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论大学生责任感
郑重谊1 戴荣四1 肖茜熔2
(1.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目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并从教师、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情感交流、分层次教育等方面提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 责任感 原因 培养
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把成才看作是个人发展与社会的统一,因而有强烈的成才动力,而缺乏责任感的大学生则把成才看成是单纯社会的事或个人的私事,其成才行为受个人兴趣、好恶及个人短期利益的左右而不能持久,且动力不足[1]。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责任感无疑是这一现代人力资源的核心素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的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目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入手,分析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责任感现状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把人的责任感分为几个层次,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自身意识、社会、家庭、学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责任感弱化倾向,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2]。
1.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没劲”是这类学生心态的典型反映。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空虚,情感萎顿,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天天嘴里喊着郁闷。
2.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大到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想参与。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
3.无意义。一部分学生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了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社会都看得很灰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也渐渐冷漠起来。
二.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
1.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与道德传统,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伦理。但由于目前我们已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经济竞争基础上的,它是通过市场这一杠杆来实现资源的分配、产品的生产,通过对市场的占有来实现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碰撞与融合是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转型必然促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冲击固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经历了社会转型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和调整的全过程,他们在感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消极效应的冲击和挑战,即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淡漠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弃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这些主要体现在三个反差上:一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求实惠和实际;二是校园内外的反差,即实际存在作者简介:郑重谊(1982-),男,汉族,湖南人,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道德双轨现象。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低水准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也在蔓延,长年累月、苦口婆心教育的成果,常常被某些错误舆论导向和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丑闻抵消;三是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当前部分大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牺牲未来。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求新与守成、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淡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因此,有部分大学生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在物欲与外加因素的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做称职的父母,而对如何做称职的子女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略,造成家庭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缺失。从农村到城市,中国家庭几乎都有同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孩子”。家长在物质上为孩子透支性地付出,甚至沿街乞讨也供孩子花费,但在精神上却忽略教育。这种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们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
3.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尽管高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的教学过程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按照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在的大学不论是培养模式还是课堂教学中仍然是重灌输、轻引导,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动者[3]。
4.信息化、网络的影响
首先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使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出现了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个人本位主义、实用主义的现象;其次沉迷虚拟网络,极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感是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而不断强化的,只有当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时,才会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扮演的虚拟角色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并且没有人去追究,于是大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社会中频繁转换角色,混淆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定位,而导致社会责任感淡漠;再次沉迷网络虚拟的人际交往模式,会淡漠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的关怀与责任。在互联网中,大学生们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或化名方式进行网络人际交往。沉迷于网上交友的大学生们常常分不清虚拟的交往和现实的交往,导致他们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的真诚与关怀。
5.对责任与自由的错误解释
由于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学生对责任与自由产生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误的科学解释所致。早先信奉自由的种种观点,都与那种信奉“意志自由”的信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承认人的心智的功用被认定为必须要服从一致性规律的观点,个人人格的作用对于自由观念和责任观念来讲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社会中一个既享有自由又承担责任的成员,处在既具有特权又负有责任的特定地位;我们欲实现自由,就要清楚自己的责任[4]。
6、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影响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别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膨胀,使得许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减弱。
三.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1.教师以身作则是榜样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老师自己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以身作则,老师把学校
当作家,把学生当作亲人,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学生才会产生这样的意识。把学生的事看成自己的事,维护学生的利益,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护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2.学生骨干是基础
学生党员、各级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老师联系学生的纽带,因此,学生干部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广大同学的责任意识。对学生干部要专门进行培训,要培养干部树立责任意识,以身作则,给他们明确职责,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各项工作,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并让干部对同学的责任心得到同学的认可,并成为学生的榜样[5]。
