实践性学识”,一种方法是教师集体要经常性地开展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学研究。

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这个角度说,观课就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专业发展。更确切地说,观课是教学研究的一部分,观课应该是一种研究性的、反思性的活动。观课时教师要带着研究的目光、带着问题意识去观察和捕捉课堂中发生的大小事件和事件与事件的关系。然后把自己所看到的一部分带到教师集体中交流研讨,从而补充、更新自己以及整个教师集体的“实践性学识”。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性才能真正提高。

课堂上可以看的东西很多,一位观课教师也许只能关注课堂的某一些方面,因此为研究而进行的观课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我曾经在日本经历过几次特别的公开教学研究活动。观课者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观察任务。一部分观课者分别跟踪课堂内的某一个学生,记录他(她)的发言、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他(她)与周围学生或者与教师的交互作用,还有几位观课者则观察课堂的整体状况。课后,观课者在研讨会上交流彼此的观察和感想,共同分析学生的反应,反思教师的应对方式,探讨在某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等。我们不妨可以尝试这种合作观课的方式。(沈晓敏)操作提示

策略1:观察

● 授课者是怎样确定和达成教学目标的 ● 授课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

● 教学过程是否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

● 授课者实施了怎样的教学方法

● 想一想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

为了提高观课的效果,观课者应思考以下的问题:

一、考查授课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

现在每一堂课一般都设计三维目标,但我们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一体性和达成性,认知、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认知目标是基础,应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升华情感,所制订的目标应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要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

二、认真体会授课者对教材是如何处理的

每一位授课者所在的学校和面对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授课者必须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要求的高低作出必要的调整。除此之外,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以后如何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十分重要,因此在观课时应密切关注授课者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掌握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有意识地分散和化解教学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观课者应特别关注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用神态、语言去激励学生;如何用富于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创设学生愿意学、乐于做的教学情境;如何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注意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并且要特别关注授课者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下发展性的基础,了解授课者是否既重视知识结论,又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在二期课改的理念中,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注意观察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余地;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争辩;如何鼓励和发现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如何鼓励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中的思维方法。

四、学习、借鉴授课者的教学方法

观课者应学习授课者选择、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课教“活”,促使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有益经验。

五、观察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限内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观课者在观课时除了要注意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行为以外,还应注意观察教学对象(学生)在教学时段中的收获,通过观察学生课上的神态,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解题的正确与否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必要时还可作一点课后调查来印证我们观课时所获得的结论。此外,观课者还应注意观察授课者对课堂上学生活动的驾驭情况,看授课者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偶发事件,学习授课者的教学机智并吸取有益经验。同时,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对待弱势学生,如何利用教学资源等,都是观课者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胡仲威)

策略2:追问

● 问追求什么

● 问发挥什么

● 问换什么位

● 问培养什么

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再看清楚到底“有什么”,之后再去观课评课,自己的眼光就会与以前有所不同。

一、追求什么

追求完美不如追求真实。教师是真实的,课也应该是真实的。教师的课应是原生态的真实再现,呈现给大家的是鲜活的、真实的自我。

二、发挥什么

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彰显个性。怎样才是有个性?其实就是自己真实性格的扬长避短!你语言功底好就多讲,字写得漂亮就多写板书,计算机水平高就多用课件,总之应用自己的长处去吸引学生。

三、换什么位

现在的教师已经懂得要换位思考,但是怎么换位、和谁换位还是个问题。观课教师最主要不是和执教教师换位,而是要和学生换位,不是拿执教教师上的课和自己的比,而是要和学生换位。假设自己是一个学生,你能理解吗?能听懂吗?有兴趣吗?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在起伏吗?只有这样去换位,体会才能更深。

四、培养什么

我们喜欢培养怎样的学生?很多教师总是把自己当成是太上老君,想把学生扔到炉里去修炼,指望从里面蹦出来的是一个无所不能千变万化的精灵。但这样是不现实的。学生是鲜活的,且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刘国营)

策略3:记笔记

● 原汁原味地记下师生间的对话和一些比较精彩的教学细节

● 用汇报学习体会的方式,说出观课感受

观课前,我总要看几遍课文,对课文的语言文字钻研一番,然后问自己:“如果让你上课,你想怎么教?”这是我的观课准备。观课的时候,我认真记录,力求详尽。我特别喜欢原汁原味地记下师生间的对话和一些比较精彩的教学细节,还不时地写下课堂对自己的启示、触景生情的体会和观课时忽然想到的一些问题。观课后,老师们免不了要我评课,我当然不好推辞,于是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用汇报学习体会的方式,说出我的观课感受,与老师们展开讨论。(徐根荣)

策略4:课外访谈

● 向教师咨询教学想法并倾听上课教师诠释

教师对于学生、教材和教学,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其个性化的思考、辛勤的劳动值得尊重。因此,我经常采用从执教者的立场出发进行评析课堂教学的方式。

