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投入管理
余姚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宁波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管理,促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育经费投入
1.教育经费保障到位。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经费纳入市财政公共预算保障范围,中小学预算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2010年财政经常性收入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5%;财政对教育拨款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0.81个百分点;财政对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50.5亿元的19.19%(按同口径计算为21.1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07%。
2.义务教育实现零收费,中小学生助学体系完备,实现广覆盖。在贯彻执行上级助学政策的同时,我市出台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助学政策。各学校坚持按规定将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到不打折扣、不留空白,得到广大群众包括新余姚人的欢迎。
3.教师工资统一发放,义务段教师率先实施绩效工资。
4.确保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足额到位。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按照高于省、宁波市定标准执行,全额由市财政预算保障。9月份市财政出台政策,提高高中段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和教师培训费计提标准,高中段公用经费生均提高300元,教师培训费计提比例提高到3%,二项调整财政年增加投入1200万元以上。
5.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市财政安排4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前教育幼儿园新建、设备和师资建设等投入。
二、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
1.预算管理规范
我市中小学预算管理已经制度化。每年10月由市财政局和教育局联合印发预算编制通知,以文件形式下发,分直属学校和乡镇(街道)二级进行布置,预算的编制、上报、审核、批复和执行程序规范,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规定。严格预算执行,充分发挥集中核算机构和国库支付中心的核算、监督职能,全程跟踪单位预算的执行。
2.财务管理到位
教育财务工作以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为目的,坚持服务和监督并举。在主要由市保障教育经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财政所和教辅室的管理监督职能,实行二级管理,既抓财务制度建设,又抓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初教育局重新组织成立5个财务互助组,定期进行业务交流和财务互审互查帮辅活动;暑期教育局财政局举办会计人员业务培训近150人参加。
3.加强教育内审。制定了《余姚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实施办法》,分级成立内审机构,年初教育局组建了教育财务管理中心,局内审组现为市内审协会成员单位。制定年度内审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发挥教育内审的监督服务职能。
余姚市财政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
第二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宁波农业局
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文 / 宁波市农业局
应国方
近年来,我市各地紧紧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两区”建设,扎实开展助农增收服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55.76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18元,同比增长15.8%。
统筹资金投入
加大保障力度
我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农业产业基地为抓手的现代农业建设。目前,已发展提升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两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完成市定第一轮粮食生产功能区81.3万亩建设任务。去年全市新启动建设6个现代农业综合区、14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和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项目。
项目的建设需要资金投入来保障。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主动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意见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对我市的投入。据统计,全市“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市、县对农业的投入共达24.9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0.35亿元,增长71%。其中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市、县财政投入达7亿元。根据《宁波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设定,从2011年起的5年内,全市计划实施八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757个,总投资额达43.3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为19亿元。去年全市地方农业投入预算安排达6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8%,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安排农业投入项目资金为24710万元,主要扶持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园区500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350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3000万元、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35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000万元、农技推广800万元、种子种苗工程500万元等。县级财政专项安排农业投入项目资金为37555万元。
加大资金整合推动“两区”建设。为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进程,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由市财政局牵头已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扶持资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去年市财政投入“两区”建设的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31400万元。
一是“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000万元。具体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资金(含标准化建设试点)3500万元、安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800万元,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其他来源安排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资金4700万元。
二是“两区”专项资金10000万元。其中现代农业园区专项资金5000万元:具体包括原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资金3000万元、原农业科技园区资金1000万元,新增安排100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
三是整合各部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400万元:市农业局归口管理的畜牧统筹发展资金1000万元、市海洋渔业局归口管理的海洋渔业产业资金800万元、市水利局归口管理的节水灌溉3300万元、市农机局归口管理的农机作业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0万元、市财政局归口管理的中央现代农业(畜牧)发展资金2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资金1900万元(含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总之,通过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很好地整合了相关的资金资源和工作力量,使“两区”建设的合力大大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项目管理
提升投资绩效
为适应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健全项目储备、专项资金管理、项目监督检查、资金绩效评价等覆盖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的一系列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起以“规划导向-项目设计-资金投入-绩效评价”为主线,规划、项目、资金、监管有机结合的运行管理体系。
(一)以发展规划为龙头,合理确定项目资金扶持重点。