3.社会实践活动是途径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参加社会实践,促进知、行、情的相互转化[6]。许多责任感较强的大学生,中学时代都当过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学校和教师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在这种实践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而且强化了他们履行责任的意志行为,把当干部的荣誉感升华为责任感。而那些社会责任感较差的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很少担当过学生干部,由于缺少这种实践机会,在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中,自然就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因而使他们感觉到社会责任感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因为涉及社会太少,所以感觉社会离他们很遥远。这种实践机会减少,就会引起责任感的下降。为了加强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中,通过认识国情,认识社会来认识当代大学生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使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发生从实践—认识—实践质的飞跃。同时通过组织公益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情感交流是激励
当代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认为自尊感与责任感是迁移能力最强的人类情感,并且认定他们之间重要的相关性,即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最大情感障碍。因此,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的父母应建立一种互动机制,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行动,在为他人和集体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幸福感,进而获得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强化激励机制,经常地鼓励他们取得成功,并正确评价他们的社会价值,在情感上尊重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向上,主动参与,愿意担负更多的责任[7]。
5.分层次教育是方法
人们从细胞结构上研究脑组织发现,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了的刺激不再作反应。因此,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应有所创新。大学生责任教育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责任教育内容应按不同年段而各有侧重。大学一年级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对生活、学习及环境的不适应。因此,应以“重新认识自我,健康面对新生活,积极确立新目标”为责任教育的重点,教育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生活方式进行选择、设计,并负起相应的责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磨合、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阅历等有了一定的积累,由于目标追求的多元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不同追求的学生开始向各自努力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着重开展“关爱他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行为责任教育,教育大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应让他们明白,一个人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发现和实现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经
过二年级的全方位分化,初步完成自我定位,思想逐渐成熟,自觉性提高,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因此,应当着重开展“完善自我,增强责任促成才”的成才责任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增强成才紧迫感,集中精力投入学业或感兴趣的活动中,致力于自我发展,把个人成才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将逐步完成学业走上社会,他们普遍开始为走向社会、面向未来做各种准备和努力,一些学生在择业上功利倾向非常明显。因此,应当着重开展“真情回报他人,努力奉献社会”的回馈责任教育。让他们懂得大学生成才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明白人只有在尽到自己的责任,对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时,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尊严和价值,才能自尊、自重,并为世人所尊重,体现出人生的完美[8]。
6.建立责任教育管理评价机制是手段
我们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评价时要做到教师评、自己评、集体互评等相结合,做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的负责任情况与学生评优、评先、奖贷学金、就业推荐等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责任评价机制的教育引导作用。在校园里,要营造“负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作用,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是德育的重要要求。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丰富责任教育的内容,拓展责任教育的新途径,寻求责任教育的新载体,才能开创责任教育的新局面,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富有责任意识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25
[2] 孟子博.高校责任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56-57
[3] 张希珍.浅析引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因素[J].攀登,2007,26(157):165-166
[4] 王金龙.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4:71-73
[5] 李鸿波.教育中贯穿责任意识[J].现代企业教育,2007,9:183-184
[6] 戴树根.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求索,2004,3:166-167
[7] 王丹玲,孙丽丽.道德情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2(12):116-117
[8] 李洁.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05,5:23-26
第二篇: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原因与培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之中,“90后”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新一代栋梁之才跟希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问题让整个社会感到担忧。分析“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以及培养的途径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国教育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挑战了。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培养,教育,国家栋梁
正文:
自2008年以来,在大学中,“90后”开始成为了大学生人员组成的一部分了并且这个比重将会越来越重甚至最后超过了“80后”。而“90后”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能否成为民族的脊梁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责任感,能不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敢于承担的一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①。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却不能没有责任感。一个没有知识但是有责任感的人照样可以为国家尽到自己的义务跟责任,帮助国家更好的繁荣发展。但是一个人再有知识却没有责任感,他不会懂得去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以及义务,不懂得去报答社会回馈社会以及服务社会并从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那么他的生命将是缺乏价值以及空虚的。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就是责任感。”所以说对于当今的“90后”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对于如今的社会形势来说,不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极度缺乏的并且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的。正如前阵子闹的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的李一帆开车撞人肇事案——2010年10月16日,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易百超市门口,李一帆驾驶汽车撞到两名女学生,造成一死一伤的结果,肇事后被人拦下来以后非但没有悔过之心,反而大肆叫嚣“我爸是李刚,你们有种去告吧!”。从这件案件以及之前发生的如杭州飙车案以及各种情感纠纷导致的杀人案等等,结合一些专家的研究报告,大致可以把当代“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归结为以下主要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缺失:当代的学生,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中国目前还是很大程度上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虽然近几年开始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人才能,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要用成绩来说话。升学压力大,也导致了学校的教育重点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面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老师做的仅仅是“授业”而非“传道”了。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进行了负面的教育,正如2008年出名的“范跑跑”。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都让这种教师来负责的话那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如何培养?
