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时间:2019-05-15 11: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一篇: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

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兴隆乡人民调解工作瞄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四个三”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全乡和谐新农村建设。

发挥三大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优势。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济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措施,有效地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力量。二是发挥综治办综合协调的优势。强化综治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其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组织综合协调作用。三是发挥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优势。把民调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了各单位抓民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整合三大力量,搭建工作平台。遵循“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形成优势、强化基础”的工作原则,多层面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基层民调队伍建设。一是整合村级民调力量。村委会建立调解委员会,确定2-4名调解员,每个自然村确定4名综治信息员。二是整合民调综合力量。举办乡、村两

级调解人员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了基层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运用三大方式,规范调处行为。一是现场调解。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入户调解,及时制止事态蔓延扩大,增强调处的及时性。二是庭式调解。将双方当事人集中到调解室,由调解委员会值班领导主持调解。三是巡回调解。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及早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和其他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矛盾纠纷的转化和发生。

瞄准三大目标,确保调处实效。乡党委、政府始终把保稳定、促发展、赢民心确定为“大调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调委会主抓,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大民调”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乡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调解成功24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为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篇:创建和谐平安乡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创建和谐平安乡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阿子滩乡政府乡长:侯小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那么,作为农村基层政府如何围绕这一目标,促进乡镇的平安创建工作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深入乡村调研,通过对干群反映的难点、热点、焦点、疑点等问题的调查,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的关系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新农村建设既要治穷,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要治愚,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还要治乱,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建立农村治安新秩序,实现农村平安稳定。平安创建工作就是要解决治愚、治乱的问题,从而为治穷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平安创建要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安居乐业,影响农村社会大局的平稳,而且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是否能够深化、农村民主法制进程是否顺利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是否得到不断提高。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相辅相成,平安创建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创建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能否实现。新农村建设创造出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又反作用于平安创建,不断优化平安创建的质量,提升平安创建的档次,最终实现良性互动互补。

二、当前乡镇平安创建工作存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种类矛盾纠纷仍较突出。

当前,全县农村不稳定因素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的矛盾引 起:一是经济利益矛盾。主要为土地山林塘库承包、资源开发、灌溉用水、国家征有和土地与赔偿等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矛盾。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老龄人的养老、医疗保险、贫困户的救济、“三无”(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私人借贷、交易、继承等方面后经济纠纷也较多,严重影响农村稳定。二是政治利益矛盾。如:在村民委员会直选过程中产生的当选者与落选者的矛盾。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权力之争等等。三是思想观念矛盾。封建宗教观念引发的宗派矛盾,新旧思想冲突引发的上下辈人之间的矛盾等等。四是婚姻家庭矛盾。如:离婚案件、赡养、扶养问题增加从而引发家庭纠纷等等。五是历史遗留矛盾。如:工程建设、村办企业、农垦场遗留的债务负担等历史矛盾。六是干群矛盾。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导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执法程序不规范、效率低下、执行不力等问题,引起群众不满,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居高不下,村级干部在经济管理中缺乏公开透明、分配不公、贪污腐化等引发的矛盾较多。此类矛盾引发大量群访和个访事件约占农村上访总的60%以上。

(二)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诈骗、盗窃等侵财类案件仍居高不下。由于乡村公路交通的发展,运输条件的改善,诈骗、盗窃犯罪分子将手伸向农村。近年来,农村丢包诈骗、电子元件诈骗、假冒名贵药材诈骗、“兑换外币”诈骗、婚姻诈骗、利用迷信消灾诈骗等较为盛行;机动车辆、农机具、电力设施、通信设施、耕牛等生产资料以及牲畜、家禽等生活资料被盗现象比较严重;在山区盗伐林木、盗猎珍稀动物、非法采矿、采沙、采石违法犯罪突出。二是杀人、伤害、抢劫致死人命等八类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中,杀人、伤害案件大多因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微小利益引起;抢劫犯罪大多因为贫图几千元,甚至几十元的财物而引发。三是农村一些地方成为收销赃物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场所。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农村一些地方成为机动车、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被盗物品的收赃销赃场所。与时同时,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农村市场,特别是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等农资产品对农民生产生活危害很大。四是劳务输出带来的治安问题。由于盲目外出,很多务工人员没有专业特长,文化素质偏低,异地生存困难,导致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走向违法犯罪;同时,由于农民工法律观念不强,加之国家缺乏保护农民工正当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致使拖欠民工工资、因工伤亡事故得不到妥善解决等事件屡屡发生;劳务输出也形成许多空巢家庭,导致农村照顾未成年人和老人关爱不到位,农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村青壮年男性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妇、幼,造成村社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组织参与巡逻守护人力困乏,致使盗窃公私财物、拐卖妇女儿童、侵害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三)农村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一是交通安全事故增加。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网络的扩展,机动车辆的增加,加之一些农民群众交通法律意识淡薄,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违章超载等,致使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二是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开掘乡村道路、修建塘库沟渠等过程中,因管理失控,安全意识不强,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三是农村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目前,全乡广大农牧村群众有40%以上的居住在串木房里,建筑耐火等级低。同时,农村使用柴草、蜂窝煤做生活能源的占80%,柴草、燃油、煤气、农药等农用易燃物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容易发生火灾。