着眼于农业中长期发展,以已出台的《宁波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为依据,落实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以规划为龙头,定位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产业和扶持领域,设计工程项目,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基本确立起以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粮油生产、畜牧业、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基础保障体系、农产品流通和农业“走出去”等为重点的农业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体系。督促落实规划各类项目建设,巩固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逐步构建和实现以规划定位项目体系、工程支撑规划实施、项目保障工程建设的框架和理念。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行为。
为切实加强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我们以农业部、财政部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依据,根据市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分别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在农经网站上公布,既使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又加大了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以确保农业专项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三)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强化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监管。
为推进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我市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对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近年来又扩大到农村沼气、现代农业(畜牧)发展资金、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市政府和市财政局专门出台工作要求和实施范围,目前这项工作已成效初显。
我们的做法是:按照“统一申报、公开程序、民主决策、评审论证、跟踪问效、监督抽查”等规范化的项目监管机制要求,将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预算安排结合起来,作为项目立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落实项目管理责任,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逐步形成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责任明确的资金项目监管机制。通过绩效评价,很好地起到了引导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产业间的合理分配、有效集聚,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作用。同时,通过量化分析投入、产出比、效益情况更加直观、明晰、便于各级、各部门在投资决策中参考。
(四)以项目储备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项目申报质量。
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标准、分级储备、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积极做好农业项目储备工作,实施将符合规划和扶持重点的项目经专家评审论证后,合格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对申报中央和市级立项的农业建设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努力做到资金一旦落实,项目就能立即组织实施,以不断提高农业项目申报质量和建设水平。
(五)以示范宣传为手段,充分发挥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典范总结宣传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不断总结和挖掘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新科技、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综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对现代农业建设成效进行系列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使投入的农业项目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认真学习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扎实有效的投入保障。
(责任编辑:王润来)
第三篇:学前教育财政投入5年增5倍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5年增5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答记者问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6 月 5 日 3 版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下一步,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和提质量。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情况如何?
答: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从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学前教育年均增长最快。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二是从财政性经费中各级教育所占比重来看,学前教育提高幅度最大。从2008年的1.3%提高到了2012年的3.2%,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远高于义务教育、普通本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问:中央财政是如何支持地方发展学前教育的?
答: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中央财政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了支持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8个项目,包括:从2010年起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从2011年起会同财政部实施的四大类7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这8个项目,支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为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包括四大类:第一,支持校舍建设。中央财政投入382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乡村幼儿园4500余所,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约8万所,在中西部13个省区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巡回支教试点1500个。以上项目受益幼儿超过1000万人。第二,实施综合奖补。中央财政投入91亿元,对各地扶持城市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奖补,3年来扶持约6.9万所次,受益幼儿超过1000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多万人。第三,推动幼儿资助。中央财政投入16.2亿元,对各地制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进行奖补,平均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300多万人。第四,提升教师素质。中央财政投入11亿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8个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精心设计,全方位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学前行动计划的实施。问:下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当前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一些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依然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难,幼儿园教师工资低、待遇差、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幼儿园办
园不规范,“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协调”:
一是幼儿园布局结构与老百姓的入园需求相协调。更加注重幼儿园建设的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分布流动、就近入园的需要等因素,做好幼儿园的布点工作。二是运转能力与建设速度相协调。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办幼儿园基本投入保障机制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切实解决目前幼儿园财政投入过低、依靠收费维持运转的现状。三是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协调。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把提升后续发展能力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做好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问: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答:我们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将继续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继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国十条”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做好新建、补建和清理整顿工作,努力满足小区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民办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各地尽快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他们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并加强收费、质量等方面的监管。