比如,听完教师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一课以后,就请教师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这个典型内容的教学有些什么新的想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师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哪些教学策略?观课者向上课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应该认真倾听执教者的诠释,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构想。

第三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教育--人民网

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教育--人民网

据报道,南京今年高考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上本科线的考生却比去年减少了600人,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消息传出,就有家长联名投书给南京教育部门,说素质教育误人子弟,强烈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行应试教育,多给学生补补课。素质教育虽然实施多年,在面对高考升学率这一硬指标时却显得如此脆弱,令人深思。

“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实情。校方经常倒苦水:想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有家长说不务正业;想少补些课,就有家长担心孩子成绩掉队。也许有些家长会振振有辞: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与就业环境下,“升学率”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推行素质教育使孩子得不了高分、上不了大学,“十年寒窗苦”便会无功而返。有些家长甚至抱着孩子“不上名校誓不休”的态度,不仅不给孩子减负,还给学校加压。还有的家长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互相攀比,以为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

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不可否认,推进素质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在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完善。可喜的是,南京的教育部门保持了清醒的态度,提出“冷静不窝火,思考不埋怨,信心不灰心”。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并没有错,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人民日报》(2005年09月26日 第十一版)

第四篇:浅谈“微课”的内涵及应用

浅谈“微课”的内涵及应用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微课”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特点,结合《山居秋暝》这首古诗来探讨了“微课”应该如何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分析了“微课”在当今教育改革洪流中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微课 内涵 特点 应用 教学设计 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信息成为每个人都关注的话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简单、快捷、高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引来了“微时代”的到来。继“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途径改变了学生的常规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微课”的内涵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在中国的最早提出者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微课”的课程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教师教授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课程内容来分主要有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从课程性质来分主要有说课类、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类等几大类。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具体方面来分析,“微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时间短。“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而是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引导学生有效率的学习。

2.内容精。由于课程时长短,要求“微课”必须集中于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慎重考虑,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微课”教学。它不同于“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学习课程的课堂实录模式,而是针对性的选点帮助学生针对性的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1】3.时空限制小。“微课”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以《山居秋暝》为例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对于《山居秋暝》这首古诗应该选取什么点去组织“微课”教学不是一个死板的问题,例如可以从诗歌景物描写、诗歌的韵律、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着手。笔者以下便以作者王维诗歌特有的“诗中有画”这一特点去深入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选择“诗中有画”这一切入点首先是因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特点便十分重要。其次,“诗中有画”这一特点是本诗的教学重点,是本诗的特色所在,也是本诗千古传颂的原因。再次,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常见,由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色分析可以让学生见微知著,推及联想到其它诗歌景物描写以此学会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好处。最后,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类景物描写的方法,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山居秋暝》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唐诗五首》中的一首。新编课文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语文训练应使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基于高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的整体感知水平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本堂课着重于从语言上剖析王维“诗中有画”这一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分析诗歌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画面感和动态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多角度分析加总结的方式来感知“诗中有画”这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感悟诗人高洁的情怀、洒脱的胸怀和超然物外的旷达。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多角度探讨诗歌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所体现出的画面感和动态美。

(六)教学难点

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引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七)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以提问法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一位诗人的作品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呢? 生:王维。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山居秋暝》来感受一下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2.重点内容掌控: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王维诗歌的画面感。○2引导学生分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面感。首先○从视角的俯仰分析,然后从“照”与“流”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出诗人将一幅静态水墨图变成了一幅流动山水画。最后从构图上分析“明月松间”是垂直构图,“清泉石上”是水平构图,由此作者又将二维图画转换成为三维图画,使得诗歌所变现的画面立体直观起来。

3引导学生分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音乐感。从“喧”○字的表达效果出发,“喧”字起到了“以动衬静”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联想曾经学过的《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王熙凤出场的描写,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以上结论。由在幽静的环境中的声音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首先是将二维画面转化成为三维立体画面,在这一联的描写中诗人王维又为这幅三维立体画面配上了画外音,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4通过之前的讲解,让学生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中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竹”、“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最后感悟出作者在看到此情此景之后的心境和情感。

3.简单小结:

通过一步步的分析,一环扣一环的讲解,学生从多方面体会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从而达到了新课标的“美育”的目的,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事物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4、作业布置:

运用这堂“微课”所学到的知识,在体会“诗中有画”的特点上写一篇小作文,体现“文中有画”的特点。

从《山居秋暝》的“微课”教学设计来看,“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选点要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最好的是讲出新意。一般的知识点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同时“微课”依赖于网络视频,如果毫无新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微课”教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第二,“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都一一具备,它的教学目标也是三维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微课”的导入要快,要精心设计达到及时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四,“微课”的价值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因此它的针对性更强,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整个“微课”教学中应该是辅助地位,实现由“教”为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到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模式的转变。第五,“微课”教学要精心的设计板书和课件,达到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特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纲挈领的把握整堂课的知识要点,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微课”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必须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的“诗中有画”特点的“微课”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动画技术并配上模拟的浣纱女的银铃般的笑声,将动态的画面感和和谐的音乐感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本堂课教学重点的理解,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微课”的教学应该是系统化、连贯性的教学,由一节节的“微课”组合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使得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对某一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方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的快捷巧妙应用。