(四)农村平安创建的困难和问题突出。按照省、州、县部署,我乡经过一年时间的平安创建活动,在农村建成了一批平安示范村和平安示范单位,虽然基本符合创建标准,但创建的范围有限、量少质弱、档次不高,创建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一些农牧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村级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农牧村基层党员领导只重视抓经济建设,不能正确处理好平安创建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治安工作特别是治安防范思想认识和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现象严重,村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威信和工作责任心,致使平安创建工作在基层难以真正落实。二是经费严重不足,机构人员不到位。平安创建工作需要投入相应的工作经费,农牧村——特别是经济发展滞后的村组,村上无集体经济积累,无经营项目,加之农业税费取消,一些地方农牧村综治、群防群治经费未真正列入财政预算,导致平安创建办公场地、设施装备、巡逻守护人员待遇报酬、物防、技防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工作难以落实,严重阻碍了农村治安工作的正常开展。综治办编制未列入三定方案,综治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村社治保组织、调解组织、“两劳”帮教组织不健全或名存实亡,村治保主任由村支书和村主任兼职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农村法制建设薄弱,治安防范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有的村社一年都没有开过群众会,对群众的法制宣传还是停留在放广播、写标语、发资料上,群众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缺乏了解,致使出现纠纷、矛盾不能依法表达诉求,不会通过法律政策依法解决,从而酿成案件;同时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推进乡镇平安创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约占全县地域面积的98%,农业人口约占全县人口99%以上,农村地域面积广、人口多,地形以山区、黄土高原为主,农民居住普遍分散,经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平安创建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工作中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政府支持,农民建设的原则;因此平安创建要紧紧围绕这个特点开展,积极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1、党政领导要重视。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平安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在将平安创建作为落实“三大要务”、“六项重点”的重要工作之一的基础上,把平安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奖惩。

2、政策决策要科学。在制定出台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时候,要对影响平安建设的因素和风险进行认真评估,科学制定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的规范性政策,依法治理,分步化解历史遗留矛盾,从而减少社会对抗因素,促进农村平安稳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特别要把解决农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老龄人口问题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影响平安创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3、规划设计要合理。在新农村建设部署、规划上,要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硬件上,村委会要设立“三室”:平安创建室、驻村民警警务室、民间纠纷调解室;在新农村布局规划上,要将物防、技防及消防通道、消防栓、消防池纳入设计范畴,农房设计要经过城建、消防部门审核批准;在土地划拨、资金补贴等方面对愿意集中修建房屋的群众予以优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集中建房的积极性,这样,既利于在改造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方面节约资金,又利于治安防范工作,减少巡逻守护工作中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

4、资金投入要到位。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国家、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农民个人在资金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为此,要加大农村平安创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由各级财政、物价等部门牵头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由县、乡财政划拨和采取“一事一议”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向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筹措群防群治所需工作经费,用来解决农村平安创建办公、巡逻守护、宣传等工作经费及巡逻守护人员报酬问题;落实办公场地,改善办公条件。

5、工作机制要创新。一是实行农村平安创建目标责任制。把平安创建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县各部门、单位均要挂钩联系一个村,对联系村的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对口扶持。三是完善监督奖惩机制。首先要将科学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与村干部任用、评优选模挂钩;其次,组织、人事、纪委、监察、政法、综治、目标督查等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对村干重视、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村组、单位坚持表彰奖励;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影响恶劣的治安灾害事故以及恶性刑事案件的,要追究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滞后的要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到一票否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关注民生、改善民风、体察民意,体现民主。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作为直接服务于百姓的基层政府必须从解决民生、民风、民意,体现民主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第三篇: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唐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素质偏低、设施落后、发展不够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落实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上。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一哄而起、哗众取宠,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不断向远大目标迈进。

一、解决三个问题,打好工作基础

1、班子领队。村级班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村班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将会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准当家人和领头雁。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村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新农村建设成效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和村组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

2、规划先行。农村情况纷繁多样,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体现创新,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人文素质提高、乡土人情发展、村居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繁荣、科学社会进步纳入规划的基本范畴,突出农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有预而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3、文化推动。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文化产业、“文化中心户”为抓手,培育和推广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建于一体的“文化人”,鼓励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宣传普及先进文化,开展“十佳农户”、“文明庭院”、“生态庭院”、“致富能手”创建活动,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理顺三个关系,革清发展思路