问:当前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有4个方面任务:一是扩资源。着力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等困难地区和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的“入园难”问题。二是调结构。重点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大幅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优化幼儿园布局,让孩子们“方便上”、“上得起”。三是建机制。重点是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用人机制,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提高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提质量。重点是完善幼儿园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篇: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民生实事
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民生实事
1-10月,全市民生类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4%
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资金筹措保障力度,优化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十件实事”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项目有序、顺利实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10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6.1亿元,其中,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类支出累计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占财政支出的72.4%。随着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比重的持续提高,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促进科教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稳固现有财政教育投入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三增长”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支持新扩建省优标准幼儿园40所,建成使用后可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统筹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主城区10所学校校舍进行改造,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扩大政策普惠范围,不断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惠民示范医院创建,继续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应用,逐步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为本市结婚登记的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目前已免费孕检逾5万人,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9.08%。推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市区11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项目建设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一个管理平台和七个追溯子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进一步增强肉菜流通安全管理能力,让市民吃上放心肉菜。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先后投入1.3亿元支持工程实施,美化农村环境。
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围绕健全完善弱势群体保障机制,从今年7月1日起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10元和290元,大力支持实施城乡低保标准提升扩面。支持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场所建设工程,已建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场所50多个、安排910余名残疾人就业,从七月份开始将城乡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160元和110元。按排财政奖补资金360万元加快主城区建设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支持城乡低保户有线电视收看全免费,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强化资金统筹保障,促进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升。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规划要求,积极提升全市公共交通运行能力。支持新增10个市区公交(出租车)场站,增设、优化10条公交线路,按照每辆补贴12万元的标准,拨付新置80辆公交车补贴960万元至市公交总公司,增强公交营运能力。投入财政资金1300万元用于主要线路运行时间延长,加密郊区线路班次和降低公交车票价补贴,降低群众交通成本,方便百姓出行。
第五篇:浅析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对策
学前教育是具有公共性和专业性的公共资源,社会在这一资源的分配上应当秉承公正、平等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较小,办学所需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但其相对能力却在下降。为缓解这一矛盾,学前教育成本开始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这种成本分担定价模式能有效缓解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但也导致学前教育有失公平和收费贵等新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对策。
一、学前教育的准公共品属性分析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按照产品收益范围的差别,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通常,学前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形式上的不可分割性、效应上的正外部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等基本特征。
(一)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排他性。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因为学前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够公平地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只有受教育者付费才能消费学前教育资源。
2、非竞争性。学前教育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只需追加相对低廉的社会成本便能连续地为追加的消费者所消费,其边际成本曲线富有弹性。
(二)形式上的不可分割性
教育的本质是在培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未来,教育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盈利的行业而是一个公益的事业,学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只是免除了公民必须上幼儿园的义务,而不是免除了政府提供学前教育这个社会公共产品的责任。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
“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效应上的正外部性
幼儿教育是否具有正外部效益是政府应否给予财政补助的重要依据。外部性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说的是如果一项经济行为附带地也对其他消费者(第三方)形成影响(获益或受害),而相应的成本并没有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就出现了外部性。按照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在存在正外部性的领域,必然会投资不足。因为这类投资不仅给当事方带来收益,也给其他方带来收益,但当事方只能根据自身的收益来确定投资水平,因此,这个投资水平一定小于社会最优的投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投入就变得非常必要。那么,幼儿教育是否具有正外部性? 除了投资者(家庭)之外,有没有其他受益方?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教育的受益者除了儿童个人、家庭之外,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概括起来:幼儿教育对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长期的积极效应,可以提高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提高国家的公民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幼儿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就业机会,促进男女平等,减少贫困人口,降低社会救助费用; 幼儿教育有利于打破“ 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公平。