三、“微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微课”教学推行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学习者主体学生方面来说,“微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微课”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在教育改革中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一要求,“微课”教学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小而微”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大而泛”的教学形式,实现了着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微课”主要采用视频形式,原因是视频教学具有画面生动形象的突出优势,相对于其它媒体方法,视频教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2】在视频媒体的辅助下,“微课”教学也使得学生可以实时反馈,通过评论等方式来及时表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寻求帮助,同时可以就某一知识点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还可以形成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在线上的交流与探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从教育者主体来说,“微课”教学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教师通过观摩他人“微课”教学的案例去发现新的教学点,完善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微课”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让教师在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问题,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行“微课”教学其实也是教师的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帮助教师不断成长,特别是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从教育自身来说,现在的“微课”浪潮是对之前视频实录课堂的反思和修正,是在其基础上的一次飞跃。由于“微课”视频教学具有传播速度快,录制程序简单等方面的特点,“微课”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同时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与应用,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促进教育教育公平,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厚的战略意义。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的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可以说“微课”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巨大革新,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小结

“微课”教学是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下新生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微课”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目的,教师上传的微课作品只有在共享应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同时,微视频课程资源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内容资源、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个体差异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的支持性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实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为学习模式的创新运用提供有力支持。

【3】

广大师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在教与学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微课”教学资源,实现教师之间的借鉴交流和学生的自主自助学习,使得“微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微课”真正成为广泛应用、实用高效、快捷方便的学习以及教学资源,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2】邓军,等.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2,(4):21-24.【3】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作者简介:张静文,女,湖南常德人,中共预备党员,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第五篇:《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借助《图书漂流》的机会,有幸阅读到吴非老师历经五年潜心思考的心血之作——《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吴非老师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等,皆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探讨“教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课堂,与未来有关

教师的职责是“教”,教学无非是“课堂”与“人”的关系。至今仍然在思索课堂上的一切。在那些年里,每天都在思想,为此殚精竭虑,时喜时忧;那几十分钟的一节课,你虽然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却无法预知那些妙不可言的细节或是突然出现的.障碍,你也未必能清晰地描述它与未来的某种联系。人的一生,有12年要在小学和中学的课堂上度过,课堂上发生过什么,课堂将会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能不思考。

二、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课堂只是教师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但有职业追求的教师会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并获得灵感。这种职业状态,来自对“学”的认识,即他首先是思考型的学习者,他能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同时也知道这节课对未来意味着什么。对有追求的教师而言,每节课的作用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照亮课堂的光

在课堂上,所有的人都在“学”,包括讲台边的这个角色。“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老师从不在意所谓的“桃李满天下”,也从不以学生的成就为荣,教师职业的趣味,可能在于比一般职业能更直接地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

功利的课堂和平庸的课堂同样无价值。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我们能看到,那些竭力不被世风压进平庸模子的教师,心中有“人”的教师,他的自由思想会照亮教室里年轻的心。每节课都是生命的脉动,用生命激情点燃的课堂,有温度,会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

四、常识,常理,常情

教师在课堂上实践相关教学理论,有这种意识是积极的,不过,如果始终把课堂当作试验场,致力于课堂教学理论化,过于追求“创新”和“特色”,也许未必是明智的选择。一些教师教学技术娴熟,而当他致力于为自己的课找到一枚与众不同的标签时,很可能会违背规律,忽略教学对象。基础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样的“教”没什么社会价值。

教学,像长途跋涉,带着一群儿童、少年,或是稚气未脱的青年,往前走,有时停下休息,偶尔也会绕点儿路,甚至会走错路;虽然我们可能熟悉这段路,但我们每次带着不同的人;他们最终要去不同的远方,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他们视为同行者,抑或是智慧使徒,要在遥远的未来,当他们回望人生之路时才能判断。

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可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点点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下载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心得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一本于2015年出版、由特级教师吴非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编写的一本针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书籍。作者以数十......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做教育的思考者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实验二小:赖桂林 在2015年的10月份,学校下发了《静悄悄的革命》和《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两本书籍,从书名上看,后者《课堂......

    雷锋精神内涵(样例5)

    精神内涵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

    课例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十课 《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课例 西街小学 张红秀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第十课。本......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笔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笔 王永德 2016.1.25 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两本著作,根据学校读书活动的安排,每位教师交......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心得体会专题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心得体会 章华小学 李芳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一本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者吴非先生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读后感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是吴非先生在他多年从教的经验基础上,用他深邃的眼光和思维,向我们剖析了复杂的课堂中各种景象背后的原因,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课堂教学的......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路栗平放暑假前,校长推荐给我们两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和《国学与人生》(傅佩荣)。因为从校长那里先拿到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