1、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新农村硬环境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展示规划科学、建设有序、文明清洁的良好态势。新农村软环境建设就是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治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协调发展。硬环境为新农村构造框架,软环境为新农村增添灵魂,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2、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近期发展的重点是繁荣农村经济,摆脱贫困状况,夯实小康社会建设基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在持续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切实履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智慧,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底子薄、观念旧、条件差等原因,任务重,难度大,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既不能望难兴叹、碌碌无为,更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条件好的可先行一步,条件差的积极工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

三、发挥三个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1、典型示范效应。宏观上,通过办点示范,丰富内容,完善规划,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微观上,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农民群众中的致富典型、建设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一人带出一户、一户带出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建设目标。

2、分类指导效应。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异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在整体规划和发展模式上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在建设进度上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比学赶超。

3、部门服务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经济金融、农业水

利、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担负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职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服务,广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三个结合,务求建设实效

1、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寻找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在规划上,融会贯通,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建设中,合理布局,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稳步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宽经济空间,适度适时培育农产品、工业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后续力,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2、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创优投资环境,引进经营业主,利用民间资本,培育市场机制,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效发挥交通区位、自然生态、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林特土产、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培育亮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总体规划,加大对公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基地的扶贫力度,重点实施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党委

第四篇: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阳固镇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提升

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杞县司法局阳固司法所积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努力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镇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基层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排查、调处和化解。主要工作情况是: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排查化解、纠纷信息快速快递等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二)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三)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四)健全完善调解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五)健全和完善预警机制。

(六)规范应急处置机制。

(七)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民调解工作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各部门的协作配合。阳固人民调解工作将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调解工作方针,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预防功能、化解功能和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积极

化解矛盾纠纷,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为构建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杞县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一、长寿区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区始终按照胡总书记“314”重要部署,紧紧围绕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抓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主城发展,力争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的“工业高地、都市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区域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流的生态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2007年,全区完成GDP总量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32 %;农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0.8 %;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同比增长19.5%。

近年来,我区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渐显现,逐步形成了柑橘、蛋(肉)鸡、有机水产品、能源甘薯四大优势产业和蔬菜、生猪等潜势产业。目前,我区已发展柑橘面积21万亩,蛋(肉)鸡500万只,10万亩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进程加快,长寿湖生态鱼已获得绿色有机鱼和国家名牌农产品认证,能源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柑橘产业发展规划》、《蛋(肉)鸡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规划》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区以“生态养殖——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我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条件。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大、加快、加强”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工业的成果武装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化解产业空虚、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大事来抓。

(二)构建完善“五大体系”

1.现代农业装备体系——下大气力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现状,我区及时调整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即: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在最近五年内,区财政将以产业扶持为重点,配套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总投入约5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入1.8亿元,交通建设投入1亿元。

二是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采取“集中财力、集中时间、集中投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薄弱环节。把各部门、各行业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专项资金适当归并,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

根据国际国内、市内市外“农”情形势,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格局,并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打造重庆都市农业基地”,到2012年建成全市农业产业“四个第一”,即:最大的无公害柑橘基地,规模达40万亩;最强的无公害蛋(肉)鸡基地,规模达2000万只以上;最大的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规模达10万亩以上;最大的能源甘薯生产加工基地,年加工生产乙醇60万吨。

同时,我区十分注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打造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这种关联产业链目的是把千家万户的小市场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市内外大市场连为一体,实现农业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需求、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我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我区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对技术队伍的高新技术教育、对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教育,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是尝试实行科技研发课题招投标制。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承包制。三是大力推行校地、企地合作。

4.现代农业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区要重点围绕柑橘、蛋(肉)鸡、水产、生猪、蔬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过程监测、市场准入等手段为突破口,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打造渝东物流中心,促进农产口市场流通,逐步建设起完善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按照我区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批发市场与中转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建设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市场流通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农资产品、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培育造就“一个主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之计。

1.培养新型留守农民

一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或农民学校,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开展大规模培训,或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在家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三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规模经营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的骨干农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种植、养殖技术能手。

2.加强外出务工农民培训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我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制度,实行高、中等职业培训与企业岗位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实用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广泛就业和稳定就业。

下载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好文明村创建工作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抓好文明村创建工作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

    创新社区工作思路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创新社区工作思路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努力构建一流和谐宜居社区 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 魏民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区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

    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工作要点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疆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柯坪为目标,以解决制约经济和......

    切实抓好四方面工作加快建设新农村步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XXX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突出集体增收、群众增......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浅议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

    发挥组织核心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发挥组织核心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简介黄家庄村位于来紫堡乡最东端,宛川河下游北岸,8个村 民小组961户3962人,村党支部下辖八个党小组89......

    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篇)

    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和......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农村建设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或者说建议。 一整体布局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