(四)幼儿园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1、公益性
学前教育对个体而言是“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对社会而言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国家而言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经济角度看,是“筑建国家财富”,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从政治角度看,是国家战略项目,具有公共服务体系组成成分的性质。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显著的公益性。
2、普惠性
①普及性——解决“人人都要接受”的问题。学前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生活的基础,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程度越高,对社会越有利;覆盖面越广,对国家越有利。大力推进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
年)明确提出,出生即是学习的开始,各会员国应为所有儿童提供早期的保育和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强调“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所以,不管从个人,还是社会,抑或国家的角度,都必须引导和力推学前适龄的新一代公民接受这一阶段的教育。
②普惠性——解决“人人都能接受”的问题。普及与普惠是相辅相成的,要普及就必须普惠,只有普惠才能普及。在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经济能力还很低的现实条件下,要推进中低收入家庭积极承担学前教育支出,扩大学前教育普及面,就必须大力发展价格适度,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经济水平的“广覆盖”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在普惠中普及,在普及中普惠,使普通民众“上得起”园,普遍惠及每一位幼儿。
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的现状
(一)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比例高于私立幼儿园
目前,北京公办性质幼儿园占67%,上海市占71%,许多地区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比例高于私立幼儿园,各地的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办幼儿园的发展,福建省将在近年逐步增加投入,在各地兴建公办幼儿园,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虽然我省目前与先进地区的现状尚有相当差距,但对公办幼儿园作用的认识可谓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私立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卫生保健等方面不够完善 私立幼儿园因主要的投资为私营企业或个人等,大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证乱办学现象严重。据2009年统计,泉州私立幼儿园有320多所,无证幼儿园有135所,2010年通过排查,私立幼儿园增至500多所,无证办园228所。二是园舍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卫生条件差。很多幼儿园厨房没有“三防”设备,食品加工流程不符合卫生要求。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很多私立幼儿园没有消防设备,一些幼儿园租用居民住宅楼,疏散楼梯只有一个;部分幼儿园司机及车辆证照不全,车况令人担忧,且常有超载现象。私立幼儿园作为半公益半营利性教育组织,受到自身特点的限制,有的私立幼儿园过多追求盈利性,导致了学前教育中一些扭曲的现象出现,如超班、超额招生,减少教职员工的配职数量,园舍设施设备简陋,追求低投入、低品质、高回报,私立幼儿园“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忧患。据调查,南安市农村私立幼儿园有100多所,基本没有消防设备,食堂没有“三防”设施,非校车接送幼儿情况严重,有的幼儿园对教育部门下达的整改通知置之不理,私立幼儿园呈现出“扶起来、难管理”的局面。
(三)私立幼儿园资金不足,入园难,乱收费现象严重
广大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占城市多数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很少能分配到财政资金。经济困难家庭的幼儿,绝大多数还不能获得财政资金的资助,不能获得公平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现在90%的幼教类属于财政拨款,私立幼教只占很小比例,如此情况造成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公办幼儿园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完善,而且收费低廉。而私立幼教基本上属于“草台班子”,想在招生上占优势,就要压低学费,这样又影响教育的基本投入和教师的稳定,于是私立幼教要不就是“贵族幼儿园”,动辄每月2、3千元,每年5万、8万要不就是“小饭桌”,根本谈不上教育。许多私立幼儿园还利用兴趣班、特长班等进行额外收费,各种代办费名目繁多而且成本不透明。
三、针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财政投入不足,地方之间差距大
在全国普遍存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同时,地区之间财政投入和入园率的差异之大也到了惊人的程度。2008年,上海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总教育经费的比例为7%,生均预算内经费6738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则分别只有0·3%和141元,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由于财政投入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区间幼儿入园率的巨大差异。我们根据2008年各地常住幼儿人口数和在园幼儿数计算发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浙江和上海都达到了107%,而西藏和甘肃分别只有10%和35%。
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多数地区的政府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给予应有的地位,而是过多地依靠市场提供学前教育经费。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政府财力雄厚,但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极少,幼儿园90%是民办,经济困难家庭幼儿资助制度也没有建立。在经济落后、政府财力薄弱的中西部农村,不少乡镇、甚至一个县内的所有乡镇连一所公办幼儿园也没有。
多年以来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到预算内教育经费的1·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不足,无法满足幼儿的入园需求,幼儿入园难现象普遍存在;各地存在着大量不具备基本办园条件的未注册幼儿园;已注册幼儿园存在大
量不合格教师,教师收入低福利差,缺乏必要的游戏场地和玩具学具等基本的物质条件;学前教育生均经费远远低于小学和初中,OECD国家2006年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是小学生均经费的0·82倍,我国2008年只有0·23倍。由于投入不足,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缓慢,直到200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0·9%。
(二)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幼儿园收费差距大
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有关的是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混乱和差异大。条件好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普遍违规收取赞助费或择园费,如在北京市的调查发现,子女进入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家长,60%交纳了赞助费。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利用兴趣班、特长班等进行额外收费,各种代办费名目繁多而且成本不透明。在部分幼儿园高额收费的同时,不少条件差的幼儿园则或者是限于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或者为了竞争生源,收费很低,甚至低到根本无法为幼儿提供有基本质量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三)学前教育法制不完善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四)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偏高
中国教育经济的增长致使教育消费成为中国人民消费中的重要项目。学前教育,在教育消费上涨的潮流中异军突起。然而,城市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教育产业化的演进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所谓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是指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目前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是偏高的,公立幼儿园根据其教学条件、规模、师资力量等分为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等,其收费略有差别,示范性幼儿园价格稍贵。孩子上公立幼儿园每月平均托保费为300余元,一年为4000余元,同时园里还开设各种特长教学班,每月收费300余元,一年总费用在7000~8000元左右。与公立幼儿园相比,私立幼儿园的收费则高出许多。城市小区私立幼儿园每月平均托保费1200元,一年14400元,如果加上特长班的费用每月平均300余元,一年的费用将达到18000元左右。