二,家庭观念:近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许多家庭从小让孩子在优质的生活条件背景下成长着,也让他们的许多社会观念以及物质需求都比以前的孩子变化了许多,从小便有了消费欲望。而许多家长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也会尽可能的去满足孩子,以他们看来这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但是从消极方面上来讲,这其实是在害了孩子。孩子在渐渐被满足的同时,也会渐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感激,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样。这也使得他们不会有一颗去报答社会,去尽到自己社会责任之心,不懂得为社会去进行自我牺牲跟奉献。
三,新闻舆论的负面消息:如今网络新媒体高度发展,人民每天都在接触着
新闻,而新闻舆论有时候传出来的种种负面消息也会让“90后”大学生们对于社会产生了一种畏惧感,甚至会想去逃避社会,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2007年,南京男子彭宇称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最后被判赔45876元。新闻一出,让许多人在犹豫以后再见到这种问题是否还该去搀扶,是不是还该去尽这个责任?这些新闻舆论许多时候也会使得“90后”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社会责任感渐渐缺失了。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结出了以上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如今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时代问题,也是当前大学德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唤起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热情,培养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心为纲,构建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氛围,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思想,走出狭小的校园融入社会最后接受这个社会并学会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心是可以作为当今“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一个大方向。而这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许多方面的努力。
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首先意识到“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一些教育中的细节来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让他们从心中对于这种意识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教师本人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如对于课程备课以及作业的批改负责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感,这也能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并渐渐的培养社会责任感。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关注跟努力奋斗的。广大的教师应该本着对国家跟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培养每名大学生,这是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二,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并引导他们学会为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排忧解难: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了教育知识的培育,以帮助他们通过考试,并把他们培育成一名高素质的知识人才。但是这种知识往往是陈旧的并且是应试的,不适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更多要做的还是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中开始学会去关注社会,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并让他们学会理性的去分析各种国家形势从而为国家的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的金点子,为国家排忧解难。在大学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思考解决国家大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勇于发表个人意见,直抒胸臆的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风格。但是许多学生进了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变得更小了而开始放纵自己了,去沉迷于游戏,电影,电子小说以及商业与金钱中了,这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个极大的阻碍。可以看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条道路任重道远。
三,为“90后”大学生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入到社会中:青年一代总是充满着活力与激情了。所以如果能把他们的激情转移到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中去,那么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是个很大的推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如今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社会事件中去了,特别是在5.12大地震中,许多学校以及个人自发组织救援团不畏困难,不畏艰险,在第一时间奔赴汶川进行救援。这种作为是值得赞扬的也是当今大学生所应当拥有的。作为年轻一代,这种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必不可少的,是可以作为他们生命中一个毕生难忘的经历的。所以学校应当积极的去引导以及提供学生这种机会。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将在明年1月初组织了学生前赴云南支教,这种活动就很好的教导了大学生们要讲自己从教室那里所学来的知识教育给其他人,学会去回报教师以及社会对于自己的培养。让学生这样的融入到社会之中是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
结语
一开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乏是由于教育的缺失,那么如今我们也应当从教育这方面上来挽回这一切。虽然中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如今还是缺乏的,但是在这几年的教育不断改变下,教育开始注重到社会责任感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欢喜的看到“90后”一代的大学生是有希望的一代,也是可以被塑造成为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的一代。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相信只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去精心的栽培,给青年的一代机会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之中,让他们能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他们将会是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将是国家未来顶天立地的栋梁。我们的国家也会是一个拥有光明辉煌未来的国家!
第三篇: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姓名:许景明学号:S210894334专业:物流管理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几年我们即看到了不少例如“五一二”地震大学生争当自愿者的好现象,但同时也听闻了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负面新闻,令人感到十分遗憾。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牵扯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的课题。本论文就着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解决办法做一点简略的阐述。
首先什么是社会责任呢?我觉得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他们从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出发,为了民族挺起脊梁,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寻求真理,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祖国为民族尽了自己的全部责任。在和平建设年代,华罗庚放弃终身教授待遇,为了真理,为了民族,为了祖国人民,同茅以升、钱学森、李四光等民族精英们,在民族责任的感召下,毅然回到了祖国,把他们比生的精力和才智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盛,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佳绩。说到现在,有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兢兢业业,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做出了大的贡献。树立了践行“三个代表”的光辉典范,他们的先进事迹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生动教材。
社会责任无大小。举一个例子来说,你说当地震发生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和在路上扶起摔倒的老大爷哪个社会责任感大呢?其实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我们
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大学生将会是未来的生力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关系到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良好的高校教育,有针对性地通过理论灌输、理性分析引导、情境激发、行为养成、实践体验等途径,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形成、巩固、提升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并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采。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如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弱化,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等,具体表现为:
一 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不少大学生出现对社会漠不关心的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举个例子吧,当祖国发生自然灾难,不少大学生捐款就没有了之前的“阔气”。又如:当路边的一些意外冲突,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当看客,这些林林总总,就是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感认识的缺失。
这种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责任感的缺乏重视。这个现象在一些地方中还不少。
二 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许多人为自己的成功想了不少法子,在个人前途中下了不少功夫。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三 缺乏人生奋斗目标,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得较高中课程较少。给现在的大学生留下了不少业余时间。不少品德兼优的大学生很好的利用了这些时间。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却自甘堕落,“迷茫”在象牙塔里面。