四、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是民生财政的重要工程
(一)财政支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幼儿园教育中政府责任的趋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依据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中国家、社会教育力量的对比,创设普遍的入学途径,保障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下一阶段政府的主要责任。
幼儿园教育将普惠大众我国幼儿园在创办之初是部分人享受的福利.受惠群体很小。随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中下层子女也有机会接受幼儿园教育。2004年全国3—5岁幼儿入园率为40.75%,其中城镇54.4%,农村31.9%。据国家督导团的调查,2004年北京市全市幼儿入园率多年保持在80%以上,其中城镇地区达到9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幼儿教育价值认识的深入,家长和政府将更垂青对学龄前幼儿实施系统的、正规的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此外,从实际情况来看,系统学前教育受教育对象有从原先3—6岁的幼儿拓展为0-6岁的婴幼儿的趋势。近今年,各类亲子园、胎教指导机构发展迅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也提出了适龄儿童基本能接受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
在这个阶段,政府责任的重点是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对公共利益进行补偿,促进幼儿普遍入学这个公共目标的实现。九五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围绕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公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的表现就是区域、个体间教育资源的享有差异显着。维护教育公平,给予弱势群体特殊照顾,调节区域间的不平衡都是民办教育举办者回避的领域。
这时政府必须身体力行,承担起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了政策倾斜以外,政府需加大对这一类公共服务的投入。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 “政府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财政支撑;同时,政府的所有行为都会反映到财政上”。
(二)财政支持有利于规范教育市场
一是抓重点,着力解决学前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问题,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未来3年要有明显提高。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完善学前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调整改造城镇小学办幼儿园,实行独立办园。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心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中心
幼儿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和个人举办幼儿园。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五、今后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支持的对策
(一)借鉴国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经验和启示 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 世纪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
国家介入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定幼教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欧洲经合组织国家(OECD)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持幼儿教育。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虽然没有像OECD 国家那样管理,但也通过多种支持方式承担起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责任。这些方式包括:
1、国民教育向下延伸。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做法。我国澳门特区已从2006 年开始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学前教育1~2 年。台湾地区也已推出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K 教育)计划,并于2004 年从“ 离岛”(澎湖、连江、金门等)和原住民集聚地开始试行,优先扶助资源弱势与文化不利地区,然后逐步向全岛推进。
2.、国家专项拨款资助面向社会处境不利幼儿的早期补偿教育。如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和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等。3.政府举办一定数量的公办园。对政府认可的非盈利性私立幼教机构提供财政补助。4.通过各种方式(如返还个税、发放补助等)为幼儿家庭提供保育和教育资助,等等。
(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支持的对策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为加快解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切实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会议决定,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进一步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一)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有富余校舍资源的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按照一定条件招聘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
(二)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中央财政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支持发展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对地方扶持多渠道举办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等,中央财政根据工作实绩给予奖补。
(三)从2011年起,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四)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给予奖补。
结论:
增加财政投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基础,教育公平是起点。在完全的教育市场条件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家庭收入直接影响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机会通过影响人的发展进而影响家庭收入。这样一来,贫富差距上的“马太效应”可能无限制地循环下去,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埋下城乡、地区、阶层间矛盾、紧张、冲突的隐患,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体现了对儿童和人民群众的关爱。
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达到、公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幼儿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怎么改? 制度创新应该如何体现?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合理走向应该是什么? 我们认为,我国以往幼教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幼儿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有限的幼教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效益不高。在国家整体投入做到逐年增长,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幼教,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资源分配不公平、效益不高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
资源分配不公平、效益不高的问题涉及到投资体制问题。应该承认,我国幼儿教育投资体制是存在问题的。这或许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发展到今天,这种投资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改革是必须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常讲“存量不变,增量盘活”,对幼教体制改革有一定启示。我们建议:
1、国家投入的公办园应切实发挥示范、培训等多方面作用,让国家财政投入通过直接和间接多种途径使更多儿童受益。
2、作为单位福利的企事业幼儿园从单位剥离出来之后,应该转为社会福利,国家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时,应在社会福利系统中考虑用适当的方式将其加入。
3、增量部分面向弱势群体,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面向弱势群体的幼儿教育投入效益是最高的。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优先在农村、边远地区及社会处境不利人群集中的地区实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待条件具备后逐渐扩大至全体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