举个例子。平时我在学校里,看到一些同学平日无所事事,以电脑等打发寂寞。这些学生并不是“笨”,而是缺乏一个系统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的奋斗目标,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也只能纸上谈兵。
四 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
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五 一些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度的强调学科知识。在一些高校中存在不少“应试教育”的影子。一些老师仍然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智”。这点缺失令人寒心。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系统教育和合理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只重视学习,而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确立。
六 社会上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社会上虽然也存在一些例如青年志愿者等社会组织,但是毕竟影响有限,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树立社会责任感上面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 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学校教育 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一些举办特色的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的责任感作为社会道德观念,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放到一定高度,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使他们对人生需要,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等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高校产生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以为大学生身背的责任感的重量。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义务,为社会贡献的义务,要求他们对自所作所为承担行为责任,通过一定的方式,是他们去认识,去领悟,在这样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 强化大学生立志成才 积极的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能够有较好的条件,以便大学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刻苦学习的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和社会责任哟即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和成才观,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和成才的动力。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大学生充分的利用大学宝贵的四年
时光,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刻苦学习,多掌握知识。
四 我们大学生需要多多产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许许多多的社会实践值得我们大学生参加,通过这些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重新发现自我,领悟到自我的价值,学到书本学不到的东西,了解社会现实,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责任,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增强较好的社会的责任感。
举一个例子,比如每年的支教,我们可以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可以到教育状况较差的地区进行支教,开展智力扶贫大学生,有许许多多的支教回来的大学生回来学习后,做事不仅仅更加细致认真,而且极大的加强的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培养一个人才是极为有利的。又例如现在社会上有青年志愿者组织,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语言沟通的能力提高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希望我们大学生和高校继续再接再厉,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 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 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 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 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 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 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
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 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 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 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 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 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
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
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 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
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自我责任意
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和对善的追求。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
到自己的责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他的内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 意识。
4.用诚实做人、守信办事,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 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维护
诚信的最佳办法是让每个人不讲诚信的行为,都在个人信用史上留下污点,使不守信用者意
识到不守信用的代价在一生当中难以承受。在诚信时代,就是让守信用者享受诚信的回报,让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
第五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工设1071班 谭志敏
美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责任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社会这个环境之中,人才有其价值。
从人类光身裸体,手持木叉的原始社会到现如今二十一世纪文明化科技化的社会,这期间,人的思想在不断的进步,人们有了羞耻,荣耀,追求,梦想。人懂得尊老爱幼,懂得礼勋谦让,懂得舍身利人……我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索取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我们希望能得到关爱,希望幼有所抚,老有所依,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于是人们自己为自己规范了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也都是围绕一个词来制定的,那就是“美好”。人们希望能生活在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里,没有厮杀,没有饥饿,没有痛苦,没有哀怨,有的只是幸福与快乐。相信这是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为之努力永远不变的奋斗目标与社会责任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更能享受到社会给我们的关爱,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有助于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文件,以及社会各慈善机构对大学生的支持…… 我们从这个社会得到的甚多,我们该以何种方式去报答这个教会我们知识以及能够让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本领的社会?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真正的贡献,但是,我们得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对这个美好和谐社会的感恩之情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是社会一股新的力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我们的祖国,为这个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 要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就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纪末,我国终于顺利加入了WTO,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入世无疑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机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系影响。经过20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种情况下会集中出现,并有可能爆发,甚至带来动荡和不安。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力量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
来,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出来多少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了多少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能否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协调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构建。显而易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科技精英,也要培养大量掌握科学技术的普通劳动者,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逐年的高校扩招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我国适龄青年进入高校的入学率应达到巧%,即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入学率的15-50%的临界点。Ill(P 1-6)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但是,要将这些青年培养成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主 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⑴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而个人利益已失去正当性,不牺牲这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美好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求牺牲这种个人利益,而且这种牺牲也是必要的。这种牺牲也表现出崇高的道德精神。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增加文化设施,改善师生居住饮食条件,拓展通信和网络服务等等,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打下物质基础。
四 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五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